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2017人教版一年级语文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阅读

1 邓稼先 / 杨振宁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

第五单元

段 / 臧克家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阅读 陋室铭 / 刘禹锡

爱莲说 / 周敦颐

写作

怎样选材

4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第二单元

阅读 5 黄河颂 / 光未然 6 最后一课 / 都德 7* 土地的誓言 / 端木蕻良 8 木兰诗 写作 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

第三单元

阅读 9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10 老王 / 杨绛 11* 台阶 / 李森祥 12 卖油翁 / 欧阳修 写作 抓住细节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 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 / 李白 逢入京使 / 岑参 晚春 / 韩愈 第四单元

阅读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 张中行 14 驿路梨花 / 彭荆风 15* 最苦与最乐 / 梁启超 16 短文两篇

17 紫藤萝瀑布 / 宗璞 18* 一棵小桃树 / 贾平凹 19* 外国诗二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 / 弗罗斯特

20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 望岳 / 杜甫 登飞来峰 / 王安石 游山西村 / 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写作 文从字顺 第六单元

阅读

21 伟大的悲剧 / 茨威格 22 太空一日 / 杨利伟 23* 带上她的眼睛 / 刘慈欣 24 河中石兽 / 纪昀 写作 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 杜牧 贾生 / 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约客 / 赵师秀

【篇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017审定新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7审定最新教材)

教案说明:本教案是新版教材表格式全册教案。本教案严格按照高效

课堂模式进行编写,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

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学 科 : ; 任课班级 : ; 任课教师 : ;

2017年 月 日

1 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了解传记的常识及邓稼先、杨振宁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

3. 体会文章饱含感情的语言特色。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 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导语设计 设计1:(背景导入)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的世界。 设计2:(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预先准备的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实验的照片和相关的新闻报道。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提问:谁来说说原子弹、氢弹实验成功的重大意义。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回忆散文《邓稼先》,感受这位科学巨人无私的献身精神和“纯正”的人格魅力。 设计3:(激情导入)

激情朗诵: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的诗──《踏遍戈壁共草原》

三十五年前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 粪土

师问:谁读过这首诗?你知道是歌颂、悼念谁的吗?(邓稼先) 捷音频年传 许身国威壮

课时蔑视核讹诈 河山 第1 学习目标

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点) 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难点) 学习过程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体会文章饱含感情的语言特色。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重难点)

【篇三】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2016年人教版新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2016年人教版新编(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下册

阅读

单元

主题

一 二

群星 闪耀 家国 情怀

凡人 小事

特征

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

课文

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胡适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11.台阶/李森祥

12.卖油翁/欧阳修(旧文回归)

抓住细节

阅读策略

学习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物1.邓稼先/杨振宁 学习精读,学做批注,了解抒情5.黄河颂/光未然

6.最后一课/都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学习抒情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学习精读,熟读精思,把握叙事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角度,分清详略

10.老王/杨绛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四

修身 正己

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五

生活 哲理

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17.紫藤萝瀑布/宗璞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科幻 探险

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22.太空一日/杨利伟 质疑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24.河中石兽/纪昀

语言简明 文从字顺

14.梅岭三章/陈毅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古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怎样选材

【篇四】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2017春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 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

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a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

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二: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 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本文共有六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

通过列举 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草、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本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三、作业:思考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明确本节课教学要点

二:整体感知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 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研读欣赏

1.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a.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小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b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c.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 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2.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文章开头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历史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无疑是这之中最闪亮的一笔,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3.默读第三部分。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

性格特点。

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的目的: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4.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o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

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问并参与解答问题。

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和译文。译文如下: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五: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选择其他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两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2. 全班讨论: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3. 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感。

六:总结课文:

(一)、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写作特色 :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教后记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 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教学难点: 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

导 入: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 2、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 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诗集: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臧克家,生于1905年的臧老,是对我国新诗作出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他从1925年发表诗作,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成果之富,影响之大,被认为'几乎可以说就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他本人也被誉为'农民诗人'。《烙印》《老马》《罪恶的黑手》《春风集》《欢呼集》《今昔吟》《学诗断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名作。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成为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经典。

4.听读课文: 要求:听清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并思考问题。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明确: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

【篇五】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2016~2017学年度 最新精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

目 录

目 录 …………………………………………………………………………………………………………………………………. …………1

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 …………………………………………………………………………… ….. ……………2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 ………………………………………………………………………………… …………………7

三 丑小鸭(二课时) …………………………………………………………………………………………….. . …………………..10

四 诗两首二课时 …………………………………………………………………………………………………….. . . . . …………….14

五 伤仲永(二课时) ……………………………………………………………………………………………………….. . . ………18

六 黄河颂(两课时) ………………………………………………………………………………………………… . ……………….22

七 最后一课(两课时) …………………………… . . ……………………………………………………………………………….26

八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 . . ……………………………………………………………………………………….32

九 土地的誓言(一课时) ……………………………. . …………………………………………………………………………….36

十 木兰诗(二课时) …………………………….. . . …………………………………………………………………………………40

一一 邓稼先(二课时) ………………………… . . ………………………………………………………………………………….42

一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课时) …. . . . ………………………………………………………………………………….46

一三 音乐巨人贝多芬(二课时) ……….. . . …………………………………………………………………………………….50

一四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 ……. . . …………………………………………………………………………………….54

一五 孙权劝学(一课时) ……………………. . . …………………………………………………………………………………..56

一六 社戏(二课时) ………………………… . . ……………………………………………………………………………………..58

一七 安塞腰鼓(二课时) ……………….. . . . ……………………………………………………………………………………..62

十八 竹影 ……………………………………… . ……………………………………………………………………………………………66

一九 观舞记 …………………………………. . . …………………………………………………………………………………………..68

二十 口技 ………………………………. . . . ……………………………………………………………………………………………….70

二一 伟大的悲剧(二课时) …. . . . ………………………………………………………………………………………………..74

二二 荒岛余生(二课时) ……… . . …………………………………………………………………………………………………78

二三 登上地球之巅(二课时) …. . . . …………………………………………………………………………………………….82

二四 真正的英雄(一课时) …… . . . ………………………………………………………………………………………………86

二五 短文两篇(二课时) ……… . . . . . ……………………………………………………………………………………………89

二六 珍珠鸟(一课时) ……….. . . …………………………………………………………………………………………………..93

二七 斑羚飞度 ……………………… . . . …………………………………………………………………………………………………95

二八 《华南虎》 ………………… . . …………………………………………………………………………………………………….97

二九 马(二课时) …………… . . . . …………………………………………………………………………………………………..99 三十 狼(二课时) …………. . . . . …………………………………………………………………………………………………….103

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3.反复朗读文中描写精彩的段落,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发现文中的童真童趣,并且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以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特征。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百草园,绍兴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鲁迅读书的地方。

2.走进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3.文体资料:

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由此可知,“味”是从“诗书”中来的。“诗书”是儒家经典的代称。而儒家经典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经”,所谓“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第二类为“史”,即《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第三类为“子”,指诸子百家的著作。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菜畦( ) 桑葚( ) 油蛉( ) 蟋蟀( ) 斑蝥( ) 缠络( )臃肿( ) .........

珊瑚( ) 攒成( ) 收敛( ) 脑髓( ) 鉴赏( ) ......

觅食( ) 罕至( ) 竹筛( ) 秕谷( ) 渊博( ) 鼎沸( ) .......

倜傥( ) 书塾( ) 宿儒( ) 蝉蜕( ) 拗( ) 窦( ) .......

锡箔( ) 和蔼( ) 厥( ) 淋漓( ) 叵( ) 确凿( ) .......

2.解释词语:

确凿:

轻捷:

人迹罕至:

觅食:

渊博:

宿儒:

鼎沸 :

高枕而卧:

二、合作探究: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全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朗读全文后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 的百草园”;“ 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并从文章中找出你的理由。

3.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4.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5.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文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过渡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哪些局限?

8.鲁迅希望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

9.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A.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B.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C.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总结反思】

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和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重点难点】

通过对比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三味书屋的先生: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1849~1929年),名怀鉴,字镜吾,浙江会稽人。他20岁那年,考取会稽县的“学生员”(秀才),后因对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舞弊看不惯,不愿再去参加乡试,于是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直至1929年7月30日80高龄去世,整整教了60年学。寿先生博学、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对清王朝丧权辱国的腐朽统治极为不满,很同情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他甘于过淡泊的书塾生活,不愿出去做官,一生不用外国货,以免外国人骗钱。他为人耿直,和蔼可亲,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作为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尊敬。鲁迅先生后来在外面学习、工作,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寿先生逝世后,鲁迅还和先生的家属保持联系。课文中,鲁迅刻画、描写先生也是以尊敬的感情,寓批评于幽默之中。作者批判的是封建教育制度,决非自己一向尊敬的先生。

【导学过程】 一、课内语段阅读:阅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写视觉的: 写听觉的: 写味觉的:

3.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4.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5.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

7.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

8.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二、 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

2.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实践·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给美丽做道加法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响声,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在进行课堂练习。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男老师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

'臭美!拌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蛋真是漂亮。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

'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呀,'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着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做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当天晚自习时,照镜子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1.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下面词语:

①小憩:

【篇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2016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目录

七年级下册

单元阅读

主题 阅读策略课文 写作

一群星闪耀

学习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1.邓稼先/杨振宁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胡适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写出人物的精神

二家国情怀

学习精读,学做批注,了解抒情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

5.黄河颂/光未然

6.最后一课/都德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学习抒情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三凡人小事

学习精读,熟读精思,把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

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0.老王/杨绛

11.台阶/李森祥

12.卖油翁/欧阳修

抓住细节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四、修身正己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4.梅岭三章/陈毅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古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五生活哲理

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17.紫藤萝瀑布/宗璞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文从字顺

六科幻探险

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24.河中石兽/纪昀

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杜牧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最新2017 2017人教版一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