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的风俗习惯
学校:大明湖小学
班级:六年级二班
姓名:金正雨
回族的风俗习惯
因为我是回族人,所以我就先介绍回族的风俗习惯吧!
回族约有1/3人口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回族人尊敬长者,禁止居室里面忌放猪皮、猪鬃等制品。回族非常注意并尊重别人的自尊感,顾全别人面子,不喊外号。“阿訇”是清真寺教务主持,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在接待工作中,如果他们在祈祷,不能被打扰。忌用左手递送物品。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在背后诽谤别人和议论他人短处,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一般实行族内通婚,但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在过盛大隆重的节日时,回族人一般用茶叶和红糖招待客人。
在回族地区,有许多中国传统古典式的清真寺建筑。这类清真寺从结构上看,多采用木结构体系和砖木结构体系。从布局上看一般为“三堂一院”:即礼拜堂为正殿,南北厢房为经堂和澡堂。建筑艺术的特点是雕梁画栋,飞檐四出,角亭对立,气魄雄伟。但这类清真
寺的碑柱、门窗以及室内装饰上又呈现出了阿拉伯建筑风格。如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其外部造型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巍峨壮丽。整座寺院沿东西向中轴线前后共分五进院落,外院是一座雄伟的牌楼,主体建筑分为前后大殿、省心楼、凤凰亭、朝阳殿,也称“五凤朝阳殿”,布局合理,宽敞明净,优雅美观。天花板藻井与米拉哈布左右的木雕阿拉伯文、花卉和抽象的几何图形,均系明代精品。 回族的清真寺还很讲究砖、石雕,注重整体艺术。宁夏同心清真大寺,其建筑从整体上看采用了中国传统艺术。但在照壁、房墙、大门入口等地方有精美的砖雕。寺门前人口处对面有一照壁,为青砖砌成。照壁中间刻有一幅“月藏松柏”砖雕图,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南北厢房的里山墙壁、码头以及大殿前的八字墙,还刻有青竹、荷花、梅花、牡丹等图案和阿拉伯文字画。将伊斯兰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情绪上的安定和肃穆养性及美的享受
。
篇二:《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的风俗习惯
开斋节, 在伊斯兰历九月(来麦丹)封斋一个月,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可饮水进食。按规定,傍晚日落而食,东方鱼肚白停止餐饮,是谓封斋(守斋、把斋)。一月过后,伊斯兰十月初见新月而开斋不再封斋。庆祝开斋节则含有纪念艰苦、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意味。回回封斋控制饮食,律己怜贫,磨砺意志、耐力耐心。回族历经坎坷,备受艰辛,依然能自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耐力。在开斋节那天,穆斯林要穿着节日盛装,点燃芭兰香,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各地的回族家庭都要香锅,用香油(芝麻油)炸油香,炸馓子,炸萨目撒,熬杏仁羊肉粥,炸油香还要馈赠至亲好友、乡亲邻居,共话节日。
宰牲节,是阿拉伯语尔代·阿祖哈尔的意译。又称古尔邦节。伊斯兰历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即自封斋日算起100天为古尔邦节。古尔邦、阿祖哈尔含有“牺牲”、“献身”之意。回族隆重过这个节日,有提倡牺牲自我,献身人类之精神的意思。宰牲节这一天穆斯林沐浴馨香,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回族群众根据自己条件宰鸡、宰羊、宰牛,然后分成“份肉”(一份一份的肉)接待宾客或分送亲友。
宰牲节的源起是什么呢?相传北部阿拉伯人始祖易卜拉欣一日梦见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其忠诚。当易卜拉欣正举刀一瞬间,安拉派特使送来一只绵羊,命其以羊代了。从此,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一种每年宰牲献祭的习俗。回族沿袭此习俗,每年都要隆重欢庆古尔邦节,以示纪念。
圣纪节,是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这一天又正好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这一天又称做“圣忌”。中国的穆斯林习惯将圣忌和圣纪合并纪念,称为办圣会。在清真:寺诵经纪念,然后与会者会餐,炸油香,吃打卤面全羊菜等
篇三:《新疆回族的风俗习惯》
新疆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习惯在住地修建"礼拜寺",多围寺而居。礼拜寺渐渐统称为清真寺。"清真"是"伊斯兰"在中国的汉文意译。"清真"一般解释为"清洁真实"。
饮食以米、面为主,吃牛、羊、鸡、鱼肉等。逢年过节炸"油香"、"撒子"等食品。回民很爱喝茶,招待客人时,还要在茶里加上冰糖、红枣等。清真风味小吃享有盛誉。
服饰: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都戴白色小帽,穿白衬衫、黑坎肩;妇女戴黑、白或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爱穿黑色大襟衫袄,农村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装。
丧葬:普遍实行土葬、快葬。一般早晨死去,中午就要埋葬;晚上死去,第二天早晨就埋葬。要请阿訇主持殡葬,将死者净身后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尸匣运入墓地。
主要节目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重大而隆重的节日,于伊斯兰教历的十月一日举行。在新疆地区,开斋节称为肉孜节,肉孜是被斯语,意为斋戒。穆斯林每年都要守斋一个月。封斋期间,穆斯林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可以吃饱、喝足;日出后至太阳西下不准进食、喝水。斋月里,要求穆斯林克制一切私欲。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以不守斋。斋戒期满后,就是开斋节。这天清晨,穆斯林纷纷聚集在清真寺举行礼拜,然后开始节日活动。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于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举行。古尔邦含有牺牲、献身之意。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它是具有宰牲献祭特色的节日。
回族人民很讲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擦净;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尤其重视水源卫生,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衣或洗澡;井都加盖,取水以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
禁忌:忌食猪、狗、马、骡的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或自死的畜禽,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馕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半或更多的小块吃;禁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等;禁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讳背后诽谤和议论别人的短处。
猪是回族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惯。
回族为什么禁食猪肉呢?这得从古阿拉伯的习俗说起。犹太教、伊斯兰教创立之前,在阿拉伯半岛就已经有禁食猪肉的习俗,因为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且多为沙漠,不利于猪的生长和发展,猪的传染病很多。所以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闪米特人以牧羊、驼为主,不养猪。古埃及人也视猪是不洁和厌恶之物。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一书中记载埃及、中东的所见所闻:“在埃及人的眼里,豚是一种不洁的畜类,如果一个人走路时偶然触着了一只豚,他立刻要赶到河边,穿着衣服跳到河里去,即使牧豚人是土著的埃及人,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说明古埃及人当时禁猪很严格,不但不吃猪肉,连摸、碰猪都不行,而且对牧猪人也讨厌。犹太教创立后,为了适应当时阿拉伯地区禁养猪的习俗,把禁食猪肉当作戒律写进圣经《旧约全书》中的《未利篇》第十一章中:“凡蹄分两半,倒嚼走兽,你们都可以吃……
猪因为蹄分两半,却不反刍,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你们不可摸,都与你们不洁净。”这里强调的戒律,已不是一般的卫生清洁,而具有浓厚的宗教的圣洁观念。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为了消除频繁的战争,促进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统一,顺应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禁食猪肉的习惯,吸收了犹太教《旧约全书》中有关禁食猪肉的戒律,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列入《古兰经》中,先后四次反复强调。如《古兰经》第三章一百七十二节中指出:“他(指安拉)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
《古兰经》在强调禁食猪肉的时候,也说明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活命适当吃一点,真主是宽恕的。这些禁令都是以安拉的名义颁布的,穆斯林必须无条件接受和遵守,不能有半点的怀疑。由于伊斯兰教的这些规定适应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习惯,顺应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使伊斯兰教逐步扩大,传播于亚、非广大地区。我国唐人杜环在《经行记》中讲到:“大食法不食猪、狗、驴、马等肉。”
唐宋时期,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到中国经商,因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把禁食猪肉的习俗也带到了中国。宋人朱或在《萍洲可谈》中已记载了这一习俗:“至今番人但不食猪肉而已……非手刃六畜则不食。”经过几百年历史的发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成为后来的回族。十三世纪初叶,由于成吉思汗西征而被-迫东迁的中亚、西亚、波斯、阿拉伯等地的穆斯林,后来也基本都发展成为回族。他们对伊斯兰教的戒律特别重视,严格遵守其规定,并逐步发展成一种风俗习惯,“西域夷人安插中原者,多从驾而南,号色目种,隆准深眸,不啖豕肉……诵经持斋,归于清真”。可见,元时江南一带聚居的回族已形成不吃猪肉的习惯。
篇四:《回族民俗风情》
回族民俗风情
1、源流与分布
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云南回族有64.32万人,是除西北诸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外,回族人口较多的省份。回族在云南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滇东地区回族较多,滇中、滇西、滇南次之,回族人口数量分布较多的地方依次是:昭通、昆明、曲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回族在元代开始进入云南。公元1253年,忽必烈带领蒙古军队平定大理之后,留下部分军队驻守云南,其中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便是最早进入云南的回族。云南回族中还有许多是被征发到云南屯田的畏吾儿(即维吾尔)族转变而来的,另外一些是明朝的回族将领蓝玉、沐英带领回族士兵在云南屯田戍守留居的,他们最后都因为共同的宗教信仰而成为回族。清朝初期,清政府对滇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过程中,许多回族士兵随回族将领哈元生、许世享等在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驻防,后在滇东北地区落籍生根。到元朝后期,回族就已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在回族聚居的地方,自成街区、村落,在农村多聚居一个村或几个村,在城市则大多形成一条或几条街道,如昆明的顺城街、金牛街。回族除主要与汉族杂居外,还与其它少数民族交错杂居,互相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民居民俗
回族的房屋结构与汉族的大同小异,少数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的回族,住房受这些民族的影响,如西双版纳的回族住傣族式的竹楼。回族民居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屋内的装饰和陈设方面,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屋内不张贴人物或动物画像,多为山水画,部分人家在正屋中贴麦加卡尔白图画,两边贴阿文对联或悬挂阿文匾额和条幅等。挂历一般是印有伊斯兰教历和公历对照的,便于查阅回族的传统节日。有的人家在内屋隔出一间“换水房”,用以沐浴洗“阿卜代斯”(小净)和“乌数鲁”(大净)。自盖的房屋,大梁中间一般钉一包用阿文写的“都阿”,只在结婚办喜事时门上贴对联。{回族的风俗习惯}.
3、服饰民俗
伊斯兰教认为,服饰以遮盖全身为美,禁止妇女穿稀薄、透明的衣服。由于长期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云南回族的衣着打扮与汉族基本一致。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的受到一定影响,如迪庆的回族着藏装;西双版纳的回族妇女着傣装;白族地区的回族着白族装。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
3.1礼拜帽、缠头
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拜功”,要求礼拜者的头部不能暴露,必须遮严,磕头时前额和鼻尖要着地,不戴帽子礼拜不符合教义。因此,回族男俗穆斯林在礼拜时, 都要头戴白帽,俗称为“礼拜帽”。领教的教长或阿訇必须缠头。
3.2盖头
《古兰经》规定:“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或她们的父亲 ,或她们的儿子。”我国穆斯林妇女已不戴面纱,但传统的穆斯林仍用盖头把头发、耳朵、脖子遮盖 起来,只把脸露在外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盖头一般由纱、绸子、缎子等制作而 成。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有所不同,年轻女子多在盖头上镶金边、绣花纹、缀珠以作装饰。因为伊斯兰
教反对偶像崇拜,禁止偶 像出现,所以在服饰图案中,很少有人物、动物的图案,而多为花卉和阿拉伯文字图案。
4.饮食民俗 {回族的风俗习惯}.
4.1饮食习俗
回族穆斯林严格遵守《古兰经》规定,禁食猪肉和有犬齿且猎食其他动物的猛兽,认为猪是不洁净的“秽物”。禁酒,禁食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及诵非真主之名而 宰的一切动物。肉食为反刍的吃草的兽类、吃粮食的禽类,如牛、羊、驼、鹿、兔、鸡等以及水中的鱼虾为主。伊斯兰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万物皆属安拉,生死皆由安拉掌握。除鱼虾 外,都要经阿訇下刀(宰)才能吃。宰牲时,牲畜宰口须面西,宰者须念“太思米”(即“ 奉安拉之名,安拉至大”这句赞词),未念“太思米”而宰的动物不合教法,不可食。
云南回民除禁忌的食物以外,其他饮食大体与汉族相似。以大米为主食,玉米、面粉为辅,肉类以牛肉、鸡肉为主。回族传统的菜肴是凉鸡、冷片、红烧牛肉等,凉鸡、冷片煮时加少许盐、草果即可,强调原汁原味。各地回族又受当地饮食特色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口味,如滇南回族菜肴口味偏甜,炒菜喜欢加糖,而滇东北回族则喜欢麻辣味的菜肴。回族的饮食在加工和烹调上有自己的方法和特色。
4.2 特色食品
4.2.1牛干巴{回族的风俗习惯}.
云南回族通常在农历腊月宰牛腌制牛干巴,按照10斤肉3两盐的标准,将盐、花椒等香料放在牛肉上揉匀,放入瓦缸密封腌制15到20天,取出晾干即可食用,牛干巴因味香、咸淡适中、保存时间长,颇受回族和其他民族欢迎。
4.2.2油香
油香是回族传统的食品。制作方法是用温红糖水和面粉,揉匀、擀成圆形后放入油 锅里炸至外表焦黄。炸油香非常讲究,一般由年长、有经验的人来掌锅,并且要洗大小净,下锅时要念“太思米”,并在油锅旁放一碗冷水,以防没洗大净的人进入,吃时要用手撕着 吃。一般在节日、丧葬、追悼死者时都要炸油香,炸好的油香要送清真寺请阿訇和前来礼拜的人品尝,其余馈赠亲友、邻居和自己食用。
5.婚恋嫁娶
5.1婚恋习俗
按教规回族男子可以多妻,众妻一律平等,但在中国均实行一夫一妻制,结婚时须请阿訇证婚。一般实行族内婚,与外族通婚,非穆斯林男女必须履行皈依伊斯兰教仪式,称为“进教 ”或“随教”。婚俗程序分为说亲、订婚、结婚。
男方父母请媒人到女家试探以后,男方准备茶叶、糕点等礼物两份,送给媒人一份,另外一份 由媒人送给女方家,若礼物被收下,即表示同意。“说亲”成功后,男方备办一定数额的礼 物礼金,由媒人带着去女方家,称为“下聘礼”,女方回赠绣花用品给男方,此即订婚。逢年过节,男方备些糕点、茶叶到女家送礼,称为“走节”。经过一 段时间的礼尚往来,双方感情成熟准备结婚,男方备办一定数额的钱物和预定两个结婚日期,请媒人送到女家,由女家选择其中一个日期由媒人转告男家,称为“通信”。结婚前一天 ,先“过礼”,即男方备办一定数额的牛肉、糖、茶、衣物、首饰等送到女家,给女方家宴请宾客及给新娘装扮用。成婚之日,男方家里贴上对联和红喜字,堂屋正中挂着经文和经文 条幅。结婚当天,男方的内亲跪在堂屋里听阿 訇诵读《古兰经》,祈求真主赐福。之后,婚宴的首席招待阿訇,阿訇吃完离去,才开始招待一般宾客。男方接亲队伍到女方
家迎接新娘后,和女方送亲队伍一道返回男方家。到新郎 家附近 时,车停下,表兄弟、小叔子等要与新娘嬉戏,有的把新娘拉下车,有的伸手掐新娘,新娘的叔或哥扶新娘入新房,接着客人入席欢宴。傍晚,请阿訇为新郎新娘念“尼科哈”即证婚 词,讲解坚定信仰、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和睦邻舍等道理,教育新婚夫妇尊敬父母、互敬互爱、诚实勤劳、不做违法之事。阿訇还问新郎给新娘多少“可宾钱”,新郎酌 情回答。然后“撒喜果 ”,阿訇将盘子里的核桃、花生果、硬币若干,抓撒在屋中,让在场的青少年争抢。接着便 闹房,亲、表弟兄要新郎新娘合欢表演节目,兴尽而散,婚礼结束。第二天早晨,新娘认公婆及众亲友,并以物品赠送,如给公婆敬送一对绣花枕头,给叔伯兄弟姑嫂一双鞋或一块 绣花手帕。新婚夫妇陪客吃饭。第三天要回门,直至傍晚再返回新郎家。
5.2丧葬习俗{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穆斯林弥留之际,亲人应守在身边,请阿訇念“讨白”(即忏悔词)、“清真言” 和“作证言”,请求真主饶恕和赦免其一生的罪过,并要求得平时有积怨的人的宽宥。死称为“归主”,尸体称为“默体”。丧葬特点是速葬、简葬、土葬、殡埋的全过程皆由阿訇主持。
6.宗教信仰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教徒称“穆斯林”(意为“顺从者”),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贯穿于回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回族聚居的地方建有清真寺,供教徒进行讲经、礼拜、宰牲及婚丧嫁 娶之用,清真寺里有阿訇专管宗教事务。伊斯兰教不但对回族的政治、经济产生着重大影响,而且还渗入到他们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各个方面,成为回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教义上规定的条款以及五功外,伊斯兰教的许多礼仪都已转化为回族的风俗习惯。
云南的伊斯兰教有“格迪目”、“哲赫林耶”与“伊哈瓦尼”三个教派。
“格迪目”系阿拉伯语,意为“古老”、“遵古”,常称为“老教”、“老派”、“老行派”。它是最早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派,在教义上属于“哈奈菲学派”。除了严格崇奉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外,还重视礼乘、道乘、真乘几种层次的修持功夫。“格迪目”认为没有今世的善功,就没有后世的幸福,它是今生与后世并重的入世派。“格迪目”的教徒约占全省穆斯林的90%。
“哲赫林耶”系阿拉伯语“公开的”、“高扬的”的音译,主张在道乘功修中,高声念诵赞词,又被称为“高赞派”或“新教”。“哲赫林耶”派除了六大信仰外,崇敬教主并主张瞻仰教主的“拱北”(墓地)。云南“哲赫林耶”的教坊共有十三处,建有十三所清真寺。
“伊哈瓦尼”系阿拉伯语“兄弟”的音译,属于逊尼派。因产生时间较晚,被称为“新派”、“遵经派”、“新行派”。“伊哈瓦尼”按照伊斯兰教法,举行宗教活动和仪式,革除不合教法的礼俗,实行互不隶属的教坊制,重视中阿文并重的经堂教育。
6.1 伊斯兰教的六大信条
1)信安拉
伊斯兰教认为,安拉是独一的,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恩养者、主宰者和受拜者,信仰独一 的安拉是绝对的天条。
2)信天仙
天仙即天神,是安拉用光创造的天仙,它们是安拉忠顺执法的仆人,各有分工、各司其职。
3)信经典
经典是安拉启示给人们,指导人类处世做人、遵循正道、治理世界的法典。《古兰 经》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经典。
4)信圣人
圣人是安拉为挽救人类,领导人类,而从人类中选拔派遣的使者。他们受到真主的启示,负 有向人间传播宗教的神圣使命。据说安拉曾先后派遣过许多使者,穆罕默德是真主向人间派遣的最后一位使者,也是最伟大的使者。
5)信末日
包括信后世、信末日审判、信死而复生等内容。
6)信前定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回族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