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语言表达技巧 播音语言表达技巧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语言表达技巧

服务语言表达技巧

服务语言表达技巧

【内容提要】

信息的传递有一半可以用形体语言来表达

客户服务语言应尽量避免使用负面语言

客户只对解决问题感兴趣

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往往比说话的内容更重要

服务语言表达技巧

面对面沟通成功的“四要素”——语言、语调、表情、手势

◆在你与客户面对面沟通时,重要的不是你对他说什么,而是你对他怎样说!

◆你讲话时对客户产生的影响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事实!

◆在与客户沟通时,成功四要素中语言只占百分之七。

【自检】

行沟通时,重要的不是你对他说什么,而是你对他怎么说,因为你讲话的时候给客户产生的影响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事实。客户服务人员很重视事实——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而客户更在意你在表达这种事实时的方式。那么,在与客户沟通的四个要素里,语言占多少呢?如果说语言就是你表达的内容,那么语调、表情、手势按百分比来算的话各占多少?经过世界上很权威的客户服务研究机构的研究,在沟通领域中,语言只占7%。也就是说,在你和客户沟通时,语言的重要性只占7%,而另外的93%

是表达时的语调、表情和手势。通常表述内容的时候很简单,一般的人想说一番话,把它背下来,就可以说出来。但是运用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语调,配合什么样的手势去说,这却是一个技巧。因此,很多成功的演说家并不仅仅是他演讲的内容精采,很重要的是通过语调、手势、面部表情的配合来获取一种煽动性。要记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往往比内容更为重要,而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

舒服、通情达理、有克制、清楚、直接、自然。这是正确的客户服务的语气。

语速

◆说话的速度会在客户的大脑中形成对你的另外一种第一印象。

◆语速过快,客户会觉得你不耐烦,不在意。

◆语速过慢,客户会觉得你漫不经心。

◆正确方法是针对不同客户调整语速,并与客户保持一致。

【自检】

说话的语速会形成第二印象。那么,在客户服务工作中什么样的语速表达是适合的?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呢?还是不快不慢?客户服务人员的语速是针对客户而言的。人说话语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天生就慢,有些人说话的语速天生就快,像蹦豆一样。作为一名客户服务人员应该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要让每一个客户感觉到和你打交道都很舒适。因此,语速的快慢是以客户语速的快慢来衡量的。语速过快,客户会感觉你不耐烦、不在意。要是接听电话,客户会感到你可能想急于挂断。而语速过慢,客户会觉得你漫不经心、不关心、不重视。正确的谈话方式是针对不同的客户调整语速,尽可能与客户的语速保持一致。客户如果语速较快,他不习惯听比他说话慢的人说话,因为他会觉得很累。如果你是一个语速比较慢的人,你听一个人说话很快,也很难适应,会觉得跟不上、听不清楚。

有时是在非正常情况下,语速慢一点可以使客户的情绪得到稳定,这是特殊情况下语速的应用。比如说,客户很着急,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想办一件事情,希望你帮助他尽快解决。另一种是因为生气而着急,因为他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所以他的说话速度很快。当面对这两种人时,语速运用就应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很着急,让帮忙做一件事情,这时候客户服务人员的语速应该加快,语速甚至比客户还快,这种语速会让顾客感到你是真正站在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客户在另外一种情况下语速也会快,比如投诉的时候。这时候,如果你的语速也跟着快起来,就会产生争执。因为语速加快的同时音量也会同时跟着增大,这时候客户就会觉得,你急于表达你的观点来说服他,而不是想帮他解决问题。因此在处理投诉的时候,客户服务人员的语速应有意慢于客户的语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客户急躁情绪平稳下来。

音量

◆音乐家在演奏音乐时,要确保音量与所选的曲子一致。

◆喊叫是愤怒、不满的表现,会令客户产生误会。

◆音量的适度升高,有时可以显示对对方谈话的热情。

◆音量适中,与对方保持一致,以对方听清为准。

音调

◆如果音乐家用同样的音调演奏所有的乐曲,会怎么样?

如果音乐家用同样的音调来演奏所有的乐曲,那肯定是很平淡。讲话时,音调要有起伏才可以去吸引你的客户,通过音调的起伏去表现关注的态度。比如说“真的对不起,真的很抱歉”,“真的”语气要加重,这种加重会表现出一种关注。客户服务人员在处理各种客户服务问题的时候,在和客户进行语言上的交流的时候,需要善于应用音调的起伏来表达自己对客户关注的程度。希望关注哪一点,你就在那一块把音调提升起来。但是音调还是要以平稳为基础,不要歇斯底里,不能有意识去加强。

【自检】

【自检】

请尝试运用语言技巧说一段话——“你好!这里是联通客户服务中心,十八号服务员为您服务。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务用语具体表达技巧

下面来谈一下客户服务用语具体的表达技巧。在客户服务的语言表达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负面语言。这一点非常关键。客户服务语言中不应有负面语言。什么是负面语言?比如说,我不能、我不会、我不愿意、我不可以等,这些都叫负面语言。那么,当你向客户说出一些负面语言的时候,客户就感到你不能帮助他。客户不喜欢听到这些话,他只对解决问题感兴趣。客户服务人员应该告诉客户,能够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这样就可以创造积极的、正面的谈话氛围。那是不是说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也并不是这样。

在客户服务的语言中,没有“我不能”

首先,在客户服务的语言中没有“我不能”。当你说“我不能”的时候,客户的注意力就不会集中在你所能给予的事情上,他会集中在“为什么不能”,“凭什么不能”上。

【自检】

回答要点:

正确的表达方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够帮你做什么。这样就避开了跟客户说不行,不可以。实际上你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客户说“我要退货”,你回答“那我可以帮你调换一下,但是不能退货的”,这么说客户心里就会舒服得多,而不是说:“对不起,不能退货”,得吵半天。“为什么不能退”,“因为我们公司有规定,因为你买的这个发票上写着多少天”。最后再说“但我可以给您换”,这时候客户已经很生气了,为什么开始时不给客户争取这个方案呢?

在客户服务的语言中,没有“我不会做”

◆你说“我不会做”,客户会产生负面感觉,认为你在抵抗;而我们希望客户的注意力集中在你讲的话上,而不是注意力的转移。

语言表达技巧

◆正确方法:“我们能为你做的是”使客户注意听你的解决方法。第二,是在客户服务语言中没有“我不会做”。他觉得你应该会做,应该可以,但是你为什么说你不会呢?我们希望客户的注意力集中在你讲的内容上面,而不是把注意力转移。因此,正确的方法还是说“我们能为您做什么,我可以帮您做什么”,而不是跟客户讲“我不会干这个,我不会做这个”。需要告诉他,你可以解决一些小的问题,但是太大的问题还需要专业人员来解决。或“我可以帮您分析一下”,“我可以帮您看一下”,这是维修行业客户服务中的第二个技巧。

在客户服务的语言中,没有“这不是我应该做的”

◆客户会认为他不配提出某种要求,从而不再听你解释。

◆正确方法:“我很愿意为你做”。

◆例:客户要求为自己人为损坏的手机进行免费修理时。

第三,是在客户服务语言中没有“这不是我应该做的”。这句话是客户服务用语中很忌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很忌讳呢?因为客户会认为,他不配提出某种要求,从而不再听你的解释。这种情况其实很多,比方说你去一个宾馆,带了很多行李,希望找个人帮你看一下,你找到这个人,他并不是直接负责的。他说:“对不起,这不是我应该做的,我不负责这个事情”,那么客户就会认为自己好像不配提出这种要求。因此,作为客户服务人员来讲,随时随地都需要做一个表态。什么表态呢?“我很愿意为你做”。可能你真的做不了,但你在告诉他为什么做不了之前,一定要表明一个态度——“我非常希望能够帮助你,不过这件事情,我们公司有专门的人负责这件事情,我可以给你一个电话,或者我可以帮你打一个电话,跟他联络,让他帮你解决,你看好吗?”。在这之前,应表明这样的态度。

在客户服务的语言中,没有“我想我做不了”

◆当你说“不”时,与客户的沟通会马上处于一种消极气氛中。

◆为什么要客户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或你的公司不能做什么,或者不想做什么呢? ◆正确方法:告诉客户你能做什么,并且非常愿意帮助他们

在客户服务语言当中,没有“我想,我做不了”或“我想,我可能干不了”。当你说不的时候,你和客户之间的沟通马上就陷入到一种消极的气氛中。你不要让客户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或者你的公司不能做什么上面,或者说是不想做什么上。因此,我们举的这些例子都是告诉你,先表明一种愿意服务的态度,然后再把你不能够提供的事情讲出来。如果你有可能提供一些折中方案的话,要提前说出,应避免直接回绝客户。

在客户服务的语言中,没有“但是”

◆你受过这样的赞美吗?——“你穿的这件衣服真好看!但是”

◆不论你前面讲得多好,如果后面出现了“但是”,就等于将前面对客户所说的话进行否定。

◆正确方法:只要不说“但是”,说什么都行!

客户服务语言中没有“但是”。什么叫没有“但是”呢?在沟通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法则叫做“Yes Yes But”。“是,是,但是”等于什么?等于“不”。很多人都认为,以前很婉转地表达不同观点的最好方式是“Yes Yes But”。现在客户越来越精明,你说“但是”等于把你前面说的话全都否定了,所以客户感到这是一种很圆滑的外交辞令。比如说:“你穿的这件衣服真好看,不过”,“不过”什么?“不过”就把前面说的那句话又收回来了。因此说现在比较忌讳说“但是怎么怎么样”,不要让客户感觉到你的语言表达完全是一种外交辞令。

在客户服务的语言中,有一个“因为”

◆要让客户接受你的建议,应该告诉他理由。

◆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时,要告诉他原因。

◆例:当客户要求全额退款时,不能只说不可以,而要告诉他原因。

在客户服务语言中有一个“因为”,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就是要让客户接受你的建议,应该告诉他理由,当你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的时候,要告诉他原因。很多时候客户服务人员直接回绝客户:“对不起,不行”、“对不起,不可以”,客户马上就会问:“为什么不可以呀?”

【总结】

在这一讲的内容中,我们谈到了面对面沟通成功的“四个要素”——语言、语调、表情和手势的正确应用。另外,还谈了在客户服务的用语当中应该避讳的用语,以及正确的服务用语的表达方法。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语言表达技巧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第一讲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

—高尔基

第一节 教学语言表达的要求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过程属于精神生产劳动;教学感染力的基础是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的三种基本功是:语言表达艺术、文字表达艺术、情态表达艺术。

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训——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考核指标(权重15%):

A级: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语言表达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无语病,逻辑性强;语言干净利索,无废话,无赘语,语言连贯流畅;嗓音宏亮,吐字清晰,节奏感强,语调变化有序;语音准确。

C级:基本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语言表达基本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无语病,逻辑性较强;语言较干净利索;嗓音较响亮,吐字较清晰,语流较连贯,节奏感较好,注意语调的变化;语音较准确。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主要训练吐字、节奏,强调语调的作用,避免粘、拖、弱、错。

一、研究教学语言表达的意义

教学语言是教学时使用的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尽管各种现代教学技术使用得越来越多,但教学语言的功能和作用是任何传播手段也取代不了的。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修养与表达技巧,常常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相反,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不清,往往导致教学的失败,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掌握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艺术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追求。

1、教学语言表达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的,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也通过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教学语言

表达是教师全部教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影响和制约着教师教学的效果。一般而言,教学语言的清晰度和严密度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教师的讲解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相关。教学语言清晰度指的是语言表达得是否清晰流畅。教学语言的严密度是教师语言表达的内在逻辑性,严谨、周密、有条理的表达能够增强教学语言的说服力和论证性。

2、教学语言表达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由于语言与思维发展有密切关系,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反映其思维能力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学语言,能探知教师的思维进程,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思维过程的快乐。一般而言,不同特点的语言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概括性语言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生动形象的语言影响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教师的语言机智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已经超出了原有的工具性范畴,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它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习惯。同时,教学语言艺术本身也会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学语言表达促进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

语言信息是思维的原料,思维过程本身又是信息加工过程。语言信息越丰富,思维加工越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追求,促使其不断增加自身信息的储备,自觉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久而久之,在教师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其思维品质的提高。

二、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指的是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精练,具有逻辑性和系统

性。语言表达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语言要符合语法逻辑及修辞的规范,不带语病,不引起歧义。第二,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干净利索,不说废话,杜绝套话、半截子话和空话,杜绝赘语。第三,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第四,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要求推理要富于逻辑性,论述问题要有系统性。

2、教育性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质的活动,因此,教学语言当然要具有教育性。教学语言应该深思熟虑,能够给学生的心灵以震撼和启迪的教育性语言,它具有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教师要避免讲粗话、脏话和假话,更不能恶语伤人,不能以讽刺和挖苦性的语言批语学生,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加强语言修养,重视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发挥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作用。

3、启发性

教师用语言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跟随教师语言叙述的思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教师一面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一面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寻求答案,获得真知。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不仅仅在于课堂中多提问,它更注重教师语言内在的启发因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语言表达技巧

4、 口语化

教师要善于将备课讲稿转化为口头教学语言,做到通俗易懂,亲切感人。与书面语言相比,口语借助于语言的细微差别、语调停顿等一系列手段,产生言语的特殊表现。在教学中,通过口语化的教学,把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术语表述出

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增强教学效果。口语化的教学语言要求使用规范的普通话,避免使用方言土语。口语化的教学语言还要注意证据和声调的运用,恰当地使用语气和声调,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虽然我们提倡教学语言的口语化,但这不等于要用生活中的口语进行教学,这种口语化是以口语形式表现出来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综合,这样的教学语言才是最有活力和表现力的。口语不同于书面语,也不同于朗诵或舞台上的道白,它有自身的韵味,这是由口语的特点决定的。

讲课,口语是主要的表达方式,由于讲课的特点,语言稍纵即逝,所以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据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每次做完诗都念给老太太听,老太太听懂了,就算写成了。老太太说听不懂,就反复修改,直到老太太完全听懂为止。要做到通俗化,适当地运用比喻与实例是必要的。比喻与实例是讲课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特别是讲解难点时,恰当的比喻既可使学生“茅塞顿开”,又能增加情趣,调节课堂气氛。但比喻一要恰当、贴切,否则会违背内容的科学性,给学生造成错误概念;二要避免庸俗,否则会造成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不良影响。

5、生动性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是指教学语言直观形象,语调情真意切,富有情趣、充满情感色彩,有丰富的表现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课时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能维持15~25分钟,这要求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以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艺术把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听课上。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指教师以生动的表述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开启人的智慧,强化记忆。教师的讲课语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生动性,注意讲课的声调应既平稳又有合二情理的抑扬顿挫;用词造句既有科学的严肃性,又有优美的文学性;讲课既富有哲理,又有幽默感,富于情趣。为此,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涉猎,还应是一个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的人。

【篇三】语言表达技巧

古诗语言表达技巧 Microsoft Word 文档

古诗鉴赏之二

——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

一、鉴赏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能力层级:E

(1)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语言表达技巧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①比喻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见愁意之漫长。

②夸张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④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2)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常见表达技巧举例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散曲: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①。见杨柳飞绵滚滚②,对桃花醉脸醺醺③。透内阁香风阵阵④,掩重门暮雨纷纷⑤。怕黄昏忽地又黄昏⑥,不销魂怎地不销魂⑦。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⑧。今春香肌瘦几分⑨?缕带宽三寸⑩。[1] (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注释] ①粼粼(lín):形容水明净清澈。 ②“杨柳”句:形容柳絮不扬。 ③“对桃花”句:醺醺,形容醉态很浓。这是暗用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语意。 ④内阁:深闺,内室。 ⑤重门:庭院深处之门。纷纷:形容雨之多。 ⑥怕黄昏:黄昏,容易引起人们寂寞孤独之感。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⑦销魂:因过度刺激而呈现出来的疾呆之状。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⑧断肠人:悲愁到了极点的人。 ⑨“香肌瘦”二句:形容为离愁而憔悴、消瘦。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⑩缕带:用丝纺织的衣带。[2] [译文] 自从和你分别后,望不尽远山层叠隐约迷濛,更难忍受清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看见柳絮纷飞绵涛滚滚,对着璀璨桃花痴醉得脸生红晕。闺房里透出香风一阵阵,重门深掩到黄昏,听雨声点点滴滴敲打房门。怕黄昏到来黄昏偏偏匆匆来临,不想失魂落魄又叫人怎能不失魂伤心?旧的泪痕没干又添了新的泪痕,断肠人常挂记着断肠人。要知道今年春天,我的身体瘦了多少,看衣带都宽出了三寸。[1]

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再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写景的几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情”。)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动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孔雀东南飞》文中写迎娶刘兰芝的场面,“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其场面写得越热闹,其悲情越强烈。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9.铺排 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文章在这里多角度地写出阿房宫楼阁之多、构造之奇、布局之巧,体现出阿房宫的气势雄伟)语言表达技巧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10.渲染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梅子黄时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夜过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的前两句对仗工整,意象组合优美,黄梅、青草、池塘、蛙声、语声,已构成了独具韵味的江南夏夜之景。第三句点题,诗人约了客人,夜已深而客仍未至,如一般的“四美具,二难并”,很难从这种题材中翻出新意,而末句则令全诗陡然生辉,“闲”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是诗眼,体现了诗人特有的审美角度。诗人独自静静地敲着棋子,看着满桌的灯花,友人不至正为诗人提供了一个不容错过的机缘。有自然万物之美景,有自由广阔之神思,诗人陶醉于窗外之景并融入其中,心灵于一刹那间寻到了独得之乐。生命之美是一个体验过程,应是“想花心比见花心深”。池塘边的青草因为雨水而湿漉漉雾盚盚的,水面上漾起薄薄的水汽,远处的梅树静静地立在夜中,蛙声清脆悠远,直入诗人心间。有人认为蛙声“喧聒盈耳,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恰与前文构成鲜明

对照,更深入地表现了诗人落寂失望的情怀”(《宋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17.)。笔者并不这样认为,蛙声作为诗词意象的例子不胜枚举,辛弃疾《西江月》不是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表现了词人的喜悦之情吗?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薰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 (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烘托就是衬托中的正衬,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来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易混淆。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注释] [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者]通这。)

(要说的明是相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烘托) 再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

12.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①句点化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字词。

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②句点化了苏轼名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

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③句点化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的诗句意境。)

13.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廉颇等五个历史故事的典故。借“怀古”赞扬了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像刘义隆那样的仓猝冒险行动;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4.实虚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5.抑扬 我们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把要批评的先从某一优点加以表扬,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语言表达技巧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6.互文 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互文。互文的形式常见的有当句互见和对句互见两种。翻译时容易译错,应特别注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正确翻译是:秦朝和汉朝的明月与关城。容易误译为:秦朝的明月与汉朝的关城。)

17.意象组合(蒙太奇式的画面组合)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指由镜头组接成生活的片断和场景。场景随着剧情发展而时时在变化,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此首词出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9个并列的名词组成的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18.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中国水墨画中纯用墨线、不着颜色来粗笔勾勒物象轮廓的一种笔法。后借用于文学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望江南))

(这首词采用了白描手法,写一位女子从早到晚盼望情人归来的心情。)

19.对照 又称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的一、二句中,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这一对照营造出了一种孤寂的意境。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效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例题:

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试分点加以简要分析。

【篇四】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技巧-外部技巧

作者: 佚名阅读次数:2330 外部技巧: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停连(停顿、连接)

1、定义:在播音中有声语言的休止和中断,称为停顿;而那些声音不休止、不中断,特别是在文字语言中有标点符号而不休止和中断的成为连接,这是心理也是生理的需要。

2、作用:组织句子,区分意思;体现文章的起承转合,以及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传达内心感情的丰富变化。

3、分类:区分性停连、呼应性停连、并列性停练、分合性停练、强调性停练、判断性停练、转换性停练、生理性停练、回味性停连、灵活性停连

4、停顿方式:落停缓连、扬停强收

5、连接方式:停而徐收、停后紧连

(二) 重音

1、定义: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

2、种类:并列性重音、对比性重音、呼应性重音、递进性重音、转折性重音、肯定性重音、强调性重音、比喻性重音、拟声性重音、反义性重音

3、重音的表达方式:

1)高低强弱法

2)快慢停连法

3)虚实变化法

(三) 语气

1、定义:就是在具体思想感情支配下,语句的具体的声音形式,语气靠语势来体现。

[FS:PAGE]

2、语势: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是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它包括气息、声音、口腔多层次、多侧面的主体变化及多种组合。

3、语势的基本形态:波峰类、波谷类、上山类、下山类、半起类

(四) 节奏

1、定义: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对播音员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2、类型:

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缓型、紧张型

3、节奏转化的方法

1)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2)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3)欲重先轻,欲轻先重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语言表达技巧 播音语言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