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有关变迁时代的作文 时代的变迁 作文

高中作文 zuowen 4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36年作文窥时代变迁》

36年作文窥时代变迁

从1977年恢复高考迄今,已经走过了36个年头。36年,36届莘莘学子,36类风格不同的高考作文。如今,你还记得当年高考时的作文题目吗?当年在考场上的你,是否曾为作文“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高考作文命题者和写作者都是社会人,这决定着任何时代的高考作文命题,都不能脱离时代而独存。当我们穿越岁月的尘埃,可明显看到时代风云对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仿佛听到时代前行那不可阻挡的脚步声。

解析

恢复高考36年来,作文题目经历了什么变化?记者采访了《帅作文》周报特级教师顾问团成员,他们认为,高考作文题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1977年—1979年:政治色彩浓厚

上世纪七十年代,受“文革”和改革开放初期影响,高考作文题政治色彩鲜明。1977年高考分省命题,黑龙江省的作文题为“每当我唱起《东方红》”,当年湖北省的作文题为“学雷锋的故事”;1978年全国卷作文题是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1979年作文题是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高考作文题,以命题作文为主,政治色彩浓厚。

1980年—1989年:聚焦社会热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考作文命题开始聚集社会热点。如关注人才问题(1981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关注环境污染问题(1985年给《光明日报》写信,反映学校受污染的情况),关注社会风气问题(1986年以《树木·森林·气候》为题)等。

这一阶段高考作文题逐渐向关注社会热点转化。

1990年1999年:关注社会道德

上世纪九十年代,高考命题向关注社会道德转化。1990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写一篇议论文;1993年:就“帮人补课要不要收取报酬”写一篇广播稿;1995年:议论文《鸟的评说》;1997年:根据两则助人为乐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这一阶段我国处在深化改革时期,高考作文命题转向关注社会道德,关注修养品行,关注精神空间。

2000年—2011年:体现人文关怀

新世纪以来,高考作文题开始向关注人本文化转化,如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2001年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2年是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作文等。这阶段反映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在更新,题目更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这也是社会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从2004年开始高考卷不再全国统一,命题可谓色彩纷呈,但这一特色并未改变。

题目

历年湖北高考作文题(节选)

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198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看图作文,漫画《挖井》,说明一篇;议论一篇;1984:自拟题,关于怎样写作文;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1986:“树木·森林·气候”;1987: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1988:《习惯》;1989:根据“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写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根据素材“玫瑰园里的花与刺”,自选角度,展开议论;1991: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1992:材料作文,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题目自拟;1993:就“父亲、女儿、儿子关于梧桐树老皮剥落的对话”写一篇记叙文;1994:《尝试》;1995:材料作文,素材“诗歌《鸟的评说》;1996:看图作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1997:材料作文,主线为“助人为乐”;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也可以自拟题目,中心围绕“心理承受力”;1999: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内容作文。

2000: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2001:以“诚信”为话题作文;2002: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作文;2003: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作文;2004:《买镜》;2005: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自拟标题作文;2006:根据汉语中带“三”成语的联想与感悟作文;2007:以“母语”为话题作文;2008:《举手投足之间》;2009:《站在门口》;2010:材料作文,“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2011年:《旧书》

总结

2004年分省命题后

湖北卷作文题呈现五大特点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特级教师 刘培淮

湖北省考试院明确提出,今年高考将与近年高考命题“平稳过渡,无缝对接”,说明省考试院对近年语文高考命题是肯定的。湖北命题的五大特点,从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未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这些命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形式上,由材料作文向材料加命题(或话题),再向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转化;

二、审题难度,由偏重理性思辨的好高骛远,向偏重感性体验的脚踏实地转化;

三、内容上,由关注宏大命题向关注社会生活,突出人文素养、文化意蕴转化;

四、写作面越来越宽泛、开放,题目向日趋中性化、广义化转化;

五、体裁尽管呈开放性,但明显可见向偏重记叙性文章转化。

至于当下高考作文命题的缺陷,就是命题者为防止教师学生的猜题押宝,使命题日趋中性化、广义化,再加上单纯的命题作文,多少有些难于激发考生的写作冲动和激情,这只能寄希望于今年或以后的改进和完善。(本报记者高家龙 罗欣 尚娟 胡迎霞 摄影:记者 叶茂林)(楚天都市报)

篇二:《【高考 作文】33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有关变迁时代的作文}.

【高考 作文】33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弹指一挥间,中国高考走过33个年头。长沙晚报高考专家服务团专家认为,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变化翻天覆地,而“岁岁年年各不同”的作文题目正如一面镜子,时代的变迁尽显其中。

第一阶段(1977年-1979年)以命题作文为主,政治色彩浓厚

1977年高考题是各地自主命题,北京作文题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天津作文题是“他像雷锋同志那样”,黑龙江作文题是“每当我唱起《东方红》”等。1978年起全国统一命题,作文题是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1979年作文题是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这个时期的作文题目既有比较鲜明的政治色彩,又有振兴中华的热切愿望。

第二阶段(1980年-1989年)以材料作文为主,向关注社会热点化

部分作文试题是:1980年是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1981年是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4年是根据一段报道写一篇“关于怎样写作文”的文章;1985年就环境污染问题写一封“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1986年根据一段报道写一篇题为“树木·森林·气候”的文章;1988年是命题作文“习惯”等。

这一阶段高考作文题逐渐摆脱了泛政治化的倾向,由关注政治热点向关注社会热点化。

第三阶段(1990年-1999年)材料作文为主,关注社会道德和修养品行

部分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是:1990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写一篇议论文;1991年:描写圆的想象物;1993年:就“帮人补课要不要收取报酬”写一篇广播稿;1994年:记叙文《尝试》;1995年:议论文《鸟的评说》;1997年:根据两则助人为乐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等。 这一阶段我国处在深化改革的年代,高考作文命题由以关注社会热点为主向关注社会道德,关注修养品行,关注精神空间。

第四阶段(2000年-2009年)以话题作文为主,体现人文精神

部分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是:2000年是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1年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2年是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003年是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写一篇文章。2004年为家庭教育的材料作文,2005年为跑的体验,2006年为“谈意气”,2007年为诗意的生活。2008年为根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2009年为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这阶段反映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在更新;题目更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这也是社会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文章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篇三:《33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33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弹指一挥间,中国高考走过33个年头。长沙高考专家服务团专家认为,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变化翻天覆地,而“岁岁年年各不同”的作文题目正如一面镜子,时代的变迁尽显其中。

第一阶段(1977年-1979年)以命题作文为主,政治色彩浓厚

1977年高考题是各地自主命题,北京作文题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天津作文题是“他像雷锋同志那样”,黑龙江作文题是“每当我唱起《东方红》”等。1978年起全国统一命题,作文题是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1979年作文题是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这个时期的作文题目既有比较鲜明的政治色彩,又有振兴中华的热切愿望。

第二阶段(1980年-1989年)以材料作文为主,向关注社会热点化

部分作文试题是:1980年是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1981年是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4年是根据一段报道写一篇“关于怎样写作文”的文章;1985年就环境污染问题写一封“致光明编辑部的信”;1986年根据一段报道写一篇题为“树木·森林·气候”的文章;1988年是命题作文“习惯”等。 这一阶段高考作文题逐渐摆脱了泛政治化的倾向,由关注政治热点向关注社会热点化。

第三阶段(1990年-1999年)材料作文为主,关注社会道德和修养品行

部分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是:1990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写一篇议论文;1991年:描写圆的想象物;1993年:就“帮人补课要不要收取报酬”写一篇广播稿;1994年:记叙文《尝试》;1995年:议论文《鸟的评说》;1997年:根据两则助人为乐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等。 这一阶段我国处在深化改革的年代,高考作文命题由以关注社会热点为主向关注社会道德,关注修养品行,关注精神空间。

第四阶段(2000年-2009年)以话题作文为主,体现人文精神

部分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是:2000年是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1年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2年是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003年是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写一篇文章。2004年为家庭教育的材料作文,2005年为跑的体验,2006年为“谈意气”,2007年为诗意的生活。2008年为根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2009年为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这阶段反映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在更新;题目更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这也是社会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篇四:《33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33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弹指一挥间,中国高考走过33个年头。长沙晚报高考专家服务团专家认为,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变化翻天覆地,而“岁岁年年各不同”的作文题目正如一面镜子,时代的变迁尽显其中。

第一阶段(1977年-1979年)以命题作文为主,政治色彩浓厚

1977年高考题是各地自主命题,北京作文题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天津作文题是“他像雷锋同志那样”,黑龙江作文题是“每当我唱起《东方红》”等。1978年起全国统一命题,作文题是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1979年作文题是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这个时期的作文题目既有比较鲜明的政治色彩,又有振兴中华的热切愿望。

第二阶段(1980年-1989年)以材料作文为主,向关注社会热点转化

部分作文试题是1980年是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1981年是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4年是根据一段报道写一篇“关于怎样写作文”的文章;1985年就环境污染问题写一封“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1986年根据一段报道写一篇题为“树木·森林·气候”的文章;1988年是命题作文“习惯”等。

这一阶段高考作文题逐渐摆脱了泛政治化的倾向,由关注政治热点向关注社会热点转化。

第三阶段(1990年-1999年)材料作文为主,关注社会道德和修养品行

部分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是1990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写一篇议论文;1991年描写圆的想象物;1993年就“帮人补课要不要收取报酬”写一篇广播稿;1994年记叙文《尝试》;1995年议论文《鸟的评说》;1997年根据两则助人为乐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等。

这一阶段我国处在深化改革的年代,高考作文命题由以关注社会热点为主转向关注社会道德,关注修养品行,关注精神空间。

第四阶段(2000年-2009年)以话题作文为主,体现人文精神

部分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是2000年是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1年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2年是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003年是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写一篇文章。2004年为家庭教育的材料作文,2005年为跑的体验,2006年为“谈意气”,2007年为诗意的生活。2008年为根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2009年为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有关变迁时代的作文}.

这阶段反映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在更新;题目更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这也是社会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篇五:《全面回顾:30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全面回顾:30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30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又是一年高考时,弹指一挥间,中国高考已走过30个春秋。3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岁岁年年各不同”的作文题目正如一面镜子,时代的变迁尽显其中。 文学体现政治化

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正式恢复。据统计,当年报考人数约为570万人,录取约27万人。

中断10年的高考首次恢复,作文题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北京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天津的作文题则是: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此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虽已过去,文学却依然摆脱不了政治化的倾向。

“当时我们写作文总要在结尾喊几句口号,否则就感觉没写完。”经历了1977、1978年两次高考最终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先生说道:“从当时的国内形势来看,出这样的作文题也是一种必然。”

社会热点成主流

20世纪80年代后,神州大地吹起改革开放的春风,“知识爆炸”成为80年代的时髦词。“政治味”浓厚的作文题目退出历史舞台,关注社会热点的作文题目成为主流。

高考作文题对准经济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环境污染等方面,强调文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名86级考生回忆道:“当时我们剪贴报纸来搜集、获取知识,教室里挂满了剪贴报纸,内容为‘国事、家事、天下事’,那年的高考作文题正巧是‘树木、森林、气候’,我们能很快切题,就得益于平时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思想解放更明显

20世纪90年代,高考作文题目思想解放的特点更加明显,但在命题上仍有一定局限。 “我参加了1994年高考阅卷,当年作文题是:尝试。很多学生写的内容不是尝试蒸包子就是蒸饺子,这也反映出当时学生思路的闭塞以及命题的局限性。”在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教了30年语文的刘惠新老师说。

创新发挥受鼓励

进入21世纪,高考作文更加鼓励学生写出有创见的文章。2000年要求考生根据三角形等4个几何图形,谈谈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003年的题目是: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这说明人类的感情因素等直接影响到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也带给全社会一种思考。

山东大学04级新闻系鞠同学说:“我们这两年的高考作文,大都是说看事情应保持理智。这也是全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吧。”

时至今年,一直被高考作文所排斥的诗歌、戏剧体裁终于“解禁”。考生们不但在思维上可天马行空,在文体上也可自由驰骋。这对于考生的创新与发挥又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谈起高考的变化,刘惠新老师说:“30年来,高考作文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现在又回归命题作文,表面是一个轮回,实则是极大的进步。这说明社会更注重学生的理解力,对问题的洞察、分析能力,这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从‘尝试蒸包子蒸饺子’,到2004年北京考生以包容为话题,写出包容东西方文化这样思路开阔的文章,反映了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在更新;题目更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这也是社会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历年高考作文题选登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有关变迁时代的作文}.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读《画蛋》有感。

1981年: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1.写一段300字以内说明文字2.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内。

1984年: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文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

1987年:1.根据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2.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

1988年:“习惯”。

1989年: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给他写封回信。

1990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1991年:描写圆的想像物;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1992年:清理路旁的脏物1.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高三某班学生小张因病缺课两个月,请同班好友小王帮他补课。后来,小张的学习成绩跟了上来,小张的母亲很感激小王,尽管家里不富裕,但还是托人给小王捎来200元作为报酬,小王很为难,找班主任谈谈自己的想法,班上的同学知道了这件事后,产生了各种议论,在班会上,大家围绕这件事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你写一篇全面反映这件事和班上同学各种看法的广播稿。题目自拟。

1994年:“尝试”。

1995年: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1996年:仔细观察《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一、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

二、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1997年: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1、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2.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

篇六:《时代变迁》

时代变迁

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妈妈的眼睛和嘴巴。妈妈的眼睛里闪烁着动人的光,嘴巴里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好听的故事:

“孩子,你知道吗?在人民解放之前,日本来侵略我们中国,大肆地杀害人民,妄图占领中国。那时的日子可苦了,人们不得不扛起枪杀鬼子。战争整整持续了八年,八年啊!那时的孩子都没有双亲,他们都为抗日牺牲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极其艰苦,但他们依然在努力着。

“终于,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正式宣布新中国成立了!百姓的苦日子到头了,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生活问题。由于那时生活条件还不算太好,人们就得自力更生。确切地说,什么事都要自己动手。不过相比前几年,日子也算是好过了。人民真是太感激伟大的毛主席和共产党了!孩子们不再会失去父母了,学习环境也变得好了。

“到了你爷爷这一代,生活又更进一层楼了。人们随着生活节奏,开始进城打工。靠着几十元的微薄工资,人们在种田之余,能多赚点钱养家糊口。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又进步了,也读得更刻苦了。

“我这代,生活开始步入正轨。人们不再是种田之余打工了,而是打工之余种田。由于生活变好,人口膨胀,只有男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才能生两个孩子,所以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都显得尤为珍贵。与此同时,有一些努力刻苦的孩子考上大学,成为能为祖国作贡献的人了。

“孩子,你们这代真可谓是苦尽甘来呀!父母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月薪有3000元以上之多,多幸福。房子大得再多几个人住都不挤。又听Mp3又玩Ipad,真是太好了。你们的教室 又宽敞又干净,考上大学简直不在话下。不比当年辛酸哪!”

听完妈妈的叙述,我心里波涛汹涌,百感交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家乡,伟大的人民,我爱你们!

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附属实验小学 四(1)班 方张越

篇七:《感谢时代造就自己(8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感谢时代造就自己(800字)作文{有关变迁时代的作文}.

感谢时代造就自己 在这个飞快旋转的时代里,有许多人怀揣着梦想飞入,但

又留下了泪水飞出,抱怨着时代的苛刻却从未试着心怀感激地回首过去题记 浓稠的雾霾

夹杂着尘埃缭绕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上空,我不知何时认为,耳中回响着人群的喧嚣,消失的

是善良的背影,两眼放空着,双目被云雾所遮掩,划破的是纯真的面颊,所谓美丽被拧碎在

时代的烈风中。 我的内心充斥着悲愤,像是咆哮的野兽,随时会撕破我的喉咙,我漫无

目的的走在空荡的黑夜中,时间滴答流逝,悲喜哀乐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变更着她的容颜,

{有关变迁时代的作文}.

承纳着命运的色彩。 而我,沙粒般,星芒般的存在,悄悄的抱怨着时代的不公。 民

主选举的落选,朋友的叛离,东西的遗失,大大小小的挫折无不摧残着我那颗易碎的心。我

永远保持着眺望的姿态,寻找天空中那些甜美的梦,渴盼着命运来眷顾我,但事实往往相反。

追逐中,搭上那个时代的末班列车,承载着快要盈出来的辛酸,以为过去属于我的都将离我

而去,当迷人的景致化为泡影,如墨水般稀释在空明的净水中,站台上的人化作一个又一个

点&&浑然之间,仿佛空气被抽尽,温度骤降,我像一条搁浅的鱼,挣扎只是徒劳而已。就像

那破旧的时代,是黑暗、残酷、无情的代名词,也许,光明、仁慈那时还未出生吧。 但

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爱不曾远去,正是时代造就了一个幸运的我。 时代的潮水又

将我卷回波涛汹涌的大海,我的觉悟更让我懂得,现在的社会并不是时代的不公,更多的则

是在花朵簇拥下的我们早已习惯于蜜一样的生活,习惯于占有,习惯了享受,忘记了感恩。

如果你看过黑白电影,那你应该会知道以前生活的困苦,放眼现在,在时代的记忆中,我们

是那么独特,那么幸运,我们应该感谢时代造就了我们,没有让我们出生在战争年代,没有

让我们出生在饥荒年代,而对于我们来说,任何一种时代的变化,任何社会的矛盾,都是年

轻人的机会。 云雾依然缭绕,只是少了烟尘,习惯了那喧嚣,我听见更多的是欢笑声,

眼睛变得澄澈,绚丽的霓虹灯映照在一汪眸子之中,而那阵阵柔和的风,它吹来了天边的梦,

我追随着时代的梦,心存感激,再一次踏上属于我的旅程。初一:nnadia

篇一:时代造就英雄

时代造就英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

时代不同的审美标准,只有符合当时时代审美标准的人物才是深入人心的人物。比如说,建

国之初人们需要像王进喜那样感天动地的“创业型”英雄人物。但是时光走进21世纪,一个

偶像稀缺的时代,人五人六的娱乐明星风行于世,帅气和美貌曲解偶像的定义,绯闻与八卦{有关变迁时代的作文}.

倾倒价值标杆,我们在迷迷茫茫中寻找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以前推出的很多英模都

有不少也给人以深刻印象。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少一些时代感,缺少一些审美情趣,

在形象上也缺少了一些健康与活力,好像都被沉重的工作压垮了似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政治、私德以及私生活三方面被“塑造”得完美的完人,已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引起共鸣,

相较之下,老百姓更热衷于自己打造的“草根明星”。{有关变迁时代的作文}.

最帅宅男之所以能

成为明星人物,与那些具有传奇人生、惊人事迹、卓越贡献的英雄才俊所不同的是,只有在

岁月的淘漉中,只有在人们对那些细微琐屑之事的细心感受中,只有在他们工作时所传递给

人们的精神气韵中,这种理由才是经得起回味的,这种力量才会形成一种无声的感染力和穿

透力,进而赢得公众认可和社会瞩目,成为普通职业者的价值取向——在平凡中完成生命的

不平凡。

篇二:材料作文

坚持 1. 爱迪生被世人誉为“发明

大王”,他一生为人类提供了约二千项大小发明.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奋”加“恒心”.为了

寻找灯泡内的耐热材料,他先后试用了大约六千种纤维材料,最后找到了碳化竹丝.

3. 东晋大书法

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

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

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4.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

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

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

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

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信念 1. 乔尔丹

诺·布鲁诺(1548-1600),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思想家。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

心学说。他说:“太阳周围,有六颗行星围绕它运转""太阳并非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心

有无数和绕着自己的太阳运转的地球""”这些思想与天主教义截然相反,所以死亡常常笼

罩着他。布鲁诺只得到处流亡。21世纪后,布鲁诺终于被黑暗的宗教裁判所送上刑场遭受火

刑。在广场中央,希鲁诺被缚在高高的十字架上。他的脸色是苍白的,眼睛凝望着遥远的天

空。烈火熊熊燃烧起来了,誓死不屈的“殉道者”吐出了最后的誓言:“火并不能把我征服,

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

2. 美国作家欧·亨

利在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女画家琼西因患肺炎,危在旦夕,

用医生的话说:“他的病只有十分之一的恢复希望,这一分希望就是他想活下去的念头。”已

是深秋的时分了,琼西开始数窗外一棵老极了的长青藤上的叶片。她确信,当最后一片叶子

脱落的时候,自己就该去了。可是,藤条上剩下的最后一片叶子却任凭风吹雨打,总也肯脱

落。琼西因此受到了鼓舞,病势一天天好起来,最后,她终于感到“想死是有罪过的”,在医

生的治疗下,身体奇迹般地痊愈了。

3.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

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

贡献. 李白磨针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为学》中的穷和尚

梦想

1、青年立志的马克

思(伟大理想造就伟人

革命导师马克思从

小勤奋好学,早在中学时代就立志为人类谋幸福,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

年选择职业的考虑》中“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

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

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

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们将

在我们的骨灰

上洒下热泪。”最终马克思实现了他的宏伟志愿,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无私地奉献了自己毕生的

精力。

2、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理想应为民族而立)

周恩来在少年时期

到东关模范学校读书。魏校长问:诸生为何读书啊?周恩来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一句响亮的誓言,一个远大的志向,激励着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之奋斗了一生。他为了民

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理想的导引。

3、范仲淹“划粥而

食” (有志者,事竟成)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

米煮好一盆稀饭,等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有关变迁时代的作文 时代的变迁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