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赏析怀古诗歌技巧学案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检测学案
班级: 姓名:
一、知识梳理
高考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包括四个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人物描写:正面描写: 、 、 、 、 等
侧面描写:
2、景物描写:
(1)观察顺序:① ;
② (如: )
(2)描写景物的角度(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 。
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运用了
(3)描写景物常用的手法:
①表现手法:如: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运用了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运用了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运用了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运用了 。
②修辞手法:如:
抒情方式主要有 和 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
抒情包括 。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 。
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是 。一般情况
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 或 的写法。
如《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采用的是 ,从情与景的角度看,前两句是 ,后两句
是 。
(二)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及效果:
(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 )引发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更加生动形象。
( )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人,使语言简练含蓄。
( )给人以突出异常的感觉以强调,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 )强调两相对照,形成鲜明的比较,两者相得益彰,都是作者要表现的重点,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与衬托不同)
( )自问自答,通过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令人回味。
( )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把感情表达得更加起伏,更加强烈。 ( )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连说出来,语言节奏明快,强
调内容,加重感情。
(三)表现手法:
①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
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尽思念。
② 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
云始道高。”开头两句描写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征。以“小松”喻人,写“小松”
初始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③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
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的地位——正衬。
④ 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
往日扬州繁华景象,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景,是实写,寄予词人昔
盛今衰的感慨。
⑤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
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
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与何人说?”写对别后生活
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⑥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
婿觅封侯。”先写少妇“不知愁”,后写“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少妇因
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⑦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或化用诗句。其好处在于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
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
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篇章结构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以景结情, 、开门见山、 、总分得当、
层层深入、对照鲜明,过渡自然、巧设铺垫、伏笔、一线串珠、双线并行等。
二、巩固练习:指出下列诗句中运用的表达技巧。
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
4、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
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 )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
8、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 )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
11、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李约 《观祈雨》 ( )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
13、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 )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
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 )
16、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 ( )
1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
18、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 )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
20、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李白 ( )
21、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魏二》王昌龄 ( )
22、梢影细从茶碗入, 叶声轻逐篆烟来。[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
三、真题演练:
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2、(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3分)
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天津卷)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作答。〔4分〕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4、(新课标卷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5分)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2分)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1、【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暮春之景”。因此,考生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人的写景之句。“面”即是对晚春季节西湖景色的整体描绘,“点”又是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
【示例】“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2、【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携归画栋修花口”“千般诉说”等是拟人。“王謝堂前”,即王导和谢安,“乌衣巷”,原是三国东吴禁军的驻地,后东晋王谢再此居住,繁华一时,终归衰落,与“花落”“衔花”等实写对照,既是用典又是虚写。
3、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
②动静结合。
4、【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解析】解答此题,要学会运用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来概括,比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等;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理于物等。其他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
5、【答案】(1)重章叠句
【解析】(1)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做重章叠句。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篇二】赏析怀古诗歌技巧学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班级: 班 姓名: 设计:王彩梅 审核:王兴彩 时间:2013.9 复习目标: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
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技巧的命题特点。 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高考导航
《考试说明》规定: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级。
表达技巧考查包括广狭两种,而以广义技巧考查盛行。所谓广义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艺术构思)等方面的内容。所谓狭义的表达技巧,主要指具体的表现手法。 二、知识梳理 1、修辞手法
2、表现手法
3、表达方式
4、篇章结构 开门见山, 曲笔入题, 承上启下, 伏笔照应,
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画龙点睛
三、做题须知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 艺术手法,或修辞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步骤三:结合此手法的作用回答出怎样有效描写出意象或意境的什么特征,
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课堂练习
(一)、修辞手法的考查
1. (2010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 暮① [唐]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
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答:
(二)、表现手法的考查
[全国卷]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赏析怀古诗歌技巧学案
(三)、抒情方式的考查
1.(2010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
2.(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③牛 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
(四)、表达方式考查
指出下面这首诗所用的表达方式。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五)、篇章结构的考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箫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五、课后作业
1、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从写法看,这首诗的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不超过15字)(2分)
(2)这是一首借物喻人诗。请说说这首诗所蕴含的道理及作者对刘景文的态度。(不超过40字)(4分)
2、 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 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3、(2007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答:
【篇三】赏析怀古诗歌技巧学案
诗歌结构技巧学案
诗歌鉴赏解题思路之结构技巧教学设计
通州区姜灶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常见的结构技巧及设问方式。
2、掌握解题策略和答题范式 。
二 考纲解读
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第一点要求就指出: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上的巧妙使用。
三 知识储备(常见结构技巧)
统领全篇 开门见山(抒情、议论) 线索 铺垫 照应(首尾照应、点题、伏笔) 抑扬关系 承上启下(过渡) 层层深入 以景结情 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 以小见大
知识点巩固:
1、铺垫:诗歌中,通常用铺陈景(事)物的方法,渲染气氛,为最后揭示情感蓄势。 如在写景抒情类诗歌中,前面的写景通常是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
2、照应:指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脉络。具体有:
①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
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② 扣题照应:即围绕题目或主题反复照应,这样使全诗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
点展开,主题明确,结构严谨。
③伏笔照应:即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是指诗歌对将要出现 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人物或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
四 考题中常见提问方式:
1、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结构特色)。
2、赏析诗歌某句(联)的作用。
3、赏析诗歌某句(联)的妙处。
五 鉴赏诗歌
1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苏锡常镇2012届高三调测一)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 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问:“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在全词中有何作用。(3分)
答案:1、总领全词(或“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2、“晚秋”点明登临季节,3、“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3分,一点1分)
答题思路小结:
1、读题干——首句设题,以作用题形式出现。(内容+结构)
2、读作品——把握上下文结构关系,确定答题角度。(统领全篇、开门见山、铺垫、伏笔、照应等)
3、定思路——①内容上:交代了······,点明了······,营造了······的氛围,奠定了······的基调。②结构上······+内容分析。
2 咏山泉 储光羲 (2011年山东卷)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4分)
答案: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2、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答题思路小结:
1、读题干——(需综合考虑各种表达技巧)
2、读作品——明确该诗句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3、定思路——①指出关系;②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种关系在诗歌中的体现;③说明这种关系的作用。(营造意境、表达内容、抒发情感)
3 梦江南 温庭筠 (2012年江苏卷)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案: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答题思路小结:
1、读题干——尾句设题,“请赏析作品的结 句”,通常从表达技巧角度解题,而尾句就要考虑结构技巧中的“以景结情”“卒章显志”。
2、读作品——结合尾句所描写的景物,整体解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主旨。
3、定思路——①指出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是如何使用的;③此手法作用(表现了对象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 牛刀小试
1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问: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答案: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2分)
2、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词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2分)
2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问:请从抑扬角度对本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1、 颔联两句写登临快阁楼欣赏到的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顿觉心胸为之豁然开朗;这与首联第一句“公家事”之“了却”而流露的厌烦、倦怠感形成先抑后扬的关系;
2、颈联两句转而写在欣赏美景时内心的忧烦无端而来,他又生发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的苦闷;这又是“抑”,尾联两句写自己对未来归隐山林的恬淡生活的向往,这是“扬”之笔,这又呼应了起首,表明他真的想彻底了却公事,做个白鸥一般的自由在人,点出了全诗的主旨。
3、全诗在一抑一扬、又抑又扬的起伏跌宕中展露了自己的心迹、婉转而含蓄。
3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①苏轼
谁作桓伊②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①熙宁六年十一月苏轼与友人柳子玉一同南下,次年二月于金山送别 柳
子玉。②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吹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
(徐州市2013届高三调测)
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案:想象、以景结情。(2分,各1分)设想朋友远去,只有飞絮相送,借飞絮表达作者的不舍之情;(1分)而流水无情,滔滔东流,借流水无情衬托人的有情。(1分)
4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 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问:下片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句写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片赛龙舟、踏青的热闹场面作结。下句写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显得分外清静,为下文写静谧优美的夜景作铺垫。
5 后庭花 元·吕止庵
西风黄叶疏,一年音信无。要见除非梦,梦回总是虚。梦虽虚,犹兀自暂时节相聚。近新来和梦无。
问:分析这首元曲的结构特色。
答案:此曲层层深入,因秋风落叶引起乡愁,而求亲人音信;因音信全无退而求其次,求能梦见亲人,但“近新来和梦无”,连梦中相见也不能,以层层退步为层层递进,把思念亲人的感情层层深入地抒写了出来。
七 课后作业
《集结号》P115 第4题
P121 第5题
【篇四】赏析怀古诗歌技巧学案
怀古咏史诗学案
怀古咏史诗学案
知识储备:怀古咏史诗相关知识
一、概念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两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 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
二、主要内容:
1、对人或历史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
2、通过仰慕凭吊古人,感慨身世,表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
3、对昔盛今衰的感叹,咏古实为伤今,讽喻社会现实。
三、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四、常用表现手法:
1、对比。通过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对比,从而突出今日的凄凉。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前三句渲染勾践灭吴归国的繁华,后一句直转写越亡后的荒凉。这是李白在南游吴越所写,表达了一种盛衰无常的感慨,在咏叹中又有对当朝统治者唐玄宗荒淫生活的嘲讽。
2、融情入景。诗人善于将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中,不着痕迹。
如杜甫的《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走进武侯祠的所见所闻,“自”即“自己”,“空”即“徒然”。碧草映阶,也不过自为春色罢了,诗人无心欣赏;繁枝茂叶里的黄莺,也不过徒然唱着春歌罢了,诗人无心倾听。为什么?诗人此刻想到诸葛亮一生功业付诸东流,自然涌起一种悲伤和落寞的情怀,而眼前草色、黄鹂不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吗?
3、拟人。以物作证,这个物都是具有永恒时空意义如月亮或长江等,它们已被人化成为见证历史盛衰变迁的见证人。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个“旧时月”正是作为石头城六朝盛衰的历史变化的见证人出现的。当然,物之永恒与盛衰无常(繁盛易失)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反衬了盛衰的无常,使诗人的感慨也愈显其深。
4、讽刺。诗人在怀古咏史中,往往在对帝王将相的事迹发表个人的看法,这看法中由于诗人的人民性立场,多有批判意味的,由此构成讽刺,而且这讽刺因为对象的特殊性,用了讽喻的方式,多显含蓄。
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华清宫是唐玄宗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诗不明白说唐玄宗荒淫好色,贵妃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对比,“妃子笑”易使人联想到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而亡国的故事。这样不用直抒己见而写作用意自明,且含蓄,耐人寻味。
5、衬托。指诗人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景物描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以壮阔之景为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也从侧面衬托了周瑜的英雄伟业和豪迈气概。
6、用典。使用典故,能用少量文字传递丰富思想,增强诗歌表现力。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连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也是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问题。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侘胄没有准备急于收复中原的警告;对“佛狸
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内心的独白。这首怀古之作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
7、虚实。古诗常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结构更紧凑,想象就是虚的一种。
如姜夔的《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表楼梦好,难赋深情。”“杜郎”两句,是想象当年在繁华富庶的扬州写下了名噪一时的佳句的杜牧,如今要是再来,面对荒凉破败的扬州城,恐怕再也做不成“扬州梦”,写不出“豆蔻词”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情。
五、常用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历史古迹(吴钩 乌衣巷 淮水 柳营 后庭花 六朝 金陵)
六、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前冠“咏”,或后加“怀古”“咏怀”等。
七、 代表人物:刘禹锡、杜牧等。(鉴赏时要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的相似点。)
学习目标:1、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常见内容、常用手法及意象)。2、读懂诗歌,规范答题。
课堂六环节
导:明确目标 ,强调咏史怀古诗的特点。(3分钟)
思:做练习,规范答题。(13分钟)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为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1)本诗颌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4分)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答题。
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
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差不多。
⑴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⑵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议:(8分钟)交流练习答案,探讨疑问点。
展:(9分钟)书面展示:小组选派代表到黑板上展示练习答案。
评:(9分钟)结合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紧扣目标进行点拨
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答题
湖州歌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篇五】赏析怀古诗歌技巧学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学案1、2、3(教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
专题讲解: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
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
1 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互文、双关、反复、通感等
2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议论、抒情(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3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联想、想象、起兴、欲扬先抑、象征、用典等。 4 结构技巧:照应题目、首尾照应、铺垫、承上启下、收束全诗、点明主旨、层层深入、先总后分等。
手法题答题步骤:
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确) 2、结合诗句解释手法(具体) 3、分析表达效果(具体)
第一节:修辞手法
一、比喻
(一) 定义、分类及作用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赏析怀古诗歌技巧学案
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二) 举例
例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例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例3:“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苏轼《江上看山》)【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例4: “泛菊①
杯深,吹梅②
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析】这首诗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
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二、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古诗诗赏,主要是拟人。
例1: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析】 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例2:“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析】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例3:“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薛宝钗《咏白海棠》) 【析】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例4: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林黛玉《咏白海棠》)【析】“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三、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例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例2: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唐多令)【析】邓剡,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西风”既作为一种自然物的实写,又象征着蒙古统治者侵略势力。“吹世换”的“世”在这里双关,既指季节的变换又暗示朝代的更替。 四、借代
(一)定义: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二)类别: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体。
(三)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例2:“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析】 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例3:“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析】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例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例5:“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析】 “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例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析】 “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五、夸张
(一)定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二)作用: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典型例题】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六、对偶
(一) 概念: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二)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三) 举例:例: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
啼。”(李华《春行即兴》)【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七、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秦时明月汉时关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八、设问
(一) 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二) 作用:开头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 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析】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九、反复
(一) 概念: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修辞手法
(二) 作用: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思想感情的表达
更为绵密曲折。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课堂训练:
1、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比喻。把“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浮云蔽日比喻君主为小人蒙蔽。 表达了诗人不得重用的苦闷与无奈,以及因君主被蒙蔽而生的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2、 南园十三首(其一)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嫣香,指娇艳的花朵
这首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试赏析其表达的内容及效果。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小白长红越女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南园中的那些或小或长、或白或红的花朵,
比喻为越地美女的面颊,把花的娇艳乃至精神都写出来了。
“嫁与春风不用媒”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暮落花无奈而又悲惨的结局,
含有惋惜之情。
3、 定林①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
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22、参考答案:“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3、参考答案: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2
表达方式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重点:描写和抒情
描写方式:①正、侧面描写②工笔和白描③细节(动作)描写④描写景物的角度(虚实、动静、远近、高低、俯仰等)
抒情方式:①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一、抒情方式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借描写景物来抒发诗人情感,所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相同。景与情的关系通常有以下四种:①以乐景写乐情 ②以哀景写哀情 ③以乐景衬哀情 ④以哀景写乐情 ①以乐景写乐情:通过描写美丽的景色,抒发诗人的喜悦(爱恋、闲适、赞美)的情感。 乐景的标志:色彩鲜明,环境清新、幽雅,生机勃勃 乐情:喜悦、爱恋、赞美、向往、闲适、积极、乐观等 例如: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②以哀景写哀情:通过描写凄清的景,抒发了诗人的孤苦(伤感、苦闷、凄凉)的情感。 哀景的特征:色彩暗淡,环境凄清、荒凉,萧条冷清。赏析怀古诗歌技巧学案
哀景中常见的意象:落日、杜鹃(子规)、鹧鸪、寒风骤雨、猿鸣、梧桐、寒蝉、衰草等。 哀情:孤独、寂寞、凄凉、悲痛、愤慨等。
具体内容包括:思乡、抑郁不得志、被贬、离别、报国无门、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等。 例如: 相见欢 李煜赏析怀古诗歌技巧学案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词通过写春末花落水流、寒雨凄风的景象(哀景),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往事难再的悲恨。 ③以乐景衬哀情(反衬):诗人所描写的是乐景,但这样的景象在诗人心中却引起了哀情。 例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分析:前两句写景,碧绿的江水,洁白的鸟羽,青翠的山峰,红艳无比的花朵,色彩鲜艳,景象清
新,生机勃勃,令人赏心悦目。后两句笔路突转,眼看一春又要过去,光阴如梭,岁月荏苒,而归期遥遥,美丽的景色非但没有引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小结:什么情况下会以乐写哀?1.国破家亡,山河破碎之时2.身世凄凉之际3.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之时4.失去自由之际5.离别之时,思乡之际 ④以哀景写乐情
例如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歌颂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环境、生活的艰苦更突出了战士豪情的可贵。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在景中,景物描写中包蕴着诗人的情感。 例如: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人描写了一幅明丽清新,生机勃勃的初春美景图,寄寓了诗人经过战乱的奔波流徙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欢愉之情。
3、托物言志:是作者借描写(咏)物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志向、理想或抒怀,讲求写物的形似与神似相结合的一种手法。 例如: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分析:借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表达了作者的志向与追求,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4、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写古代的人、事、景,感慨个人遭遇,时代变迁(伤今),抨击社会现实(讽今)。
例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下阙着重写周瑜的杰出指挥才干和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 ,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怀古伤今)
例2、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分析: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寒食节家家禁火,而汉宫和得到汉皇特许的“五侯”却可例外,以汉喻唐,讽刺了皇室贵族的特权。(借古讽今)
二、描写方式
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指直接描写对象(人、景、物)本身,突出其特点。
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从正面直接描写梅花疏朗的影子,浮动的香气。 (2)侧面描写指不直接写对象本身,通过对它周围事物(或与之相关事物)的描写来突出其特点。 例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分析:白鹤爱梅心切,未下而先偷看,鹤尚如此,何况于人?粉蝶也为梅花销魂,则梅花之美,不说可知。通过写白鹤、粉蝶爱梅之甚,从侧面写出梅花的可爱。 ②工笔与白描
(1)工笔又叫细描,是指对描写对象作精雕细刻式的描写,描写详尽、细腻、生动、传神,多用修辞。例如《孔雀东南飞》:“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白描是指用经济的笔墨、精炼质朴的文字对事物进行描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③细节(动作)描写:指对诗词作品中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通过慢镜头的方式,暗示人物的某种情感。
例如“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
通过夜半挑灯细读《出师表》这一细节,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 ④写景角度:动静、虚实、远近、俯仰(高低)
(1)动静:诗歌描景常用的一种手段,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营造出生动的意境。
例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这是以蝉与鸟鸣叫的喧闹来映衬山林的幽静,给人以悠远寂静的恬淡空灵之感,山水田园风情跃然纸上。 (2)虚实
◆眼见为实,心想为虚
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 ◆已然为实,未然为虚
例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
例“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写景角度:远近、高低、俯仰、明暗、色彩、视听、点面、诗中有画等。 例如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人 淀:靛蓝,蓝色染料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补充知识:写景八大结合
1、观察角度(远近高低结合) 2、动静结合 3、明暗变化(明暗结合) 4、色彩搭配(对比) 5、各种感官(声色结合、视听结合、绘形绘声绘色) 6、点面结合 7、虚实结合8、正侧结合 例句: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明暗变化 ) 2、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色彩绚丽 对比鲜明 动静相生 俯仰相衬)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色彩鲜明 声色结合 视听结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绘形绘声绘色)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点面结合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课堂训练:
1、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问题: “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细节(或动作)描写。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词进行赏析(4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前二句着眼于写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后二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本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写出雨后池上的美。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 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答: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解析 第一小题:明写好找,暗写相对难些。“暗写”也就时侧面描写,结合诗歌和平时所学,一
般不难判断。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通过“几处”、“新燕”、“浅草”等表现“早”。
第二小题:题目考查写景的手法、角度。考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修辞、写景的顺序、角度、炼字等方面作答。
赏析首句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没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颔联写得非常细致。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窸窸窣窣的声响。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颈联照应题面“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末联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
4、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解析:居住在荒僻的地方,周围没有邻
居,夜晚特别安静。原来的家业丧失殆尽,家徒四壁。在雨中,枯黄的树叶飘零,灯下有我白发老人。因我长久地孤独沉沦,有愧于君的多次看望。平素就有情分,何况还有表亲呢 问题:(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答案:
(1)答: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 答: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烘托,联想、想象,起兴、抑扬,象征、用典等。 一、对比
在古典诗歌中,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
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例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李约《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二、衬托
①正衬:为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事物作陪衬,收到一种烘云托月、突出中心的效果。 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之深衬托汪伦与诗人的深厚情谊。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通过夸张的手法,以天台山之高衬托天姥山的高。 ②反衬:为突出主体事物,用与之相反的事物作陪衬。反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乐景称哀情;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以虚衬实。
例1、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以杏花的红艳反衬诗人的愁绪,乐景衬哀情。 例2、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 例3、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以虚衬实(用梦境反衬现实) 。用貌似欢乐喜庆的场景,表达一种悲哀凄凉的愁绪。 三、渲染:指对环境、景物等进行多方面、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渲染气氛。 孟浩然《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两句,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脱落,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江水清寒。诗人抓住了秋天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突出秋寒,渲染了一种寒冷、凄清的气氛。
四、烘托: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例如: 孟浩然《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① “迷津”句:这里是慨叹诗人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②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也称江为海。
分析:“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两句,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 ,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
五、联想 :所谓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 例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由雪花联想到梨花, 这是形似联想。
【篇六】赏析怀古诗歌技巧学案
古诗歌鉴赏学案
一、知识回顾
1. 归纳课内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篇目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越中览古 表达盛衰无常感慨 鲜明的对比
石头城 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 寓情于景、拟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 感慨壮志难酬 对比
京口北固亭怀古 抒发爱国情怀 词中用事
扬州慢 对物是人非的惋惜及悲痛 情景交融、虚实相济
2、概念:
“怀古”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
“咏史”翻阅古书,检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3.主题思想: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如唐代韦庄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2怀古咏史,别有寓意:如唐代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3感慨身世,关照自我:如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4、常见的表现手法: 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二、课堂练习:
(一)[2004年青海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 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 1 –
【双 调】 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①,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 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1)“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 说这样写的好处。
(2)“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楚江怀古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释: ①唐宣宗大中初年, 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 贬为龙阳 (今湖南汉寿) 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②云中君:云神."云 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从动,静角度分析这 两句诗的表达效果.(4 分)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 分)
三、总结鉴赏方法
1、弄清触发的媒体:古迹、典故、人物等
2、弄清史实:作品涉及到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典故。
3、体会意图:古迹或人物的遭遇与诗人经历有哪些相似或相关之处。
4、领悟感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史实或人物表达怎样的感情。
四、课后总结,布置作业
– 2 –
《咏史怀古诗》限时训练
主讲人: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做题:
岳鄂王墓 赵孟頫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华清宫(其二) 杜牧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玄宗时,安禄山伺机谋反,玄宗对他却十分宠信,后经人屡奏,他才派人探听虚实,但安厚赂使者,向玄宗赞其忠心。玄宗自此更加高枕无忧,恣情欢乐。诗前两句正是描写密探从渔阳经新丰飞马转回长安的情景
过华清宫 崔橹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中尘。
(1)有人认为杜诗中的“始”字用得传神,试作简要说明。
– 3 –
(2)两首诗中,你偏爱哪一首?为什么?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简析。
2、.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然后做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