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第一篇、电影高考1977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看了《高考1977》,关于这部电影其实早就已经有同学向我推荐过了,说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片子,但是总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看到,那天在教学楼放映,也就去看了。 确实是一部很感人的电影,虽不像那些大制作电影那样有宏大华丽的场面,但小制作也自有小制作的的动人之处,有时候细节之处要比那些华丽的场景更能抓住人心。
《高考1977》讲述的是一群上山下山的知识青年在最初恢复高考的时候怀着满腔的对知识的渴求,为了圆自己一个大学梦,为了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们拼命争取,不懈努力,感动了那个起初有点冥顽不灵的革委会主任,最终走向了考场。
放下了那么多年的文化知识要再捡起来是不容易,就像对我们来说如果要重新捡起放下一年的知识已经觉得很困难了,何况他们因为文革大概都已经有七八年都没有碰过那些书本了。条件那样艰苦,没有日光灯,只得点一盏煤油灯。没有复习资料,只得去藏书的地方偷书,可是还是被抓住了,幸好那个警察在归还给强子的书包里给他留了几本书。没有老师,只得自己慢慢琢磨,幸好陈琼爸爸后来答应当他们几天的数学老师。
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没有恒心,没有耐心,没有决心,坚持到高考的那一天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最后还考上了那么多人,取得了那么好的成绩。可见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就如陈琼爸爸说的,已经被耽搁了是十一年了,是再也耽搁不起的了。
影片中印象极深刻的一个场景是三分场的那些要去参加高考的孩子们奔跑着去追赶那辆已经远去了的火车,但是其实一点也不为他们担心,因为相信那个憨憨的革委会主任肯定是会驾着拖拉机过来送他们的。编剧也不会这样的不近人情让他们准备了那么久之后再去错过这场意义重大的考试。
想到了自己高考的时候,想起了那些为高考而努力准备的日子,还有那些忙于在宿舍和教学楼之间奔走的身影,已经是快三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大家都为了一个确定的目标–高考而一直朝前看朝前走,大家相互竞争,但又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着这样一路走来,看那个倒计时的数字一天天减少。现在回头看,仍是记忆犹新,虽然是辛苦的,但值得,不管后来的结果怎么样。我们现在的环境比当时好了很多很多,但,心境或多或少是有些相似的,都是在为了圆自己一个大学梦,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为了高考而努力。
第二篇、《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今天看了《高考1977》这部影片,感受颇多。以前总是听老师说邓小平恢复高考是多么伟大的事情,但可能是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也就没有太大的共鸣,反而还觉得就是因为恢复了高考,才有了现在我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但是看过影片之后我觉得我的想法也改变了,邓小平真的是一代伟人,他的恢复高考,从更高层次上是把知识还给了中国,也才造就了我们现在的享受着各种高科技的美好生活。
《高考1977》讲述了一群知青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复以后,为了考上大学而共同奋斗、相互激励的故事。当邓小平宣布恢复高考时,所有的人都为之激动,就连那些曾经地位极其低下,甚至一度被呼为“狗崽子”的知识青年,也预感到他们命运即将出现的变化。他们会偷偷钻进贴了封条的图书室偷书;深夜不睡觉,靠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复习数理化;爸爸为了女儿,不惜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黑龙江送去复习资料和“证明”;反抗农场革命委员会提出的“报名资格考试”甚至集体绝食;为了赶到县城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在去火车站的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跑到火车站,一路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相互支持,这一切都令我们感动。
1977年,经邓小平亲自修改的政审条件,几乎使所有人获得了平等的权利, 全国人民尤其是文革以来被严重耽误了前程的几代青年,得到了高度鼓舞,他们要找回他们失落在运动,失落在农场、田野工厂和军营的青春,踊跃到所在地区或单位报名,要求参加在这十年中早应参加的高考。那个年代的人对知识的渴望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是在精神上一次纯粹的追寻,那是一种对命运的孜孜不倦的追求,那是一种对未来不屈的坚持。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她们追逐火车时表现的那种执着,他们对追求知识、追求光明的态度,那样的坚定,那样的令人动容。
而反观现在的我们,客观物质条件比当年好了很多倍,大学也经过多次扩招,可以说,如今考大学的难度已经远不如30年前,竞争激烈程度也小了不少,但是和他们相比,我们似乎少了些什么——我们没有他们当年读书时的学习劲头。可能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但是,追求知识的精神,我认为永不过时,学会学习的能力,我认为永远都很重要。
就拿我们身边的事情说吧,早晨为了贪睡不肯早起,上课迟到还带着刚从食堂买来的早餐;上课睡觉;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课堂上尚且如此更别提课下,课下业余时间又有多少人将时间花费在学习上,又有多少人在图书馆孜孜不倦的钻研着知识,汲取着营养呢,空旷的图书馆,往往到了期末要考试时才会挤满人,反观宿舍,挤满人的宿舍又多了几分“温暖”,“魔兽、英雄联盟、QQ”,全是沉溺在虚拟世界的学生啊,这就是现在一些大学生真实的大学生活,真的不知道这是科技的进步还是科技的倒退,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反思。
生活就像这部电影中说的一样,机遇都是为有准备的人的。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的状态,人们不应该对生活失去希望,在任何时候人都应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去追求卓越,不断去学习,不断地去求索!
第三篇、《高考1977》观后感之我的高考
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之我的高考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触很深,对于那帮渴望上大学,渴望知识的农场知青由衷的敬佩,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一个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国家拥有公平、合理的人才才选拔制度,一个国家才能够走向富强,走向复兴,才能让有志青年尽其才,出其力。
再想想,2012年我所经历的高考,已经是恢复高考35年之后的高考,当然这样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了,我所经历的高考是制度更加健全,人才选拔更加合理,当然高考的竞争压力却没有丝毫的减弱。对于现如今的高考,它在我们国家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仍然是我国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而且它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教育发展、同时也保障了教育公平。 《高考1977》这部电影,当然虽然老师作为教育片在上课时放映观看,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的镜头给人们以震撼,是一种对于前辈们的无比尊敬,对于历史的深深的缅怀。电影是以北大荒的一个农场作为一个场景和缩影,讲述了文革后的知青参加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参加高考的艰辛的故事。整部影片都充满着激情,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影片,它承载着成千上万的因为那场高考而改变人生的那一带学生们的回忆。说到1977年的高考,不得不与政治扯上关系,当然在此我只是把非说不可的需要展现出来,让我的论述看似完整就行,不多赘述。电影中也反复的强调了“恢复高考要比高考本身重要得多,有意义的多”可见这不只是一场高考那样的简单的事情,而是整个国家,整个名族的大事。影片中看出,1977年高考的恢复和那年邓小平的复出有着密切的关系,文革期间这位老人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国家复兴之大计。在复出之后主动的去分管科技教育,可见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当年他面对着一个千疮百孔,纷繁复杂,百废待兴的国家。而这一切,他从恢复教育恢复科研着手,只有一个国家有了人才,才能实现真正的复兴和强大。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他的决策,改变了那时候中国多少普通青年的命运和人生,所以说高考制度的恢复才是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通过高考选拔人才,才能使国家政治安定,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所以就高考的这种人才选拔制度,是成功的,它在那个时代来说,仍然是毋庸置疑的非常成功的策略。
“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是当年的恢复高考的的录取原则,其中统一考试,择优录取,都反映了教育之测量和评价的方式已经很公平了,因为之前的初次提出这个录取原则的时候在这两个原则之前还有“单位同意”这样的一条原则,邓小平同志非常敏锐的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应为这怎么能作为录取原则呢,这完全不是一个合理的测量和评价学生和考生的方式。
当然了,我们从高考恢复之后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来看,高考制度也并不是完美的,同时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也非常明显。就我所经历的高考来说,这的确是一场改变人生命运的考试。的确,有些人,在这条道路上走的很远,也走得很成功。但是相反的,也有少数人在这条路上走的很远,但是却也很惨。即使读到博士,而在社会中却还是找不到一席之地。的确让人非常痛心。想想当年我在高考前夕,总是有很多的想法在纠结,毕竟周围各种声音都在告诉你,这场考试极其重要,以至于我无所适从,而且还有些许很奇怪的想法,想自己念了十二年的书,好像自己除了念书不知道我自己还能干什么。有时候发呆时候还会想:我自己除了面对高考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道路就可以走了吗? 有时候也在想:自己如果真的高考失败该去干什么,毕竟人生的路途毕竟不是只有高考这条路可以走。而最后幸运的是我还是通过了高考的考验,顺利的进入了大学。所以以前的那些个想法可谓是多想了。 再说说我现在所认识到的高考吧,毕竟自己的高考已经过去三年了,不论从认识上,还是各方面了解的关于高考的事情上,都有一个新的高度了。我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待我所经历的高考,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每个大学生或许多多少少都有耳闻我们所面临的是怎样的一个严峻的就业形势,还有,面对我们所经历的大学教育,我们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想法,
每个人或许都在自己心中都不同于别人的看法和答案。
电影中的高考和现在的高考从各方面来说,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三十多年间,高考的变革让两个不同时代的高考显得格格不入,我的高考已经是大学开始扩招的十多年后的高考了,无论是从社会地位,待遇,各方面来说,我们已经似乎变得一文不值了。“毕业即失业”这句露骨而令人心寒的广泛流传在大学生中的话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严峻性,毕业没工作这样的大学生怎么办?这不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种前所未有的社会性问题该如何解决已经是积疾已久,不可再拖下去的问题了。
然而从高考这种教育选拔测量制度中,我们就不可以找出解决之道了吗?显然不是。很显然,高考是最好的选拔制度,因为高考给中国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机会;然而,高考也是最坏的选拔制度,虽然我国很久以前推行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这种评价和测量方式本身就存在着最大的缺陷。所以根本不能过通过素质教育来做到公平的选拔,所以这种“以人为本”的选拔方式从开始就失败了。然而我们根深蒂固的类似于科举考试的选拔方式远远得 比“聚贤”或者“举孝廉”的素质教育更公平的多。然而素质教育的本质并不是如此,它一定会在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定会起到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不得不说如今的教育制度摧残了很多很多在某方面有着天赋或者特长的孩子,虽然大学已经划分了很多的专业来满足学生们的兴趣所在。然而并不是如此,选专业要受到各个专业的就业率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各种不能够因此而选不到自己喜欢或者特长与某专业的考生们。这是怎样的一种遗憾啊!
但是很明显,如今虽然我们认为当前的高考制度并不完美,但是,它仍然是目前最好的选拔方式,至少它保证了选拔测量的公平性进而维护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优秀的人才,这是毋庸质疑的!应试教育之下的高考摧残了中国多少的考生啊!因为他曾摧残过我,而且现在还在继续摧残着一届又一届的高三党!他们无一不背负着父母的期盼,老师的责任,学校的名声,还有这个社会给予他们的关注。但是他却仅仅是一个人的高考啊!每一个都像是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一位考生的身上让我们喘不过气来!然而我们只能如此啊!因为我们也不知道除了这样我们还能怎样,还能去干什么!这就是我们真正值得思考的东西,也正是教育真正该交给我们的东西!所以教育之选拔测量方式是一个永远值得去研究,值得去探讨和改进的东西啊!!
第四篇、《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1977年高考的恢复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1977年高考的恢复,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大批优秀青年从此成为了民族进步的中流砥柱;1977年,一个国家和时代发生了彻底性的转折。
前段时间,毛概课上,老师让我们观看《高考1977》这部影片,影片以知识青年比较集中的北大荒为背景,讲述了在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中一群知青为了回到自己的城市,想借着“工农兵大学生推荐资格”跳出这片贫瘠的土地,但是这样少有的机会毕竟只能降临在少数人身上。1977年春夏之交,高考制度的恢复让知识青年们都看到了希望30年的高考,不仅仅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是改变国家的命运扭转了时局,所以这部影片承载了众多人的回忆、感慨。
“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
1977年12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总设计师”书就的大手笔,也为日后的变革埋下重要的伏笔。
本片故事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更多的则是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 “知识青年”命运的青年人(上海知青强子、陈琼、小根宝等)。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就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获得尝试的资格都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同的人,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命运的搏击。强子的绝食、小根宝的意外弃世、陈琼的反革命父亲风波……他们的身上凝缩着“知青”这个特殊类群所承受的历史苦难。
结局是喜剧的,所有的矛盾在“人性”这两个字中悄然冰融,甚至可以说有点跨越历史的理想主义。而在纪念改革开放34周年的现在,当我们回味恢复高考制度前后那并不长久却异常凝重的时刻时,终于可以说:它作为历史的一页,毕竟已经翻过去了!
这部影片所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关于高考的深思,或许还有对于人生的思考。作为一个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90后,我们面的挫折、苦难更是少之又少。正是这样,我们才需要好好地思考,对比与上一代的不同,我们从中可以学到我们缺乏的勤奋、节俭。高考,从来都被我们看作人生的转折点,在看了电影以后,对于高考我又重新审视了高考。通过高考,我们体会到的更是人生的意义。无论最终是否能考上大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追求梦想的精神。
1977年,这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陈甫德说:“恢复高考比高考被本身更伟大”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并不算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高考的恢复让人与知识的脱离不在,同时也恢复青年对命运,对前途的信心。高考的恢复足以让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轨迹发生改变。这部影片除了让我们重温历史之外,给我们更多的是忠告与警示,知识永远在任何时候带给我们光明与希望,不仅个人如此,民族也如此。
经济与管理学院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06125003 刘磊
第五篇、《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上周毛概课上我们班集体观看了电影《高考1977》。看完整部影片,我感慨万千。
《高考1977》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主要讲述一群在东北农场下乡的各地知识青年,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后,冲破重重阻力参加考试最终改变命运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得多、伟大得多!”影片中的这句话,是对这场变革最好的注解,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我参加过高考,但像影片中下乡青年那样的高考经历却从来没有感受过。影片中的主角们在那个时代的故事,他们的拼搏,他们的精神,他们对知识的渴望都深刻的震撼着我。
影片最震撼我的一点就是那些下乡青年们对知识的渴望程度。当他们知道高考要恢复的时候,他们都清楚的知道唯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给予他们幸福,于是就像小孩儿渴望糖果那样,疯狂的找寻汲取着知识。他们为了学习,可以熬夜,可以去“偷书”,为了参加高考甚至可以绝食!反观现在的我们,虽然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还有优秀的教授讲师来给我们上课,图书馆里有着丰富的图书,我们甚至还有强大的网络资源,但我们却在做什么?上课时我们在玩手机,睡觉,发呆,平时在宿舍就玩游戏,看韩剧。对比他们我真是感到无比的羞愧。我也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穷孩子,也得靠知识来改变我自己的命运,但我却没有像影片中的主角们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对知识的强烈的渴望,导致现在迷失在生活中。不过,我相信现在的迷失只是暂时的,只要我在今后,在今天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现状和想达成的目标,并为之继续努力下去,相信终能收获成功,收获幸福。
总之,看了《高考1977》,我更清楚地意识到学习不是为了别人的赞许,不是为了名与利,而是为了我们的人生,一个充实的人生。所以我们要珍惜学习机会,让那些投来期盼目光的人们不失望。我们已经有所意识到学习很重要。青春,我们还有时间,伴着朝阳到学校去读书,享受文学的乐趣,然而一旦韶华逝去,我们也许没有了少年时的狂热,到那时,我们也不能反悔,因为青春伴有知识,才更充实。
第六篇、《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其实从《高考1977》的拍摄上来说,我觉得不算一笔大制作,也算不上什么大片,但是看完这部影片,我却感慨颇多,这部影片是承载着30年前那整整一代人心酸生活,不免让你产生共鸣。虽然我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但从小听身边的讲知青的故事,我出生于农村,也常听父母辈讲述他们身边知青的故事。
当年邓小平的复出以及对当时社会知识的高度清醒的认识给当然的年轻一带特别是知青以希望,恢复高考等于把他们从无限的痛苦生活中拯救出来
恢复高考可以说是让那么多年没有机会读大学的人重新找到了希望,找到了前途和未来,那时候走路、坐拖拉机、坐火车、坐汽车、坐动物车等,而今每个学校安排大巴专门送至考场,坐好宾馆,自己是自己考试,考场外确实大于几倍考生人数的家长们在考场外等待,记得我高考的时候(2001年)有个考生家里包了一辆金杯面包车,里面不下10人在场外等待,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其实我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有很多的历史背景不理解,可能导致了这部影片的理解上会存在着盲区,但是就我理解的当年的高考应该是改变一生命运的唯一方式,当然了现在的高考也很重要,不要你要是有钱,照样读大学,照样通过办法顶替读大学,照样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完成大学,如今的高考已经渐渐成为有钱人有权人钱权交易的工具了,不再是当年的高考面前众生平等了。
记得影片里最耳熟能详的四个字组织批准,应该说这四个字直接关系到当时所有中国人的命运,通过这部影片也可以看出,何为组织批准呢?也就是说当时的领导们以自己的私己的想法去代表着大家的意见,或者说就是领导个人主义,不然也不会闹出高考的重重障碍。虽然影片看到的只是一个老迟的个人形象,难道这个老迟不是当时整个社会统治阶级的缩影吗?
影片的人物们是用感恩的心看看待伟人邓小平的,但是这种感恩的方式似乎不一定能够得到我吗这代人的认可,我们面对历史的,用感恩是不行的,伟人的举措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点滴,不能用感恩、回复之类的词语来回馈他们,当时的伟人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政绩,让社会发展起来)做做出的举措,或者为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伟人也许会做出知青每天增加1小时工作的举措来也说不定的,大多数情况下,看待历史还是更需要哪怕有点冷漠,却相对比较中立和稳妥的客观和理性。
既然是高考,影片《高考1977》的主要角色当然应该是参加高考的年轻人。但实际上,影片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两个父亲。一个是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一个是历史反革命陈甫德。从性格和气质上说,这两个人物是截然相反的。老迟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他讲组织原则,讲党性,讲立场,但有点不通情理,甚至对知青有点粗暴;陈甫德是个知识分子,他充满父爱,为女儿不惜以身犯险,但却毫无组织纪律观念,甚至为了女儿高考可以私刻公章,冒充国家干部。说明影片还是将整个社会联系起来的。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故事中有2枚工章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一枚是老迟一直放在身上的的公章,这枚公章应该是代表着当时统治阶级的权利的乡镇,它可以决定任何人的命运。还有一枚就是陈甫德的私刻公章,在当年,这极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但为了向女儿赎罪,为了她的前途,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也许这是出于陈甫德的一种道德自信:当所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的时候,他却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的清白。于是,他私刻公章就不再是一种作奸犯科的下三烂,而成为一种为亲情自我牺牲的伟大的父爱。
与两个父亲相比,影片对知青群像的刻画又要显得更薄弱一些。有一个最后死于非命的小根宝,却给我一种深刻的触动。小根宝这个人物代表那一代知青中一种最为绝望的生存状态。他们从小学就开始抛开书本闹革命,与真正的老三届相比,他们的青春完全被政治动荡耗费殆尽,一俟高考恢复,命运的大门洞开之际,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根本走不动了。机会
来了,可他们却无力抓住。最后只能用死于非命让自己与那个黑暗的时代一起永远地沉沦下去。
影片中的潘志友是一个争议性的人物,我很难理解他的选择,所有的人都选择高考的离去,当年的电视剧《孽债》也是无数的知识放弃在西双版纳的生活,毅然回到生他们养他们的上海。而他却选择了留下,难道就真的是要实现自己当年的许下的诺言吗?我想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形。毕竟时过境迁之后,不是所有的牺牲都能得到后人公正的评价。
第七篇、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高考1977》感悟 班级: 广播电视学2014级学号: 2014092003 姓名: 谢 宇
我记得很清楚高三那年的冬天,《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可能因为生活在高三的氛围之中,所以对恢复高考的情节尤其记忆深刻。经常成为社会话题星星点点的动作都能触碰到风口浪尖的高考原来有着这样的前世。
而《高考1977》是另一部让我真正了解那段历史的影视作品。看过简介的人都不难发现,这是一部典型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可是当我坐在一个因1977而重新起航继而辉煌至今的大学教室里看完整部电影的时候,我竟然哭得稀里哗啦。
被耽搁的一辈人
片中知青角色只是数十万知青的代表。最初都相信着农村的广阔天地必定能够大有作为。然而,在幸福的梦境被现实唤醒之后,他们就陷入了噩梦,现实的噩梦,比梦来得残酷,比梦来得真实,漫长且无止境。回城、考大学、病退成为他们最大的梦想。他们靠抗包决斗来决定他们的命运,这当然是疯狂的无奈。直到1977年高考恢复,他们才终于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不过,潘志友因信守自己的承诺,终一头扎进了那片黑土地。
女知青陈琼柔弱却异常刚烈,当她站在雪地里伸手冲着自己的父亲讨要那一份身份的证明的时候,她眼的泪水里有对命运不公抱怨、有对父亲的仇恨。她的身份让他没办法与命运作任何斗争,她只能一直选择放弃,放弃争取让自己过得好一点的机会,放弃逃离那一片穷山恶水,甚至放弃自己的爱情。她一边憧憬又一边绝望。对她来说放弃既是妥协也是坚忍。她的形象极端,但又有着时代的典型性。险些毁了她的是时代、而最终拯救她的也是时代,恢复高考的意义远比高考本身重大。
两个人物身上,是否有许多人的影子。其实,妥协又何尝不是一种抗争呢?生命是不可逆的,命运是能够改变的。高考,终于让这群年轻人以他们最应该的方式,奔向各自的生命历程。这样的故事,或者说历史,怎能不让一个人潸然泪下。
寒冬里的一把火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农垦三分场的冬天,洁白平静的雪在给了我家乡的熟悉感的同时,更让我看出了整部电影起步的基调。当时的中国就像陷入了东北漫长的冬天,会给人带来一种无尽的压抑感,一种看不到尽头的压抑。
“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重要的多”,因为正是这种制度的重新回归让千万人有机会冲出那个长达十年的寒冬的束缚,去拥抱知识,迎接新的人生。
影片有着相当的有力的意象表达。当陈琼带领着知青们在大雁洼工程开工时抛下几十个火把,点燃的是那些年轻人心中知识的荒芜,他们渴望自己在人生旅途之中像大火一样奋力燃烧绽放光芒,用自己照亮黑夜。而在大火燃烧时,阿三颠簸送来的收音机带来了真正的一把火:各行业的知识青年都可以报考大学了!这无疑是被耽搁了的一代人的最大福音,他们将有机会重新捡起书本,拾回属于他们的梦想。这一把顺风又迟来的大火,给了那一代人崭新的希望。
公章和父亲
影片中三分场的场长,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一股辽宁口音东北大汉的形象,急脾气刀子嘴,却有着一颗善良仁慈的心。他的形象融入了太多时代化的特色。多数时候你会混淆他到底是一个领导还是一个父亲,直到看到他腰里时刻不离的公章才猛然意识过来,他腰间的那把公章决定着多少个人的命运。那个年代,组织的承认胜过一切,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似乎在那个时候被所有的人主动或者被动地遗忘掉了。离开了它,一个人就没有了组织,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他独断专横但却仁爱,无知但却无私,他将生命献给了北大荒,所以他一度希望知青们也能如此。也正是这样的情感,驱使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与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抗争。不过好在他能知错就改,成就了最终那个伟大的父亲形象。
当老迟开着拖拉机出现在火车站,喊着要带三分场的去考场的那一刻,眼泪再也忍不住了,我放纵那肆意夺眶而出的眼泪,湿润了眼前的一切。
如果说老迟是中国人心中“根正苗红”的代表,那陈甫德则是在那个时代完全与他对立的形象。他重视知识、关注教育,且有着感人至深的沉沉父爱。他的慈祥却在错误的年代被错误的浪潮打到在前行的路上,起初可能只是一个踉跄,但最终也陷入了一蹶不振的境地。一个渴望用知识挽救一切的父亲获知恢复高考的信息,他便不顾一切地找寻复习资料千里迢迢去送给女儿。不难看出他为了女儿,做出的一切疯狂的举动可能给他带来的后果是无法估
量的。他“肆无忌惮”地用这种方式向“组织”和“权威”发出“挑战”。不顾杀身之祸为了女儿,为了知识,为了民族,奋力前行。或许这些行为都出于一种道义上的自信:即使时代被蒙蔽,但却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的清白,而且相信历史会还自己清白。或许这正是一个无奈的知识分子在无奈的历史面前做出的最无奈选择,又或许其反映的恰恰正是最真实的历史。他那句“知识乃人之该有,人不可离开知识;若无知识,人和畜生还有什么两样?”宛如那个年代整个民族发出的一声怒吼。
老迟和陈甫德代表的是两个父亲,但有不仅仅是两个父亲。他们所代表的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深切期望。
两个父亲一个历史时代下整整一代人的缩影。
最后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不敢说这部影片让我知道知识有多么大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民族的命运。但是它的的确确让我知道了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有多么的强大。写到最后,我不得不抄下那句各个影评里都要提的那句话,“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坐在一个因1977而辉煌的大学里看完这部电影,留下的不应该只有感激,更是要去重温上一辈人对知识的渴求,变成今天奋力向前的动力。
插曲
影片的最后,老迟一如既往的凶悍霸气在三分场的大喇叭里宣布考试录取名单。当全班同学听到了“西南政法学院”的名字之后,一个屋子的人的情绪都到达了一个顶点,大家大笑、鼓掌、甚至是拍桌子。我知道,这些都是一种复杂心理在一个限制性场合爆发之后的无序表达。之后仔细回味,那一刻我的情绪是怎样的。其实更多的是自豪,自豪于自己的学校能够成为文艺工作者眼中那一个时代高等院校的代表。同时也有欣慰和感激,那样一个时代对日后千千万万西政学子的恩赐。
也感谢影片的最后让我们能够平复情绪,留一些轻松的余味,在细细品读之后,还能长久保持那一份感激和自豪。
第八篇、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对于一个大二的学生来说已经算遥远了,而我却永远记得高考那年发生的事情,可以说是印象深刻,今天又刚好在思修课上,我们观看了《高考1977》这部耐人寻味的电影,电影讲述了70年代哈尔滨的一个农场知青在1977年高考发生的事情,他们本是大城市的知识青年,却因为时代,他们被分配到农场,一待就是七八年,心怀信念、意气奋发的他们逐渐失去希望,直到邓小平上台,高考的恢复,他们开始为之努力奋斗。
高考1977,里面人物善良,人物关系掺杂着友情、亲情、爱情,每一段感情的真实都让我为之动容以及深思。 那时的亲情,老迟是在电影的开头我最不喜欢的一个角色,他是农场的老大,在高考制度恢复之前,他是农场的天,他说一别人绝对不敢说二,已经习惯了顺从的他,当知青们暴露出一点点动摇他权威的苗头,他都会全力予以禁锢和制止,老迟依然使用一贯方式,迫使知青们了解"现状"–农场当家人还是他一个,要考试的,必须获得推荐。他当然下意识地排斥着,坚决认定那是谣言,更加严厉地管辖起自己的部下,更加主动地安排着所有人的每一道人生轨迹,更试图用全力推动大雁洼的计划和憧憬,让一切恢复到"正轨"。但是后面他知道自己已经不能改变这一切了,他就努力地去支持知青们,在知青们因为没赶到火车而绝望时,他开着大拖拉机载着知青参加高考,在陈
琼因为伪造档要被取消资格时,他和官员之间的“勾结”,他对待知青们像孩子的亲情,也让我觉得暖心,这种醒悟的亲情很美;陈琼和陈甫德,陈甫德是一个我所认为的好父亲,他因为是被污蔑为反革命而离开了家乡,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离开,他的女儿陈琼十几年来过着受人歧视的日子,不过最后他回来了,为了陈琼的前途,他回来了,回到这个黑暗的地方,借住在他曾经的学生家,为了陈琼他假刻印章,这种默默付出的爱,难道不是难能可贵吗?可惜陈琼却一直深深责怪自己的父亲,我不喜欢这个角色,她是自私的,她只想到自己的苦,却没有想自己的过父亲其实也过得不好吧,他那两鬓已白,可能是十几年改变了一个小女孩吧,让她一直带着恨来面对这个世界。
那时的友情,小根宝是这部影片中我最疼惜的一个角色,他害怕,他已经被这个时代摧残,他想离开农场离开这个黑暗的地狱,所以他努力,他和别人打赌,去抗几百斤的重物,他明明知道自己那瘦小的身躯不可能完成,不过他幸好有朋友,男主角潘志友,带着主角光环来到他身边,帮助他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小根宝以为自己逃离了,没想到像梦一下,破碎了,他拿着绳子绑在了房梁上面,他的朋友祥子看见了,把他从上吊的绳子上面扯下来,他很伤心,他说了一句我觉得很深刻的话,他说,我上小学的时候他们说要去闹革命,我上初中时他们也说要去闹革命,高中都没有读过几天书,拿什么去考啊。但是小根宝好起来了,他不参加高考了,他要陪他朋友高考,帮他们加油,我以为单纯的他就这样子开心快乐的生活,那天高高的瞭
望塔上正在更换旧的喇叭。那个大喇叭是老迟广播时用的,喇叭总是“喂喂,现在我通知个事儿”,从里面传出来。那个旧的大喇叭就像旧的时代即将过去一样,只不过大喇叭却是垂直掉落了下来,下面是正在收拾绳子的强子,雪地里面躺着的是根宝,他的脑袋下正绽放着红花,根宝可能是不喜欢看着朋友死去,我以为不够勇敢的根宝勇敢地推开了强子,和即将来的时代擦肩而过,不过没有友情,根宝可能会孤独死去吧,这样也好,死了的他可以回到父母身边了。 那时的爱情,陈琼是自私的,但是她又是可怜的,出身不好的她与潘志友相爱,潘志友是个党员,还深受老迟的信赖,也正是因为是潘志友的相爱,老迟找到了陈琼,要她为了潘志友的前途放弃,陈琼动摇了,她太爱潘志友了,她希望可以留在他身边即使是嫁给别人,远远观望也好,于是她答应了老迟,不过潘志友强烈反对,他不希望自己的女朋友为了他放弃一切,何况他也深爱着她,于是他和老迟约定自己会回到农场,只求陈琼不要放弃自己,这样一位有情有义的知青,为了遵守自己对于老迟的承诺他毅然放弃高考的机会,拿着高考的试卷走出了考场,来到老迟的拖拉机旁笑了笑。为了把送自己的女友进高考考场,他假意参加高考。一直在默默地帮助着农场的同伴们,让他们可以完成参加高考的心愿。
在黑暗的时期,不要害怕,高考1977,告诉我们,还有亲情和友情以及爱情,这些是你在孤独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即使它来得有点晚,即使它不怎么明显,但是它是存在的,坚持,等待,没有什么是时间
不能改变的,旧的时代会过去,新的时代终究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