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团团和圆圆》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团团和圆圆》教学反思

《团团和圆圆》反思

《团团和圆圆》是一年级的一节阅读课,课文生动有趣,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写熊猫的课文,执教的丛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

课堂上,丛老师关注了情景的创设,将学习的过程变成和熊猫交朋友的过程。如"想和它们交朋友吗?要想成为朋友,就要相互了解。课文纸上有团团和圆圆的很多信息。拿出聪明指读课文,一目双行,标上小节。"以此激发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团团和圆圆特别着急,想知道小朋友读了两遍课文都了解了他们的哪些信息?"以此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我们就成为真正的朋友啦!"以此引导学生整体地感知课文。

第二,关注学生合作习惯、倾听习惯、读书习惯的培养。如"同桌两人用一张课文纸,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这样你和同桌会成为爱读书的好朋友。"学生合作读书后教师及时评价读书情况,表扬了认真听、读的合作组,引导学生像他们一样学会合作与倾听。如男女生轮读的时候,请其它同学眼睛看屏幕默读,这样每位学生都能更好的参与课堂的学习。

此外,丛老师归类识字,帮助学生区分形近字;欣赏图片,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爬高上低";补充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台湾",理解"宝岛";播放录音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画画说说,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可以看出,丛老师的课堂十分精致,学生也很愉快。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活动能否再自主些呢?学习的效率能否再提高呢?

如教学揭题时问"'团'和'圆'是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可是到学习第一小节时又问"圆"和"园"字形的不同,在字形教学上浪费了时间,流程重复,如果能整合一下,条理更清晰。本课生字8个,二会字9个,真正将音形义落到实处的生字很少,且大多数生字都没有留给学生自主发现识记字形的机会。再如 "留念"一词的理解及台湾的所有情况完 全是老师告诉的的,告诉得太多,自主时间就少了,导致后面没有充分的时间书写。

【篇二】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2017-新《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17.团团和圆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团团圆圆在台湾的生活,明白团团名字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 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大熊猫吗?在哪里见到的

呢?

2.师:老师今天带小朋友认识的这对熊猫啊,它们住

在美丽的宝岛台湾,它们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团团和圆圆”,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小朋友们,想了解我们“团团和圆圆”的生活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节号画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

(1)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2)正音。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想:“团团和圆圆住在哪里?它们分别是男生还是女生?宝岛台湾的小朋友们喜欢它们吗?

2.小朋友们你找到答案了吗?跟你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交流一下吧!

3.你能像刚才播音器里的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1)自读,指读,赛读。

(2)全班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3.反馈检查“宝、男、友”的笔顺。

(1)指导写字。

(2)范写四个字,生描红、临写。

(3)生写剩余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第一自然段。

2.师指导认读“宝岛台湾”和“木栅动物园”这两个短语,再连词成句,并强调逗号停顿的作用。

3.师:读完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有两只大熊猫分别叫“团团”和“圆圆”。

(2)它们住在宝岛台湾的木栅动物园。

4.师: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大家能试着背一背吗?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师:读完第二自然段,你又知道了什么?

(1)“团团”是男生。

(2)“圆圆”是女生。

3.师:它们两个的性格怎么样呢?请小朋友再次阅读第二自然段,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师:你喜欢团团还是圆圆呢?为什么?用文中的话有感情地说一说。

5.试背第二自然段。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3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好消息?

生:团团圆圆生宝宝了,熊猫家又有了新成员。

师:请小朋友们再读第三自然段,一定要读出开心、快乐的感情!

3.试背第三自然段。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团团圆圆在台湾受欢迎吗?你从哪里可以看来?

(1)合影留念。

师相机采访学生:听说你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伍才看到

熊猫,你排了多久啊?你为什愿意排这么长的队伍呢?

(2)制作纪念邮票。

师结合图片简单介绍一下邮票,问:邮票上会写些什么?画些什么呢?

2.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团团和圆圆这两个名字有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何寓意吗?

师借助中国地图和课文背景,让学生体会“团团”

和“圆圆”得名的由来。两只熊猫的名字合在一起,

就是“团团圆圆”,寓意海峡两岸早日团圆。

4. 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5.指导有感情背诵课文。

六、 总结

1.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去看看团团和圆圆吗?

2.你有什么话想对台湾同胞说呢?

3. 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附板书:

17.团团和圆圆

团团

团团圆圆

圆圆

【篇三】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17 团团和圆圆

17团团和圆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岛”“栅”等9个生字,会写“团”“圆”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大陆人民把团团和圆圆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台湾同胞所要表达的心愿。

4.能仿照课文简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大熊猫的知识,感受大熊猫的可爱,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知道大陆人民把团团和圆圆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台湾同胞所要表达的心愿。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师:“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边镜子,爱吃嫩绿竹子。”猜猜它是谁?(学生自由猜谜,教师揭谜——大熊猫) 提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猜谜形式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出示大熊猫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

3.我国宝岛台湾的木栅动物园里也住着两只可爱的大熊猫,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板书:团团和圆圆,认读“团”“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大家现在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动物园看一看大熊猫了呢?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1.师:现在请大家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字音。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师:听完老师的朗读,你们还有哪些疑问呢?(指出学生易读错的音,领读几遍)

3.请大家自己将课文美美地朗读一遍,将圈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4.说一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自然段序号)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纠正。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栅栏(zhàzà ) 合影(yǐnyǐng) 纪念(liànniàn)

2.一字组两词。

男()() 圆()()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1.同桌间互相认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2.四人小组学习,识记生字。

3.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

(2)游戏识字:找朋友。

4.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字”,采取多种形式认读。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生字的笔顺书写,讲解书写要领。3.连一连,组成词。

团友 朋队 宝圆 排岛

(3)学生自由描红、临写。

(4)教师范写难写的字,重点提示:

团:先里面再封口。

男:上面是“田”,下面是“力”,第四笔竖(丨)和最后一笔撇(丿)不要连写成一笔。

票:第五笔是竖(丨),不要写成竖弯( )。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5)学生自由练写,展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温故知新

1.复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深入理解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完后,你们知道了什么?

2.那么,这两只大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们的生活怎么样?

(1)指名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2)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团团是男生,喜欢爬高上低;圆圆是女生,喜欢安安静静地啃竹子;它们有自己的宝宝,生活得很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感受团团和圆圆一家生活的快乐。

3.它们一家这么可爱,台湾同胞喜欢它们吗?课文中又是怎么说的?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1)台湾同胞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团团和圆圆的喜爱的?

(排着长队,等着跟它们合影留念;制作了大熊猫纪念邮票)

(2)美美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台湾同胞对团团和圆圆的喜爱之情。

4.团团和圆圆两只大熊猫被送到了台湾,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给这两只大熊猫取名叫“团团”和“圆圆”吗?这表达了大陆人民怎样的心愿?

(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台湾共一家)4.照样子,写一写。

安安静静(AABB式)

5.想一想,填一填。

大陆人民把团团和圆圆送给台湾同胞,表达了他们的心愿。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大熊猫,那你们喜欢大熊猫吗? 师:大熊猫非常可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而且,只有我们国家拥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国宝”。由于大熊猫的繁殖能力很差,目前已经濒临灭绝,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因此我国在甘肃、四川一带建立了“卧龙保护区”,并发起了保护大熊猫的倡议。

2.实践拓展。

(1)我会画:根据课文插图或自己的了解画一张大熊猫的画。

(2)我会说:认真观察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然后仿照课文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种动物。

6.仿照课文,介绍一种你最熟悉的小动物。

[教学板书]

团团和圆圆样子可爱

团团——爬高上低

圆圆——安安静静啃竹子

在台湾很受欢迎大陆台湾

共一家

【篇四】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团团和圆圆》优秀教学设计

17、团团和圆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团团圆圆在台湾的生活,明白团团名字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大熊猫吗?在哪里见到的呢?

2.师:老师今天带小朋友认识的这对熊猫啊,它们住在美丽的宝岛台湾,它们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团团和圆圆”,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小朋友们,想了解我们“团团和圆圆”的生活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节号画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

(1)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2)正音。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想:“团团和圆圆住在哪里?它们分别是男生还是女生?宝岛台湾的小朋友们喜欢它们吗?

2.小朋友们你找到答案了吗?跟你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交流一下吧!

【篇五】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17团团和圆圆教案及反思

17团团和圆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 “团、圆、宝、男”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掌握本文生字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老师带来了一种动物,认识它们吗?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它们是——大熊猫。

(出示大熊猫图,再出示“大熊猫”三个字)

2、它们还有好听的名字,一只叫(出示“团团”)另一只叫(出示“圆圆”)团和圆都是本课生字,仔细观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囗字框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还记得哪些字也带有囗字框?跟这些老朋友打打招呼吧。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团和圆?示范书写。

3、齐读课题17团团和圆圆。

二、初读课文

1、小朋友们,团团圆圆特别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轻轻拿起语文书,打开到99页,记住我们的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相机评价纠正读书姿势)

2、生字宝宝来了,快来认认它们吧。

(出示带拼音词语

宝岛 木栅 可爱

团团 圆圆 宝宝

排队 留念 纪念 邮票

大熊猫 啃竹子 爬高上低

男生 朋友 合影 安安静静

指名分行读完。

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读?

理解“留念”

老师去溱潼古镇去玩,看到好多美丽的风景,舍不得离开,就在旁边拍了许多照片,这样想看的时候就可以翻出来看看了,就叫留念。

开火车读,分组读,去掉拼音读,打乱顺序读。

3、同学们这么开心,团团圆圆特别着急,它们想早点见到我们小朋友。我们去哪儿找它们呢?

①(出示第一段)

长长的句子要想读好,要注意停顿,看,老师划好了停顿,谁来试试?指名读、齐读

②区分“圆”与“园”(播放视频,完成练习)

同学们读书声引来了大熊猫一家,它们长得太像了,老师都分不清它们了,谁来帮帮老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呢?

相机出示:第二段相关句子,男女生分读。

团团圆圆的怀里还有一只小熊猫呢?它是——?(出示第三段)指名读。 团团圆圆一家在台湾可受欢迎了——(出示第四段)让我们一起读读第四段。 徐老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要奖励小朋友们听电脑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大熊猫可爱的形象。

(播放音频)

三、学写生字

1、看你们神气的大眼睛,多么专注啊!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个小礼物,请男生一起读。(出示:男)它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播放视频)中国的汉字太有趣了。仔细看看,这是什么结构的字?(播放动画)上面是个田,下面是个力,写字时要注意:田字缩小占上头,两竖朝里收。力字缩小站下面,略微倾斜撇对竖。

2、学写宝

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第四个字是宝,帮他找朋友。老师也帮着找了几个,认识一下吧!仔细观察,什么笔画最多?横画多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还要注意横的长短。

抬起手,跟老师一起将它们送到田字格里:宝盖好像一间屋,横像小桥跨桥上,左低右稍高。

(提示:写字姿势)

(播放写字操)

3、轻轻打开《习字册》,找到团、圆、宝、男四个字,描红两个,写一个。

4、评议,看看这个字,美观吗?哪里不够好?

你想画红圈圈,还是提建议?在旁边接着写一个。

比照文字。

四、小结本课

学完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学习小能手就是你。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团团和圆圆的生活。

板书设计:

17团团和圆圆 团 圆 宝 男

教学反思:

经过近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借助汉语拼音准确认读生字、朗读课文的能力,以及在田字格中端正、规范地书写汉字的能力,故识字教学时生字词虽然加了拼音,但是课堂上并没有让孩子拼读,只有读不准的字才个别拼读。喜欢游戏、喜欢新鲜事物、注重直观性是儿童的天性,故设计本课时,采用了多种方式吸引孩子参与学习,文字动画、视频、音乐、图片、游戏适度地穿插代替了枯燥的讲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生字教学也要请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者。教学“团”、“圆”、“男”、“宝”四个字时注重由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寻找记忆生字的方法,发现写好生字的秘诀,比老师直接讲述管用得多。

不足之处:课文的朗读,学生参与的面不广,只注重了整体,忽视单独长句子的检查。

生字书写上,学生横折钩笔画不到位,在示范书写时,对这点没有重点强化。

【篇六】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17.团团和圆圆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教学基础目标: 17.团团和圆圆

1. 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团团圆圆在台湾的生活,明白团团圆圆名字的含义。

教学发展目标:

1.能将生字组成多个词语,增加词汇量。

2.结合插图,老师的介绍,知道团团和圆圆是大陆人民送给台湾同胞的珍贵礼物,表达了大陆人民盼望着台湾早日与大陆团圆的心愿。

3.能用“一就”说句子。模仿“安安静静(AABB)”说词语。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团团圆圆在台湾的生活,明白团团圆圆名字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PPT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授课日期:5月11日)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岛、栅、爱”等9个生字,学会“团、圆、宝、男”4个生字。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初步认识团团和圆圆。

课时重难点: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环节:

一、猜谜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叫猫不是猫,像熊没熊高。爱吃嫩竹叶,是

咱国中宝。知道是什么吗?(大熊猫)

2.说熊猫:你们见过大熊猫吗?(出示大熊猫图片)你对它了解多少,向大家介绍介绍吧。

3.板书课题:17.团团和圆圆,生齐读课题。

4. 指导书写:“团”、“圆”,要点:方方正正一个框,两竖站直不歪斜。框内部分要适中,大了太挤小了空;围字框的笔顺规则。(学生描红、临写)

【设计意图】在这第一板块,安排了“说熊猫”这一个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相关的知识储备,也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同时,重在识字与写字,将“团”与“圆”这两个形似字进行辨析,并且着重指导围字框的书写要点,旨在随文识写。

二、初读课文,感受可爱。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文:

(1)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读正确。

(2)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词,绿线格的字用横线,田字格的字用圆圈。

(3)标出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2.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

(1)出示:

岛 爱 栅 低 熊 影

啃 排 念 男 团 圆

宝 队 票 朋 友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

宝岛 木栅 可爱 熊猫

男生 朋友 团团 圆圆

排队 合影 留念 邮票

爬高上低 安安静静

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3.轮读课文,随文识记:

(1)第一自然段指导要点:“宝岛台湾”、“木栅动物园”,(先词、后短语,再连词成句)

(2)第二自然段指导要点:“男生”、“女生”;“一有空就爬高上低”;“啃竹子”,指导策略:对比读,仿照说,动作模仿。

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指导书写:男,形象记忆:田力男。上下结构,不能把“田”中间的竖与“力”的撇连起来,“力”的横折钩要内收。

(3)第三自然段指导要点:读准确、通顺即可。辨析“宝岛”、“宝宝”的宝,查看书后“宝”字演变的过程,体会其义,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相机学习生字“宝”。看书后“积累运用”:“宝”古文字像个房子里有宝贝和玉,指家里藏有珍宝。宝,上下结构,上面的“宝盖头”要写得略宽,“玉”的三笔横画之间要等距。

(4)第四自然段指导要点:第一句长句子注意停顿,第二句轻声以及合影留念这个词,最后一句的“纪念邮票”。

4.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先从整体感知课文,再找出课文生字新词,认会、读会。最后再放到课文中读,以实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同时把读通顺课文,落到实处。这样结合文本轮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第二自然段的指导策略中,既有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读出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团团和圆圆,更是一种语感的训练和积累,还有通过模仿熊猫啃竹子的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通过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有策略性的指导,来帮助学生读文会意。

三、练习写字。

1.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规范书写,自评互评。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认真书写好每一个字。

板书设计:

17.团团和圆圆

住址 台湾木栅动物园

特点 爬高上低 团团

安安静静 圆圆

快乐 生活

很受欢迎

作业设计:

1.《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所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授课日期:5月12日)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朋、友、队、票”4个字。

3.感受台湾人民对团团、圆圆的欢迎和喜爱,体会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时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细读课文,明白团团圆圆名字的含义。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1.摘苹果游戏:

课件出示生字词:

木栅 宝岛 团团 圆圆

熊猫 可爱 男生 朋友

排队 邮票 合影 留念

(读词,正音)

2.介绍大熊猫:中国的国宝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自己对课文有哪些了解?

4.教师质疑:这两只可爱的大熊猫为什么会起这样有趣的名字?台湾人民为什么会这样喜欢他们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齐读课题:17.团团和圆圆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复习引入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字词,同时又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了探究学习的强烈欲望。

二、探究学习,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创设情境:出示图片,瞧,宝岛台湾的木栅动物园里可热闹了,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排着长队来看熊猫,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叫什么吗?读第一自然段(生:团团圆圆)这两只熊猫可是大有来历呢?(讲述2008年大陆向台湾赠大熊猫的故事。)

(2)关注“宝岛”,随文识字。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了,台湾的前面加了一个词语是什么?(宝岛)猜猜台湾为什么被称为宝岛呢?(指名回答)师适时补充介绍台湾丰富的物产来了解“宝岛”的意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一读: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

(2)看一看:仔细观察书上插图。

(3)说一说:团团和圆圆的性格特点。

词语积累:

安安静静(AABB) ( ) ( )

句式训练:

我是个好学生,一( )就( )。

妈妈很勤劳,一( )就( )。

(4)猜一猜:结合第二自然段的介绍,猜一猜谁是团团,谁是圆圆,为什么?

(5)想一想:不同性格的团团和圆圆还会干些什么呢?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你们喜欢这两只大熊猫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只熊猫长大了,还有了小宝宝呢!想不想看看熊猫宝宝?

出示图片和文字:“后来,团团圆圆长大了,它们有了自己的宝宝,一家人生活得很快乐!”

指名读文字,然后说说,通过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说话:它们一家人在一起会干些什么呢?

句式训练:

团团圆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有时( ),有时( ),真快乐!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