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迸溅(bèn) 孱头(càn) 猥琐(wěi) ...
B.灼灼(zhuó) 不禁(jìn) 忏悔(chàn) ...
C.笼罩(lóng) 一摞(luò) 琼浆(jiàng) ...
D.怆然(chuàng) 决眦(zì) 哆嗦(duō)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枯槐 遗撼 矜持 轰轰烈烈
B.繁密 幼稚 伫立 垂垂墓老
C.赤裸 黑枯 瞬息 祸不单行
D.涉足 萋萋 幽寂 感人致深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隐藏 理想 侵入 美味佳肴
B.封存 心绪 踏入 琼浆玉液
C.蕴藏 思绪 潜入 奇珍异宝
D.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读《望岳》,只有理解作品内容,走进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等都挽不住游人。
B.柳州新闻网举办的《纪念汪国真读诗会》邀请了我市部分诗人、诗歌爱好者、小记者参加,柳州市龙城语言艺术社的成员现场读诗。
C.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D.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6.古诗名句默写。(6分)
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4)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这一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勃勃生机
,正所谓7.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家门去旅行。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旅行知识,更充分地享受旅行的快乐,学校开展了‘潇洒走四方'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6分)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古代人就已经了解旅行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所在。许多诗人都有过旅行的经历,留下了众多的诗篇,请写出其中一首与大家分享。(2分)
(2)随着出游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怎样才能减少以至杜绝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呢?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3)有人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分)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8分)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首联和颔联热情赞美了泰山巍峨雄伟的气势和 的景色。(2分)
9.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奇在何处。(3分)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7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
12.请简要分析第三、四句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槐 花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
④‘真好看啊!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啊?'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
,我不禁大为慨叹: ‘真好看啊
!简直神奇极了!'
‘什么神奇?'
‘这木棉花。'
‘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
(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
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 13.文章第③—
14.下面的句子是文章中的原句,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是( )(3分)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5.第
16.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17.‘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4分)
三、写作。(40分)
春花之绚烂、夏荷之清逸、秋菊之优雅、冬梅之高洁,给了我们太多美好的感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走近这些美丽的花、葱绿的草,走近这些萌发出勃勃生机的生命,段画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3分) 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4分)
【篇二】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测评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迸溅(bèn) 孱头(càn) 猥琐(wěi) ...
B.灼灼(zhuó) 不禁(jìn) 忏悔(chàn) ...
C.笼罩(lóng) 一摞(luò) 琼浆(jiàng) ...
D.怆然(chuàng) 决眦(zì) 哆嗦(duō)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枯槐
B.繁密
C.赤裸
D.涉足 遗撼 幼稚 黑枯 萋萋 矜持 伫立 瞬息 幽寂 轰轰烈烈 垂垂墓老 祸不单行 感人致深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古诗文里 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 ""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 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 ,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隐藏 理想 侵入 美味佳肴
B.封存 心绪 踏入 琼浆玉液
C.蕴藏 思绪 潜入 奇珍异宝
D.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读《望岳》,只有理解作品内容,走进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等都挽不住游人。
B.柳州新闻网举办的《纪念汪国真读诗会》邀请了我市部分诗人、诗歌爱好者、小记者参加,柳州市龙城语言艺术社的成员现场读诗。
C.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D.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6.古诗名句默写。(6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 , ”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4)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这一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勃勃生机,正所谓“ , ”。 (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填写)
7.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家门去旅行。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旅行知识,更充分地享受旅行的快乐,学校开展了“潇洒走四方”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6分)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古代人就已经了解旅行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所在。许多诗人都有过旅行的经历,留下了众多的诗篇,请写出其中一首与大家分享。(2分)
(2)随着出游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怎样才能减少以至杜绝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呢?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3)有人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分)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8分)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首联和颔联热情赞美了泰山巍峨雄伟的气势和 的景色。(2分)
9.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奇在何处。(3分)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7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
12.请简要分析第三、四句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槐 花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啊!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啊?”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真好看啊!简直神奇极了!”
“什么神奇?”
“这木棉花。”
“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
【篇三】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人教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
他们三人pú fú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辩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①pú fú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
2.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在漫步古诗苑时,分门别类的辑录是一个好方法。请写出表现奉献精神的两句古诗词。(1分)
, 。 , 。
3.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并说说喜欢它的理由。(3分)
名言: 理由: 4.根据下列提供的五部名著,回答问题名著(4分)
《西游记》 《水浒》 《昆虫记》 《鲁宾孙漂流记》 《格列佛游记》
(1)以下句子分别是上述名著中哪位人物的写照?请将相应人物的名字填在横线上(2分) ①“长嘴大耳顾好吃懒做,肥头呆脑不失憨厚淳朴”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不守戒律花和尚,好抱不平真英雄”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孤胆硬汉自坚毅,寂寞荒岛也顽强”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④“小人国尽显英雄本色,大人国顿失超人风采”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述以上名著中的一个故事或片断。(不超过10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相关问题。(5分)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绦(tāo):丝带。
5、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2分)
6、“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问题。(15)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
7.填空(2分)
选文选自 ,从文体上看属于 。
8.翻译下列词语(2分)
逐走: 河渭:
9.翻译句子。(4分)
(1)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未至,道渴而死。
10、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2分)
11.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的结尾?
2分)
12、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
答 (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20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
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13、“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这一日记表达了他怎样的内心感受?(3分)
答:
14、“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这句话表现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怎样的品质和风度?(3分)
答:
15、“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斯科特这句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表现了他的怎样的心情?(4分)
答: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6、”画横线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句中的“堡垒”指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6分)
答:
17、“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5题。(20分)
做自己的预言家
(1)回顾成长的岁月,有三件事情神奇中又有点冥冥注定,每当想起来的那一刹那,就会令我汗毛竖立、鸡皮疙瘩骤起,不得不对宇宙与自我之间的互动,油然而生敬意!其中,两件是好事,一件是遗憾的事。
(2)几年前,住家过于老旧需要重新装潢,我在整理珍藏多年的书籍时,在自己高中二年级的国文课本最后一页,发现我在联考之前密密麻麻重复写下100次的预言:“我会考上国立政治大学;我会考上国立政治大学""”
(3)当时,我的功课并不是顶尖的,每个学期在班上的排名大约第10名到第20名,模拟考的成绩时好时坏,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全校第40名,加上高中联考时曾遭受重挫,对升学一直没有信心,唯一能凭借的信念只是不断用功苦读。我是不懂读书方法,只会死读书的那种小孩,在事倍功半的情况下,能如愿考上国立政治大学,实在是一个奇迹。 ....
(4)而更令自己觉得神奇的是: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曾经如此认真地写下对命运的预言:“我会考上国立政治大学。”只是冥冥中的一种信念的力量在催促着我用功而已。
(5)事后,跟朋友聊起,他们都笑说:“如果当年你写的是‘我会考上国立台湾大学。’也许命运又会不同。”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6)我同意他们的说法,也因此得到一个经验——要做梦,就做大梦,只要你意志坚定,并付诸行动,美梦就会成真。
(7)第二次神奇的经验,发生在刚踏入社会工作的第五年。当时我转战于不同的职场,做了几份自己很喜欢、但别人并不看好的工作。有一位十分关心我的长辈特别约我用餐,想要了解我为什么跳槽工作,还在百忙之中为杂志撰写专栏。
(8)记得那是个冬日的午后,阳光暖暖地洒在他的身后,我面对他,很 A 地说:“我要成为一个快乐多职人。”
(9)他的笑容中,带着几许 B 。在传统的观念里,这简直就是“不务正业”。
(10)十几年后,再碰到这位长辈,他依然记得那个午后的对话,不过他的笑容里多了些许 C ,他说:“没想到所有的‘不务正业’都变成你的‘正业’。
(11)其实当年对他说“我要成为一个快乐多职人”时,只是一个概念,心中也没有多大的把握,后来能够美梦成真,的确要感谢很多人的帮忙。
(12)第三件事,想起来就只有遗憾了。母亲被高血压、肾脏等慢性病缠身多年,又有家族遗传性的糖尿病,我常担心她的病情恶化,或可能导致中风。虽然也曾多次提醒她要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多做运动。但我一忙,也就没有每天特别留意她的状况,倒是经常悲观地想起:“万一她意外中风时,我要怎么处理?”
(13)几年前,当母亲在菜市场因为脑血管破裂而昏到,我被通知前往抢救时,心里升起一个念头:“我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14)经过急救后,母亲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幸好有父亲陪伴她接受长期的治疗与康复,病情在医生的掌握之中。每当我看见父亲扶着母亲颤巍巍走路的样子,我十分后悔当时有那个“万一她意外中风时,我要怎么处理”的坏念头,更遗憾的是,我既然有过这种坏念头,为什么没有适时预防它发生。
(15)这些经验带给我很大的启示:除非天灾,否则生命没有意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预言家!信念的力量,往往可以跨越现实的阻碍,结合所有对你有利的条件,构成一个神奇莫测的磁场。
(16)只要你愿意立定志向,努力付诸行动——
(17) ;
(18)噩梦可以避免,它是最值得警惕的“寓言”。
(19)作家保罗·科贺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中说:“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的忙。”
18.文中A、B、C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肯定 恭谨 诧异 B.诧异 恭谨 肯定
C.恭谨 诧异 肯定 D.诧异 肯定 恭谨 19.请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3分)
20.第(7)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转战”若改为“辗转”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3分)
21.作者为什么要写第三件“遗憾”的事?(2分)
22.第(17)段是与(18)段的并列的段落,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仿写在原文中。(3分)
23.作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及时记录并表达我们读书的收获。或写下感悟理解,或生发联想想象,或赏析表达特色,或进行质疑问难。请从文中任选一处作批注。(3分) 选句: 批注:
24.生活中你有与作者类似的经历吗?请举出一例(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如果没有,古今中外名人的类似故事也可以。(4分)
四、作文(50分)
25、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验;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你一定心怀感激。
请你以“感谢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题答案
1. ①匍匐 ②“辩”改为“辨”
2.略
3.略
4、猪八戒 鲁达 鲁宾孙 格列佛 略
二、古文阅读
(一)5、嫩绿、柔美
6、把春风比作神奇的剪刀,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描绘出来了,突出了春风给大地万物带来了活力。
(二)7、《山海经。海外北经》 神话
8 (1)竞跑 ,赛跑。(2)黄河,渭水。
9(1)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2)还未赶到大湖,在半路因渴而死了。
10、决心大(或志向远大)或不自量力。
11、丰富了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12、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
三.现代文阅读
【篇四】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zhongkao.com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镶嵌 貶骨 麻木 滞留
B 履贱 锥形 匍匐 漆黑
C 支撑 窒息 辨认 崔巍
D 肩膀 攀蹬 携戴 轮廓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加入 WTO 之后,“诚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
B远处奇峰叠翠,水中倒影如墨,让人领略到如诗如画的山水之美。 ..
C本届全国书市上亮相的不少作品,文质兼美,引人入胜。 ....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
3、以下各句属于抒情的表达方式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
B他梦想着到外层空间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试验:吹奏萨克斯。
C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D安息吧,我们永远忘不了你们。
4、下列各句中,“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①化为邓林。 ②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③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A ①②③中“为”的意思都相同。
B ①②中的“为”相同,与 ③ 不同。
C ①③中的“为”相同,与 ② 不同。
D ①②③ 中“为”的意思都不相同。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噎着( )颤抖( )梦寐以求( ) ...
孜孜不倦( )抵御( )癫狂( ) ....
6、仿写句子(3分)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仿写:
二 阅读(52分)
(一)对比阅读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zhongkao.com
(甲)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乙)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7 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弃其杖,化为邓林。―――他丢弃了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桃林。
B 未至,道渴而死。———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C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夸父自不量力,想要追赶太阳,并在禺谷追上了它。
D 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夸父将要到黄河饮水而又怕不够,所以将步行到大湖饮水。
8下列语句在内容上不构成对应的一组是( )(3分)
A 夸父与日逐走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
B 入日 逮之于禺谷
C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
D 弃其杖,化为邓林。 未至,死于此。
9 两文都是写夸父逐日的故事,内容极为相近,但态度不同。试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习题(21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0、“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一句中“这”指
代 ;“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 。(2分)
11. 文中“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主要是什么?正确答案是( )。(3分)
A.比喻。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zhongkao.com
B.拟人。烘托出斯科特等知道探险已被人占先时的沮丧、懊恼心情。
C.拟人,烘托挪威人第一个到达的成功。
D.对偶: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12.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3.“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4分)
14.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4分)
15.“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2习题。(21分)
生命,生命!
[美]克伦o沃森
有一年夏天的下午,我一连在山上割了几小时柴草,最后决定坐下来弄点吃的。我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暇心情不会被打扰的。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但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将它赶走了。
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哟,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入沙土里。
没过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到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着翅膀出现了。我毫不犹豫地站立起来,又一次把它踩入沙土里。
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几分钟以后,我发现脚边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去的蜜蜂虚弱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我的内疚和关注,我弯下身子去察看它的伤势。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褶皱得像一团纸。然而,它仍然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测自己的伤势。它又开始梳理那沾满沙的胸部和腹部。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zhongkao.com
这蜜蜂很快就把目标集中在褶皱的左翅上。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翔能力。哦,这可怜的瘸手瘸脚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起来!
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更清晰地观察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它小生命作出的自以为是超级智慧的判断。它继续整理着翅膀,并似乎慢慢恢复了力量。它振翅的速度加快了,那薄纱似的,因褶皱而不灵活的翅膀现在几乎已被抚平。
蜜蜂终于感到自己已恢复了力量,可以试着飞一飞了。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离开了困住它的地面,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还没能飞三英寸远。这个生灵摔得那么可怜,它在地上挣扎着。然而,接下来的是更有力地捋翅和扑翅。
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了六英寸远,最后撞在一个土堆上,很显然,这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能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正如一个飞行员在摸索一架陌生飞机的特征;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那新发现的失误。
蜜蜂又飞起来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它仔细地避开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慢慢飞向那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当这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跪了好久好久。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捋”字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内疚和关注”。“内疚”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⑶“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够清晰地观察它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徒劳”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为什么对小蜜蜂那样狠心地两次将它踩入沙土里?(2分)
18.文章主要抓住蜜蜂的__________进行描写,作者详细描写了蜜蜂两次从泥土里爬出来以及梳理翅膀的情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19.作者开始厌烦、憎恨小蜜蜂,到后来为什么又可怜它呢?(3分)
20.“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zhongkao.com
21.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3分)
22.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三 写作。(50分)
春天总有去的时候,花儿总有凋零的时候,阳光总有被阴云遮蔽、被黑暗吞没的时候,但你相信春去了还会回来,花儿谢了还会再开,黎明总还会要到来,只要阳光永远在你心中。 以“心中的阳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题目,以记叙、描写为主,可适当穿插抒情、议论。书写工整,文面整洁,标点正确,不少于500字。
答案
一 1、 C 2、D 3、D 4、 D
二 7 、D
8、D
9、甲文赞扬夸父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乙文批评夸父自不量力,终至失败而死亡。
10.“千万年来人迹未至""两次被人发现。” 第一个发现南极点。
11.B
12.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13.这是斯科特的观点。作者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肯定态度。
14.他们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结局是失败,但还是走完全程,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与绅士风度。
15.①是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个任务。②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境界。
16.(1)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 (2)内心感到惭愧不安 (3)无益地耗费劳动
17.影响了“我”的闲暇心情,影响了“我”的野餐,将它赶走,它又返回来,使“我”失去了耐心,惹恼了“我”。
【篇五】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2017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核心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紫藤萝瀑布》一文的作者宗璞女士偶然在家乡见到开得很旺盛的紫藤萝,心情感到十分舒服,淡化了弟弟离去的悲痛,感到生命的顽强、永恒和美好。
《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对自己成长的隐喻,艰难但倔强;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关心呵护“我”成长的奶奶的感激与怀念。
《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是两首新诗。虽然主题是关于人生的,但也与成长有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应当背下来。在《未选择的路》中,可以适当思考一下人生道路的大问题,了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二、单元字词汇总
17.紫藤萝瀑布
终极:终点。
繁密:多而密。
伫zhù立: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凝níng望:凝神而望。
蜂围蝶阵
仙露琼qióng浆:古代传说中神仙所喝的美酒。比喻酒非常鲜美;后来指极少,不多见。 盘虬qiú卧龙: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迸bèng溅jiàn:向四处飞溅。
伶líng仃dīng:瘦弱无力的样子。
忍俊jùn不禁jīn: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沉淀
遗憾:这里指不称心。
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枯槐:枯死了的槐树。
依傍:依靠。
18.一棵小桃树
褪尽:指年龄、颜色、物体、岁月等消散、消失、褪散。
傲慢: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
矜持:自鸣得意;自负。
孱càn头:称呼软弱无能的人。
猥wěi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忏悔: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并决心改正。
19.外国诗二首
镇zhèn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忧郁yù:忧伤、愁闷。
瞬shùn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霎时,刹那。
怀恋:动词,怀念依恋。
人迹:人的足迹。
涉shè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qī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幽寂jì:幽静,寂寞。
延绵:绵延。三、古代诗歌五首
(一)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赏析:《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
提出批评意见,却不为武则天采纳,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的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诗之取胜,途径非一。有以词藻胜的,有以神韵胜的,有以意境胜的,有以气势胜的,""取胜之途不同,欣赏的角度也就不一样。《登幽州台歌》纯以气势取胜,诗里有一股郁勃回荡之气,这股气挟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博大的历史情怀,以不可阻遏之势喷放出来,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我们如能反复涵咏、反复吟诵,自然能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得到艺术的享受。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悠悠(幽幽) 怆(仓)
(二)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故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赏析:本诗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第二句的“齐鲁青未了”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未了”是表现山势坐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两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曾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像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顶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顶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诵不绝。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曾(层) 眦 凌(临)
(三)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赏析: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
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对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自(只) 身(生)
(四)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足。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时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趁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赏析: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所酿的酒。豚,是小猪,这里指猪肉。足鸡豚,指菜肴丰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
【篇六】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选择题(21)
1.下列注音都正确的是( )。
A.无垠(yín) 羸弱(yíng) 哀悼(dào ) 冻饿之虞(yú ) .......
B.沮丧( jǔ ) 斫痕(zhuó) 梨铧(huà) 聊以自慰(liáo) .......
C.吞噬(shì) 遗孀(shuānɡ) 砭骨 (biān) 怏怏不乐(yàng) ......
D.疲惫(beì) 阴霾 (mái) 虫豸(zhì) 白雪皑皑(kái) .......
2.选择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坚持不懈 精疲力竭 养精蓄锐 孜孜不倦
B. 忧心仲仲 迫不急待 梦寐以求 芸芸众生
C. 珊珊来迟 耀武扬威 不可思议 闷闷不乐
D. 郑重其是 语无伦次 齐心协力 不毛之地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家伙深知罪恶深重,内心十分恐慌,却从容不迫地擦着鼻子。 ....
B .晚会结束前,他献上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
C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
D .王老师没有偏见,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一视同仁。 ....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 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 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 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的视野,因着美丽的存在而开阔;我们的心灵,因着( )的情感而生动;我们的成长,因着彼此的关照而( )……为此,我们感恩,感恩我们拥有的一切。向父母感恩生命的赐予,向生活感恩色彩的绚丽,向自然感恩山水的( ),向经典感恩智慧的精彩,向世界感恩万物的( )……
A.细腻 茁壮 博大 灵动 B.丰富 温暖 开阔 茁壮
C.温暖 丰富 美妙 博大 D.细腻 茁壮 灵动 博大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闽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B.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个公民所应该遵循的
C.免征农业税这一政策,使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
D.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7.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伟大的悲剧》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B.《在沙漠中心》主要描写了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在飞机坠毁沙漠,濒临死亡之时的心理活动。
C.《登上地球之巅》作者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赞扬了他们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D.《真正的英雄》是一篇演讲词。演讲者是美国总统里根,这篇演讲词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鼓舞人。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布封所著,这部书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C.《伟大的悲剧》主要是写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表现了他们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勇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D.《真正的英雄》一文具有动人心魄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讲演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几位“真正的英雄”,这些平易近人的肺腑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
9.下面加点的文言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夸父与日逐走:赛跑 ..
B.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
C.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是 .
D.地维绝:断 .
10.下列句中语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夸父/与日逐走
B.故水/潦尘埃归焉
C.饮于/河、渭
D.怒而触/不周之山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傾西北, 故日月星辰移焉;帝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夸父与日逐走( ) 北饮大泽( ) ...
帝不满东南( ) 故水潦尘埃归焉( ) ..
12.填出下面句中省略的词语并翻译句子。(4分)
( )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13.仔细研读两篇短文,说说夸父和共工的性格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14.你认为夸父逐走以致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4分)
三、默写。(4分)
15.⑴荷笠带斜阳, 。
⑵正是江南好风景, 。
⑶ ,青草池塘处处蛙。
⑷ ,野渡无人舟自横。
《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 ______。
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⑹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与赵翼的《论诗》中的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诗意相同。
四、综合性学习。(4分)
16. 学习了第五单元,一班同学就探险的利与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以下是正反双方的辩词,你支持哪一方?请选择,并为此写一段辩词。
正方:我方认为探险利大于弊探险很有意义,能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为社会进步作贡献。
反方:我方认为探险弊大于利探险就是没有意义的冒险,既消耗时间又浪费金钱,搞不好还有生命危险,不值得。
我选择( )方,辩词:
五、现代文阅读 (32分)
(一)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在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敲击过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时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老,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
筋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时期希望,( )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地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 )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保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这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
17.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18.填入上文括号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3分)
A.癫狂 闷闷不乐 惊讶不已 B.发狂 无可奈何 惊慌失措
C.疯狂 镇定自若 毛骨悚然 D.癫狂 闷闷不乐 毛骨悚然
19.他要忠实的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斯科特为什么要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这一行动表现了他怎样的风度和品格?(6分)
20.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保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句话体现了斯科特怎样的复杂感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