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作文】
【篇一】初二学生中一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义和庄中学德育课题组
我校申报的《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一年来在校领导、同事、家长的支持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比较顺利完成了研究方案中各项任务,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了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同时也总结出一定的教育学生的方法经验。
一、课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悄然兴起。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可以预见未来的世界,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所以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迅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媒介多,极大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全国的教育新形势、新要求也促使我们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最佳的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同时,由于我校处于偏远的乡村,加上流动人口较多,家长的素质低,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有的有惰性不爱学习;有的聪明好学而品行令人担忧;有的受读书无用论影响较深,缺少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无视校规,蛮横放肆;还有的学生个人卫生存在问题,缺少良好的卫生习惯,致使校园环境卫生及保持较差等很多不良现象。
我们深知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尤为重要,将影响着学生初中以及以后的学习、生活。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培养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因此,我们提出了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这一学年的研究能够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能使学生提高自己对不良行为的抵制,让自己在做人、做事、学习上有着良好的心态和习惯,真正作到诚信、明礼、健康、遵规、守纪、文明、有责任、有爱心。
三、课题研究对象和时间
研究对象:我校七年级全体学生。研究时间从2010年9月——2011年7月。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的道德品质,历来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国外许多教育专家对良好行为习惯作了精辟的论述。当前,建设良好行为习惯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的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因此良好行为习惯是人才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时主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班级常规考评方案》为标准。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是从规范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行为的标准。具体从学生的做人、做事、学习三大方面来培养学生,与家长相互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共同商讨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逐渐养成正直、有爱心、有责任、尊重他人、具有竞争意识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预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课外读书习惯、认真写作业习惯;
2、良好品德习惯:遵守纪律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热爱劳动习惯,竞争合作习惯、爱护环境习惯、个人卫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
主要采用调查法、榜样示范法、个案研究法以及经验总结法、竞赛法等。 从接这届新生开始,我们就对于本年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作为自己的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调查学生自然情况,了解学生在小学的表现,有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哪些个性,有哪些爱好等,使之在教育中能采取更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要求班主任要认真观察学生在校、在家表现,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所以上学期主要是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在心中有一个良好的行为标准。主要采取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干部管理,教师评价,期末教师和家长互换评语等。而第二学期主要以发展学生自我意识,自我管理为主。
第二学期初期阶段,还是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为标准要求学生,以班干部记录学生表现情况为主,并且以此为标准给学生作月评价,采取量化评价。在此基础上又把学生课上评价转让给任课教师,能更好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但要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还是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为此在班干部管理的基础上,应该从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入手。
自我意识的提高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充分发展自我意识对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会技能至关重要,而且自我教育是发展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教育是让学生通过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明确发展目标,自觉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动地、积极地掌握自身的发展。
我们在各自的教育工作中,实施尊重、平等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展示优秀的自我:
1、举办:“我的目标、我的格言”主题班会。主要内容是让每位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人生格言和这学期奋斗的目标。把它贴到班级后面的文化专栏上,以提醒激励学生。
2、利用班会课,举办各种主题活动。
3、举办各种主题演讲活动和竞赛。
4、在特殊的节日让学生设计板报,宣传各种知识、故事等,促进学生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和课外知识的积累,学习英雄人物事迹。
5、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环保实践活动。
这样做能使学生关注到别人的优点、良好的行为,也使学生关注到自己良好行为产生的效果,对自己充满信心。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
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从而体验到成就感,认识到自己良好行为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更好去表现自己的优点。并且,这种展示同时也是一种交流,让学生们认识到集体中其他成员的优点和特长,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和学习,也使学生对自己有目标、有信仰,能正确认识到身边的不良行为,能够接纳学校、教师、家长的要求,逐步达到自我管理的要求。
(二)认识不完善的自我:
学生看到自己优点很容易,但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缺点,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良行为。初二学生中一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1、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2、学生相互监督评价。
3、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找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
4、班主任要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共同教育学生。
学期末,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出调查结论,有效地对实践研究进行指导。
七、研究成果和结论:
(一)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一定促进作用。
2、通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班级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自觉性和责任心能以身作则的班级管理小干部。
3、学生班级体意识浓厚了。
4、学生形成了良好学习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课,自觉思考,大胆发言,学习上增强了主动性和责任感。
5、学生形成了良好劳动习惯,值日更加认真,并且在劳动中热心帮助别人,在家里愿意承担一定家务。
6、在课题研究中,由于与家长密切配合,使家长更愿意参入到学校教育中来,得到了更多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7、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充分展示个性,取得优异成绩。
8、在研究中也使自己总结了一定教育学生的经验,也发现了自身一些教育方法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二)结论:
在一年的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中,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了一定经验方法,使班级涌现出一批遵守《中学生守则》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尤其对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对他们个案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不但自身不良行为有所改进,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个性,从而激励他们积极上进。为此可以看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1、要确定同一的标准,以标准严格要求;2、要多鼓励、表扬学生,激励学生上进心;3、要让学生发现身边不良行为,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这些行为带来的影响,这比教师说教要成功的多;4、要多发现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活动比赛实践中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让他们有着成功的喜悦。这样能促进以“优”带“缺”。5、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时,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有个案研究,不断总结改进教育方法。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性格波动大,可变性快,再加上社会多方面的负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复性非常大,客观的差异和变化始终令人美中不足。所以学生身上还存在很多不良习惯。初二学生中一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2、作为研究者,除了实践经验总结,还应掌握科学的理论,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这就造成实验很大的局限性。
3、由于课题研究经验不足,对研究中材料的积累比较散,在今后课题研究中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式的积累。
4、在研究时把材料形成论文较少,在以后课题研究中在这一方面要积极完成。
【篇二】初二学生中一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荣幸又深感任务的艰巨。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尝试:
一、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
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多。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日子里,我与学生在一起,觉得日子过得真快,虽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兴,忙得开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所教班级跃上一个新台阶。
【篇三】初二学生中一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2002初二年级班级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二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初二年级的特点: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的原因:经过一年的时间,和入校时的情况相比,初二学生的情况较初一的时候有了较大的变化。其一,从初一到初二这一年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较大的变化。其二,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已经初步形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习惯,而有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习惯则没有形成。其三,师生关系较初一时有了较大的变化,在一年的相互接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一些矛盾这是很正常的,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可能由于教与学的矛盾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于激化。其四,班级的管理出现了较大的差别,有的班级管理到位,形成了团结文明积极上进的班风班纪,而有的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则暴露了出来。由于以上的原因,就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两极分化。
初二年级的矛盾分析 :由于在初二年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学生的情况变化比较大,这样就会使师生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等方面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使初二的各方面的矛盾激化,影响我们正常的教学工作。
初二年级工作的指导思想:针对初二年级的情况,在我们的工作中应该立足于现实,认清矛盾,实事求是,找出差距,迎头赶上。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主主流,宏扬正气,关爱后进生。
二、初二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
1、加强班级的思想建设
我们国家现在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青少年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思想建设是班级管理的生命线,加强班级管理的思想建设可以使班级工作提纲挈领。班级的思想建设包括很多方面,对初二来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道德建设和学生的理想教育。在进行思想建设时应注意以下的问题:其一,把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其二,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时要旗帜鲜明地倡导崇高而伟大的理想,把对祖国、人民的热爱渗透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前途是紧密相联系的,一定要和腐朽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的人生观作斗争。为培养优秀的人才创造思想条件。其三,把思想建设和中学生的日常规范结合起来;其四,把思想
建设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其五,采用灵活的方式,比如: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团队活动、给学生过生日等。其六,对问题行为的学生,一定要树立信心,在学习上不断地进步,促进班级的稳定团结,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加强班级的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的展,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应使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在学风的建设中应注意以下的问题:其一,向学生介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些基本的观点(参考书:《毛泽东选集》中的《认识论》《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教育学》等)。其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认识到自已是学习的主人。其三,培养学生刻苦、求实、求真、创新的精神。其四,学风的建设应和平时的学习结合起来,从写字、写作业的点滴小事做起。其五,把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做人结合起来。
3、在班主任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各任课教师的积极性
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各任课教师的积极性,把自已近阶段的工作思路和长远的工作计划、工作意图及时地和任科教师商量,以争得各任科教师的最大的帮助。在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一方面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班的任课教师,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平时,还要主动地听取各任课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及对自己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并把任课教师的这些意见和建议和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任课教师上课时绝对不能因班级工作而影响上课,一般情况下也不能不经任课教师允许而擅自进入课堂。
4、在班级工作中,要继续抓好班级骨干力量的培养和尖子生的培养
在班级工作中,要继续抓好班级骨干力量的培养和尖子生的培养,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尖子生的带动作用形成良好的班风,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优秀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快速地成长起来。部分学生到初二已崭露头角,在培养尖子生时,班主任要首先和各任课教师一起确定苗子,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定期地和学生谈心、家访,全面地把握其思想、心理、生理、学习各方面的变化,建立优秀生档案,到初三时还要特别注意其早恋现象。
5、协调关系,树立整体意识
教育不是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团队的行为。这个团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简单的相加,这个团队所形成的力量是远大于各个任课老师的力量相加之和的。教育思想的统一,学习方法的统一,可以使教育形成合力,对提高教育质量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应该引起各个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重视。因此我们要明确教育目的、教育方向,协调好家长、学校等各方面的关系,树立整体意识。
2002年3月1日
初二年级优生培养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思想重视
优生的培养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面向所有的学生,培养所有的学生这是我们的职责,因材施教,把优秀的学生培养出来,培养祖国的栋梁,这更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优生的培养,这是正确的,科学的,是应该去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加强优生的培养并不等于放弃后进生的培养,二者并不是矛盾的。
优生的培养是贯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的学生智力发育成熟较早,应该从小开始进行培养。在初二的下学期,大部分优等生已崭露头角,优生的培养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针对各班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方案,以更好地推进优生工作的开展。
二、优生的特点
优生有其明显的特点,其一,思想端正,有较为全面、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报负。其二,思维敏捷、流畅、跳跃性强,有较强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其三,养成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其四,心理较为敏感。
三、在优生培养中应该注意的方法
在优生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思想环境、心理环境、生活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建设。其一,为优生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优生只所以能从众多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其有一个好的思想,有一个积极向上发展的内因。在优生培养的过程中,一定时刻注意其思想的发展,一但出现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并对其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高尚的人格,促使其形成伟大的理想。其二,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班级和家庭中,要给优生的成长创造施展和表现其才华的空间,激发其上进心和求知欲,锻炼其能力。这样的环境是优生成长所必备的客观环境。如果其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压抑,没有展现和施展其才华的空间,就会遏制其正常的发展。其三,时刻关注优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优生的心理较为敏感,生理成熟较早,有时会出现诸如早恋等一类的现象发生。其四,培养优生的高尚的情操,一个良好的心境对一个的学习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对优生的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其心理的承受能力,养成坦荡开阔的胸襟是十分必要的。其五,培养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娱乐、休息各方面的关系,比如,让学生制定出一日生活、学习的安排,制定出
一周、一学期的学习计划等。其六,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首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选定苗子,其次还要建立优生成长档案,及时地观察优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另外,在优生中出现的一些偏科的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优生教育中应该注意到的几个教育原则
除了一般的教育原则,根据优生的特点还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其一,心理暗示效应的教育原则,在家庭和学校为优生创造理想的环境时,学生的心理是十分明白的,在这种心理暗示的作用下,会不断地促进其向前发展。其二,批评和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在对优生教育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鼓励和正面的引导是必要的,但对优生来说,相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他们能更好地从他人的批评中吸取教训,因此在对优生的教育工作中,给学生以适当的批评是很必要的。
新乡市第三十中学初中二年级
2002年3月25日
【篇四】初二学生中一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初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发言稿
我要做最好学生动员大会发言稿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发现我们中学生存在以下情况:我们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开始放松了,学习目标开始不明确了:上课不专心,举手不积极;作业马虎,拖拉,抄袭;星期天在家不好好学习,去网吧,去溜冰场,上网打游戏;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胡思乱想,想着追星,想着打扮。。。。。。现在我们已是处于初二上学期了,再过一年就要升入初三了,这样的学习状态怎样去迎接2013年的中考?难道大家想把自己以往的努力全部否定吗?
今天我们集中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重申一下学习成绩对我们学生的重要性。毕竟学习成绩还是评价我们学生最重要的标准。怎样改变我们的学习状态,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
化学家巴斯德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途径,这旅途的尽头就有一个成功在等待,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学习目的的确定在不同的时代是不相同的。就农家子弟而言,旧社会的小儿郎读书的目的只是“不受人欺负,不做牛和羊”,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也不过是想“跳出农门成为公家人”。当然,他们的理想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无不与当时的时代相辅相存。新的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处在这种时代条件下,我们所面临的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非常激烈的一个世纪,所以提高自身素质,是我们将来能立足社会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我们的学习目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争取每一次机会”,读完初中、高中、上大学,参与大范围的竞争,因此,增强竞争能力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理想。“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来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
当然,学习目标的确定还有一个心理障碍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身上,由于学习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缺少心理准备,学习表现被动,信心失落,殊不知,自信心不足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最大敌人,因此,暂时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千万不要气馁,不要灰心,更不要回避困难,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奋起直追,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以“只争朝夕”的心态把握自己的学习。
二、掌握学习方法,养好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学习成绩之所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方法不同。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学学得轻松、成绩不错;也有的同学学习刻苦,却收效甚微,这主要就是学习方法问题。因此,我们主张:
一是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是因为我们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法的指导,包括练习的精选、适量和质量等,同时注重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二是要严格按照我们学校所规定的“小组合作教学”的要求去做,对于这个基本要求,不仅是我们学习的一种常规,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习惯的体现。当然,学习方法作为一项学习技巧,应因人而异,寻找适合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一心向学的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等等,同学们也听到过: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瓦特、牛顿平时养成了一心向学的良好习惯由此才创造出了伟大的奇迹。
三、培养并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责任既是使社会规则有序的保障,又是保证个人有所成就的可靠基础,也是为人处世所必备的基本要素。责任是一切良好美德的表现和基础。因此,责任意识是建立一切优秀品质,培养一切美好行为的首要因素。一个人没有责任感不值得信赖,不能托以大事,更不足以立身。一个没有强烈责任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所以我们要培养并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主要从以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自省意识
要有责任感,首先须学会对自己负责。自省是建立一切良知与自我约束的基本要素。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正是以这种自省意识,奠定了他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卓越的地位。人要有自省意识,随时地反省自己,才能使自己少犯错,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也才能有所成就。不少同学之所以容易犯错,且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除了其世界观尚待完善之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必要的自省意识。故而他们与同学发生矛盾或利益冲突时,或做事不成功时,总是寻找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却很少反思自己,因此他们也就常常做出不明智的举动,犯下错误还理直气壮。为此我们要学会自省,学会自我反思,学会查找自己的失
误。人只有学会自省,自尊自信才会使他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才会养成正确的责任意识,否则就会导致以个人为中心的结局,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培养正确的自主意识
人要能够对自己负责,须首先学会把握自己的言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光有自省是不够的,如果他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遇事没有什么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就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言行,也就不能承担任何责任。有许多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往往只是由于追随“朋友”,讲哥儿们义气。这充分显现出了他们自主意识的薄弱,以至不能把握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正确的自主意识是需以正确的道德意识及正确的人生观为支撑,再辅以自省意识自律自强来完成的。要培养正确的自主意识,树立做人的责任感,除了要培养我们的自省意识,增强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之外,还需有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道德意识。
(三)培养纪律意识初二学生中一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强烈的责任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具有严明的纪律性。因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既享受着他应有的权利,又必须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保证他本人和别人能够充分享受权利的必要条件。而要使人能够履行责任,承担相应的义务,就必须靠纪律来维持。严明的纪律性常常是许多高尚行为和英雄举动产生的最基本的条件。从个人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私欲,面对危险与恐惧都有逃避的欲望,面对诱惑也常常会有非分之想。但有责任感的人,却严守纪律,约束自己的欲望及行为,使自己不犯错误,以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这需要人具有坚强的自制力,一个人若把纪律性化为他行动的指导,他就会以纪律约束自己,坚定不移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规则和纪律。而当今的青少年多受父母师长的溺爱,故而他们身上一般都有放纵自己欲望、较为任性的特点,且做事常以自己为中心,较为自私,纪律意识差,只想享受权利,却不情愿遵守纪律及履行他们应负的职责,所以一些人就在“忽然”之间走上犯罪道路。学习遵守纪律是人在社会上所需经历的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我们只有认识到纪律这一铁的方面,我们的身心成长才有可能是全面的,我们才能有良知,才能学会负责。
(四)要培养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本质是强烈责任意识在人们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古人讲“在其位谋其政”,俗语也云“当一天和尚就须撞一天钟”。既然承担了某一项工作任务,就要尽心尽力地把它干好。在这一点上雷锋的钉子精神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率,雷锋精神中的“挤”和“钻”是为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顽强地学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就要使他们养成必要的敬业精神。要使
我们养成敬业精神须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从家庭劳动到班级值勤,从学习知识到校外活动,都可以培养我们的敬业意识。敬业意识一旦培养起来,我们就会自觉地履行把学习的职责,厌学、辍学现象就会大大减少,进而我们的品德及意志也会得到更好地发展。
同学们,不专心、不努力,浑浑噩噩,即便你的条件再好,再聪明也难成大器,难当大任。在此,我要专门奉劝那些没有明确学习目的,至今还在错误的理解是在为老师、为父母而学习的同学,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学习怕苦怕累,存有任何侥幸和投机取巧的心理。学习有方法可循,却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适合自己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以此共勉:
种子为了寻找阳光,冲破土壤,茁壮成长;雄鹰为了击破长空,仰望蓝天,展翅飞翔;轮船为了到达彼岸,驶向大海,乘风破浪!
做最好学生动员大会学生誓词 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 在这珍贵的一天里,我将这样度过:
我要用响亮的声音迎接朝阳,
用积极的心态走进课堂,
用勤快的双手打扫家园,
用甜美的微笑应对挑战,
动起来,我们互助、迅速、漂亮,
说起来,我们勇敢、标准、响亮,
思起来,我们周密、准确、谨慎,
静下来,我们严肃、刻苦、认真。
我不负父母的期待,
不负恩师的厚望,
不负天赐的智慧,
不负青春的理想!
不做怯懦的退缩!
不做无益的彷徨!
相信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争创辉煌
开学典礼书记讲话稿:养成良好习惯,打好做人做事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1年2月21日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我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来了新的学期。在这万物萌动生机的日子里,我相信,每一名同学一定有许多新的心愿、新的目标,并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开端,通过努力取得新的成绩。
然而,要实现新的目标、取得新的成绩,则需要我们对以往的学习生活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善于总结和反思,才会有大的进步。
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讲,学习暂时落后的原因虽然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讲,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共同的原因。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
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我们在查找问题并改正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比一时的考试成绩更重要。一时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可怕,我们可以查缺补漏、及时补救。但学习习惯不好,却会长期影响人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发展。
习惯决定命运。这是大多数教育家公认的教育原则。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论著中有百余处涉及到“习惯”的表述,他甚至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咱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什么是“习惯”?字典上说,习惯就是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它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不需要特别受思想和意志的努力,也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做。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美国福特公司的创始人福特刚从大学毕业,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很自然地弯腰把它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
【篇五】初二学生中一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初中生存在的不良英语学习习惯及矫正对策
论文:
初中生存在的不良英语学习习惯及矫正对策
灵宝市二中 李 萍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我校大力开展“培养良好习惯,为人生奠基”活动,我们英语组致力于“初中生英语学习良好习惯培养”的研究,下面我来谈谈我们的一些初浅认识。
一、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调查结果分析
刚接手一届新生,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我们英语组对学生的英语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附有调查表),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我绘制了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程度的柱状图。该图表的横坐标表示十种学习习惯,纵坐标表示该习惯已基本养成的学生占学生总体的百分比。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制
定
学
习
计
划 课前预习课堂 听 讲
课后复习作业课后自学课后听读背交流学习心得记忆单词书写运用英语
( 英语学习习惯养成情况图 )
这张柱状图中,我得出目前我校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1.学习的计划性、目的性不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盲动的被动行为,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不考虑自己学习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到的要求,以及应采用的方法,而是随心所欲,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去学习,或因他人的要求而学习,不考虑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1.朗读方面的问题:单词学习不是按音标去拼读,模仿录音或老师的读音,而是用汉字注音,按照谐音读,怪腔怪调,五花八门;不能大声地朗读英语,而是小声地读或默读;课堂上不少学生,尤其是女生害羞,怕被别人笑话,不敢大声朗读、大声讲英语,回答问题时几乎听不见。
2、书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字母书写不规范,e/t, v/r,不分,f占不够三格;句子书写不规范,写一个单词就随手打一点,还有的学生喜欢把两个单词连起来写,或者把一个单
词写成两个“单词”,要么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句首字母不大写、标点符号与汉语混淆等。
3.听课方面存在的问题。能认真听讲并做笔记的学生只占约40%。这就是说大部分学生的听课存在问题,主要是没能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和上课思想开小差。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记笔记习惯。
4.背单词的习惯很差。这一点可以从上面的柱状图上一目了然。通过观察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背单词的时候不动笔写,只是反复地读,就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以至于记了后面忘了前面。还有些学生背单词时只看,连读也不读,其效果更可想而知。因此,教给学生正确的背单词方法并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背单词习惯也应是我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不会记笔记和整理笔记
出现这样的问题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教师对英语教学目的认识不足,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忽略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备课写教案没有这项内容;上起课来,不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外在表现,找不到培养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措施,至于课后了解和研究学生学习的习惯就更少见了。
6、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以及整理归纳习惯:
7、不能做到学以致用。英语是一门运用性的学科。学了不用等于不学。很多学生学英语的唯一目的就是应付考试。于是像学数学一样做大量的习题。其实现在的英语试题很活,只有将书本上的词汇和句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才能真正掌握。学与用分开只会导致越学越死板,成绩也越学越差。
8、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可大多数学生只顾埋头学自己的,不知道与别人交流,借鉴别人成功的做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更不会与老师交流,吐露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向老师求助。殊不知与他人分享成功的经验,从而取长补短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上这些不良习惯其实不光存在于我校初中学生身上,他们同时也是其他学校很多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拦路虎”,是制约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天敌”,更是我们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作为教师,就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在学习中各自存在的问题以及提供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只有长满庄家的土壤才不会长出杂草。”针对上面的这些不良英语学习习惯,我们采取以下对策:
(一) 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1、培养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学生方面,我们要求学生课前要摆放好书、笔记本、文具,然后进行课前预习。同时我们要求教师要组织好课堂,做到三不讲: 学生没有做好准备不讲,坐不端正不讲,不抬头不讲。
2、统一作业和听写要求 考虑到笔头作业和听写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时,我着重介绍英语作业的的内容,如:随堂练习、练习册、听写本、作文本,并强调课前准备。统一规定书写、听写格式,如每次作业开头写作业内容或日期,单词的抄写或默写应标注序号,指明听写的具体内容、格式和要达到的分数标准。明确的规定可以让新同学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自己要做哪些。教师再加强监督,效果便显而易见了。 3、预习和复习指导。
现在的学生很多时候都直接省掉了预习这一环节。考虑到我班学生的课业情况,无法要求做到课课提前预习,我具体要求他们落实指定的预习内容,完成具体的预习任务,并在上课前检查预习的完成情况。我发现学生大多数预习就只是默读一下课文,于是相应加强了预习指导。例如,在给学生巩固和落实了音标以及拼读规则之后,我便要求学生预习时先读会新单词,新课开始之前先在黑板上板书音标,随机抽两名学生来试读。对于重读、音节划分和不容易读的音素再加强指导,慢慢地他们遍开始自己去试读了。复习方面,学生们就存
在边翻课本边做作业的,效率低,到最后就没有时间来落实背诵的内容。我要求学生先通读全文,并把老师指定的内容先理解并记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对于单词的复习,鼓励学生互相检测(同学/桌互抽,小组监督)、自我检测(根据单词表,用辅助工具盖住汉语意思或英语单词及音标,自我检测掌握情况)。 4、进行笔记指导。
做课堂笔记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手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记课堂笔记。但不少学生不知道该记些什么,或记下的笔记凌乱,不便课后理解。对此,对一些基本的内容可作统一要求:考虑到情境的重要性,可要求学生直接把基本的笔记记在书上,对短语、重点动词及变式,介词,或者重点句子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标注。对于语言点,要求学生记下至少一个例子以便课后理解记忆,提高运用能力。对于个别习惯把笔记记在笔记本上的学生可建议把笔记本的每一页用竖线划分为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两部分,前者记老师所讲的内容,后者用来补充新内容。如学完“spend”, “cost”,” “pay”,“take”等词的用法后,就可以重新整理,把它们放在一起分析比较。由于笔记本上已留下足够的空间,可以直接把新的内容补充进去。这样,就便于集中掌握和复习。同时,要引导学生对笔记不断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对于重点内容可用红笔书写以加深印象和着重复习。有的学生做笔记时,不分重点。这就要求教师的板书要重难点明确,并指导学生选择性记录。同时对于一些较好的笔记可以复印出来张贴,既是对他们的表扬,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蓝本。最后,要求学生对笔记进行及时的复习和巩固,提示学生根据记忆规律加强重复的频度以减少遗忘。
(二 )纠正听、说、读、写方面的不良习惯
前面提到,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际工具学科。学生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入学初,我班学生在这几个方面就反映出很多问题。
第一、 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言不是寂静的字符,而是有声的艺术,学英语就要朗读。由于我班很多学生都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男孩子也比较多,通常都不习惯大声读英语。对此我采取了下列措施:首先,让学生明白朗读的种种好处:1、有利于“听”;2、有利于“说”;3、有助于“理解”,培养语感;4、可增强记忆力。其次,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英语文章。根据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的心理,新学期初,我更多的关注那些学习主动性比较强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并尽可能通过班级的“转化生”来鼓励他们成为“转化生”,积极帮助解决“会读”的问题。还可利用学习小组,帮助他们学会阅读。对于简单的阅读,可在适当的时机抽查阅读情况,以便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用磁带示范或带读,提醒学生要注意节奏、意群。同时多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机会,便于发现和纠正朗读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朗读英语的水平。早自习时也可以给学生规定阅读或背诵的篇章,进一步强化读英语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语感。 此外,可从学生兴趣入手,从学英语的起始年级起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听力能力较差 “听”的习惯是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之首要。语言学理论表明,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声音,后有文字。学习英语,首先得从“听”起步。“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多听,才能说得准确和流利。在纠正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语流语感逐渐形成,对听的方面,兴趣也逐渐加强。在此基础上,在课堂上,可加强听力的训练频度。
例如,教师多用英语表述、让学生跟读磁带、任务型听力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慢慢地让学生了解到连读,省音等语音方面的知识。在单词、短语学习中,也训练这一方面的能力,并尽力让学生在语句中感受这些单词和短语。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很喜欢听歌或看原声电影,也可给学生播放一些耳熟能详的英语歌曲或著名的片段,并鼓励他们听英语歌词或对白。 第三、书面、口头表达能力较弱
日本教科教育学会会长蚝谷米司说过:“学习,不论在任何场合都要以记忆为基础,记忆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强化。这句话直接表明了记忆和灵活运用的关系。这也要求学生养成“背”、“说”和“写”的习惯。 1、“背”的习惯
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解决好记忆与遗忘的关系。背诵是解决记忆与遗忘的最佳途径之一。教学实践表明,背诵可以帮助我们自然地学会单词、习惯用语和句型的实际运用。相对朗读而言,背诵是提高朗读的最好办法,也是语感的重要来源。 然而,背诵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背诵的好处认识不到,或缺乏科学的背诵方法。此外,不少学生因背诵时容易读后忘前,而不愿背诵。可鼓励学生:背书苦和背书后又遗忘是自然的;背诵要得法。对背诵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指导。例如关键词提示法,“即把背诵材料在理解基础上找出关键词,利用它的提示,把整篇材料背下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为写作提供素材和样本。可在课堂上示范一两次让学生感受背诵方法的重要性。 2、“说”的习惯
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就是用英语进行交际,即让学生养成说的习惯。然而很多学生羞于开口,不敢开口,这样就制约了英语学习效果。在大量和反复听的基础上,大胆、大声地“说”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敢于开口,在课堂上大胆地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勇于用英语回答老师的提问或向老师、同学提问,积极参与角色表演、同桌互动等活动。日常生活中敢于用英语互相问好,打招呼,道别等交际会话,课余时间,尤其是早晨或傍晚坚持大声朗读英语。也可以加强师生的课堂、课后互动,如用英语 QQ 聊天。
3、“写”的习惯学习语言,除了掌握口语外,还须掌握一定的书面语。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种现象:有些单词、短语、句子,学生读得出,说得出,写下来却是语法混乱,乱七八糟。教师按课程标准要求安排指导学生从造句、编写简单对话开始,逐步模仿。对于重要的篇章,尽量让学生记忆。每周让学生有练笔的机会,对于一些优秀的范文可以张贴至学习园地供大家学习参考,拓展思维。对于一些写作基础比较不错的孩子也可鼓励他们用英语思考和表达,例如用英语写日记、QQ 空间、博客等等。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应注意的地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或不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是在短时期内形成的,它具有重复性、渐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培养良好英语学习习惯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根据我们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把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
叶圣陶先生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实践,换一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无疑,它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教学导向:在教学中,教师首先仔细观察,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不良习惯,然后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要求,告诉学生为什么要改进,怎样去改进,并且还要采取强制措施。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反复练、坚持练,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以免不良习惯反复
发生。
(二)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从接触英语的第一堂课起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一是学英语的基础阶段。“六年看三年,三年看入门。”初一学生的听觉敏锐,模仿能力强,而且他们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对英语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尽最大的努力,下大力气,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学生的书写关、发音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了一个好的开端。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坚持用英语进行教学和利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中学习,初步培养乐于听说的习惯。
(三)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学实践表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用自己做到了的去要求学生,学生一般都能认真做到,并且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影响之中和在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中,主动学习英语。众所周知,我们是在所处的汉语环境下教学英语,英语与汉语相比,我们是感到陌生的。教师了解英语多是从自学中的体会和有关教学理论两大途径。要真正做到深入了解英语学科特点,就必须具有敬业、乐业精神和加强自身英语素质修养和业务学习,提高奉献能力,不断地积极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和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时刻注意加强学生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想方设法注意和克服可能出现的、常见的不良习惯。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教师板书必须整洁、美观;要求学生开口讲英语,尽量讲英语,教师首先要起模范作用,自己见了学生要主动讲英语,而且要尽量挖掘教材中的语言材料示范讲英语,并运用于实践之中。课堂教学内容还要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充满自信心,形成听说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帮助指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正确方法去学习英语。一旦学生学会和掌握了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他们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夯实英语教学基础。
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不少英语教师的自身英语语言教学素质偏低,祈望在教学中高水平发挥,是不可能想象的。所以,除了在日常的教学中吸取养分,丰富自身知识外,教师还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知识学习,订阅各种报刊,了解最新教学动态和教研成果,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如果教师都是“井底之蛙”,又怎能有机地、灵活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呢?没有站得高,永远不会看得远。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汉语和英语语言教学素质,并且把它作为我们执业的荣辱标志。
(五)加强第二课堂活动,拓展英语学习空间。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英语要大量实践。所以要突破仅仅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45分钟课堂为中心的就能学好英语的观念,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英语学习课内外一体化。只是向45分钟要质量是有限的,即使发现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也没有充裕的时间给予纠正。在课余时间,通过师生交谈、英语活动及平时作业等途径,反馈教学信息,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存在问题,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需要,补充形式多样的语言材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猜谜语、做游戏、讲故事、演短剧、师生自由会话,形成宽松的英语学习环境,开阔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丰富英语知识,加大语言输入量,逐步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知识素质。学生自身的英语知识素质提高之后,养成良好习惯便成为内在要求,便会自觉地完成教育。这是更高层次的习惯培养教育。
(六)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初二学生中一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需要严格要求,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行。教师要重视开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还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有计划地提出不同的要求。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后,就要咬住不放,狠抓到底。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时,就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严要求,丝毫不能放松。在严格训练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多以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当某个学生反复出现某种不良学习习惯,教师要有耐心,多去挖掘“闪光点”。学生只有自觉地、坚持不懈地改掉不良习惯,才能真正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篇六】初二学生中一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初中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及对策
浅谈城乡结合部农村初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及对策
焦建喜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铧尖堡学校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人数不多,但负面影响极大。而城乡结合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学生不良行为表现日益多样化、成人化,我们要研究这些学生,做好相关工作,及时娇正其不良行为,这不仅关系到这部分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前途,而且对全体学生的品德教育,对学生家长及社会的稳定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农村初中学生常见的不良行为表现
“不良行为”指的是经常违反道德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甚至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不良行为往往是违法犯罪的“前奏”和“信号”。城乡结合部农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初中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其特定表现,主要表现为:
1、情绪偏激,倔强辨驳。为了表现自我或发泄情绪,粗言恶语、逞一时之快辱骂他人,拦截殴打低年级学生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2、法制观念淡薄,群殴群窃、介于流氓团伙。 携带自制刀具和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偷窃,打架斗殴, 严重时表现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群殴,扰乱治安;
3、消极反叛,自暴自弃。撒谎、逃避现实,以破坏性行为表现不满与沮丧,攻击性强,如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破坏公物等;
4、忽略健康,不良嗜好偏多。基于好奇和追求成熟的心理,加上旁人的丛恿,尝试各种有损于身体健康的举动,如吸烟、酗酒、 迷恋网络、早恋等。
二、不良行为成因分析
1、学生个人因素
由于初中生社会见闻、知识面等方面相对缺乏,加上自身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分辨意识差,对社会上的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等问题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处在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状态,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学习与生活中挫折感的积累,他们对前途和事业悲观失望,处世消极,容易产生“无奈感”,造成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义气用事,不冷静,处理问题冲动冒失,不顾后果,易受干扰,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欲望。
2、家庭教育因素
城郊结合部农村家庭因耕地面积少,大多数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经商打工,很少能从心理上关心、照顾孩子,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学生的精神生活也比较贫瘠。另外,学生父母中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较低,不太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等综合人格素质的形成,认为孩子不用教育、“树大自然直”。家长对问题孩子或疏于管教及简单说教,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认为棍棒打骂解决问题,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过分依赖学校。 而当孩子不良行为已形成时则一味恼怒、沮丧和绝望,放任自流,致使学生产生自卑或富于攻击性。此外,因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少家长的不良嗜好,不良习惯和低级趣味较多,这些不良行为也给孩子的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良好行为意识及习惯的形成。
3、社会环境因素
城郊结合部人员较复杂,无业人员相对较多,各种低俗文化因监管不力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的关系,初中生很难对此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认识,这一些因素对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学习困难学生在班级往往易受到排斥,无奈之下,他们更倾向于与相似特征的问题学生交往,形成小的群体。小群体一方面使他们相互取得慰藉,另一方面也隔绝他们与主流社会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小群体可能形成一些反社会规范,导致“学困生”行为与心理上的偏差,沦落为问题学生。而社会对“问题学生”所持的认识和态度(心存偏见、戒备乃至鄙视),也深刻地影响他们的心理调适,从而产生对立情绪。
4、学校教育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的德育工作一直存在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德育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等问题,使得学校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多年来重智育轻德育及教师工作压力的加大使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的自觉性、积极性减弱,对学生身上的一些不良行为无暇顾及,造成了管理的空隙和漏洞,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教师没有注意自身形象和行为,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来自于教师;部分教师不清楚教师的义务和职责,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抓得很紧,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纵容无视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屡屡发生。
三、不良行为矫治与预防
1、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针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促进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引导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心理、生理变化及产生不良习惯的成因、后果,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重视家庭教育,增强家庭教育亲合力。家长应逐步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采用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克服对孩子的消极影响,为学生攻击性等不良行为的矫正和良好行为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父母应有正确的兴趣、爱好和追求,给子女树立榜样。父母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也有利于用各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引导子女的成长发育。父母应重视和子女的沟通,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缩小代沟。
3、加强学校教育,做好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应坚持大教育观,开展适合学生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尤其要加大力度引导不良行为表现突出的学生,挖掘其闪光点,培养某种爱好。此外要优化班级环境,使师生、同学关系和谐,让不良行为学生有集体归属感。
学校应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克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现象,形成共同教育网络。社会、学校开办家长培训学校,共同研讨青少年教育问题。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或采取家长例会制度,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溃实行教育联系卡,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通过密切配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班主任与家长进行频繁沟通,如打电话、写信或面谈,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沟通对策,如实反映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晓以利害,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帮助家长寻找孩子的优点,提高教育孩子的信心。把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全方位的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使一些不良习惯没有表现的机会。
4、优化社会环境,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注意联手开展教育活动,取得校内与校外教育的一致性,抵御各种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思想腐蚀和侵害。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