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广东高考网官网 广东高职高考网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广东高考网官网

【官方答案】2016年广东高考(全国I卷)理科数学试题和答案

【第二篇】广东高考网官网

广东省2017年艺考政策公布

广东省2017年艺考政策公布

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招生办公室,各有关高等学校,各考点:

为做好我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规范管理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

广东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含音乐类、美术类,下同)招生考试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有关精神,坚持“着眼公平、分类指导、立足规范、提升质量”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招生考试办法,加强考试管理,抓好考风考纪,努力提高招生考试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水平。

(一)文化课考试科目

我省艺术类考生根据专业属性不同分为音乐类和美术类两个类别,高考报名时统一派发艺术类考生号,考试科类可选择艺术类文科或艺术类理科。艺术类文科考生的文化课考试科目为“3+文科综合”,即语文、文科数学、外语、文科综合,艺术类理科考生的文化课考试科目为“3+理科综合”,即语文、理科数学、外语、理科综合。

(二)报考类型

我省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分为省统考、省统考基础上的校考、校考三种类型。凡省统考涉及到的专业(含艺术类师范专业,《广东省艺术类术科统考涉及的专业认定说明》见附件1),所有高等学校的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院校经教育部批准的专业除外)及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艺术类本科专业均应直接使用省统考成绩,高校不再组织校考;其他本科院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可直接使用省统考成绩,或在省统考合格考生范围内组织校考。省统考未涉及到的

专业,由高校组织校考。考生除报考省统考未涉及的专业可不参加省统考外,报考省统考涉及的或认可省统考成绩的专业,必须参加省统考。

(三)报名要求

普通高考艺术类考生实行全省统一报名,报名时间为2016年12月1日至12月10日,具体报名办法按照《关于做好广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和建档工作的通知》(粤招〔2016〕20号)有关要求进行。凡报考艺术类专业考生,均需填报艺术类考生对应项信息点。艺术类专业术科统考考试报名按照我省统考的要求执行;艺术类专业术科校考(含省统考基础上的校考、校考,下同)考试报名根据我省对校考的相关规定和招生院校的相关要求执行。为增加录取机会,拟报考艺术院校(专业)校考的考生,凡报名时无法确定所报考专业是否属艺术类省统考涉及的专业,考生应先报名参加省统考。招生院校凡是有不招收理科(文科)考生专业要求的,一律不得接受理科(文科)考生报名参加该专业校考。考生未按招生院校文理科文化课考试要求报考而未能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命题工作

艺术类专业术科统一考试的科目设置和试题内容以《广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美术术科考试大纲》和《广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音乐术科考试大纲》为依据,试题内容主要测试考生对艺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操作、表现能力。需进行艺术类专业校考的院校应制订并向考生公布本校2017年普通高考艺术类术科考试大纲,并依据考试大纲进行命题。

命题人员由思想品德好,本专业学术水平较高,本年度无直系亲属报考相关艺术类专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省统考的命题人员由省教育考试院确定。校考的命题人员由招生单位的教务部门和招生部门研究确定。命题人员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管理。命题人员不得参与任何有关艺术类专业术科入学考试的辅导活动,不得向任何人透露试题的内容和命题工作情况,违反者将按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命题人员应与省有关部门或高校签订《命题人员保密责任书》,明确其应负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后,方可启动命题工作程序。

(五)招生章程

高校招生章程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内容必须合法、真实、表述清晰无歧义。高校必须严格依据招生章程开展工作,不得用招生简章代替招生章程作为录取依据。高校应将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校考专业和考核方式、方法等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不得擅自更改已经向社会公布过的考核、录取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精神,各高校应在艺术类专业术科校考报名前予以公布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章程。

(六)考务要求

各考点(附件2、3)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考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业务培训,精心组织,落实措施,严格管理,严肃考风考纪,考试现场须进行指纹身份识别和考试全过程电子监控摄像(或现场录像监控),严防替考等违纪舞弊行为发生。每个考场需安排2名以上(含2名)的老师监考,监考老师要加强对考生违禁物品检查,严禁考生携带违禁物品进入考场。要特别加强对考生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和考试时所使用的画板或画夹的检查,严防违纪舞弊现象发生。对于携带手机等通讯

工具进入考场和美术术科考试时携带有图案、图形等痕迹的画板或画夹进入考场的考生,一经发现按考试作弊处理。有关考生的报名材料、考试答卷或视频记录资料保留4年,以备复查。

(七)违规处理

根据教育部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教育部确定实施的国家教育考试,艺术类专业术科省级统考、校考等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录取依据之一,均属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对在考试过程中违纪作弊的行为,将依《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严肃处理,将违规行为记入考生高考诚信电子档案。有作弊行为的考生依据规定将取消高考文化课和术科成绩,情节严重的,将予暂停高考或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高校要始终坚持依法治考、依法治招,对招生工作中的违规行为,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36号)和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1.考试过程中,发现考生实施违规行为后,监考老师应在考场记录表上如实、准确、详细的记录,由2名以上(含2名)监考老师或考场巡视员、督考员签字确认。同时,监考老师应如实、规范填写违规情况告知书(附件4、5),向违规考生告知其违规情况并要求考生签名确认。考生签名确认后,监考老师将违规情况告知书发放给考生(考生不签名的,由考场巡视员核实违规事实无误后,在告知书上注明考生拒签名,同样也发放违规情况告知书给相关考生)。对暂扣的作弊材料、工具等应填写收据。

2.省统考考试结束后,各统考考点于2017年1月6日前将具有两位监考员签名以及考点盖章的违规情况告知书交到省教育考试院高招处1208室。校考考试结束后,

各招生院校要及时整理考生违纪作弊情况,并将违纪作弊考生详细的违纪作弊事实等信息及处理情况于2017年5月19日前通过“广东省普高管理系统”上报省教育考试院,并从系统下载打印《2017年广东省艺术校考违纪作弊名单》加盖公章后和相关证明材料(原件)一起寄送我院备案(联系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西69号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高招处1208室,邮政编码:510631;电话:020-38627842)。省教育考试院将根据各统考考点和招生院校处理情况和考生的违纪事实作出取消单科成绩直至取消当年高考各科成绩的处理。

3.对在组织考试中出现违反规定或者重大失职造成恶劣影响的考点单位,将取消其考点资格,并建议相关单位对有关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4.对在组织专业校考中出现违反规定或者重大失职造成恶劣影响的招生院校,将取消其在我省组织专业校考资格,并建议相关院校对有关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5.对于未经教育部和我省招生办公室批准,擅自组织专业校考的招生院校,我省将不予承认校考成绩,遗留问题由相关院校负责处理,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停止其下一年度在我省的招生资格。

(八)管理要求

各级招生考试部门和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我省的工作要求,加强对艺术类招生考试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艺术类专业考试,进一步严密管理措施、严格操作程序、严肃考试纪律,缜密排查和清除影响招生公平公正的隐患,确保广大考生在平等条件下公平竞争,不断提高艺术类招生考试的信度和社会声誉。为确保艺术类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和顺利进行,严禁工作人员、教职工尤其专业教师单独、

【第三篇】广东高考网官网

2015年高考优秀作文(广东卷)(官方公布点评版)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用眼去看,用心去听

■广东考生

星野道夫曾言:“同一个地方,不同的人通过自己的角度去看,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感知自然的途径参差多态,或打开电视欣赏色彩鲜艳的荧屏,或轻点鼠标浏览千奇百怪的世界。而我认为,惟有走出房间,走进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听,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无限魅力。

通过虚拟的信息网络途径去了解大自然也未尝不可。随着信息多元化的发展,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我们只需轻轻按动手中的电视遥控器或是鼠标,只要是我们想看到的信息和图片,都将毫无保留得展现在我们眼前。正如网友侃言:“如今的每一个人都是身处茅庐而心知天下的诸葛亮。”形形色色的自然风光当然也无一例外得被囊括在其中。人们坐在舒适的家里便知晓南极企鹅的生活习性,了解撒哈拉沙漠的广阔无垠,清楚四川九寨沟的风景怡人。这种种体验都是前人无法想象的。

然而,虚拟的网络途径只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冰山一角。坐在沙发上或电脑桌前,你也许可以知晓南极企鹅的生活模式,却无法了解身处天寒地冻的环境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如何抗争自然给予的挑战,是如何书写生命带给它们的壮歌。躺在舒适的床上,你也许深知无边的沙漠带给探险者们的种种艰辛与困难,但无法体会那炎热的空气给人的窒息般的痛苦和那干燥的沙粒给人带来的绝望。正如你观赏着眼前九寨沟的斑斓色彩,却永远无法享受那溪流的清冽与拂面而来的清风之柔和。由此可见,仅从虚拟的途径了解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既然如此,不如走进大自然,与它拥有一个心贴心的拥抱吧!当你踏进绿绿的草地,自然给你的不再只是一张翠绿的图片,而是沁人心脾的幽草芳香和生机勃勃

的小动物乐园。当你走进宽阔的大森林,自然给你的不再是一幅幅野兽的画像,而是地球之肺给人带来的清新空气和舒适的荫凉。比起在网络中源源不断的海量自然信息,你不仅收获了自身亲历的难得体会,而更多的是自然赠予人类的无限美好。还在等什么?难道要放弃掉那用再多的金钱都买不来的自然厚礼吗?而只有通过自身经历的途径才可真正了解那份礼物的厚重与美好。 罗素有言:“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不要再呆坐在沙发上或电脑前,走出一成不变的生活,用眼去看这大自然的参差多态,用心去听听大自然脉搏的跳动。惟有此途径,人类才能知晓自然母亲的美好与神奇。

用眼去看,用心去听。

点评

本文围绕“走进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听”立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论证周密。文章开门见山,于首段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先从反面论证“通过虚拟的信息网络途径”去感知自然虽然“未尝不可”,但是“远远不够”,再从正面论证只有走进自然才能收获“自然赠予人类的无限美好”,结尾再次点题。行文连贯,照应严密。语言整饬流畅,句式长短结合,富有节奏,蕴涵情感,显露出较为坚实的表达功底。稍微有些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引文不尽准确,个别地方“得”“地”不分,个别句子因存在掉字现象而损害到语言之美。(点评:桂新)

远近结合,感受自然

看春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无观云之趣。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属,却丢失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自然,又能了解有关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

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体验,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文章立意切合材料内容,中心观点明确,思路较清楚。但文章在论证自己的论点时,把两种感受自然的方式等同于古人与今人对自然的感受方式,且完全否定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等,太绝对化了。(点评:蓬草)

张开双臂,拥抱自然

“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现代社会,人们打开电视,便可知明日天气;轻点鼠标,便一览生物种类。但朋友,可不可以暂时放下手中的手机,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呢?

“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约翰·唐尼在《沉思》中写道。人类从远古的人猿走来,依自然而生,傍自然而活。可以说,我们,便是大自然哺育的儿女,大自然精妙的艺术品。而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在人类与自然间筑起了一道墙,人与自然似乎很“远”,但其实不过一步之遥。

古人起时”的悠闲令人赞叹;苏子人欣赏。即使是在现代,也有千万“驴友”身体力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村上春树通过日复一日的长跑从大自然中汲取写作的灵感。穿上跑鞋,不必带有过多烦虑,便可以跑步去拥抱自然;戴上耳机,不必在意世俗纷争,自己便是自己世界里的神。只要我们有亲近自然的心,那么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对于我们真的不是一件难事。 拥抱自然,为的是收获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看天光云影,测阴晴雨雪,也不必在乎难逾目力所及,因为目力所及之处,即为风光最美之地。登高远眺,一览纵山小的豪情,即为一种“小确幸”。这种小小的确定的幸福,又哪能是独坐家中所能感到的呢?

顾城有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草/我们静静地站着/不说话/便十分美好。”其实我们拥抱自然,又何必知道花鸟之名呢?细听鸟鸣婉转,静闻花朵香气,这一切,不就已经很美好了吗?草长莺飞,云卷云舒,大自然自有其美妙之处;枝叶枯荣,四季更替,大自然自有其生长规律。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何处不美?自然何时不美?

诚然,自然虽美,但我们也要珍惜爱护,切勿让伸手可及的美变得可望而不可及。去年的“APEC蓝”也让我们看到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我相信,我们拥抱的,一定是一个纯净无瑕的自然。

“天人合一”一直是儒家提倡的境界。朋友,请暂时关掉电视,请慢下点击鼠标的速度。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吧。

这是一篇议论文,却有散文的意趣。文章以散句为主,间以大量的骈偶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典雅。(点评:业源)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第四篇】广东高考网官网

【官方答案】2016年广东高考(全国I卷)文科数学试题和答案广东高考网官网

【第五篇】广东高考网官网

2015年广东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官方版)

2015年广东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说明(页码对应官方的书)

一、 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广东高考网官网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准确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它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广东高考网官网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表语言或者其它表达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者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显示中地理问题。

广东高考网官网

二、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与下列内容相关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有关内容。

自然地理 (地理1)

1. 宇宙中的地球

(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大气受热过程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广东高考网官网

(3)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4.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人文地理(地理2)

1. 人口与城市

(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5)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6)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5)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

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3)

1.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 区域的含义

(2)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广东高考网官网

2.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

措施

(2)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

(4)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数字地球的含义

城乡规划(选修4)

1.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1)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2) 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广东高考网官网

(3)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 城乡规划

(1) 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3) 在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

般布局原则

3.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1) 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2) 不同的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

环境保护(选修6)

1.环境与环境问题

(1)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2) 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3)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第六篇】广东高考网官网

广东省教育厅学历学位认证指南(亲自经历办事图解指南)

广东省教育厅学历学位认证指南

(图解办证全过程)

1.广东省教育厅

2、学历学位认证地址:广州市农林下路72号(地铁5号线区庄站C出口,往回走300米左右)

3、广州市大学生就业市场(广东省教育厅):学历学位认证中心

4、办证中心

5、学历认证办理流程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广东高考网官网 广东高职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