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2015广东高考十篇优秀作文——感知自然》
2015广东高考十篇优秀作文——感知自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广东省2015年普通高考部分优秀作文
用眼去看,用心去听
□ 广东考生
作文:
星野道夫曾言:“同一个地方,不同的人通过自己的角度去看,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感知自然的途径参差多态,或打开电视欣赏色彩鲜艳的荧屏,或轻点鼠标浏览千奇百怪的世界。而我认为,惟有走出房间,走进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听,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无限魅力。
通过虚拟的信息网络途径去了解大自然也未尝不可。随着信息多元化的发展,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我们只需轻轻按动手中的电视遥控器或是鼠标,只要是我们想看到的信息和图片,都将毫无保留得展现在我们眼前。正如网友侃言:“如今的每一个人都是身处茅庐而心知天下的诸葛亮。”形形色色的自然风光当然也无一例外得被囊括在其中。人们坐在舒适的家里便知晓南极企鹅的生活习性,了解撒哈拉沙漠的广阔无垠,清楚四川九寨沟的风景怡人。这种种体验都是前人无法想象的。
然而,虚拟的网络途径只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冰山一角。坐在沙发上或电脑桌前,你也许可以知晓南极企鹅的生活模式,却无法了解身处天寒地冻的环境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如何抗争自然给予的挑战,是如何书写生命带给它们的壮歌。躺在舒适的床上,你也许深知无边的沙漠带给探险者们的种种艰辛与困难,但无法体会那炎热的空气给人的窒息般的痛苦和那干燥的沙粒给人带来
的绝望。正如你观赏着眼前九寨沟的斑斓色彩,却永远无法享受那溪流的清冽与拂面而来的清风之柔和。由此可见,仅从虚拟的途径了解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既然如此,不如走进大自然,与它拥有一个心贴心的拥抱吧!当你踏进绿绿的草地,自然给你的不再只是一张翠绿的图片,而是沁人心脾的幽草芳香和生机勃勃的小动物乐园。当你走进宽阔的大森林,自然给你的不再是一幅幅野兽的画像,而是地球之肺给人带来的清新空气和舒适的荫凉。比起在网络中源源不断的海量自然信息,你不仅收获了自身亲历的难得体会,而更多的是自然赠予人类的无限美好。还在等什么?难道要放弃掉那用再多的金钱都买不来的自然厚礼吗?而只有通过自身经历的途径才可真正了解那份礼物的厚重与美好。
罗素有言:“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不要再呆坐在沙发上或电脑前,走出一成不变的生活,用眼去看这大自然的参差多态,用心去听听大自然脉搏的跳动。惟有此途径,人类才能知晓自然母亲的美好与神奇。
用眼去看,用心去听。
点评:
本文围绕“走进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听”立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论证周密。文章开门见山,于首段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先从反面论证“通过虚拟的信息网络途径”去感知自然虽然“未尝不可”,但是“远远不够”,再从正面论证只有走进自然才能收获“自然赠予人类的无限美好”,结尾再次点题。行文连贯,照应严密。语言整饬流畅,句式长短结合,富有节奏,蕴涵情感,显露出较为坚实的表达功底。稍微有些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引文不尽准确,个别地方“得”“地”不分,个别句子因存在掉字现象而损害到语言之美。(点评:桂新)
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 广东考生
作文: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电视等的出现使“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成为了可能。通过科技,我们不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还能更深入的探索自然的奥妙。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让我们更好的感知自然。
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见了世界的壮美与辽阔。目前,一组“世界与内蒙古撞脸”的图片在网络上走红。从图片中我们能看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景点在许多地方与内蒙古有异曲同工之妙。网友们纷纷感叹,要是没有科技,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现内蒙古那具有“国际范”的美。的确,如今的人们处在边界的互联网时代,不出家门,我们就可以看见内蒙古广阔无垠的草
原,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气势。这要放在古代,人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惫。在偌大的世界里,人是渺小的,只有通过科技,才能满足我们对自然无限的好奇心。
科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通过科技,我们无需实地考察,就能从宏观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尼泊尔发生了8.0级大地震,令世界为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们得以换一种方式心系灾区。通过电视,我们了解到灾区的各方面情况。通过上网,我们还能了解到尼泊尔此次灾难发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气象灾害等等。科技拉近了我们与尼泊尔的距离。我们无需亲自前往灾区,便能够感受自然的巨大威力。有了科技,我们对自然的感知就不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我们能更加理性地面对自然,对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间。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在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科技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想象,推动了我们去探索。回首在科技不那么发达的时代里,哥伦布历尽艰险发现新大陆,却未发现那不是他所向往的亚洲;近代中国人因为科技落后而缺乏对世界的了解,妄自尊大""我们要好好利用科技,开眼看世界,更好的感知自然,利用自然。
日前,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师辞职信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辞职信。我们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同时,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看看,生活,毕竟还有诗和远方。
总而言之,在这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里,科技的出现总是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感知自然的。我们应感激: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本文完全符合题意,观点十分鲜明。标题“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全文围绕此分别从“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和“科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两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层次清晰,论证严谨,观点突出。
本文立意深刻,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作者反复强调“科技”能“让我们更好地感知自然”“利用自然”,“更好”二字体现了小作者并不否定亲身感知自然的重要。文中倒数第二段,作者借用时下流行的教师辞职信,提出了“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看看,生活,毕竟还有诗和远方”,可见其论证思维的严谨、辩证,值得点赞。
全文用例恰当,中外并举,引古说今,详略得当,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论证能更深入一点,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会更精彩。(点评:民之音)
带您去看花海
□ 广东考生
作文:
昨日之时,你教我草长莺飞,细雨朦胧。
今日之时,我教你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仍记得小时候,父母外出,外婆你总是在乡下带着我忙农活。正当夏时,天气炎热,忽然一场大雨,你放下农活,笑眯眯地翻过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说:“囡囡,热了吧?走,外婆带你凉快去。”一个激灵,鱼跃而起。外婆打着把破旧的伞,肩上骑着小小的我便出了门。外婆所说的“纳凉好去处”竟是村里的一片莲藕地。地是小方的浅池塘,有一间破木屋,我们进去时已湿了身,外婆顺手摘了片荷叶搭在我的头上,浅浅的荷香,仿佛我就正是荷花欲开时刚醒来的花仙子,我离荷塘多么多么近啊!大雨冲刷了盛夏的暑气,连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凉的,溢着花香的。
荷花淡淡开,在风雨中舒展姿态,绿色的裙摆随风扬起。我偎依在你怀里,糯糯的声音问道:“外婆,为什么下雨了就会凉快?为什么荷花夏天开?为什么" "”“哎呦,可问怕外婆了!外婆哪里知道些什么,外婆只管晓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那后天呢,大后天呢?”我追着问,你捏了捏我的小脸,说:“那要等囡囡长大后才能教外婆了。”我心中略有惆怅,这片荷塘已离我有些远了。
是啊,长大了,我会了。我会牵着你去散步,瞧见路边开得正烂漫的小野花,我可以指着它,告诉你:“外婆,那是覆施子,有清热解毒之用" "那是金钱草,因为它的叶子圆圆的像铜钱""”你笑而不语,脸上尽是自豪。你突然看看天,我知道你想看清天上的云是怎样的状况。但你眯着眼,总是看不清,觉得天更远更远了,自嘲的说道:“哎!老了,眼睛不中用了。”我拍拍你的手背,翻了翻手机里近几天的天气预报,说:“外婆,明天又是晴天呢,这个星期都不会下雨,我们去看荷花吧,我可以告诉你荷花有哪些药用价值哦。”我扬了扬手机,天空就在这里,自然也在这里,不远。我们可以离那片荷塘更近。{感知作文}.
很感谢你,带我去看荷赏雨,让我亲近自然,获得感性认识;现在,我带你去看荷花成片,给你数数荷花的药效,让我们理性认识自然,不必遗憾。
我们,去看花海成片,细数花名。
点评:
大道至简。高考场上的作文亦然。本文的“至简”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标题简。题好文一半。高考作文要求“题目自拟”,该生拟的是“带您去看花海”,
此题是全文一以贯之的线索,拟得很有诗意、很能吸引人眼球;用“您”这个第二人称写作,在70万份高考卷中其辨异性很给力,值得点赞。其二是结构简。全文共7段。第1、2段快速入题分别写“昨日之时感受自然、今日之时感受自然”,第3、4段详写我幼时被外婆带去“感受自然”,第5自然段写我长大了带外婆“感受自然”,第6自然段用议论抒情绾结前文,第7自然段扣题点题作结。全文绝无蔓枝,浑然一体。今年作文的关键词有“感受自然”、感受自然的途径(用身、用心、用科技手段)、感受自然的结果(自然离我们“远”“近”),作者用7个自然段将其掰开揉碎、扣得很充分。其三是题材简。全文就地取材,就写田边地头,就写真情实感,人物少、情节明、环境“简”,很有“实战”价值。此外,本文文体特征突出,文情(天人合一)理(光大发扬孝文化)并茂,详略处理亦无不当。
(点评:王 景)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
□ 广东考生
作文: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得以借助电视、网络等手段以认识自然。但若把科技当做感知自然的真正途径,在我看来,不免可悲。{感知作文}.
是的,科技只是工具,只有亲身走进大自然中,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才能够真正感知自然的美与力量。
何谓“感知”?“感”即感受,“知”为相知。明白了这一点,便可知为何科技手段无法让我们真正地亲近自然,感知自然。
电视可让我们知晓全球天气,网络可让我们将生物知识尽收眼底,科技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然万物的一种极便利的途径。然而,这顶多可算作对与自然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认知。科技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工具,它始终无法让人感受自然之美。正如孩子们从来不会为屏幕上的红花绿叶而欢呼雀跃,画家们从来不会面对电视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挥毫;同样,天气预报不会让诗人诗兴大发,生物纲目种属也无法让作家文思泉涌。作家迟子建曾说过:“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颗心脏。”既然如此,我们必须放下鼠标,离开电视,亲身走向大自然,方有望与大自然相感相知,相亲相近,让心灵得到美的洗涤。
以亲身走进自然的方式,其意义还不止于对美的感知,更在于通过与万物的接触,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对自然长存一颗敬畏之心。
人本为自然的一个部分,然而,工业文明的兴起,斩断了人与自然间的纽带。人们得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这便使人类对自然失却了敬畏之情,却添了一份
篇二:《作文感知训练》{感知作文}.
它的流程可分为四个部分:前测——训练——后测——评价。所谓前测就是通过设置问题了解学生的原始状态是什么,也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不加以任何描述直接让学生写花生,因为没有任何干预的前测才是标准的。通过前测了解到学生只以单一的感知去描述事物后,就应进入训练阶段。即以工具去干预、影响,使原始状态发生改变。所以我引领学生反复运用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工具开展全方位的感知训练,并通过细致观察和对比观察来更高层次地提升他们的感知水平和能力。训练完成后便开始后测,也就是检验之前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事实证明,同样题目同等时间内学生已能够综合自己的五种感官来感知事物。说明训练中的干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最后在评价环节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收获,总结经验,对训练的结果形成认知。
“作文三步法”之感知能力训练(一)——学会感知物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0 更新时间:2007-2-12 【字体:小 大】
教学目标:
1、全方位调动感觉器官进行感受
2、调动感觉器官全方位进行感受
3、换时换位换情感受
4、根据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重点:调动一切感官全方位感知物
教学难点:根据感知物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方法:三步法
1、理论训练:帮助学生明确全方位调动感官,全面感知事物
2、操作训练:通过分析演示例文以及列出的感知提纲训练,进一步掌握感知物的方法
3、成形训练:指导学生根据感知物的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制作好教案并准备好玉树一盆
2、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二、 理论训练
1、全方位调动感觉器官感知事物:看、听、嗅、触
(1) 看:物的颜色、物的形状、物的构造以及物体的特点和功能
(2) 听:物的声音(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物的声息(如广告词“肌肤在呼吸”
(3) 嗅:物的气息、物的气味
(4) 触:物体的软硬、冷热、质地、干湿以及手感的细腻、粗糙等
2、调动感官全方位感知——全面感知事物
(1) 感知物的各个部位(上下、前后、内外)——感知物体本身
(2) 感知物的周围附属物——感知物体的外部环境
3、对物进行换时换位换情感受
(1) 变换时间:时间的变化对事物的影响
(2) 变换位置:环境、位置的不同,事物会有怎样
(3) 变换情绪情感:融情于物,即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物体之上
4、说一说:所看见、听见、闻到、摸到的玉树,即同学们感知到的玉树是什么样的
5、比一比:每个人所感知到的玉树形象是不是一样
6、谈一谈:平时所见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自己对玉树的情感如何
7、小结:我们生活的四周有着无数的物体,同学们不仅要用眼睛去观察他们,更要学会多角度全方位的去感受他们
三、 操作训练
1、阅读演示例文《家乡的黄昏》,根据感知提纲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线路
2、阅读训练例文《可爱的小狗》:模仿演示例文填出感知提纲的空白,并参照答案给自己打分
训练例文《可爱的小狗》提纲:
视觉:一个白色绒球、两只黑眼睛和一个灰褐色的鼻子
触觉:小白狗那一身白毛柔滑极了
听觉:小狗追上来,“叮铃铃”的铃声传入我的耳朵、“汪汪”地叫
全方位感受:两只黑眼睛和一个灰褐色的鼻子
换时感受: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只小黑狗""等它自己干净了,才爬进窝里蜷缩成一个白绒球
换情感受:临走前,我特意买了一个小铜铃,给它戴上,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奶奶家。
四、 成形训练
学生根据所给题目及提纲参考,写成感知物的作文
题目:《小猫写真》
提纲:
视觉:黑白相间的绒球,雪白的肚皮,粉红的小舌头
触觉:温暖的身躯
听觉:不停地尖叫
换时感受:当小猫洗澡的时候
“作文三步法”之感知能力训练——学会感知人
教学目标:
1、运用感知物的技巧感知人
2、让行为、语言和时间来说明性格
教学重点:让行为、语言和时间来说明性格
教学难点:根据感知人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方法:三步法
1、理论训练:运用感知物的方法来感知人
2、操作训练:通过分析演示例文以及列出的感知提纲训练,进一步掌握感知人的技巧
3、成形训练:指导学生根据感知人的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感受你的同桌,把他的外形和性格写出来
2、想一想,你的老师是什么性格?请你从他的语言、行为、形象中去发展
3、学生预习{感知作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二、理论训练
1、整体感知人:形象、心理
(1) 感知人的形象
肖像:外貌(脸部、头发、眼睛)
体形(高矮、胖瘦、四肢、皮肤等)
神态(喜、怒、哀、乐)
服饰(饰物、眼镜等)
动作:动作特点、举止风度
语言:说话特点
(2) 感知人的心理——在人的语言、动作、发生的事情中感知:性格、爱好、情绪、情操(尽可能说全面,将其放入平时的语言和行动中去感知)
2、语言中感知人
根据说话内容感知人的心理:
感知提纲:性格、个性和爱好、个人的情感和情绪
3、事情中感知人
根据所做的事情感知人的心理
感知提纲:性格、个性和爱好、个人的情感和情绪
4、找一找:找一位你熟悉的性格特殊的人,认真感受他的形象和心理,一定要细致,尽量不要遗漏
5、练一练:选择一位你比较熟悉的人,回忆他说过的一些话,从这些话中判断他是什么样的性格和情操;梳理他所做的一些事情,选一两件能体现他性格的事情写出来
6、小结: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我们要学会认真观察别人,了解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体会他们的心理
三、操作训练
1、阅读演示例文《小市民》,根据感知提纲认真体会作者的写作线路
2、阅读训练例文《“烦人”的母亲》:模仿演示例文把感知提纲填写出来,并参照参考答案给自己打分
训练例文《“烦人”的母亲》提纲:
(1) 事情中感知人:A、做错事的时候,第一个教训我
B、一会送杯水,一会儿又问饿不饿
(2)语言中感知人:A、“你怎么回事,刚刚开学成绩就这么差,上课听讲了吗?让你复习,就知道玩儿……”
B、“你打她干什么,女儿都这么大了。”
四、成形训练
根据所给的题目以及提纲参考,写成感知人的作文
题目:《我心中的男子汉》
(说明:可以是你生活中熟悉的一位任务,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任务或者是一位名人)
参考提纲:
1、整体感知人:我熟悉的任务里最有 男子汉气概的就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从照片上看到他的形象
2、从事情中感知人:
(1)、海明威的生平及履历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喜好、生活习惯等无不显示着男子汉的气概
(2)、他的作品充盈着男子汉的阳光之气。以《老人与海》为例,桑提亚哥与鲨鱼搏斗维护了一个男人的尊严,让人肃然起敬
(3)、他是最后开枪自杀的,一生都保持着男子汉的尊严
3、语言中感知人:
在《老人与海》中写下了掷地有声的句子:“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可能被击败。”
感知能力训练(三)
——学会感知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
感知一件事情的过程要交代清楚事件的要素
寻找事情发生过程中个细节的潜在原因和结果(多因多果)
二、教学重点
寻找事情发生过程中各个细节的潜在原因和结果(多因多果)
三、教学重点
怎样寻找事情发生过程中各个细节的潜在原因和结果(多因多果)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训练:感知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及因果
2、操作训练:通过分析演示例文以及列出的感知提纲训练,进一步掌握感知
能力的方法
3、成形训练:指导学生根据感知事的提纲操作成文
五、教学过程
(一)、理论的得出
1、播放一段视频(倒霉熊片段),简单却又完整的一个故事,布置任务,请把
这件故事完整的记录下来。
2、提问,怎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完整记录下来?
明确:交代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读同学们所写的文章,讨论同学们写的情况
普遍认为能把事件介绍清楚,但不生动丰满充实。
4、讨论:倒霉熊为什么来拍照,企鹅为什么来捣乱,结果如何?
(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出很多原因和结果)
5、训练,把刚才讨论的原因和结果充实到文章中去
6、交流:比原来内容要充实具体形象。
7、明确:感知一件事情不仅要交代楚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更重要是事情发生过程中各个细节的潜在原因和结果即多因多果
(二)、实际的训练
篇三:《感知作文教案(免费)》
感知事物作文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全方位感知事物
2、动态立体感知事物
3、作文成形训练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全方位感知事物,动态立体感知事物
教学难点:根据感知物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方法:三步法
1、理论训练:帮助学生明确全方位调动感官,全面感知事物
2、操作训练:通过分析演示例文以及列出的感知提纲训练,进一步掌握感知事物的方法
3、成形训练:指导学生根据感知事物的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制作好教案并准备好盒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看讲台上的这个盒子,装粉笔的盒子。今天我们要对它作些文章,让我们去发现写作的奥妙。
二、前测
1、感知盒子3分钟,生写作。要求(时间:10分钟,字数:150字)
2、随机抽取3篇习作在班上交流。
3、师提示:从哪些方面写,写出盒子的什么特点?
4、学生自评,教师点评。{感知作文}.
三、理论训练(以《紫藤萝瀑布》为范例)
1、全方位调动感觉器官感知事物:视觉(眼)、听觉(耳)味觉(口)、嗅觉(鼻)、触觉(手)
(1)《紫藤萝瀑布》
视觉:物的颜色、物的形状、物的构造以及物体的特点和功能等(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象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
听觉:物的声音、物的声息(在欢笑)
味觉:感知物的味道
嗅觉:物的气息、物的气味(还有淡淡的芳香)
触觉:物的软硬、冷热、质地、干湿以及手感的细腻、粗糙等
(2)盒子
⑴视觉:感知盒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内外构造、功能作用等
⑵听觉:感知盒子的声音、声息
⑶嗅觉:感知盒子的气味、气息
⑷味觉:感知盒子的味道
⑸触觉:感知盒子的手感、质地、软硬、冷暖、干湿等
2、动态立体感知
《紫藤萝瀑布》
(1)换位(换人位、换物位、换邻位):环境、位置的不同,事物会有怎样的变化(一整株、每一穗花)
(2)换时(过去、现在、将来) :时间的变化对事物的影响(十多年前)
(3)换情(喜、怒、哀、乐) :融情于物,即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物体之上(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四、后测
1、学生再次感知盒子(3分钟,写作10分钟)
2、请之前的3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习作,比较前测与后测作文内容的不同。
3、师生交流{感知作文}.
五、小结
1、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2出示顺口溜,全班齐读。
眼耳口鼻手,
作文好帮手。
五个一起上,
作文不用愁。
六、布置作业
修改自己的习作
篇四:《作文三步感知》
作文三步法感知物教案
教学目标:
1、全方位调动感觉器官进行感受
2、换时换位换情感受
3、根据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重点:调动一切感官全方位感知物
教学难点:根据感知物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方法:三步法
1、理论训练:帮助学生明确全方位调动感官,全面感知事物
2、操作训练:通过分析演示例文以及列出的感知提纲训练,进一步掌握感知物的方法
3、成形训练:指导学生根据感知物的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
制作好课件并准备好桔子、树叶、玩具狗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课件引入—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物
1、这是什么花?你喜欢吗?能说出喜欢的理由吗?
2、你认为感知它需要用到哪些感觉器官?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用手触、用嘴尝味)
3、由感知“牵牛花”可知感知物需要用到什么方法?
(全方位调动感觉器官:看、听、嗅、触、尝)
二、全方位感知物
1、这是我校新教学楼,假如你去参观,你将参观哪些部位?
2、你能由此总结出感知物的另一种方法吗?
(调动感官全方位感知:①感知物的各个部位,如上下、前后、内外;②感知物的周围附属物)
三、感知物的第三种方法
1、这是什么植物?一年四季不变样吗?
2、把它放在阳光下和阴暗的角落里,带给你的感受一样吗?
3、心情不同时对它的感受相同吗?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感知作文 花生感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