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苏八下《散步》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散步》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散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散文《散步》,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相信学生通过了解文学家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磊落坦荡的胸怀,从而倍加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设计理念】教无定法,而教又必有法,《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再在课堂上充分当主导者,而是应是学生学习上的同行者,陪伴者。因此我决定用媒体资源辅助教学,相信一定会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虽然比初一的学生成熟,,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还是不足,我只能通过看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来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本文散步的事情以及色彩明丽的课件相信,会吸引着很多的孩子,因此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兴致较高,文字也较为浅显,学生不会感到吃力,只要老师做适时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了。
【教学策略】先让学生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时,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短片《妈妈洗脚》,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谈观看视频的感想。体会浓浓的亲情,总结主题“尊老爱幼”。人生最真挚的情莫过于亲情。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作家莫怀戚写的一篇关于家庭亲情的文章《散步》。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短片《妈妈洗脚》,谈感受。
二、听《散步》,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听配音朗诵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听完后抢答下列问题:(屏幕显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依自己的理解介绍文中的人物)允许有不同的表述,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方式:(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2)祖孙三代人;(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4)老年人、中年人、少年;(5)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儿媳、天真可爱的孙子。
B、散步的季节呢? (初春)
C、散步的地点? (田野)
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分歧) E、结果如何?
F、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述来概括)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2)爱是桥梁,爱是纽带;(3)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4)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5)沉重的责任;(6)互相爱护、尊重、体贴的一家人;等等
学生活动:听课文的配乐朗诵,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抢答提出的问题。
三、读《散步》,分析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1、面对母亲和儿子的分歧, “我”做出了什么决定? “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
2、为什么我会觉得责任重大?
3、最后,全家是怎样走过那条小路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说“我”的背上和她的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作答,讨论解决问题。
四、品《散步》,感悟情感
教师出示品读要点,引导学生分散品读
1、从这一家人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品质?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家庭?
A、教师活动:请你给这个家庭及家庭中的四个成员分别加一个修饰语:
( 温馨和谐,幸福美满 )的家庭
( 听从儿子的,更爱孙子 )的母亲
( 爱幼,更尊老 )的我
( 贤良温顺 )的妻子
( 天真可爱,聪明伶俐 )的儿子
学生活动:按照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理解完成填空苏八下《散步》教案
B、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假如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学生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2、找出文中你认为难于理解的语句,并做好标注。
重点品味第八自然段
⑧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到最后,这是一种比喻说法。“慢慢地,慢慢地,走得很仔细”,说明“我”和妻子意识到我们都属于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吟诵 《散步》 最后一段!
五、说《散步》,回忆亲情。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亲情,讲述亲情故事。
说一说:
回忆一下,父母的关爱,长辈的呵护,往往体现在如本文的平凡小事中,细细回顾你曾经历过的一幕幕往事,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亲情故事向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回忆亲情,讲述亲情故事。
2、教师活动:播放动画歌曲《让爱住我家》,升华亲情。
学生活动:聆听动画歌曲《让爱住我家》,内心留住亲情。
六、布置作业,教师寄语
【篇二】苏八下《散步》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散步教案公开课
《散 步》 教 案
民 族 中 学 周 云 霞
一、导入
很高兴,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下面请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
悦耳的曲子,温馨的画面,是否勾起了同学们对家人的思念?是否唤醒了记
忆深处美好的回忆?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一家人在
一起都有哪些可值得回忆的温馨趣事呢?
二、整体感知
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的。作家莫怀戚一家三代人也去田野散步,
看似一次平常的散步却有它的特别之处。请听录音,注意感情基调、语速、停顿、
重音、语调等,初步感知课文,然后回答。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提示:可用四字短语或一句话甚至诗歌等形式来作答)
语气: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语调:平稳,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和睦幸
福、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尊老爱幼、融洽和睦的祖孙三代。三、品味语言
(一)本文属于叙事性散文,语言朴实无华,用词精当,富有表现力。
认真读课文,勾画文中令你最感动的细节、词语和句子,说说你是怎样理解
的?并努力读出这份深情。
(二)全班交流,亲情共赏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
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
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引导: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出来?而“我”为什么又坚持要母亲出来?母亲为
什么又答应了儿子,试想如果“我”依从母亲,把母亲一个人放在家里,老人会
怎样?
2、他儿子说的话很可爱。他说:“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
子。”他觉得这是他一个很大的发现,这句话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
分析:儿子这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极富童趣。孩子这一天真的新发现洋溢着
一家人充满温馨的天伦之乐。听了孩子的话,我们都笑了,为散步增添了很多快
乐。在哲学层面上也揭示了生命传承的意义。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
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引导:为什么一家人都会听“我”的?这里面包含着哪几种亲情?
分析:“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平日“我”就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家人都信任
他。这里面包含着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
4、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
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分析:走小路孩子感兴趣,母亲对孙子很理解,这一次母亲没有听我的,表
现了母亲的慈爱、和蔼。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表现了一家人在散步中互
敬互爱的动人情感,有一种浓浓的人情美。
5、“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引导:
一个“背”字体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多么幸福、温馨的
亲情。
6、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
来就是整个世界。
引导:为什么母亲和儿子并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为什么
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老师小结:一边是风烛残年的母亲,一边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都需要我们
的照顾和关心。所以从表面上看,这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既要扶老又要携幼的人
生责任;从深层的意思看,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代表着
过去,“儿子”代表着未来,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象征着中年人
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
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把亲情推及得更广泛的境界。
(注:每一处学生分析以后都进行朗读的简要指导,通过学生试读、老师范
读、集体齐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中的亲情美。)
(三)补充质疑
可书中好象还有几句写景的句子在那顾影自怜,无人问津呢!在哪几段?好
的,请同学们把这几句话集体读一下。语言清新明丽,景色优美动人,这些句子
有什么作用没有?
文中的景物描写也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也包含了我对母亲的爱,对母
亲的一片孝心。现在再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欣赏这美丽的初春田野风光,感受
作者的浓浓孝心。
老师还发现本文的语言在形式上、声音上也富有美感,让我们也来找一找,
学一学。
(四)语言形式
说说下面句子的共同点,你还能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来吗?
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
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结构大致相同,内容相关或相对的对称句式
仿句练习
如果我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如果我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要细细地品味我们通过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
的语言,真切感受到了家庭生活浓浓的亲情,尊老爱幼的高尚情感,认识到每个
人应承担的责任,特别是理解了中年人肩负的重担,因为同学们还年少,所以对
中年人生活的滋味还没有真切的把体验,今天我想让大家转换一下角色,体会父
辈们对年长者的孝心。(老师临时扮演母亲的角色)
“我”出来散步主要是为了母亲,可是母亲本不愿出来,假设你是文中的
“我”,你准备怎样劝说母亲呢?(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及想像来谈。)
评价劝说:
预科有同学曾这样对老师说:我们家我的担子最重,最辛苦。妈妈在贡嘎
机场气象部上班,工作一天休息三天;爸爸在拉萨市委工作,讲话稿也经常由
秘书写;奶奶忙着到寺庙烧香拜佛;家务有保姆干;而我有做不完的作业。说
真心话,我是我们家最苦的。
你赞同他的观点吗?如持否定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要求: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达到劝说这位同学的目的。)
总结: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道路时有了分
歧,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作者却有一双慧眼,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并由此推及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文中处处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它是一幅温馨的亲情图,是一首欢快的亲情曲,是一篇美妙的亲情诗。让我再一次深情并貌的朗读全文,细细的来体会这份热闹感人的亲情。
六、作业
父母和子女是亲情的最大拥有者,让我们拿起笔来,上课前同学们说了很多关于一家人在一起的事情,请同学们把这些事写下来,写出温馨,写出温暖,写出温情。
书写我们的家,书写我们的亲情。题目《 的爱》
【篇三】苏八下《散步》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散步》教学设计苏教版(新)
二十二、散步
1
2
3
4
【篇四】苏八下《散步》教案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散步》教案(新版)苏教版(新)
散步
1
2
3
4
【篇五】苏八下《散步》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散步》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散 步》教学设计
【课文出处】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
【教材简析】
八下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所选文章或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或是对崇高境界的解读,或是磊落坦荡胸怀的展示。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并不庞杂的文章,但是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风貌毕现,自有其摇曳的韵致。看似一泓清浅可人的涓涓细流,却有那悠悠不尽的人生哲理静静地闪着粼光。应该说,在纯自然状态的阅读中,让学生喜欢《散步》并不难,但想要真正理解《散步》就不那么容易,想要将《散步》中蕴涵的爱、责任感和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真正吸纳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并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个性气质,影响自己的人生取舍,则更难得。我希望将浅文深教,让学生自己的“悟”贯穿始终。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点拨,又有同伴之间思想感情的碰撞;既有个性表达,又有探讨论辩;有品评、有分析、有静思、有聆听、有画面、有声响""所有的手段,都为促进学生自己的领悟开路,使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铭刻在学生的心里。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对课文有层次地朗读,进入角色,体会浓浓的亲情。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课文巧妙的构思以及寓真挚的感情于质朴的语言之中的写法。
3、在阅读中理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并懂得珍爱亲情。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进入角色朗读课文,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感悟文章蕴涵的亲情、责任感和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老师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咱们班的同学有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吗?请举手。(学生举手)
老师请学生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
老师相机点评,并引出课题:散步是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叙事散文——《散步》。
二、整体感知
1、作家莫怀戚一家三代人也去田野散步,看似一次平常的散步却有它的特别之处。请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然后回答: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和睦幸福、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尊老爱幼、融洽和睦的祖孙三代。
教法解读: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明确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2、明确学习任务:我们将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学习(投影):
我们的阅读活动: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三、理解文意
师出示投影:
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学生思考,完成活动。然后师生交流。
教师的标题预设(屏幕投影)
如:三代同行: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如:幸福的家庭 亲情无边
分歧 大路小路
责任 背起整个世界
如:春意 呵护
生命,生命 小事情深
选择 温馨瞬间
师小结:要说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教法解读:本设计在标题上做文章,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也是揣摩标题艺术,鼓励创意,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朗读课文
1、师:(出示投影)
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1) 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注意要面带笑容)
学生按要求进行朗读。
2、师:(投影)
(2)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
师解释一下“波澜”,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二次朗读。
3、师:(投影)
(3)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学生按
要求进行第三次朗读。
4、师:现在请哪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做一下小老师。(朗读交流)
5、师小结:要说这篇文章的朗读,主要要注意这样一些朗读的感觉:速度感,情节感,重音感,意味感。
教法解读:散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文体的语言,语句优美,意境深邃。要想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就要靠朗读。朗读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本着这样一个宗旨,我设计了反复朗读这一环节。
五、品味语言
1、师:(出示投影)
建议大家这样来品味语言:自由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出来,可动笔写写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学生活动)
2、师:把你的见解讲给你的同桌听一下。同桌交流。
3、师:把你的讲解讲给大家听。
可能有的句子:
(1)内容方面:
第一、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
(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第二、传情的句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
(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第三、哲理性的句子苏八下《散步》教案
——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句式方面:
第四、对称的句式
(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有的浓,有的淡。
____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师小结:说到这篇文章语言的欣赏,我们可重点关注“句子”。要品味它们的造型美、用词美、情趣美、蕴意美。要感受到它们对我们心灵的熏陶。
教法解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是理解散文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设计,让同学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并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六、结束语
在我们就要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吟诵文中最后一段。
七、作业
父母和子女是亲情的最大拥有者,让我们拿起笔来,书写我们的家,书写我们的亲情。写出温馨,写出温暖,写出温情。
题目《 的爱》
教法解读:课内外结合,以外促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所以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启发学生把发生在身边的亲情故事讲出来,要敢于披露真情实感。尽可能引导学生领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可能让学生明白要珍惜亲情,懂得关爱家庭。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着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篇六】苏八下《散步》教案
苏教版八下《石榴》教案
苏教版八下《石榴》教案
教学目标:
1.品读作者状写石榴的语言的内容及情感。
2.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的写法创意。 教学重点:
品读作者状写石榴的语言的内容及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的写法创意。 教学设想:
一课时 多媒体教学
一、导入
谜语导入:黄 瓷 瓶 ,口 儿 小 ,打 破 瓷 瓶 口,挖 出 红 珠
谜底—-石榴。自然万物不仅孕育了生命,而且总会给我们生命的启示。人们总喜欢从一花一草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来滋养大家的思想。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也以石榴为题写下了一篇美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郭沫若笔下的石榴。(幻灯片播放石榴树—石榴花-成熟的石榴图片)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四川乐山人。现代文学史上与鲁迅齐名的文学大家。
代表作: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三、示标:
1、品读作者状写石榴的语言的内容及情感。
2、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的写法创意。
四、检查预习:(幻灯片出示)
1.注音。
2.齐读。
五、自读赏美
1.大声自读全文,读清生字读音。
2.找出直接抒发作者对石榴树感情的句子。
3.仿用句式说话:我觉得石榴的____很可爱,你看,文中的___(自然段)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再读品美。
有人说,这篇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你认为呢?能举出一、二例说明吗?
示例:“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赏析:用拟人、比喻,写了石榴果实成熟后开裂、露出排排子实的情状,形象生动且富有情趣。
七、三读悟美:
1.细读这两句话,完成下面的仿写题
A、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 。
B、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地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仿句:陶渊明爱菊,爱她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周敦颐爱莲,爱她的洁身自好、正直廉洁。郭沫若爱石榴,爱她的____________ _____。苏八下《散步》教案
2.这么美的文章,作者仅仅是为了歌颂石榴的外在形态美吗?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认为石榴花是夏季的心脏,联系背景,想想作者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写的这篇文章,有什么深刻的含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背景:本文写于1942年,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艰难的关头: 国民党:妥协投降。抗压爱国运动。
亲日派:鼓吹崇外媚日,投降屈从的论调。苏八下《散步》教案
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
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坚持抗日,力挽狂澜。
明确:
1.作者说“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而石榴树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石榴的花又因它的形态色彩美和精神美,因它那“奇迹”般的充满“妙幻”的发展变化美,成为石榴树“最可爱”的部位,要是
没有它,夏天将显得黯然无光、索然无味,所以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
2.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八、师生阅读体会:
体会一、创意美,美在技法 托物(石榴)言志(心志、情感)
体会二:结构美 爱石榴 画石榴 赞石榴
体会三:顺序美,美在自然 植物自然生长顺序
九、明确全文中心意思
明确:通过对石榴外在特点和内在品格的描写(内容上),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作者的理想和追求(主旨上)。
十、随堂练习
1、欣赏修辞句。
比喻:红玛瑙的花瓶儿有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昂然的一种青铜器。
明确:用比喻手法生动逼真地描绘了石榴果实成长的后期的形状特点,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对石榴的欣赏之情。
用拟人手法生动逼真地描绘了石榴果实成熟后开裂、露出排排子实的情状,充满石榴的自豪与作者的欣赏之情。
2、文中两次提到“夏天的心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作者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第一次是从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打比方。第二次是根据 (石榴能给炎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特征作比,托物言志。
3.拓展延伸(情感升华)—谈阅读启示
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不仅要热爱生命,我们还要向这些花
花草草学习,学习它们顽强拼搏、不屈不挠、不畏艰险、不甘寂寞的精神,感悟生命的美好,使我们的生命品质得以提升。
《石榴》课后练习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也都劈刀也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lei,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绣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lei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戏法好象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1、给加点字注音。
骨朵( )争妍斗艳( )奇崛( )丰腴( ) 犀利( )匀称( ) 盎然( ) 枯瘠( )
2.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想象生动地展现了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你最喜欢哪一句?请摘抄下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细读第二节,说说“梅柳之长”和“梅柳之短”分别指的是什么?并揣摩加点词的作用。
答:
4.文中“红玛瑙的花瓶儿”指的是什么?请你发挥想象,用一个比喻句描写你最喜爱的花。
答:
5.为了下列事物(也可以自己选定一些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示例)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浪花:
信鸽:
课后练习答案
1.gū yán jüé yú xī chèn àng jí
2.略
3.“梅柳之长”指奇崛、清新,“梅柳之短”指枯贫瘠、柔媚。
4.指花骨朵。 略。
5.浪花:牺牲算什么,重要的是壮美
信鸽:万里路算什么,重要的是能完成使命。
小桥:浪涛算什么,重要的是能让行人安全地到达彼岸。 落叶:枯萎算什么,重要的是能滋润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