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学习什么什么的经历作文 学习书法的经历作文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我学写作文的经历》

我学写作文的经历 及如何写好作文

作者:人大附中2009届学生 左遥 2009-07-18 23:51

虽说从小学起大家就开始写作文了,但说到底,真正学习写作文是在高三。反正我是在高三学的。若有人能在高一高二就搞定作文,那实在太可怕了。本文主要给那些像我一样没有任何写作天赋的人看。是的,没有天赋已不是理由,面对高考,你能做的只有一件事:

写好作文。

不管新课标怎么变,高考还是考议论文,至少大家还得假装相信他考议论文。我很鄙视诸如“我有XX”之类的作文题,要知道09年的作文可是害了大半人写记叙文,议论文白练了!于是我们所有人都骂,这出的什么破题。估计出题人也不会再这么考了,要是考了,你来找我,我可以像黄森老师一样安慰安慰你。

进入正题。我开始写议论文可以说是相当早。在初中,描写功力减退,记叙文越写越干,老师甚至给了我一个令人寒心的评价:你不太适合写记叙文。要是一般人,就直接傻了,因为初中你不写记叙文写什么呀?但我终究不太一般,我发现,我可以写议论文。是的,议论文。在初二,我开始渐渐用议论文取代记叙文;到初三,我就基本上只写议论文了。最后中考我也写的是议论文。

到了高中,高一仍是记叙文的天下,于是我混得很一般。但我了解到,从高二起,作文将全面进入议论文时代。于是我充满自信地进入到了高二,结果是,我仍然混得很一般。

然而我不信邪。我心想:我可是从初二就开始发议论的人,岂是他们那些高二才开始写议论文的人能比的?我一定会超越他们,现在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可是到了高三上半学期,我混得比以前更次了,时不时还来个跑题偏题之类的。我慌了,真的慌了。我终于明白,初中玩的那一套已经不管用了。这是高中,作文的要求高了,自己得开始修行。

我不妨先回顾一下初中议论文的模式,提醒一下那些还在这么写的人,别再这么写了。再怎么写下去,你恐怕到时候就得接着再写一年了。初中议论文是怎样的呢?简而言之,是这样的。论点:拥有XX,才能成功;论据:陶渊明、司马迁、爱迪生;论证:几乎没有;语言:极干。这就是初中议论文的典型模式。我要说的是,这种模式完全达不到高中的要求。

那么,高中的要求是怎样的呢?

首先,是审题难度的加大。

大家将面对一些非常脑残的和另一些让人极其费解的作文题。比如鲸逐沙丁鱼就很脑残,纯属为了出题编了一个材料,严重偏离实际。而维拉尼城的寓言就属于费解的一类。我的前一届的一个学长想了一年,最终还是没想明白。总之,审题到高中成了大难题。

如何审题。我高三就没有停止过想这个问题。我曾就“鲸逐沙丁鱼”一文向陈老师请教审题方法。老师是这么说的,把每一个词与实际的东西对应。鲸——强大者,沙丁鱼——弱小者。于是作文自然就变成了探讨强者与弱者的关系了。这么一看,似乎审题就很简单了。我一度也以为自己掌握了方法,可马上又遇到了《生命的需要》,讲的是大胖子利奥罗斯顿的死亡。这位仁兄死前大吼了一声: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这一吼把我彻底吼糊涂了。一方面,如果不写生命需要心脏就与材料不符;另一方面,你难道真能写生命需要心脏?这不明显是贬低语文老师的生物水平嘛!结果是,我干坐了60分钟,整场统练我写了五个字“生命的需要”。后来发现同学居然这么写:生命需要一颗非功利之心、生命需要一颗自然之心,还都得了高分。之后又出现了一篇关于歌德看日出的材料文,也是审题颇有难度的。

我想说的是:高中作文的审题是很难的,每一个材料都要去把它弄懂才可以,绝不可以这篇也谈成功,那篇还谈成功。你又没成功,谈什么谈?

至于审题的终极理论,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谈谈两个技巧:

1.对于一个材料,若可以概括成“鲸逐沙丁鱼”这样简洁的句子,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是就可以按我上面说的,把词语一一对应,就可以了解命题者想让你写什么。

2.有一种材料最后带有这样的话: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我发现,这种材料多半是很难写的。一旦遇到这种材料,你就按那些“有人说”中的一个写,不管那些有人说是多么扯。不跑题才是王道。

更有普遍性的审题方法大家还是去问陈老师吧。

其次说论据。

实际上这涉及到专题文的问题。

论据可以俗,但是俗论据不如新论据。比如说我同是写正气,杨涟就比谭嗣同要好。若是写作水平一样,前者就占便宜。所以大家尽可能的去弄一些没什么人使过的论据,老师瞅着也新鲜,想看。怎么办呢?写专题文。

什么是专题文,很简单,就是围绕专题的文章。高三写作文,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专题,围绕这个专题去积累论据。比如说你喜欢音乐,那就选几个名家,贝多芬巴赫什么的,听他们的曲子,查他们的身世,了解他们的风格,总之弄清与之有关的一切。喜欢美术的,那就找凡高莫奈的资料。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惟有专,才能深,一深,就新了。谁不知道贝多芬,但谁能把他的身世联系到他的曲风之上呢?你能,你的材料不就新了吗?或者说你围绕此专题广泛搜集材料,弄一堆老师听都没听说过人,把老师唬得一楞一楞的,也行。

当然,专题还是有点限制的。我知道很多人喜欢游戏,你写个Sky,Th000或是Vigoss当论据我是一点意见都没有,但是架不住老师一看就恶心,于是给你一个让你恶心的分你还没什么可说的。所以,大家还是慎重些。

最好的论据是这种:老师很想去了解但是并不了解的东西。具体有哪些呢,大家自己去想吧。

论证,这个方面因材料、文章要求、个人风格而异,我不知道怎么讲,就不讲了。

语言。

这方面我算比较有心得的。还是从我的经历说起。初中我为什么转向写议论文呢?因为语言不好。并不是说一写议论文语言就会变优美,而是语言对于议论文好坏的影响不如对记叙文那么明显。这是初中的情况。高中我之所以前两年半混得很一般,是因为情况变了。

大家要记住,高中写议论文,语言是重要重要且重要的。注意,我说的“语言”已不再单纯指哪些修辞什么的,也不光是为了让语言优美,而是为了让文章整体有更好的效果,能让老师读罢产生“范文就决定是你了”的冲动。不玩虚的,我直接说我总结的技巧。

(需要参见我的文章《中国,不是维拉尼》,《滴水藏海》)

1.一例带两人,增强说理力度。

如将孔墨合说,一可以展现时代感(毕竟是两个人),而可以简省笔墨。这是一种非常非常神奇的笔法。两个人一人一句,交替着说(注意这是关键),笔墨竟可以极省!同时气势倍增!本人独创的方法,泣血推荐,上范文就是这么简单。

2.意向罗列,长句

我只用过一次,但陈老师以前专门点出了,我就说说。“那是一个战火喧天,杀戮不断的时代,一个诸侯醉心于夺取土地,而谋士们绞尽脑汁替主人出谋划策的时代。”这个句子,一句顶过去四句。说叫意向罗列可能不准确,反正就是把对一个东西的很多描述融合到一句话里,合成一个长句。你不用说“那是一个战火喧天的时代。那是一个杀戮不断的时代。那是一个诸侯醉心于夺取土地的时代。

那是一个谋士们绞尽脑汁替主人出谋划策的时代。”用长句写,或许显得更有水平一些,至少省字数,为你的议论提供了更多空间。

3.每段开头有引导语,结尾有总结语

“与黑暗中坚持正道德传统,自先秦始""他们是中国坚持正道的脊梁,他们让中国不同于沉沦的维拉尼”

“于艰难中坚持正道的精神,在后世得到了传承""韩愈们是中国坚持正道的中坚,他们让中国不同于疯狂的维拉尼。”

“与浓黑的悲凉中坚持正道,在封建的末期往往要付出更为惨烈的代价""他们以珠玉之身燃成火炬,让坚持正道的光芒灿烂如日,普照寰宇,这不灭的中华精魂,注定中国不同于消逝的维拉尼。”

陈老师帮我改维拉尼那篇时提到了这种意识(实际上那些语言多是她写的)。与其说这是结构上的安排不如说是语言上的技巧,因为一旦加上,马上就使文章上了一个档次,见效快,无副作用。大家不妨一试。

4.由点到面

多是在结尾处,以排比举例带来广度。

5.引用!引用!

能引则引,多多益善。什么诗词歌赋、名人名言,只要相关就尽情地往上拽吧。话说我们这届有个叫黄怡的,那个引用,多到了让人看完想自杀的地步。她只要不跑题,基本就是范文。后来有些人读范文,遇到黄怡的直接跳过,说根本学不来,看了也没用。我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看法,不是当代中学生应具有的精神面貌。人家引用多,是大牛;你学着用几个,不久成小牛了吗?又不要你达到她那种程度。大家有兴趣可以找陈老师借她的范文看看,只是事先请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学习什么什么的经历作文}.

6.结尾回扣现实

这个技巧,真没什么好说的。不会?得了,我说句式吧。“然而,当今社会+阴暗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轻松搞定。

篇二:《一次特别学习经历作文》

一次特别学习经历作文

篇一:

在暑假里,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到浒山的游泳馆去学游泳,我带了游泳圈、游泳眼睛、游泳帽和游泳衣,

一来到游泳馆,我不禁赞叹道:哇噻!好大啊,我太喜欢在这里游泳了!

我换好了衣服,来到了游泳池前,我的脚不禁颤抖起来。这时,爸爸猛得把我推下了水中,让我喝了好几口水,差点把我淹死。我马上抱住了游泳圈,把它套在了身上。

爸爸游过来了,想交我游泳。我坚定的说:我一定要自学成才。

我先用左手来游,我把全身的力气都用在了左手,同时游泳圈也在左手腕上上下滑动,右手也在使劲地划着,头向左边偏移。脚呢!扑腾扑腾地弹着,溅起了美丽的水花。我用左手学会了以后,我又用右手来学。我也把全身的力气集中在了右手上,头向右边偏移,左手也使劲地划着水,脚也扑腾扑腾地弹着。因为用右手来游,不是很适应,水进了嘴巴和鼻子,这样实在太难受了,使我不能呼吸,憋死我了。最后,我不套着游泳圈的游,手使劲地扑腾着,脚踢着水,喝了很大很大的一口水,都进了鼻子里。这时,爸爸游过来了,经过他的指点,我终于学会了。

经过了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呀,不吃点苦,是学不会的。

爸爸妈妈都上去了,我也该上去了,换完了衣服。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游泳馆。

篇二:

在我五岁那年,一个星期天的下午,这是我第一次玩电脑的时候。爸爸说:这个是鼠标,这个是键盘……接着,爸爸有急事出去了,一个有而富有教训的故事发生了。

我坐在电脑面前,乱按一同通,结果按出了一个上面写着删除的东西,我觉得非常好奇,于是就按了确定。接着,一个图标立即在电脑屏幕上没了,原来这个键是把电脑屏幕上的垃圾拿掉。太好了,我要把所有的垃圾拿掉。接着我按刚才的步骤来删除。我删的可过瘾了,并且还叫出了声:我删我删我删删删……过了不一会儿,我就迷惑不解了:为什么网上邻居和我的电脑还有回收站怎么删除不了。这时爸爸回来了,我兴高采烈地告诉爸爸我帮电脑清除垃圾的过程,结果爸爸大发雷霆,原来我清除的不是垃圾,而是爸爸昨天花了大半天才装好的软件,爸爸立刻就骂我个狗血淋头。

通过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个教训:正所谓好奇之心不可无,但有些人就是因为好奇而闯了祸,所以我们好奇归好奇,不要多手多脚,这样才不会闯祸。

{学习什么什么的经历作文}.

篇三:

四月二十五日,星期三,早晨上自习的时候班主任周老师宣布:请同学们做好准备,马上学工处老师带领大家到南京市栖霞区税务局!一听这话,同学们起初是高兴,紧接着又是疑惑:去税务局干什么?大家一路上思索着这个问题,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税务局大门口。下车后,老师说:我们今天来此学习税收知识!这次同学们没有了先前的高兴,而是陷入深深的疑问中:税收是什么?有啥用?

带着疑问,同学们投入到另一种形式的紧张学习中。这次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是税务局派来的一名税务干部,这位叔叔以标准的普通话向我们仔细讲解图片的内容,每个同学都细细地聆听,手中的笔在飞速地记录着。有些同学时而停下手中的笔,把头紧紧逼向其他同学的笔记本。原来有些字他们不会写,甚至没有听懂叔叔的话,干脆抄袭一下其他同学的,这样来得快,记得准确。也有一些同学养成了随身携带录音笔的习惯,一听到叔叔开始讲解了,马上打开开关,把录音笔直接贴向叔叔,似乎不接触到叔叔的嘴巴就不能录下全部的讲解内容似的。

感觉时间并不长,叔叔的讲解就结束了。但是,同学们兴犹未尽,很多同学还缠着叔叔问这问那,更有一些同学要么是字不会写要么就是记得不准确,干脆把本子和笔一起递给了那位叔叔。哎!真是难为那位叔叔了!那位叔叔还真配合,有求必应,乐得同学们合不拢嘴。这时,我突然想到我还有重要的事要做,于是就和其他同学顺着刚刚走过的路线往回走,再次逐个展览室逐个图片仔细地阅读着、记录着。这次我的绘画特长可以展示了,有些内容重要的图片我就用简笔画快速地画下来,然后在画子边上配上内容简介。有些图本来就是以漫画的形式来表现,我对此尤为喜欢,干脆就要尽力照搬!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走出了刚进来时的门了。

这时,我陷入了沉思,想想其他同学的争先恐后,再看看我自己的流连忘返,感觉大家非得要把所有看到的听到的东西全部记下来才安心。真是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就在大家集合准备返校的那么一个短暂的闲暇,同学们还在相互比照、纠正、记录,甚至还争得面红耳赤。笔不离手、争执不断,在沙沙的记录声中,在激烈的争执声中,汽车发动了,载着这热闹场面快速驶向了学校。

这次学习经历令我特别难忘,因为我由此不仅知道了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强制、无偿地对社会产品进行的一种分配,税收可以筹集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和监督社会经济等等有关知识,还深深地认识到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应该以此次参观为起点,继续努力学习更多的税收知识,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纳税人意识的好公民。

篇四:

夏日的午后,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梧桐树正茂盛地生长着。抬头望去,夏日的阳光像被筛子筛过一样,细碎的光芒穿透枝叶,洒满一地。望着这斑驳的倒影,记忆随之飘忽到那年夏天。

农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节。奶奶一边从橱柜里找出一大包糯米,一边喃喃地说:唉,以前我们小的时候啊,每到夏天就盼过端午,只有过端午才能吃一顿饱饭啊……我想奶奶又要忆苦思甜了,连忙对她说:您老人家就别老想伤心往事了,有什么让我帮忙的没?奶奶白了我一眼,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豆、枣泥、豆沙、薏仁、莲子、枸杞、花生等东西,对我说:去把盆里的粽叶捞出来晾着。我找到放粽叶的盆,看到许多碧绿修长的叶子正浸泡在水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闻着心旷神怡。妈妈见我还像只猫似的闻着,假装生气地说:这只懒猫,快来帮忙,去把糖罐拿过来!奥!……主要的工作是你们做完了,我又成了打杂的。

包粽子啦!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将一片粽叶卷成漏斗形,用勺子装了两勺子糯米。糯米里混合了红豆等八宝,煞是好看,难怪名字叫八宝粽啊。奶奶和妈妈熟练地包好了,然后用细细的粽叶条,将粽子五花大绑起来,完成了。她们包的很快,仿佛施了什么魔法似的;而我包起来,粽叶好像诚心跟我过不去一样,不是一角漏出米来,就是用力过大把叶子涨破。

包了半天,我总算做好了三个半成品。奶奶把三个破头咧嘴的半成品一起放进锅里,蒸了足足一个小时,我开始闻到粽子诱人的香味了。迫不及待地取了一个出来,吹着热气尝了尝。呀!怎么那么咸啊!我忍不住叫了起来。你是不是把盐当做糖来放了啊?在奶奶和妈妈哭笑不得中,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哇!你说,我把甜的做成超级咸的,我能不难忘嘛!学习不一定要在书本上。生活才是一本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海洋。难忘!因为有蕴含在里面。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难忘的经历作文

>>>一次难忘的经历

>>>难忘的一次活动

>>>第一次撒谎作文

>>>难忘的第一次

篇三:《最难忘的学习经历》

如果说让人最难忘的学习经历莫非就是我读小学时发生的那件 事。

那天,天接近黄昏,马上就放学了,赶快在课堂上借书看,结 果,还是只借到了两本,虽然有点少,但是,有书已经可以了。 因为在小学我是住读生,所以会有两节晚自习,一般作业写完 后就没什么可以干的了,所以借书好消磨时光啊。结果因为书太好 看,下了晚自习我还没看完,于是我就想,我可以睡觉时再看啊。 然后,我就被我的这一想法说服了。

疾步走到宿舍,飞快的走到寝室,快点洗澡之后,然后就准备 看书,哪想到,刚坐到床上,就打睡觉玲了。哎,倒霉。 然后就有了以下情节的发生。

拿着手电筒看书。

当老师一来,我就假装睡觉呢,这样就不会被发现了,有时候 我就喜欢被自己的小聪明洋洋自得,结果就疏忽了,我的被子没有 完全遮住手电筒的光,当老师再次来检查的时候,就看到了我把。 看书看到津津有味的我,却感觉到一阵疼痛在身上蔓延开来, 潜意识告诉我,老师来了。那个场景,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涩涩 发疼呢。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学习什么什么的经历作文 学习书法的经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