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山东菏泽文明风景的文章(400字以下) 描写风景的文章400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山东省菏泽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夏雨说来就来,说去就去; , 。夏雨喜欢与闪电结侣,和雷.霆为伴。立闪裂空,常是它的报幕;惊雷滚地,常是它的鼙鼓。夏雨从不默守死板的模式,.......

也不就范单一的框框。有时候,它以急箭般的雨点儿(扫∕射)向大地,将山川变成白茫茫的世界;有时候,它以层层密密的雨帘,(遮∕搅)得天地不分;有时候,它以鞭子似的雨线,抽打着大地的一切;有时候,它将铜钱般大的雨点,(撒/洒) 落在牛背东边的草丛,而牛背西面,却是一弯天盖蓝得迷人;有时候,它像个跌跌撞撞、盘桓数日赖着不走的醉......

魔, ,不将江河、湖泊鼓捣得满满溢溢,不将房舍、道路埋葬于洪水、泥石流里,决不离开。我惧怕这种暴虐、残酷的夏雨。 ....

1. 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雷霆 鼙鼓 B.默守 报幕

C.跌跌撞撞 盘桓 D.暴虐 残酷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扫 遮 撒 B. 射 搅 撒

C.扫 搅 洒 D. 射 遮 洒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时久盼不至,有时不请自到 不把树木、庄稼折腾得东倒西歪

B.有时不请自到,有时久盼不至 树木、庄稼不被折腾得东倒西歪

C.有时不请自到,有时久盼不至 不把树木、庄稼折腾得东倒西歪

D.有时久盼不至,有时不请自到 树木、庄稼不被折腾得东倒西歪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相信,如果演奏者没有寄寓自己的万般心事,琴声不可能如此如泣如诉。 ....

B.在她生病的那段日子里,同事们对她照顾得无所不至,她深受感动。 ....

C.尽管季节是在深秋,这几天天气却很暖和,走在阳光下,感觉如坐春风。 ....

D.这种主观上的干预,破坏了叙事的自然秩序,是不可理喻的败笔。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由于伪常识的存在,使得一些干部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行为“习以为常”,认为这些不过是生活小节,不上纲、不触法。

B.卡尔扎伊拒绝在美阿安全协议上签字、释放塔利班犯人,以及说服其哥哥退选,都是为支持拉苏尔当选。

C.高校还应加强对学生创业理论和意识的培养,并积极提供学生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

D.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陈方正

首先,是“礼乐”观念之演变为贯穿整个轴心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古代,“礼乐”(亦合称为“礼”)即宗教仪式,但到了殷周之际,其意义便发生基本变化。因为周公“制礼作乐”的意义在于“礼者德之则”,而“‘礼’和‘德’是互为表里的”;周公对成王的告诫则以“敬德 ”(累积德行)为主。换而言之,代表宗教的“礼”已经渗透了政治含义,即与关心民生、民食的“德行 ”分不开了。这变化所代表的,是“从‘天道 ’向‘人道 ’的移动 ”。至于“礼”的意义再次发生革命,是“孔子不断寻求‘礼之本 ’而归宿于‘仁’""它可以说是孔子从哲学角度重新阐释礼乐实践的最后完成 ""也标志着儒家轴心突破的开端 ”。换而言之,代表政治秩序的 “礼”渗透了深刻的内在修养含义,而变成与衡量个人行为准则的“仁”分不开,因此“‘仁’与‘礼’虽有内外之别,但必须合起来才完整 ”。这可以从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这句名言得到最明确的证据。

其次,是孔子与古代礼乐传统的复杂关系。这有两个对立的面相。一方面,“子不语怪、力、乱、神”,强调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也就是说,孔子毕生致力于抗拒乃至超越巫文化:“中年以后作为轴心突破的一位先驱,他自然是以礼乐传统作为思想或哲学突破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从《论语》和史籍中的记载,却又可以找到孔子深受古代宗教包括巫文化深刻影响的大量证据,这和他为殷商遗民与崇拜周公不无关系,甚至,也可以说是他获得强烈使命感的由来 ——因为“巫传统的 通天地 ’使他终于能发展出人得以个人身份,自由而且直接地,与‘天’交通的构想 ”。因此,对传统“他采取了重新诠释而不是全面拒斥的态度”。将这两方面合起来看,便可以说孔子虽然致力于建立新传统,但仍然是深深植根于旧传统而并没有与它决裂。这显露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其强大延续性,因此,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中国的“轴心突破”表现得最为温和与渐进。

最后,则是以“内向超越”来作为中国“轴心突破”亦即整个哲学运动的特征。所谓“内向超越”是和西方特别是希腊哲学的“外向超越”做对比,而“超越世界”(transcendental world)则是和现实世界相对的。“外向超越 ”的显例是柏拉图的“理念”(idea)世界,即在我们熟知的、杂乱无章、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以外,还有由一套永恒不变、迥异尘寰、清明崇高的“理念”(idea)所构成的世界,那可以说是“外向超越 ”最典型的例子。以色列的全知、全能、全在之上帝,当然也是同样突出的另一个例子。与此相反,中国哲学家的“超越世界”一般都以“道”为名:它虽然不同于现实世界,两者却又紧密相连,不可截然划分,其间关系可用“不即不离”来形容,这就是所谓 “内向超越 ”。

(选自2014年6月《读书》)

6. 本文是一篇书评,下面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礼乐的意义经过了从宗教向政治、再从政治向内在修养的两次革命变化。

B.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是从哲学角度对礼乐实践所作出的重新阐释。

C.因为中国的 “轴心突破”表现得最为温和与渐进,所以中国文化才能呈现出强大的延续性。

D.中国哲学运动的特征表现为“内向超越”,而希腊哲学则表现为“外向超越”。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毕生致力于抗拒乃至超越巫文化,但又深受巫文化的影响。

B.中国哲学的“超越世界”不是和现实世界截然划分,而是融合在现实世界之中。

C.孔子虽然致力于新传统的建立,但对旧传统又有很多的吸纳与继承。

D.柏拉图的“理念”(idea)世界是由一套超越现实之外的理念所构成的。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殷周之际,“礼”中渗透了“德”的因素;而到了孔子那里,“礼”与“仁”则变得关系密切。

B.孔子对“礼乐”传统的态度看似矛盾,但与孔子的整体思想并不冲突。

C.从文中可知,“礼”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而“仁”则作用于人的内心。

D.在中国哲学中,“道”离不开现实生活,两者紧密相连,不可截然划分。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霍光论

苏轼

古之人,惟汉武帝号知人。盖其平生所用文武将帅、郡国边鄙之臣,左右侍从、阴阳律.

历博学之士,以至钱谷小吏、治刑狱、使绝域者,莫不获尽其才,而各当其处。然此犹有所试,其功效著见,天下之所共知而信者。至于霍光,先无尺寸之功,而才气术数,又非有以.

大过于群臣。而武帝擢之于稠人之中,付以天下后世之事。而霍光又能忘身一心以辅幼主。...

处于废立之际,其举措甚闲而不乱。此其故何也?

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于其成。至于捍社稷、托幼子,此其难者不在乎才,而在乎节,不在乎节,而在乎气。天下固.

有能办其事者矣,然才高而位重,则有侥幸之心,以一时之功,而易万世之患,故曰“不在乎才,而在乎节”。古之人有失之者,司马仲达是也。天下亦有忠义之士,可托以死生之间,而不忍负者矣。然狷介廉洁,不为不义,则轻死而无谋,能杀其身,而不能全其国,故曰“不在乎节,而在乎气”。古之人有失之者,晋荀息是也。夫霍光者,才不足而节气有余,此武.

帝之所为取也。

《书》曰:“如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嗟夫,此霍光之谓欤!使霍光而有他技,则其心安能休休焉容天下之才,而乐天下之彦圣,不忌不克,若自己出哉! 苟以人臣之势,而居于廊庙之上,以捍卫幼冲之君,而以其区区之才,与天下争能,则奸臣小人有以乘其隙而夺其.

权矣。霍光以匹夫之微而操生杀之柄,威盖人主,而贵震于天下。其所以历事三主而终其身天下莫与争者,以其无他技,而武帝亦以此取之欤?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武帝擢之于稠人之中 提拔 .

B.至于捍社稷 保卫 .

C.郡国边鄙之臣 浅陋 .

D.则奸臣小人有以乘其隙而夺其权矣 机会 .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付以天下后世之事 不赂者以赂者丧 ..

B.才不足而节气有余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C.又非有以大过于群臣 不能容于远近 ..

D.先无尺寸之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

B.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

C.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

D.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知人善任,所选拔的官员都能竭尽其才,而且功劳业绩显著。

B.辅佐幼主,最重要的不是有过人的才能,而是要有节操、气度和涵养。

C.霍光虽然昏庸无能,但能一心一意辅佐幼主,所以得到汉武帝的信任和重用。

D.文章认为司马仲达有才能而没有节操,荀息有节操而没有气度、涵养。

第II卷(共114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于其成。(5分)

(2)然狷介廉洁,不为不义,则轻死而无谋,能杀其身,而不能全其国。(5分)

14.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望行人

王建

自从江树秋, 日日望江楼。

① 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州。

② 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

久不开明镜, 多应是白头。

[注]①珠浦:即合浦,地名,在广西南部。②鱼比目:比目鱼。双眼在一侧,常喻形影不离的夫妻。

(1)诗中的“行人”处于怎样的生活状态?作者是如何表现的?(4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表现了女主人公哪些思想感情。 (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 , , 。”有害

的朋友也有三种:“ ,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客”悲伤的原因,其中因与天地相比自身显得渺小的语句是:

“ , 。”

(3)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

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

五、(12分)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 (4分)

我们不能设想百家争鸣是一曲和谐的大合唱,全都是 。(8个空格)事实上,百家争鸣,鸾凤夜莺要鸣,雀鸟鸡犬也要鸣,癞蛤蟆夜猫子也要鸣。只有在这种争鸣中,鸾凤夜莺的声音才会充实发展、焕发新的活力; ,(12个空格)攀登上新的水平;癞蛤蟆夜猫子之属,也才会被识别,被克服,被扬弃。

17.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三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阿瑟·密勒的既是导演手记又是中国印象记的《在北京的推销员》一书是由于自己的艺术终于在中国博得了若干赏识因而对这个国家多少怀有好感的艺术家的一项直率而不事雕饰的记录。

18. 下面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涛声

陆原

(1)在眼前摇曳的一望无际的绿色,是棉田的青春,婀娜娇媚,朝气勃发,饱满的激情在田野上张扬。这是江南浓烈的春之景!

(2)然而,这里不是烟雨迷蒙的江南,而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七月的阳光,在没有白云的过滤下,恣意而为,热浪汹涌,极尽夏日的威力,仿佛要证明它的无穷能量。

(3)在太阳底下,无形的光线有如万千枚银针一齐刺在身上,焦灼的疼痛感从皮肤底下冒出来,使我极想躲到树荫下,以逃避阳光的暴晒。都说新疆夏季的阳光火辣辣的,紫外线特别强,这次我真的领教了。难怪我看到台州援建第一师阿拉尔市指挥长蔡文富和副指挥长林杰,都是满脸紫黑。来援疆前,他们是江南典型的白嫩脸色,没想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脸竟晒得这么黑,可见他们没少在援疆工地和援建的农业园区上跑。

(4)我站在棉田里,站在火烈烈的太阳下,心想,任何一种植物都经不起这样烈日的烤灼。

(5)但眼前绿色的棉花在无声地回答着它们的可能。嫩绿的棉秆,挺拔纵横向上伸展,连枝秆上毛茸茸的细管也笔挺不萎。一片片硕大的碧绿棉叶如掌托举,万千片棉叶便像万千只奋举的手掌,让人感受到它们奋发的劲力、不屈的争取精神。这不禁使我心生感慨:棉花也是大自然里的一种生命,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

(6)辽阔的棉田,有红花和嫩黄色的花在绿叶下探头探脑,也有的在枝头上迎风摇动,给棉田带来无限诗意。

(7)经八团连队职工介绍,我才知道棉田里那些粉红、大红、紫红色的花,都是从嫩黄色的花朵蜕变而成。清纯的黄花无所顾忌地开放,如天真烂漫的孩童,惹人喜爱。当黄花经风经雨后,便成为娇艳的粉红色,展开的花瓣聚合而起,如青春少女,显得羞羞答答,仿佛知道世间荣辱美丑。粉红色的花朵逐渐变成大红色,然后再变成深红色,于是凋谢于天地。棉花朵的色变,有如枫叶,待到叶红如丹,美丽的辉煌便是生命的顶峰。这像人生,大红大紫后,便走向沉寂,走向消亡。

(8)虽然,棉花朵的生命凋谢了,但它孕育了新的生命。每一朵深红色的花朵都留下了一颗绿色的棉铃,棉铃在时光里生长万千根银丝,这是棉花朵美丽的希望。

(9)风过处,棉田绿浪起伏。连队职工兴奋地介绍说:“再过十多天,整个棉田便会黄

篇二:《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2015年11月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B)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 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跛脚(bǒ) .夭阏(è) 鹰隼(sǔn) 龟裂(ɡuī) ...

B.船坞(wù) 骄横(hènɡ) 谂知(shěn) 修禊(xì) ....

C.缧绁(xiè) 桀骜(ào) 会稽(kuài) 阙然(quē) ....

D.泠然(línɡ) 鼓枻(yì) 缂丝(kè)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防犯

B.疏朗

C.斑驳

D.晦朔 奥密 暮蔼 悲恸 形骸 绚丽 拔擢 淈泥 干练 熟视无睹 万籁有声 一愁莫展 食不果腹 创伤(chuānɡ) .

3.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面对读研和工作这两条路,家境困难而成绩优异的她感到 ②韩国外长 日本政府:必须立即停止对军国主义历史的美化。

③这种动物最初是在四川的宝兴县发现的,它们 后来在四

的另一些竹林中也捉到过。

A.无所适从 警告 栖息

C.不知所措 正告 栖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山东菏泽文明风景的文章(400字以下) 描写风景的文章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