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摒弃浮躁》
摒弃浮躁 甘守寂寞
三门峡市一高三、13班:李青洋
辅导教师:刘建设
当今社会上流行一种浮躁病:学生学习浮躁,不想通过勤奋努力得到收获,总想考场上手机上网,一鸣惊人,导致学业上一无所获;职员工作应付,敷衍塞责,总想走捷径,找窍门,渴望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由于干事创业不愿吃苦,不愿奋斗,导致在事业上无所建树;官员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只想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地瞎指挥,搞一些劳命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致怨声载道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浮躁病害莫大焉!必须拒绝浮躁,甘守寂寞,静下心来,埋下头来,踏实肯干,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质变都有一个量的积累,当量的积累未达到一定程度时,是不可能发生质变的。而心态浮躁的人,一心只想着功成名就,不愿静下心来,埋头苦干。最后除了拔苗助长,事与愿违以外,不会有别的结果。因为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失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摒弃浮躁,甘守寂寞。
种子忍受住冬天的寂寞,终于在春天破土而出,焕发新的生机;蛹虫历经漫长的寂寞,终于在破茧的那一刹那,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小溪渡过了冰封的寂寞,终于在春暖花开时融化坚冰,快乐地流向远方。同理,一个人要想成才,除了本身的天资和机遇等因素外,耐得住寂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当前,物欲横流,诱惑太多,而人生短暂,时间和精力有限,如果不甘于寂寞,沉溺于娱乐消遣之中,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作保证,就难于在学业或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只能成为庸人。
因而,摒弃浮躁,甘守寂寞,是“成才”、“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2007年2月27日,空缺了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发给了一群甘于寂寞的中国科学家——南京大学闵乃本等5位教授。从1986年至2005年,他们20年埋头于介电体超晶格的研究,不断追求和创新,在这个领域,中国科学家引领了世界最先进水平。5个人,20年,加起来正好100年,这个百年功夫真是了得。人们常用“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来赞赏那些甘坐冷板凳、一心做学问的治学精神。搞科研正是如此,没有超乎常人的耐力和韧劲,就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闵乃本团队正是怀着对科学的深厚感情,才能20年如一日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才能在20年的相当长时间里没有钟点、没有周末、没有假期,一有空就自觉地泡在实验室里如痴如醉地潜心研究,才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赢得崇高的荣誉。
一项科研成果,一个发明创造,一项技术革新,一个理论的诞生,都是研究人员,科技工作者血汗的结晶,他们为此付出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心血。许多科学家默默奋斗了一辈子,直到白发苍苍才有所收获。而一些人,却不想为此付出努力,看到别
人成功便眼红心跳,也急于功成名就,于是采取抄袭、剽窃等卑鄙的手段,把别人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最后,事情败露,他也弄得个声名狼藉。震惊世界的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科学造假事件,不就是一个明证吗?事实证明,做学问、搞研究,浮躁不除,就难有收获。
摒弃浮躁,甘守寂寞可以让人沉浸其中不受外界干扰从而潜心钻研醉心研究。 大师刘海粟再三告诫学生,‘要甘于寂寞’,只有耐得住寂寞才不会寂寞。从巴金声明‘闭门谢客’到费孝通告示‘关门盘点’,许多名家学者都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天地。23岁就获得哲学硕士学位的黑格尔,躲在偏僻的伯尔尼当了6年的家庭教师,于缄默中摘抄了大量卡片,写了大量笔记,终于成为集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的伟大哲学家和美学家。在力学上做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牛顿,也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即使是朋友聚会,他也没有和朋友欢饮达旦,而是一个人关在书房潜心研究,直到从书房出来,客人散去,看到桌上的鸡骨,还误以为自己已经吃过饭了。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甘于寂寞,才会创造人生的辉煌。
摒弃浮躁,甘守寂寞,可以让人去掉浮躁急功近利之心,从而有可能通过扎实努力而做成大事、大学问。
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著有《谈艺录》《管锥编》《围城》等巨著,享有“博学鸿儒” “文化昆仑”之美誉。钱钟书先生就是耐得清贫、深明寂寞之道的大学者,他为读书人做出了榜样。几十年来他沉下一颗心,甘坐冷板凳,闭门读书谢绝见客,最后连外国人也不例外。现在许多人一说起“钱学”,真是充满景仰之情。他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就,除家学、天资、师承、勤奋外,耐得寂寞、甘于淡泊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古人说得好:“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他不显山、不露水,不图名、不图利,一辈子姓钱而视金钱如粪土,视功名如过眼烟云。他一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结果却出人意外,刻苦攻读使他誉满天下,名传中外,赫然成为一大名家,达到了读书人寂寞的最高境界。
相反,辉煌后如果被鲜花、掌声包围,一个人往往容易滋生骄傲浮躁心态,以至于迷失自我,。瓦特在发明蒸汽机后整天忙于各种应酬,而荒废人生,再也没有其他发明造福人类。曾经显赫文坛一时的大仲马,在写了《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后躺在荣誉造就的黑色坟墓中,最终归于平凡。
蝉用四年黑暗中的苦工和寂寞,才换得五星期阳光下的欢歌,达到它生活的顶点。作为学生,我们更应珍惜时间,勤奋努力,脚踏实地,摒弃浮躁,甘受寂寞,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走向人生的成功。
篇二:《摒弃浮躁 静心读书》
摒弃浮躁 静心读书
今天,在城市的灰色天空里,还有谁听过那优雅飞翔的鸣禽一展歌喉?还有谁驻足在葱郁洗翠的山坡凝望过那远去的流云和映绿的湖面?又有谁在寂静的午后轻吟过那些久远的歌谣?或者流连于乡间村野里那些草丛中蛐蛐的浅斟低唱?
是啊!不多啦!对于绝大多数现代都市人而言,这只是一个梦境!因为我们不得不在城市里蜗居,我们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我们不得不为了名利而在红尘里追逐,越来越拥挤的城市空间,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步伐。越来越亢奋的生存环境,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心存浮躁的时代。
然而,教师这个职业,这个安贫乐道的职业;这个一群两袖清风自命清高的人所从事的安贫乐道的职业。随着时代趋渐尊师重教,更多地成为高风亮节的代名词,可是作为教师,我们又何尝不在思索?与其,人云亦云地捧着“园丁、红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自我陶醉,不如扪心自问在浮躁的年代,面对城市里高楼林立之景,“园丁”如何悠然自得浇灌祖国的花朵;面对社会上骄奢淫逸之风,“红烛”如何心底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面对心灵中蠢蠢欲动之意,“工程师”如何游刃有余鞭策人类灵魂。
我想只有从一本本好书中走过、只有触摸了那一束束厚重挺直的书脊,嗅到了那一缕缕芳香的油墨气息,品铭了那一册册诲人不倦的书中所云,才不至于在浮躁中忘却自我,浑然不觉而留下太多生命遗憾。让我们用书籍滤去浮躁的尘埃吧!用书籍充实人生的肤浅吧!不因这个时代,只因我的名字是老师,只因在命运中我那满心憧憬勾勒未来的执着选择;只因在讲台上我那满腹豪情一脸正气的真情流露。我是老师,我与书籍今生为伴;我是老师,我用书籍淘洗心性。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修养,逻辑使人善辩。”的确,读书是能造就人的。
唐朝的大散文家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的理解仅仅是传授道业,解除疑惑吗?不是,它应该有其真正的内涵方面,它是一种带有文化升值的文化成长。因此,我们教师应当传道授业解惑,也就应当拥有文化。孔子老人家一句“文不在兹乎?”意思是难道不在我这里吗?从一定角度也更加说明了拥有文化,博览群书是老师生存之必须。文化从何而来,莫过于一个字—–“书”。读书乃为人之道,乃为师之道。可见,读书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取法乎上”又是我们读书的重要原则,因为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我们如
果取法乎上,才能得中,取法乎中,只能得下。
当今的信息载体较多,报刊、图书、电视、网络。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取法乎下,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多少文化品位,而且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一种负面效应。如果一味读没有太大文化含量的图书,即便是读上终生,也就是在下下层次徘徊。我觉得应该有舍有得,舍弃那种低层次文化,摄取那些高层次文化,从中感受到对心灵的震撼,达到以一当十的效应,拉长我们的精神生命和文化生命。
都说“相由心生”,其实什么事情都是如此,内在与外在相互影响,内在实质决定外在表象,外在表象反映内在实质。拥有先进的思想、高雅的情趣、优质的品位、丰富的内涵,以及窥观世界的全新视角,我们自然就成为一个不辜负社会信任的人民教师,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而实现这一切的先决条件就是取法乎上的读书原则。
拥有了读书原则,更要拥有一颗沉静的心。“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浮躁年代,最难能可贵的就是静心。静心既是读书的前提,也是读书的结果。诸葛亮有云:“大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智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可见,静心读书,方可入境,方可洗心,可以致远,可以悟道。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在“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之苦中,收获“黄金屋,颜如玉”,哪怕“凿
壁偷光”“囊萤映雪”也觉得无比快乐,也只有读书可以使我们驶入宁静的心灵港湾,拂去心灵的尘埃,给我静谧,给我豁然。
倘若老师人心躁动,学生又怎会安心求学,社会又怎会不浮躁呢?无论是从社会道义上讲,还是从教师职责上看,我们身为教师都应该静下心来,选择高层次的书籍阅读。这些也是教师得以生存的不二它法。
阳光和煦的午后,泡上一杯清茶,捧上一本经典,静心读之。你会庆幸,尘世的一切嘈杂和烦恼都随风而去,你却没有错过这个世间如此美好的事物—-书籍。你会庆幸,轻松地享受绝对的自我,你没有错过弥补自己文化缺陷的最好时机。
“两袖清风褒生涯,腹有读书气自华。”不正是浮躁年代下,教师的形象描述吗?让我们为自己的心灵创造和垦植一方精神领域的绿荫和净土,让崇高的生命更加滋润,更有韵味。用眼睛去感知、用心灵去触摸和思索,挣脱尘世的纷扰,功名的束缚,灯红酒绿的诱惑,走进博大精深的知识殿堂,品赏人学最强逼的思想盛宴。
摒弃浮躁,静心读书。做一身书香气质的文化教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篇三:《2015届高三语文材料作文——喧闹与安静》
2015届高三语文材料作文——“喧闹与安静”作文指导
【题目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莫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解读】第一段材料是周国平的话语,意思是,在这喧嚣的社会中,他选择安静的生活方式,安静地写作,安静地思考,不受外界的喧嚣干扰或诱惑,守得住自己的内心。
第二段是莫言在2014年南国书香节上演讲的观点摘录。意思是,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谁人都不能避免直面喧嚣。如何看待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喧嚣的社会,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两个:“安静”和“喧嚣”。“安静”可理解为“宁静”“安宁”“平静”,“喧嚣”可理解为“喧闹”“热闹”。可以由“安静”和“喧嚣”引申到对现代人生活态度或生存方式的思考。关于“自选角度”,学生可以在“安静”和“喧嚣”两者中任选一个作深入思考,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思考。
【考场优秀作文】 在喧嚣汇总寻求“静”土
周国平渴望过安静的日子,莫言却认为生活本应是喧闹的。而我以为,作为个体应沉静下来,社会则应在喧闹中发展。
每个人,只有静下心来才有可能作出一番成就。梅贻琦曾说:“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只有摒弃浮躁的心灵,才能深刻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学术上的思考,从而有所作为。余秋雨在文革期间躲进僻静无人的藏书阁中,苦心经营文化典籍,最终著称了《文化苦旅》一书;季羡林请求摘掉“三顶桂冠”,潜心钻研国学,而成为一代大家。在安静的日子中,他们与文学进行着心贴心的交流,由此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而非停留在表面。无视外界的喧闹,无论是褒是贬,静下心来,成就自己。
然而社会往往是在一片喧闹声中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人才荟萃的稷下学宫中总能传来激烈的辩论声,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中,最终推动了文化的大繁荣;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机器的轰鸣声响彻云霄,人类科技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安静如桃花源般的世界虽宁静和谐,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有在思想的交锋与碰撞中,在技术的革新与相互促进中,社会才能向前发展。
但如何在喧闹的社会中寻求安静的自我呢?陶渊明告诉我们:“心远地自偏。”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社会本无不同,只是心态上的差异罢了。有人有了一些小小的发现,便迫不及待的到处炫耀;有人对问题刨根问底,只求探寻其本质的原因。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难免会造成人心浮躁的情况,但若我们能够摆正心态,能够窝在角落中静静地品味一杯香茗,阅读完一本好书,或许与自己灵魂对话的日子就不遥远了。
但反观当下,所谓的“专家”、“教授”层出不穷,网友也不禁调侃:让我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人心过于浮躁,最终让个人也无法沉静,而那些名噪一时的专家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学会在喧嚣中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静”土,从而推动社会在繁荣与喧嚣中发展吧。
喧嚣与安静
自古以来,喧嚣和安静都被放在一个对立的位置之上,文人墨客间关于二者的讨论不免引发现代人对喧嚣和安静的思考。我认为,这两者不应是矛盾的,而是可以共存的。
喧嚣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常态,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因为有了人们处事的行为方式不同,所以有了喧嚣;因为有了人们思想的迸发与碰撞,所以有了喧嚣。也因为有了喧嚣,人们有了发展自己更完善人格的机会。当今社会从不缺乏笔锋犀利的时评家,他们对同一件事情的观点可以截然不同,于是引发了大众的热议和思考,亦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的思想系统都获得了重建的砖头,以此构建自己更坚固的思想体系。在人处于安静的状态时,他可以自由地思考却难以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这只可以从喧嚣中得到。有了喧嚣的生活形态,才有了人与人间的密切交往,才促进了人们的自我更新。
然而,超出负荷的喧嚣只能带来人心的浮躁,喧嚣的生活里每个人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安静一隅。在人们的喧嚣中,摘得奥运金牌的孙杨因心生浮躁而飞驰于道路,刚刚出道便倍受赞赏的柯震东迷失自我沉溺毒品做出了最不好的示范。如我们终日沉浸在喧嚣中乐不思蜀,便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深知这个道理,厌倦了官场的陶渊明如所有隐士一般归隐深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德国的一家名为“慢时光”的特色咖啡店也会为客人提供免费的茶点,只以客人逗留在店中的时间收费,旨在为客人提供安静的一隅,他因其远离繁忙都市的喧闹而备受青睐,
吸引了当地以及国外的游客。喧嚣中的我们无不需要在安静中懂得人生的真谛。
喧嚣是品味过安静后对人生的依然热爱,安静是喧嚣过后对人生的释然,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表示在知道获奖的消息后,兴奋不已,这实在是一份对中国人来说特别的荣耀。接连不断的采访纷至沓来,“莫言”这一名字亦在中国乃至外国传播更广。然而,莫言也说,他最希望的是在获奖之后,仍能过上从前的生活。从前的生活安静,不受打扰。喧嚣亦好,安静也罢,二者兼有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喧嚣让人对生命充满热爱,安静让人感受生命的独特与自在,喧嚣而又安静的人生教会我们理性而又快乐地生活。
不舍喧嚣 亦可求静
在尘世喧嚣中,听听闲言碎语,与人打打闹闹,求的是一种生活的趣味,驱走寂寞。在喧嚣外静静独立,倾听自然之音,求的是一种心灵的宁静平和,驱赶烦躁。而生活,本不该只有其中之一,不舍喧嚣,我们亦可求静。{摒弃浮躁作文}.
莫言说“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可不是吗?人生来为群体动物,终归属于人群,有人群之处便注定有喧嚣,然喧嚣使我们不再孤独,给生活添上几笔明丽。想想过年时的花市,花香阵阵,人影重重。天气还透着凉,人们穿着薄袄,挤在一块儿,几乎可以感到从挨着的陌生人身上传来的体温,但每个人都是笑着的,赏花的笑声,赏月的笑声,还有祝福的笑声,笑声朗朗,一片喧闹,却也这样温馨,仿佛这一大群人都是一大家子。过年过节的韵味实在只有在这一片喧嚣之中才足够透出热闹的气息,这是一片美妙的喧嚣,我们生活于其中,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便越发离不开。
喧嚣要带着求趣味,求温暖的心去细细体味,才能感到它的重要,然而也不可一直待着,需要我们懂得适时适当给心灵一片宁静,在喧嚣过后,带走烦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即便身处热闹之地,依然能感到心灵宁静,达到这样的境界,固然与自身修养有着密切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把心移出人群,稍稍安置于大自然之中。这让我想起一篇“听雨”的文章,诗人在闹市的房子之中准备写作,雨却落了下来,外面很吵,有人的喧闹声,但诗人的心却渐渐静下来,听着雨声,滴滴答答,恍若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打落在窗上、屋顶上,竟分外清脆悦耳,好听的紧。那雨声其实已悄悄落于诗人心头,让他仿佛置身于自然母亲的怀抱之中,心灵也便宁静了。当心神放松时,拥抱自然,让我们能够在喧嚣中透出一口气,这便是于闹中求静的良方了。
当心有自然,而身在人境,生活最适宜悠然的样子也便不过如此罢了。我们不舍喧嚣,是懂得品尝其中之趣,而求静,其实也简单,把心放大,置于蓝天白云,置于花花草草中,不就够了吗。
闭目独静,开牗同喧
周国平说:“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在尘嚣渐上的世界里,每个如他一般的思考者都渴盼一个安静的角落。安静,是一种思考的自由,理应存在。而安静并非沉默,守静的人更应有睁开双眼、走出静室、与人同喧的襟怀。
在交流途径如此广泛的当今,我们愈发难以守住宁静的空间,却愈发渴望守住。安静带来干净,带来别无他物、独我一人的空间。梭罗筑舍湖畔,舍弃雅典执政官身份带来的喧嚣,守住了一片安静的空间,一颗平静的心;阮籍吟咏溪畔,啸歌山林,同样是为了无人打扰、自得其乐的自由,为了乱世中一点清静。守静,也为守独,守住一片心灵的净土。
也唯有安静的、避开纷纶乱象的世界中,我们才有独立思考的余地。“致虚极,守静笃”,灵感无不来自沉静无言的世界中,但我们通常在喧嚣中迷失了自己,凌乱了本心,世上不缺释迦牟尼,不缺七天七夜,缺的是一棵菩提树,一片杳无人迹的静土、净土。
没有不受打扰的独立思考,何来灼见真知,何来冷静的社会氛围?静水如镜,锦鲤中游;乱潮拍岸,退去一空。日本的安静,酝酿出独到的思考,精雅的风俗。中国闹是闹了,看似百家争鸣,细看却珠玉寥寥,大多不过博采之言、附会之辞。安静,不仅让个人凝思昭达,更让社会拥有思考之风。
然而,守心不等于离群,安静非同于沉默。熊培云认为,要在喧闹中拥有独立思考,以独立思想融入群体,闭户自专,充其量不过何晏;开牗同喧,与人论道,才能成就王阳明。同样,将自己封闭于静乐的世界,于己无益,于人无益。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才能使自己日臻完满,使社会渐趋和谐。苏格拉底在闹市中讨论,孔子在杏坛上与人宣讲,四皓入朝,谢安出山,岂非融于喧闹的襟怀?若在ISIS横行、地沟油当道,外患不绝、内忧未止的今天,我们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做个“希夷先生”,于己何益,于世何益?
闭上眼,我们应守住内心的安静,拥抱灵魂的和乐,应在无扰无涉的世界中,宁静昭达。推开窗,我们更应走向社会,走向现实,在完善自我之时,同此凉热。如此,方能无愧于天地,最终内安于本心。
【简评】这是一篇一类(上)议论文。开头从所给材料的第一段切入,接下来深入分析“守静”之于对个人和社会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辩证地分析“安静”与“喧嚣”的关系。文章内容充实,论述层层深入,逻辑严谨,语言表现力强,有文化内涵。不足之处,梭罗的例子用得不够准确,个别语句略显生涩。
在喧闹中听清自己的心跳
如今的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喧闹了。
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着我们的耳畔。不论何事一出,总能引来大片的议论,甚嚣尘上。我们不禁要提出疑问:这样一个越来越喧闹的世界,是现在的人心浮躁所造成的吗?
有些人的回答是“是”。于是他们选择对尘世的喧嚣置若罔闻,在纷杂的声音中独善其身,守得一片安静的生活。这样的做法固然值得敬佩。
而我却要对这个问题回答:否。声音繁多,也许并不代表人们都是在瞎喊乱叫。众多的声音,也让我们看到一种大众表达自己观点的热情。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便拥有一种关心和了解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的权利和责任。在这个信息发达的世界,能对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并对思考的成果进行表达,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如今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出现,更是给公众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表达心声的媒介。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总比一片寂静要来得好。在喧闹的微博世界中,虽不乏许多跟风凑热闹的转发和围观,却仍能涌现出大量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这些涌现出的“喧嚣中的精华”其实有一共同点,即他们都具有鲜明、坚定的立场和观点。虽然这些声音的观点各异,有时甚至十分矛盾,以致双方会时而陷入激烈的辩驳,但它们都是观点所持者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判断所得出的,代表了他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我们所期待的“喧闹”,便正是由这样的声音组成的:在排山倒海的议论的洪流中,他们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随波逐流,而是选择清楚地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站稳脚跟,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他们显得立场坚定,不易被众人所驳倒,并能以他们的思考与其他思想进行碰撞,产生更多有意义的内容。而这正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一个人人闭口不言,人人自危的社会,必然是得不到调整和进步的。有时我们的社会正需要喧闹,需要各种不同声音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历史上,若没有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喧闹,便没有群臣进谏,没有开明的政治,没有宏大的革命。在今天,若没有这种喧闹,便没有思想的交流和进步。
作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喧闹的时代里的公民,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在积极投身于这个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的同时,在喧闹中听清自己的心跳,在思想中感受生命存在的不平凡的意义。
静其心,动其身
有人喜欢清幽安静的生活,静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有人喜欢繁华喧嚣的生活,看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静躁如何取舍?王羲之认为:“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的确各人活在各人的静躁之中,无可非议,但我认为最好的生命姿态在于静其心,动其身,即秉着淡定平静的心态,投身于喧嚣的社会之中。
孔子认为士人的最高理想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正心修身等内在修养在前,治国平天下等行动在后。每个人自出生就处于喧嚣的滚滚红尘之中,贵在能够退而静其心。静心之内涵,在于能够沉心静气、苦心钻研,提高自身内在修养。这种静心,是孙膑对兵法的探索,韩愈对诗书精华的汲取,朱熹对文化的钻研,而有别于陶渊明在自我打造的桃花源中的且歌且吟。前者是为动身实践的积累和储蓄,后者只是为了追求个人内心的自由愉悦。
动身,旨在投身喧嚣社会,品察社会百态,这样才能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内化成更深一层的人生体会。就像伟大的诗圣杜甫,深入社会底层,感受民间疾苦,并留下了一篇篇反映残酷现实和人们强烈愿望的不朽诗史。再如鲁迅,体察社会百态,用笔杆尖锐地抨击中国国民的劣根之处,那一笔一画都是为唤醒国人的撕心呐喊。动身的最高境界,在于献身于改造社会的浪潮之中,有如孙中山在静心求索一条救国存亡的出路后,为推翻腐朽落没的清政府,建立自由平等的新社会而奔走呼号。再如曼德拉,在狱中经历了个人思想的斗争和挣扎后,出狱后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为黑人解放的伟大事业献出了自己一腔热血和毕生精力。
静躁从不是对立的,静躁是相辅相生,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味地静心修身而脱离社会的喧嚣,那这种静除了满足个人之私情外没有其他的意义;如果不经静心修身便投身于社会的喧嚣之中,那么最终也会被社会之喧嚣所同化,成为随波逐流的一份子。唯有静其心,修其身,增加内在的自我修养,才能在进入喧嚣的社会时始终淡定从容,不忘初心,才能感悟世间百态,进而治国平天下。
静其心、动其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繁华,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生命状态吗?
若心向静,无谓喧嚣
若将明窗关起,便可不必理会屋外的喧嚣。若将心窗关起,却又难以寻觅内心的安静。正如周国平所言,世界愈发喧嚣,而他只喜过安静的日子。或譬如莫言认为,作为社会生活一个方面的喧嚣,也许并不完全是负面的。闹与静看似矛盾,实取乎于心——若心向静,无谓喧嚣。
繁华之下,隐匿着盛大的无声无息。曾经迷失在舞台的灯光阴影里,喧哗声像流水一样从头顶汹涌流过,而我的世界寂静如夜。曾经徘徊在历史的黄沙玉台中,且听万世奢靡的徵羽,亦窥得“心远地自偏”的现世安宁。人们若在喧嚣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便倾心于求田问舍的安静。而处静过久,内心渴望喧嚣的躁动便不可收拾。一闹一静之间,百千世界。
溯回山河岁月,古时的文人似是都是喜静的。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诉说着魏晋文人风骨,纵现世喧嚣、政治混乱,唯求内心一静足矣。英国意识流女作家弗吉尼亚· 伍尔芙生活在女性卑微的年代,男权主义者们的大喊大叫未能击碎她内心的宁静,她在“一个人的房间”里写出了《黛洛维夫人》,以安静细腻的笔触震颤整个世纪的神经。
喧嚣的外界隐喻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太多的声色利诱像无形的巨网束缚手脚。有的人在喧嚣中死去,有的人在安静中重生。唯坚守内心之宁静,才可以在喧嚣现世中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
中国女作家萧红在众声喧哗中走过了她的前半生,在战火纷飞中燃尽了她的后半生。当抗日战火点燃神州大地,当萧军、丁玲等人被裹挟在时代洪流中急速向前时,这位“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曾发出绝望的呐喊——“你知道我别无所求,我只想找有个安静的地方写写东西!”世界越来越喧嚣,萧红的日子却越来越安静,即使世界熙熙攘攘,若心向静,则无谓喧嚣。
纵使人人都怀揣“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理想,大多数人的追逐往往被现实践踏。而在喧嚣中孕育出的批判与反思,也不完全是负面的。作家韩寒在众声喧哗中顺流而下,口诛笔伐之间为世人敲响警钟;演员黄渤用喧嚣的音乐与夸张的表演,冲击当代的审美疲劳;而网络炫富女郭美美确为世人所不齿,却亦督促着社会重塑价值标准此类领悟无法于闭门中获得。
喧嚣,不只是吵闹,亦是反思。安静,不只是沉默,亦是坚守。不必追逐身外的无物之境,若心向静,无谓喧嚣——那一种安静,也是一种惊人的表达。
入世出俗
如周国平所言"在喧闹的世界中过安静的日子"也许是士大夫自古以来的精神追求;然而莫言口中的"喧嚣"也的确道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它不可能毫无益处。自小便听父亲口中道出的一个词“入世出俗”,恰可作为答复上述二者的处世之道。
人一出生便是社会性的,也许这种随着生命而来的束缚被一些试图追求极致自由的人们视作枷锁,但诚如《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的那样:这让人有重量,让人能够踏在大地上,而你若挣脱了这层牵连,便会浮起来,变得无比轻——这种“轻”本身便是难以承受的。社会的喧嚣某种程度上是社会能量的战士,它包含了争论,激辩,因而也就蕴含了创造。在这个意义上,经历喧嚣,或参与制造喧嚣,本身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
反之,若完完全全地摒弃这种对个人而言也许是束缚的喧闹,等待你的或许只能是无尽的黑暗与死亡。如顾城携妻逃避到小岛上,一个写出了“上天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纯净的诗句的诗人,却恰可能因了这种童气,而并未看全这世界,只是沉浸在自身想象的极乐园中。不能接受现实的喧嚣,不能理解人世的繁杂,便注定不能锻造出强大的心灵。孩子一般的诗人,终究成为结束妻子与自身性命的屠夫。
“入世”可以理解为一种爱,它在本质上是与生命契合的。罗曼罗兰曾说过“这世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看清这世界,然后依然爱它。”这是一种对自己置身于这世界的肯定。不论世态炎凉,不论浮世绘中多么嘈杂喧嚣,依旧本着对生命的热爱与感激而活下去,积极地,乐观地踏着自己的步子。
在北大的一次毕业演讲上,一位前辈说得极好:“作一位不参与的局内人”。正如前文所言,“局内”是我们一出生便决定了的状态,而是否与世道同浊,则真正体现了人的品性。在缺乏信仰的时代里坚定自己的步伐,在蜚声四起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声音,这便是“出俗”,不与世俗同污。
东坡曾评价陶潜入世为官,“不以求之为嫌”,脱帽归隐,“不以去之为高”。这便使“入世出俗”的典型体现。为官则忧国忧民,尽心而已;不满时世则褪去官服,这并无高低之分,都只是同样的品性于不同世道的表达罢了。
我们终将步入时代的洪波里,置身于纷繁的喧闹中,而持心自守,入世出俗,终不会成为尼采一般的疯子,然也将无愧于心。
在喧嚣中寻求平静
东莞中学高三7班 叶健莹
莫言曾说:“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声音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充满灵性,生命因声音的存在而灵动起来。但声音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喧嚣这种现象,在喧嚣中个人的孤舟难以维持平衡。
古时一位诗人在自家庭院中种了两棵芭蕉树,但当风雨来临时,芭蕉叶沙沙作响,令他烦心不已,写下了“当初是谁种芭蕉,风也潇潇,雨也潇潇”的诗句。他的妻子看到后在旁边写到:“当初是你种芭蕉,种了芭蕉,又怨芭蕉。”芭蕉树沙沙作响的声音成了诗人生活的喧嚣,但他无法避免,我们亦如此。生命中的喧嚣太多,同学间的嬉闹对我们的学习造成了干扰,广场舞大妈的音乐使我们无法安然入睡,社会中纷杂的舆论、各种各样的学说充斥在我们身边令我们无所适从。处于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被喧嚣所裹挟,但喧嚣并不是只有负面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在喧嚣中寻求平静而不必“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周国平曾说:“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在喧闹中周国平找到了自己一片安静的乐土。正如归隐田园的陶渊明,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乐享闲适安宁的生活。我们不必学习陶渊明搬入深山中,创造“无车马喧”的环境,真正应做的是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在享受喧嚣中得到生活上的宁静。喧嚣与宁静本不应相对立,世人以为有声则喧,无声则静,实则不然。我们可以在同学的嬉闹中体味到友谊的甘甜,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在生活中坚定前行。我们可以在广场舞大妈的音乐与舞蹈中,获得心灵上的享受,缓解生活中的焦躁与压力。我们可以在纷杂的舆论中汲取营养,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尝试去享受喧嚣,不要紧抓着喧嚣的负面而作茧自缚,那个埋怨芭蕉的诗人也能在芭蕉叶的喧嚣中体验到生活的平静。
三毛曾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生命的大树里,我们可以一半沐浴在喧嚣中,一半享受平静,在喧嚣中愈发感受到安静,在安静中愈发感受到喧嚣的正面力量。我们应当像一棵树那样,没有悲欢的姿态,在世间的喧嚣中寻求到生命的安静。
眼因多留泪水而愈发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更显温厚。而我们的生命也可因喧嚣而愈加明白平静的意义与美好,在喧嚣中寻求到心灵的平静。
【得分:22+23+9=54】
要在喧嚣中寻求宁静
东莞中学高三(10)班 黄享琳
社会是集体概念,社会生活是喧嚣的,而个人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但是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因此,保持内心力量的宁静需要在喧嚣中寻求。
宁静,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平和与坚定的力量,是用以防御挫折,迷茫,浮躁的不良情绪的干扰和侵袭。古语有云: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更何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古人
篇四:《2014年厦门市中考满分作文-《岸》篇数惊人》
(一)望着你走远
岸,永远默默承受着惊涛,不怨不艾。
——题记
在我很小的时候,你就柔柔地看着我。冲着我做鬼脸,用低沉的嗓音,故意带上欣喜的语阔,轻轻地对我说话,小心翼翼的,像在讨好我一样。
是你,在妈妈去洗碗时偷偷塞给我一颗糖,我甜甜地笑着,你眉眼弯弯,当我再讨一颗,你却又严厉的制止,说是吃多了会蛀牙。
是你,永远记不住自己的生日,却把我的生日烂熟于心,生日前一个星期就开始问我想吃什么,想要什么。
是你,在我小时候贪玩时督促我学习,在我长大后,周末认真读书时却又让我多出去走动,多放松些。
是你,在我取得好成绩时,教导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却在同学聚会提到我时嘴角止不住上扬,自豪无法抑止的涌出来。
是你,在家乡蝉鸣的夜晚,带我坐在草地上,指着家乡的河说:“你是这河上的小小的船,我就是这家乡的土地,这河流的岸,终有一天,你会离开这停泊的岸边,越使越远,而我,就会在这静静的看着你。”
“不,船会永远陪伴者岸的,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的不是吗?你可不能丢下我。”一时间有些伤感,我打断他。
“小船一定要远去,外面有更大的天空,你应该去闯出自己的世界,走得越远,越好。” “不过,记得有时遇到风浪,岸,永远是你停泊的港湾。”说着,你轻轻笑了一下。
我一时间有些无法接受,十五年,日日夜夜都是你平日的陪伴,这时即使闭上眼也能感受到的熟悉。想到有一天终将离开
凝眸处,还是你初为人父的欣喜,回首间,我已经逐渐长大,离开你的怀抱确是我应面对的现实,我应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