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新疆少数民族团结故事 新疆民族团结感人故事

高中作文 zuowen 5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民族团结小故事》

为维族兄弟无偿捐肾的汉族姑娘

一个动人故事,唱响了天山南北,一个汉族姑娘,感动了亿万人民。我也不只一次的被这个姐姐深深感动着。

毛兰江,一个新疆维族男孩,那年18岁,正在备战高考,却被发现是尿毒症晚期,只有换肾才能挽救他的生命。可是,经过医院的检查,男孩的亲人都不符合捐肾的条件,他的病情几度恶化,生命危在旦夕。

一天,23岁的汉族姑娘王艳娜,在报上得知了毛兰江的不幸遭遇,不禁为这个维族男孩担忧,她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次去医院看望男孩时,王艳娜就提过捐肾,但当时没有一个人把这事放在心上,大家都以为,连男孩亲人的肾都不符合要求,一个素不相识的汉族姑娘就更别提了。但是王艳娜却没有放弃,她瞒着自己的父母,还是到医院却做了配型检查。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个汉族姑娘和维族男孩的配型项目居然全都吻合,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因为媒体的报道,王艳娜要捐肾的事,没能瞒住家人,父母都极为震惊。她对家人说:“毛兰江这么小就面临死亡,太可怜了!如果我不捐肾,他就会死,我捐一个肾也能健康地活着,还能救人一命。”看到女儿这么坚定的表态,她的父亲默许了,但母亲却哭晕了好几回。

虽然母亲一再反对,手术还是如期进行,两人一起被推进了手术室,两个小时后,王艳娜那颗健康的肾成功移植到了毛兰江的体内。而毛兰江的母亲,早已激动的泣不成声,她紧紧握着昏迷中的王艳娜的手,说:“娜娜,谢谢你!你就是我的女儿!我的汉族女儿!” 如今,他们都健康的生活着,毛兰江说他多了一个汉族姐姐,王艳娜说她多了一个维族弟弟。就这样,一颗传奇的肾脏,把两个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紧紧地连结在了一起。

篇二:《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民族团结、处处盛开幸福花》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民族团结、处处盛开幸福花

一曲优美动听的《新疆好》,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赞歌。{新疆少数民族团结故事}.

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隆重召开新疆首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发出了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的倡议,将每年5月定为全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月。从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天山南

{新疆少数民族团结故事}.

北广泛开展起来。

每年5月春暖花开时,新疆各地的农村牧区、工厂矿山就荡漾起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之风和政策之风,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报刊、广播、电视宣传,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带到各族干部群众的身边,团结互助蔚成风气。{新疆少数民族团结故事}.

28年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月促年,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他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针对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的活动,自治区党委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使破坏民族团结的极少数人无处藏身。民族团结教育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密切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普遍尊重。同时,一大批德才兼备、立场坚定的少数民族干部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在逐年增加。随着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各级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建设合力,为新疆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新疆的发展。28年来,新疆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立起以农业为基储以

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一批大型骨干项目的完成和生产能力的实现,使新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大大加强。

棉花和石油是新疆两大优势资源,在中央政府和兄弟省市的支持下,这两项资源已经变成新疆的支柱产业。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的三分之一,多年来,各级干部和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帮助各族群众掌握生产技术,使得棉花连年高产,棉农收入稳步增长。随着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两大油气田不断探明新的储量,新疆已经成为我国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也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巨大实惠。伴随石油开发进行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长期困扰南疆人民的出行不便和照明问题,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新疆对内对外的经贸合作,吸引了大量外来资金。无论是首府乌鲁木齐,还是南疆重镇喀什或西部边城伊宁,到处都是一派和睦安宁的景象,吸引着国内外的投资者。

兄弟姐妹们,让我们继往开来,手拉着手在新疆这片祖国西部的热土上团结一心,共同营造着团结、稳定、繁荣的美好家园!让幸福的花朵开遍新疆的每一寸土地。

篇三:《新疆72岁老人39年记录民族团结故事》

新疆72岁老人39年记录民族团结故事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5日电25日一大早,买买提〃卡斯木老人就忙碌起来,边摘葡萄,边催促妻子赶紧打扫院子,还连声吆喝儿子宰羊煮肉。

“这不是过古尔邦节嘛!会有很多汉族邻居朋友来家里拜年,可得让他们好好尝尝我养的羊!”72岁的买买提〃卡斯木乐呵呵地说。

短须花白,面孔清瘦,眼睛深邃有神,操着一口略显生硬的普通话。这位库车县比西巴格乡吾斯塘博依村的老人,已经当了39年的“乡村记者”,用15本日记记下村里发生的一件件民族团结故事:

1961年,吾斯塘博依村来了几户汉族村民,不少维吾尔族村民带着馕前来看望,因为语言不通,彼此就用手势比画交流。汉族村民来了不久,就发现村里缺水,他们找到一块有泉水的戈壁滩,在维吾尔族村民的帮助下,挖出40米深的水池。从此,一个村庄的两个民族一直喝一个涝坝里的水,直到2006年村里通了自来水。

后来,村民之间开始互学语言;汉族村民带来了内地的蔬菜种子,维吾尔族村民就跟着一起学习播种、施肥;在给农作物打药时,说明书上全是汉字,汉族村民又做起了翻译,互帮互助已经成了传统。

1988年,村里的汉族群众自发每家捐100斤粮食给少数民族贫困户,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1996年,村里的老支书米吉提〃沙吾提和老党员沙吾〃拉

维提介绍汉族村民王志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推荐王志军当上了村委会主任。

1998年,村民艾买提〃依明修建房屋时,人手不够,13户汉族村民义务帮忙,三天时间就将房屋建好。

2002年,汉族村民的蔬菜大棚遭遇风灾,全村人都过去帮忙。

今年80岁的田福进,1966年春来到吾斯塘博依村。村民米吉提〃萨吾提为他找房子住,还给他送了部分生活用品。1983年,田福进在村里开了个磨面房。当时村里的民族贫困户比较多,谁家没面粉了,田福进就让儿子田开林送去面粉;谁家头疼感冒缺钱了,找上门来说借10元,田福进就直接给对方20元……

{新疆少数民族团结故事}.

漂亮的花帽戴起来,美丽的艾德莱斯穿起来,喜庆的手鼓打起来,欢快的麦西来甫跳起来……节日的吾斯塘博依村格外欢乐。

阳光透过葡萄架,洒落在买买提〃卡斯木老人家摆满喷香食物的长桌上,温暖着一张张笑脸。十多位村民围坐在一起,大人们吃吃喝喝,有说有笑;孩子们打打闹闹,混同着维吾尔语和汉语,其乐融融。

{新疆少数民族团结故事}.

买买提〃卡斯木老人扯着嗓子,字正腔圆地开唱:“东方红,太阳升……”大家一边拍手,一边合唱,余音绕梁。

眼前的一幕正在吾斯塘博依村各个农家小院中不断上演,节日的欢乐感染了棉田、感染了葡萄,也感染了这里的水和土……{新疆少数民族团结故事}.

买买提〃卡斯木老人说,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有更多懂技术的内地汉族居民来村里,给大家教技术,一起发展农业经济,{新疆少数民族团结故事}.

让两个民族互相学习,互相了解,互帮互助,共同生活。

今年4月,买买提〃卡斯木向村委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份入党申请书,他写了两个晚上,整整6页。

篇四:《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之南疆之旅》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之南疆之旅

张 丽

2008年我到了南疆,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长与沧桑。岳普湖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总面积3327平方公里,据统计总人口17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6%,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4%。2008年当时汉族只有2000余人。

2008年8月31日,跟着朋友出了喀什的火车站,坐上了开往岳普湖的客车,途中,客车两侧是整齐的白杨树,目力所及处是村民们种的各种果树、棉花地,很是漂亮,正兴致时,朋友胳膊肘捣了下我,此时我才意识到,一双双黑炯炯的大眼睛一直盯着我,车上大家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时不时手还比划着什么,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突然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后座一个稍懂汉语的维吾尔族青年解释到,“到哪去?”就这个“到哪去?”我听了三遍才明白,说道“岳普湖”,此时心里落下了个石头,可大家还是时不时看向我,并时不时朝我笑笑,我只能很无奈的回笑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语言,陌生的面孔,陌生的感觉。大约一个多小时,到了目的地,我和朋友拉着行李箱,下了车,很{新疆少数民族团结故事}.

多友善的维吾尔族朋友们还帮我们提行李,虽然心里有些惧怕,但是身在异地,只能小心提防了。

到了教育局终于看到了几个汉族的办事人员,心里涌出了无比的激动,听他们说,其实这里的人非常的友善,不要害怕,只是语言不通,慢慢就会习惯的,而且这里的维吾尔族很多基本都懂点汉语。他们热情好客,放心大胆的在这里生活,听了局领导说的话心里终于舒了口气。{新疆少数民族团结故事}.

第二天,我们被分到了巴依阿瓦提乡,下了公车,看到浑浊的河道两边蹲着一排排的学生们,他们左手拿着一个馕,右手很熟练的握成舀水的姿势舀起水往嘴里送去,大家都很津津有味的享受着“美餐”,还时不时的你一语我一言的说着话,很是高兴,看着一行的我们,都立刻围了过来,叽叽喳喳的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似乎在说你是我们的新老师吗?我们很喜欢你们!大家都拿出自己的馕分给我们,叫我们吃。似乎这是他们最好的午餐。第一天感觉很好,这里有天真无邪淳朴的孩子们,只是他们的生活让人堪忧。

转眼寒冬腊月,和孩子们相处已经两个月了,班里的孩子们都穿上了比较破烂的棉衣,只是有几个小孩,现在还穿着秋天穿的薄衣,脚上穿着烂了的凉鞋,看了让人心里发凉,我们几个新去的老师们商量看能不能回去找自己不穿的衣服给他们,只是这样会引起大家不满,孩子们家里都普遍不好,怎么分配成了难题,我们只能单独私下给他们,没想到,

第二天的巴扎天,他们的父母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条毛巾非要送给我们,以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情,我们当然不能收下,但是他们坚持,最后艾尼瓦尔校长给我们说,这是他们的礼节,看着淳朴的妈妈们,我们心里五味俱全。 不管是他们的“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还是他们的孩子们割礼,婚葬嫁娶都会非常诚恳的邀请我们参加,和他们相处的半年里,欢声笑语充斥者整个巴依阿瓦提乡,可是2009年七五事件的发生、随后接连发生的暴恐事件都打破了这种祥和,让我们大家的心不再那么紧扣。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我国各民族在历经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理念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只有56个民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携手并肩、团结奋斗,中华民族才能焕发出无比磅礴的伟大力量,民族复兴的伟业才会展现出宽广灿烂的光明前景。我的南疆之旅。六年的时间里让我见证了民族之间的祥和与愤懑,所以只有我

们团结起来才能找回那种祥和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团结起来,为美好的生活,大家一起努力。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新疆少数民族团结故事 新疆民族团结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