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小学一年级一定要知道的句号及问号用法详解》
一年级一定要知道的句号及问号用法详解
句号(。 ) 句号歌:
一句末尾用句号,
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
作文断句莫忘掉。
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例如:
1.太阳暖烘烘的。(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
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例1 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 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 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例4 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我们再看:{把问号拉成句号的作文}.
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例如:{把问号拉成句号的作文}.
8.走。
9.没有。
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例如:
10.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在阳光下闪着灿烂光辉的五彩池
不是句子,就绝不能用句号。
完整的句子是不是就可以用句号呢?不一定,还要看这个句子的语气。句号适应于陈述语气、语调平缓的句子,语气很重的疑问句等就不能使用句号。如:
11.这是你的面包?
12.李黑,把枪放下!
这两个句子如果都换用句号,那么例11就不是问话了,而是告诉你“这面包是你的”,例12就不是命令的语气,而是向人陈述“李黑把枪放到地上”这个动作了。
平时我们写作文,对句号的使用存在三种不正确的现象。
一、用得太少。该用句号的地方不用句号,使语段层次不清,影响表达效果。如:
13.陆峰的凳子坏了,坐上去不小心会跌倒,李志看见了,记在心上,他从家中带来了工具,放学后,大家都走了,他独自一人蹲在教室里,叮叮地修起来。(习作)
例13 是由四句话组成的语段:第一句介绍陆峰的凳子坏了,会跌倒,到“跌倒”结束;第二句讲李志记在心上,到“心上”结束;第三句讲李志带了工具;第四句讲李志修凳子。但作者只在段尾用了一个句号,使四个句子各自失去了独立性,整段话层次不清。
二、用得太多。还没有完成一个完整意思的表达就用了句号,破坏了句子的整体性。如:
14.春天,沙枣树伸展着粗糙的树枝。上面覆盖着一片片短小的叶子。叶子上一层细沙一样的东西晶莹发亮。
例14 其实是一句话,结尾用一个句号就可以了,但作者用了三个句号,前两个句号中断了句子内部的联系。
三、混用。属于其它语气的句子却用了句号,与其它标点符号相混。例如:
15.是阿米,还是翠芹。不,都不像。
16.李勇朝我喊:“闪开。”轰隆一声,架子倒塌了。
例15 “是阿米,还是翠芹”是疑问语气,应该用问号。例16中“闪开”是命令语气,应该用叹号。
句号在应用中占一个字的位置,紧跟前文书写,不能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
句号在科技文章中,为了不与零相混而换用一个小圆点(·),位置仍在句尾一个字的右下方。
问号(? )
问号歌:
有疑有问用问号,
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
看书见它要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学习使用句号、问号”,不过要能正确地使用好问号,中高年级同学也必须继续认真学习。
问号和句号一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但用问号的句子必须有疑问的语气。例如:
1.真气人,鱼儿怎么不上我的钩呢?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猫钓鱼》)
2.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儿来的?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白兔和小灰兔》)
3.小鱼姐姐,你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
4.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小学《语文》第五册《爬天都峰》)
例1例2都是疑问句,表示发话人对事情不了解而向对方提问,要求回答。这是问号的最基本用法。例3是询问别人是否答应自己的请求的问话。例4是见到山那么高,自己能不能爬上去心里没底,这才发出自问。
5.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小学《语文》第十册《难忘的一课》)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小学《语文》第十册《养花》)
7.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小学《语文》第十册《海上日出》)
篇二:《议课是写问号,评课是写句号》
议课是写问号,评课是写句号
看完陈大伟老师的系列讲座后,对“观课议课”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陈老师在长期的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对现时的听课评课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观课议课”的观点,并开始了自己的实践探究。在《静悄悄的革命》中,佐藤学有这样的观点:“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论,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评论只会彼此伤害。”与“听课评课”比较,可以说,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
议课与评课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大家一起探讨问题,研究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方式和方法,而评课是简单的下结论,多数情况下仅只是一方的结论。所以,简单来说,议课是写问号,评课是写句号,二者的内涵和外延,前者更丰富深刻和有效。
议课侧重点在于“我们应该怎样来上这一类型的课”;评课则重点是教者这一课上得怎样,优劣在何处。每个学期我们都要组织一些公开课、些评比课,还有很多随堂观课后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因而,我想先在实践上把过去的“评课”逐渐向“议课”转变。 我认为,“议课”和以往“评课”的最大区别有两点,一是“议课”者并不完全是从旁观者的立场来评论上课教师,而是把自己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以执教教师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二是“议课”者与执教者是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是“议论”式的而不是“评判”式的。需要对课堂教学做出评价、分出等第时,可以评课。
不论哪种形式的教研,都要有自己的主题,不能泛泛而谈,要针对一个问题或者现象,做到透彻而细致地分析好和解决。正确的方法都未必是一种,但是追求民主、平等和鼓励的人文性教研是当前教研的总趋势。
篇三:《小学作文:句号的自述》
句号的自述
我是人人皆知的句号,生活在一篇作文中。我的外形奇特,象个小圆圈。我的兄弟挺多,有小顿号、小省略号、小破折号,哦,我忘了向你介绍我的孪生兄弟“着重号”,它是一个实心小点,长得和我差不多。
我一般出现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少了我,嘻,后果自负。 我和我的小伙伴住在一个小朋友的作文里,每天在一起玩耍。可有一天,一场风波扰乱了我们幸福快乐的生活。小主人不知怎么生气了,这可大事不好,小主人从小娇生惯养,受不得一点委屈。这不,他又在吹胡子瞪眼睛,扔这扔那,小主人拿起我们藏身的作文本,准备往外扔了,幸好我们跑得快,不然,还真在垃圾箱里安家了呢! 我和伙伴们逃呀逃,来到一个全新的家园,里面有许多我不认识的朋友:长得像耳朵的问号,瘦得如四季豆的感叹号,上有着重号下有逗号的分号,成双成对的引号和书名号,他们热情地迎接我们,还邀请我们住下来。
我们在标点大家族中快乐地生活,但多么希望小主人能把我们接回家呀!
篇四:《打造问号多于句号的课堂》
打造问号多于句号的课堂
一个美国教学法学者听了一节中国教师的课。下课时,当这位美国先生看到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学生也没有问题了、听课的中国学者和教师都在称赞授课教师的时候,美国先生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的课,学生是带着问号来的,带着句号走的;美国的课,学生是带着问号来的,走时也带着问号。”毫无疑问,正是这些问号,使得美国的小孩子大字不识一斗,却小小年纪就整天谈发明创造,继而培养出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00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
反观我们的日常教学,教师下课前总是问学生:“这节课都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当听到学生回答没有疑问时,教师放心了,觉得教学任务完成了,布置的作业也只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去实验、探究,这样的教学只是让学生理解、认识和接受现有的科学结论,而对于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再认识、更新与创造往往忽略、或者根本不谈。这就抑制了学生持续学习和思考的动机,致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日渐淡薄,难以进入“研究”状态,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更不可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会思考,善思考的习惯至关重要,这应是每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既能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让课堂上的问号多于句号。
一、营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数学教学其实是学生思维的教学。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可见,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起点。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进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每一
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笑容可掬,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千万不要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学生重答,答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发言,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见解,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甚至是不切主题的异想天开的问题,教师都应该认真倾听,并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悉心的诱导,发自内心的鼓励性语言,饱含赞许的深情的目光等,在宽松融洽的氛围里,给予积极的肯定,热情的鼓励。有了这种民主氛围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积极开动脑筋,不惟书,不惟师,有十足的勇气发问,有百倍的信心探究,做到敢想敢问;老师才能善待学生的独特解法,容忍学生的“出格”想 法,使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得到发展。有位老师教学完“十几减9”新课准备总结算法时,突然有位学生发问:“老师,15-9,5不够减9,我是反着减(倒着减),就是先用9-5=4,再用10-4=6,所以15-9=6,这样算可以吗?”老师在备课中并没有把这种情况考虑到,一下子愣了。很快,这位老师异常激动,抚摸着这位学生的头,大加表扬了他敢于提问,发表问题独到之见的勇气,并当即师生一起探讨,最后,达到共识,发现了这种算法不但合理,而且很有独创性。有了教学的民主,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学生质疑的勇气,而且保护了学生创新的火种。
二、教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敢问”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怎样提问,问到要害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1、可从哪些方面提出数学问题
⑴在知识的“来龙”上提问
如果某个知识是在什么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或者与什么旧知识有相关但又搞不清的,那就在此提问。如学习“容积单位”时,就可提出“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的”等问题。
⑵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提问
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还搞不清或说不出来,就可据此提问。例如:a、某一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就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涵的拓展上提问。b、一种计算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就在算理上下功夫提问。c、某一应用
题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列式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别的解法或更好的解法?就抓住主要问题提问。
⑶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提问
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弄不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而把知识看成一盘散沙似的孤立个体,可就此提问。如学习“因数和倍数”时,对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等概念分不清,可以通过提问理清概念。
⑷在知识的“去脉”上提问
如果学习了某个知识以后,却不了解它的作用,也可以提问,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有创见地问。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不知道它的作用,可以提出为什么要学它,是否同化简分数及分数的计算有关等问题。再如,学习“三角形不变形、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时,可以提出为什么它们具有这种特性?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所知道例子有哪些?
2、引导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
⑴观察法
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的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和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长方体实物拿出来,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自主提问:a、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b、长方体有多少条棱?c、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⑵追问法
当接触到一个问题或者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可以顺着其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是“为什么""?”例如,在教“比的意义”,说比的后项不能是0时,学生追问为什么,并提出球赛时为什么经常出现1:0、4:0、5:0""?教师除讲清道理外,对追问学生应大加表扬。
⑶类比法
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来。例如,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便可以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提出问题; 比和分数、除法有一定的关系,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把问号拉成句号的作文}.
三、提供机会,培养学生善于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
内驱力,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发表看法,提出问题。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着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积极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捕捉“问的契机”,不但敢问,会问,而且善问。
1、学生对课题提问。
课题是教材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善于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学什么知识?”通过观察思考,学生举手如林,有的说:“为什么量角器要制成半圆形的呢?”“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各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有两个刻度更方便度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也就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2、学生对教材提问。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知识的载体。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与发展,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教师要针对教材中结语语言精炼,叙述严谨,科学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透过平凡的数学字眼,诱发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教材中处处都闪烁着问题的火花。例如,教学“分数化成百分数”时,请学生研读结语:分数化成百分数,一般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再请学生提出问题,结果有的学生问:“这里有两个‘一般’,它们的‘一般’之外指的是什么?该怎样呢?”经学生这样质疑推敲,深谙弦外之音,体现思维灵活性。学生能够这样质疑更是难得,不惟书,敢于挑战权威,体现思维的批判性。可见,引导学生对教材提问,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学生对解法提问。
目前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还是只看解答结果的正误,很少考虑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忽视了对解题思考过程优劣的评价,相对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对常规解法进行
质疑、评价,拓宽思路,以寻求独特、新颖的方法。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单元中,有这样的练习题:一个长方体水箱,底面积是16平方分米,里面的水深6分米,放入一个体积是24立方分米的铁块,这时的水深是多少分米?学生的解法是(16×6+24)÷16=7.5(分米),评价后,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解法: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呢?好在哪里?是怎样想的?最后请两名解法与众不同的学生展示解题的过程:24÷16+6=7.5(分米),并交流解题思路。同一个问题,让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体现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
4、学生对教师提问。
学生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其实“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教育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能简单地接受和信奉,而应持批判和审慎的质疑态度,时时处处能主动探索和发现,不惟师、不惟上。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时,教师有意出示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各1个,通过实验演示,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以后,让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有个学生提出: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实验,为什么不用其他的圆柱与圆锥呢?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课堂气氛活跃,许多同学又提出如下问题:老师,既不等底又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是不是也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呢?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引起全班同学的激烈争论,在争论中教师再拿出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几组圆柱和圆锥教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验证以上这些情况是否有可能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这种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心态,又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5、学生对学生提问。
每节课我都注意留些时间让学生互相提问,让学生争当小老师考考对方,可采用分组竞争、争夺“智慧星”、争当“数学小博士”、“聪明小一休”等多种游戏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对学生的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在小结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考考对方,不少学生积极发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长加宽的和再乘2?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边长乘4等等,学生所提的问题都一一被其他同学答出。有的学生进一步提问:能不能利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不能利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这些问题提出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去讨论。这样,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
篇五:《标点符号为你的作文添色》{把问号拉成句号的作文}.
在写作文时,一些同学往往不会运用标点符号,有的在 作文中乱点一气,有的干脆一“逗 ”到底,一大段文句,到最后才来上一个句号 。同学们之所以出现这类问题,一是还没有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二是不重视标点符号在作文中的作用。殊不知,标点符号的作用可大着呢!
同样一句话,运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就可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来。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朝 有个大才子徐文长,他在一次外 出时正赶山梅雨天气,无法赶路 ,只好吃住在 朋友家里。一连几天,朋友见他 毫无回家之意,想逐客又不好开 口,就写下了一张字条:“下雨 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的本 意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是在往出撵客。可徐文长看 了,却是这样念的:“下雨 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 个字都未变,就是用了不同的标 点符号来断句,意思就截然相反 了。
苏联早期有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安德列.梭勃里,他写作时比较急躁,经常为赶速度而忘了加上 标点符号。一次,《海员报》的 编辑收到他的一篇小说。这 篇小说题材很有趣,语言也挺生 动,但读起来却杂乱无章 ,想动手修改,又怕伤了梭勃里的自尊心,这下可难住了 编辑,只好准备弃之不用。报社的老校对布拉果夫听说后,队编辑说: ”把原稿交给我。我用人格担保 ,一个字不动,就能让他大为增 色。”编辑莫名其妙,但出于对 老同志的尊重,还是把稿子交给 了他。第二天,编辑接过布拉果 夫修改过的稿子一读,竟呆住了 ,小说原来的毛病一点没有了, 而且确确实实一个字没改。由于 梭勃里写稿不加标点,把文稿搞得一塌糊涂。而布拉果夫工作了 一个晚上,就是为原稿打上了标 点符号,他仔细地加上了逗点,句 点,又划分了段落。编辑一读,小说原来的毛病竟一点没有了。第二天,小说就在《海员报》上发表了。安德列梭勃里看到后非常激动,马上登门为自己不加标点的行为承认错误。小小的标点符号,救活了一篇好小说,足见标点符号的作用之大。
唐代大诗人杜牧有一首诗 ,想必许多同学都熟悉: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把这首诗改编成下面的样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你看,没有增删一字,只是巧妙地用标点符号进行一番处理,使时间、地点、场景、 人物、台词一应俱全,就这样把诗歌变成了一个精练的小剧本,多么神奇!
普希金说,标点符号好比音符,他们牢固地缚住文章,不让它散落。可见,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在文章中有三个作用:一是能表示语言的停顿和结构,二是表示说话人的语气,三是有时还表示某些词语的作用及省略、注释等。有了标点符号,人们才能看清句子的结构和语气,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由于标点符号 在文章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报刊在支付作者稿酬时,都是把每一个标点符号算 作字数来付钱的。
一、 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我国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上个世纪初从外国引进的,同学们现在读到的古诗文中的标点符号,都是人们根据文章内容和语气后给添加上的,同学们将来要上的阅读课中,还有一个重要考查项目――为古文断句、加标点符号。因此,为了阅读和习作需要,同学们都要注意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养成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以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于在平日的语文课中,同学们都学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李老师只就大家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1、注意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的区别。
顿号、逗号、分号、句号是最常用的几种标点符号,由于三者作用基本相同,只是它们的停顿时间依次延长,同学们平时在使用时不大好区分。
顿号(、),用在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表示短暂的停顿,有时短语较长或为了突出起见,也可用逗号替代,以延长停顿时间。如:
王清、张明、李静都考进了重点中学。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逗号(,)用在意思还没有表达完了的句子后,表示短暂的停顿,但停顿时间比顿号略长。在一个句子开头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后面用逗号;在带“第”字,或是“首先”、“其次”、“最后”,
等表示次序的词语后用逗号;“某某说”之类的词语,如果放在句子中间,它的
后面用逗号;重复的词语,如果不带什么感情色彩,且它们之间又需要停顿时,当中也可用逗号隔开。 粤。例如:
a、第二天早晨五时十二分,火车开进了北京站。
B、第一,群众条件要好;第二,不要住在村边上;第
三,要靠近干部。
C、“真的!”王阳笑着说,“他真原谅我啦?”{把问号拉成句号的作文}.
D、当,当,当,——教堂上的大钟响了。
分号(;)分号表示并列的句子之间的停顿。它表示的停顿比逗号
大,比句号短。有时分条说明一个较复杂的完整意思时,如果各条里的句子不太复杂,除最后一条外,其他条之后也可用分号。分号,主要用来隔开句子。如分句内部没有用逗号断开,此时可将分号改为逗号;如分句内部已有逗号使用,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如: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定刑的种类如下:
①管制:
②拘役;{把问号拉成句号的作文}.
③有期徒刑;
④无期徒刑:
⑤死刑。
句号(。)标明句子已表达完一个完整的意思后的停顿, 在语气上,比顿号、逗号、分号表示的停顿时间都长。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完后,用句号;在语气平缓的要求某人做某件书情的句子未尾也可 用句号。在作品、书信、文件中,最后注明的时间、地点、
署名等文字的后面,有时也可用句号。如:
a、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
B、1932年4月17日,杭州。
在比较复杂的句子中,有时可能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都要用到,这时就要根据停顿时间的长短,依次使用,在顿号外用逗号,在逗号外用分号,最后表达的意思完了才用句号。例如:
芦苇、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
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
了。
2、灵活运用冒号、引号、感叹号、破折号。
感叹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的作用各不相同,比较容易区分。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在称呼语后边,用冒号;在“如下”、“如次”、“例如”、“注意”、""指出”、“宣称”、“证明”等引起下文的词语后面,用冒号;说话中,引起下文用冒号;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引起解释或说明,用冒号。如:
a、张老师:
您的来信已收到。……
b、学习作诗,首先要注意:诗的本质最要紧,诗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