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高中作文 zuowen 3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浙江2009年至2015年高考平均分、分数线、上线人数,各大学分析

浙江2009年至2015年高考平均分、分数线、上线人数,各大学分析

【第二篇】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高考选考——以浙江为例

高中生选择高考科目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2014级学生为例

2016-08-19 生命科学教育

作者简介:刘宝剑,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省特级教师、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新高考最突出的特点是3个科目可由考生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及时掌握高中生选择高考科目的意向与特点,有助于相关方面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确保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针对首届参加浙江省新高考的高中生的调查发现:高一时已经选定3科的学生占70.58%;在所选科目和科目组合上,男女学生、城乡学生以及不同成绩水平学生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76.33%的学生认为在选择高考科目时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主要考虑因素是学科成绩、兴趣和信心。据此,应当给予高中生更加及时有效的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加快构建多样化、可选择的高中教育新常态;大学要及早研究新高考后的生源特点,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 键 词:新高考 高中生 选考科目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先行试点的上海、浙江随即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年底,教育部又印发了4个配套性文件,这标志着由党中央、国务院顶层设计、全面部署的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已经正式启动。新高考最突出的特点是3个科目可由考生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与沿用多年的高考文理分科,考生只能在“文综”和“理综”两种“套餐”中选择一种相比,新高考大大拓展了考生选择高考科目的空间,给考生更多“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机会。比如,上海新高考方案规定考生可以在6个科目中选3个,有20种组合方式;浙江新高考方案规定考生可以在7个科目(增加了技术科目)中选3个,有35种组合方式。由于这3个科目(浙江称之为“高考选考科目”,以区别于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是从分散于高中各年级的学业水平考试中选择,这就意味着高中生在二年级乃至一年级时就要选定高考选考科目。高中生对高考选考科目的选择,不仅与其高中、大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关系紧密,还直接影响着高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影响着大学的新生素质和培养模式,影响着考试的规模、实施和管理。厘清高中生选择高考选考科目的意向及特点,分析其中原因,对于高中、大学、考试管理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有关方面因势利导地做好工作,确保新高考改革目标的有效达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样本的选取

浙江省2014级高中生是执行新高考方案的首届学生,正面临首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按照浙江的规定,高考选考科目考试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进行,首次报考某科目时就要确定是用作高考还是只用作学业水平考试,参加了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不能作为高考选考科目,高考选考科目成绩用于招生录取两年内有效。所以,是否报名参加10月考试;如要报考,打算报哪几个科目;是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还是高考选考科目考试;如果不报考,后阶段的学习和考试该怎样安排""诸如此类的问题已经无法回避地摆在了这届学生面前。而要回

答好这一系列问题,关键是对3个高考选考科目的选择有一个整体、缜密的考量。因此,以这届学生为对象,调查其选择高考选考科目的相关情况,将有其独特的样本意义和参考价值。

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对浙江省2014级高中生作了一次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是:在该省所有地市本级和县(市、区)抽取240所普通高中(全省共561所),再从每个样本学校的2014级学生中抽取成绩水平不同的约100位学生,男生女生大致各半。共发放调查问卷23688份,收到有效答卷23511份,接受调查人数占该省该年级在校学生总数25.18万的9.33%。

[1]其中,男生10874人,占46.25%,女生12637人,占53.75%;公办学校学生占80.95%,民办学校学生占19.05%;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学校学生占8.61%,地市级城市学校学生占22.27%,县城学校学生占52.2%,乡镇学校学生占16.92%。

三、高中生选择高考选考科目的基本意向

(一)学生选择高考选考科目进度情况

问卷中设置了关于学生科目选择进度的问题:“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个科目中,目前你已经选定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是哪几个?(可选0至3个)”,根据学生回答的科目数量统计,结果是:已经选定3科、2科、1科、0科的人数依次是16592人、4844人、1505人、570人。可见,已有超过七成的学生一步到位地完成了“7选3”。

(二)学生选择高考选考科目分科意向

根据上一问题的分科目统计情况,目前选定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各科人数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如图1所示,学生对高考选考科目的青睐程度,除化学较高、技术较低之外,其他5科的差异并不明显。

(三)学生所选高考选考科目的3科组合情况

在16592位认为已经选定了3个高考选考科目的学生中,选择不同3科组合方式的人数比例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的选择覆盖了“7选3”的所有35种组合,其中,选择“理化生”的学生比例最高,达13.16%;选择“政史地”、“地理化”的相差无几,可算“并列第二”;选择“地化生”、“政化生”的位居第四、第五。选择以上5种组合总的人数比例达37.95%,接近四成,不妨称之为“优先组合”。学生选择最少的3种组合是“政理技”、“史化技”、“史理技”,比例均未超过0.8%。

(四)学生所选高考选考科目3科组合的分类情况

若按传统意义上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归为“文科”,将物理、化学、生物科目

归为“理科”,再加上一门“技术”来进行分类,学生在35种组合中的选择情况可分为以下7类:“3文”1种组合,“3理”1种组合,“2文1理”9种组合,“2理1文”9种组合,“2文1技”3种组合,“2理1技”3种组合,“1文1理1技”9种组合,选择这7类组合的人数比例如图2所示。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图2 已经选定3科学生所选3科组合的分类统计

四、学生在选择高考选考科目上的群体差异

(一)男女生在各科选择上的差异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男生、女生各自选择高考选考科目的分科比例如图3所示。不难发现,男生总体上偏好理科,女生总体上偏好文科;在思想政治和物理两个科目的选择上,男生和女生的差异尤为明显。

图3 男生、女生选择高考选考科目的分科比例(%)

(二)男女生选择“优先组合”的差异

分别统计男生、女生各自选择“理化生”、“政史地”、“地理化”、“地化生”、“政化生”的人数比例,如图4所示,除“地化生”以外,在其他4种组合的选择上,男生与女生存在明显差异。

图4 男生、女生选择“优先组合”的各自比例(%)

(三)城乡学生选择“优先组合”的差异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若将其所在学校校址位于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或地市级城市的归为“城市学生”,位于县城或乡镇的归为“县乡学生”,两类学生所占比例分别是30.88%、69.12%,他们选择“优先组合”的各自比例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在“政史地”、“地理化”组合的选择上,城市学生与县乡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在“理化生”、“地化生”、“政化生”组合的选择上差异并不明显。

图5 城市学生、县乡学生选择“优先组合”的各自比例(%)

(四)不同成绩水平学生选择“优先组合”的差异

问卷中在对调查对象作“人口学”信息采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目前的学习成绩处于本校本年级的哪个水平?”给出5个选项:“上等水平”、“中上水平”、“中等水平”“中下水平”、“暂时落在后面”、。23511名学生中选择各项的人数比例依次是11.68%、32.36%、30.97%、15.61%、9.38%。在此基础上,将选择前两项的学生归为“成绩较好”,选择中间项的学生为“成绩中等”,选择后两项的归为“成绩较差”,这3类学生在选择“优先组合”上的各自比例如图6所示。

图6 不同成绩水平学生选择“优先组合”的各自比例(%)

从图6可以看出,不同成绩水平学生在“理化生”、“政史地”、“地理化”3种“最热门组合”的选择上,显示出明显的“单调性”变化趋势,大致规律是:成绩越好的学生越是偏好包含物理科目的组合。

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五、影响学生选择高考选考科目的主要因素

(一)选择高考选考科目时的考虑事项

问卷针对“是否将某门学科确定为高考选考科目,你首先考虑哪个方面?”提供了7个选项,学生选择人数由多到少的排序是:“目前这门学科成绩好不好”位居第一,“对这门学科有没有兴趣”、“对学好这门学科有没有信心”列第二、第三,然后依次是“自己准备报考的大学或专业对这门学科有没有要求”、“这门学科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用途大不大”、“这门学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的选择面广不广”,最后是“估计报考这门学科的学生多不多”,选择各项的人数比例见图7。

图7 学生确定某门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首要因素

另一个问题则是反过来问:“你确定某门学科不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一项?”提供6个选项。学生回答人数比例最高的是“目前这门学科成绩不理想”,占40.68%;其次是“对学好这门学科信心不足”,占25.77%;第三是“自己不喜欢”,占21.74%;然后是“准备报考的大学和专业没有要求”,占3.91%;“估计报考这门学科的好学生太多,难以取得好成绩”,占3.25%;此外,有4.65%的学生回答“其他原因”或未选。

通过正反两个问题的调查可以发现,高中生选择高考选考科目时最在意的是“目前成绩”,“学科兴趣”和“学好信心”也是影响其科目选择的重要因素,对“大学要求”和“今后用途”考虑不多,几乎不关心“报考这门学科的学生多不多”,也不因为“估计报考这门学科的好学生太多,难以取得好成绩”而放弃选择,说明并没有刻意避开与好学生“同台竞技”的投机心理。

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二)选择高考选考科目时采用的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是2015年5月,学生尚在高一年级,此时70.58%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选好了3科,还有20.6%的学生选好了2科,在成人们看来非常纠结的“7选3”,高中生却“轻松搞定”,他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呢?问卷中的一项调查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问学生“如果高考继续分文科和理科,你会选择哪一类?”结果选择“文科”的8313人、占35.36%,选择“理科”的10018人、占42.61%,表示“都可以”或“没想好”共5180人、占22.03%。将学生的文理科意向与其选择科目情况进行关联,把调查对象按选“文科”、“理科”和“未定”(包括选“都可以”或“没想好”)分成3类,分别统计其选择高考选考科目的各自比例见图8。

图8 文理科意向学生选择高考选考科目的各自比例(%)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图8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具有文科意向的学生大都倾向于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在理科科目中则优先选择生物;反之,具有理科意向的学生大都倾向于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在文科科目中则优先选择地理;文科或理科意向“未定”的学生,各科选择上的倾向性相对不明显。可见,增加了高考科目的选择性,并没有完全改变学生“文科”或“理科”的专业发展方向,对多数学生而言,这种方向在高中入学时已经明确。至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高中生选择高考选考科目时的“心路历程”:首先确定文科或理科大方向,然后综合分析相关学科的成绩、兴趣和信心,最后做出科目选择决定——或文科(理科)3科全选,或去掉其中一门,在理科(文科)或技术中另选一门。

(三)选择高考选考科目时起决定作用的人

在调查学生“在你选择高考选考科目时,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人”,回答最多的是“自己”,占76.33%,然后依次为:“父母亲”、“老师”、“同学”、“其他人”。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城市学生”和“县乡学生”回答“自己”的比例分别是79.13%和75.11%,没有明显的差异。

六、面对调查结果的几点思考

(一)给予及时有效的选科指导

调查学生中有70.58%高一时就基本完成了“7选3”,76.33%的学生认为选择高考科目时自己的意见起决定性作用,两个“超过七成”反映出大多数高中生在“科目可选”的新高考面前态度端正,行动积极,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选择能力。然而,高中生在选择高考科目时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比如学生主要是根据“目前成绩”来选择高考选考科目,“学科兴趣”和“学好信心”其实也与成绩密切相关,但学生对自己成绩好差的判断,往往只是依据某次或某几次考试的分数或排名,高一年级只是学一些基础性的必修课程,列为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还没学,仅凭当下成绩来确定是否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不免有些“不牢靠”、“不踏实”。此外,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5年2月发布的公告: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的普通高校近1400所,专业(类)总数约2.37万个,其中有46%的专业(类)分别指定了1至3个高考科目。在指定了科目的专业(类)中,指定科目中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

【第三篇】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浙江高考 各批次 录取比例

【第四篇】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一本录取率及近三年对比

【第五篇】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浙江省新高考

【第六篇】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1977年恢复高考浙江省报考人数是多少

1977年恢复高考浙江省报考人数是多少? [高考 ]收藏 转发至天涯微博 悬赏点数 01个回答

匿名提问 2009-07-30 23:04:20

1977年恢复高考浙江省报考人数是多少?

回答

03955 2009-07-31 00:31:53

1951年高考作文题目: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

1952年高考作文题目: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年高考作文题目: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1957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的母亲

1958年高考作文题目: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年高考作文题目: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年高考作文题目: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年高考作文题目: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年高考作文题目:“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年高考作文题目: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年高考作文题目: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年—1976年: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浙江参加高考人数

1979年: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年: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年: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年: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年:“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年: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年:习惯

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年: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年: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年: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年: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年:尝试

1995年: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年高考作文题目高考作文题目: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高考作文题目: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年高考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高考作文题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诚信

2002年高考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

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判断

2004年高考作文题目:浙江:人文素养与发展 ,05年浙江:一叶、一枝、一世界,06年浙江:生有所息生无所息,07年浙江:行走在消逝中,08浙江: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浙江参加高考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