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2017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易错字
矜(jīn) 圃(pǔ) 睨(nì) 颔(hàn) 矢(shǐ) 忿(fèn) 杓(sháo) 酌(zhuó) 沥(lì) 遣(qiǎn)
2.通假字
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徐以杓酌油沥之(同“勺”,勺子)
3.一词多义
射
之
4.古今异义
但微颔之(古义:只,不过;今义:连词,表转折,但是)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表反问;今义:安静、安全)
5.词类活用
汝亦知射乎(动词作名词,射技)
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4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以荻秆画地教其识字。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职。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晚年趋于保守。积极倡导诗文革新,主张重视内容,反对浮辞。其文风平实朴素,散文的成就尤为突出。如《醉翁亭记》,文笔从容舒缓,音节和谐,情景融为一体。在诗词、史传等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其文章风格给后人以很大影响,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题解说】
卖油翁,题目交代了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
【创作背景】
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本文记载的就是关于他的一个故事,《宋人轶事汇编》也有记载。
《卖油翁》通过一位卖油老人以其高超的酌油技艺——油从钱孔中沥入葫芦而钱不湿——教育以射技自矜的陈尧咨,说明艺无止境,强中自有强中手;也告诉我们:有一技之长也不值得骄傲,只要反复练习,自然熟能生巧。
卖油翁
于是。置,放。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以,用。钱,铜钱。覆,盖。其,它,指葫芦。徐以杓
课文记叙卖油翁对答陈尧咨的话和通过酌油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故事篇幅不长,但事件的发生、经过、结果都写到了,叙事条理清楚。文章通过描写双方的语言,人物性格跃然纸上,尤其陈尧咨由“自矜”到“忿然”,到最后无话可说,只得“笑而遣之”。人物的活动随着事件的进程次第展开,步步层递,线索明晰,次序井然。故事到结局时,事件所包含的道理不言自明。
本课为2课时。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培养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积累词语。
3.理解文章中揭示的“熟能生巧”及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
4.理解文章运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1.通过诵读教学,使学生能了解本文的意思。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3.通过阅读讨论,理解“熟能生巧”及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
1.领会“熟能生巧”的道理,能从生活中举例论证“熟能生巧”的道理。
2.体会谦虚的美德,做一个谦虚的人。
【重点】
1.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2.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难点】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课时
1.复述课文,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难点】
梳理本文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课文。
导入⇒资料助读⇒顺读课文⇒师生互动
导入一:激趣型
[设计意图] 通过能工巧匠、绝技之类的词句,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急切认识的欲望,同时产生详细了解人物的想法,由此引出课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在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他的绝活在哪里呢?(出示课题、作者)
导入二:情境性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调动学生阅读全文的欲望。
举办飞镖比赛,看看谁的成绩最好,谈谈取得好成绩的秘诀(生畅所欲言)。谁能说出形容射箭技术高超的两个以“百”字开头的成语?(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卖油翁》中,陈尧咨非常善射,能“十中八九”,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板书文题:卖油翁)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了解作者、作品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顺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关于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等知识。】
1.关于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4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以荻秆画地教其识字。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职。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晚年趋于保守。积极倡导诗文革新,主张重视内容,反对浮辞。其文风平实朴素,散文的成就尤为突出。如《醉翁亭记》,文笔从容舒缓,音节和谐,情景融为一体。在诗词、史传等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其文章风格给后人以很大影响,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关于背景: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本文记载的就是关于他的一个故事,《宋人轶事汇编》也有记载。
二、顺读课文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等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阅读全文,为下面的了解文意奠定基础。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矜(jīn) 圃(pǔ) 睨(nì) 颔(hàn) 矢(shǐ)忿(fèn) 杓(sháo) 酌(zhuó) 沥(lì) 遣(qiǎn)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方法指导:读出节奏,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2.朗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由读。
(3)指名读,点评。
(4)齐读。
3.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疏通文意。
〔明确〕 课文记叙卖油翁对答陈尧咨的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
4.学生自学新词,发现疑难。
三、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方法引领,指导自读自译,梳理文言现象,指导学生快速疏通文意,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1.教师依次出示《卖油翁》的提纲让学生复述故事:
(1)尧咨善射
(2)尧咨自矜
(3)卖油翁微颔
(4)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
(5)卖油翁酌油
(6)陈尧咨笑而遣之
复述课文内容的思路:(1)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
(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
2.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
例:轻:尔安敢轻吾射!(作动词用,轻视)
射: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
之: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射箭)
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油)
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
〔明确〕 善射;自矜。
(2)卖油翁是在怎样的场景中出现的?动作、神态如何?
〔明确〕 陈尧咨在园子里射箭时出现的。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应注意交代清楚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等。本文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一定要联系整个句子,只有掌握这些重点词语的意思,才能较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1.熟读课文,翻译全文。
2.思考课后习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尧咨:善射 “自矜”“吾射不亦精乎” “忿然” “尔” ——骄傲不可一世
卖油翁:酌油不湿钱口 “睨”“微颔” ——超然不自傲
道理: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第课时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诊断导入⇒研读内容⇒提问分析⇒链接生活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检查上堂课所学知识,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本堂课制订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做好铺垫。
1.学生齐读课文。
2.根据上节课的板书,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3.分小组讲《卖油翁》的故事。
一、研读内容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学生感悟阅读的能力。
1.问与答的第一个回合。
(1)“问”由何引起?“自矜”“微颔”——主观与客观评价有矛盾。“问”是进攻性的,有火气,不服气。
(2)答者招架,沉着回答。“无他,但手熟尔。”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引出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2.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1)“问”者火冒三丈,“忿”;语气是责问,“安敢”。
(2)“答”者摆事实,不仅说,而且当场表演,表演了再说,胸有成竹,从容自若。注意:“我亦”,并未因自己的绝技而自夸。
3.在事实面前,康肃“笑而遣之”。由“忿”而“笑”,心中信服。
4.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语气。
二、提问分析
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从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陈尧咨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个故事对我们学好文化知识有什么启示?
〔明确〕 让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
2.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
〔明确〕 (1)剪裁合理。(宾主分明,繁简得当)
把生活中的素材做了合理的详略处理。主角是卖油翁,写陈尧咨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因此,写陈尧咨射技之精只做概括交代,不加渲染。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
(2)对比鲜明。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
陈尧咨 卖油翁
技艺: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绝技)
见地:自矜 大巧若拙
态度:浮躁 从容、沉着
(3)语言精练。
高明的猎手一枪能击落飞鸟,语言运用也如此。把细心观察所得用精确的词句表现、刻画,就可生动形象地描绘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
3.思考:下列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神情和态度?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康肃笑而遣之
〔明确〕 (1)“矜”表现了陈尧咨扬扬自得、喜欢自我炫耀之意。
(2)“睨”展示卖油翁满不在乎的情态。
(3)“微颔”表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表演只略微赞赏。
(4)“笑”说明陈尧咨幡然醒悟。
说说生活中、学习中“熟能生巧”的例子,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卖油翁》一文,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虚心,不能恃才自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本着这种精神,去探索切合实际的学习、生活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活质量。
卖油翁
陈尧咨:自矜 问 忿然 笑而遣之
卖油翁:睨 微颔 但手熟尔 惟手熟尔
一、《卖油翁》有关资料:《宋史·陈尧咨传》
尧咨字嘉谟,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召为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判三司度支勾院,始合三部勾院兼总之。擢右正言、知制诰。崇政殿试进士,尧咨为考官,三司使刘师道属弟几道以试卷为识验,坐贬单州团练副使。复著作郎、知光州。
寻复右正言、知制诰,知荆南。改起居舍人,同判吏部流内铨。旧格,选人用举者数迁官,而寒士无以进,尧咨进其可擢者,帝特迁之。改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以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知永兴军。长安地斥卤,无甘泉,尧咨疏龙首渠注城中,民利之。然豪侈不循法度,敞武库,建视草堂,开三门,筑甬道,出入列禁兵自卫。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尝以气凌转运使乐黄目,黄目不能堪,求解去,遂徙尧咨知河南府。既而有发尧咨守长安不法者,帝不欲穷治,止削职徙邓州,才数月,复知制诰。
尧咨性刚戾,数被挫,忽忽不自乐。尧叟进见,帝问之,对曰:“尧咨岂知上恩所以保佑者,自谓遭谗以至此尔!”帝赐诏条其事切责,乃皇恐称谢。还,判登闻检院,复龙图阁直学士。坐失举,降兵部员外郎。丧母,起复工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会灵观副使。边臣飞奏,唃厮啰,立文法召蕃部欲侵边,以为陕西缘边安抚使。再迁右谏议大夫、知秦州,徙同州,以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入为翰林学士,以先朝初榜甲科,特诏班旧学士蔡齐之上。
换宿州观察觉使,知天雄军,位丞郎上。尧咨内不平,上章固辞,皇太后特以只日召见,敦谕之,不得已,拜命。自契丹修好,城壁器械久不治,尧咨葺完之。然须索烦扰,多暴怒,列军士持大梃侍前,吏民语不中意,立至困仆。以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知郓州,建请浚新河,自鱼山至下杷以导积水。拜武信军节度使、知河阳,徙澶州,又徙天雄军。所居栋摧,大星陨于庭,散为白气。已而卒,赠大尉,谥曰康肃。
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兄弟同时贵显,时推为盛族。子述古,太子宾客致仕;博古,笃学能文,为馆阁校勘,早卒。
二、《卖油翁》读后感
《卖油翁》这个故事向人们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以此自矜。而卖油翁只略表赞许。他把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钱孔却不曾溅上一滴油。真可谓妙哉。陈尧咨的超人本领和卖油翁的绝技,是天生就有的吗?非也。卖油翁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确,老农能辨别风云,善治理田地;演员翩翩起舞,表演精彩动人;雕塑家的作品玲珑精巧,形象逼真;诗人的作品脍炙人口,耐人寻味……人们总会向他们发出各种赞叹:了不起啊,了不起啊!岂知所有这些,哪一样不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日夜苦练的结晶。当今,有一些青年人自暴自弃,既不钻研业务,又不虚心求教,他们总是这样叹息:“我太笨了,能混碗饭吃也就够了。”他们真的笨吗?非也。他们谈起服装发式来头头是道;织的毛衣,称得上是艺术品;玩起扑克来,谁也比不过他的机智灵活。这也可谓:“无他,但手熟尔。”若是他们把这些精力都用在学习上,那结果该是如何呢?
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此所谓:“业精于勤。”年轻人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这也是《卖油翁》给人的启示。
一、〔参考答案〕 复述课文内容的思路:(1)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
二、〔参考答案〕 “睨”“微颔”。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三、〔参考答案〕 1.自夸。 2.点头。 3.怎么。 4.打发。
四、〔参考答案〕 一个达官贵人擅长射箭却不被世人所重,还被卖油的平民老百姓嘲笑,而作者欧阳修(他可是北宋文坛领袖,一言九鼎的人物,领导当时的社会舆论)显然也是同意老头的观点的——宋朝的重文轻武,可见一斑。可是我们要问,高超的箭法真的等同于往壶里灌油吗?练成如此箭法真的只靠“手熟”而已吗?将武学贬低至此,未免有偏激之过。(言之有理即可)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1)家圃( )
(2)睨之( )
(3)颔之( )
(4)忿然( )
(5)酌油( )
(6)覆其口( )
2.解释加点的字。
(1)善射
(2)尝射于家圃
(3)释担而立
(4)久而不去
(5)笑而遣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尔安敢轻吾射!
(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二、课内语段阅读
读《卖油翁》,完成4~6题。
4.卖油翁是因为什么停下来“睨”陈尧咨射箭的?他为什么敢“轻”陈尧咨之“射”?陈尧咨“笑而遣之”说明了什么?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试用简短的语言分析一下卖油翁这个人物形象。
三、课外类文阅读
不 败
太史某好弈,自诩曰:“某生平无败局。”人皆神之,太史亦以弈秋自命。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某深浅,或请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与弈者。
及病笃,其子跪床前曰:“愿得大人密谱。”太史曰:“痴儿,吾何尝有谱。”子曰:“若无密谱,何以不败?”太史曰:“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言讫,溘然长逝。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太史好弈
(2)自诩曰
(3)时颔之
(4)人莫测其深浅
(5)言讫
(6)及病笃
8.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太史对自己的棋艺有什么评价?观他人下棋时,他有什么表现?
(2)太史下棋的密谱是什么?
9.读完此文,相信你对太史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你看来,太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对他有什么评价?
10.这个故事曲折精彩,结尾蕴含深意,令人无限回味。试谈谈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发?
【答案与解析】
1.(1)pǔ 园子 (2)nì 斜着眼看 (3)hàn 点头
(4)fèn 气愤 (5)zhuó 舀取,这里指倒入 (6)fù 盖
2.(1)擅长 (2)曾经 (3)放下 (4)离开 (5)打发
3.(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去的箭,十支当中有八九支射中靶子,只略微点了点头。(2)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高超吗?(3)你怎么敢看轻我的射箭本领呢! (4)我也没有别的奥秘,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4.陈尧咨以善射自矜的态度吸引了卖油翁。他觉得陈尧咨的本领并不出奇,“但手熟尔”,是多练的结果,因而“轻”。“笑而遣”说明陈尧咨认同了卖油翁的观点,觉得自己的射术并无特别。
5.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6.心态平和、豁达超然、深明世故。
7.(1)下棋 (2)夸耀 (3)点头 (4)估计 (5)完、结束 (6)深,厉害
8.(1)自诩曰:“某生平无败局。”“以弃秋自命”。 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2)不对局。
9.喜欢自吹,爱慕虚荣,装腔作势的人。对他的评价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0.提示:启发可以从我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对手吓倒,要亲自实践,不能爱慕虚荣等角度入手。
李杰
【篇二】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2017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 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
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a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
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二: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 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本文共有六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
通过列举 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草、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本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三、作业:思考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明确本节课教学要点
二:整体感知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 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研读欣赏
1.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a.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小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b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c.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 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2.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文章开头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历史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无疑是这之中最闪亮的一笔,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3.默读第三部分。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
性格特点。
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的目的: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4.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o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
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问并参与解答问题。
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和译文。译文如下: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五: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选择其他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两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2. 全班讨论: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3. 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感。
六:总结课文:
(一)、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写作特色 :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教后记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 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教学难点: 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
导 入: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 2、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 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诗集: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臧克家,生于1905年的臧老,是对我国新诗作出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他从1925年发表诗作,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成果之富,影响之大,被认为‘几乎可以说就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他本人也被誉为‘农民诗人'。《烙印》《老马》《罪恶的黑手》《春风集》《欢呼集》《今昔吟》《学诗断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名作。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成为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经典。
4.听读课文: 要求:听清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并思考问题。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明确: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
【篇三】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2017
最新2017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2017春人教版,部编版)
第一单元 领略人物风采 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A )(2分)
A.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群蚁排衙(yá) ....
B.荒缪(miù) 筹划(ch"iu) 赫然(h^a) 兀兀穷年(wù) ....
C.彷徨(pánɡ) 暑名(shǔ) 鞠躬(jū) 迥乎不同(jiǒnɡ) ....
D.涉猎(sh^a) 迭起(di~a) 澎湃(bài) 妇儒皆知(rú) ....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已(停止) ..
B.家喻户晓(了解) 呕心沥血(滴) ..
C.杂乱无章(条理) 迥乎不同(差得远) ..
D.锋芒毕露(全) 可歌可泣(可以)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
B.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
D.他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
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5.仿写句子。(3分)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7.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正确的选项为( B )(3分)
①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②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③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④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⑤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A.①②③⑤④ B.④⑤②③① C.④②③①⑤ D.④⑤①②③
8.口语交际——根据下面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活动。(2分)
在“与母亲同行——向建党九十六周年献礼”的长跑活动中,一些同学常常是气喘吁吁,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半途退场,这也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情绪和信心。
如果你是班长,面对这些半途退场的同学,你会怎样劝告他们坚持参加这项活动? 示例:某某同学,你能跑这么远已经很不错了,其实,我也感到吃力,可我们不能半途而废,这是对我们毅力的考验啊,只要我们坚持,我们一起鼓劲儿,就能跑到终点,我们一起坚持好吗?
9.综合性学习(8分)
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3分)
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5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7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探究结论:全民阅读的进展令人欣喜(或: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但发展道路还很漫长(或:但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结论合理即可) 。
(2)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2分)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
下联:阅读示例:助推中国梦(或:铸造正气魂"")(能与上联构成对偶,意思连贯即可)
(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60字左右。)(3分)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帖子:读书可以益智。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深刻。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孙权劝学(14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
1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但当涉猎 锐不可当 B.大有所益 开卷有益 ....
C.见往事耳 往事依依 D.刮目相待 刮骨疗毒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与有志的人分别几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
13.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2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4.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4分) 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件事,我懂得了规劝人时态度要诚恳,还要善于举使他人信服的道理;吕蒙知错就改,勤奋好学并最终学有所成的经历也给了我人生的启发,我现在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二)温暖心窝的话语(15分)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5.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4分) 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
16.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_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第二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而感到内疚);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
17.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_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
18.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4分)
_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的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三)近代“问天”第一人(15分)
武茂昌
①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勤奋刻苦,聪明好学。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名额。
②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归心似箭的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他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然而,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些年,正值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③摆在竺可桢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中国仅香港和上海徐家汇有两座用于观测气候变化的测候所,而且均由外国人控制。竺可桢很痛心,在他看来,“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1927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
④竺可桢对筹建气象研究所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担任所长16年,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测候所,远至西藏拉萨,高至峨眉山、泰山的顶部,都开展了气象观测。气象研究所自办或合办测候所28个,协助地方兴办测候所50多个,加上接管北洋军阀时期北京、青岛的观象台,形成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1930年之前,中国天气预报领域一直是被外国人垄断,这一年,竺可桢将天气预报“主权”收回。1930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开始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开创了中国气象预报信息的广播业务,竺可桢可谓是中国“问天”第一人。
⑤新中国成立后,满怀“科技强国梦”的竺可桢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年近花甲的竺可桢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将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
⑥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⑦“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是竺可桢的承诺,他说到做到。1970年后,80多岁高龄、身体状况不佳的竺可桢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物候学》的修订工作。《物候学》是竺可桢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此书一出版,畅销一空。有人评价此书“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元”。
⑧1973年春节刚过,竺可桢肺病复发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仍然留心观察着天气的变化,并且记录自己的病情发展。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800多万字。直到他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笔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1974年2月7日凌晨,这位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溘然离世。
19.从全文来看,科学家竺可桢的爱国与报国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_留学美国,学成后拒绝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毅然归国,担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并将天气预报“主权”从外国人手中收回;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将全部心血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写出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提出农业发展的设想;80多岁编撰出版《物候学》,开创中国物候学研究新纪元。
20.作者在记叙竺可桢的事迹时,采用了什么顺序?请找出相关语言标志。(4分)
_时间顺序。语言标志:1890年,1910年,1918年,1927年,1930年元旦,新中国成立后,1964年,1970年后,1973年春节刚过,1974年2月7日凌晨。
21.第⑥段画线语句中引用毛泽东的话,有何作用?(4分)
_突出了竺可桢所写的论文对我国农业发展价值之大,其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
22.透过下面句子中的大量数据,你能看出竺可桢身上具有什么闪光点?(3分)
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800多万字。
_持之以恒,执着以求。
三、写作(50分)
23.请以《我的偶像》为题目,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_略
第二单元 激荡爱国热情 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诧异(zhà) 惩罚(ch~anɡ) 踱步(du"i) 钥匙(yào) ...
B.强迫(qiǎnɡ) 哽住(ɡěn) 挚痛(zhì) 呻吟(shēn) ....
C.红妆(zhānɡ) 白桦(huà) 嗥鸣(háo) 山涧(jiàn) ....
D.亘古(ɡ^an) 默契(qì) 镐头(ɡǎo) 污秽(huì) ....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2分)
A.山巅 澎湃 狂澜 喷涌
B.哺育 屏嶂 督学 奔弛
C.忏悔 郝叟 祈祷 澜语
D.渡步 阻抑 泛滥 怪诞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
B.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
D.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5.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①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②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③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④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黄河颂》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B.《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主人公为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即小时候的作者。
C.《木兰诗》刻画了一位聪明勇敢、杀敌爱国的女英雄形象。采用的是北方民歌的形式。
【篇四】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2017
人教版20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最新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滨湖学校 2017年 春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 22分
1、找不出下列各项中注音无误的一项( )2分
A 疮疤chuāng 祈祷qǐ 絮叨xù 哺育bǔ
B 字帖ti^a 震悚sǒng 烦琐suǒ 校补xiào
C 渲染xuān 嗥鸣háo 可汗hán 抹杀mǒ
D 污秽suì 朔气shuò 辟头pī 气氛fēn
2、找出下列各项中书写无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 鲜为人知 家喻户晓 妇儒皆知 鞠躬尽瘁
B 锲而不舍 气冲斗牛 呖尽心血 目不窥园
C 深恶痛绝 浊流婉转 五彩斑斓 亘古不变
D 惶恐不安 心不在焉 目不窥园 一反既往
3、对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回忆鲁迅先生》选自《萧红全集》,萧红,原名张迺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B《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鲜明的表现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
C《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德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星期一故事集》等。
D《木兰诗》这首诗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和辞官还乡的不寻常经历,歌颂了她深明大义、勇敢坚强、不贪图功名利禄、热爱田园生活的优秀品质。
4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闻一多先生在作为革命家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B.学校的喷泉随着音乐变换的时候,远远看去,真是浩浩荡荡,美不胜收。
C.江苏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发达,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2017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5、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 2分
A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能否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为了防止震后疫情不再发生,鲁甸灾区领导要求行政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这次社会调查,已经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存。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7、默写 6分
① ,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② 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
③ 草树知春不久归, 。《晚春》
④ 黄河以他英雄的气概, , , !
⑤ 《木兰诗》诗中表示战斗的残酷,将士们勇敢战斗,终得胜利的句子
是 。
⑥ 《木兰诗》诗中 , 两句描写行军疾速的情景, 描写
艰苦的战地生活。
二、课内外阅读 48分
(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5分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 全诗扣紧一个“ ”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表达了 的情感。2
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句中哪个字用得好?品析好在哪里。3
(二)孙权劝学16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加点词。2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但当涉猎 涉猎
见往事耳 见: 蒙乃使就学 乃:
11、下列加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A.但当涉猎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善
C.见往事耳 往事不堪回首 D.卿 今 者才略 卿 今 当涂掌事
1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3、翻译下列句子。4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文末的“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4
15、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最后一课》语段 (9分)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6.“钟声”已能宣告“最后一课”结束,为什么还要写普鲁士兵的“号声”?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理解“钟声”、“号声”的意思,以及在句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与“他说,‘我——我——’”句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是( )(2分)
A.“‘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B.“‘顺——山——倒一’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C.“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D.“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四)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18))
⑴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⑵“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⑶“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⑷“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⑸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⑹“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⑺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三棵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放进了篓子里。
⑻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⑼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
⑽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
⑾“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⑿老太太用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⒀“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⒁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
⒂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⒃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⒄我找了一根草棒,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⒅“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⒆“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⒇“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21)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22)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23)“娘,”我哭着说:“我""”
(24)“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25)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意林》2012年第22期,有删改,作者:莫言)
20本文标题为“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请概述文段中“我”的“狂”有哪些表现?(3分)
21.第(1)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2. 根据第⒇等段划线句子,请概括老太太的家境状况。(2分)
23.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人?(2分)
24.怎样理解作者最后一段“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的心情?(4分)
25.文章中的那棵小白菜在文中多次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说一下有何作用?( 4)
三、作文 50分
生活中有些事情总是让人感怀,幸福的,喜悦的,痛苦的,忧伤的,烦恼的,骄傲的,厌恶的,渴望的等,请以“想起的都是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适当的描写、抒情,字数600左右。
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
1 A 2 D 3 C 4 B 5 C 6 C
二课内外阅读
(一)
8、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表达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
9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二)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4、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惊讶、敬佩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学有所获
;文末的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15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我的启示是: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2、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三)最后一课
16.号声呼应了前面普鲁士兵的操练,表示普鲁士兵占领的事实,也暗示了德语要代替法语。
17.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觉得他形象高大。
18.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了他为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感到极大的痛苦,另一方面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9 A
(四)白菜
20(3分)为母亲卖白菜而痛哭流泪;为老太太挑拣白菜而出言不逊;多算了老太太一毛钱而让母亲蒙羞。
21.(2分)神态、动作、心理描写(1分)。表现了母亲被贫穷所迫决定卖白菜时的矛盾心理,暗示了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1分);或:表现母亲坚强的性格(1分)。
22(2分)极度贫穷
23.(2分)母亲是一个坚强、善良、诚信的人。(写出“坚强、善良、诚信”三个词语中的任意一个得一分,两个得2分)
24(3分)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1分)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2分)
25,小白菜是文章叙事的线索;表现了我对小白菜的喜爱珍惜;推动股市情节发展,为下文我气愤时惩罚老太太多算一毛钱做铺垫;也用一颗小白菜来表现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也暗示我的人生经历坎坷。
【篇五】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2017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2017最新人教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邓稼先( jià) 宰割(zai) 可歌可泣(qi)
B.弥高( m'I) 赫然(hè) 气冲斗牛(dou)
C.簇新(cù) 校对(xiào) 鲜为人知(xiān)
D.草率(shuài) 揩桌子(kāi) 深恶痛绝(wù)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
A.当初选骋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知人之明。
B.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振天地!
D.来了客人还要到街上去买鱼或鸡,买回来还要到橱房里去工作。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
B.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的。 ....
D.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东西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绝。 ....
4.(2016甘肃兰州中考A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邓稼先》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作者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6.(2016山东淄博中考)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 。读忠烈传,宜。读奸佞传,宜。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 。
①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②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
③击剑捉酒以销愤
④吹笙鼓瑟以扬芳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7.(2016重庆中孝A卷)重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7分)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 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 , 表现在公共场所中的轻言细语""
二 阅读 (35分)
(一)阅读下文,同答问题。(9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当涂:
②涉猎:
③才略:
④见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IO.宋代有人写过一首诗: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意思是: 。而《孙权劝学》则以 为主,言简义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3分)
(二)(2016湖南常德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讨分数的人
徐慧芬
一阵小跑声过后,学校走廊里,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有什么事吗?”
他期期艾艾地说:“我——我能到你的办公室去说吗?”我点点头。他进来后,小心翼翼关上门后,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觉得自己画得挺好的,为什么只有65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他都70分呢。”他把同桌的那张画也摊了开来。
啊,原来是来讨说法的。这是一张美术作业,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画《梅花麻雀图》。这算是期中考试了。
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分析:“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不错,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画偏了,这不是犯了常识性的错吗?他这张也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画得还是到位的""”
他听明白了,似乎也服气,但还不走,磨磨蹭蹭,抓了一会儿头皮,终于说出了要说的话:“老师,你这次能不能开开恩,送我5分,下次还你,行不行?” 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送你5分呢?”
“你表扬过我的,说过我画画蛮好的。”
“啊,我表扬过你?”
“是的,你表扬过我两次,一次画素描头像,你说我暗部画得蛮透气,没有闷掉。还有一次画水彩,你说我天空染得蛮透明,没有弄脏。”
“可是这次你只能得65分呀,再说这是考试,老师应该公正,是不是?” “可是我这次已经向我爸说过我美术考得不错的,否则老爸要说我吹牛,又要打我的""”
“65分已经超过及格线了,以后再努力一下就是了。”
“不不不,老师,我只好实话告诉你,这次期中考,几门主课我都没考好,语文65分,英语刚及格,数学只得了55分。我爸气死了,用皮带抽我,用脚踢我,说我没有一门考得像样,我说我副科蛮好的,美术至少能考70分""老师,你看——”
他撩起一条裤腿,露出了几条青紫的伤痕。
我不再多说,拿出一张宣纸,让他重画一幅。
半小时后,我用朱笔在他的画上写了个“70”,很醒目。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轻问一句:“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
多年以后""
我在地铁月台上等车,一旁座椅上一个男子向我微笑行注目礼,而后站起未说:“您不是教我们美术课的老师吗?”
“你是?”我记不得他是哪位了。
他说:“我就是那个向你讨分数的学生呀!”于是我想起了20多年前的那一幕。月台上,我俩相互把上述故事一点点补充完整。
我问他现在在哪里工作,他说了一家公司的名称。
“那么,你现在是否经常向你的老板要求加薪?”我和他开起了玩笑。 他笑了,有些腼腆地说:“我们公司人不多,我当家。”
“啊,那你就是老板了,你后来学的什么专业?”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2017
“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软件设计。”
“你过去数学好像不怎么好的,怎么选了这一行?”
“老师,你还记不记得,那次在你办公室里你对我说的一句话,你说,像你这么聪明,想得出讨分数的人,怎么可以数学不及格?”
我说过吗?记不清了。可是他却一直记着,并为此改变了自己。
(选自《青年博览》2016年第9期)
11.试比较下面句子中“我”的两次“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分)
(l)
学生。
(2)
答:
12.具体分析“父亲”和“我”的教育方法的特点。(5分)
答:
1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男生形象。(3分)
答:
14.说说文章结尾处画线句的含意。(2分)
答:
(三)(2016江苏盐城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3分)
酒酿王
凌鼎年
黄阿二的酒酿让古庙镇土老老少少都竖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至少在古庙镇土,还没有谁做酒酿能做得过黄阿二的。
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远胜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卖酒酿——”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击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
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历史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既不破费,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满足一种得意来。他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着黄鱼车笃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几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
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天长日久,他有了不少茶友、浴友。有位老茶友对他说:“你的酒酿,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儿?”“我只一双手。”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有位
浴友替他出主意说:“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黄阿二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
黄阿二依然那样不多不少每日里做三十个小钵头酒酿。他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盆来倒回去也行。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卖。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从无短斤缺两,无需挑挑拣拣的,否则,咋叫“酒酿王”?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
有次,有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黄阿二说:“可以。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共只能分两天交货。” 那怎么行?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可以提高点儿。
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就难保证了,只能一天三十钵头,要就要,不要拉倒,没啥商量的。”
经理碰了一鼻头灰,心里一百个想不通。有赚不赚猪头三,这黄阿二死脑子一个。
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天不听见,就有人问:“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往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的吆喝声就传来了。 最近,连着好几天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仿佛生活中缺了什么。一打听,原来黄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一声:“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
黄阿二听后浑身一震,他撑起身子说:“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毛病好了一半。”
(选白《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集》,有删改)
15.小说开头说“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请联系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3分)
答:
16.品读下面两句话回答:酒酿王的吆喝在古庙镇有什么特别的意义?(2分)
(1)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
(2)连着好几日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仿佛生活中缺了什么。
答:
17.文中黄阿二的语言极具个性,请任选三处说说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征。(3分)
答:
18.除了黄阿二以外,小说还具体写了哪些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2分) 答:
【篇六】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2017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默写。(20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用“牡丹”来反衬“莲”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8分)
(1)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xiū qì( )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2)古语说得好:“rú shì zh^ing fù( )”;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3)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huì rén bù juàn( ),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4)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ān pèi liú lí( ),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在这些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地低下头.(有口皆碑) B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不能甘于人后,要一马当先.(一马当先)
C辩论会上,他能抓住要点,随机应变,击败对手.(随机应变)
D在这次科学盛会上,科学家都滔滔不绝油嘴滑舌的表明自己的见解.(油嘴滑舌)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母亲节就快要到了,请你仿照下面这条短信的修辞手法,给你敬爱的妈妈拟写一条母亲节短信。(6分)
示例: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避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8分)
(一)陋室铭(2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8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8.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文章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2017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3分)
(二)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0.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6分)
12.揣摩下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8分)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三)每一份尊严都值得尊重(18分)
萧强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因为穷,10岁才开始上学,经常是学期结束了,学费还没交齐。好在,老师并不赶他出教室,反而提前把书发给他,邻居们也是这个送件衣服,那个送几个鸡蛋,让他得以断断续续地上完初中。那时候,他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自己也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初中毕业后,他做起了杀猪卖肉的买卖。一天,附近一位衣衫破烂的村民一直在他的肉摊前转悠,既不买肉,也不离开,只是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架子上的肉。
他心里忽然泛起一阵酸楚,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吃不上肉,看见生肉就馋得不行,看来,这位村民也和他当初一样。于是,他拿起刀,从架上割下一块肉,顺手递给村民。出乎意料的是,村民并不领情,不但不接他的肉,反而转身就走。
他百思不得其解,拿着肉愣了好半天,看见街上人来人往,他忽然明白了,一定是自己的行为太像施舍,让村民觉得自己是在可怜他。小时候,别人当众递给他一个鸡蛋,他也会觉得难为情呢。
回过味儿之后,他立即拎着肉,一溜小跑,悄悄地跟在村民后面,直到走到一个偏僻的小路上,他才大步追上去,很诚恳地说:“今天的肉不好卖,你就帮帮忙,先赊一点,等有钱了再给我。”村民眼圈泛红,接过肉,连声道谢。
这件事让他明白:光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心还不够,还得讲究方式,要让别人乐意接受你的帮助。那之后,他的举动开始变得隐蔽起来,看到附近村民生活清苦,他会频繁地上门收猪,不管对方有没有猪卖,他都会送上一块肉“贿赂”对方,预定好圈里的小猪仔。
他救下一名溺水儿童,知道对方没钱读书时,干脆认对方做干儿子,这样,逢年过节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多给孩子零花钱,孩子把这些钱攒起来,学费就有了着落。从小学到初中,“干儿子”就是靠着这些零花钱,一步一步走出了困境。
有人外出打工,只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生活极为不便。他就和外出者称兄道弟,这样,他就可以没事儿往“兄弟”家跑一趟,送点肉,挑点水,给孩子些学费,老人病了,他急着送医院,抽时间在医院里照顾。别人问起,就一脸无奈地说:“没办法,兄弟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兄弟不在家,我能不帮着照顾?”
这些事,他一做就是19年,“地下”工作做得滴水不漏,连老婆孩子都不知道。只是,19年来,他没有攒下一分钱,这让老婆非常恼火,要和他好好“算算账”。结果,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人,全站了出来,联名上书,希望有关部门表扬身边的“活雷锋”。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叫赵维富的农民。记者问他为什么做好事却要偷偷进行,他憨笑着说:“人人都有面子。所以,我帮助别人都不让其他人知道,就是怕我的帮助反而给别人
带来伤害,让受帮助的人被嘲笑。”
每份尊严都值得尊重,即使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他们的尊严也需要别人尊重,很多慈善家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一个普通的农民注意到了,并且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帮助别人的同时,努力维护别人的尊严,这才是真正的善。
(选自2014年6月《现代青年》〈细节版〉)
13.第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14.“这些事,他一做就是19年”中的“这些事”是指哪些事?请分别概括。(6分)
15.解释下面加引号的词具有的特殊含义。(3分)
这些事,他一做就是19年,“地下”工作做得滴水不漏,连老婆孩子都不知道。 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全文,概括赵维富的形象。(3分)
17.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3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1(1)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斯是陋室,_惟吾德馨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2修葺 如释重负 诲人不倦 颠沛流离 3C
解析:A有口皆碑:指所有人的嘴都是记载他功德的碑石.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用于犯罪事实不妥.
B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先泛指走在前面起带头作用.用于任何事情(也包括坏事)不妥.
C随机应变:指随着时机或情况变化灵活应对.形容灵活机敏.用于辩论会恰当. D油嘴滑舌:形容人说话油滑轻浮,耍嘴皮子.用于科学盛会上科学家发表意见不妥.
4D
5您是一阵风,为我驱散阴霾,您是一团火,为我温暖心灵.
您是一场雨,为我滋润心田,您是一缕光,为我指引方向.
你是一间屋,为我躲避风雨,你是一支烛,为我照亮前程.
6(1)有名,出名 (2)大 (3) 调弄 (4)使……扰乱
7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_苔痕长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8D 9_开放性作答,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二: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10.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11.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道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12.(1)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2)“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13_第一段交代赵维富家境贫穷,老师和邻居资助他上学的经历,点明了赵维富助人为乐的原因,为下文做铺垫。
14①他预定猪仔,帮助清苦村民;②他认溺水儿童为干儿子,资助他上学;③他和外出者称兄道弟,帮助他们照看家人。
15做好事偷偷进行。
16知恩图报、好善乐施、忠厚善良、细心体贴、懂得尊重他人。
17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他们的尊严也需要别人尊重,所以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努力维护别人的尊严,这才是真正的善。
【篇七】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2017
2017年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答案
20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红(yān) 收敛( liǎn ) 确凿( záo ) 校补(jiào) ....
B. 崎岖( qí ) 祈祷( qǐ ) 踱步( duó ) 喧嚣( xiāo ) ....
C. 女佣(yōnɡ) 踌躇( chú ) 重荷( h^a ) 荒谬( miù ) ....
D. 镐头(gǎo) 花圃( pǔ ) 脚踝( huái ) 涉猎( sh^a ) .....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势磅礴 来势凶凶 荒草萋萋 惊涛澎湃
B. 浩浩荡荡 炯乎不同 杂乱无章 鲜为人知
C. 人声鼎沸 九曲连环 亦复如是 家喻户晓
D. 鞠躬尽瘁 妇儒皆知 惹人注目 一拍即合
3、下列加点字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轻捷(快) 讪笑(嘲讽) 人迹罕至(稀少) ...
B. 山巅(山顶) 怪诞(荒唐的) 心会神凝(领会) ...
C. 哽住(声气阻塞) 殷红(带黑的红色)锋芒毕露(毕竟) ....
D. 鉴赏(鉴定) 宛转(曲折) 锲而不舍( 刻 ) ...
4.多音字因词义不同而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抹黑 抹杀 抹布 抹墙 转弯抹角 B、着手 穿着 着急 着迷 一着不慎 C、星宿 住宿 宿愿 宿将 三天两宿 D、和棋 和牌 和面 和药 曲高和寡
5.选出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小红才五岁、机灵活泼,一有不明白的事儿,就缠住你问,不问个水落石出不罢休。 ....
B.亭亭玉立的五层教学楼共设四十间教室,十间办公室。 ....
C.这几天来校参观的人真多,车辆络绎不绝。 ....
D.这篇作文几经改动,总算差强人意。 ....
6.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
变革。这次变革要求学生 , ,学会办事,学会健体,
,,力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
A.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B.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C.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D.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7.下列加点词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初,权谓吕蒙曰 初:当初
B.安能辨我是雄雌 安:怎么
C.但手熟尔 但:但是
D.士别三日 别:另外
8.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竹里馆》中是人在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中,充分感悟隐居生活的
美好情趣。
B. 《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闻听伤离惜别的笛声,唤起了对他乡友人的浓浓思念之情。
C. 《逢入京使》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
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D. 《晚春》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
9.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B. 《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C.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现代作家
D.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作家
10.下列句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②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③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④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⑤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⑥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⑦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A ③⑥⑦④⑤①② B.⑦⑥⑤④③②①
C ⑤④③⑥②①⑦ D.⑦⑥⑤①②③④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B.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C.通过这件事,使他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诗歌只有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才能领略此中画意诗情,感受其意境美。
(二)阅读选择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达特说, 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毛
的。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 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 同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 开始
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
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 人类只好再度南迁。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
却使他们面监着新的生存难题。于是, 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因
此, 查尔斯认为, 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 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高
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在南迁之后, 因环境的不同, 才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肤色。
然而另外两种较为普遍的起源说与他的理论却大相径庭。一种认为, 人类是分别在
世界各地各自演化出来的; 另一种认为, 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 然后迁徙到世界各地。
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他们则认为无非是为了能在热带的烈日下凉快一些。目前科学界
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 人类生活在热带时, 毛皮不利流汗散热, 这就需要大面积光滑无
毛的皮肤。因此人类的毛大约是200万年前, 由森林往平原移居时逐渐褪尽的。
12. 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有以下三种观点, 对他们的相关关系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查尔斯·古达特的看法 ②“另外两种较普遍”的看法 ③目前科学界公认的
说法
A.①②③的说法相同
B.②③说法基本相同, ①与②③的说法不同
C.①②③的说法各不相同
D.②③的说法完全相同, ①与②③的说法基本相同
13. 对第三自然段的“他的理论”中的“理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起源的理论 B.人类褪毛的理论
C.人类起源理论中的人类褪毛的理论 D.人类褪毛理论中的人类起源理论
14. 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的祖先是“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不能作他这看法
的依据的一项是( )
A.人类祖先在两次冰河期间北迁。 B.人类祖先北迁后褪毛。
C.两性喜好的选择也导致了人类祖先的褪毛。 D.人类再度南迁后肤色发生了变化。
15.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出现不同肤色, 是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阻挡太阳的灼晒而
产生的结果。
B.另外两种较普遍的起源说与查尔斯·古达特的理论大相径庭的分歧点在于: 人类不
同的人种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C.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所认为的人类褪毛时所处的环境与查尔斯的看法相一致。
D.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说法与其他人类起源理论有所不同。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2017
二、 填空。(10分)
16.默写(5分)
(1)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
(2)《竹里馆》中意境优美高雅, 。
(3)《木兰诗》选自它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双璧”。
17.仿写(3分)
汶川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德阳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
他 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言写下了一段赠言:
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
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城南旧事》,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2分)
18.将下列诗句抄写在方格内(2分)
三、 文言文阅读。(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文段乙选自__________,是宋代_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 __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3分)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卿今当涂掌事( ) ②但当涉猎( ) ...
③蒙乃始就学( ) ④及鲁肃过寻阳(( ) ..
21.写出从文中衍生的两个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吕蒙前后的变化对你有何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一)(9分 )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
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
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
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
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
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
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
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
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
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
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23.语段细致地描写了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其作用是( )(2分)
A.突出“我”对老师的依恋之情。
B.侧面烘托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
C.表明“我”此时复杂的思想感情。
D.体现韩麦尔先生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
24.“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
们的脑子里去。”小弗朗士把韩麦尔先生称为“可怜的人”,为什么?(2分)
25.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字帖上为什么把“法兰西”和“阿尔萨斯”挨在一起并反复地
写?(2分)
26. 我们常说“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请你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11分)
人格——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⑴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
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⑵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
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出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后来
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就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⑷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的秋天,
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
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
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只尽责
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⑸几日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年轻的学子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
季羡林竟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
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⑹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是关心的是什么?
⑺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
这位在“五四”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
历经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
⑻历史虽然早已远我们而去,然而,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
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
他们崇高的人格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⑼前几天,我在北大又听到了关于季老的另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走进校园
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老,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忧了先生。最后决
定,每人用竹五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⑽这该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
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
只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⑾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
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