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文言文120个实词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高一同学如何学好文言文(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总结)

1、学生:老师,如何做好初中和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衔接和过渡?

教师:通过中考,我们就能够知道,作为检测你文言学习程度的考试题所给的文言材料都不是课本上学过的原文。这并不是说学课本上的文言文没有用,而是要通过学习,积累一定量的语言知识,当一个词、活用现象或句式的类似或不同用法出现时,你要运用所学知识明确地作出判断,这就是所谓的知识迁移或能力迁移。而分散在课本中的文言知识非常零碎而又庞杂,这就要求你要善于借助工具书进行总结,等你文言知识渐成网络之时,阅读新的文言材料就很容易了。以“之”为例,经过课本学习积累,应先掌握它的基本用法及其相关的语言环境,在遇到有关的句子时,先从大类上考虑是代词、动词、助词三大用法中的某一类,如果是助词,再细分是“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无实意”“用作定语后置和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用作音节助词,无实意”这四类中的哪一个小类。由初中到高中肯定会接触更大量、的文言文,只要坚持积累分析,文言的知识迁移或能力迁移肯定事半功倍。

2、学生: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又感到文言文比较枯燥,无从下手常感到,怎么解决?

教师:因为对文言文了解不够,学习方法不当,故而没有成就感,所以兴趣不浓,感到乏味;在读的过程中又感到无从下手,也是因为读的方法不当的缘故。应该根据不同特点的文章,确立不同的学习方法。①对于先秦时期的如出自《论语》《孟子》《战国策》《左传》《国语》以及《史记》这样的一些散文,以“文言知识学习”为主,例如《荆轲刺秦王》一文出现了大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固定结构、活用现象及文言句式,对该文确实应以文言基本知识学习为主。②对于以韵文为主的如赋、表等类文章以“诵读学习”为主,例如《赤壁赋》,通过诵读感受语脉以及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只需注意个别活用现象及文言句式。再如《出师表》的学习。③对于一些侧重于表达个人感受或观点的文章,如《游褒禅山记》《兰亭集序》则应该侧重于去领会这些感受或观点。

3、学生:老师,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常感到对各种文言活用现象及文言句式难以判断,怎么解决?

教师:这是语法问题。因为现代汉语划分句子成分在初中学过,所以我们建议用句子成分辨析法来解决问题。文言文,讲究的是简短。一个句子成分往往并不复杂,成分也并不是全都有,但由于谓语连接主语和宾语部分,承上启下;所以无论古今,最核心、最稳定的成分应该是谓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划分句子成分时,可先找谓语,这样就省事得多。使动、意动、为动、名词做状语,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被动句、省略句,这些文言现象无不与动词关系密切。

4、学生:老师,文言词汇浩如烟海,应该重点把握哪些词语?

教师:应该着重掌握高考《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相比之下,18个虚词中,又以“之”“而”“以”“其”“于”为重点。

巨东涛

【篇二】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2016年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2014年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故知王之不忍也(爱惜,吝啬)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清闲)《失街亭》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赤壁之战》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7)衣食所安(喜欢、爱好)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10、沛公安在?(哪里、怎么)

3、被

1)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7)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传》 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德:恩德。另:感激。如——必德我假道之惠。)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

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4)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8)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9)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远的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陋)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看不起)

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

5)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界)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史记伯夷列传》 译文:(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6)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军事)《论积贮疏》

译文:战争、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富极其缺乏

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孙子谋攻》 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

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

译文: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译文: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国人深为这件事所苦。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一斗米,卖二十钱损害农人,卖九十钱损害从事工商业的人。

6)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训俭示康》 译文: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好的品德,现代人却用节俭来互相羞辱。)

7)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赤壁之战》

译文: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

8)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疲劳)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察,审察) 《赤壁之战》

译文:刚才我(鲁肃)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清洁、高洁)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译文:水清澈到极点就没有鱼(生活在里面),人精明到极点就没有人跟随。)

7)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清楚)(《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10、朝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4)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5)期年不听朝(朝政)

6)坐南朝北(对、向)

7)日望朝相如(拜见)

11、曾

1、zēng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2)是高、曾时为一户(祖父的父亲)

3)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2、cng

1)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2)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3)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通“层”,重复,接连不断。)

12、乘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译文:坐牛车,吏卒跟随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冒着) 《登泰山记》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sh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欸(ǎi)秋冬之绪风(登上)《涉江》 译文: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殽之战》

译文:用四张熟牛皮,二十头牛犒劳秦国军队。

7)超乘者三百乘(辆)《殽之战》

译文: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

8)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凭借,依仗)《宋书宗悫传》 译文:希望能驾御长风踏破万里波涛

13、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副词: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副词:果真,如果)

4)诚哉言乎!(真实的,确实的)

14、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5)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15、辞

【篇三】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练习

1、爱

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吝惜,舍不得,吝啬;喜爱,爱护;喜爱;喜爱;爱护;喜爱。

2、安

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⑷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使安定;疑问副词,怎么;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代词,哪里,哪儿;安稳,安定,安全;安逸,安乐;使安定;疑问代词,哪里,哪儿;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⑴安逸,安乐;⑵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⑶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

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项王亦身被()十余创。(《史记项羽本纪》)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成语“泽被()后世”“被()发左衽”

覆盖;音同“披”,披散,散开;介词,表示被动;蒙受,遭受;音同“披”,穿;音同“披”,穿;覆盖/音同“披”,披散,散开。

4、倍

①一倍,加倍;②通“背”,背向着,背对着;③通“背”,违背;④通“背”,背叛,反叛。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成语“倍()道而行”“乡(通“向”)利倍()义”

一倍,加倍;通“背”,违背;一倍,加倍/通“背”,违背。

5、本

①草木的根;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本业,特指农业;⑤推究,探究;⑥副词,本来;⑦底本,版本;⑧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

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也。(《韩非子》)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末,指工商业;残,祸害。)(《论积贮疏》)

成语“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根源;草木的根;推究,探究;副词,本来;本业,特指农业;根本、基础的东西/根本、基础的东西。

6、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鄙视。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庸俗,浅陋;边邑,边远的地方;庸俗,浅陋;庸俗,浅陋;看不起,轻视,鄙视。

7、兵

①兵器,武器;②用兵器伤害人;③军事,战争;④军队;⑤兵士。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过秦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

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

⑴成语“穷兵()黩武”“兵()不厌诈”“厉兵()秣马”“兵()临城下”

兵器,武器;兵器,武器;用兵器伤害人;兵器,武器;兵器,武器;兵器,武器;军事,战争;兵士;军队;军事,战争;⑴军事,战争/军事,战争/兵器,武器/军队。

8、病

①重病;②患病,生病;③疲倦,劳累;④困苦;⑤毛病,缺点;⑥担心,忧虑。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成语“悯时病()俗”“切中时病()”

患病,生病;重病;困苦;毛病,缺点;担心,忧虑;担心,忧虑/毛病,缺点。

9、察

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考察;④考察后予以推荐;⑤精明;⑥明察,细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成语“明察秋毫”)(《齐桓晋文之事》)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答客难》)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以,根据。)(《曹刿论战》)

考察;考察后予以推荐;看清楚;精明;明察,细究。

10、朝

①早晨;②一日,一天;③朝见(天子);④朝廷;⑤拜见;⑥朝代;⑦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逍遥游》)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成语“班师回朝()”“朝()秦暮楚”

朝见(天子);使朝见;早晨;朝见(天子);朝代;早晨;朝见(天子);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朝廷/早晨。

11、曾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①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②zēng,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竟然”或“连都”;③通“增”,增加;④cng,,曾经。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竟然,连都;竟然,连都;通“增”,增加;曾经。

12、乘

①驾驭,乘坐;②登上;③趁,顺应;④顶着,冒着;⑤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⑥车的量词,“辆”。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成语“乘()人之危”

登上;趁着;兵车;兵车;顶着,冒着;顺应;辆;趁。

13、诚

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连词,表假设,“如果”“果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

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列传》)

成语“诚()惶诚恐”

确实,的确;真心;如果,果真;如果,果真;如果,果真;确实,的确。

14、除

①台阶;②任命,授职。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洒扫庭除()

任命,授职;台阶。

15、辞

①口供;②言词,词句,言辞,文辞;③告诉,讲话;④推辞,不接受;⑤辞别,告别;⑥文体的一种;⑦托辞,借口。⑧命令

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报任安书》)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报任安书》)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

⑴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以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⑵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⑶成语“在所不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托辞,借口;推辞;辞别,告别;推辞;文体的一种;辞别,告别;推辞;推辞;言词,词句;托辞,借口。借口。⑴言词,词句,言辞,文辞;⑵命令。⑶推辞/托辞

16、从

①跟随;②使跟随;③依傍,紧挨着;④顺从,听从;⑤堂房亲属;⑥通“纵”,合纵。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这个字的解释以课本为主,字典和词典以及有关资料都是使动用法,课文是“率领”。]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与从()弟俱知名

成语“从()善如流”“恭敬不如从()命”

通“纵”,合纵;跟随;使跟随;[最好是解释为“率领”]依傍,紧挨着;听从;跟随;堂房亲属;顺从,听从/顺从,听从。

17、殆

①危险;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③几乎;④副词,大概,恐怕。⑤懈怠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梦溪笔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有殆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副词,大概,恐怕;危险;几乎;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懈怠

18、当

①在(某处[对着、面对]、某时[值、正在]);②占据,把守;③掌管,主持;④判罪;⑤抵挡,阻挡;遮挡。⑥担当,担任;⑦通“倘”,如果。⑨必定、一定。⑩符合⑴当作⑵抵当、抵押、两者相抵⑶应当。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谏太宗十思疏》)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篇四】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2015高考语文必背文言文120个实词集锦

2015高考语文必背文言文120个实词集锦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啊啊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2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1昭王南征而不复(返回。回来)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恢复)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再,又)

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5王辞而不复(回答)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报复)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免除赋税徭役)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盖上)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复算,追究)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使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责通“债”)

1日初出大如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器物上的盖子)

3覆盖周密无际(遮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压倒,胜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连接上文,表示原因) 7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发语词,不译)

8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文言文120个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