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丁香结宗璞赏析 丁香结 宗璞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丁香结宗璞赏析

宗璞作品赏析

第六章 宗璞作品

一、作者介绍

  (一)关于作者

   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原籍河南省唐河县。五十年代初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来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工作创作,1960年以后,一直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编辑和研究。曾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出访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她是创作和翻译并举,小说与散文俱佳,是当代女作家中屈指可数的学者型作家。她的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大奖。

   她有其他作家所没有的特点:

   1、“永远的大家闺秀”。她生长于世代书香门第——父亲、姑母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学者。父亲是大教授——一代大师、北大哲学教授冯友兰,姑母也是教授——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冯沅君。

   2、小说引人注目。小说主要是现实主义的,早期的成名作是短《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从而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新中国成立后,冯友兰学术思想开始转型,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

   2、以85岁的高龄从头开始撰写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95岁书成而逝。在燕南园57号院——三松堂里,历时10年,用口述的方式写下了150万字的巨著。可谓学术史上的奇迹。

   书的最后一页,写着张载的那几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仍然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二、范文精读

   (一)文章结构

《哭小弟》

   

   第一部分是伤逝(第一自然段——第十六自然段)——哭小弟的早逝,在哭中交待介绍小弟的生病、看病、逝世的过程。其中:(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交待小弟已亡;第三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忆旧,相处的日月;第八自然段——第十一自然段:治疗;第十二自然段——第十三自然段:为事业而远离家人;第十四自然段——第十六自然段:亡故。)

   第二部分是恸陈(第十七自然段——第十九自然段)——陈述小弟患病和早逝的原因,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那一个扭曲的时代;

   第三部分是点题收束(第二十自然段——第二十六自然段)——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代人的悲剧,随着历史的进步,这种悲剧不会再重演。

  (二)课文串讲

   1、第一部分:伤逝(第一自然段——第十六自然段)

  

  

  我面前摆着一张名片,是小弟前年出国考察时用的。名片依旧,小弟却再也不能用它了。

  第一自然段:交待小弟已亡。用名片起笔,介绍身分,尤其是交待人名,是比较难为的。名片依旧,物在人亡,黯然之情顿然而起。文章一开“小弟去了”。极平静的极节制的叙述。是忍住了哭泣的叙述。更有悲意在其中。句号运用,是一种空歇,一种强调。去哪儿了?去的是……言下之意,是人已亡故。这种写人亡,写得十分巧妙。一是有一种忧伤之情,二是很委婉地绵延地交待事情,不是那种直白地没韵味地交待——某某已经去世了。一个“但是”,引出了下面对小弟情况的进一步介绍:年龄、早逝、死因、诊断、手术、弥留。一系列的情况,大致做了交待。

  

  本段用了四个小材料,一是需要做手术,可他却想先去参加会,问能不能会后再来;二是手术后还看论文和做翻译;三是病重还在“想再看看”,看研究材料;四是想吃虾。这四个材料是并列的关系。这四个材料,有一石二鸟之用:一方面是交待人的生病到死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人的精神世界——热爱工作和热爱生命。尤其是吃虾的细节,是最生活化的,最有感染力的。接着,又由“虾”引出了“想活下去”。这种想活的重复强调,又为下文的转折做了充分的情绪铺垫。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去了。这一年多,从他生病到逝世,真象是个梦,是个永远不能令人相信的梦。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

  

  第三自然段:忆旧,姐弟相处的日月。这是本文的第一个在段落中进行的转折。“过早地去了”是承前一段的“小弟去了”而来的。前一段中的“但是”是段落内的小转折,而这里的“可是”,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一个大的转折。这使文气有一个大幅度的跌宕,即情感的一个很大的起伏。这就使文章有了一种很强的婉惜的伤情。其伤情的最有效的表现,就是像“梦”的说法,但凡至亲之人故去,最感伤的表现就是不相信这是真的,在这里,作者就是表现了自己的这种感觉——不相信他会离开,认为他还会回来。而且,还刻划出他回来的情景,是一个画面,动态的画面。最大限度地表现了他没有死的主观臆念。这种表现,又为下一段落的大转折做了铺垫,可以说是情绪上的蓄势,结构上的铺垫。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永远地去了。

  第四自然段:第二个“可是”,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在段落中进行的转折,是第二个大转折。这一句,与前一句相比,多了两个字:“永远”。比前面的哀情就更进了一层,这已经是个不能不相信的事实了,不可变更的事实了,永远地去了,不可能再回来了。哭味更浓。这是一个插笔,无它,上下文照样可以连接上(上下文都是谈小弟的事情,忆旧的,走到窗下有一种虚拟性,但也有真实性,小弟生前如是。这就为下文讲小弟的儿时的事情起了头),加上这一句,使文章真正成了边说边哭,边哭边说,成了真正的“哭小弟”。浓重的痛惜之情。

  我长小弟三岁。从我有比较完整的记忆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一个胖胖的、可爱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后。他虽然小,可是在玩耍时,他常常当老师,照顾着小朋友,让大家坐好,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他站在山泉边,端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

  

  第五自然段:在哀哀叹息中,开始言说自己的弟弟。因为几次转折,就使这种言说是一种抽抽咽咽的言说,边泣边说。“一个胖胖的、可爱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后”,小弟儿时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对小弟的痛爱之心由此见出。作为写人的文章,既介绍弟弟儿时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又表现了自己对弟弟的思念。忆旧——忆童年的两件小事,典型,有性格。注意“他虽然小”,两次重复运用,使语言规整流畅。

  “小姊,你看,我先洗!”他高兴地叫道。

  第六自然段:描写,给人一个画面感。是生动的形象,是可见的画面。

  在泉水缓缓地流淌中,我们从小学,中学而大学,大部时间都在一个学校。毕业后就各奔前程了。不知不觉间,听到人家称小弟为强度专家,不知不觉间,他担任了总工程师的职务。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很难想象一个人的将来。这几年,父亲和我倒是常谈到,只要环境许可,小弟是会为国家做出点实际的事的。却不料,本是最年幼的他,竟先我们而离去了。

  第七自然段:注意“泉水”二字。它与第五段的“山泉边”回应。时间的流逝,本也是抽象的,不可见的,但是若用泉水喻之,就很形象,有一种动态的感觉。注意“不知不觉间”,有一种朦胧的恍惚的感觉。两个“不知不觉间”连用,使语言规整流畅。就在这两个“不知不觉间”中,交待了小弟的成长过程。另外“动荡不安”一词,有深意,暗示出那个扭曲的时代,“环境许可”暗示了知识分子的成就与外部条件有关系。这两个词,都是为本文的主题而服务,是第一次向主题靠拢——暗示主题。不仅如此,这种对小弟未来的预测和展望,又为第三次大转折而做了结构上的铺垫,情绪上的蓄势。“却不料”,就是个转折,而且与前面的转折不同的是,这里强调了“最年幼的”,这其中透着惋惜。这里虽没有分段,但其作用,与前两个分段的大转折是一样的份量。都是先做情感蓄势,然后再转折。第一个蓄势是“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呵!”第一个转折是:“可是他去了,过早地去了。”第二个蓄势是:“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第二个转折是:“可是他去了,过早地永远地去了。”第三个蓄势是:“这几年,父亲和我倒是常谈到,只要环境许可,小弟是会为国家做出点实际的事的。”第三个转折是:“却不料,本是最年幼的他,竟先我们而离去了。”

  三次转折,已使惋惜之情的表现,几近声泪俱下了。

  去年夏天,得知他患病后,因为无法得到更好的治疗,我于8月20日到西安。记得有一辆坐满了人的车来接我。我当时奇怪何以如此兴师动众,原来他们都是去看小弟的。到医院后,有人进病房握手,有人只在房门口默默地站一站,他们怕打扰病人,但他们一定得来看一眼。

  第八自然段:上一段讲了工作发展的情况。本来到这一段也应按着时序往下写,可是,作者没有。他把工作发展的线头暂时放下了,把生病的原因暂时放下了,而是写治疗。这还是留与进的问题。

  处理了留与进的矛盾,不往前推进,留下了工作情况不写,留下了生病的原因不写,待后文再写。避免了直头布袋式的行文。

  这里再说一说留与进的问题。进,是指文章的内容层次的推进,留就是指文章内容的保留,即按逻辑的顺序本来是应该推进的,却不推进,而特意保留下来,留待后文使用,这种打破惯常逻辑而造成另一种表达逻辑和欣赏逻辑的方式,就是留。在艺术中,唯有语言艺术——文学受到表达方式先后的限制,才有这样的表达困难,也才有这种表达方面的创造美。才有了种种的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多的辩证法。比如进与留、先与后(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等等。

  留与进,是一对矛盾。在写作中,往往最难处理的就是材料的安置,哪些置前,哪些暂时悬搁。本文对材料的处理不是随意的,而是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关的,是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正面叙写手术经过。从侧面叙写的弟弟的威望。

  手术时,有航空科学研究院、623所、631所的代表,弟妹、侄女和我在手术室外,还有一辆轿车在医院门口。车里有许多人等着,他们一定要等着,准备随时献血。小弟如果需要把全身的血都换过,他的同志们也会给他。但是一切都没有用。肿瘤取出来了,有一个半成人的拳头大,一面已经坏死。我忽然觉得一阵胸闷,几乎透不过气来——这是在穷乡僻壤为祖国贡献着才华、血汗和生命的人呵,怎么能让这致命的东西在他身体里长到这样大!

  第九自然段:“我忽然……透不过气来”这一段文字,是写作者的感受的文字。再下来就是直接抒情了,本文唯一的一次直接抒情。极浓的一笔抒情。

  我知道这在黄土高原上生活的艰苦,也知道住在这黄土高原上的人工作之劳累,还可以想象每一点工作的进展都要经过十分恼人的迂回曲折。但我没有想到,小弟不但生活在这里,战斗在这里,而且把性命交付在这里了。他手术后回京在家休养,不到半年,就复发了。

  第十自然段:这里,又进一步的写自己的感受。“我知道……也知道……”,一层一层地递进。用这种写感受的方式写出了西部工作的艰苦。“但我没有想到”,构成了本段内部的小的转折。突出了惋惜之情。最后一句,术后的复发,又承接前边的第九段的“肿瘤取出来了,有一个半成人的拳头大,一面已经坏死”,遥接前边的叙事而述,写手术后如何如何。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记得每次看病,候诊室里都象公共汽车上一样拥挤,等呵等呵,盼呵盼呵,我们知道病情不可逆转,只希望能延长时间,也许会有新的办法。航空界从莫文祥同志起,还有空军领导同志都极关心他,各个方面包括医务界的朋友们也曾热情相助,我还往海外求医。然而错过了治疗时机,药石再难奏效。曾有个别的医生不耐烦地当面对小弟说,治不好了,要他“回陕西去”。小弟说起这话时仍然面带笑容,毫不介意。他始终没有失去信心,他始终没有丧失生的愿望,他还没有累够。

  第十一自然段:写自己的状况,就是写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痛苦,具体化,形象化,变成了可见的行为。这样,就易于让人理解。很感人。“一片”用得好。是模糊的表达,没有用形容词来形容如何的“模糊”,只是“一片”,但对人的感觉来说则是更清晰的表达,因为当人看不清的时候,眼前就是“一片”,无边缘,无界限,不知大小,模模糊糊。这个“一片”用得好,它有一种视觉感,感觉上的。用“公共汽车”来形象地比喻,指出看病条件之差。接着写各界的关心。这是一种很自觉的周密的补写,一方面使文章比较全面,不会因言说条件差而遗漏他人的关心,另一方面也为本段内的“然而”的转折做一种结构上的铺垫和情绪上的蓄势。“个别的医生”,是一个小事,但这个小事,却是很让人心酸的材料。“他还没有累够”说得好。平平道来,很普通,但很精当,有意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不在于词语的优美,而在于文字后面的意味的饱满,耐人咀嚼。

  小弟生于北京,1952年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他填志愿到西南,后来分配在东北,以后又调到成都、调到陕西。虽然他的血没有流在祖国的土地上,但他的汗水洒遍全国,他的精力的一点一滴都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了。个人的功绩总是有限的,也许燃尽了自己,也不能给人一点光亮,可总是为以后的绚烂的光辉做了一点积累吧。我不大明白各种工业的复杂性,但我明白,任何事业也不是只坐在北京就能够建树的。

  第十二自然段:此前的文字,写的都是做为专家的小弟,是从他的社会角色来写的,而这一部分写的是做为儿子和弟弟的小弟,是从他的家庭角色来写的。

  这一段文字,写得很板正,一种介绍履历的口气。这样写,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有一种悼文的味道,加重了沉重感,表达了一种痛惜之情;另一方面是概括性地对小弟的情况做以介绍,这是一“等小弟回来”,“问小弟”。有时只要想到有他可问,也就安心了。现在还怎能得到这样的心安?风烛残年的父亲想儿子,尤其这几年母亲去世后,他的思念是深的,苦的,我知道,虽然他不说,现在他永远失去他的最宝贝的小儿子了。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他素来的可倚可靠会给我安慰。哪里知道,却是他先迈过了那道门槛呵!

  第十三自然段:以自己的“非常希望”与小弟的远离做衬贴。从家人的角度来写,家人对小弟的需要和依赖。前边的小弟是一个专家式的小弟,而这里的小弟是一个真正的人的小弟——是儿子,是弟弟。可是不能尽儿子和弟弟之责了。这里,文章把家人对小弟的思念,做了非常形象具体的展示,并在情绪上做了强化,这样的的叙写,越发突出了小弟为工作和事业,牺牲了太多的东西。注意“他的思念是深的,苦的,我知道,虽然他不说,”短句子,倒装句。口语化的,更流畅。“我还曾希望”比前一个“非常希望”又递进一层。本段两个角度写家人对小弟的需要,从父亲的角度写,从自己的角度写。这种“希望”最大限度地为本文的第四次转折做了情绪上的蓄势和结构上的铺垫。

  这是一个转折,是个没有用转折连词的转折。是文意上的一个大转折。它与前边的三个转折一样,在情感的蓄势之后,文章来一个转折,透出无尽的婉惜悲痛之情。

  1982年10月28日上午七时,他去了。

  第十四自然段:这是一个独句。独句的作用是凸显强调。这种很详尽地叙写时间,不是散文的语调,是悼文的语调。就这么一个普通的语句,却凝聚了沉重的痛惜之情。没有写情的字眼,可是却沉痛无比。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自1974年沅君姑母逝世起,我家屡遭丧事,而这一次小弟的远去最是违反常规,令人难以接受!我还不得不把这消息告诉当时也在住院的老父,因为我无法回答他每天的第一句问话:“今天小弟怎么样?”我必须告诉他,这是我的责任。再没有弟弟可以依靠了,再不能指望他来分担我的责任了。

  第十五自然段:小弟已亡,而最需要他的人——父亲和姐姐如何呢?姐姐不相信这是事实,并呼唤着他。父亲呢,必须接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现实。这里,每天问“今天小弟怎么样”是最让人悲痛的一笔,它没有刻画这个老人在听到儿子早逝的消息的情形,可是没有刻画,却胜似刻画,因为它让我们由不得去想象这个画面,调动了读者自己的感知,去设身处地地想象老父,想象姐姐告知时的那种切肤之痛。言说痛苦,应该怎样言说,形象的言说,用“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来言说悲痛。用“我无法回答他每天的第一句问话:‘今天小弟怎么样?’”来言说悲痛。

  父亲为他写了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唯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第十六自然段:挽联是这一部分的总结——写小弟的早逝已经写完了,无尽的伤逝也随着最后一句——“我那唯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而结束了。此前都在写小弟去了,他是怎么去的。其中处处是痛惜,是哭诉。

  从此后,不再哭诉了。此后,就开始一种更深入的思考——为什么会早逝?原因何在?

  2、第二部分:恸陈(第十七自然段——第十九自然段)

  他是积劳成疾,也是积郁成疾。他一天三段紧张地工作,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每有大型试验,他事先检查到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块胶布。他是三机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他曾有远见地提出多种型号研究。有一项他任主任工程师的课题研制获国防工办和三机部科技一等奖。同时他也是623所党委委员,需要在会议桌上坦率而又让人能接受地说出自己对各种事情的意见。我常想,能够“双肩挑”,是我们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特点。我们是在“又红又专”的要求下长大的。当然,有的人永远也没有能达到要求,象我。大多数人则挑起过重的担子,在崎岖的、荆棘丛生的,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那几年的批判斗争是有远期效果的。他们不只是生活艰苦,过于劳累,还要担惊受怕,心里塞满想不通的事,谁又能经得起呢!

  第十七自然段:思考不是哲思形式的,不是作者自己直接出面来思考,而是用事实的叙述来引着读者自己去思考。第一句,是这一部分的核心句,观点句。观点句置于段首,一是统领下面的文字,二是强调和凸显,引起读者的注意。

  接着叙写小弟的工作情况。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话,小弟的工作情况应该放在前边,放在前边的“这几年,父亲和我倒是常谈到,只要环境许可,小弟是会为国家做出点实际的事的”。可是,本文却把它留下来,放在了这里。为什么放在这里?放在这里,有两个用处,一是强调小弟的忘我工作的精神,二是揭示了病因——“积劳成疾”、“积郁成疾”。这是一石二鸟的作用。相反,如果不置于此,原因就不能揭示。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留”?留的目的是为了病因的揭示,为了对那个时代——五六十年代的“崎岖的、荆棘丛生的,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给予揭示。

  这样写,本文的主题就已经得到了拓展,本文就已经不只是一这一段是补笔。前一段已经概括地揭示了病因。这一段借用别人之口,具体形象在展示小弟忘我工作的画面,使积劳成疾更具体化,更真切。由于作者是姐姐,不可能了解弟弟的具体工作情况的,这里,把一封信的材料放在这里,恰恰补足了这一空缺。

  这位不相识的好同志的话使我痛哭失声!我也恨自己,恨自己没有早想到癌症对我们家族的威胁,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该定期检查。云山阻隔,我一直以为小弟是健康的。其实他早感不适,已去过他该去的医疗单位。区一级的说他胃下垂,县一级的说是肾游走。以小弟之为人,当然不会大惊小怪,惊动大家,后来在弟妹的催促下,乘工作之便到西安检查,才做手术。如果早一年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弟还可以再为祖国工作二十年!

  第十九自然段:生病并非一定就要早逝。诊病治疗是关键。小弟的病是被耽误的,这一段就是写为什么会拖延了看病。作者用自责的方式来写,越是这种责之痛,越让读者反思,究竟该问责于谁?下面的叙写就不言自明了——“去过他该去的医疗单位。”这个“该去”用得太好了,揭示了我们对知识分子的不珍惜,他的医疗条件只能限于“该去”的那个地方,——“区一级”“县一级”。普通的文字背后藏有深意,耐人思索。“胃下垂”“肾游走”,极有讽刺意味,暗示了那一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轻视和压抑。

  3、第三部分:点题收束(第二十自然段——第二十六自然段)

  往者已矣,小弟一生,从没有“埋怨”过谁,也没有“埋怨”过自己,这是他的美德之一。他在病中写的诗中有两句:“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他没有恨事。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的认真的、勤奋的一生。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

  第二十自然段:总结小弟的一生。普通的,认真的,勤奋的。

  “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精典语句,有份量的语句。

  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实非夸张。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这一辈子,也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和施展。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他不甘心!

  第二十一自然段:写小弟的长相、才情。人物的肖像和性格特点放在全文的后边,放在介绍人物事迹之后。这与我们一般人的写作习惯不一样。我们写人,往往是先写肖像。同样是为了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但两种写法不同,一种是先写形,再写神,另一种是先写神,再写形。本文属后一种,这种写法比较少见,反常一些,但也更有特点一些。其实古代的写人的文章,也有如此的。

  注意,作者把小弟弥留的情况放在这里(完全可以放在前边的,在那吃虾的后面)。放在这里就突出了“不甘心”,又由“不甘心”引出第二十二自然段的“壮志未酬”。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是他一个呵!

  第二十二自然段:“壮志未酬”是小弟的主要特点,也是最让人感到痛心的问题。这里把他点明了。与此同时,这一段,就把写小弟一人,拓展为写一代人了。主题进一步拓展开来。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第二十三自然段:该哭的就不仅限于小弟一个,而是一代人。怎么哭呢?不是抽象地空洞地呼嚎,而是一种艺术的哭,形象的哭——具体形象的材料用在这里:“想再看看”,“胃下垂”、“肾游走”,“抱病奔波,客殇成都”,“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都是具体的材料。这就使哭,实实在在,具具体体,是形象的,真实的。

  罗列出另外两个人,他们都是一代人的代表。象征着一代人都是“迟开而早谢的”。

  痛惜之情不是痛一个人,而是痛一代人了。那么主题就不言自明了,主题已经指向了那个扭曲的时代,极左的时代,压抑知识分子的时代。另外,不仅有主题方面的作用,还有结构方面的作用,那些小小的表现情感的原素——“想再看看”,“胃下垂”、“肾游走”,在文章的结尾又一一复述,其实是一种收束,即把前边的一个一个线头收在一起,绑在一起,这就是收结。

  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第二十四自然段:至此,已经哭完了,不再哭了,写一种愿望——希望能珍惜人才。

  这些天,读到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读到了《痛惜之余的愿望》,稍得安慰。我盼“愿望”能成为事实。我想需要“痛惜”的事应该是越来越少了。

  第二十五自然段:胡乔木写《痛惜之余的愿望》。这里表示愿望是可以实现的。一种美好的寄托。文字由悲而改为一种淡淡的亮色——“我盼‘愿望’能成为事实。我想需要‘痛惜’的事应该是越来越少了。”

  小弟,我不哭!

  第二十六自然段: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以不哭作结。哭了一路,到此不哭了。不哭中含有希望,和亮色。仅五个字,含意甚多。构思之巧,含意之深,语言之简,全在这一收口之中显现。

  (三)本文的艺术特色

  1、主题多元,有深度。痛惜哀婉之情,悲伤无奈之情,还有就是对那个被扭曲的时代的批判,对压抑知识分子的错误的控诉,对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提倡和向往。

  2、根据文意的需要,打破时序,对材料的分散运用,从而使材料有效地为表达主题服务。把工作的情况置后,就是把病因——积劳成疾置后,把人物的外形肖像置后,在传神之后再显形,以达形神统一。

  3、叙事一波三折,文气跌宕,四次大的转折,造成了绵延起伏的情感脉线,在极为浓重的“哭”味中,最大限度在强化了情感的冲击力,突出了对英年早逝的痛惜,对壮志未酬的悲愤。

  4、以叙述为主,尤其是通过叙述出情,使情感的表现既有节制,又有冲击力。这种冲击力就来自于这种平淡的叙述语言,从而使“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字约文丰,就出自于这种叙述之中。这是选择本文作为范文的原因。从中可见,表现情感,并不在于采用了什么词语,也不在于使用了什么技巧,最最普通的一个叙述句,也可以表现情感。至哀无文,宗璞没有任何修饰,却非常感人。

   5、语言自然平实简朴。大巧谢雕琢。这是语言的最高境界。如侯雁北散文《忆高斌》。

三、关于宗璞其他的悼亡文

   宗璞还写了许多悼亡文。都是叙写亡去的亲人故旧的散文,很有价值。

   宗璞一

   “这两个月,它天天坐在母亲房门外等,也没有等得见母亲回来,我没有问埋在哪里,无非是在这一派清冷荒凉之中罢了。我却格外清楚地知道,再没有母亲来安慰我了,再没有母亲许诺我要的一切了。”

   ※如《心的嘱托》:

   “近年来,随着父亲身体日渐衰弱,我日益明白永远分离的日子在迫近,也知道必须接受这个不可避免的现实。虽然明白,却免不了紧张恐惧。”

  ※如《三松堂断忆》:

  “这么多年,每天清晨最先听到的,是从父亲卧房传来的咳嗽,每晚睡前必到他床前说几句话。我怎样能从多年的习惯中走得出来!”

  “记得曾见一介兄从后角门进来,臂上挂着一根手杖,我当时想,杨先生再也用不着它了。”

  “一张大字报杀害了物理系饶毓泰先生,他在五十一号住处投环身亡。数年后剪伯赞先生夫妇同时自尽,在六十四号。”

  “夫妇能同心走此绝路,一生到最后还有一同赴死的知己,人世间仿佛还有一点温馨”。

郝小强

【篇二】丁香结宗璞赏析

宗璞传

陈素琰

宗璞的小说

一、她有自己的天地

——宁静校园的一角

不知意味着有幸还是不幸,这位女作家始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一高等学府

幽静的校园的一角。1928年7月26日,冯宗璞生于北京。水木清华的一石一水,燕园

的浓荫僻径,从童年时代起迄于今,除了特殊的离乱,它们始终滋润着、陶冶着宗

璞的心灵。抗战期间,北大、清华等学校避乱南迁,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大。宗璞也

随父亲冯友兰在昆明乡下住了很久,并就读于西南联大附中。

可以说,她始终都生活在中国高层的知识分子群中,与他们学业的专攻,崇高

的操守,事业成就的欢欣,以及家国危亡的忧患深深地纽结在一起。宗璞本人五十

年代初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来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工作,得到

不少文学界前辈的帮助。1960年以后,一直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编辑和研究。而

她生长的门第又是世代书香,父亲、姑母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学者。命运之神对她优

厚有加,一下子便置她于中国最深厚的文化渊源之中。因此,人们不难看到她的创

作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知识阶层的气质、情操以及生活方式,或隐或现

的,然而又是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宗璞作品所展现的生活环境和人物内心世界,

我们处处可以寻到中国哲学、中国文化艺术深远的、潜在的、溶解性的影响,从而

赋予它们特有的幽雅、淡泊、洒脱、内省的精神风貌。

她的创作如她的为人:真诚而严谨。她完全写与自己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特定的

生活阅历有关的人物事件,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她说过,“许多文字,都不只

一次地出现在我的梦寐之中。”①加之宗璞自幼多病,因此,她不是一个多产作

家。迄今出版的作品有中“我虽然住在北京

这条僻静的、窄小的胡同里,但风暴般的世界,却紧摇着我的房门。”①宗璞这

僻静的校园的寓所,何尝不是处于各种风暴的摇撼之中!正是因此,宗璞笔下的校

园世界,依然地失去了人们意念中的静谧和肃穆,却始终鼓涌着当代生活中纷飞的

风云:《红豆》中的教会学校奔腾着如火如茶的学生民主运动的激流;《知音》的

主人公,通过校园幽静的小径,走向了一代青年向往的解放区。在《我是谁》、

《三生石》中,小小勺院发生的生活变异和突然降临的灾祸,正是我们整个国家民

族陷于空前劫难的剪影。宗璞提供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个窥见人生激流的窗口。

近年来的作品,宗璞偏重于普通知识分子平常生活的刻绘。在这些并不重大的题材

中,我们依然强烈感受到新生活的新信息——新生活的杂沓喧嚣和人们对生活的新

的思考和奋斗。一个民族从停滞走向跃动的失去平静的时代,难得保持一角静谧的

山水。事实是,她即使想如此,也未必达到,何况她的心,本来是向着美好的人生

的。

二、她有一贯的主题追求

——高尚美好的人生

——若能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增添一点抉择的力量,或仅只减少些许抉择的

痛苦,我便心安———这是宗璞《小说散文选》的题语,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人

生的道路曲折多艰。如何使人生富有意义,使平凡的生命获得价值,使人的心灵纯

洁,精神崇高,使飘泊不定的灵魂能有一个美丽的皈依,可以认为是这位艺术个性

独特的女作家不离不弃的向往和憧憬。论及她笔下的人物,不管是祖国青春时代的

热情、纯真的江玫、苏倩;灾难时代历尽沧桑的菩提、方知;还是历史性转折时期

生活激浪中的米莲予、柳清漪,她们的心灵无不回响着人生追求的呼唤。

事情应该追溯到五十年代,她的成名作《红豆》即揭示了抉择人生的主题。江

玫和齐虹的爱情离异,决定于他们人生道路的分野。江玫这个生活在平静小天地中

的女大学生,在时代大波的撞击下,萌生出对革命的向往和对新生活的渴求。这就

导致了她与齐虹的爱情危机。江玫明知这种爱情不会有结果,但又怯干割舍,陷于

难以自拔的困境。这位性情柔弱的女性,毕竟走向了坚强,她终于挣脱了感情的羁

绊,投身于民主运动的激流。

《红豆》最大的特点是真诚。我们拨开纷扰的爱情雾霭,透出的正是主人公热

诚透明的心。江玫的信赖和向往,也是祖国黎明期那个生机勃发年代一整代人心中

拥有的真诚信念。《红豆》写的是一个真挚的,富有悲欢苦乐的复杂的内心故事。

它毫不掩饰地写出江玫在追求理想道路时,对个人情感的眷念与追怀,从而呈现了

一个生活条件优越的青年女性抉择人生道路的艰难与曲折。《红豆》当然保留了那

个时代过分的单纯感,但却以它的诚挚和时代真实性,获得了久远的艺术生命。它

如同一个并不消逝的青年时代的梦,始终保留在人们美好的记忆里。

一个作家离不开时代的困域。当时代、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异,作家必定面临对

新的生活的思考和探寻。当十年的灾难过去,生活恢复了平静,向人们走来的是一

个新的交替、大转折、大变革的伟大而又艰难的新时期。整个时代显得错综纷坛,

凝重滞涩,人们也在国家民族历史性重负下憧憬、追求、奋斗。宗璞在这不平静的

变动的生活背景上,重新陷入了对于生活执著的探求。

宗璞在前进的生活中探寻,也在生活的探寻中前进——虽然她占有的依然是那

平静的校园的一角。早在《团聚》中,宗璞已敏感地捕捉到了某些人生活日趋物质

化的信息。她感叹人的价值观念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受到市俗的污染。对于这种污染

也表现在《米家山水》和《核桃树的悲剧》一类作品中。那字里行间缕缕飘散着失

落的怅惘情绪:“她现在是和亲人一起走到平坦的路上了,但那完全消她饥渴的甘

泉却不知在何方。那本该属于她的,属于她这一代人的。”(《团聚》)

宗璞仍在执著的寻求之中。合理的生活,美丽的心灵,崇高的人生,依然是她

探求的核心。《团聚》中的绾云,始终在寻问人生的无限到底在哪里?这“无限”,

也许可以理解为一种超时空的内在的、精神的美。《团聚》与谌容的《人到中年》

和戴晴的《盼》题材相近,但却表现出这三位女作家不同层次的人生探求。它们有

各自的价值。《人到中年》和《盼》较逼近生活实际,更具于预生活的问题小说的

尖锐。而宗璞则是在精神层次上进行探索。后者比前者似乎显得优雅、纯净,但在

社会上的反响却没有前者强烈,因为前者与人民现实生活更贴近。

中国古典文化的潜在影响在宗璞此类作品中日益明晰,甚至构成了作品基调的

意蕴。从《团聚》中辛图的舅舅,那位老人那里可以窥测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道德

风貌的延续。老人信守学业,而不随市俗蝇营狗苟。他只谋求在自己的本位上尽责

的人生要义:以“春色三分,一分流水,二分尘上”的信念,泰然面对自己的寥落。

《米家山水》中的米莲子则有一种中国写意山水那样的性格:恬静、雅致、悠远、

淡泊,具有内涵的灵韵。她面对平庸纷扰的环境,寻求自己内心的净化,向往安徒

生《海的女儿》那颗为了别人幸福,宁肯忍受痛苦和牺牲的美丽、善良的灵魂。她

始终以严肃的自我审视,去寻求与刘成的心灵沟通,最后甚至决定舍弃自己出国的

机会,去成就刘咸的事业。但事实上这也未能如愿。

在这种现实与理想不相和谐的情况下,她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美丽、纯净的思想

境界:这就是她和她丈夫各自的创作天地——古文字研究和中国画创作的世界。他

们进入这个境界中超脱一切,并通过自省的智慧去成就自己理想的人格。小说以热

烈的笔调,赞美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清风习习,朝霞绚烂,一片宁静自得。

宗璞创造的这种境界对探求人生意义来说,无疑有一种特有的向上力。使人产生一

种超拔空灵的精神向往,向往个人思想的高尚,灵魂的纯洁。

在《核桃树的悲剧》中,则以“弱者的自卫”,一种决然的超脱来护卫自己人

格操守。主人公柳清漪与她的核桃树命运相同,她身心交瘁。但从不懈怠,可叹的

是连那种与世无争的要求也信守不住,只好亲手砍倒了与自己相近相似的核桃树,

导致了“有用之材不能终其天年”的悲剧。它得自《庄子》哲学的启示,发出了对

特有的一类人的命运的喟叹,表达了对现实的某种关注。这种“弱者的自卫”显示

了作者的愤激。记得孙犁说过:“凡是惯世嫉俗之作,都是因为对现实感情过深产

生的。”(《耕堂读书记》广弱者的自卫”表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不失操守的遗世

独立的人格精神,这仍然体现了中国知识界的传统人格力量对于现代生活的渗透力。

生活的丰富纷纭,也显示了作者人生寻求的广阔。她也曾通过于斌(《全息照

相》中的实验员),不苟且于生活而积极创造,对因袭保守的价值观念提出怀疑。

于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努力寻求以自己平凡劳动为社会创造服务的自我价值。在五

十年代的《红豆》中,宗璞曾经向我们展现那一时代青年的心灵世界。在那里,江

玫以全部的赤诚把个人的理想、愿望、爱情献给了新诞生的社会。她意识到自己原

有的,为她所眷念的世界与新的生活有着潜在的不和谐,她决断地否定了占据她的

隐秘内心的一切,这对江玫来说,是一种痛苦的否定。因此,五十年代精神,在江

玫身上强烈地体现为一种自觉的自我否定意识。生活在发展,而且是曲折地发展。

五十年代的江玫,换成了七八十年代之交的于斌,他的性格的成熟,体现了生活的

成熟。如今占据于斌内心的并不是那种否定自我以适应现实的意向。作家痛感个性

的消失。从江玫痛苦的否定到于斌痛苦地寻找个性的复苏,这里,我们可以满听到

作家跟随生活前进的、轻轻的、然而又是郑重的足音。

三、她有恒久的憧憬

——人间的友爱和温馨

像宗璞这样,以深受中国文化道德的浸润,深受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进步文学思

潮的影响,又长期生活在五十年代以来人与人诚挚、单纯的关系之中的作家,她始

终怀着人与人美好关系的憧憬,并渴求人情的温暖,是毫不足怪的。由于那个失去

理智的时代的社会现实的触发,她曾在多人生道路多艰。人们在战胜难关的人生途中,需要别人的慰藉和温

暖。这一点,她与她的前辈作家冰心有惊人的相似。这当然不是因为她们都是女性

作家,恐怕还在于,她们的身世、经历,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都十分接近的缘故。

在《寄小读者》中,冰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

撤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

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不是悲凉,竟是淡淡的幸福,是温馨的慰藉,

使人们在爱和同情鼓励下,踏过荆棘,走过这一径人生长途。

四、她有宽广的艺术领域

——多样化的创作实践

人们认识宗璞,是从她的《红豆》所展露的艺术才华开始的。那时,她通过现

实主义笔触,刻画了江玫这样一个单纯、充满理想的女性形象,留下了那个历史大

转折时代(解放前后)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真实的艺术造型。《红豆》的成功之处,

在于通过细腻的心理剖析,把那种理智要割舍面情感上又难以割舍的爱情,写得缠

绵委婉。它作为那个时代的青年处于重大的蜕变和跃起的情感和心理的形象记载,

而保留在新时代的人物谱系之中。

在宗璞这里,现实主义如一道生命水,队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潺潺流动。这股水

后来曾遭到了阻碍,但未曾枯竭,而成为潜流。当1978年宗璞恢复创作时,它重新

以动人的光彩涌出了地面。在《弦上的梦》、《三生石》中,我们依然感受到这一

创作思想新鲜的生命力。

上述两乐(王君)打开书橱让梁遐找书看,这时梁遐触景生情,从爸爸

也有许多书想到爸爸的冤死。她爱,她恨,但她没有眼泪。乐(王君)倒是希望她痛

哭一场,以宣泄她心头过分的悲哀。“但是,梁遐冲进她的船里(她的床),只在

书橱上留下两个指甲印。”这里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愤慨陈词,把最炽烈的情感都

蕴藏在那深深的指甲印里。在沉静的表层下,奔涌着内在的烈焰。

如果说,宗璞在复出后的创作仍然沿着现实主义的轨迹在行动,这只能是事实

的一个方面。如同整个现阶段的文学一样,她的创作也面临一个新的开拓期。发展

着的社会现实催动新的艺术创造。她和许多活跃的探索者一样,以艺术家的勇气在

进行多方面的探索试验。对这种情况总的描述应当是,宗璞在取得现实主义成就的

同时,开始了对于业已形成的艺术风格的拓展与变革。

宗璞近年的每一“这样表现方便准确便这样写。”①

创造性的作家,总是不断地跨越自己。宗璞随着创作的成熟,产生更为成熟的

艺术追求。她曾在《钟山》刊载的一封信中谈到:“这两年我常想到中国画,我们

的画是不大讲究现实的比例的,但它能创造一种意境,传达一种精神”;“我以为

艺术都应给想象、思索的天地,应该‘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诗特别有此长处”。

①宗璞在这里所表达的艺术理想,与她人生价值的追求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相一

致,也呈现了她艺术观念和审美原则的民族特征。她力求于小说创作中也如古代诗、

画那样流露性情、追求写意的空灵,隐藏深厚的意蕴。

宗璞某些作品有意地忽略实际,直接诠释生活。她通过平实的故事,创造一种

意境,这种意境产生一种暗示能力,诱发人们的想象,使平淡的事实升华到哲理意

趣,使读者在更为宏远的层次上探求人生的道理。此种创作意向,在《熊掌》一类

作品中,体现最为鲜明。阅读这类作品,不是在写实的基本层次上,而是从凸出的

非现实的思想、哲学层次上获得审美效果。笔墨简淡萧疏,而意境则趋于深远。

为了丰富作品揭示现代生活的艺术手段,宗璞很注意融汇贯通地引用西方现代

小说的某些表现技巧。《心祭》的结构显得新颖不俗。它的内容的展开,主要依靠

主人公的回忆的思绪流动,而且通过记忆和现实两条线互相交错、渗透进行。但即

使在这样的作品中,作家仍然执意于使之与中国的传统艺术追求相契合。《心祭》

力求以小说的形式达到中国古典诗那种言不尽意,意在言外的深层意趣。它以李商

隐《锦瑟》诗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作为题语。《心祭》与《锦

瑟》相同,也写一种情爱,一种令人长久追忆而又不无缺憾的复杂情思。小说采用

了秋风、暮色、向黄昏、向往事、心很远、思想在飘……这一系列抒情诗的意象语

言,造成了既深情绵邈又悠长飘逝的情怀。通“《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乐曲,大

海就是大海,不是拜伦式的,不是麦尔维尔式的,好比荷马的手笔,行文又沉着又

激动人心,犹如荷马的诗。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

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

段关于海明威作品的评语,当然不是具体的作家作品的评论,应当认为,它谈的是

真正艺术的融会贯通。

宗璞已走向于成熟的人生,也走向了成熟的艺术追求和实践。一个走向成熟的

文学家总是力求宽广和博大的。1986年,宗璞开始长即她的散文追

求没有更改和超越中国散文传统固有的艺术方法和审美规范,没有像她的某些小说

那样,对传统总求有新质的突破。在散文的实践中,她体现更多的潜在性的与中国

传统散文包括五四散文的靠接的意愿。可以说她始终在向传统散文艺术的博大精深

行进,在执著和不与纷扰之中,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宗璞的散文创作可以说起始于游记。《西湖漫笔》写于五六十年代之交,同时

期还有《墨城红月》等,写景也颇优美。杭州西湖是江南风景佳丽之地,自古至今,

多有名“这

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

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把绿比喻为“少妇的裙幅”、“温润的碧玉”,让你可视可触,感觉委婉浓烈。总

之,朱自清在梅雨潭的绿面前,是竭尽全力使那种抽象具有了实际的质感。宗璞如

今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但她写西湖的绿用的却非比喻而是直接的描写,这的确体

现她非凡的才分。

雨中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

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

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

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

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

这里没有一连串的取譬,却同样把我们带进一个铺天盖地的绿色世界中。同样

可视可感可触,且层次丰富,气氛浓郁。又譬如写:“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

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文字极为简约,却传神尽意。这里我们看出,宗璞写

“绿”,是靠着她准确的把握和精美的传达。严格选择用字,并使这些字富有表现

力。她把文字建立在心灵对自然的细微观照上,所以能体贴入微,情致委婉。

《西湖漫笔》虽说是较早的文字,但已显示她写景文字的基本风格:重视客观

对象的精微体察,描摹真切,情感内敛,语言简约隽永,尽量使你在客观的对象中,

自然而然地产生审美的愉快。如果把她与徐志摩的散文比较一下,就更显示这种风

格的差异。徐志摩是受西方浪漫派影响的一位诗人。他写散文似乎不重视客观对象

的“参观”,而重视主观情感的投入和渲染。他不像宗璞须从叙述文字背后去体悟

那情趣和韵致,他是直接的主观抒发。用词造句铺陈曲丽,色彩华艳。与之相比,

宗璞则是客观冷静得多,文字也是素朴以求深蕴。例如她写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的

《奔落的雪原》,也是这种风格。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世界风景一大奇观。面对如此

雄阔壮丽千姿百态的大瀑布,她不是任情感如瀑布般奔泻,而是极其节制内敛。她

态度从容,按照参观的次序,从不同落足点论述自己所见所闻,曲折有致地从不同

角度展示瀑布的不同声色姿态。写它的奔腾,写它的跌落,写它的雄阔,写它的柔

情,细微缜密,多姿多彩。她如实描绘,没有过分夸大形容,但文字生动准确。作

者确是把瀑布写活了,写出了它的内在精神,是一首大自然的生命之曲。你可以从

中吸取你人生的需要。这是在客观描述中,让你自己去领略的,作者避免直接的强

加。

前面我们说过,宗璞的散文与传统靠近,尤其在山水游记方面,尤为突出。中

国有悠久的山水游记的传统。一种是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官宦,在仕途遭阻,人生

不得意的时候,往往寄情山水,从陶渊明、苏轼、柳宗元直至晚明袁宏道、张岱等,

他们造成了中国寄情山水的深厚传统。另一种则是自郦道元的《水经注》直至明

《徐霞客游记》这一路,他们则是自然地理风貌、风俗民情的实录记述。但只因其

文字简洁优美,句型排比错落,显示了很高文学价值,成了中国游记的一种典范,

影响深远。清人杨名时在《徐霞客游记·序》中曾说出这种游记的妙处:“其所自

记游迹,计日按程,凿凿有稽,文词繁委,要为道所亲历,不失质实详密之体;而

形容物态,摹绘情景,时复雅丽自尝,足移人情”。宗璞的山水游记,实受这一派

影响,即受客观对象规范的传统笔法。如《三峡散记》,计日按程,道所亲历,主

观抒情文字极少。尤其后来的《热海游记》,文字老到,与《徐霞客游记》庶几近

之。全文在记这自然地理风貌本色,语句简炼,风格俊逸——

自腾冲西南行约十八公里,山势渐险,chuan岩峭壁,几接青天。

再往上走,赫然有一台在:台上有石栏这护:“这就是大滚锅。”主

人指点说。走上去,脚底都是热的。台上水气蒸腾,迷茫间见一

大池,池面约有十余平米,池水翻滚,真如座在旺火上滚开的大

锅。站定了细看,见水色清白,一股股水流从池底翻上来,涌起数

尺高,发出扑扑的声音,热风扑面,令人竦然。

与游记接近的宗璞另一些写景文字,如《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

朵木楼花》、《报秋》等,则显示了另一种文体风味。这些文章依然不重华采装饰,

全文仅数百字,其特点是意蕴深厚,内涵丰富,眼前景心中意化而出之。在写景物

同时,笔端深藏感情,往往是清丽的语言呈现精美的意象。通过暗示的意境,引起

读者的联想与回味。

《紫藤萝瀑布》其实只写了两个意象,一是宏观总体的,就是盛开的紫藤萝一

串一串一朵一朵聚集成的瀑布:“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

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

停地生长。”另一个则是微观个体的:“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

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紫藤萝开得恣肆风流,辉煌灿烂,但又端庄雅淑,耐得寂寞。不管是宏观的飞

动闪光的瀑布,或是一朵张帆航行的船舱,都在读者心中造成充满生命的张力。

宗璞笔下经常出现的花,大凡是丁香、二月兰、玉簪、藤萝、木模等,作者表

现了对这些平凡花草的特殊感兴。它们不富贵、不骄奢、不夺人耳目,但却有一份

清白、高雅、坦诚、温馨,一种坚实的甚至抗争的生命力。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

人用心去感受。宗璞是从这些微小的生命中提炼出来那充盈其间的强大与伟力的。

这使人联想起宗璞的气质和修养以及她的道德人生观念。她有儒家重实践的精神,

崇尚现实,直面人生的欢欣与痛苦。她做人做文重精神不重外表,她美学观念也是:

“美文不在辞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

(《丁香结》代后记)这些即景抒情文章辉映着她本人的天性醇厚,心如璞玉。

二、抒情叙事散文的情感色彩

随着时代的前行,人生阅历的丰富深邃,宗璞散文创作出现了新的景观。一批

发自心灵深处的不能自已的文章,把她的散文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人过中年,人

间的沧桑浮沉闻见亲历的逐渐多了起来。那些发生今日昨日、身前身后的让人惊然

心动的变故,给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巨大震撼。特别是当这些变故发生在自己的亲人

挚友之中的时候,那文字间流动的哀痛之深沉,却远远超出了所谓的文学创作的意

义了。可以看出,宗璞那一“这两个月,

它天天坐在母亲房门外等,也没有等得见母亲回来,我没有问埋在哪里,无非是在

这一派清冷荒凉之中罢了。我却格外清楚地知道,再没有母亲来安慰我了,再没有

母亲许诺我要的一切了。”

《哭小弟》写于《柳信》后两年,是一“小弟去了。小弟

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

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现在却轮到了小弟,他刚刚五十岁。小弟是作者

最钟爱的弟弟,也是老父亲最器重的儿子。冯友兰先生在挽联中称赞这位儿子“能

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这位五十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的飞机强度

总工程师,毕业之后三十余年在外奔波,积劳成疾。宗璞在间断叙述了小弟弟身前

身后之后,写了如下的话: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

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

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

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

至哀无文,宗璞这些话没有任何修饰,却非常感人。

宗璞为父亲冯友兰写过多“近年来,随着父亲身体日渐衰弱,我日益明白永远分离的日子

在迫近,也知道必须接受这个不可避免的现实。虽然明白,却免不了紧张恐惧。”

《三松堂断忆》最后写:“这么多年,每天清晨最先听到的,是从父亲卧房传来的

咳嗽,每晚睡前必到他床前说几句话。我怎样能从多年的习惯中走得出来!”话都

平易,然而却沉重得令人难以承受。

《三松堂断忆》中还记叙了冯先生生平诸多有意义的往事:青年时的一次豪饮,

与杨振声、邓以蛰两先生等四个人一晚喝去十二斤花雕;抗战期间过镇南关因耽于

思考而手臂为城墙折断;六十年代,每于傍晚由作者陪父母包租大船荡舟昆明湖中,

船在彩霞间飘动,绮然神仙中人等等,都以质朴的语言,平白的记叙,真实而传神

地从平常生活侧面,把这位为世人所景仰的、而生平并不平凡的学者的个性品格作

了传神的描绘。

宗璞随父居燕园数十年,关于这座名园她写过许多文章。这些文章不同程度地

描写和表现了这个校园的人文鼎盛的风情。《霞落燕园》与这类文字不同,它从另

一个角度——这是社会人生最让人伤怀的角度——写北京大学燕南园十六栋房主先

后的辞世。它以记叙多于抒情的笔调,写人生离散的浓厚悲哀。它蕴有深深的伤感,

但却举重若轻地在文字传达上予以淡化,让人从文字以外四处迷漫的不可弥补的失

落中,感到沉重的哀伤。这是散文的大家风范。

她从容地挨家叙述这数十年间发生的死别。最早离去的是汤用彤先生,写汤先

生的去世用的是这样的叙述:“记得曾见一介兄从后角门进来,臂上挂着一根手杖,

我当时想,杨先生再也用不着它了。”物在人亡,对于死者无一句直接哀悼的话,

却以极平淡来写极沉痛。紧接着写三位自杀的老先生:“一张大字报杀害了物理系

饶毓泰先生,他在五十一号住处投环身亡。数年后剪伯赞先生夫妇同时自尽,在六

十四号。”宗璞没有正面去交待他们因何走此绝路的。她用的也是极冷静的笔墨和

语气写人间的残酷,时势的暴虐,死亡的无情。但却找不到一句激烈的言辞。她只

是在翦先生夫妇双双自杀时作了非常温和的评述:“夫妇能同心走此绝路,一生到

最后还有一同赴死的知己,人世间仿佛还有一点温馨”。要是人间的温馨只能从这

样惨烈的死亡得到证实,这也许是长长的历史的无边暗黑的年代。而作者在这里硬

是不用一句正面的抨击,她懂得避俗,懂得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懂得让读者自己

去体味。

接着的叙述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死亡,一“戌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

物字据。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了,代替的是张挂失条。而这挂失条也

不见了。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去吧,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这开头,

说不凡也可以,说平常也可以,但却是真实质朴造出来的艺术效果,说是“造”也

许委曲了作者,她也许压根儿就不“造”,而是非常亲切的过程的叙述。作者所要

取的,是汪曾祺的字画,她说,她原先不知道汪曾祺擅长丹青,只知他不只是写戏

并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诗。当她得到第一幅、第二幅画后如获至宝。

在心满意足不再心存妄想时,“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忽又寄来第三幅画。这是一

幅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

另涂白,只觉一般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一行小字:为纪念陈澄莱而作,寄与宗

璞”。这水仙的清白秀雅,这一行小字,点燃这清清淡淡的一

对亘古绵延的人性和人情的寻觅及其自然的表现。

宗璞的长处是能够用冲淡表现浓郁,把炽烈掩藏起来,而传达的却是更为持久

的炽烈。读她的这些散文如面对一杯清茶,淡淡的绿色中,飘散着浓酽的清苦。近

作《星期三的晚餐》很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散文特色。文章从病中住院在亲友送的饭

食中,老友立雕夫妇“承包”了星期三的晚餐起:“因为星期三不能探视,就需要

花言巧语才能进到病房。每次立雕都很有兴致地形容他的胜利。后来我的身体渐好,

便到楼下去‘接饭’。见到提着饭盒沿着通道走来,总要微惊,原来我们都是老人

了。”这个“微惊”便是形容的节制。要是我们从朱自清的散文中看到的是略带感

伤的“背影”,则此刻,宗璞的“原来我们都是老人了”这种“正面观察”,却连

那种感伤也被掩藏了起来。

但是我们却从她的叙述中感到了真正的人情温暖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怀。开头和

结尾她都用“活着真好”来传达这种人间友爱的眷恋,“我若不痊愈,是无天理”

“怎舍得离开这个世界呢”。这些看似淡远的话却有战胜感伤,超越感伤的情感的

沉淀。宗璞的散文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的确到达了一个纯净和沉郁相结合的练达。

三、近期散文的文化性

散文这种体式最合作者个性。在上述我们阅读到的宗璞的游记、写景以及叙事、

抒情等文章中,已感受到一位知识女性的气质与笔韵。在这些作品中,这种特殊品

质还只是一种在体式中的渗透和溶解。近几年来,她则写了不少直接以知识、历史、

文化为对象的文化性散文。这是宗璞在散文创作中的突破,也是作家对于散文领域

拓展所作的贡献。对于这位我们业已熟知的作家来说,则是她的作家文人心态的全

面和完整的体现。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动,呈现出繁采多样的景观。散文创作也打破

了五六十年代那种单一模式。这个时期的有些作家(应该说多为知识作家)如萧乾、

汪曾祺、王蒙、林斤澜等,从人生的过往经历和知识贮备,也从身边世事和环境中,

牵动了他们长期积蓄的文化底蕴,一批充满理趣也充满情趣的散文、小品和随笔随

之出现,这也是情理中事。

这类充满文化气氛的作品(传统为笔记散文)在中国源流悠远而盛于明清。其

内容或记逸人行状,或记奇闻异事,举几天文地理,民情风俗,科技医药,宦海浮

沉,街谈巷议均可入文。五四时期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诸人在晚明袁宏道、张

岱、归有光等散文风韵基础上又融入西欧主要是英国随笔的谐趣。一时间这类散文

小品盛行于世,成为五四散文中成就最高,实力最雄的品类。它的主要特点就是重

性灵,富理趣,不论是晚明、五四或是当今八十年代,这类作品是在个性意识比较

张扬,心清比较疏淡的背景下产生。林斤澜曾论及这类作品的好处,精辟地指出这

类作品的三大特性:一是不端架子。他说,“笔记的作者,大有载道君子,立志丈

夫,明理仁人。有大事业在做着、写点笔记是消闲,随手拈来,不免把载道、立志、

明理的大题目放松了,由着性情变化文字”;二是不矫情,写法上白描为主,有真

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三是不作无味言语,本是由性情顺情趣的东西,若语言

无味,写它作甚。①

此类文章摆脱了载道明理、匡时济世的重负,由着性情写一点轻松洒脱的文字。

手法和语言是白描,但要写得有趣耐读,别有一番疏放清雅。所以写这类文字并不

容易。首先需要旷达处世的姿态,宽松自由的心境,才能从内里透出闲逸和淡远的

情怀韵味。再就需要丰富的学识修养。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姑且不论,五四以后的周

作人、林语堂等写小品的名家,他们都是文化根基雄厚并且学贯中西的一辈人。他

们主张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无所不谈,林语堂晚年还在报刊设《无所不谈》

专栏,采撷的主题非常宽泛,如果没有广博的学识做基础,就很难做到“无所不谈”。

这类文章,表面平淡冲和但却深沉有味,感情绝不轻浅,只是笔法上求清淡,所以

要求有深厚老到的语言文字的功力。

宗璞具有优厚的文化学识条件。随着岁月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她越来越进入

旷达疏淡的人生。张抗抗在《宗璞小记》对宗璞的这种成熟人生作过很好的诠释:

“不见她高谈阔论好为人师,亦无莫测高深的名人气派……她不为身边的那名利之

争所动所累,她几十年静静地安之于燕园”。从宗璞的创作总体看,近来这类文化

性散文和读书随笔产量大增。这类作品与传统小品文最为接近。《风庐茶事》、

《酒和方便面》等,内容涉及茶和酒,这与五四散文如周作人等人的散文相近,字

里行间充满着雅韵逸致。这里的喝茶、饮酒也许是一种形式,一种文化人才能找到

的那份感觉。

云南有一种雪山茶,白色的秀长的细叶透着草香,产自半山

白雪半山杜鹃的玉龙雪山。离开昆明后,再也没有见过,成为梦

中一品了,有一阵很喜欢碧螺春,毛茸茸的小叶,看着便特别,茶

色碧莹莹的。喝起来有点像《小五义》中那位壮士对茶的形容:

“香喷喷的,甜丝丝的,苦因因的。”

这是出自宗璞之手的《风庐茶事》中一段,与周作人的《喝茶》“喝茶当于瓦

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

尘梦”相比,也许不及后者的名士风十足,但我们不难找到它们间相维系的那份生

于同一深厚文化母体的“感觉”。

发表于1992年的《从粥疗谈起》也是名“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出新,利隔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

妙不可言”。最后又引出陆游另一首内容与苏学士差不多的诗:“粥香可爱贫方党,

睡味无穷老始知……”宗璞的旁征博引,使我们如入花阵,乐不知返。阅读此文,

由于丰富的知识与清淡的人生感兴,而产生丰盈的愉悦感。那种在清茶淡饭中寻求

固在本味,一种甘于淡泊人生的气度也给人以启发。全文娓娓道来,平易如诉家常。

但文理结构却精致而匀称,行文走笔中表现出游刃有余的闲雅情趣。譬如她在写自

己多病得夫弟赠送《粥疗法》一书之后,极其自如的出现这么几句话:“不过此书

的命运和我家多数小册子一样,在乃兄管理下,不久就不见踪影,又是‘只在此山

中,云深不知处’了。”只要读过宗璞《恨书》《卖书》两文,聆听这番议论,禁

不住有那心领神会的一笑,因为“乃兄”是他们家“图书馆长”,据说“负书行路

也在百里之上”了。可恨书籍成山,常常急用之书找不到就成了他的责任。这里本

与“粥疗”无关,只是信手写来,轻灵洒脱,使文章顿生情趣。

这里提到的《恨书》、《卖书》二文,分别写于1985年和1989年。是写家中藏

书之多带来的烦恼。邓拓说:“闭户遍读家藏书”谓是人生一乐。邓拓写的是书生

独有的一桩乐事。可宗璞写的却是书生之忧、书生之累。宗璞这类散文虽说是文化

意蕴丰富,却又离不开日常生活的烦忧牵绊,普通人世的苦乐悲欢。她在儒雅情趣

之中,并不自矜清高,而且自然流露出一种与平民生活相通的民间本色。

这类散文大都平实自然,都从自己生活经历,从身边闻见世事人情中拈拾而出。

宗璞在北京大学校园内生活了几十年,那里的一树一石,一桥一水,已与作者融在

一起难以分开。那花晨月夕,四时风光也早已进入她的散文世界。燕园内不论是年

耆学者或莘莘学子,她都默默倾注了感情。近年来,她又连续发表了《燕园石寻》

《燕园树寻》《燕园碑寻》《燕园墓寻》《燕园桥寻》系列文章。使原本就美丽和

特具魅力的这座名园,因她的散文的渲染而更显出历史、文化的渊源和社会人文荟

萃的品格。

这里只举《燕园碑寻》一文为例加以印证。“碑寻”一共写了燕园六处碑石。

不仅记载碑刻的内容,而且考证它们的来历,如燕南园进口处和一、六院之间赫然

矗立两对龟驮石碑,一处是清代皇帝为纪念花儿匠而立的名录碑,一对是为四川巡

抚杭爱立的井有康熙亲笔碑文。其他还有乾隆御碑和明末清初画家蓝瑛梅花碑等。

尤其是1989年新立的一座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更有不平凡的意义。碑文由冯友兰

先生撰写,闻一多先生篆额,罗庸先生书丹,集一代几位名家之美,实属难得。尤

其碑文内容,不论就思想和文采而言均美伦无比。宗璞文中辑录碑文内容时融进了

自己的感情和自己的议论,更显出她认知深刻,襟怀博大,也使散文的历史文化内

蕴更富光辉。

也许我们有必要再重复说明宗璞的深厚文化背景,以及她的学者(外国文学研

究)与作家的双重实践,使她在写《行走的人——关于〈关于罗丹——日记择抄〉》

《无尽意趣在“石头”——为王蒙〈红楼梦启示录〉写》这样的序文或随笔,以及

她在国外访问期间所写有关作家的访问游记,譬如《写故事人的故事——访勃朗特

姊妹的故居》、《他的心在荒原——关于托马斯·哈代》等,这些文章除叙述、描

写外,还穿插宗璞自己对作家作品相知相识的议论。这些议论,无疑是学术的,但

又是艺术的。因为它出自一位学者型的作家之手。正是由于这样一身而兼学者作家

的特殊身分,使宗璞能在名家蜂起的多彩文坛,闪射出她的独特光彩。

【篇三】丁香结宗璞赏析

《紫藤萝瀑布》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7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语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3.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4.感受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宗璞的资料,搜集写作背景,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毛泽东写过《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诗赞扬了梅花的外形鲜艳美丽,还赞扬了梅花傲岸挺拔、谦逊脱俗、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这一点正是几千年来,文人墨客对梅花赞不绝口的原因。大自然中有许多事物不仅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给人带来巨大的内心触动。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女作家宗璞在“焦虑和悲痛”压在心头时看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有什么感悟呢?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呢?板书课题《紫藤萝瀑布》。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宗璞pú,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精华,学养深厚,气韵独特。《西湖漫笔》《丁香结》《水仙辞》等散文集。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其小说,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2、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藤条长而自然弯曲,非常容易造型,将其攀附于花架、绿廊、山石等,点缀效果非常好。李白曾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生动地刻画出了紫藤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

3、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迸溅(bèng)嚷嚷(rāng)花穗()沉淀(diàn)绽开(zhàn)

船舱(cāng)忍俊不禁(jīn)伶仃(língdīng)

仙露琼浆(qióng)伫立(zhù)盘虬卧龙(qiú)酒酿(niàng)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挑逗:逗引,招惹。

嚷嚷:喧哗吵闹。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春红已谢:指春天已经过去了。

蜂围蝶阵:蜜蜂、蝴蝶簇拥、围绕。忍俊不禁:忍不住笑。禁,忍住。

仙露琼浆:美酒。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形容枝干苍劲有力。

四、欣赏美文,理清文章思路21·世纪*教育网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给课文划分层次。

点拨:第一部分:(1—6段)看花。

第二部分:(7—9段)忆花。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

2、这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五、朗读美文,感受藤萝花之美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然后对描写紫藤萝花之美的语句进行圈点勾画,用简洁的语句适当评点,说说紫藤萝花美在什么地方?作者用怎样的手法描写紫藤萝花的美?

1、朗读指导:读准字音,注意语气长短、轻重变化,读出美感。

2、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仔细体会语句,对描写紫藤萝花之美的语句进行圈点勾画。

3、集体讨论品析紫藤萝花美在什么地方:

(1)“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美在形状)

(2)“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美在颜色)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美在情趣)

(4)“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美在生机)

(5)“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美在生机)

(6)“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爱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美在生机)【出处:】

4、集体讨论品析作者用怎样的手法描写了紫藤萝花的美。

(1)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赋予静景动态,显得生趣盎然。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4)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5)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花香本是嗅觉感受,而作者笔下的香气却是“浅紫色的”,是可以看见的视觉感受。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花香也有了颜色,写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

(6)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在眼前紫藤萝瀑布和旧日紫藤萝瀑布的对比中,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流向人的心底就是这种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此时花与我仿佛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物我交融,使情感的抒发更强烈。

总结:作者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对紫藤萝花描摹,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展示了花的形态美、色彩美。从外形到内蕴,展现情趣美、生机美。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体会作者情感之美

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朗读文章,体会作者抒发了怎样的真挚情感?

1、圈点勾画出文章中表达作者思绪、情感的语句,结合具体语境,比较前后情感有什么不同?

点拨:从作者的动作、神态找表达作者思绪、情感的语句。

语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只是伫立凝望——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情感:被吸引——感动、思索——振奋、乐观

2、结合写作背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面对紫藤萝花作者为什么会出现三次不同的反应?

出示写作背景:宗璞家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在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在其弟逝世前写成此文。

点拨: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原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美的藤萝。”

紫藤萝瀑布的奇妙景色挽留住作者的脚步,使作者欣赏、品味。(外在美使作者赞叹、喜爱)

(2)我只是伫立凝望.

原因:“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花的繁茂旺盛,花的活泼热闹,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与活力。(内在美使作者感动、思索。)

深入探讨:作者看到盛开美丽的紫藤萝花,与自己濒临死亡的弟弟形成对比,作者应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然而,“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什么原因呢?

点拨:作者“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但花朵从来都稀落”,“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十多年前后紫藤萝花的衰盛形成鲜明对比,让作者感动、思索。

(3)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原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作者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到生命真谛,精神振奋、豁达乐观。(花的对比使作者感悟)

总结:我们从文中的关键语句中体味到作者对紫藤萝花的赞叹之情,喜爱之情,感悟之情。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细细品读,理解文章主旨

1、请同学们细细品读关键语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点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2、联系背景资料,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点拨: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几十年来整个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写照与象征。

3、作者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在上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是不是也有使用这种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

点拨:上单元的《陋室铭》《爱莲说》也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总结: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包含感情,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作者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以自己情感变化的思路层层深入,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由盛开的紫藤萝花引发作者的人生的思索,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希望我们同样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热爱生命。

四、联想体验

1、你最喜欢哪一种花呢?为什么?

2、仿写练习:

例句:藤萝无语枯又发,告诉我不能被不幸压倒;

仿句:梅花无语凌寒开,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竹无语骨节硬,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布置作业

1、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一个事物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悟,然后向全班展示。

2、课外阅读宗璞的景状物散文:《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不由得停住脚步伫立凝视加快了脚步

花的外在美花的内在美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被吸引感动、思索振奋、乐观

政哥

【篇四】丁香结宗璞赏析

丁香结

丁香结

作者:宗璞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文》2012年第05期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选自《丁香结》,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有删节)

心灵物语

丁香花色淡雅、味芳香,古代诗人多以丁香写愁。因为丁香花多成簇开放,好似结,称之为“丁香结,百结花”。李商隐的《代赠》里有“芭蕉不展丁香结”一句。丁香在文学作品中多用来象征高洁、美丽、哀婉的事物。现代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一诗中写道,“我希望逢着一个

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而这篇散文独辟蹊径,忧愁、烦恼如同丁香结一般是无穷无尽的,但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宗璞以女性的豁达和睿智,向读者传递对待人生和生活的优雅态度。丁香,微雨,诗歌,美景,愉悦的心情,这些足以让人慢慢度过春日的慵懒午后。

【篇五】丁香结宗璞赏析

宗璞谈散文

散文之妙,一曰散,二曰文。散者如行云流水,信手拈来,行其所当行,止其所为止。所以写景状物抒怀发议皆可独立成篇,各有情趣。文与野相对。见有人为使意义明确,称之为美文。必有美文才有散文,故散文格外要求语言的功夫。美文不在辞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宗璞《丁香结·未解的结)

【篇六】丁香结宗璞赏析

紫藤萝瀑布案例分析

《紫藤萝瀑布》案例分析

汀流河初中 李丽

一、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佳作,作者从眼前的实景——盛开的紫藤萝花写起,融情于景,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哲理。由一株紫藤萝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理解这一点对初一的学生仍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能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感悟,我设计了“听花之歌”、 “赏花之神” 、“品花之语”、“写花之美”四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的教学目标。本文语言优美、意味隽永是本文最大的特色。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

教学目标丁香结宗璞赏析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3、理解散文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生命的永恒。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和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为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现点拨法,读写结合法

三、学法指导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教材,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自主学习法,诵读品味法,创造性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作者所写之景,理解作者所抒之情,我借助网络,通过图片、音频、视频来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并用音乐营造氛围,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因此我首先以贴近学生的实际导入,激发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初中的你们如花一样绚烂绽放。大家听说过“花语”吗?这时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花语。玫瑰:爱情,爱与美,容光焕发。百合:顺利,心想事成,高贵,祝福。康乃馨:对妈妈的爱,热情真情……“花语”是我们在看见植物时感受到的它的独特生命和心灵。今天我们追随宗璞走进《紫藤萝瀑布》,去聆听紫藤萝的花语。

对课文内容的赏析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听花之歌。首先出示紫藤萝图片并顺势提问:宗璞为什么称它为紫藤萝瀑布?除了两者在外形上相似之外,作者又赋予了紫藤萝什么花语

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紫藤萝花之歌。在这里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借助多媒体配乐配图范读课文,学生用1-2个词说说自己对紫藤萝花语的初次感觉。

二、赏花之美。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生命,这便是紫藤萝花。接下来让学生自读并勾画自己觉得描写紫藤萝句子中最美的,并品品美在哪里。通过欣赏课文,学生清楚了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花形、花色、花态三个方面对紫藤萝花进行的描写, 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先写一树花,再写一穗花,最后写一朵花。并把活泼、 充满活力 、气势非凡 、乐观的紫藤萝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在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的的启示下,作者的感情由焦虑悲痛转化为宁静喜悦。

(分析: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从题目到内容都能充分感受到紫藤萝花的美态,同时又让他们学到了描写景物和赏析句子的巧妙方法。完成了知识与能力目标。)

三、品花之神:承接以上内容,我这样引导:“面对如此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的感情为何有如此大的跨越呢?作者把这么美的花之语献给谁?”请学生浏览课文7-10段,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悟。 (分析:链接背景,理解文章传达的情感。写作背景是理解作者写作目的所在,是读者与作者情感共鸣的纽带,也是分析和理解课文重点的关键。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她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

释怀,有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另外,写真记实和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是这篇散文的主要特征,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渗透了主观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人生及历史的思索,作者从平凡而柔弱的紫藤萝花,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和蓬勃,由花儿的由盛及衰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从而使人珍惜生活、珍爱生命。作者异常悲愤郁闷的心情与紫藤萝盛开的景物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和内在联系,是理解作者“睹物释怀”的关键。)

遭遇不幸时,我们不能被厄运压倒,也不能陷入在个人的不幸中无法自拔,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要乐观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事业中。由此可以领悟文章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主旨。在这里,紫藤萝花已不再是纯自然的生物,而成为一种象征,它象征生命的再生,象征时代更替,象征精神涅槃,象征美的不灭,象征心灵之花的重放。而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礼赞,也是她对生命活力的呼唤,是身心遭劫后的精神寄托。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展现。进而解决了教学重点。

四、写花之语: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朵一朵地花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作者从花得到的启示和感悟。让我们唤醒心灵的耳朵,倾听花对我们说了什么。请学生表达学习本文后的感悟。可以以“我听到花说”开头,内容不限,只要是生命的启示和感悟即可。

五、布置作业:

佛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学了宗璞的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真

切地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可贵,那么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首关于“热爱生命”的小诗来赞颂我们顽强而可贵的生命吧!通过作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六、结束:生命如花开,而好文章就是这花开氤氲弥散的香气,值得我们用一生细细品味。向大家推荐阅读宗璞的《丁香结》。生命本平凡,但充盈其中的却是强大与伟力,祝福所有同学勇于进取,花开不败!

丁香结宗璞赏析

最后,伴随着钢琴曲师生齐读汪国真先生的《热爱生命》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运用了散文写真记实和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的特征和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进行设计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紫藤萝瀑布》主旨的理解和对人生的领悟,在学生反复诵读中,体会简练生动的语言,学会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了解、感受人物的品性,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在我的教学预设中,我把课文定位为“品读——感悟课”,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思考、感悟、表达的空间,并在与学生的共同研读中完成两项学习任务:反复品读,赏析文章精美的语句;理解课文主旨,深化人生感悟。从教学效果来看,不仅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这种有广度、有深度的挖掘和课堂生成的是我未曾预料到的。这种意外,当然是学生带给我的,从他们闪烁的明亮的眸子里,我看到的是读书的快乐、学习的渴求和智慧的成长。回顾本节教学的成功之处,我认为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践行了新课程理念。“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鼓励他们在问题的导引下层层深入文本,各抒己见,自由畅谈。这一点在“美点品读”环节体现的最为充分:“找出描写藤萝花的句子,读出你的情感,品出花的风采。”无论是学生对“花朵儿一串挨着

【篇七】丁香结宗璞赏析

宗璞的散文

宗璞的散文

一、游记散文的传统功力

我们现在把话题集中到她的散文创作方面。世上的事情往往无独有偶,宗璞的散文《西湖漫笔》一发表,如同小说《红豆》一样,也成了她散文的成名作。这一篇散文使她第一次在散文界获得了承认。《西湖漫笔》又与《红豆》的命运一样,在几十年历史风雨淘汰面前,它依然保留了艺术的青春。自此以后,宗璞的散文创作,始终与小说并行于当世。近几年来,她的散文创作更趋繁丰,散文艺术日臻成熟,可说是今日要知宗璞,就不可不知宗璞的散文。

也许又与小说一样,宗璞的散文也并不多产。她确实是一个艺术态度相当严谨的人,甚至在创作上有点知识分子的矜持。人们曾经注意到她的小说几乎每一篇都有不同的追求和新意。她的吸取和融汇为新时期小说带来诸多的艺术启示。同样,如果你有机会阅读她的每篇散文的话,仍然可以见到她苦心孤诣追索的身影。每篇文章,或立意谋篇,或风格意蕴,她都力求有一些新意。尤其她很注意文字的韵律节奏,音乐性强。所以她多篇散文为电台和各种教材选中。

她对散文和各种品类体式,也多有涉及,如游记、抒情写景、人物叙多、域外访问,近年更有文化随笔等等。她的散文与小说创作也有不同之处:即她的散文追求没有更改和超越中国散文传统固有的艺术方法和审美规范,没有像她的某些小说那样,对传统总求有新质的突破。在散文的实践中,她体现更多的潜在性的与中国传统散文包括五四散文的靠接的意愿。可以说她始终在向传统散文艺术的博大精深行进,在执着和不与纷扰之中,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宗璞的散文创作可以说起始于游记。《西湖漫笔》写于五六十年代之交,同时期还有《墨城红月》等,写景也颇优美。杭州西湖是江南风景佳丽之地,自古至今,多有名篇吟咏于它。当时初露头角的宗璞,却能在名家名篇之前泰然处之,毫不怯弱地写出了崭新的文字。

《西湖漫笔》起始不写西湖,而写她足迹所至的其他地方。她说过去没有说过西湖的好话,她只是漫不经心地把话题荡开去。她认为欣赏山水犹如欣赏达·芬奇《永远的微笑》这幅画一样,开始未觉怎样,直到把玩几次之后,忽然发现那“无以名状”的美,甚至“只觉得眼泪直往外流”。这里她强调了美学欣赏的“恍然有所悟“,即真正要有自己的独到感受。以上这些“题外话”实际上是为她写有“独到感受“的西湖作了烘托,字里行间透出她对西湖美色不敢造次的庄重感。

《西湖漫笔》写得最美的也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就是六月烟雨中西湖的“绿”。

这也是区别于众多写西湖美景的文字。写“绿“实非易事,绿是抽象的色彩的概念。丁香结宗璞赏析

想当年朱自清写“梅雨潭的绿”,可能也感棘手,结果他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把绿比喻为“少妇的裙幅”、“温润的碧玉”,让你可视可触,感觉委婉浓烈。总之,朱自清在梅

雨潭的绿面前,是竭尽全力使那种抽象具有了实际的质感。宗璞如今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但她写西湖的绿用的却非比喻而是直接的描写,这的确体现她非凡的才分。丁香结宗璞赏析

雨中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 这里没有一连串的取譬,却同样把我们带进一个铺天盖地的绿色世界中。同样可视可感可触,且层次丰富,气氛浓郁。又譬如写:“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文字极为简约,却传神尽意。这里我们看出,宗璞写“绿”,是靠着她准确的把握和精美的传达。严格选择用字,并使这些字富有表现力。她把文字建立在心灵对自然的细微观照上,所以能体贴入微,情致委婉。

《西湖漫笔》虽说是较早的文字,但已显示她写景文字的基本风格:重视客观对象的精微体察,描摹真切,情感内敛,语言简约隽永,尽量使你在客观的对象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审美的愉快。如果把她与徐志摩的散文比较一下,就更显示这种风格的差异。徐志摩是受西方浪漫派影响的一位诗人。他写散文似乎不重视客观对象的“参观”,而重视主观情感的投入和渲染。他不像宗璞须从叙述文字背后去体悟那情趣和韵致,他是直接的主观抒发。用词造句铺陈曲丽,色彩华艳。与之相比,宗璞则是客观冷静得多,文字也是素朴以求深蕴。例如她写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奔落的雪原》,也是这种风格。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世界风景一大奇观。面对如此雄阔壮丽千姿百态的大瀑布,她不是任情感如瀑布般奔泻,而是极其节制内敛。她态度从容,按照参观的次序,从不同落足点论述自己所见所闻,曲折有致地从不同角度展示瀑布的不同声色姿态。写它的奔腾,写它的跌落,写它的雄阔,写它的柔情,细微缜密,多姿多彩。她如实描绘,没有过分夸大形容,但文字生动准确。作者确是把瀑布写活了,写出了它的内在精神,是一首大自然的生命之曲。你可以从中吸取你人生的需要。这是在客观描述中,让你自己去领略的,作者避免直接的强加。丁香结宗璞赏析

前面我们说过,宗璞的散文与传统靠近,尤其在山水游记方面,尤为突出。中国有悠久的山水游记的传统。一种是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官宦,在仕途遭阻,人生不得意的时候,往往寄情山水,从陶渊明、苏轼、柳宗元直至晚明袁宏道、张岱等,他们造成了中国寄情山水的深厚传统。另一种则是自郦道元的《水经注》直至明《徐霞客游记》这一路,他们则是自然地理风貌、风俗民情的实录记述。但只因其文字简洁优美,句型排比错落,显示了很高文学价值,成了中国游记的一种典范,影响深远。清人杨名时在《徐霞客游记·序》中曾说出这种游记的妙处:“其所自记游迹,计日按程,凿凿有稽,文词繁委,要为道所亲历,不失质实详密之体;而形容物态,摹绘情景,时复雅丽自尝,足移人情”。宗璞的山水游记,实受这一派影响,即受客观对象规范的传统笔法。如《三峡散记》,计日按程,道所亲历,主观抒情文字极少。尤其后来的《热海游记》,文字老到,与《徐霞客游记》庶几近之。全文在记这自然地理风貌本色,语句简炼,风格俊逸——

自腾冲西南行约十八公里,山势渐险,巉岩峭壁,几接青天。

再往上走,赫然有一台:台上有石栏相护:“这就是大滚锅。”主人指点说。走上去,脚底都是热的。台上水气蒸腾,迷茫间见一大池,池面约有十余平米,池水翻滚,真如座在旺火上滚开的大锅。站定了细看,见水色清白,一股股水流从池底翻上来,涌起数尺高,发出扑扑的声音,热风扑面,令人竦然。

与游记接近的宗璞另一些写景文字,如《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楼花》、《报秋》等,则显示了另一种文体风味。这些文章依然不重华采装饰,全文仅数百字,其特点是意蕴深厚,内涵丰富,眼前景心中意化而出之。在写景物同时,笔端深藏感情,往往是清丽的语言呈现精美的意象。通过暗示的意境,引起读者的联想与回味。

《紫藤萝瀑布》其实只写了两个意象,一是宏观总体的,就是盛开的紫藤萝一串一串一朵一朵聚集成的瀑布:“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另一个则是微观个体的:“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紫藤萝开得恣肆风流,辉煌灿烂,但又端庄雅淑,耐得寂寞。不管是宏观的飞动闪光的瀑布,或是一朵张帆航行的船舱,都在读者心中造成充满生命的张力。

宗璞笔下经常出现的花,大凡是丁香、二月兰、玉簪、藤萝、木模等,作者表现了对这些平凡花草的特殊感情。它们不富贵、不骄奢、不夺人耳目,但却有一份清白、高雅、坦诚、温馨,一种坚实的甚至抗争的生命力。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受。宗璞是从这些微小的生命中提炼出来那充盈其间的强大与伟力的。这使人联想起宗璞的气质和修养以及她的道德人生观念。她有儒家重实践的精神,崇尚现实,直面人生的欢欣与痛苦。她做人做文重精神不重外表,她美学观念也是:

“美文不在辞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丁香结》代后记)这些即景抒情文章辉映着她本人的天性醇厚,心如璞玉。

二、抒情叙事散文的情感色彩

随着时代的前行,人生阅历的丰富深邃,宗璞散文创作出现了新的景观。一批发自心灵深处的不能自已的文章,把她的散文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人过中年,人间的沧桑浮沉闻见亲历的逐渐多了起来。那些发生今日昨日、身前身后的让人惊然心动的变故,给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巨大震撼。特别是当这些变故发生在自己的亲人挚友之中的时候,那文字间流动的哀痛之深沉,却远远超出了所谓的文学创作的意义了。可以看出,宗璞那一篇又一篇记载着离去的人们音容的文章,不是一般意义的散文创作,写这样的文字,是一种情感的欲罢不能的受苦的焚烧。这些文字不是以技巧的娴熟,形容的生动,词汇的精美为目标,它的精魂是不加雕饰的人间至情的倾诉。对着读者,更是对着自身。

丁香结宗璞赏析

宗璞的这些散文,写的多是死别。死亡是一种虚空,人的死去留给生者是永恒的悲痛。不可追寻,不可再期,是永远的黑暗中的沉落。宗璞写这类散文也以质朴无华的至情传达为其特点。她能够把浓烈的诀别的至情用不事雕琢的近于直白的文笔表达出来。她的表达那无尽的悲哀时,不使情感泛滥,表现

理智而有节制。她的这类伤逝追怀的文字表明她的散文已告别一般人容易有的青春时代的渲染和华采,而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的沉郁。

出现最早的是《柳信》,它还带有传统抒情散文的一些痕迹。其中有怀念母亲的文字,但最动人的情节却是通过家里一只大猫狮子的死亡来烘托的:“这两个月,它天天坐在母亲房门外等,也没有等得见母亲回来,我没有问埋在哪里,无非是在这一派清冷荒凉之中罢了。我却格外清楚地知道,再没有母亲来安慰我了,再没有母亲许诺我要的一切了。”

《哭小弟》写于《柳信》后两年,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悼文:“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现在却轮到了小弟,他刚刚五十岁。小弟是作者最钟爱的弟弟,也是老父亲最器重的儿子。冯友兰先生在挽联中称赞这位儿子“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这位五十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的飞机强度总工程师,毕业之后三十余年在外奔波,积劳成疾。宗璞在间断叙述了小弟弟身前身后之后,写了如下的话: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

至哀无文,宗璞这些话没有任何修饰,却非常感人。

宗璞为父亲冯友兰写过多篇散文。《对〈梁漱溟问答录〉中一段记述的订正》,行文简洁严谨,雍容大方,而又不乏机趣。它是宗璞人生和文艺俱臻成熟的佳作。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日》、《九十华诞会》等文记述了哲学前辈冯友兰先生晚年行状,有很高的文学和史料价值。《心的嘱托》、《三松堂断忆》则记述这位大师去世前后的经历,是关于冯友兰先生告别人间前后,写得最平易又最蕴有深情的文章。

《心的嘱托》写:“近年来,随着父亲身体日渐衰弱,我日益明白永远分离的日子在迫近,也知道必须接受这个不可避免的现实。虽然明白,却免不了紧张恐惧。”《三松堂断忆》最后写:“这么多年,每天清晨最先听到的,是从父亲卧房传来的咳嗽,每晚睡前必到他床前说几句话。我怎样能从多年的习惯中走得出来!”话都平易,然而却沉重得令人难以承受。

《三松堂断忆》中还记叙了冯先生生平诸多有意义的往事:青年时的一次豪饮,与杨振声、邓以蛰两先生等四个人一晚喝去十二斤花雕;抗战期间过镇南关因耽于思考而手臂为城墙折断;六十年代,每于傍晚由作者陪父母包租大船荡舟昆明湖中,船在彩霞间飘动,绮然神仙中人等等,都以质朴的语言,平白的记叙,真实而传神地从平常生活侧面,把这位为世人所景仰的、而生平并不平凡的学者的个性品格作了传神的描绘。

宗璞随父居燕园数十年,关于这座名园她写过许多文章。这些文章不同程度地描写和表现了这个校园的人文鼎盛的风情。《霞落燕园》与这类文字不同,它从另一个角度——这是社会人生最让人伤怀的

角度——写北京大学燕南园十六栋房主先后的辞世。它以记叙多于抒情的笔调,写人生离散的浓厚悲哀。它蕴有深深的伤感,但却举重若轻地在文字传达上予以淡化,让人从文字以外四处迷漫的不可弥补的失落中,感到沉重的哀伤。这是散文的大家风范。

她从容地挨家叙述这数十年间发生的死别。最早离去的是汤用彤先生,写汤先生的去世用的是这样的叙述:“记得曾见一介兄从后角门进来,臂上挂着一根手杖,我当时想,杨先生再也用不着它了。”物在人亡,对于死者无一句直接哀悼的话,却以极平淡来写极沉痛。紧接着写三位自杀的老先生:“一张大字报杀害了物理系饶毓泰先生,他在五十一号住处投环身亡。数年后剪伯赞先生夫妇同时自尽,在六十四号。”宗璞没有正面去交待他们因何走此绝路的。她用的也是极冷静的笔墨和语气写人间的残酷,时势的暴虐,死亡的无情。但却找不到一句激烈的言辞。她只是在翦先生夫妇双双自杀时作了非常温和的评述:“夫妇能同心走此绝路,一生到最后还有一同赴死的知己,人世间仿佛还有一点温馨”。要是人间的温馨只能从这样惨烈的死亡得到证实,这也许是长长的历史的无边暗黑的年代。而作者在这里硬是不用一句正面的抨击,她懂得避俗,懂得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懂得让读者自己去体味。

接着的叙述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死亡,一篇短文,四千字多一点,写了十多位著名的学者巨星的无一例外的死亡。要是没有娴熟的技巧和表现力,没有精到的构思和安排,写起来难免沉闷平滞,但是宗璞却把这些写得疏朗有致,平淡中见曲折。

而且各位先生晚年或临终前的表现也多有插叙,如王力先生要求夫妇合葬及墓碑上的赠内诗;朱光潜先生病中烦恼突然拒绝出席香港大学授勋典礼;冯定先生告诉小偷“下回请你从门里进来”等等细节,往往三言两语便把人的一生写活了。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宗璞这篇散文所达到的是文艺创作的炉火纯青的境界。

宗璞散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产生于她的不事雕琢的真情。以《三幅画》为例,它的开头完全看不到常见的那种扑面而来的矫情和形容的泛滥,而是非常自然平白的叙说:“戌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物字据。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了,代替的是张挂失条。而这挂失条也不见了。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去吧,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这开头,说不凡也可以,说平常也可以,但却是真实质朴造出来的艺术效果,说是“造”也许委曲了作者,她也许压根儿就不“造”,而是非常亲切的过程的叙述。作者所要取的,是汪曾祺的字画,她说,她原先不知道汪曾祺擅长丹青,只知他不只是写戏并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诗。当她得到第一幅、第二幅画后如获至宝。

在心满意足不再心存妄想时,“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忽又寄来第三幅画。这是一幅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另涂白,只觉一般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一行小字:为纪念陈澄莱而作,寄与宗璞”。这水仙的清白秀雅,这一行小字,点燃这清清淡淡的一篇散文,也点燃了画家的心,散文家的心。它“造”出了真正的浓烈。

那爱水仙的人已经屈死多年,留下的是那日离去也是永别的“别忘了换水”的嘱咐,以及从窗中见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丁香结宗璞赏析 丁香结 宗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