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找一生朗读,其他学生做点评。
学生点评时应让学生朗读,老师顺势作以指导。
2、找学生再读。
3、全班齐读。
三、疏通文意
(投影)要求: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给重点词加点,疑难句子画横线,并写上评注,疑难问题旁打上问号。
如: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请学生按照此法自主学习,根据注释,小组讨论,译读课文。三五分钟后,学生把有疑难的地方说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四、读文章,品人物。
(投影)1、请以“我从———-的句子,看出——-是——–的人”。
如:我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的句子,看出元方是活泼、开朗的人。
2、根据学生的对人物性格的了解,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时可以有表情和手势。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的再朗读,感知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进一步认识人物。)
五、拓展延伸
刚才大家读的很投入,对故事理解得更透彻。下面老是想开个记者会,请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一起探讨。
预设问题:1、你如何评价陈太丘的做法?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3、友人、元方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六、书美言,谈收获
1、学习本文,老师感受很深,于是写了首打油诗以表我心。希望老师的诗是抛砖引玉,激起你的思维之花,写出更美妙的语言。诗如下:
《世说新语》小文章,蕴含道理故事强。告诫人们做事情,诚信有礼记心上。
2、学生写出感受,格式不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写感言,表达自己对诚信的感悟,让学生在心灵上对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有新的认识)
小结:自古以来,诚实守信、明礼懂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希望咱班的学生都能继承这些传统,光明磊落的立于天地间。
【板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行
友人:无信无礼
知错即改
元方:聪明活泼
诚实守信
【作业设计】
阅读《王戎识李》,谈谈收到的启发。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教学反思】
把《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完之后,细想之余,有以下反思:1、在上课时朗读环节还要加强,让孩子在读的过程中了解人物内心世界。2、在授课过程中,学生探究部分的时间不宜过多,应充分体现重难点。3,、我虽对“舍、去、委、顾”等词语做了重点讲解,但对一些古代人物称谓落实不够。
汗张
【篇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未若柳絮因风起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入门不顾
下车引之公欣然曰太丘舍去
2、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变化。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3、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人惭,下车引之。
4、《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6、指出下列称呼所指代的对象: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尊君: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君:家君:
7、《咏雪》中的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8、《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题答案:
1、不如不久,一会儿差不多可以相比相约通行丢下回头看拉离开
2、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古义:拉;今义:领。
3、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去拉元方。
4、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5、营造了其乐融融、温馨、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
6、“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即“令尊”,指代陈太丘;
“君”是对别人的尊称,即“您”,指代友人;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即“家父”,指代陈太丘。
7、“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象的统一。
8、做人要重礼守信。
李微
【篇三】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背诵默写课文
2.能够掌握重点字音、词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3.理解文意,作简要分析。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课前
一、课前演讲
教师对学生演讲作简要评论
二、课前默写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2、《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3、《天净沙秋思》中点题的句子是:
4、《钱塘湖春行》中写人的活动的句子是:
5、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导入
师:我们今天继续复习文言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至129页——《世说新语》两则(板书)
二、复习课文
1、师:拿出本课的复习提纲。
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本课的文学常识。
哪位同学能帮我们总结一下。(请一到两名同学)
明确:(投影)①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②作者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③《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2、师:本文有哪些字词的读音要我们重点掌握的呢?在书上找一找填在提纲上。
请一名同学说说。(请一名同学,教师做适当补充)
明确: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差可拟无奕
期行非人哉太丘舍去谢道韫
3、师:我们再来看看词义方面。请同学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义。
内集:家庭聚会
俄而:不久,一会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比相比。差,大概、差不多。拟,比拟
未若:比不上。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乃至:才到。乃,才。
相委而去:丢下我就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下车引之:引,拉。
顾:回头看。
4、师:下面我们复习一下本文的特殊字词。特殊字词包括什么?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等。
首先是通假字,文章中有几个通假字?是哪一个?
明确:尊君在不?不通否
师:找出文中的一个古今异义词。
明确:儿女:课本中指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
师:课文中还有一些一词多义的现象,复习提纲上也已经列出来了,找同学给我们解释一下。
5、师:第五部分,是特殊句式。课文中有哪几个特殊句式呢?(请学生回答)
6、师:课文中的重点词的读音、词义、特殊用法我们都解决了,下面我们把它串起来翻译几个句子,看复习提纲。找同学翻译一下。
三、练习巩固
师:下面咱们做几个题,检测一下我们复习的情况。
(投影)
四、默写加深
《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1、选自
2、作者
3、《世说新语》分为_________门,主要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字词读音:
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差可拟无奕
期行非人哉太丘舍去谢道韫
三点字词的意思:
内集:
俄而:
未若:
期行:
舍去: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顾:
四特殊字词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然:①公欣然曰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
②然数年恒不一见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日:①寒雪日内集之:①见藐小之物
②吾日三省吾身②下车引之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六、译句:注意文言翻译时语序的调整和省略成份的补充。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日中不止,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理。
【篇四】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设定授课时数为1课时。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1、疏通文意,翻译并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客人”和“元方”这两个人物形象,理解并思考“信”与“礼”。
3、讨论“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同学经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本功,且思考能力较小学有了进步,可以接受由讨论来探讨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教学方式,也需要通过亲身参与讨论来强化思维。但由于其能力还有待提高,思维方式也不太成熟,所以需要老师对其讨论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掌握字音(如:舍、不)、字义(如:期、至、去、乃、委、引),能正确理解文意。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学生能通过讨论分析出“客人”和“元方”的人物形象。
3、能把握文章情感,发散思维,提出自己见解。
4、学习古人的智慧,传承守信遵礼的美德。
四、教学重点
1、正确翻译、理解课文。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信”与“礼”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
1、对“信”与“礼”二者的把握。
2、激发学生思维,探讨“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开放性讨论,不求意见统一)
六、授课类型: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
以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为主,以讲授法和谈话法为辅,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讨、思考、解决问题,而非教师单纯讲解传授。
八、教材教具准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黑板、粉笔
九、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十、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由“孔融让梨”的故事导入,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个像孔融一样知礼、懂礼的聪慧的孩童,由此引入课文的学习。
2、齐读课文。
本次朗读不作感情要求,着重解决字音问题。如有字音问题,纠正字音,如:行(xíng) 舍(shě) 不(fǒu)
3、疏通文意。
(1)将学生分成小组(4-6人为一组),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讨论、翻译课文。
(2)讨论完毕后,与学生一起解决重点字词。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至:到 去:离开(古今异义) 乃:才 委:丢下、舍弃 引:拉 顾:回头看
(3)由于文言文表达力求简洁,所以文中很多地方省略了成分,例如主语。跟学生一起补全省略的词语,便于翻译和正确理解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太丘)非人哉!(太丘)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抽学生起来翻译课文,如有不当,老师再做完善。
4、再次齐读。
在理解了文意之后,再次齐读课文,注意观察学生对人物语气、情感的把握。
5、分析客人和元方的人物形象。
将问题抛给学生,按刚才的分组进行讨论,最后再由学生发言(讲明结论得出的依据),老师总结:
客人:不守信用、失礼于人、知错能改
元方:聪慧机敏、以礼待人
6、角色朗读。
在对人物形象有把握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读客人所说的话,女生读元方所说的话,旁白齐读。然后角色交换再读一次。这两次朗读要求注意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情感。
7、问题探究。
提出问题: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答案不求统一,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思维,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1)失礼:客人虽失礼在前,但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表现出了愿意改正的意愿,元方应当给客人一个机会;客人是长辈,作为晚辈的元方不应这样做""
(2)不失礼:客人失礼在前,对子骂父,作为儿子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对待失信失礼的人,只有七岁的元方对他露出不加掩饰的鄙责是无可厚非的,也表现了元方的刚直""
(3)教师归纳总结,并由此启迪学生。
8、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9、布置作业:
(1)背诵这篇课文。
(2)收集五则与“信”“礼”有关的名言警句。
【篇五】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商南县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序号课 题: 《陈太丘与友期》
主备人: 袁慧 二次齐备时间 2014-09-09 三次备课人
一、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
解基本内容。
2、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以叙为
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
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感知课文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四 、教学方法:探究、交流、讨论
五、课时设计: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学生自学
1、给加点字注音
尊君在不.( ) 非人哉.( ) 友人惭.(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友期.行 去后乃.至 门外戏.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待君久不/至,已去。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4、翻译句子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君与家君期日中(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元方入门不顾
5、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认为元方是怎样一个孩子?
【预习质疑】你还有哪些问题,请写下来。
(二)组内对学
小组内讨论疑难问题。
(三)班级群学
1、再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表情、动作,组合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
对话。
2、“君”“尊君” “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2、讨论人物性格:三个人中你觉得谁最有意思?
3、品读探究——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4【拓展迁移】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四)教师点拨:
疑难重点字词
(五)当堂检测:
1、解释词语:
(1)期日中 (2)太丘舍去 (3)元方入门不顾 (4)尊君在否 2、【中考链接】比较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
“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
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
"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明确译文: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
道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从远方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
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
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
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这
是郭伋做人的方法。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
的日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3)、文段理解。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
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 ,乙文
侧重叙述。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
可,至少两条)
明确答案:1.A
.2(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我
父亲)等了你很久,你却还没来,现在他已经出门了”
(3)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
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六)课后反馈:教师阅评“学后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反思。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友人 : 不诚信、无礼、知错能改
元方: 彬彬有礼、聪明机智、落落大方
陈太丘 : 诚信
(七)、教学反思:
【篇六】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德厚中学七年级 杨文祥
这篇短文选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文章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情节简单而饶有趣味。对刚刚接触文言文不久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这篇短文不仅有趣,而且易懂,通读数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很容易就能大致明白。但是,对于文章的主旨——或者自发地,或者受参考书影响——很多同学认为文章主要讲述了“信”和“礼”的重要性;其实不然,《世说新语》主要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而“方正”篇主要突出人物正直不阿的品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自学中积累重要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评价人物,获取情感体验。
3、情感与态度:学习古人坚持原则,直言是非的“方正”品质。
学习重点:
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品评人物风貌
学习难点:
评判“元方入门不顾”这一行为。
课前预习:
1、朗读并读准字音,初步把握朗读节奏。
2、了解《世说新语》、刘义庆及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 课堂学习:
一、聆听老师的故事
注:以“方正”篇中辛毗之事导入: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虽然司马懿是上司、主将,但是既然司马懿的做法既不符合皇帝的命令,也不符合军情的需要,那他就要毅然以身相阻。
今天我们来学习《世说新语》“方正”篇中的另一则故事《陈太丘与友期》,讲的也是不论身份差别,只看行事对错的人。
说明:诸葛亮与三国故事,这个话题应该能够吸引中学生的兴趣。然后用这个不为人熟知的故事,与《陈太丘与友期》类比,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时,能有意识地从“方正”的角度解释。
二、展示我们的预习
1.明确:(1)《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全书原八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品格。
(2)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3)陈太丘、陈元方、“友人”:
“太丘”是河南一个地名,陈元方的父亲陈寔曾经是那里的行政长官,所以后人称他为“陈太丘”。这人为官清廉,家里简陋到连拉车的仆役都没有。有一次去拜访荀淑,叫大儿子陈元方亲自拉车,车上坐着老爷子抱着小孙子长文,二儿子季方则随后挑着行李。到了荀淑府上,主人设宴招待他们。荀淑有八个儿子,号称“八龙”。一个给他们开门打帘,一个行酒,其他的六龙轮番布菜。这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为当地的奇闻,人们甚至给这父子三个画像后广为传诵,说他们出行是“真人东行”,尊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君”。
2、多朗读几遍,你会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
3、用自己的话,给大家复述一下故事的内容吧!
说明: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图,在于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情况,并通过已理解学生的复述,使所有同学了解故事内容。
三、理解文章的意义
1、说明:在之前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现在回顾一遍,既是对学习方法的巩固,也为学生接下来的自主解释、翻译提供了帮助。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看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凭自己的能力解释清楚每一个字词。
注:(1)“去”的解释要注意古今异义。可举例如:“我去学校。”这句话的古义为:我离开学校;今义为:我去到学校。
(2)知识拓展:对对方一般用尊称,如:君、尊君、令尊、令堂、令郎、令爱;对己方则用谦称,如:家父、家母、舍姊、家兄、鄙人、拙荆、贱内、犬子等。
3、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翻译得最好!
注:将文章分文八个小部分,从每个小组选一个同学翻译。如出现翻译不确切的情况(包括关键字词意义解释错误,漏字,未补充省略成分,语序不当等)时,由本小组同学继续翻译。翻译从略。在同学翻译“过中不至”或其他语句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及时指出其翻译的缺点:缺少主语。并提示文章中还有很多地方省略了人物。
4、理解了文章内容后,让我们再读一遍课文。
说明: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自学积累文言字词,精确地理解文章内容。本文字词和内容均较简单,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质疑问难和老师的重点字词检测掌握字词意义。在逐句翻译过程中解决句子成分省略时的翻译问题,并巩固翻译时字字落实、调整语序的习惯。这个环节是接下来品评人物风貌的基础,必须一丝不苟地落实。
四、品评人物的风貌
1、文中真正犯错的是谁?他先后犯了哪些错误?怎么评价这个人?
明确:“友人”,他先失信于陈太丘,又失礼于陈元方。他虽然失信、失礼,但是错而能改。
2、“方正”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为什么《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被放在《世说新语》的“方正”篇里?
明确:方正是正直不阿的意思。虽然“友人”官位较高,但陈太丘不因此而特地等候,而是坚持原则地到时间就离开了。虽然父亲的“友人”既尊且长,但陈元方不因此而放过他的错误,而是直言指出。
3、你怎么看陈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
注:我们这里评论陈元方,首先告诉大家一个词: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然后来鉴别这个人物。
【篇七】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争取能背诵。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不同方式的朗读,感悟故事内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
3、情感与态度: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会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难点:针对文中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
教学方法
激趣导入法、诵读法、归纳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讲述《元方善对》、《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出课题。 (设计说明:用故事激趣,渲染气氛,使其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出示课题,简介作者作品
1、出示课题
2、简介作者作品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失。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设计说明:了解作者作品,丰富语文知识面)
三、指导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文言文学习必须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骤:
1、读:读准字词、停顿正确、响亮流畅
2、译:掌握译法、参看注释、结合语境
3、赏:体会意境、探究写法、培养能力
(设计说明:进行学法指导,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朗读练习,培养语感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根据提示,再读课文
3、请两位同学当代表,给大家范读课文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采用自主学习,在诵读中扫清字词障碍,掌握朗读节奏,培养语感,为下一环节作准备)
五、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1、出示翻译方法:
翻译文言文的六字法:
留:文中的人名、地名、年代、物品名称要保留。
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调:调整句子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出省略的词语。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加: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加上些词句,更符合现代汉语的意思。
2、学生合作翻译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达。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设计说明: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译法再让学生翻译,让学生借鉴以提高翻译文言文能力,同时积累文言词语,这一部分采用合作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六、鉴赏文章,获得情感体验。
1、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言之有理即可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元方这样做,不失礼。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元方这样做,失礼。理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值得肯定,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3、学了这篇课文你获得哪些启示?
例:做人要讲信、做人要讲礼、要知错就改等。
(设计说明:.重在“感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评价人物,获得情感体验。传承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优良品德,这一部分采用合作探究方式,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七、课堂小结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学习全文后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印象)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课后练习3
(设计说明:让学生养成课后学习,培养温故而知新的习惯)
【篇八】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第1页,共3页
第2页,共3页
第3页,共3页
【篇九】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行
于都二中 初一年级 陈苏娟
一、教师导学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许多少年英雄的故事。比如救小伙伴砸缸的司马光,七岁就精通书法的王羲之,四岁就会画画的王冕,还有七岁写诗的曹植"",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位少年英雄——元方。
这是中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比较的简单,如下:
①朗读、背诵文言文
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学会翻译
③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合作探究
(一)熟悉文本
1、解题 期:相约 交代背景,为下文元方的出现做铺垫。
2、自由读——齐读——听示范朗读——再齐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个环节中让先自由读3分钟,在齐读,读的过程中,老师注意听,学生的易错字,老师再进行正音。正音之后,老师进行示范朗读,读之
前告诉学生,朗读文言文最关键的是读准字音和节奏。教师读完之后,让学生再次进行齐读。
3、全班合作学习,借助注释翻译全文。
刚刚同学们已经把这篇文言文读了好几遍了,但这篇文章毕竟是
篇文言文,和我们现代的语言,有些差异。为了使我们更好的了解文章的内涵,我们一起来把这篇文章翻译成现代文白话文吧。
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最基本的技巧就是组词,但对于有些词不能
组词怎么办呢?那么老实交给同学们3个最基本的技巧。
方法指导:留:人名、地名、官名、时间
例如:元方 陈太丘 人名
补:有些省略的成分要及时的补充
例如:去后(友)乃至 (家君)待君久不至
换:有些古今异义的词要及时替换
例如:陈太丘与友期 约定
太丘舍去 离开
在老师讲解完这些技巧之后,我们全班一起来完成全文的翻译吧! 全班一起翻译全文。
刚刚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全文的翻译,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是
无限的,那么现在呢,老师要当堂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怎么样。小伙子们和小姑娘们,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主动出击吧,请你口述下面句子的翻译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探究文本
哇塞,真心的不错,现学现用的非常好!经过朗读和翻译这两个
环节,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文章中对话中出现的两人吧,一个是友人,一个是元方,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男生回答问题①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
出来?,
无信——- 期日中,过中不至
暴躁易怒—- — 友人便怒
粗鲁————非人哉
无礼————对子骂父
知错能改—— 友人惭,下车引之
女生回答问题②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父亲友
人的?
明白事理(懂礼识仪),性格直率,聪敏
1、无信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无礼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在这里我们认识了一个懂礼仪,聪慧的元
方,但同时作者也想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有诚信、守时,还应该有礼。 探究:课文中的友人知错就改,在他“惭”“下车引车”时,我们的元方却“过门不入”是否失礼?
正方:客人已经道歉,元方应该原谅对方,他“过门不入”让客人非常的尴尬,无地自容。
反方:元方才7岁,对于一个对子骂父之人,拒绝他是天性使然。
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的有道理,这就是我们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同学们讲讲你们所知道的关于诚信(礼貌)的故事吧!
大家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关于礼貌和诚信的故事。
故事讲得非常的精彩,老师呢,也准备了一些关于诚信 的名言,与同门们共勉,愿同学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做一个诚实、守时、有礼之人。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
诚信是一轮耀眼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趟过它方能洗尽尘世的浮华,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三、当堂训练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做到学以致用,才是真正属于同学们自己的
知识,语文学科亦是如此,请同学们看到,下面《王戎识李》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交流下:①翻译②你对王戎的印象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