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退小学一年级申请怎么写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退小学一年级申请怎么写(一)

一年级退书明细

品德与生活(上) 12本

语 文(上) 12本

数 学(上) 12

音乐(第一册)简谱 12

美 术(上) 12

语文课外作业、试卷 12

数学课外作业、试卷 12

思品课外作业、试卷 12

生 字 卡 片 12

铅 笔 字 12

传统文化 12 本 本 本 本 本 本 本 本 本

退小学一年级申请怎么写(二)

退小学一年级申请怎么写(三)

城西小学成侯校区新生报名申请表

编号:2015 第B( )号 登记日期: 月 日 编班:

1、凡不足龄或已入小学学籍的,学校无条件将学生退回,责任由监护人自负。 2、我校招生工作中不收取学生及家长任何费用,敬请监督。

监护人签字:

请认真阅读以下提醒内容后再填表。

1、表中黑粗字以上的内容以及“招收意见”介绍人以及联系电话一栏,必须逐项如实填写。 2、请用A4白纸,复印户口簿中的适龄学生户口页一张,便于核实年龄信息。因为不足龄就无法申报学籍,如有造假,责任自负。

3、此表填好后,准备2张近日学生证件照片,一并尽快交到教导处王坤主任处联系电话13585496002(教育短号689112),或者交到城西小学门卫68060900,经研究同意后再办理入学手续。

4、学生必须符合招生文件规定的健康要求。

退小学一年级申请怎么写(四)

小学一年级不退位减法表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9-1=

8-1=

7-1=

6-1=

5-1=

4-1=

3-1=

2-1= 9-2= 8-2= 7-2= 6-2= 5-2= 4-2= 3-2= 9-3= 8-3= 7-3= 6-3= 5-3= 4-3= 9-4= 8-4= 7-4= 6-4= 5-4= 9-5= 8-5= 7-5= 6-5= 9-6= 8-6= 7-6= 9-7= 8-7= 9-8=

退小学一年级申请怎么写(五)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2015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的意见

榕教初〔2015〕11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社会事业管理局,福州实小、师大附小、市属各小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现就我市2015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招生原则 依据“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农村公办小学按自然村招生,市区公办小学按划片范围招生。公办小学严禁招收“择校生”。民办小学实行“自主招生”。小学招生工作以县(市)区为主负责。

二、招生对象

各县(市)区辖区内户籍以及符合政策要求年满六周岁(2009年8月31日前出生未入学)的适龄儿童。

三、招生时间 (一)8月18日至20日,五城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下同)小学接受本地学生及政策照顾对象报名。 (二)8月 22日,五城区各公办小学公示招生情况,新生发榜。 (三)五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招生报名时间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办法。

(四)各县(市)招生时间自行规定。 四、片内生的入学办法 (一)公办小学应保证片内生入学。片内生的具体认定、审核由招生学校负责,有争议的由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裁决。户籍在片内但不符合片内生条件的,属挂户生,由户籍所在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二)片内生的界定。

1.五城区小学凡属以下情况之一者,均应作为片内学生安排入学:

①父母双方或一方及适龄子女户籍同在招生片内,在片内同一地点有自己的房屋所有权证并作为日常生活居住地的。

②父母双方确因实际困难五城区内未购房,父母双方或一方及适龄儿童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房屋(祖父母辈有房屋所有权证)作为日常生活居住地,且户籍在同一地点的(如祖父母辈户籍不在同一地点应提供直系亲属关系证明)。 2.县(市)小学片内生由各县(市)负责界定。

(三)片内生报名时应提供以下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居民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预防接种证。

五、其他特殊群体入学办法

(一)军人子女、在我市投资经商的港澳同胞子女、外籍子女及优秀回国人员子女等属国家、省、市特殊照顾对象的,按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予以照顾安排。 (二)台商子女可以到区域内相对就近的定点小学就读,也可以在居住地片区内小学就近入学。台商子女是指台湾同胞投资者子女及台资企业的台籍工作人员子女。 1.申请入学所需材料:适龄儿童父(母)的台胞证和台湾户籍证、营业执照(股东协议书)或聘书、能证明适龄儿童年龄和父(母)子(女)关系的证件(如户籍证、暂住证等)。 2.入学程序:由监护人向市或县(市)台办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入学所需材料,经市或县(市)台办审核后,由市或县(市)台办于7月1日前统一造册报送市或县(市)教育局办理入学手续。

3.五城区接收台商子女的定点学校:

鼓楼区:福州实验小学、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鼓楼第一中心小学;

台江区:台江第三中心小学、台江第五中心小学、台江实验小学;

仓山区:仓山实验小学、福州麦顶小学、福州仓山小学;

晋安区:晋安第一中心小学、晋安区鼓山新区小学、晋安第五中心小学;

马尾区:马尾实验小学、师大二附小、乌山小学名城港湾分校。

(三)适龄儿童本人的户籍关系在本片区,原则上应随父母到常住地安排入学,但因下列特殊情况而长期寄养在亲属家中的,可经当地教育局审批后就近安排入学:

1.父母双方均在边远部队,子女随军有困难的;

2.孤儿、烈士子女、见义勇为人员子女。

(四)住宅被征收人适龄子女可依住宅征收部门的住宅征收安置协议、户口簿等相关证明材料,按以下办法安排入学: 1.原地安置且住宅被征收前符合片内生条件的,可在原居住地片内小学入学,也可由过渡地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2.异地安置且已把安置地作为日常居住地但户口未迁移的,可由安置地所在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3.货币补偿安置且尚未购房的,可由过渡地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以货币化安置补偿款购买商品房后,自《房屋征收货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之日起3年内,被征收人子女仍可在原被征收住宅划片区内小学入学。 (五)台、港、澳胞子女、华侨子女需要在暂住地附近小学就读的,可向县(市)区教育局提出申请,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六)外籍子女可到福州西湖国际学校就读,需要在暂住地附近小学就读的,可向县(市)区教育局提出申请,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七)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因故在暂住的非户籍所在地(县、市、区)申请就学,经当地教育局审批后安排入学:

1.边防、海岛驻守部队的子女;

2. 在省内兴办企业的港、澳、台胞及华侨、外籍人员的适龄子女;

3.父母双方从事地质勘探等流动性较大的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学生;

4. 父母双方因工作调动不在学生户籍地工作,需随父母居住生活的学生;

5. 父母离异,抚养一方无法履行监护人职责或丧失监护能力,确需由其亲属抚养监护的学生。 (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小学一年级统一实行电脑派位招生。各县(市)区要确保电脑派位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并保证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安排入学。获得省优秀农民工以上荣誉称号、市级劳模以上荣誉称号及市十佳农民工称号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直接向暂住地县(市)区教育局提出申请,按相对就近入学原则予以安排。 1.入学条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备“三证”( 原籍户口簿和父母身份证;父母一方与就业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父母双方同一地点半年以上的暂住证或本辖区内房产证。下同)即符合报名条件。“半年以上的暂住证”是指当年3月1日之前办理的有效暂住证,如换新证,应提供旧证(新旧证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个月)。父母双方在同一地点办理暂住证不满6个月但在五城区连续办理暂住证满6个月的,其子女入学应统筹安排。2015年5月1日前(不含5月1日)改变暂住地并重新办理暂住证的,由改变后暂住地所在区教育局统筹安排。2015年5月1日之后改变暂住地并重新办理暂住证的,由原暂住地所在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2.五城区优先派位条件:在满足“三证”条件的前提下,随迁子女父母一方在市区持续缴纳社保6个月(截止当年6月30日)以上或随迁子女父(母)持有辖区内房产份额50%(含)以上的,其子女入学可优先派位。

3.录取办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人数少于学校学位余额数时,学校应当全部予以录取;报名人数超过学位余额时,由县(市)区教育局或其授权的学校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确定学校的录取对象,学校不得擅自接收未经过电脑派位录取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参加电脑派位未被录取以及因故未参加电脑派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生源不足的公办学校就读。

各县(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电脑派位入学工作时间由各县(市)自主安排,但申请学位的时间应宽裕,要让进城务工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入学前各项材料的准备工作。 五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招生时间安排如下:6月16日至30日(双休日除外),进城务工人员到各区指定的报名点申请学位;7月16日至18日报名点公示入学资格审查结果;8月23日,各区公示接收学校、学位余额及报名地点; 8月24日至25日中午12:00,进城务工人员到报名点填报志愿;8月26日,各区进行电脑派位,并公示电脑派位结果;8月27日,各区对未能通过电脑派位录取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统筹安排入学并公示统筹结果。

4.对于暂不符合我市公办学校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做好政策解释,并由县(市)区教育局帮助与民办学校对接。

六、工作要求

(一)各县(市)区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及招生政策的宣传力度,使义务教育的基本理念、免除学杂费、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学校免课本费等政策家喻户晓,为小学一年级招生创造良好氛围。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在8月5日前,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的入学通知书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招生前通过当地信息平台、政务公开栏等渠道,向社会公开辖区内每所学校的性质、办学规模、经费来源、招生计划、招生条件、招生范围、招生时间、录取办法、咨询电话和报名时所需携带的各种证件等信息,同时要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和投诉信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超计划招生的学校应向其教育主管部门说明情况。

(三)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小学应于招生期间设置专门的办事窗口,并公布联系电话。要增强法制观念、政策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热情、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的工作。对招生工作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要及时化解,严禁推诿和上移矛盾,以维持正常招生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今年秋季小学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为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防止弄虚作假,各县(市)区可试点提前开展预报名工作,做好片内学生摸底调查、查验“两证”(居民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以及建立片内生档案等工作。招生结束后,学校应公示新生名单。对群众举报以及其他途径发现的各类造假现象,必须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查验,一经查实,将所招学生退回其原划片区,由所在县(市)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对提供虚假证件的家长,依法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五)公办、民办学校一律不得对适龄儿童进行入学测试,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对确属残疾的适龄儿童,县(市)区教育局应将其安排在特殊学校(班)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于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为规范电子学籍管理,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市属小学应于9月30日将新生学籍输入电子学籍系统,学校不得招收寄读生。

(六)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向学生违规收取任何费用,对违反教育收费规定乱收费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各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可根据本意见,从本县(市)区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招生办法,并于6月30日前报市教育局初教处备案。

七、本《意见》由福州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附件:1.福州市2015年小学一年级招生计划

2.市属公办小学2015年一年级招生计划

福州市教育局

2015年4月29日

附件1:

福州市2015年小学一年级招生计划(单位:人)

附件2:

市属公办小学2015年一年级招生计划(单位:人)

退小学一年级申请怎么写(六)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竖式的写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理解并掌握笔算减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笔算退位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老师准备42根小棒、投影仪、投影片或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口算卡片,学生准备42根小棒.

教学步骤

(-)铺垫孕伏

1.指名回答

13-9= 17-8= 32-5=

15一7= 14-6= 40一3=

2.改错并说明理由

3.提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l)出示例3。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想一想,42-28该怎样列竖式呢?指名板演,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列竖式?(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2)理解算理。引导同学分组摆学具,讨论怎样从42根小棒中减去28根?

引导学生明确:

①42根小棒中只有2根单根的,减去8不够减,可以把4捆小棒中的任意一捆打开,从10根中拿出8根,把剩下的2根与原有的2根放在一起,共剩下4根单根,从整捆的小棒中拿出2捆,还剩下1捆零4根,所以42减28等于14.

②打开一个整捆的,成为10根单根的,把原有的2根和10根合在一起,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2个整捆的,还剩下1捆零4根,所以,42减28等于14.

③先把42分成4捆和2根,2减8不够减,再把4捆小棒分成3捆加1捆,把其中的1捆打开,成为10根单根的,10加原有的2是12从12中去掉8根,还剩4根,然后从剩下的3捆小棒中拿出2捆,还剩下1捆零4根,所以 42减 28等于 14.

(3)竖式的写法.

教师明确:打开的1捆小棒变成了10根,就是把1个十变成了10个一,在竖式中就是从十位里借出了1个十变成了个位上的10个一,借过来的10个一要和个位上原有的数加在一起算,为了不忘记从十位上退了1,坚式计算时,要在被减数十位的上面点一个退位点.

(4)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3页例3,填上得数.

2.反馈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83页“做一做”.

想一想:十位上退1后,被减数的个位要算十几减几?

引导学生得出: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要算15减7.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然后订正得数.

3.教学例4.

(1)出示例4,让学生列出竖式.

(2)想一想: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

引导学生得出:个位要算10减3得7

(3)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4页例4,填空.

4.反馈练习:完成教科书第84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见减几?然后计算.

5.总结法则.

讨论:笔算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想:

(l)写竖式要注意什么?

(2)计算时应从哪一位减起?

(3)遇到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 10再减.

随堂练习

1.判断是不是退位减法.

2.练习十九第4题

先让学生判断对错,说说错在哪里,然后再把错的改正过来.

师: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

(l)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是十几减几,要细心算对.

(2)从十位上退1后,不要忘记在十位上减去1.

布置作业

1.54-27= 66-49= 35-18=

43-37= 72-9= 87-38=

2.被减数是53,减数是37,差是多少? 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退小学一年级申请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