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2015年高考作文题审题训练》
2015年高考作文题审题训练(每周一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故事型材料。(一)切题:1.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2.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3.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二)符合题意:1.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2.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3.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三)基本符合题意:1.创新塑造成功。2.天生我材必有用。(四)离题,如“潮流往往是偶然的创作”“我们不应盲目追求潮流”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 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限文体;字数800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提示:寓言型材料。从整体材料看,“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从教授的言行上看,“言与行”“理论要联系实际”;从青蛙的言行看,“勇于质疑”“敢于挑战”;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报道,有人不惜花费近十倍于乘公交车的钱坐出租车去与“拒载”自己的公交车司机“理论”,追问“拒载”缘由。这样做,时间、精力与金钱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并不成正比,可当事人却认为值得! 这种“较真”行动也引起许多市民的共鸣。他们认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个字。做人就要这样,该认真的就绝不儿戏,也不容许被别人儿戏! 但也有市民表示,有更多的精力,干嘛不去做更有意义的事?除非真是合法权益受侵犯,否则无理较真等同野蛮!再说,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化、人性化与宽容度并重的社会,宽容,才谈得上最真切最纯净的人道,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际融洽。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现实问题型材料。①有条件的认真或该认真时才认真,②有原则的宽容或不能凡事都宽容,③既要认真,又要宽容,④分情况去“较真”(“较真”须看场合),⑤如何正确对待“较真”(“宽容”),⑥追求“较真”也须宽容之心,⑦有限的宽容,及时的认真,⑧宽容与纵容。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调查显示,约有60%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现实生活中,亲子之间存在隔阂的现象并不鲜见,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效沟通的难题呢?
请你以一位高中学生的身份给报社撰稿,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
审题提示:调查数据型材料。这篇文章要求就“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效沟通的难题”“参加讨论”和“发表看法”,所以写作的重点应该落实在“解决问题”上。联系自己或他人的实际,一定要“分析问题”,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前提和条件。此外,注意“以一位高中学生的身份”。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水在轻轻地流,岸静静的偎在旁边,一切是那样的和谐而美好。 水厌倦了岸的围困,想要寻找没有约束的自由,冲垮了堤岸。水没有得到自由却失了生命,而岸没有了水,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比喻型关系型材料。可从和谐的角度写,水与岸的和谐相处,创造出了美好;可从其辨证关系写,水与岸是互相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可从其比喻意写,谈“情感与理智”,甚至谈“生存”谈“价值”都可以。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画家拜访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你准能卖掉它。”后来的事实果真如此。
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故事型材料。“以质取胜”,侧重谈产品质量的优劣。“磨刀不误砍柴功”,侧重谈要练好基本功。“功到自然成”,侧重谈平时努力与最后成功的关系。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你心目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要求: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要写成诗歌)。 审题提示:比喻型材料。“水仙花”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要从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的角度进行写作。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到风景。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限文体;字数800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提示:关系型自然现象型材料。1.助人亦助己。2.双赢。3.借助外物成就自我。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提示:哲理句型材料。1.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是痛苦的。林则徐“第一个开眼看世界”,屡遭排挤、迫害。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烧死在罗马广场。2.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不痛苦。陶渊明、李白,走在蝇营狗苟谋取官位的人群的最后,过着自得其乐地生活,不扭曲自己的人格,他们何来痛苦?谭嗣同是为变法而流血的第一人,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怀着为进步而献身的热望而死,他是幸福的。袁隆平、钟南山走在科技的最前端,为全人类造福;刘翔跑在世界的最前面,站在主席台的最前端,他面带自信的笑容;居里夫人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并不为自己柔嫩的双手变得粗糙而痛苦,也不为岁月在她的光洁的额头上刻下了丝丝皱纹而痛苦,她为了科学,为了国家,为了全人类而快乐地工作着。牛顿、爱因斯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前人的理论,发现不足,不断改进能够获得骄人的成就。丘吉尔学生时代功课在全校最后,锲而不舍,努力奋斗,终成大器。3.走在最前和最后的人既有痛苦,又有幸福。屈原始终站在政治斗争的前沿,他为国家的衰败而痛苦着,但最后能以死报国,他也是幸福的。范仲淹既在最前、又在最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永远都是一个最痛苦的人,但也是最幸福的人。鲁迅走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最前面,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他既是最痛苦的,又是最幸福的。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200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2)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要求: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要写成诗歌)。
审题提示:组合型思辨型材料。表面上看两材料是决然相反的关系,仔细分析会发现其实两者看待问题角度是不同的:前者强调是在有了较好的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时不能重复自己或别人,要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艺术生命也就会终结,这种重复是可耻的抄袭。而后者强调的是必须夯实基础,要勤学苦练基本功。所以两者不矛盾。因此从立意上看,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分析如何看待和处理好“重复(模仿)”与“创新”的关系,“打好基础”与“求异创新”,“积累”与“创新”的关系等。《创新与模仿》、《“重复”是创新的前提》《可耻的重复》《创新是生存的唯一途径》《鸿雁是怎么飞上蓝天的》《厚积而薄发》等。
1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小王进了一家公司。当领导分配她做最基础的工作时,原本很有优越感的她立即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一次,在计算收益时,她把一笔投资存款的利息重复计算了两次,虽然最终没有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但整个公司的财务计划却被打乱了。事后,她很不以为然,觉得只要下次注意就行了。这让主管很不放心,以后再有什么重要的活,总找借口把她“晾”在一边。 材料二:上海某著名高校毕业的一位才子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书本、零食、新买的枕头甚至酒瓶等杂物。因为桌子空间有限,才子把过道也发展成了他的仓库。没过多久,这位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就因为邋遢而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拜拜了。
要求: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要写成诗歌)。
审题提示:组合型材料。(1)现在的青少年都有好高骛远的毛病,他们不愿意做最基础的工作,这对自己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以为人民服务为职业宗旨,以服从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2)习惯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现在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下,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如何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是他们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一环。(3)“认识”是形成人生境界的一个重要方面。“觉解”的不同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激发学生的觉解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2.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提示:诗歌型材料。 首先来鉴赏一下这首小诗:露珠所存在的位置有两个,一个是在枫叶上,一个是在荷花上。早晨的露珠,是晶莹而透明的,秋天的枫叶是深红的;那荷花,显然是白色的。当晶莹的露珠落在火红的枫叶上的时候,露珠因为吸收了枫叶红彤彤的色彩,穿透自身,折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华;而当露珠落在白色娇媚
的荷花之上,珠花一色,露珠尽管仍然剔透,却再也不能放射白色的光,只留下忧伤的苍白。短诗用对比的手法,呈现了处于不同境况下的露珠悲喜态度不同。
这样,这首小诗的寓意就表现出来了,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辨: 一、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以露珠观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选择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尽显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定位准确,看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以此定位,可以拟题为《生命闪光的位置》《位置与价值》 二、提供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的社会。成才是需要条件的,在大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那“枫叶”就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这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才之间的辨证关系,只有社会尽可能提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快地促进人才的“闪光”,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和谐;反之,人才的成长只有才良好的环境之下,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由此可以拟题:《请给“露珠”一片火红的“枫叶”》《环境与人才》《不同的背景造就不同的人生》 三、用人问题。由露珠的“闪光”和“苍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对人才的使用问题,同样是一滴露珠,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不同的价值的,这就给我们以启示,用人要用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韩信可以将兵,刘邦可以将将。由此可以拟题:《请把“露珠”放在“枫叶”上》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露珠”的两种不同境遇,可以启示我们如何看待“露珠”问题。可以说: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积极的态度顺应环境,才能成为人才;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等。露珠,居枫叶之上则喜,居荷叶之上则悲,我们可以联想到有人处顺境洋洋自得,处逆境则委靡不振,据此可以“如何正确面对境遇”为题展开;“如何正确看待环境”。 《不同环境不同的美》
1. 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生》。2. 环境(外物)对人(事"")的影响。3. 适应、顺应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 《活出不同的精彩》。4. 凭借""、依靠"" ,(“露珠”在“枫叶”上“红红的闪烁”“露珠”在“荷花”上就“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风云变幻不忘“借”》《只因有你》。5. 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展示不同的美(露珠选择枫叶就“红红的闪烁”这是一种阳光的美,选择了荷花就“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这是一种伤感美)。 6. 选择合适的位置(露珠选择枫叶就可以快乐地“红红的闪烁”,选择了荷花就只能“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的伤感)。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8. 本质与现象,现象会或多或少的显现本质。9. 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13.(1)片段作文。(10分)
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情景,写一段描写文字,不少于200字。
审题提示:情景描写小作文。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接受阴影,才会有阳光的明媚与灿烂;拒绝阴影,只会是阴天,不会有阳光。”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只想要阳光,拒绝见阴影,这显然是难以办到的。那么该怎么办呢?请以“阳光与阴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篇二:《材料作文》
作文训练之一 材料作文
一、 知识点
1、作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命题作文,它包括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二是给材料作文,它包括话题作文,读文作文,看图作文(话题、文章和图画都是材料)。给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考生先看材料,后自己依据材料自行命题作文
2、(一则或多则)和作文要求两个部分组成,从要求看可分三种。
①给材料的命题作文。关键在于弄清题目与材料的关系,题目或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论点;或是从材料中引发出来的论题;或是与材料有关的引申义;或是在材料中隐含的比喻义或象征义。②给材料的自拟题目作文。关键在于依据材料拟题目,二者关系如上所述,弄清材料与将命题是何种关系,再去命题立意。③给材料给副标题的作文。多用于读后感和评论,正标题正好是论点或论点中的中心词语。
还有一类题目,如①从鲁迅弃医从文谈起,②拔河的启示,③读报有感。我们把这类题目也划入材料型。头一个题目的材料是“鲁迅弃医从文”这件事,第二个题目的材料是“拔河”这项活动,第三个题目的材料显然是报纸上某条新闻或通讯等,这类题目也要按材料作文写才行。
3、如何写好给材料作文呢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其方法是:一要抓住材料中关键句子或暗示性语言;二要注意对比材料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综合分析材料的基本观点;三要用正确的观点和对正反材料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步,看清材料作文要求,抓住原材料的主旨提炼出一个正确的主题(即观点),确立中心(即立论)。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在这一环节,可考虑从以下三个方向发散:①横向发散:即由材料的基本主题展开引申类比联想,由此及彼,比较求同,看哪些事物或现象是有类似或相关的属性,或者这个道理可以推及到哪些事物或现象上。②纵向发散:即研读材料所表现的社会现象或事实,并由表及里,追根溯源,寻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把握其所反映的普遍而深刻的道理。③逆向发散:即由正而反,从事物的相反方向思考,多问几个如果不这样将会如何。有了以上角度开掘出来的主题后就要选最佳的角度和立意来写。
第三步,运用材料合理入文,引议联结构思谋篇。①“引”,分析材料,提出观点或中心论点(略写)。②“议”,承上启下,展开议论(先写一个过渡段或过渡句,再写本论)。一般来说,应先正面论述中心论点,揭示正面道理,然后举正面事例论证“为什么是这样,有何好处”之后,最好再能从反面事例加以论证“为什么不可以这样”,举反面事例论证。③“联”,联系实际,深化中心(主要是社会或个人的实际,从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④“结”,总结照应,解决问题(可以照应材料或开头,起点题作用或总结、升华、发号召等)。这个公式可用于读后感、评论、看图作文等,但千万不要搞成新八股文
二、 举例分析
1、 有一则中考作文材料,它先写两个书法家的故事,一个一笔一画力求酷似古人,另一个一笔一画
力求自然。材料的最后一段是:“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
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这段话就是议论
分析:结合故事想这段议论,就不难看出材料的主题:要敢于创新
2、 例如一则中考作文题,它先附原文,后提出要求:“读了《一棵树 三堂课》一文,我们受到了
很多启发。请你就其中的一方面(如成功与失败、诱惑、机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
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分析:熟读材料后再看要求提示,不难发现,材料中的三层含义“成功与失败”、“诱惑”、“机遇”是写作的三个范围,可根据其中的一个方面立意作文{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
3、 例如一则看《驴子吃草图》作文题。图里有五个画面:①.同套一条绳的两匹驴各自向相反的方向
去吃草;②. 两匹驴都被绳子拉住了;③ 两匹驴走到一起商量;④. 两匹驴一起走到左边去吃起
了草;⑤. 两匹驴一起走到右边去吃起了草
分析:从前面的两匹驴都吃不到草到后面的都吃到了草,很容易看出图画的主旨:分裂事败,团结事成。 注意材料里内容的前后逻辑关系。有些材料,特别是图画,里面没有点题句,也没有提示语,这就靠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前后的关系来把握材料的主旨了
4、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
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
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裁缝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使自己摆脱了失误不利的局面,变废为宝,走向成功。在理解题意的时候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来准确把握立意的关键。“不小心”“废品”“为了挽回损失”等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金边凤尾裙”的发明并不是主观创新和时尚潮流的产物,而是一种“挽回损失”,灵活地变“废”为宝的作品。“凭借其高超的技艺”“精心”“取名为‘金边凤尾裙’”等词句告诉我们裁缝能够变废为宝的主要原因是他主观上并不放弃,甚至非常用心,加上技艺高超,创意无限。 因此,从立意上看,我们认为以下几种立意属于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切合题意,内容项在一档打分。
(一)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三)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其中(一)(二)两点可同时采用,也可从任意一个或几个角度立意。
以下几种立意属于较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二档打分。
(一)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 (二)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 (三)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这几类立意只是抓住了材料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理解裁缝成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内容只评为二类。 以下立意属于对材料的理解存在一点偏差,应判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三档打分。 (一)创新塑造成功。 (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5、上帝召开一个会议,了解自从赐给了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上飞翔,在这个高度里,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而生活无忧。” 驼鸟说:“我用双腿在沙漠里奔跑,翅膀从没派上用场,它背负在我身上,已成了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成了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的深处自由来往。”
上帝忽然发现现场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干啥?”
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是我产灵魂却可以飞翔,他带着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下不能到达的地方。”
上帝听了这番话后,感喟良久。其实,“那个人”说的话也同样给我们大家以很多启示
分析:从材料中“那个人”说的话里可以概括出如下角度:1、让心灵的翅膀去飞翔,2、不依赖别人的恩赐,3、不要把抱怨上帝的不公,4、上帝是公平的。从同样的翅膀,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用处中可归纳出以下观点:5、路是人走出来的,6、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还可以“雄鹰、驼鸟、企鹅”为题,谈谈适应环境,在恶劣的环境里生存发展走向成功的观点。然后从众多的角度中选取一个最切题的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去写,这样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纪敏同学的作文《用心灵的翅膀去飞翔》,就拟定了一个醒目、鲜明、生动的题目
三、 作文练习
超级女声”绝对是2005年湖南卫视打造成电视娱乐节目最亮丽的一景。每家有女初长成的,无不以参加此比赛而荣;而从比赛中脱颖而出的,都仿佛已进入金灿灿的星光大道,成为了众多商家公司竞相追逐的目标,从此富贵人生。如张含韵,这位还未成人的邻家女孩,幸运的夺得了2004年“超级女声”的年度季军,幸运的一夜成名,幸运的代言广告,拍电视剧,出新专辑,至今她已是国内多个知名品牌的代言人。
对此现象,有人认为:“超级女声”为年轻女孩实现梦想和挑战自我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超级女声”利用观众发送短信来决定选手去留这一方式,吸引了大量忠实的观众追随,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释放完整人性的机会。也有人担心。不惜牺牲台上选手的尊重与脸面,也难免给人以 “低俗”之感;同时,“超级女声”客观上诱发了社会心理的浮躁,青少年对“超级女声”的迷狂,正是其对成名以及成名背后带来金钱渴望的反映,成群的女孩子不惜逃课奔赴充满酸涩甚至痛苦的“海选”秀场,她们这样唱道:“虽然我还在象牙塔,我多么想一夜长大!”“梦想总会有沙漠,梦想就是种快乐!”
现代社会中这类现象并不唯一,我们有理由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1、思路点拨
★要求
从所给材料中提炼自己的观点,选择一个角度,用我们所学课文中一些观点来分析现象,会用辩证的思路看现象,能和文化联系起来谈。
★题目
苦涩的梦、打造自己的品牌、“超女”热的冷思考、梦想到底有多远、走出低俗的文化生活、透析“超女”现象
★词语
尘埃落定、发烧友、凉粉、玉米、海选、PK
★根源
成名的渴望、工作压力的增大、对""不堪重负、文明病
★开头
①.人总是折服于欲望,在金钱与名誉的世界里靡烂,灵魂奔向淤泥,如同飞娥扑火时的惨烈。有人说,2005年是“超女”的世界。(灵魂前进的方向)
②.张靓颖,这个“海豚公主”优美而响亮的名字红遍了中国。
她""
这是凉丝们都知道 的事实。(明星,是这样炼成的)
③.“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 就算没人有为我鼓掌 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 想唱唱要唱的漂亮 就算这舞台多空旷 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也许这仅是一句平淡的话语,但是它道出了千万少女的心声/2005年,正是这样一句歌词持久地回荡在中国大地上。
透过屏幕,我们""
而当我们赏心悦目地饱览那精彩的一幕时,却很难想象""
也许,""
的确""(放飞青春)
④.美丽的喷泉在空中舞出美丽的曲线,灯火闪烁的霓虹灯广告牌点亮了城市的夜生活,天气还很冷的时候,MM们不顾寒冷踩着高跟鞋穿着短迷你裙逛夜市,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热闹与繁华炫耀着商业化市场的独特魅力。(一步一步向前走)
⑤.在这样一个为五彩缤纷的社会里,人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当各种各样的炒作卷着时代的漩涡蜂拥而来,当各种各样流动的色彩疯狂地跳跃奔驰,人常会被搅得晕头转向。于是渐渐地忘记了自己和初衷,沉沦,继而被丢失在时空的长河里。(瞻仰古老,寻找光辉)
⑥.这无非是关于一个词的拼搏。很多人为它笑,为它痴狂,为它心醉。真的,就好比炙手可热,红得发紫外线“超级女声”。而这个词不达意我们并不陌生,常常挂在嘴边念念不忘的。你也许猜到了,它就叫梦想。
细数过去的一年,“超级女声”""(我们只是路人)
⑦.“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 就算没人有为我鼓掌 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当超女张含韵在舞台上用这段歌将这些女孩子的梦想展现出来时,我们看到了她们的勇敢和坚强。毕竟在这个竟争剧烈的年代,她们展示自我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起社会的不同目光,也许是赞赏,也许是不解,甚至是鄙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哪个女孩不幻想在展开梦想的翅膀在天空遨游。(想唱就唱的背后)
⑧.2005年的超级女声,像一阵飓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而到现在仍然是余温犹存。到底“超级女声”是一个展现自我,宣扬个性的平台,还是引起偶像崇拜之风盛行的罪魁祸首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或许“超级女声”就是实现梦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超女面面观)
⑨.2005年超级女声以超级之势席卷湖南卫视的荧屏。这股超级飓风甚至随“卡特里娜”一起吹到了美国,超女冠军李宇春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全国上下,掀起了铺天盖地的“玉米地”。
常常有人把“超女”同央视的“梦想中国”相比较""
2、相关链接
◆“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制作的电视娱乐节目,于2004年2月推出。根据当时央视o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对全国31座城市进行的收视调查,“超级女声”的播出使湖南卫视的白天收视率从0.5%上升到4.6%,市场占有率上升到20%,最高竟为49%;该节目在播出时,同时段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一套,排名全国第二名。
◆超级女士”折射出的许多现象,很值得关注和研究;“超级女生”尽管还存在许多不足,但应该得到包容、关爱和呵护。我们不能够一方面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一方面却又对改革与创新横加指责;一方面讲要加强先进文化的建设,一方面却又打压群众喜爱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新潮文化。
◆坚决支持刘忠德先生的观点。超女的毒害可以说超过了毒品,它的波及范围大,面积广,受害人很多。得益的仅仅是某某公司和少数人,要坚决取缔
除了功利和虚荣,超女没有一点积极意义,甚至连人基本的美丑定位都是消极的。金钱、名利、虚荣严重地侵蚀着下一代,使我们本已不强的美德教育前功尽弃。
◆ 确实不是什么优秀的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不能落在物质文明之后。刻苦奋进、勤劳勇敢才是中华美德,
一夜成名、暴发不应成为青少年的追求目标
◆ 把超女说得一无是处,这本身不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争论其实是正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斗争。超女
更加体现群众性,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施展才能、成名成才的舞台,更加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她不利于青年成长的一面可以约束,但不能一棍子打死
◆ 文化现象要允许另类,不然千篇一律危害更大,千篇一律不是符合艺术规律的事。中国要持续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显然要迅速跟上才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超女是在做探索性的工作
◆ 据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披露,“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达几十亿元,其品牌的商业价值也将超
过20亿元。所以,“超女”的实质是文化生产力产出的创新型文化产品,满足了人民文化消费的需要
3、范文
■范文一
多姿的歌声的背后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用这句话为形容“超级女声”不算过分。它像是一阵凛冽的风,让广大电视台同胞们坐着发寒;一群女壮士踏上同一条求星之路,义无反顾。尽管我没有狂热地去追捧,但我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也免不了要发表一些看法。
“超级女声”引起的社会效应是巨大的。我们惊讶:娱乐原来是可以这样做的。它拓宽了娱乐市场经营的新思路,使娱乐更大众化。这种模式炙手可热,我行我秀、星光大道、梦想中国等一系列电视选秀节竞相出炉。
“在书房里看40分钟的柏拉图出来到客厅看5分钟的李宇春。”一位学者如是说。对于青少年,“超女”就像一块磁石,它不仅吸引着你的眼球,而且也让你随意地评论去——终究不能挣脱开。
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可怕的经济效益。赞助商有条不紊的忙乎,包装亮丽的广告制作,别出心裁地现场布置,以及背后可观的收入,这一切都使商机犹如得箭,要么待着,要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且一发就箭箭射中广大追捧者的心。
“超女”的火热,似乎把所谓“梦想”的灯笼给烧坏了。跳动的火苗犹如舌头,指着“超女”嚼了起来。这是反思,面对如此轰动的现象必须做的。
不得不说的是那个灯笼。从海选到几进几,到所谓的三甲,梦想系数梯级上升,而处于最低层的,她们的
梦想值多少钱。她们的梦想或叫做展示自己,可过期作废;可叫做成为明星,可人家能让你想唱就唱,不能让你想成为明星就成为明星。所以这种梦想就是灯笼,万一火苗失控,或是质地不好,就要被无情的火捅破。
她们相信快乐。可是“痛苦是人,快乐是猪”,超女或许是人猪圈,而她们就在自我地快乐着。她们被“明星”“流行”圈起来,然后心满意足地努力着。最后,伤心欲绝的人说:我很高兴。这让我感到极不自然。这种盲目的、一瞬而过的快乐就是“超女”要打造的吗?
超女们面对失败,说一句:还能够勇敢地自我欣赏。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安慰。懂得自我安慰没有什么不对,可一味说“自我欣赏”并不因此自我封闭于一个急功近利的世界,这就太自欺欺人了。参加“超女”的谁不想被人欣赏,被人认同,大家都抱着这样的心愿,嘴上不这样说难免被人说是功得熏心,内心却是凑在一起,为了“明星梦”挣扎,在挣扎中一次次地善意地安慰。
这样说来,“超女”就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或许有人会因大力反驳,那是因为人们不忍去戳破那美好的遐想。我也不是排斥它,毕竟它有其存在的理由。如果“超级女声”不是为了标榜“个性”“人文关怀”而进行无休止的炒作,如果人们不是以狂热的态度支追捧那些“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所谓“梦想”,那么,“超级女声”作为一种正常的娱乐现象,就不会让人去怀疑它是否急功近利。这样,多姿的歌声的背后就不是艰涩的歌喉,而是纯粹的多姿。
[简评]本文是一篇较突出的议论文。其优点有二:第一,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文章开篇以名句引出“超女”现象之火爆,肯定其“大众化”,进而通过学者的话指出“超女”现象在吸引着观众眼球的同时,也会让“我”随意地评论,然后从几方面去论说,最后指出这不是一种正常的娱乐现象。第二,行云流水,感情充沛。这得力于语言的运用,如文中加点的词语。
思考:
1. 文中是如何围绕二次引用展开的?
2. 第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