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口耳目教案 2016口耳目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口耳目教案

《匆匆》和《口耳目》教学设计(职高)

教学目的快班:

  1 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慢班: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丨、丿、ヘ”和1个偏旁“角字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与难点快班:(一)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二)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慢班:

(一)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够举一反三独立学会认字。

(二)能够区分“木”与“禾”,知道写字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

教学准备PPT

上课时间

10 月 日 星期

写在备课前第一次尝试复式教学。

在我15的教学生涯中,我把眼睛湿润,穿过时光,向我的小学语文老师致敬。

昨日重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只不过内心有悲哀涌动。

只把这个作为尝试罢。

我的教学,堪称尝试教学的。我的教学的口号是——

不试怎么知道不行。不试怎么知道行。

过河没有石子可以摸着,那就摸着教师的心前行。

每一堂都是尝试,挫败之后的再次崛起。

我自认为这样的勤勉,至少能让自己安心。

自己找了两个教材——

准备上两课时。

出发吧。

那些检查教案的亲,别纠结,一个教案上几课时。

因为我也不知道,该上几课时。

你知道么。

只有上了,才知道。

这是落寞的另一件外衣了。世间如此繁华,笑容如此灿烂,内心却凄冷空洞。太不爱惜自己,用惯有的自知之明,即使上了台也无法演戏。可为什么要去争取热闹呢?

教 学 预 案

一、语文活动

给自己的队伍起两个名字。

玩萝卜蹲。

二、快班语文

学生活动:

发下《人在囧途》—–

给郭老师的影评加评语

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画出来。

准备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写在作业本上

发下《匆匆》

1.写下朱自清的相关知识点。

2.默读课文,把新认识的字词划出来。

3.想想每一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4..概括出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5..全班交流,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教学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1、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面对匆匆逝去的时光,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板书:匆匆)请大家一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两遍。

2、文中指什么匆匆?

3、请你们展开想象,日子像什么一样匆匆?(日子像流水一样匆匆。日子像织布机上的梭子一样匆匆)有一个词叫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4、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走进时间的流里,去体验时间的匆匆吧!请大家打开课本一起朗读。

5、解决生字:

涔涔

潸潸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教师朗读。一边听一边用笔划出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日子的来去匆匆。(播放配乐朗读)

二、品读感悟,体味“匆匆”。

学生交流勾画的句段,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一)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3.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4.有感情齐读本段。

5.改成小诗再读,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改成的小诗: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参考资料

对于朱自清,大家应当记住他有四个值得自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他一人入选中学课本的散文就达六“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看来,朱先生性格大概确属“温文尔雅”, “故佩弦以自急”。弦,弓上用以发箭的牛筋绳子,后也指乐器上的弦,多挺直。中医称挺直如弦的脉象为“弦脉”。 韦,熟牛皮。古代在竹简上书写文字,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联起来,叫做“韦编”。如《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又如《左传•崤之战》:“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就是说弦高用四张熟牛皮作为先行的礼物。《五人墓碑记》中那带头造反的叫“颜佩韦”,他的性情可能比较急躁,故取字“佩韦”以自缓。也有资料说,贵族阶级的腰带是用绢织成的,称为“绅”,所以后来对凡是有资格束绅的人,称为“绅士”;而普通百姓用的腰带都是用当时比较便宜的熟牛皮做成的,因为熟牛皮又称为“韦”,所以又叫“韦带”。如此说来,“佩弦”倒不一定“佩弦”,而“佩韦”可真“佩韦”了。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前夕,患胃病辞世。

朱自清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19年2月发表了他的新诗处女作《睡罢,小小的人》。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收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

2.关于珍惜时间。

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古书《淮南子》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比作资本。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他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当代青少年多数都很羡慕美国、日本富裕的生活,然而,你知道他们是多么珍惜时间吗?早在200多年前美国还没独立的时候,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科学家、实业家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富兰克林就在他编撰的《致富之路》一书中收入了两句在美国流传甚广、掷地有声的格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辽宁青年参观团在日本出席一个会议,出国前团长准备了厚厚一叠发言稿,可到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序表却写着:“中方发言时间:10点17分20秒至18分20秒。”发言时间仅为一分钟。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而在日本却是极为平常的。日本从工人到学者,时间观念都非常强。他们考核岗位工人称不称职的基本标准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的劳动量,时间一般精确到秒。

三、慢班语文

在快班做作业的时候

出示卡片。

哪些字是认识的?

读一读。

组词

写一写。

今天,学校来了一位客人,他是一个考古学家,他送给我一块大石头的照片,上面刻着许多很久以前的文字,这些就是甲骨文。其中有这样一个字,想请同学帮我认认。(出示象形字 鱼)这是什么字?你们是怎么想的?

2、(出示图片)呀,真的很像呀,看的出来,古时候的人就是看着东西的形状来造出字的,我们把这些字就叫做象形字。过了许多年以后,这个鱼字就成了这个样子。(出示 鱼) 看着这个字,哪些笔画像鱼的哪个部位?

二、创设情境学习口耳目

1、过渡:看了这么可口的鱼,看,谁来了猫妈妈让小猫送三封信,你能根据象形字的特点告诉小猫这三封信是送给谁的吗?(出示 口耳目的甲骨文)

2、请学生帮忙贴图 采访:你是怎么想的?

师:是啊,口字和嘴巴长得多像啊!很久以前,人们要说嘴巴,就画一张嘴巴表示,后来画越来越简单,就变成了古代的字。后来,为了把字写漂亮,口就变成了(出示 口) 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 小结:谁来联系实物形状想想另外两封信送给谁?学生说依据。

3、那我们现代用什么字表示耳和目呢?( 出示:耳目)根据拼音来读读这些象形字。

4、开火车读口耳目:现在3封信都送到他们的家了,让我们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耳,舌头卷起来,第3声读到位。

5、这三封信里都藏着这些生字宝宝组成的词语。猜一猜信封里有哪些词语。

学生猜,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最后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6、(去拼音)做游戏:指五官”:真棒,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如果老师点到“耳”字,那你们就大声的读出来,还要马上用手指着耳朵,好吗?看看哪个同学反应快。

小结: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我们根据汉字和实物的联系可以很快记住生字,我们还可以给汉字组词来记住汉字。记住汉字的方法很多,以后还要同学多想办法哦。

三、自主学习 羊 鸟 兔

过渡:送完了信,小花猫来到了动物园。小猫遇到了三个好朋友,看这三个象形字你知道他们是谁吗?(课件出示古代鸟 羊 兔)

1、 随学生回答出示实物。

2、见了这三个同学,小猫很高兴,想把这三个气球送给他们,气球上都写上了他们的名字,你能帮小猫送吗? 你为什么这样送?(借助拼音)

3、你能说说这些汉字哪些笔画长得像他们的样子?

预设:兔——上面像他的耳朵,一点是他的尾巴。

羊——上面像羊的两只角

鸟——一点像他的眼睛,一撇是他头上的羽毛。

4、拼一拼你最喜欢的动物的名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

四、巩固生字

1、太阳要下山了,生字要回家了,这里有两辆车,谁和谁同车比较好?说理由。(人体器官 动物)

2、跟他们打招呼告别吧。齐读

3、小花猫也要回家了,临别前小花猫送给同学一首儿歌,现在我们全体起立,把椅子轻轻放进桌子,我来读黑色的字,你们来读红色的字,边读边做动作。

出示:点点头,扭扭腰,我们来做生字操。口口口,指指嘴巴口口口,耳耳耳,拉拉耳朵耳耳耳,目目目,眨眨眼睛目目目。羊羊羊,我学小羊咩咩叫;鸟鸟鸟,我学小鸟飞得高;兔兔兔,我学小兔蹦蹦跳;

五、写“十”字(作业纸上放十字)

1.过渡:(课件出示十)我们这里这么热闹,引来了我们的老朋友,你们看,一起叫叫它的名字。仔细观察,十由什么笔画组成?(横竖)(1)指导笔画竖:竖的尾巴尖尖的,像一根针,这样的竖叫(悬针竖)(板书),竖要竖得直。

2、指导规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笔画?(横)横和竖都很好胜,碰在一起老为谁先写谁后写吵架,怎么办呢?(先横后竖,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是啊,我们给它们定个规则:先横后竖。

3、提问:仔细观察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横在横线上,竖在横中线上。

4、范写十字:

(1)范写,书空:同学们拿出手指,跟着书空,它是由一横一竖组成的,横在横线上,竖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是竖要直,下面是尖尖的。

(2)生练习写“+”字:书上整排写好。写字姿势漂亮的孙老师给他一个小红星

5、出示学生写的字,引导学生评议。

(1)选一般的:他哪里写得好?哪里不好?

(2)一本好的:他写得怎么样?

(3)同桌交流:同桌互相看一看,哪里不好给他指出来,请他改一改。

六、作业——

写字。组词。造句

反思与后记

郭莉

【篇二】口耳目教案

论教学意境

(江苏常州)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遗憾的是我国教学艺术论研究领域对意境重视不够,许多研究教学艺术和教学美的论著,对教学意境要么缺乏研究,要么语焉不详。〔1〕而如果要研究我国传统教学艺术,探讨我国教学美学思想的嬗变,发展我国现代教学艺术,构建我国现代教学美学的新体系,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则不可不研究作为我国艺术美的最高标准和美学的核心范畴棗教学意境。

  何谓“意境”?我国学界众说纷纭,歧见迭出。大致分为“情景交融”说、“典型形象”说、“想像联想”说和“情感气氛”说等不同观点。

  我们赞同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2〕教学意境则是教学过程中属于师生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教学客观范畴的境两者结合的一种最佳教学艺术境界。意指的是教师、学生在教学艺术、教学美的创造过程中所表露出来的思想、情感,其特征是情与理的有机统一;境指的是教学艺术所表现所反映的审美情景和艺术氛围,其特征是形与神的有机统一。教学过程中,情与理,形与神深刻地概括了教学艺术创造的内容。《文心雕龙·神思》中对创作的“神思”用“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理以心应”的话加以总结,我们可以用来分析教学意境中主观的情和理与客观的形和神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即教学审美的风神必须通过教学形象来表现,师生主观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起了催生的作用;虽然教学现象必须根据教学要素的外部形象表现出来,但其深入的审美本质却早已为师生心灵所把握和领会。

  教学意境中的情,即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主观情感。“情者文之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灌注于教学,犹如血液之充满全身,特别是当教师情感的血液在教学过程的有机体中欢畅地奔腾流动起来时,科学知识才比较容易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并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然而,情是离不开理的,教学过程中,惟有情与理有机统一,才能形成“意”。

  “理”,即教学过程的原理和规律。“理者,成物之文也。”理即教学规律在师生主观上的正确反映,也即教学的思想性。教学过程中,师生惟有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掌握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开拓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理是情的基础,理以导情,但理也离不开情,有理无情,就会形成公式化、概念化、索然无味的教学;反之,有情无理,就会形成虚伪的做作的无思想的教学,也不能拨动学生心弦。教学中必须情理交融、理在情里,情在理中,情与理的有机统一,也即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统一,教学过程中的真、善、美的统一。

  “形”,即教学形式、模式、手段以及师生双方围绕教与学的一切言行,诸如整洁干净的教学环境、科学严谨的教学形式、美观工整的教学板书、宏亮清晰的教学语言、端庄得体的教学仪态、积极和谐的教学气氛等等。形是离不开神的,“未有形不似而反得其神者”,教学过程中,惟有“形”与“神”有机统一,才能形成“境”。

  “神”,即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形所体现出来的教学精神、气韵。神是以崇高的思想启迪、深沉的情感熏陶和丰富的知识涵养而作用于教学主体心灵的,它是潜在的、内蕴的,有时又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所以神离不开形。惟有形神统一,形神兼备,才能形成“境”。如有的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在教学中,气定神聚,庄严亲切,语调平和而凝重,语言动听而清越,节奏抑扬而顿挫,教态从容而镇定,手势简约而合宜,讲到严肃处,学生竦容端坐;讲到豪壮处,学生热血沸腾;讲到气愤处,学生义愤填膺;讲到欢快处,学生笑意盈盈。分析形象描述,学生如身临其境;进行严密推理,学生又仿佛在逻辑的曲径中探幽寻踪。这种形神统一的教学,使师生和乐相处,共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探索,在能力的天地中驰骋、创造,形成最佳教学意境。

  国内有学者将教学意境分为立体型意境、共鸣型意境和精秀型意境。〔3〕我们认为不管教学意境属于什么类型,或划分为什么层次,根据教学意境的内涵,教学意境应具有以下特征。

  (一) 抒情性

  清代学者方东树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4〕王国维也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5〕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写道:“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像,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是我的所谓‘意境’。”〔6〕综上诸说,抒情性是意境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学意境概莫能外。如于漪老师创设的教学意境就体现了抒情性。下面以《茶花赋》教学为例,分析一下于老师的教学意境是怎样抒发真挚情感,叩击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审美情思的。

  一上课,于老师就从情入手,满怀真情地说:“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到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有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界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我们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的感情!”当学生被点燃起爱国之情的火苗后,她便让学生吟诵描绘、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名诗佳句。学生在情绪激昂之中,对美丽祖国,一唱三叹,荡气回肠,心驰神往;当学生神思飞越,情深意切之时,她又顺势而下,按照课文的节奏,层层推进,把学生引入一个又一个奇丽壮观的画境。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交融、浑然一体。教师以对祖国的真诚热爱之情,叩动了学生的心扉;学生以对祖国的赞颂咏叹,同教师紧密呼应。讲台上下,师生都在歌颂祖国的山山水水,水水山山。此时此刻,连观摩教学的人也入迷了,心醉了,不知不觉地与师生们一起到那情感交织的优美撼人的教学意境里去遨游、去品尝教学的甘甜。

  (二) 情景性

  王国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7〕当代画家肖峰也认为:“意境是指作品中所描述的形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称‘诗’与‘画’一致所造成的艺术境界。”〔8〕景是情的物质外壳,情是景的精神内核,意境的形成必须有景作为物质基础。对此,古风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杜甫有两句诗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十个字中,就有七种自然意象:日、江、山、春、风、花、鸟。它宛如一幅《江山春意图》的国画,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意境。意境的创造离不开自然意象,就仿佛画家离开色彩不能绘画一样。”〔9〕教学意境也必须借景言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教学离开情景性则难以形成意境。例如,有位教师讲授《孔雀东南飞》时,由于他本人深受父母包办婚姻之苦,在课堂教学时,真情流露,悲切切,泪涟涟,而学生却无动于衷,有的学生甚至报之以嘲笑,该教师教学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与学生所处时代背景不同,即教师离开学生的“景”来抒情所致。反之,有景而无情,即使形似,也无意境可言。如有位教师教《谁是最可爱的人》,给自己安了个高鼻子,化妆成美国兵走上讲台;还有位教师教《梁生宝买稻种》,身披麻袋,一边走进课堂,一边说:“我就是梁生宝。”像这种生硬外加的毫无情感的“景”绝无意境可言。教学意境中的“景”需在情中,即情中含景,情又需在景中,才可以景传神。

  (三) 虚灵性

  周止庵认为:“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10〕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也是意境形成的关键。教学意境也与其他艺术意境一样讲究言外有意、情外有韵、景外有景、象外有象、境外有境、以少总多、以实求虚的“虚灵”艺术,追求那种“虚灵”的“空间感型”的“妙境”。“虚灵性”是教学意境的特征之一。虚灵性与其他特征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使教学艺术有虚有实,有疏有密,有急有缓,有起有伏,多彩多姿,妙趣横生,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教学意境的虚灵性符合现代教学论的“零黑板原则”。零黑板原则认为教学贵虚灵含蓄,忌浅露直白,黑板应从零开始,是师生共同思维和活动的结晶,而不是教师独家经营的园地。教学中,教师应追求“计黑当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艺术,给学生留下思维、想像和发挥的余地。教学意境的虚灵性也符合现代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的观点,该观点认为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有缺陷或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就会在知觉中自然地产生一种急于改变它们并使之成为“完形”的倾向,从而引起一种进娶追求、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并积极主动地去充实和完善,这种对“完形”结构的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以极为愉悦的感受。在教学中,“虚灵”“空白”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完美的倾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知兴趣。

  因为虚灵性符合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的有关原理,所以为广大教师所喜闻乐用。例如,北京宁鸿彬老师教《梁生宝买稻种》即如此。他在黑板上方写下课文标题、作者和讲读课文后,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把梁生宝遇到的情况和作出的安排准确地形容出来。用一个字来形容,既简洁,又虚灵,学生情绪高昂,有的说“难”,有的说“艰”,有的说“辛”,有的说“苦”,通过热烈争论,学生一致同意用“苦”,认为既准确又通俗。宁老师在标题左下方写了一个比标题字号大三倍的“苦”字后,要求学生再用一个字概括梁生宝的情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乐!”于是宁老师又在距“苦”字右侧间隔一个字的距离写一个大大的“乐”字。板书毕,问学生:“谁能用四个字概括出梁生宝的精神品质?”稍静场,一学生脱口而出:“以苦为乐!”赢来全班同学一阵赞叹,宁老师用红粉笔在“苦”前加“以”,在“乐”前加“为”。学生望着黑板上红白相间的“以苦为乐”四个大字,浮想联翩,思绪飞扬。宁老师教学仅书四字,境界全出,不能不令人赏心悦目,拍案叫绝。

  再如,兰州程应钜老师教“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黑板上仅画一简洁的图,问学生:以图中6个点为端点,你能得到多少条不同的线段?经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得出以E为左端点的有1条,以A为左端点有5条。程老师追问:如果是n个点呢?此时教室里足足有10分种鸦雀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们都进入到一种热切期盼、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勇于进取的教学氛围里,这时,程老师恰到好处地启发学生:从F点算起有Sn=1+2+…+n条,从A点算起有Sn=n+(n-1)+…+1条。学生立即领悟:两式一加,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学生不仅获得了本题的结果为1/2n(n+1),而且领会到推求任意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和思路。可见数学教学也能形成引人入胜的绝妙的虚灵意境。

  (四) 审美性

  我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准便是视其有无意境。朱承爵认为:“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11〕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12〕郑板桥认为:“一丘一壑之经营,小草小花之渲染,亦有难处;大起造,大挥写,亦有易处,要在人意境何如耳。”〔13〕艺术都是相通的,审美性是教学意境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学意境的审美特征是由抒情性、情景性和虚灵性特征衍生出来的。教学意境的情感不是一般的喜怒哀乐,而是一种经过提纯和升华后的特殊情感棗审美情感。教学意境自始至终都有审美情感渗透其中,推动了师生对创造教学美的情感追求;教学意境的情景性和虚灵性亦经师生的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和审美情感的激励和感染,达到审美融合,成为一种尽善尽美的艺术整体,所以说教学意境也有审美性特征。

  教学意境的审美特征,容易激起师生对美的不懈追求,诚如高尔基所说:“人们爱听悦耳而有旋律的声音,爱看鲜明的色彩,爱把自己的环境改变得比原来的更好、更美。”〔14〕当代青少年学生也爱上优秀教师创造的那种引人入胜的具有审美性的教学意境的课。教学意境的审美性,能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自觉地接受教学美的熏陶感染,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智力,实现精神的愉悦、道德的启迪、心灵的净化、情感的激励、个性的陶冶、思想的升华,使学生终生难忘。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教学意境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崇高的思想感情的熔铸和升华,是教师凭借卓越高超的教学艺术所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能使学生心灵受到熏陶感染的能激发学生审美情感的艺术境界,教学意境的巧妙创设,对于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创造那具有艺术魅力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意境,至少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教师要认真进行感情积累

  在教学意境的创设过程中,情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王国维说:“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15〕教学意境中的情,不是局限于一般的喜怒哀乐的人之常情,而是一种摆脱理性束缚的忘我的情感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心灵处于一种摆脱了理性控制的自由状态。教学意境创设过程中,为什么情感必须从理性走向下意识通道?或者说为什么要排除理性而回复到下意识?因为教学艺术意境是心境、物境和现象三者的交互作用,它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种状态,是不可分割、不可解析的,而一旦引入理性,运用判断和推理,就意味着分解和割裂,它就不是一种过程和状态。但这种过程和状态,通过体验、感受却是可以把握的,而体验、感受在潜意识层中有多种心智机能的共同参与。教师惟有让心灵处于无所束缚的状态下,才能获得对教学意境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创设出那种引人入胜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教学意境。

  教师忘我之情来源于对人民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来源于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来源于对学生纯洁、真诚的爱。

  (二)教师要不断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

  教师作为教学艺术家,必须使自己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因为“意蕴等级的提高,来自于艺术家自身的一种精神攀援。艺术的精神等级再高,也不能全然摆脱艺术家自身。”〔16〕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讲的神韵油然而生。”〔17〕教师要创造那空灵的独具神韵的教学意境,就必须不断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做到精神淡泊、闲和严静、超凡脱俗。教师惟有不断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升华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去。

  综观那些善于创设教学意境的优秀教师,他们无不注重塑造自己的高阔襟怀,吐纳山川精英,品察巨澜沧海,洞穿人情世故,统观经典史籍,努力驱逐卑污心绪,刻意摒弃世俗情结,认真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所以他们创造的教学意境往往达到了一种“思与境偕”“自然高妙”的化境,从这化境中学生可以感悟到教师那种淡泊、闲和、严静和超凡脱俗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令学生对教师肃然起敬。

  (三)教师要刻意保持良好的教学心境

  良好的教学心境是创设教学意境的基本的心理条件。

  “万物静中得”。教师惟有在积极的良好的教学心境下进行教学,才能创设出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引人入胜艺术魅力的意境。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个复杂而又单一的整体。教师创设教学意境,就如同母体孕育胚胎、种子即将萌芽一样,一开始就是从一个特定的有机整体的心理结构出发的。这种整体心理结构,从时间链上看,像是一股有本源、有支脉、有方向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汇集一起的“溪流”,从空间链上看,又像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蕴藏着精神能量的“磁潮,这就是心理“流”和“潮。教师的这种心理流、心理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积累、酝酿而自然产生并逐渐完善的。

  积极的良好的教学心境,就是教师全身心沉浸到这种有机完整的心理活动的时空里出现的。诚如有的教师所说的,当一进入教室登上讲坛后,就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眼里只有学生,心中只有教案,手中只有教法,似乎从大脑到口舌,乃至到手中的粉笔尖,都有一股绵绵不绝之“气”,把教学形式、内容、方法、手段、语言、节奏、机智自然而然地融在一起,教学纵横捭阖、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是一股勃勃的生气,一股近乎神妙的“灵气”。这股灵气就是教师心灵深处那股有本源、有支脉、有方向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有机交融、浑然一体、自然行进着的“心理流”。就是这股灵气,使教学意境成为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综观众多优秀教师创造的教学意境,便发现都是在良好的积极的教学心境下匠心独运的浑然天成的整体。

  (四)教师要善于沟通并融合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审美经验

  教学意境是一种模糊教学艺术,在教学意境的创设过程中,意境从潜在阶段棗规定形态向最后完成形态转化的关键,在于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审美经验的沟通与融合。

  教师要有效地沟通和融合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审美经验,就必须善于创设高度凝练的物化形态的教学意境。惟有高度凝练的教学意境,才能在有限的表现范围内,以高度集中、简练、生动的形象,容纳深远的意蕴,造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境界,以吸引学生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去领悟去品味,从而获得教学意境所特有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如蓬莱王军清老师就利用现代电教手段,创造高度凝练的物化形态的教学意境,卓有成效地沟通并融合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审美经验。王老师在讲授《飞夺泸定桥》一课时,选用了《东方红》舞蹈史诗中关于飞夺天险的一段录音,并同时播放投影片,学生眼看风烟滚滚、火光冲天,铁索桥被烧红了的惊心动魄的彩色画面,耳听机枪的响声。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运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去充实去丰富审美感受,从而获得教师创设的教学意境所独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

  注:

  〔1〕就笔者视野所及,目前有关教学艺术和教学美学的论著主要有:张武升著的《教学艺术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130页),书中有一目“教学意境”,仅1850字谈及教学意境;汪刘生主编的《教学论》(中国科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227~228页),书中有一处仅500字谈及教学意境;张东娇的《关于课堂教学境界艺术化的探讨》(《教育科学》1991年第3期)主要从教师教学风格研究课堂教学境界,全文仅5000字。除上述论著外,研究者甚少。

  〔2〕张涵主编:《美学大观》,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41页。

  〔3〕张武升著:《教学艺术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4〕方东树:《昭味詹言》。

  〔5〕〔12〕〔15〕王国维:《人间词话》。

  〔6〕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0~211页,第212~213页,第229页。

  〔7〕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8〕肖峰:《谈艺论美》,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21页。

  〔9〕古风:《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10〕《宋四家词选》。

  〔11〕朱承爵:《存余堂诗话》。

  〔13〕转引自:《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2页。

  〔14〕高尔基:《论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41页。

  〔16〕余秋雨著:《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17〕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9页。

【篇三】口耳目教案

新人教版《口耳目》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设计

语文教案设计

【篇四】口耳目教案

2016新人教版《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耳目》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口耳目教案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 ”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口耳目教案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口: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①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 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

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篇五】口耳目教案

口耳目教案

口耳目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口耳目教案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口: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①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口耳目教案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护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

板书设计:口 耳 目 手 足 站 坐

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如请学生猜一猜,指一指,连一连,给生字编儿歌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本节课伊始,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讲什么是象形字,而是采用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猜想哪

个身体部位和哪个字相连,然后同桌合作认一认。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识字与交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篇六】口耳目教案

口耳目教案

《口耳目》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口、耳、目”等生字,理解字意,认清字形。

2、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会写“木、禾”。

教学重难点:

1、会拼读“口、耳、目”等生字的拼音,并能认识。

2、会写“十木禾”。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游戏: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先来跟着老师做一个小游戏放松一下(出示《幸福拍手》儿歌)孩子们把你的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拍手、跺脚)

生: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音乐停

师:我们刚才一起做了哪些动作

生:拍手跺脚

师:那么把你的小手举起来,我们一起来画一下。

生:把手印在纸上用笔画出来。

师:好了,小朋友们都画得很认真,漂亮。每个小组加一颗“心”。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的时候我们画了自己的手,手是我们的人体器官,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人体器官。(出示图片“口目耳”)

二、图文对照认识“口耳目”字。

1、(课件出示口耳目图)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借助拼音认读“口耳目”,并知道“口”即嘴巴、耳即耳朵、目即眼睛。

师:出示先出示口的图片(生说是口学生看图识字)师再出示口的拼音 生在按拼音识字。生齐读。(师需用教尺指着,免得学生读望天书)(表现好的学生对应一组加一分)

师:(学生三个字认识完后)出示字汇报总结,生教读,学生读的好的教读,那个读的不好的,师再教读。(师需用教尺指着,免得学生读望天书)

重点:引导学生图文识字,看拼音识字,看字是拼音。(15分钟)

三、自学其余生字。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人体器官“口目耳”同学们那么接下你们自己运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己学习大自然的物“木禾竹”。

生:小组自学,教师巡视。(2分钟)

师:出示图片总结。生:教读不准的音,师强调教读。(表现好的学生对应一组加一分)

重点:1、目木的区别连词辅导(木头、目光)2、强调禾的读音、竹的翘舌音。(8分钟)

四、游戏识记,加强记忆(10分钟)

(六个字认完一起巩固,图文对应,游戏巩固。学生人手一张生字卡片(拼音、汉字))(表现好的学生对应一组加一分)

游戏规则;

口耳目教案

1、教师举出图片学生举出对应的汉字

2、教师举出汉字学生举出对应的拼音

3、教师举出拼音学生举出对应的汉字

4、教师举出木的拼音。

(学生会出示目木师: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我们可以从字义上加以区分,与眼睛有关时多用“目”如目光目送等;与树木有关时多用“木”如木材、木头)

五、我会写(10)

(师;学习认识了我们的生字,接下来我们就来写一写。)

出示生字“十木”

1、本课要认识“丨、丿、 ”三种笔画,知道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条笔顺规则。

竖,有悬针竖、垂露竖两种。(竖的名称不必讲,或俗称带针尖的和不带针尖的)竖从上到下要写直。带针尖的起笔要重,逐渐轻下去,收笔处为针尖状;不带针尖的起笔和收笔都要重些。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注意把力送到笔尖。口耳目教案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同时送力到笔尖

2、师:十先写一横,横我们前面学过了,要写在田字格的哪里(生:横虚线中间)对了,接下来写第二笔一竖(竖虚线中间)学生跟着老师在书上先描红。

木(横竖撇捺)

教师教完后学生,学生自己在写。教师巡视,写得好的在站台上来展示。(表现好的学生对应一组加一分)

六总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六个生字,学写了“十木”两个生字,生活中还有那些生字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习,下课后自己再去找一找。

七、作业

我会连:出示课后的“鱼、石、刀、网”的图片、象形字和简化字。请学生一一对应起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连?先小组合作,连连说说,并读准字音。 小朋友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我们的汉字本身就是一幅幅画。它和世界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不一样。我们的汉字多的不得了,我们可要好好学习它。

板书设计:

图片 口耳目

甲骨文 木禾竹

教学反思:学生才学完拼音,现在学习汉字了,部分同学还没适应,所以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吸收,还有学生初步接触笔画,比较陌生,所以需要一笔一划的落实到位。

【篇七】口耳目教案

《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 耳 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记“口、耳、目、日、月”5个汉字,学习新笔画“竖”,会正确书写“十”。

2、了解祖国文字的由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3、培养学生能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的能力和培养想象、观察及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记6个汉字,会正确读准“耳、目”,正确书写“十”。

2、培养学生自主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电子琴、6个汉字的实物图及字卡,画笔,一杯盐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验激趣导入

1、出示一杯糖水,指名学生上台尝味道。(一名学生上台用手指沾水尝味道,告诉全班学生是甜味。 )

2、老师也跟着尝,用中指伸入水中,用食指尝,告诉学生没味道,请学生说说谁对。

3、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指出老师弄错手指,引起全班哄笑。

4、小结表扬发现的同学,提出要求请学生用眼睛注意观察,耳朵认真听,嘴巴大胆发言。

本实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亲身体验只有认真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让学生自主做到在学习时认真观察,体现情感态度的新理念。

二、学习“口、耳、目”

1、创设情境,给字娃娃找家,认识“口、耳、目”的象形字及现代汉字与图的关系: ⑴出示三座房子,上面分别贴着“口、耳、目”的图片,房子外无规则地贴着“口、耳、目”的象形字和现代汉字共6个字。

⑵请学生仔细观察,帮这6个迷路的字娃娃(3个现代汉字和3个象形字)找到回家的路,并带回各自的家。

⑶3名学生上台分别给“口、耳、目”3个家找回2个字娃娃贴到相应的家中,台下学生给台上的3名学生加油。

创设给字娃娃找家这一情境,激发孩子认真观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规律的兴趣,体现课改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理念,并渗透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

2、了解汉字的演化过程及象形字的特点:

⑴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怎么帮字娃娃找到家的。

⑵小结,并简单介绍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借助板书)

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认读“口、耳、目”:

⑴揭示课题,请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准这三个字。(口、耳、目)

⑵请一名学生读,说说读时要注意什么,其他学生评议。

⑶请四名上台挑战赛读,评议小结。

⑷全班读。

通过自主读,自主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采用擂台赛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环节注重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4、识记“口、耳、目”的字形:

⑴请学生说说自己想怎么记这些字,会记哪个字,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妙。 ⑵学生站起来说说自己的想法,预计:

学生猜谜(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耳)。

学生联想(看到电视机象个口);手势(用手指比“口、目”);

做游戏(手指比五官);唱歌(小手拍拍);组词、说话(口腔、木耳、口香糖) ⑶如学生有讲到做游戏,唱歌,就请全班跟着做,如方法不是很理想,师可适当提示(如老师会用猜谜,你们会不会;老师会用手势,你们会不会)

⑷小组交流,说得好的,学生要自觉夸夸他。

这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围绕识字这重点,把识字与生活经验结合,努力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人文性,自主探究性,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精神进步的新理念要求。

口耳目教案

三、小组合作学习“日、月”

1、学习“日、月”的音、形、义:

⑴请学生用刚才的识记方法学习“日、月”。(6个小组讨论学习)

⑵检查学生自学情况(音、形、义),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预计(会读,会用《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记“月”;用古诗《登鹳鹊楼》《锄禾》记“日”;画画手势—日;加减法(口—月—日)

⑶引导学生学会评议,懂得欣赏,学习别人的好方法,自觉夸夸别人、古诗、儿歌会读的同学可跟读。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人人都有发言机会的场景,让孩子互相启发,思维活跃,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人人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研究学生的

成功和喜悦,增强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2、想象画说话:

⑴请学生画画自己心中的日或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要大胆想象,可以自己画也可以找好朋友合作。

⑵学生开始构思,开始绘画。

⑶请画得较有特色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并说说自己的想法。预计:

画一个长满树的太阳,保护我们的臭氧层。

画一个会吸臭气的太阳(像吸尘器一样,把地球上的脏东西都吸走。)

画一个会教拼音和数学的太阳,我不会时可请教它。

画一个装满冰糖葫芦和鲜花的月亮,有小朋友到月球上玩,肚子饿了就送给小朋友吃

⑷把上台说的画贴到黑板上。

通过让学生画“日、月”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又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激发儿童那梦幻的灵光,大胆展开想象,画出一幅幅奇妙的画,道出一句句奇思妙想,从而达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培养了想象创新能力,体现了新理念的综合性能力的培养。

四、学习笔画“竖”和指导写“十”

1、出示“十”字卡,请学生仔细观察,自主发现问题回答。

2、对学生的发现加以引导小结,并及时渗透新知识—引导找出新笔画“悬针竖”的特点。(出示实物“针”加以形象理解。)

3、范写“十”,边写边讲述书写要点。

4、学生仿写。

5、出示学生写的字,引导学生评议。

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字与田字格、字中笔画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布置作业

1、小结今天所学的知识,请学生把今天的学习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与爸爸妈妈共享。

2、办一期画展。

【篇八】口耳目教案

《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

2.培养学生认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每小组一份生字卡片,每生画一幅“我的家”,每生一个信封(装有小卡片) 教学方法: 在情境中读读、认认、贴贴、说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心情特别高兴,你们猜是为什么?(生猜)师:老师告诉你们吧,是因为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她叫小新,她邀请老师到她家去玩呢!我们一起去好吗?你们瞧,她来了。(小新:欢迎老师到我家做客,也欢迎同学们到我家做客)。

二、利用情境,识字说话。

(一)参观前

1.师:小新,你家都有些什么呢?

小新:我家有好多东西,我都写在卡片上了。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卡片,说说小新家里都有什么,好吗?

2.生自学生字。

3.学生汇报,上台说一说:“我知道,小新家有:沙发、茶几、报纸、书架、台灯、挂钟、电视、电话”

4.齐读、指名读、分组读。

(二)参观师: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急着想去小新家看看了,大家能用一个成语说说老师现在的心情吗?(着急、非常着急、迫不及待)

1.小新:这就是我的家,大家请进。师:小新,你的家真漂亮!谁也能像老师一样用一句话夸夸小新的家?(生:小新你的家真美丽!小新你的家真可爱!小新你的家真棒!)

2.看图说说小新家里都有些什么?(一边说一边卡片出示词语)(贴卡片)

3.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分为家具和电器两类)请你上来摆一摆。

4.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1

5.出示生字(小黑板),指读,说说你认识这些字中的哪些偏旁?

6.说说其他字你可以怎么记住它。(利用熟字变一变、合一合的方法。)7.开火车读卡片。

9.请小新再介绍一下她的家(为后面请同学说做铺垫)

(三)参观后。

1.小新家这么漂亮,我相信同学们的家也很漂亮,但这么多家老师去不了,好在你们都把家画下来了。每个同学都有一个信封,信封里有许多词语。请你们选择自己需要的字词贴在画上。(板书:1、贴)。

2.贴好了以后向小组里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家(板书:2、jie shao)

3.把画贴到墙上,请老师和同学来参观你的家,也可以去参观一下别人的家。

(四)写字

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先看范字,整体认记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顺,再试着描描,最后每字写一遍。老师做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重点是“下、个”两个字。 下:认识笔画“、”,写点起笔轻,落笔重,与坚相连,居中线上。

个:上面是“人”不是“入”,撇的起笔高,捺的起笔低一点,两笔相接,开口度大。坚居中,带针尖,不与“人”连接。

(五)、巩固练习:

1.《同步阅读》中的分类练习。(把用不同的颜色把词语分成家具和电器两类)

2.猜一猜,连一连。

老大天天演戏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电话

三、课后延伸:

师: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同做家具和电器名称的卡片,贴在物品上,这样你就可以学到更多的字了。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口耳目教案 2016口耳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