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静寂的园子巴金 巴金 静寂的园子 txt

高中作文 zuowen 3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静寂的园子巴金

《灯》备课笔记

韩永胜

一、课文悟读

能站在文学巨人的面前谈巨人的文章,在现行中学教材里是不多见的,而《灯》就是我们可以直面作家的作品。读这“我看见远方一盏红灯闪闪发光,我不知道灯在哪里,但是它牵引着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当时他还不满19岁。1931年他在《激流》总序里谈到:“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我知道生活的激流不会停止,且看它把我带到什么地方去!”这段话表明了他的生活态度。后来他在《电椅集·代序》中又说:“我确实喜欢自己的文章……光明,这就是我许多年来在黑夜里叫喊的目标。”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求。在写《灯》之前巴金先生在桂林写了一从表层看,这个句子只是景物描写,把宁静的黑夜比喻为沉睡的大海;把因视觉逐渐适应黑夜而朦胧看到马路比喻为浪花浮起。从深层挖掘,我们会发现作者把黑夜比作大海除了加深黑暗背景的浓重之外,还有营造大的黑暗强化灯光作用的目的;浮起来的马路也巧妙地暗写了灯光。

2.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山”,试分析其深刻的思想含义(或作者的设计意图是什么)。

探究学习: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设计了“山”,主要是用以表现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以及作者不畏“山”的阻隔,满怀希望和胜利的自信与乐观。

3.透视作者所举的“简单”例子:“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罢。”

探究学习:这个例子看似平淡粗糙,但意义重大。这段文字虽然不多,但描写得细腻传神。从听觉、视觉、动作、心理等多方面进行了描写,突出夜行人具有明确的目的——家,用急促的行动衬托灯光的重要。以无名人对家的正常感受为例,具体而微,从小处人手说明追求目标、希望等所产生的动力,喻示只要心里有灯,就会有信心。

4.如何理解“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这句话?

探究学习:简单理解这句话就是,我们活着就要吃米,但米并不是我们惟一的需要。那我们还需要什么呢?那就是精神,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是光明,是超越生物、生理需求的社会的、哲学的需求。——朴素的语言,深刻的哲理,鞭策人们奋进。

5.许多同学都很欣赏“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这个句子,你对此句子是怎样理解的?

探究学习:我们可以从结构、内容、政治思想和人生哲理等4个方面来考虑。结构上,黑暗的大海照应开头;内容上,用“常常、黑暗、大海、漂浮”表现长期险恶的环境对我的折磨;政治上,表现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带给人无限的痛苦;人生哲理上,灯光就是光明,就是希望,它指引和鼓舞我,使我的信念变得执著,帮我战胜黑暗。

6.结合句子“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谈谈为什么“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

探究学习:微光已经由“爱之光”变为了“他”的“心灵之光”,人间的灯光则更是光明与希望的象征了。“灯”已经由物质变为了精神,精神是不灭的,所以,胜利一定会来到。主题在这儿得到了完全的升华,同时,作者含蓄的结尾,又让人回味无穷。

三、选题设计

1.对1939年—1942年巴金辗转于上海、桂林、昆明、重庆、成都时所写的散文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黑土》(1939)上海,《桂林的微雨》(1939)桂林,《爱尔克的灯光》(1941)重庆,《在泸县》(1940)重庆,《火》(1941)桂林,《寂静的园子》(1940)昆明,《风》(1941)昆明,《雨》《日》《星》(1941)昆明,《废园外》(1941)昆明,《灯》(1942)桂林。

(2)对比总结,找出在思想、创作手法上的同与异。

(3)选择能证明所得出的结论、明确观点的材料。

参读书目:

(1)《中华散文珍藏本·巴金卷》。

(2)《废园外》。

(3)《巴金散文集》。

(4)《中国现代文学史》。

(5)《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

(6)网上查“巴金在线”

2.探究“灯”的原型意象和相关灯的意象。

研究方法:

(1)了解“灯”的最初的、最基本的作用。

(2)了解“灯会”的相关内容。

(3)统计与“灯”相关的词语、成语。

(4)了解中外关于“灯神”的传说。

(5)阅读名家的文学作品,总结“灯”的文学意象的普遍性。

(6)得出结论,结合生活层面与精神层面来谈。

参读书目:

(1)傅道彬《晚唐钟声·灯光烛影里的中国诗》。

(2)《古希腊神话》《阿拉伯神话故事》。

(3)《冰心散文选》。

(4)《中华成语大词典》。

(5)运用网站:http://werLx-ue.cn.tom.com查找资料。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篇二】静寂的园子巴金

冰心

阎纯德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繁星》五五

冰心,是一颗巨星,在中国文坛和读者心头,已经亮了七十多年……她不

慕荣华,安于平易,在北京西郊的苏州街住了已四十余年。生活上,她心里没有

“舒服”的位置,时时追求的是耕耘,是收获。

我们的诗人,在她的一生中,虽没有如山的波涛,但也不是风平浪静,那九十

五年的历史,我们的国家经过血与火的抗争,终于从黑夜走向黎明。冰心,作为历

史的见证人,将近一个世纪,在这张人生的风雨表上,留下的生活脚印并不在一条

直线上,且有深有浅。她是正直的,是一位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她那支多彩之笔,

记下了她的成长,她的观察,她的感受,她的爱憎,她的忧患,她的鞭挞……几十

年了,她仿惶过,但她总是不停地进步,即使是泥泞、荆棘,她也踏过去,在时代

的风雨里摸索着,跋涉着,寻找着真理,追求着光明……

“我的生年最好记:1900年!我是二十世纪的同龄人。”冰心说。

冰心姓谢,学名谢婉莹,笔名有冰心女士、男士、冰心等。她在《我的故乡》

里一开头就说:“福州在我心里,永远是我的故乡,因为它是我的父母之乡……”

其实,冰心填写任何表格,她的籍贯并不写其祖父谢子修“进学”的地址——

福建闽侯,而是写福建长乐。她虽然于10月5日生在福州城内的隆普营,但诚如她说

的:“假如我的祖父是一棵大树,他的第二代就是树枝,我们就是枝上的密叶;叶

落归根,而我们的根,是深深地扎在福建横岭乡的田地里。”(《我的故乡》)。

冰心的祖父谢子修是一位“教书匠”,是谢家第一个读书识字的人。据他们的

家谱记载谢家是晋朝谢安的后裔,是从江西迁去的。冰心的曾祖父出身颇苦,“是

长乐县横岭乡的一个贫农,因为天灾,逃到了福州城里学做裁缝”。在旧社会,不

识字的老实人总是要吃亏的。有一年春节,她的曾祖父向人家要帐,因不识字,被

赖了帐,空手而回,在家里等米下锅的曾祖母闻讯自缢。被解救后,这对年轻的农

民跪在地下,对天起誓:若天赐子,死活也得让他读书识字!祖父讲的这些故事,

深深地感动着冰心。她祖父终于成了一位学问家,两位伯父也都成了“教书匠”。

而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则成了清朝政府海军练营营长和海军军官学校校长及中华民

国海军部军学司司长。冰心的父亲十七岁那年,祖父的朋友严复到福州招收海军学

生,认为他可以投笔从戎,严复就出了一道诗题和一道八股题,结果他都做了出来。

于是谢荷璋就到天津紫竹林的水师学堂当了一名驾驶生,后来成了巡洋舰上的青年

军官,到过英、日等国。她的母亲杨福慈,是在九岁时,由冰心的祖父和外祖父做

诗谈文说定的;十九岁结婚后,小夫妻感情极好,但谢荷璋长期在海上生活,“会

少离多”,因此他们通信很勤,唱和的诗也不少。冰心父亲参加了甲午中日海战,

军舰被击沉,他回到福州。不久,清朝海军名宿萨镇冰将军拍来电报,又把谢葆璋

召去,晋升为海军要人……这就是冰心的家庭。但冰心认为自己并不是“乌衣门第”

出身,而是一个不识字、受欺凌的农民裁缝的后代。长乐县农民的痛苦生活,培育

了冰心最初的人道、同情和怜悯。

冰心刚生下七个月,便于1901年5月随父母离开福州到了上海。那时冰心的父亲

已是清朝海军“海圻’号巡洋舰的副舰长,军舰无论开到哪里,都要经过上海停泊

几天,因此他们一家便搬到那里,住在昌寿里,谢葆璋每隔几个月就回来一次。

在上海,他们生活了两三年,大约在1903年至1904年间,谢葆璋奉命到山东烟

台创办海军军官学校,于是冰心又随父母到了烟台,祖父则回到福州,定居在城内

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

在烟台,他们先是住在市内的海军采办厅,至今冰心还记得厅里的一幅长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工典八索九丘

这副对联,是她开始识字的课文。冰心回忆说:“父亲那时正忙于拟定筹建海

军学校的力案,而我却时刻缠在他的身边,说这说那,他就停下笔指着那幅墙上的

对联说:‘你也学着认字好不好?你看那对子上的山、竹、三、五、八九这几个字,

不都很容易认的吗?’于是我就拿起一枝笔,坐在父亲的身旁一边学认一边学写,

就这样,我把对联上的二十二个字都会念会写了……”

不久,他们家搬到烟台东山北坡的海军医院寄住。从医院的廊上往东望,就看

见了大海。海,在冰心的生活和创作里该是何等重要啊!海,使她爱上了自然,净

化过她的感情,启迪过她的灵感。冰心说:“从这一天起,大海就在我的思想感情

上占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我常常心里想着它,嘴里谈着它,笔下写着它;尤其

是三年前的十几年里,当我忧从中来,无可告语的时候,我一想到大海,我的心胸

就开阔了起来,宁静了下去!”(《我的童年》)

她在《自述》里,曾生动地描写过这一段重要生活:“我从小是个孤寂的孩子,

住在芝罘东山的海边上。三四岁刚懂事的时候,整年整月所看见的:只是青郁的山,

无边的海,蓝衣的水兵,灰白的军舰。所听见的,只是:山风,海涛,嘹亮的口号,

清晨深夜的喇叭。生活的单调,使我的思想的发展,不和常态的小女孩,同其径路。

我终日在海隅山陬奔游,和水兵们做朋友。”(《现代中国文学家传记》)

这时候,冰心每日读书识字,母亲和舅舅都是她的老师:母亲教“字片”,舅

舅教课本。但是自从有了海和山那样美的活动天地,大自然的诱惑使她对于识字就

失去了兴趣,即使母亲把她关在房子里,父亲用马鞭子敲着桌子吓唬她,她还是挣

扎着跑出去,把那颗纯真的童心交给山和海……

后来,他们家又搬到东山东边的海军练营旁,这是冰心八年烟台生活中离海最

近的一段时间。

刮风下雨天,冰心不出去,呆在家里缠着母亲或奶娘讲故事。当她反复听完

《老虎姨》、《蛇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类故事后,她已能

认得二三百字,这时舅舅杨子敬答应她每天做完功课,晚饭后便给她讲《三国志》。

她觉得“三国的故事比《牛郎织女》痛快得多”。每次都听得入迷,舍不得睡觉,

几乎每夜都由奶娘哄着,脱鞋解衣,哭着上床。但舅舅有工作,公务一忙,讲书就

得中止,有时断五六天,冰心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蚊,围着舅舅的书桌转,但舅舅不

理睬她的暗示。终于,“我只得自己拿起《三国志》来看,那时我才七岁。”她囫

囵吞枣、一知半解地越读越有兴趣,一口气读完了《三国志》、《水浒传》和《聊

斋志异》。

那时候,冰心已经养成了在山巅水涯中独来独往的性格,白天一个人常常跑到

营门,摸着水兵的枪,天真地同他们谈话:

“你打过海战吗?”冰心问水兵。

“没有”

“我父亲就打过,可是他打输了。”。

“你等着,总有一天你父亲还会带我们去打仗,我们一定要打个胜仗,你信不

信?”

水兵那像誓言一般的自信的声音,多少年来一直响在她的耳畔。冰心虽小,但

爱国之情就在营房、旗台、炮台、码头和山、海之间这样的环境里,开始长出最初

的苗苗。1962年9月,她写的散文《海恋》,记述的就是这段生活,并把那里的一切

比作她童年生活最初的舞台:“……这个舞台,绝顶静寂,无边辽阔,我既是演员,

又是剧作者。我虽然单身独自,我却感到无限的欢畅与自由。”

冰心这时也开始在家塾里附学,学作一些短句子,放了学,父亲从营里回来,

就教她打枪、骑马、划船,夜里指点她认星星。“逢年过节,他也带我到烟台市上

去,参加天后宫里海军人的聚会演戏,或到玉皇顶去看梨花,到张裕酿酒公司的葡

萄园里去吃葡萄。更多的时候,就是带我到进港的军舰上去看朋友。”(《我的童

年》)父亲的朋友都知道冰心会看《三国志》,会讲《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实在

有趣,每次到船上,总把她抱在圆桌子当中,叫她讲《三国志》,其报酬大半是送

她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林译说部,如《孝女耐儿传》、《滑稽外史》、《块肉余生述》

之类。每次从船上下来回家,她总是欢天喜地在前面跑,白衣水兵抱一包小说笑着

在后面跟。就在这时,她偷偷地写起了小说,第一部介乎《三国志》、《水浒传》

之间的一种东西,是白话的,名曰《落草山英雄传》。但到第三回便停止了。冰心

说:“因为‘金鼓齐鸣,刀枪并举’,重复到几十次便写得没劲了。”接着她又换

了《聊斋志异》的体裁,用文言写了一部《梦草斋志异》,也是由于语言的重复而

半途而废。当然这童年的“创作”,多属故事改头换面的抄袭,但其中也有在她幼

小心灵里由那些故事而引发的天真想象,这种奇早的创作试笔,在小说家来说,在

中国还是少见的。

冰心八岁时,上学的时间长了,书也看得多了。她从“说部丛书”目录挑出一

些小说,常常托送信的马夫到芝罘市唯一的书店去购买。当时她正在学造句,写短

文,做得好时,先生便批上“赏小洋一角”。冰心回忆说:“我为买小说,便努力

作文——这时我看书着迷了,真是手不释卷。海边也不去了,头也不梳,脸也不洗;

看完书,自己喜笑,自己流泪。母亲在旁边看着,觉得忧虑,竭力劝我出去玩,我

也不听,有一次母亲急了,将我手里的《聊斋志异》卷一,夺了过去,撕成两段。

我趑趄的走过去,拾起地上半段的《聊斋》来又看,逗得母亲反笑了。”(《自述》)

冰心的舅舅是一位老同盟会员,经常接到朋友从南方或日本寄来的藏在肉松或

茶叶罐里的《天讨》一类禁书。她也学着大人,在更深夜静时偷看。这样,她也慢

慢地关心起国事来了。她常常看上海《神州日报》和《民呼报》,读新旧小说。冰

心说:“到了十一岁,我已经看完了全部《说部丛书》,以及《西游记》、《水浒

传》、《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东周列国志》等

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封神演义》,最觉无味的是《红楼梦》”(《自述》)

到后来,冰心去海滩少了,但站在楼上,大海尽在眼底。尤其在风雨之夜,也

最爱倚栏凝望给她以神秘、温暖和快乐的灯塔的光芒……啊,烟台!多么难忘的生

活!

表舅王(降右)逢到烟台后,成了冰心的老师。第一次谈话后,王向冰心的父亲

夸耀她“吐属风浪”。冰心说:“我自从爱看书,一切的字形,我都注意。人们堂

屋的对联;天后宫、龙王庙的匾额、碑碣;包裹果饵的招牌纸;香烟画片后面格言

式的短句子;我都记得烂熟。”这些都助长了她的谈锋,也有益于以后的创作。

舅舅杨子敬最会讲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是冰心最喜欢的人。冰心说,“他有

时讲吊死鬼的故事来吓唬我们,但他讲的更多的是民族意识很浓厚的故事,什么洪

承畴卖国啦,林则徐烧鸦片啦等等,都讲得慷慨淋漓,我们听过了往往兴奋得睡不

着觉!”表舅王(降右)逢是冰心有生以来第一个好先生,由于他的善诱,她才发疯

似的爱上了诗,学对对子,看诗韵。冰心的父亲及其同事组织赛诗会,大家议定题

目,分头做诗。赛诗会总是晚上在冰心的书斋里举行,她就在一边旁听。至今她仍

能记得父亲那些朴实而富有“军人本色”的诗句,这不仅说明冰心的惊人的记忆力,

也足见父辈的文化生活对她产生的长远影响。这时候,她不仅做论文,也开始了写

诗。能找到的小说她差不多都看过了,兴趣转到课内书的学习上。

1910年,清朝海军大臣载洵曾视察烟台海军学校,为了控制海军,回京便派出

二十名满族学生到海军学校。翌年的春季运动会上,蕴积已久的满汉学生间的矛盾

爆发了出来。谢葆璋已被政府认为是“乱党”,因海军学校学生中有同盟会员、校

图书馆里订有为同盟会宣传的《民呼报》之类,所以要对他“撤职查办”。他听了

这消息和朋友的劝告后,立即辞职,于是冰心也告别了耳鬓厮磨多年的大海,随父

母回到福州。

归途中,振奋人心的辛亥革命爆发了。在上海虹口,冰心也像大人一样,抢看

当天的报纸,关心着革命的发展。她父亲的同班同学黎元洪将军签名的从湖北发出

的起义电报,

“祖父的前后房,只有他一个,和满屋满架的书,那里成了我的乐园,我一得空就

钻进去翻书看,我所看过的书,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清袁枚的笔记小说《子不语》,

还有我祖父的老友林纾(琴南)老先生翻译的线装的法国名著《茶花女遗事》。这

是我以后竭力搜求‘林译小说’的开始,也可以说是我追求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的开

始。”(《我的故乡》)

1912年,冰心考取了坐落在城内花巷的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第一次过起了

学校生活。她回忆说:“头几天我不很习惯,偷偷地流过许多眼泪,但我从来没有

对任何人说过,怕大家庭里那些本来就不赞成女孩子上学的长辈们,会出来劝我辍

学。”(《我的故乡》)

在女师,冰心只读了三个学期。中华民国成立后,海军部长黄钟瑛一封电报召

走了她的父亲,于是1913年,他们全家就到了北京。这一年,她没有正式读书。弟

弟们上课的时候,她呆在家里看母亲订阅的《妇女杂志》、《小说月报》之类。她

从杂志后面的“文苑栏”里,知道了“词”的形式,于是就开始阅读词。“到弟弟

们放了学,我就给他们说故事。不是根据着书,却也不是完全杜撰。只是将我看过

的新旧译著几百种的小说,人物布局,差来错去的胡凑,也自成片段,也能使小孩

子们,聚精凝神、笑啼间作。一年中,讲过三百多段信口开河的故事,写过几“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这种

“爱”,爱的力量,爱的色彩影响了她一生的文学创作。

1919年,摧枯拉朽的暴风骤雨洗刷着中国的河山,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作

家是时代的产儿,冰心,就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的

第一批现代作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女作家中,陈衡哲、袁昌英虽然在前,但作

品少,同期的庐隐和冯沅君、苏雪林虽曾有与冰心齐名之誉,但终没有她那样的名

气,稍晚一些的凌叔华、沉樱、白薇、陈学昭等人也不能相比。

冰心曾说过,是“五四”运动的惊雷把她“震”上创作道路的。

1918年秋,她从贝满女中毕业后即考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学习,目的是将来

成为一名医生。她父母都认为女孩长大后也应该就业。母亲讲过曾强烈刺激过她的

一句话:“女孩子的手指头,又当不了门闩!”当冰心懂事后,母亲便常常提醒她:

“现在你有机会和男孩子一样地上学,你就一定要争气,将来要出去工作,有了经

济独立的能力,你的手指头就和男孩子一样,能当门闩使了!”

但那时知识分子的道路只有两条:当教师或当医生。冰心说:“我是从入了正

式的学校起,就选了医生这个职业,主要的原因是我的母亲体弱多病,我和医生接

触得较多,医生来了,我在庭前阶下迎接,进屋来我就递茶倒水,伺候他洗手,仔

细地看他诊脉,看他开方。后来请到了西医,我就更感兴趣了,他用的体温表、听

诊器、血压计,我虽然不敢去碰,但还是向熟悉的医生,请教这些器械的构造和用

途。我觉得这些器械是很科学的,而我的母亲偏偏对听胸听背等诊病方法,很不习

惯,那时的女医生又极少,我就决定长大了要学医,好为我母亲看病。”(《从

“五四”到“四五”》)冰心的父亲也鼓励她说:“东亚病夫的中国,是很需要良

医的,你就学医吧!”

冰心从小立志学医,所以尽管爱好文学,但对于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

学、生物以至于天文、地质等科都特别用功,她都争取学好考好。冰心说:“那几

年我是埋头苦读,对于其他一切,几乎是不闻不问的。”

冰心在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一年级时,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那年。后来女大

并入燕京大学,称燕大女校。“五四”运动起时,她正陪着二弟住在德国医院养病,

“五四”运动的第二天,就被女校的学生会叫回来当文书,投入爱国运动的行列。

同时又被选为北京女学界联合一会的宣传股的成员。白天,她跟着当代表的大姐姐

们上街宣传,去大会旁听,募捐,晚上就写反帝反封建的各种文章。群众游行示威、

演说、火烧赵家楼……使这位刚要跨入青年行列的文静女子感奋不已。冰心说:

“从写宣传文章,发表宣传文章开始,这奔腾澎湃的划时代的中国青年爱国运动,

文化革新运动,这个强烈的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

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的种种问题。

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呼喊……静夜听来,连凄清悠远的

‘赛梨的萝卜咧’的叫卖声,以及敲震心弦的算命的锣声,都会引起我的许多感喟。”

(《从“五四”到“四五”》)

那时,联合会有自己的会刊,除了会刊登他们的宣传文字外,还要他们再找报

纸去发表。冰心找到《晨报副刊》,因为她的表兄刘放园先生,是《晨报》的编辑。

那时她才正式用白话写作,用的是她的学名谢婉莹,发表的是职务内应作的宣传文

字。冰心说:“放国表兄,觉得我还能写,便不断的寄《新潮》、《新青年》、

《改造》等士几种新出的杂志给我看。这时我看课外书的兴味,又突然浓厚起来。

我从书报上,知道了杜威和罗素,也知道了托尔斯泰和泰戈尔。这时我才懂得小说

里是有哲学的,我的爱小说的心情,又显著地浮现了。”“看了这些刊物上大、中

学生写的东西,我觉得反正大家都在试笔,我为什么不把我的试作,拿出去发表呢。”

“我酝酿了些时,写了一“下了学,便把书本丢开,一心只想做小说,

眼前的问题做完了,搜索枯肠的时候,一切回忆中的事物,都活跃了起来。快乐的

童年,大海,荷枪的兵士,供给了我许多的单调的材料。回忆中又渗入了一知半解,

肤浅零碎的哲理。第二期——1920年至1921年——的作品,小说便是《国旗》、

《鱼儿》、《一个不重要的兵丁》等等,散文便是《无限之生的界线》、《问答词》

等等。”(《冰心自一述》)

这时候,“她以为‘文艺好像射猎的女神’,而她是‘勇猛的狮子’,在她

‘逾山越岭,寻觅前途的时候’,受了文艺的‘当胸一箭’,于是她便从‘万丈的

悬崖上,倏然奔坠于’文艺的‘光华轻软的罗网之中’。她又以为‘文艺好像游牧

的仙子’,而她,则是‘温善的羔羊’,‘恬静无声地俯伏在她(文艺)杖竿之下’,

她又以为‘文艺好像花的仙子’,而她是‘勤恳的国丁’,‘深夜——清晨’,她

为文艺‘关心着无情的风雨’。”(茅盾:《冰心论》)

由于社会宣传活动和写作,她的理科的功课落后了很多,实验室的实验课,也

欠了不少,但都没有时间补上,也没法补。对于学习的前途冰心有不少焦虑,在她

左顾右盼之时,周围的人都劝说她弃理学文。朋友的意见终于使她改变了初衷,于

1921年理预科两年毕业后,就改入了文本科,而且还跳了一级。从此,她立志要走

文学这条道路了。

冰心还是一位颇为活跃的学生会积极分子。她译比利时著名作家梅德林克的

《青鸟》,自己还演《青鸟),为河北省文安县受灾的农民募集钱款,他们演出不

少场次。鲁迅曾陪着苏联著名盲作家爱罗先珂先后看过燕大演出的《青鸟》,爱罗

先珂说北大演戏没有燕大演得好。

这时候,冰心开始写《繁星》和《春水》。1921年9月1日,她在《繁星·自

序》里说:

一九一九年的冬夜,和弟弟冰仲围炉读泰戈尔(R·

Tagore)的《迷途之鸟》(StrayBirds)。冰仲和我说:“你不是常说

有时思想太零碎了,不容易写成“姊姊!你这些小故事,

也可以印在纸上么?”我就写下末一段,将它发表了。

冰心一直认为这两本诗集都是些“零碎的思想”,说:“《繁星》、《春水》

不是诗。至少那时的我,不在立意做诗。我对于新诗,还不了解,很怀疑,也不敢

尝试。我以为诗的重心,在内容而不在形式。同时无韵而冗长的诗,若是不分行来

写,又容易与‘诗的散文’相混。我写《繁星》,正如跋言中所说,因着看泰戈尔

的《飞鸟集》,而仿用他的形式,来收集我零碎的思想。”在《自述》里还说:

“我立意写诗还是受了《晨报》副刊记者的鼓励。1921年6月23日,我在西山写了一

段《可爱的》,寄到‘晨副’去,以后是这样的登出来了……”那时冰心正在西山

参加夏令营活动。冰心所说的记者,就是孙伏园先生。他在为这首诗写的按语里说:

“这“当时的我,在轰轰烈烈

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时代,却只注意到描写身边琐事,个人的经历与感受,既没有

表现劳动群众的情感思想,也没有用劳动人民所喜爱熟悉的语言形式……”这是诗

人心头的“文革”风雨尚未完全退去时对于《繁星》与《春水》的自我批评。

《繁星》包括小诗一六四题,于1923年1月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由商务印书

馆出版,曾再版多次,收入各种选本;《春水》包括小诗一八二题和《迎神曲》、

《送神曲》、《一朵白蔷薇》等二十九首诗,于1923年作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由

北新书局出版,曾再版多次,收入各家选本。

这两部较早发表和出版的诗集,是中国新诗奠基工程中一块功垂青史的砖石。

《繁星》和《春水》,有许多歌吟自然、母爱、人类之爱的晶莹清丽小诗。这

位带着自己的观察和一些苦闷,刚刚步入青年岁月的诗人,在大自然的长期熏陶、

家庭教育和教会学校的感化下,带着自己独有的思想感情和美学观念,以哲学家的

慧眼观察宇宙万汇,捕捉刹那间的思索,并将其感受(零碎的闪光的思想)注进短

小的诗行,赋以哲理。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繁星》十

人类呵,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

——《繁星》十二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

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繁星》十五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繁星》一五九

野地里的百合花,

只有自然

是你的朋友罢!

——《春水》五五

顺手拈来这几首小诗,便可见《繁星》、《春水》之一斑。其中许许多多抒情

的格言式小诗,趣味盎然,发人深思;当然,在那些闪闪发光的宝石中间,一层淡

淡的愁雾总是萦绕不断。

苏雪林在评论冰心的小诗时说:“中国新诗界,最早有天分的诗人,冰心女士,

不能不算一个。……她在《晨报副刊》上披露了《繁星》和《春水》之后,便一跃

而成为第一流的女诗人了。沈从文曾说冰心的作品‘是以奇迹的模样出现’的。

‘五四’时期许多中年和青年诗人,‘在荒凉寂寞的沙漠中,这一群探险家,摸索

着向着目的地前进。半途跌倒者有之,得一块认为适意的土地而暂时安顿下来者有

之,跌跌撞撞,永远向前盲进者有之,……冰心,并没有费功于试探,她好像靠她

那女性特具的敏锐感觉。催眠似的指导自己的径路,一寻便寻到了一块绿洲。这块

绿洲也有蓊然如云的树木,有清莹澄澈的流泉,有美丽的歌鸟,有驯良可爱的小兽……

冰心便从从容容在那里建设她的诗的王国了。”(《二三十年代作家与作品》)。

自冰心发表那些清新隽永的小诗之后,模仿者接踵而至,一时竟成一派,曰

“冰心体”。但效颦的成功者甚寡,所以苏雪林说:“与原作相较,则面目精神都

有大相径庭者在:前者是天然的,后者是人为的;前者抓住刹那灵感,后者则借重

推敲;前者如芙蓉出水,秀韵天成,后者如剪纸花,色香皆假;前者如古时神人餐

冰饮雪,后者则满身烟火气,尘俗可憎。我最爱梅脱灵克(梅德林克)《青鸟》有

‘玫瑰之乍醒,水之微笑,琥珀之露,破晓之青苍’之语,冰心小诗恰可当得此语……”

冰心的小诗清隽、秀逸、淡远,这同她的散文有颇多的相似之处。赵景深说她

的诗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字的清新,一是回忆的甜蜜”。苏雪林则借冰心论泰戈

尔文字的四个字——“澄澈”与“凄美”,来概括她的小诗的艺术风格,认为这四

字正是女诗人的夫子自道。

冰心的这三百多题小诗的内容颇为广阔,所写的都是人类生活中的共同事物;

但是若没有哲人之眼,诗人之心,是不会发现那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内涵的哲理

的,也不会抓住常人所无法猜透的妙意。而冰心,却通过“一朵云,一片石,一阵

浪花的呜咽,一声小鸟的娇啼,都能发见其中的妙理;甚至连一秒钟间所得于轨道

边花石的印象也能变成这一段‘神奇的文字”’。苏雪林说冰心的诗,虽是几句,

有时数万言的哲学讲义都解释不出来,而“她只以十余字便清清楚楚表现出来了”。

当然这些含蓄的抒情哲理小诗中,也有不可捉摸的思想、蒙防的意识,可一任读者

猜想、意会、想象,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兼可称为艺术上的一个优点。

人们素称冰心是“闺秀派”的先驱和代表,这大概同她的生活、性格,尤其是

早期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分不开。整个说来,冰心的文字虽有女作家特具的那种细腻、

清新、俏丽之美,但是并不乏深沉、庄严之美,二者是同时体现在作品之中的。

冰心的诗作里,有微笑,也有泪珠。那时,刚刚入世的诗人,很少有涉世的经

验,对世界、人生的了解,多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现实是什么,前途是什么,单纯

的诗人并不真正清楚,所以在她的诗里,有令人陶醉的开着艳丽小花的绿洲,也有

长满荆棘的荒冢,有时阴云也蒙住她的感情,风雨也苦苦折磨她的心。于是诗人的

园地里,便结出各样的果儿:向往的,追求的,爱的,憎的,也有幻灭的……,同

当时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冰心也有茫然感,在她的诗里也留下了投影:

“我的心呵!

你昨天告诉我,

世界是欢乐的,

今天又告诉我,

世界是失望的;

明天的语言又是什么?

教我如何相信你!

在那个大动荡的时代,当心中的风雨来了的时候,冰心不知道该到哪儿去,只

好躲到母亲的怀里,只有母亲才是“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诗中的一种无可奈

何之感,曾悄悄地触动过许多人,可见,此种情绪也具有时代另一面的色彩。

冰心的清丽润秀的小诗,恬淡自然,绝大部分是自由的、无韵的,没有矫揉造

作之痕。从内容上讲,“她望着繁星,对着大海,赞美自然,爱慕善良,探索真理。

在夜气如磐、大地沉沉的当时,她告诉人们要追求真善美,憎恨假恶丑”(秦牧

《一代女作家的光辉劳绩》),给人美感,给人认识,起了一定的启蒙作用,不少

“这时我的注意力,不在小说,而

在通讯。因为我觉得用通讯体裁来写文字,有个对象,情感比较容易着实。同时通

讯也最自由,可以在一段文字中,说许多零碎有趣的事,结果在美三年中,写成了

二十九封寄小读者的信,我原来是想用小孩子口气,说天真话的,不想越写越不像!

这是个不可避免的失败。但是我三年中的国外的经历,和病中的感想却因此能很自

由的速记下来……”

《寄小读者》是冰心早期散文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最早的作品,是

中国新文学史中一块晶莹闪光的宝石,在现代散文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1923年7月的一天,在北京中剪子巷一家书房里冰心开始写第一“我是你们天真队伍里的一个落伍者——然

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

是个小孩子。为着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时止,我恳切的希望你

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

从此她那颗童心一直保护到今天,一直是孩子们的最忠实的朋友。

《寄小读者》其中绝大部分写于1923年和1924年。1926年7月,当她一踏上祖国

的土地便喊着:“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祖国的海波,

一声声的洗淡了我心中个个的梦中人影。母亲!梦中人只是梦中人,除了你,谁是

我永久灵魂之归宿?”她写了寄小读者最后两“正不知北京怎样,中国又怎样了?”她觉得她的心情酷似华兹华

斯《我在不相识的人中间旅行》诗中所表现的那种对祖国的爱。她时刻眷恋着祖国,

无休止地做着温暖的乡梦。

关于这部书的写作,冰心在四版自序里说:“假如文学的创作,是由于不可遏

抑的灵感,则我的作品之中,只有这一本是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了,这书中的对象,

是我挚爱思慈的母亲…她的爱,使我由生中求死——要担负别人的痛苦;使我由死

中求生——要忘记自己的痛苦。……这书中有幼稚的欢乐,也有天真的眼泪。”

《寄小读者》先后再版了几十次,它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巴金在《冰心著作集·后记》里说:“从她的作品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

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里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

的母爱。”冰心的母爱和爱祖国、爱儿童、爱生活是分不开的。

平时我们读或评论《寄小读者》,往往只注意它内涵的那热烈而缠绵的母爱、

儿童爱以及绚丽多姿的美的自然,诸如“我小时曾为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为一只

受伤的黄雀呜咽,我小时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我小时未曾

做过不仁爱的事情……”等所表白的思想和那比比皆是的诗情画意。而一方面不太

多的抒写,却常被忽视。比如,当车过泰安时,她忽然忆起了临城劫车的事,“我

这时心中只憧憬着梁山好汉的生活,武松、林冲、鲁智深的生活。我不是羡慕什么

分金阁,剥皮亭,我羡慕那种激越豪放,大刀阔斧的胸襟!”(《通讯二》)当她

到了临城站时,曾看见了一队又放炮仗,又吹喇叭的兵,但“我很失望,我竟不曾

看见一个穿夜行衣服,带镖背剑,来去如飞的人。”(《通讯四》)当她听到美洲

红人酋长威叩落亚坠崖自杀,山因此得名时,她便“以山势‘英雄’而威叩落亚死

的太‘儿女’为恨”,于是,“每天黄昏独自到山顶看日落,看夕阳自威叩落亚的

最高峰尖下坠,其红如火!……大地上只山岭纵横,看不出一点文化文明之踪迹!

这时我往往神游于数百年前,想此山正是束额插羽,奔走如飞的红人的世界。我微

微的起了悲哀。红人的身躯壮硕,容貌黝红而伟丽,与中国人种相似。只是不讲智

力,受制被驱于白人,便沦于万劫不复之地!”(《通讯二十二》)在《通讯二十

七》中,她写了力士搏狮,讲到一败涂地的拿破仑和建立不世之功的惠灵吞,还讲

到“人生中之各趣,我便愿遍尝!——我甘心乐意以别的泪与病的血为蛰,推开了

生命的宫门。”“领略人生,要如滚针毡,用血肉之躯去追挨遍尝。要他针针见血!”

这些其中的生命力量和庄严,是冰心作品中的一个应当重视的光辉的组成部分。

除《寄小读者》之外,她这时期的散文集还有《往事》(1920年后在《小说月

报》上连载,在美国留学期间写了后二十则)和《山中杂记》,内容和艺术特色都

和《寄小读者》没有多大的异同。

冰心是最富有诗情的散文大家,其艺术成就曾得到许多作家的赞扬和肯定。郁

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说:

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

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记得雪莱的咏云雀的诗里,仿佛曾说过

云雀是初生的欢喜的化身,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星辰,是同月光一

样来把歌声散溢于宇宙之中的使者,是红霓的彩滴要自愧不如

的妙音的雨师,是……这一首千古的杰作,我现在记也记不清

了,总而言之,把一首诗全部拿来,以诗人赞美云雀的清词妙句,

一字不易地用在冰心女士的散文批评之上,我想是最适当也没

有的事情。

女士的故乡是福建,福建的秀丽的山水,自然也影响到了她

的作风,虽然她并不是在福建长大的。十余年前,当她二十几岁

的时候孤身留学在美国,慰冰湖,青山,沙穰,大西洋海滨,白岭,

成叩落亚,银湖,沽湖等佳山水处,都助长了她的诗思,美化了她

的文体。

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

女,同病者之爱,使她的笔底有了像温泉水似的柔情。她的写异

性爱的文字不多,写自己的两性间的苦闷的地方独少的原因,一

半也因为她的思想纯洁,把她的爱宇宙化了秘密化了的原故。

我以为读了冰心女士的作品,就能够了解中国一切历史上

的才女的心情;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

士的生平,亦即是女士的文章之极致。

郁达夫对冰心的早期散文作了全面的评价,其中的不少观点是得当而中肯的。

当然冰心的早期散文也有其局限。比如太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母爱的作用,“她

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团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

的儿女,便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只有普天下的母亲的爱,或隐或显,或出或没;

不论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灵的度量衡来推测;我的母亲对于我,你的母亲

对于你,她的和他的母亲对于她和他;她们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

(《通讯十》)母爱是黑暗社会中使人生得其安慰和温暖的春神,但母爱是不同的。

社会里普遍存在着爱和恨,只是“爱”是不能使社会变成一个极乐世界的。当时的

冰心给人们的只是一颗“爱”心。爱的哲学,主导着她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另一面,

《寄小读者》等,如果只是以小朋友为对象,显然是深奥了,不少道理和语言,他

们不一定能够理解。所以茅盾批评道:“指名是给小朋友的《寄小读者》和《山中

杂记》,实在是要‘少年老成’的小孩子或者‘犹有童心’的‘大孩子’方才读去

有味儿。在这里,我们又觉得冰心女士又以她的小范围的标准去衡量一般的小孩子。”

(《冰心论》)这一点冰心自己在解放后也提到过。

三年美国留学生活中,冰心除了写散文外,还写了小说,如《悟》、《剧后》

等,诗如《赴敌》、《赞美》、《所见》等。在美国的最后一年,大半的光阴都用

在汉诗的英译方面,翻译我国著名古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漱玉集》,并以此作为她

的硕士论文,结束了学生生活。这一年,她创作的东西并不多。

1926年7月,冰心获得威尔斯利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即在燕京大学文学系任教,

同时还在清华大学兼课。她整天忙于课务,家又远在上海,假期和空下来的时间,

差不多都用在南下和北上之中,以及和海外的未婚夫吴文藻的通信里,写作很少。

1928年,她写了一首《我爱,归来吧,我爱!》的诗,是遥寄远在美国学习的吴文

藻的。这大概是她一生中公开发表的唯一的爱情诗。这几年,“简直没有写出一个

字”,这是冰心颇为遗憾的。

1929年6月,在燕大校园南大地六十号,二十九岁的冰心与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

结婚。她回忆说:“我们结婚之后,正是两家多事之秋。我的母亲和藻的父亲相继

逝世。我们的光阴,完全用在痛苦奔波之中。这时期内我只写了两知识分子的软弱性。短

“《超人》发表于

1921年,立刻引起了热烈的注意,而且引起了摹仿(刘纲的《冷冰冰的心》,见

《小说月报》第十三卷三号),并不是偶然的事。因为‘人生究竟是什么’?支配

人生的,是‘爱’呢,还是‘憎’?在当时一般青年的心里,正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超人》在文坛上引起热烈的注意,说

明了作者和广大读者对人生的探索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小说里的主人公何彬是

个信奉“爱和怜悯都是恶”,对一切都极冷漠的人,但由于禄儿的“我有一个母亲,

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亲吗?她一定是爱先生的。这样我的

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几句话感动得使他痛哭流涕,似乎是良心发现,

立刻认为“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冰心的“爱”的哲学至此便算完

成了。当然在美国留学期间写的那“地狱如何生成,星辰如何运转,霜露如何凝

结,植物如何开花,如何结果……这一切,只为着爱!”“茫茫大地上,岂止人类

有母亲?凡一切有知有情,无不有母亲。有了母亲,世上便随处种下了爱的种子。

于是溪泉欣欣的流着,小鸟欣欣的唱着,杂花欣欣的开着,走兽欣欣的奔跃着,人

类欣欣的生活着。万物的母亲彼此互爱着,万物的子女,彼此互爱着,同情互助之

中,这载着众生的古地,便不住的纤徐前进。懿哉!宇宙间的爱力,从兹千变万化

的流转运行了。”这便是冰心所认为的母爱的伟大力量。当时她的人生观、世界观、

文艺观均受“爱的哲学”的主宰,她是以“爱”的观念观察和理解社会上的一切的,

而对现实了解太少,认为人间的隔膜与罪恶,完全是由于人们不相爱的结果,只觉

得母亲是人类的“灵魂的安顿”的所在地,母亲的爱是温暖人间的春光。

阿英在《现代中国女作家》(原署黄英)一书中评论冰心说:“和其他的作家

一样,她对于宇宙的了解,是充满着神秘的幻想;她同样的感到,在这个世界之外,

还有一种不可测度的神秘的足以诱惑人们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她颠倒了,使她麻

醉了,使她对于时间问题不得不冷淡起来。她只是努力于超自然的世界的追求,对

一切社会事业表示嫌恶仿惶,她所认识的,只有精神世界。因此,对于生命,她也

就不能获得一种正确的了解,而沉缅于各种唯心的说明之中,处处表示了她的不可

解决的矛盾。”“但由于自然界的陶醉,母爱的浸润,她却感到了伟大的‘宇宙的

爱’的存在。她对于社会的失望,人间的隔膜,纵使表示了极端的烦恼,可是,这

一切,都被‘宇宙的爱’与‘母性的爱’的力量抑压了,征服了。所以,她的思想,

即使陷于悲观伤感,却还不至于颓废,失望。”冰心所以没有失望,是因为她那时

期手里有一面“爱”的旗帜,是“爱的哲学”给了她希望和光明。

陈西滢对冰心早期的小说曾有一句著名的评论:“(超人》里大部分的小说,

一望而知是一个没有出过学校门的聪明女子的作品,人物和情节都离实际太远了。”

(《西滢闲话》)这句话切中了冰心小说的弱点。这主要是因为作者优裕的生活,

限制了她的生活视野。但不管怎样,她的“问题小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

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也都是那个以“狂人”为首的激流勇进的队伍里的成员,他们

不同的声音,或强或弱地也都汇入了时代的呐喊;揭露了一些社会矛盾,反映出对

封建势力的不满,尤其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对人生的探索、追求。

当中国历史穿过风雨跋涉到1931年的时候,苦难的大地不断成长出新的因素。

自然,冰心不仅听到炮声和呻吟,也看到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群。于是她那“爱的

哲学”里,萌生出叛逆的成分。就在这一年,冰心写出了另一“你将永远

是花房里的一盆小花,风雨不侵的在划一的温度之下,娇嫩的开放着。我呢,是道

旁的小草。人们的践踏和狂风暴雨,我都须忍受。你从玻璃窗里,遥遥的外望,也

许会可怜我。然而在我的头上,有无限阔大的天空;在我的四周,有呼吸不尽的空

气。有自由的蝴蝶和蟋蟀在我的旁边歌唱飞翔。我的勇敢的卑微的同伴,是烧不尽

割不完的。在人们脚下,青青的点缀遍了全世界!”

从《分》发表之后,冰心又写了《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等等,这

些小说都显示出更深的社会内容,大异于以前的作品,这无疑是冰心的成熟和进步。

冰心在她的《自述》里曾写道:

我觉得我如同一个卖花的老者,挑着早春的淡弱的花朵,歇

担在途中。在我喘息挥汗之顷,我看见许多少年精壮的园丁,满

挑着鲜艳的花,葱绿的草,和红熟的果儿,从我面前如飞的过去。

我看着只有惊讶,只有艳羡,只有悲哀。然而我仍想努力!我知

道我的弱点,也知道我的长处。我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也没有

喷溢的情感,然而我有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同情。在平凡的小小

的事物上,我仍宝贵着自己的一方园地。我要裁下平凡的小小的

花,给平凡的人看!

每个作家,企图描写什么,都必须有他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感受和认识。关于

小说创作,冰心曾多次说:“我所写的社会问题,还不是我从未接触过的工人农民

中的问题,而是我自己周围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些小说里,给予他们的就只

是灰色的阴暗的结局,问题中的主人翁,个个是消沉下去,憔悴了下去,抑郁了下

去。我没有给他们以一线光明的希望!理由是:我不是身当其境的人,就还不会焦

思苦想出死中求生的办法,而在我自己还没有找到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工农大

众,而坚决和他们结合之前,这一线光明我是指不出来的!那时,我还没有体会到

这一些,我只想把我所看到听到的种种问题,用小说的形式写出来。”(《从“五

四”到“四五”》)这是冰心十分合乎实际而又十分诚恳的自白。当然,描写自己

熟悉的人群及其生活,就是一位诚实作家的伟大人格。

“一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生活的圈子无论多么狭小,也总会受到周围气流

的冲击和激荡。”

三十年代,中国到了最危急的关头。每个中国人对国家、民族的前途,都开始

有了自己的认识,做出自己的选择。

1936年,吴文藻教授因获得“罗氏基金会”游学教授奖金而前往欧美访问,冰

心同行。行前,郑振铎在上海为他们饯行,冰心初次会见茅盾、胡愈之等人。在欧

美游历了一年,所见所闻,在冰心心底投下了浓重的暗影,同怀着亲亲的母爱、儿

童爱,礼赞云霞的变幻,大海的壮阔、繁星的灿烂的第一次赴美留学的情况十分不

同,她感到不满和失望。当一回到祖国,正赶上卢沟桥“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

发,她从此开始了流离迁徙的生活。

1938年9月,她全家迁居到云南昆明,吴文藻任云南大学教授。那时期,物价飞

涨,一日数变,作家的生活得不到保证,冰心身体虽然不好,但是为了生活,还不

得不扶病执笔。1940年底到四川重庆,从事文化救亡活动,在国民党当局的监视下,

曾主编《妇女文化》半月刊。1941年,在重庆大后方文艺界欢迎冰心、巴金的集会

上,她第一次见到周恩来。1941年至1947年,她曾任国民党政府国民参政会议参政

员。这时,她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员,因病久住在重庆郊外的歌乐山,

深居简出。但文艺界的朋友倒是不断登山造访,其中就有郭沫若、老舍、冯乃超等

人,他们同冰心一起在山坡的浓荫下,望着如带的嘉陵江,畅谈国事、家事和文艺。

他们第一次在歌乐山相聚几天后,老舍给冰心送来了郭沫若赠送的写有一首五律的

条幅:

怪道新词少,

病依江上楼。

碧帘锁烟霭,

红烛映清流。

婉婉唱随乐,

殷殷家国忧。

微怜松石瘦,

贞静立山头。

这首诗,写的正是那时的冰心。在这个艰难的历史时期,她以“男士”为笔名

陆续发表了十六“写

了十四个女人的事,连带着也呈露了我的一生,我这一生只是一片淡薄的云,烘托

着这一天的晶莹的月!我对于女人的看法,自己相信是很平淡,很稳静,很健全。

她既不是诗人笔下的天仙,也不是失恋人心中的魔鬼,她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有感

情有理性的动物。不过她感觉得更锐敏,反应得更迅速,表现得也更活跃。因此,

她比男人多些颜色,也多些声音。在各种性格上,她也容易走向极端。她比我们更

温柔,也更勇敢;更活泼,也更深沉;更细腻,也更尖刻……世界若没有女人,真

不知这世界要变成怎么样子!我所能想象得到的是: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

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她还说,

上帝创造了女人,“就是叫她来爱,来维持这个世界。她是上帝的化生工厂,一架

‘爱’的机器。不必说人,就是任何生物,只要一带上个‘女’字,她就这样‘无

我’的,无条件的爱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里,在冰心以男性的语气对于女人的谈论中,我们又在她的思想深处,清楚

地看到了‘母爱’的注释。

在四川,那段难忘的生活,使她了解了许多过去不曾了解的事实,明白了许多

过去不曾明白的道理。她在《从“五四”到“四五”》一文中回忆说,在大西南的

昆明和重庆,尤其是在重庆,经验使她得出这样的认识:中国的希望是寄托在中国

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真正抗战的中国工农大众身上。

1946年冬,冰心全家去日本,吴文藻教授任中国驻日代表团政治组组长,冰心

同当时日本文艺界知名人士有着密切的来往。1949年,应日本著名文学家——东京

大学(原帝国大学)中国新文学系主任、冰心著作译者仓石武四郎的邀请,她在该

校开设中国文学课程,成为女性进入东京大学担任教授之职的第一人。

冰心来到东京的第二年,多难的祖国,又被推入内战的火海。她好像也置身于

战火,心清惶惶,为祖国痛苦着,创作的心绪像遇霜的秋叶,逐日枯萎。人的信仰,

像一座雄伟的建筑,并非一日所成,而是经过漫长的岁月建成的。在抗日战争中,

她所获得的信任和希望之焰,在日本更加燃烧起来。她从香港朋友那里秘密地弄到

几本革命著作。有时跑到海边,靠着岩石,任凭浪花溅湿衣裳,潜心阅读,并“偷

偷地收听解放区的广播”。冰心说:“1949年10月,祖国解放的消息传来,我感到

了毕生未曾有过的欢乐。”她觉得,祖国和人民真正有了光明,她那逐渐形成的理

想,也有了具体的寄托。

作家是思想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啊!但是冰心一家要

从日本回国并非容易。冰心说:“我们是解放后1951年回来的,解放的时候我们就

想回来,但是回不来,因为我们去的时候车的是国民党政府的护照。后来正好美国

的耶鲁大学要请我们去,我们就拿耶鲁的聘书给台湾签护照,立刻就批了。在日本

时,两个女儿都读圣心学校,离日前我还去圣心,请她们校长写封转学信,把她们

转到耶鲁,所以她们的同学都以为我们要去美国。他们批了护照之后,我们就到了

香港。那时我的两个女儿一个十四,一个十二。我们一到香港,就把耶鲁大学的聘

书和路费退了回去。于是,我们从香港经广州回到了北京。我还有个儿子,他是第

一个回国的,那时他才十八岁。在日本时,他在美国学校念书,念完中学之后没有

大学可进,美国朋友想让他到美国读书,他不肯去,要回国。后来我们说要送他去

香港上大学。我们给他买了船票,从日本开船,经塘沽,他一到塘沽,就溜了下来,

到了北京,进北京大学学建筑。他每次写信给我们,都是先寄到香港,再从香港转

到日本;我们给他写信也由香港转……”

这条坎坷之路,有荆棘,有虎狼,我们读者只知道冰心作品里所含蕴的爱国心

肠,而不了解那一首从未写成文字的异常动人心弦的爱国心曲,不知道她是冒着生

命危险,才辗转回到祖国的怀抱,完成生命旅途中一次最后的转折……

侨居日本五年,冰心所写作品不多,一些散文小品如《寄日本小读者》,散见

于《东大周刊》及日本一些报刊杂志。

冰心,拥抱祖国母亲,也终于找到了真正的母爱。

“一踏上了我挚爱的国土,我所看到的就是新人新事:广大的工农大众,以洋

溢的主人翁的自豪感,在疮痍初复的大地上,欢欣辛勤地劳动……”

这时,她拿起生花之笔,开始了勤奋的创作生活,写了《归来以后》等作品;

冰心说,从此,“我的创作生活又揭开了新的一页。”、

1952年仲夏的一个傍晚,周恩来在中南海招待冰心和吴文藻教授,对他们回祖

国参加建设表示欢迎,井询问子女的情况。冰心说,儿子已入大学,两个女儿都在

中学。总理问:“她们想学什么?”“大的想学历史,小的想学医。”冰心答。总

理说:“年青人从外国学来的语言,口音比较正确,你是不是可以跟孩子们商量商

量,她们可不可以念外语?”以后,她的两个女儿吴冰和吴青,都读了外语,都成

为北京外国语学院英文系教授。

1953年,由丁玲和老舍介绍,冰心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解放后,她把主要精力

都放在为孩子们的写作上。她一直认为,一给儿童写作,对象虽小,而意义却不小,

因为,儿童是大树的幼芽”。她曾同张天翼等人领导了北京的儿童文学创作活动,

培养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家。

正当冰心发奋创作的时候,1957年反右斗争的风雨推开她家的大门,袭击了吴

文藻教授。几十年风雨同舟的夫妻,其命运哪能分开?冰心的感情也像受了雷击一

样,她是痛苦的,不解的。这时候,周恩来总理让邓颖超把她接到家里,安慰她,

鼓励她。

1958年,严文井、张天翼向冰心提议再写《寄小读者》;她欣然接受,捡起了

已经中断二十多年的“通讯”。这一年的3月11日,她给小朋友写了《再寄小读者·

通讯一》。这“在这不平常的春天里,我又极其真切,极其炽热地想

起你们来了,……我如今再拿起这支笔来,给你们写通讯,不论我走到哪里,我要

把热爱你们的心,带到哪里!”是的,她没有食言,从北京,写到意大利的巴利城、

罗马、威尼斯,瑞士的波尔尼,英国的爱丁堡。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没有吝啬自己

的汗滴,把丰富的上等精神补品贡献给千百万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像殷勤的园丁,

培育了满园鲜花!

冰心像一位天才的画家,解放后她用散文的形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百卉葳

蕤、生机盎然的生活画面。她在《小桔灯·新版后记》里说。“这里有我们社会主

义祖国的孩子,也有我们友好的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也有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

荣的许多景象,也有世界各地使我怀念使我低徊的山山水水。……而祖国的社会主

义的建设成就和国外的山山水水,更像一幅幅雄伟美丽的画卷,拉过了我的面前。”

这是《小桔灯》的主要内容,也是冰心回国后文学创作的概括。

1966年,文化大革命平地而起,横冲直撞,到处是史无前例的大破坏。冰心没

有幸免——抄家、批斗、劳改,使她整整搁笔十年。1970年,冰心和吴文藻,告别

永居的老屋,一起到湖北沙洋“五七”干校劳动:种麦子、点豆子、看青、摘棉花,

这位作家长达十年的空白稿纸上,写满了检查,覆盖着尘沙。逆境中,又是周总理

亲自出面保护她。1972年秋,总理还对冰心说:“你我年龄都不小了,对党对人民

就只有鞠躬尽瘁四个字了。”总理的安慰和鼓励,使一直抱着希望的冰心度过国家

和个人生活中最黑暗的时期,终于盼到春回大地,举着一面红旗,又“步履轻健地

走在年老人和年轻人的队伍里”……

当冰心回到魂索梦绕的祖国,她感到了“从‘五四’以来从未有过的写作热情,

和‘五四’时代还没有感到的自由和幸福”。她热情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1954年

以来,她被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年和1979年,分别在第三和第四

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

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1978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先后十三次出

国,访问过印度、日本、苏联、英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

员出席过“世界母亲大会”、“亚非作家会议”等国际会议,对增进人民友好、加

强世界和平及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解放后,冰心的创作是丰富的。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旧作《冰

心小说散文选集》之后,又出版了新作《陶奇的暑期日记》、《还乡杂记》、《归

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樱花与友谊》

及解放后的散文选集《小桔灯》(1960年,作家出版社初版;1978年,人民文学出

版社新版)。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冰心选集》。冰心的不少作品被介绍

到国外,被译为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出版,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另外,

她还翻译出版了泰戈尔的《园丁集》、(印度童话集》、《印度民间故事》、《吉

檀迦利》、《泰戈尔选集·诗集》(与石真合译)、《泰戈尔剧作集》、《马亨德

拉诗抄》(与孙用合译)、《燃灯集》(诗集)、《世界史》(两卷)及《世界史

纲》。

“四人帮”覆灭后,她怀着一颗爱心,在她最喜欢的儿童读物《儿童时代》上

发表《三寄小读者》,使她的青春和新时代的春色、纯洁向上的孩子交融在一起。

从《寄小读者》,到《再寄小读者》,再到《三寄小读者》,前后五十多年,这不

仅是冰心所走的文学之路,也是她跋涉的人生之路。它们的文字,固然同样清丽可

爱,但思想情调迥然不同,可以说,三个《寄小读者》反映了三个时代。

1980年,她的《小桔灯》等,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她同

年发表在《北方文学》三月“女作家专号”上的短“‘八十’一上两个字,总不能使我相信我竟然已经八十岁了!”她不服老,

“天真”到了不知老之已至的地步。她说是千千万万的小朋友给她的“天真”,小

读者的热情回响使她永远年轻!西谚云“生命从四十岁开始”。冰心说:“我想从

1981年起,病好后再好好练习写字,练习走路,‘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努力和小

朋友一同前进!”八十年代初,先后出版了散文小说集《晚晴集》(1980年,百花

文艺出版社)、散文集《三寄小读者》(1981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及《记事珠》

(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冰心论创作》(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冰心散文选》(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冰心选集》(1983年,四川人民

出版社)等。

从1982年起,至1993年12月,卓如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编的《冰心文集》(包括

小说、诗歌、解放前的散文、中国成立后的散文和文艺杂著)陆续出版。冰心在

《序》里说:“回溯我八十多年的生活,经过了几个‘朝代’。我的生命的道路,

如同一道小溪,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它有

时经过荒芜的平野,也有时经过青绿的丘陵,于是这流水的声音,有时凝涩,也有

时通畅,但它还是不停地流着。”从这部六卷本的文集中,读者能清晰地“看到有

一个二十世纪出生的中国人,在她自己大半生的生活环境里”,所跋涉的足迹,能

听到她真实的心声……虽然她的年轮已经绕过九旬,却仍然创作不辍,天天对着稿

纸倾吐心声,1987以来,相继在《北京日报》、《人民文学》、《收获》、《人民

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与人民、与祖国共命运的小说《万般皆上品……》、《远来

的和尚》、《落价》、《干涉》及许多散文,出版《冰心近作选》(1991年,作家

出版社)。那二十世纪的同龄人,

写到二十一世纪去吧!

1981年10月5日初稿

1995年1月10日修订

【篇三】静寂的园子巴金

这一年除夕的前一天是高家规定吃年饭的日子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这一年除夕的前一天是高家规定吃年饭的日子。他们又把吃年饭叫做“团年”。这天下午觉慧和觉民一起到觉新的事务所去。他们在“华洋书报流通处”买了几本新杂志,还买了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翻译小说《前夜》。

他们刚走到觉新的办公室门口,就听见里面算盘珠子的响声,他们掀起门帘进去。

“你出来了?”觉新看见觉慧进来,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不觉吃惊地问道。

“我这几天都在外面,你还不晓得?”觉慧笑着回答。

“那么,爷爷晓得了怎么办?”觉新现出了为难的样子,但是他仍旧埋下头去拨算盘珠子。

“我管不了这许多,他晓得,我也不怕,”觉慧冷淡地说。觉新又抬头看了觉慧一眼,便不再说话了。他只把眉头皱了皱,继续拨算盘珠子。

“不要紧,爷爷哪儿记得这许多事情?我想他一定早忘记了,”觉民在旁边解释道,他就在窗前那把藤椅上坐下来。觉慧也拿着《前夜》坐在墙边一把椅子上。他随意翻着书页,口里念着:

“爱情是个伟大的字,伟大的感觉……但是你所说的是什么样的爱情呢?

什么样的爱情吗?什么样的爱情都可以。若是你爱恋……一心去爱恋。”

觉新和觉民都抬起头带着惊疑的眼光看了他两眼,但是他并不觉得,依旧用同样的调子念下去:

“爱情的热望,幸福的热望,除此而外,再没有什么了!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一股热气在他的身体内直往上冲,他激动得连手也颤抖起来,他不能够再念下去,便把书阖上,端起茶碗大大地喝了几口。

屋子里宁静了片刻,算盘珠子的声音也已经停止了。

“这样的社会,才有这样的人生!”觉慧觉得沉闷难受,愤愤不平地说。“这种生活简直是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他无意间遇见了觉新的茫然的眼光,连忙掉过头去,又看见剑云的忧郁的、忍受的表情。他转眼去看觉民,觉民埋着头在看书。屋子里是死一般的静寂。他觉得什么东西在咬他的心。他不能忍受地叫起来:

“为什么你们都不说话?……你们,你们都该诅咒!”众人惊讶地望着他,不知道他为什么缘故大叫。

“为什么要诅咒我们?”觉民阖了书温和地问:“我们跟你一样,都在这个大家庭里面讨生活。”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觉慧依旧愤恨地说。“你们总是忍受,你们一点也不反抗。你们究竟要忍受多久?你们口里说反对旧家庭,实际上你们却拥护旧家庭。……你们是矛盾的,你们都是矛盾的!”这时候他忘记了他自己也是矛盾的。

“三弟,平静点,你这样吵又有什么好处?”觉民依旧温和地说,“我们的痛苦不见得就比你的小。”

觉慧无意间掉过头,又遇见觉新的眼光,这眼光忧郁地望着他,好像在责备他似的。他埋下头去,翻开手里的书,过了一会儿,他的声音又响了:

“我们不是命运和自然的爱子,我们只是劳动者。在我们这黯淡的生活里,也有我们自己的骄傲,自己的幸福!” 

“幸福?幸福究竟在什么地方?人间果然有所谓幸福吗?”觉新叹息道。

觉慧看了觉新一眼,又埋下头把书页往前面翻过去,翻到有折痕的一页,便高声念着下面的话,好像在答复觉新一般: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三弟,请你不要念了,”觉新痛苦地哀求道。

“为什么?”觉慧追问。

“你不晓得我心里很难受。我不是青年,我没有青春。我没有幸福,而且也永远不会有幸福,”这几句话在别人说来也许是很愤激的,然而到觉新的口里却只有悲伤的调子。

“三弟,你刚才念和话很不错。我不是命运和自然的爱子,我只是一个劳动者。”觉新望着觉慧凄凉地笑了笑,接着又说,“然而我却是一人没有自己的幸福的劳动者,我――”他刚说了一个“我”字,忽然听见窗外的咳嗽声,便现出惊惶的神情,改变了语调低声对觉慧说:“爷爷来了,怎么办?”

觉慧稍微现出吃惊的样子,但是马上又安静了。他淡淡地说:“有什么要紧?他又不会吃人。”

果然高老太爷揭起门帘走了进来,仆人苏福跟在他后面,在门口站住了。房里的四个人都站起来招呼他。觉民还把藤椅让给他坐。

“你们都在这儿!”高老太爷的暗黄色的脸上现出了笑容,大概因为心里高兴,相貌也显得亲切了。他温和地说:“你们可以回去了,今天‘团年’,大家早点回家罢。”他在窗前的藤椅上坐下去。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又站起来说:“新儿,我要买点东西,你跟我去看看。”他等觉新应了一声,便推开门帘,举起他那穿棉鞋的脚跨出了门槛。觉新和苏福也跟着出去了。觉民看见祖父出去了,便对着觉慧伸出舌头,笑道:“他果然把你的事忘记了。”

“如果我像大哥那样服从,恐怕会永远关在家里,”觉慧接口说,“我们早些走,免得再碰见爷爷。”

“好罢,”觉民答应了一声,一道走了出来。

在路上觉慧很兴奋。他把过去的坟墓又深深地封闭了。他想着:“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他又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庆幸了。

(节选自巴金《家》,有删改)

19.文中两处画线的地方都写到觉新“拨算盘珠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4分)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分)

(1)分析画线①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分)

(2)解释画线②处的含意。(2分)

21.文中的觉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分)

22.结尾处觉慧为什么“又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庆幸了”?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19.(1)第一次“拨算盘珠子”,表现了觉新为难的心理状态。(2分。答出“为难”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2)第二次“拨算盘珠子”,表现了觉新担忧、无奈、失望、妥协等心理状态,也表现出觉新软弱的性格。(2分。答出“担忧、无奈、失望、妥协”等词语中的一个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0.(1)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用“颤抖”“端”“喝”等动词,表现出觉慧内心激动时的状态。(共2分,手法1分,解说1分。意思对即可)

(2)面对哥哥觉新、觉民的沉默、忍受和自相矛盾的做法,觉慧感动非常痛苦,难以忍受。(2分,意思对即可)

21.觉民是一个渴望幸福生活、反对旧家庭束缚、内心矛盾而又态度温和的青年形象。(4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2.①觉慧庆幸自己不像大哥那样服从,否则会永远被关在家里;②觉慧庆幸自己不像大哥那样软弱,他还敢于反抗作为封建家长的爷爷;③觉慧庆幸自己不像大哥那样忧郁悲伤,他有着青年的热情,勇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共6分,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赋分)

【篇四】静寂的园子巴金

重点名校精编高一暑假作业语文试题8.8 Word版含答案

语文学科暑假作业

作业时间:8月8日 家长签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静寂的园子

巴 金

①没有听见房东家的狗的声音。现在园子里非常静。那株不知名的五瓣的白色小花仍然寂寞地开着。阳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树上,给那些绿叶涂上金黄色。天是晴朗的,我不用抬起眼睛就知道头上是晴空万里。

②忽然我听见洋铁瓦沟上有铃子响声,抬起头,看见两只松鼠正从瓦上溜下来,这两只小生物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乐。它们的绒线球似的大尾巴,它们的可爱的小黑眼睛,它们颈项上的小铃子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索性不转睛地望着窗外。但是它们跑了两三转,又从藤萝架回到屋瓦上,一瞬间就消失了,依旧把这个静寂的园子留给我。

③我刚刚埋下头,又听见小鸟的叫声。我再看,桂树枝上立着一只青灰色的白头小鸟,昂起头得意地歌唱;屋顶的电灯线上,还有一对麻雀在吱吱喳喳地讲话。我不了解这样的语言。但是我在鸟声里听出了一种安闲的快乐。它们要告诉我的一定是它们的喜悦的感情。可惜我不能回答它们。我把手一挥,它们就飞走了,留给我一个园子的静寂。不过我知道它们过一阵又会回来的。

④现在我觉得我是这个园子里唯一的生物了。我坐在书桌前俯下头写字,没有一点声音来打扰我。我正可以把整个心放在纸上。但是我渐渐地烦躁起来。这静寂像一只手慢慢地挨近我的咽喉。我感到呼吸不畅快了。这是不自然的静寂。这是一种灾祸的预兆,就像暴雨到来前那种沉闷静止的空气一样。

⑤我似乎在等待什么东西。我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我不能够静下心来。我一定是在等待什么东西。我在等待空袭警报;或者我在等待房东家的狗吠声,这就是说,预行警报已经解除,不会有空袭警报响起来,我用不着准备听见凄厉的汽笛声(空袭警报)就锁门出去。近半月来晴天有警报差不多成了常例。

⑥可是我的等待并没有结果。小鸟回来后又走了;松鼠们也来过一次,但又追逐地跑上屋顶,我不知道它们消失在什么地方。从我看不见的正面楼房屋顶上送过来一阵咶咶的乌鸦叫。

⑦我写到上面的一段,空袭警报就响了。我的等待果然没有落空。这时我觉得空气在动了。我听见巷外大街上汽车的叫声。我又听见飞机的发动机声,这大概是民航机飞出去躲警报。有时我们的驱逐机也会在这种时候排队飞出,等着攻击敌机。我不能写了,便锁上园门,匆匆地走到外面去。

⑧在城门口经过一阵可怕的拥挤后,我终于到了郊外。在那里耽搁了两个多钟头。警报解除后,我回来,打开锁,推开园门,迎面扑来的仍然是一个园子的静寂。

⑨我回到书桌前面,在继续执笔前看看窗外。树上,地上,满个园子都是阳光。墙角一丛观音竹微微地飘动它们的尖叶。一只大苍蝇带着嗡嗡声从开着的窗飞进房来,在我的头上盘旋。一两只乌鸦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叫。一只黄色小蝴蝶在白色小花间飞舞。忽然一阵奇怪的声音在对面屋瓦上响起来,又是那两只松鼠从高墙沿着洋铁水管溜下来。它们跑到那个支持松树的木架上,又跑到架子脚边有假山的水池的石栏杆下,在那里追逐了一回,又沿着木架跑上松枝,隐在松叶后面了。

⑩狗的声音还是听不见。我向右侧着身子去看那条没有阳光的窄小过道。房东家的小门紧紧地闭着。大概这家人大清早就到城外躲警报去了,现在还不曾回来。那条肥壮的黄狗一定也跟着他们“疏散”了,否则会有狗抓门的声音送进我的耳里来。

我又坐在窗前写了这许多字。还是只有乌鸦和小鸟的叫声陪伴我。苍蝇的嗡嗡声早已寂灭了。现在在屋角又响起了老鼠啃东西的声音。都是响一回又静一回的,在这个受着轰炸威胁的城市里我感到了寂寞。

然而像一把刀要划破万里晴空似的,嘹亮的机声突然响起来。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声音多么雄壮,它扫除了这个园子的静寂。我要到庭院中去看天空,看那些背负着金色阳光

在蓝空里闪耀的灰色大蜻蜓。那是多么美丽的景象。

1940年10月11日在昆明

(选自《龙·虎·狗》,有删节)

1.“在这个受着轰炸威胁的城市里我感到了寂寞”,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寂寞”?(4分)

2.文章反复描写松鼠、小鸟等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3.文章是围绕园子的静寂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4.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园子的静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尾处赞美“扫除了这个园子的静寂”的飞机声“多么雄壮”,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8.8

1. (1)轰炸的威胁使园子和城市变得静寂而清冷,令人感到寂寞;(2分)

(2)静寂预示着灾祸的来临,整个城市都笼罩着战争阴影,威胁日复一日,作者感到寂寞,暗含对战争前景的担扰。(2分)

2. (1)用松鼠颈项上铃子的响声、小鸟的叫声来反衬园子的静寂;(2分)

(2)用松鼠的追逐取乐、小鸟得意的歌唱来烘托园子温馨、安宁的气氛,(2分)与警报响起后的拥挤和纷乱形成对比。(2分)(本题4分,任意答对两点得全分。)

3. 文章第一个层次先写园子的静寂,接着写“我”内心的不安定,再写敌机空袭的警报。(3分)

第二个层次先写警报解除后的静寂,接下来写“我”的寂寞,最后写攻击机的雄壮。(3分)

4. (1)表达了作者对温馨安宁的生活环境的喜爱和珍惜,(2分)对威胁和平安宁生活的战争以及发动战争的入侵者的厌恶和愤恨。(2分)

(2)不矛盾。因为它们是和平的守护者,只有痛击入侵者才能带来作者所期盼的永久的和平安宁。(2分)

【篇五】静寂的园子巴金

2012高考语文阅读训练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

今天最好:

①我曾经有过许多灰暗的日子,事后庆幸自己终于摆脱了这些灰暗。许多年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步入灰暗的日子,并非步入灾难。摆脱这些日子,值得庆幸,但我在摆脱了灰暗的时候,也摆脱了日子。

②这时我才觉得可惜,然而晚了。

③我所说的灰暗日子,是指青少年时期的百无聊赖。在“文革”中,孩子们绝不会拥有今天的丰富多彩。想造反么?我们的年龄不够造反的资格。除了大字报和传单,看不到其他可以阅读的东西。学校早就不上课了,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充裕的光阴,对我来说是一条浩远而无力泅渡的大河。多余的时光是一块块飞掷而来的石块,把人压得透不过气。

④后来才懂得,无聊是一种深刻的折磨。无聊不仅仅是没有事做。寺中高僧闭目静思,并不是无聊,河畔白鹤阔步闲行,也不是无聊。无聊如同被扯掉触须到处乱爬的蚂蚁,是断了线被挂在树梢的风筝,是找不到波段嗡嗡乱响的半导体。

⑤许多人度越这样的日子,都会想到难捱。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企盼,即明媚有趣的生活只存在于未来。所以,我们不惜以抛弃今天的代价,去盼望那一天的到来。存在于未来的美好的一天是什么呢?我们不知道。那是一份没有数额的存折,是一个没有日期的承诺,然而人们还是满怀信心地期盼着。

⑥在生活哲学中,期盼明天和怀念旧日是一块金币的两个面。它们是一回事,只是图案不同。也许青年人更企盼明日,老年人更怀念昨天。人就是这么有意思,有时拿着时间这块金币,却不知翻转过来,把两面的图案都看一看。

⑦我想说的话在于,今天最重要。

⑧今天就是你搬来的一块砖,虽然朴素不足道,却垫起了你明天的一段高度。

⑨今天是一件披在身上的棉袄,虽然不够阔气,却能挡住寒气,使你明天不会感冒。

⑩今天是拧开水龙头冲出的清水,可以濯足,可以洗衣,可以变为香茶一杯。

⑾我现在后悔了,为许许多多的今天而后悔。在灰暗的日子中,灰暗的是人而不是日子。因为在那些日子中,曾有过别人的辉煌。我曾拥有时间,却不知怎样支配时间,今天我想粗读一遍《明史》,我想了解一些植物学的知识,我想把古今皇帝与朝代的年表背下来,但我没有时间。我深悔过去没有在某一个“今天”中完成这件事。

⑿然而我悟出,生活的内容,既不能寄托于未来,也不可埋怨于旧日。我们所有的生活,只发生于“今天”。因而,今天永远是最美好的一天,也是唯一可以信赖的一天。如果没有今天,我们什么都没有了。今天即使是一个沮丧的日子,譬如阴雨连绵,诸事不遂,也是可

庆幸的一天。因为这是你的“今天”。

⒀如果今天是好日子,更可加倍爱惜。原因在于它由过去的无数“今天”积累过来。

⒁今天划下你生命的一道刻痕,所以最好。

18.本文侧重于说理、抒情,但第3自然段却主要是记叙性的,去掉该段好不好?为什么?(4分)

19.(1)“一份没有数额的存折”喻指什么?(2分)

(2)“一个没有日期的承诺”喻指什么?(2分)

20.在第11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灰暗的是人而不是日子”?对于生活,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什么?(6分)

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第1自然段中“我在摆脱了灰暗的时候,也摆脱了日子”是指“我”在忙于从青少年时期的无聊中逃出来时,也就使时光悄悄的流走了。

B. 造成“充裕的光阴,对我来说是一条浩远而无力泅渡的大河”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的黑暗。

C. 第6自然段旨在说明:期盼明天和怀念旧日不仅仅是表象的不同,其实质也是有区别的。

D. 文章运用了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语言精粹,富含哲理,告诉人们:把握好今天,才会有辉煌的明天。

E. 在昨天、今天和明天中,我们该加倍珍惜今天,是因为只有今天是现实的、可把握的。美好的明天也是由今天积累而成的。

参考答案

18.去掉该段不好。(1分)①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充实;②为下文说理、抒情张本;③能佐证、呼应第一自然段“我曾经有过许多灰暗的日子”那一句话。(①②③点各1分)静寂的园子巴金

19.(1)未来未必真的美好;

(2)未来的美好不知道何时会到来。

20.因为在那灰暗的日子里,也曾经有过别人的辉煌。

既不能寄托于将来,也不能埋怨于旧日,而要把握好今天。(两问各3分)

21.BC(B项错在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利用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C项应当说“只是表象不同,其实质是一样的”。)

金黄的衰草

北风

(1)这一片土地,是草铺成的。芳草萋萋,要让多少人为它歌颂。然而,到青草衰败时候,那一地的金黄,我们又都是如何感想和如何对它动情的?

(2)草芥与我们最为亲密的,要算稻麦菽稷之类。那一地的水稻,初时绿油油长。风吹来,一地里的墨绿滚动起来了,互相推着连绵地向前去。收获时,水稻便不一样了,眼看着一点一点地泛出了黄澄澄的颜色。起先是稻穗儿隐隐地黄起来,到穗子都立不住身,谦恭得弯成金色的钩子时,这稻秸秆也黄透了。碧波换了金涛,原来成熟就是对于青葱的脱离。成熟了,自然也就金黄了,恰恰金黄又是衰萎的象征。这样的衰草,因为有了金黄的颜色和金黄的丰获,自会灿烂无比了。到收成的场地去看,一边是金黄的谷子,一边是金黄的草秸,这样的情景无处不见。金色的麦子的香掩也掩不住,麦秸秆灿黄的色彩同样自己要扑腾起来。农人的连枷正在扑打着麦秸秆,这麦秸秆编织成的金戒指就已经闪闪地戴在打枷女人的手指上了。

(3)芦苇是乡下沟河边一枝别样的水草,再普通不过了。农人称呼它,先是叫“芦青”,听得山有一份怜爱。春头上,一茎芦芽刚从河边爆出来,被哪一个娃子踏断了,农人会追赶着像非要打断了人的脚跟似的。青青芦苇,给乡野添了诗情,芦叶可以折成小舟,做成哨片,或者包粽子。然而许多用处,是在“芦青”被人们直白地改口叫作“芦柴”以后。萧瑟的冬天,芦苇除头上晃着白色的花朵以外,一身变成为金黄色,自身也全干枯了。风过,互相撞着、蹭着,“簌簌簌”地脆响不绝。那时候,芦花絮絮扬扬,绵软得自己要轻飘飘,摘了赶紧做芦花蒲鞋去。砍下芦苇秆,纵里竖里地编织成芦笆、芦门、芦顶,搭得成一间安全的居室。芦蔑制品,畚箕、筐子、芦扉,便是收获金黄谷子的工具。几捆芦头藏起来,来年搭成菜棚子,日常草芥又攀缘着要郁郁葱葱了。就是成一把火,灶肚里“哔剥”响,火苗“嗤嗤”地直掠锅的底。芦苇从青里走出来,枯黄着,却也金黄着,受用正在终了的衰落之中,而一茬芦苇的终了,却也正好开始了一茬芦苇的新生。听那北风里摇响的一沟沿芦苇,人心因此也闪亮辉煌起来了!

(4)有时看那些日常说的真正小草,在田野上匍着,伏着,仰着,也是要生激动的。风里雨里,日里夜里,小草依靠着也掩护着泥土地,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绿着。小草枯着的时候,大地铺金黄色了。阳光下,都要耀眼,还会起暖意。手碰上草去,觉得软熟、温和。一屁股坐下,恰好垫着你了。躺下也无妨,轻软细柔,直看苍穹。想不到的是,一个冬天,干枯的草秸不离开地面,也不腐败,仍然如绿草时候,覆着盖着泥土。到春天,雨水勤了,草根上

添了新的生命,或者草籽发芽了,衰草才渐渐烂去。原来,衰败只是一种表象,甚至是一种精心精意的掩饰。金黄色底下,护着草根和草籽,护着长草的泥土,有绿色的孕育和衍生,欣欣向荣着呢。

(5)葱绿和金黄,或许就是大地乃至生命的两种主要色块,那也是一种周全。我们在这片地上走着的时候,我们在歌颂绿色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同时歌唱那一片金黄色。面对铺天盖地的衰草,我们都可以停下脚步,然后站立定了,向它们致以敬礼。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也会觉得日常里大家拿了小草比喻大众和比喻咱们自身,是再恰当不过了。

16.人们历来歌颂充满生气的萋萋芳草,作者却偏歌颂衰败的青草,试分析其原因。(4分)

17.文中描写了哪几种衰草,写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6分)

18.试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6分)

①听那北风里摇响的一沟沿芦苇,人心因此也都闪亮辉煌起来了。

②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也会觉得,日常里大家拿了小草比喻大众和比喻咱们自身,是再恰当不过了。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借对衰草的歌颂,宣扬了一种为他人的幸福能够贡献自己一切的精神。

B.在作者的笔下,水稻、芦苇和小草都充满了灵性,水稻懂得谦恭,芦苇善解人意,小草知道掩饰,这些拟人化的描写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C.农人的生活虽然十分贫乏,但他们对生活要求并不过分,能有一个麦秸秆编织成的金戒指就已经十分满足了,因为这是衰草带给他们的财富。

D.与描写水稻的牺牲自我不同,作者在描写芦苇和小草时,更表现了他们在牺牲自己的同时正孕育着新的生命,预示着来年的蓬勃生机。

E.作者将衰草的金黄与青草的萋萋对照着写,认为我们应该更赞扬衰草牺牲自己的精神。住衰草面前,青草不值一提。

参考答案

16、答:作者要歌颂的是为他人带来财富潮、幸福,孕育和衍生生命,宁愿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而衰草身上正体现了这种精神,所以他一反他人歌颂萋萋芳草的常规而歌颂衰草。

17、答:①稻麦菽稷之类:给人类带来粮食,带来财富,保证人类的生存;②芦苇:为人类

创造财富,带来温暖,充实人们的精神;③小草:保护大地与人类,孕育和衍生生命。(6分,每点2分)第一类只答“稻子”不给分。

18、①答:芦苇的衰败,不仅给了人们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充实了人们的精神。②答:人应该像小草那样,为了他人能够贡献自己的一切。(意思对即可)

19、C(“麦秸秆编织成的金戒指”是形象说法,并非是实写,更不能说明“对生活的要求并不过分”) E (从文末“我们在歌颂绿色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同时歌唱那一片金黄色”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并无此意)(4分)静寂的园子巴金

静寂的园子

巴金

(1)没有听见房东家的狗的声音。现在园子里非常静。那棵不知名的五瓣的白色小花仍然寂寞地开着。阳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树上,给那些绿叶涂上金黄色。天是晴朗的,我不用抬起眼睛就知道头上是晴空万里。

(2)忽然我听见洋铁瓦沟上有铃子响声,抬起头,看见两只松鼠正从瓦上溜下来,这两只小生物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乐。它们的绒线球似的大尾巴,它们的可爱的小黑眼睛,它们颈项上的小铃子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索性不转睛地望着窗外。但是它们跑了两三转,又从藤萝架回到屋瓦上,一瞬间就消失了,依旧把这个静寂的园子留给我。

(3)我刚刚埋下头,又听见小鸟的叫声。我再看,桂树枝上立着一只青灰色的白头小鸟,昂起头得意地歌唱。屋顶的电灯线上,还有一对麻雀在吱吱喳喳地讲话。我不了解这样的语言。但是我在鸟声里听出了一种安闲的快乐。它们要告诉我的一定是它们的喜悦的感情。可惜我不能回答它们。我把手一挥,它们就飞走了留给我一个园子的静寂。不过我知道它们过一阵又会回来的。

(4)现在我觉得我是这个园子里唯一的生物了。我坐在书桌前俯下头写字,没有一点声音来打扰我。我正可以把整个心放在纸上。但是我渐渐地烦躁起来。这静寂像一只手慢慢地挨近我的咽喉。我感到呼吸不畅快了。这是不自然的静寂。这是一种灾祸的预兆,就像暴雨到来前那种沉闷静止的空气一样。

(5)我似乎在等待什么东西。我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我不能够静下心来。我一定是在等待什么东西。我在等待空袭警报;或者我在等待房东家的狗吠声,这就是说,预行警报已经解除,不会有空袭警报响起来,我用不着准备听见凄厉的汽笛声(空袭警报)就锁门出去。近半月来晴天有警报差不多成了常例。

(6)可是我的等待并没有结果。小鸟回来后又走了;松鼠们也来过一次,但又追逐地

【篇六】静寂的园子巴金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密———————————-封———————————线——————————————–

C.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而且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D.《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等三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志摩死亡的噩耗传出,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B.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C.诗人艾青置身于敌人的监狱之中,看见了雪就联想起大堰河“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想起他冷寂的故园,也想起昔日在她怀中膝下的温暖

D.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词: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怎样才可使自己的文章有个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的创新意识一旦被激活,一定能展示出一个鲜活的自我。

①有新意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独立思考,发表独到见解

②自主,就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外部因素的干扰 ③就是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具有新的风格 ④真实,就是说真话,诉真情

⑤当然,说真话并非口无遮拦,而是要认真思考

⑥简单说,就是同学们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内容,写出的文章有新意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⑥②④⑤①③ C. ④⑤①②③⑥ D. ②④③⑤①⑥ 二、文言文阅读静寂的园子巴金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弃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语文试题

卷面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40分钟

第Ⅰ卷 (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峥嵘/狰狞面目 遒劲/劲头 响遏行云/残碑断碣 ......B.惆怅/为虎作伥 菲薄/斐然 长歌当哭/当仁不让 ......C.朔风/穷本溯源 作揖/涟漪 屏息以待/屏蔽信息 ......D.颓圮/杞人忧天 青苔/舌苔 前仆后继/风尘仆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谩骂 沧桑 生杀与夺 无耻谰言 因人之力而蔽之 B. 廖廓 浮躁 绿草如阴 嘉言懿行 旦日飨士卒 C. 斑斓 揠苗助长 秋毫无犯 激浊扬清 燕国见陵之耻 D. 碟血 博闻强记 桀骜不顺 提要钩玄 约契以报太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10月21日下午,我校在运动场举行了“2010——2011学年度优秀学生表彰大会”,会上,学校对300多名学生进行了表彰。看到这些受同学受到表彰,真的是大快人心。 ....

B. 利比亚已宣布全国解放,但是西方国家由于自身财力捉襟见肘,很难对利比亚的重建....进行大规模的支持,所以利比亚重建在短期内还将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基础设施损害严重、社会不稳定、资金匮乏等。

C.每天我们走过县城的大街小巷,早就司空见惯了那些贴在墙上、电线杆上的各类广告。....说实在的,我们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加大对这种不文明现象的监管力度,更希望极少数市民能把县城当成自己的家。

D.班级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只要同学能齐心协力,积极行动起来,大家对班风学风的变化就会有口皆碑。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我县为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各机关单位提高了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力度。 B.随着三清山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玉山县在未来5年,要打响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博士县、东方威尼斯三大品牌,围绕以加快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有效融合为中心,建成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六年春,秦穆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

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①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

(《史记·晋世家》)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静寂的园子巴金

A.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B.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约) .C.天灾流行,国家代有(代:更替) .D.卒与粟,自雍属绛(属:接连) .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 ..B.夜缒而出 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 ..C.何厌之有 救灾恤邻,国之道也。 ..D.越国以鄙远 往年天以晋赐秦 ..9.下列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晋,何厌之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属皆且为所虏。 C.其无礼于晋。 乞籴于秦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

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煊煌于道路,山东.

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妻不下纴,嫂不为炊 炊:做饭 .B.简练以为揣摩 简练:简明精练 ..C.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 隆:地位高 .D.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倨:傲慢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 ②吾其还也 ..

B.①抵掌而谈,赵王大悦 ②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①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①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

12.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B.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C.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D.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第II卷(共114分)

四、(28分)

13.将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分) ② 期年,揣摩成,乃说赵王于华屋之下。

。(4分)、 ③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4分) 14.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答题。(8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江 总 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②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 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1)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_____ ,第一首写了节日中_____的习俗,第二首写了节日中______的习俗。(3分)

(2)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依据是什么?(5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对《春秋》这本经书作注,称“传”。后世对《春秋》作注的《左传》、 和 合称“春秋三传”。

(2)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 。”

(3)古人云:“ , 。”这是告诉我们,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鸿门宴》) (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静寂的园子

巴 金

(1)没有听见房东家的狗的声音。现在园子里非常静。那棵不知名的五瓣的白色小花仍然寂寞地开着。阳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树上,给那些绿叶涂上金黄色。天是晴朗的,我不用抬起眼睛就知道头上是晴空万里。

(2)忽然我听见洋铁瓦沟上有铃子响声,抬起头,看见两只松鼠正从瓦上溜下来,这两只小生物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乐。它们的绒线球似的大尾巴,它们的可爱的小黑眼睛,它们颈项上的小铃子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索性不转睛地望着窗外。但是它们跑了两三转,又从藤萝架回到屋瓦上,一瞬间就消失了,依旧把这个静寂的园子留给我。

(3)我刚刚埋下头,又听见小鸟的叫声。我再看,桂树枝上立着一只青灰色的白头小鸟,昂起头得意地歌唱。屋顶的电灯线上,还有一对麻雀在吱吱喳喳地讲话。我不了解这样的语言。但是我在鸟声里听出了一种安闲的快乐。它们要告诉我的一定是它们的喜悦的感情。可惜我不能回答它们。我把手一挥,它们就飞走了, 留给我一个园子的静寂。不过我知道它们过一阵又会回来的。

(4)现在我觉得我是这个园子里唯一的生物了。我坐在书桌前俯下头写字,没有一点声音来打扰我。我正可以把整个心放在纸上。但是我渐渐地烦躁起来。这静寂像一只手慢慢地挨近我的咽喉。我感到呼吸不畅快了。这是不自然的静寂。这是一种灾祸的预兆,就像暴雨到来前那种沉闷静止的空气一样。

(5)我似乎在等待什么东西。我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我不能够静下心来。我一定是在等待什么东西。我在等待空袭警报;或者我在等待房东家的狗吠声,这就是说,预行警报已经解除,不会有空袭警报响起来,我用不着准备听见凄厉的汽笛声(空袭警报)就锁门出去。近半月来晴天有警报差不多成了常例。

(6)可是我的等待并没有结果。小鸟回来后又走了;松鼠们也来过一次,但又追逐地跑上屋顶,我不知道它们消失在什么地方。从我看不见的正面楼房屋顶上送过来一阵咶咶的乌鸦叫。

(7)我写到上面的一段,空袭警报就响了。我的等待果然没有落空。这时我觉得空气在动了。我听见巷外大街上汽车的叫声。我又听见飞机的发动机声,这大概是民航机飞出去躲警报。有时我们的驱逐机也会在这种时候排队飞出,等着攻击敌机。我不能写了,便锁上园门,匆匆地走到外面去。

(8)在城门口经过一阵可怕的拥挤后,我终于到了郊外。在那里耽搁了两个多钟头。警报解除后,我回来,打开锁,推开园门,迎面扑来的仍然是一个园子的静寂。

(9)我回到书桌前面,在继续执笔前看看窗外。树上,地上,满个园子都是阳光。墙角一丛观音竹微微地飘动它们的尖叶。一只大苍蝇带着嗡嗡声从开着的窗飞进房来,在我的头上

盘旋。一两只乌鸦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叫。一只黄色小蝴蝶在白色小花间飞舞。忽然一阵奇怪的声音在对面屋瓦上响起来,又是那两只松鼠从高墙沿着洋铁滴水管溜下来。它们跑到那个支持松树的木架上,又跑到架子脚边有假山的水池的石栏杆下,在那里追逐了一回,又沿着木架跑上松枝,隐在松叶后面了。

(10)狗的声音还是听不见。我向右侧着身子去看那条没有阳光的窄小过道。房东家的小门紧紧地闭着。大概这家人大清早就到城外躲警报去了,现在还不曾回来。那条肥壮的黄狗一定也跟着他们“疏散”了,否则会有狗抓门的声音送进我的耳里来。

(11)我又坐在窗前写了这许多字。还是只有乌鸦和小鸟的叫声陪伴我。苍蝇的嗡嗡声早已寂灭了。现在在屋角又响起了老鼠啃东西的声音。都是响一回又静一回的,在这个受着轰炸威胁的城市里我感到了寂寞。

(12)然而像一把刀要划破万里晴空似的,嘹亮的机声突然响起来。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声音多么雄壮,它扫除了这个园子的静寂。我要到庭院中去看天空,看那些背负着金色阳光在蓝空里闪耀的灰色大蜻蜓。那是多么美丽的景象。

1940年10月11日在昆明 (选自《龙虎狗》,有删节) 16.“在这个受着轰炸威胁的城市里我感到了寂寞”,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寂寞”?(4分)

17.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园子的静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尾处赞美“扫除了这个园子的静寂”的机声“多么雄壮”,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18.文章反复描写松鼠、小鸟等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5分)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与其说本文写的是“我”居住的园子,不如说是“我”内心的“园子”。“我”内心情感的变化既是园子带给“我”的,又反映了“我”对战争的关切和思考。

B.文章结尾处情绪的突变,体现了“我”对民族、对未来的信心,激励了作者自己,也激励了更多抗战中的国人。

C.本文以细腻质朴的笔触描写了战乱中最寻常的一段生活,充满抒情色彩,总体给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D.文章先后几处写到房东家的狗,作者以此作为贯穿全篇的一条线索;“我在等待房东家的狗吠声”,是希望狗吠声能打破眼前的静寂,给园子带来一些生气。

E.第(7)段中说“我的等待果然没有落空”,一方面是空袭警报的响起在预料之中,一方面又表明“我”欣喜地等到了我们自己的飞机起来攻击敌机。 六、语言综合表达与运用

20.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调动多种感官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状物,可谓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并融入了自己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请借鉴这些写法以“晨雾”为主题写一段描写性文字,不少于200字。要求:(1)调动多种感官 (2)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3)景物描写要与主观情感相结合。(15分) 七、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些事情,经历了才能理解;有些道理,实践了才能感悟。美与丑,善与恶,这一切的一切,只有岁月才能读懂。请以“只有岁月才能读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必须写成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要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不能抄袭或套作。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密———————————-封———————————线——————————————–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答题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4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7、(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8、(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 ) ( ) 20.(15分)

第II卷(共114分)

13、(12分) (1)(4分)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期年,揣摩成,乃说赵王于华屋之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3分)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分)

(1) 。 (2)

(3) , 。

静寂的园子巴金

(4) , 。 16、(4分)

【篇七】静寂的园子巴金

温州第四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

温州第四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

期中试卷

(试卷共5页,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下面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花瓣(bàn) 蜘(chí)蹰 倾圮(pǐ) 呻吟(shēnyín) B.携(xié)手 枯槁(kǎo) 罗绮(qǐ) 诅咒(zǔzhòu) C. 百舸(gě) 干瘪(biě) 残羹(gēng) 佝偻(qú 1óu) D.遒(qiú)劲 纤(xiān)绳 荡漾(yàng) 粗糙(cū c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谧 溘然长逝 瘦骨伶仃 化干戈为玉帛 B.嚼腊 众口铄金 气喘吁吁 牵一发而动全身 C.滑腻 迷天大谎 惩一儆百 心有灵犀一点通 D. 蛊惑 毕恭毕敬 振聋发聩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着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味 赞叹 D、聚集 品味 赞扬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几天气温突然降低,又加上雨下个不停,所以大街上熙熙攘攘,显得很冷清。 .... B,在革命战争时期,有很多青年知识分子在党的教育下,走出了“象牙塔”,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走上了革命道路。

C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 甚至青出于蓝,是完全有可能的。 ....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一批对艺术十分钟情而又有高质量的运作水平的经济人的出现,对艺术市场的发展以至画家的作品进入流通领域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B、我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十八年来是否夹杂有一些不经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对孩子的不够理解。 C、在21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灭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D、“神舟”六号的安全着陆和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我 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是我国航天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6、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一种合乐可唱、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在宋代发展到最高峰,可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 B.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其审美特点是具有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C.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如《骆驼祥子》、《茶馆》等小说,都是用北京话写的。韩愈,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深远。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诗为主,分风、雅、颂三部分,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六义”。

7.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①臵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臵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默写。(每空格1分,共5分,错一字,多一字,少一字均不得分) (1)携来百侣曾游。_ __ 。 (2)故木受绳则直_ _ _ _ _ _ __。

(3)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4)故不积趾步, 。

(5)吾尝终日而思矣, 。静寂的园子巴金

9、请你将自己平时的习作汇聚成一个集子,给它取一个名字,并简要说明这样命名的缘由。要求:有文采且

二、阅读与鉴赏(37分)

(一)阅读郁达夫《江南的冬景》(节选),完成10-12题。(8分)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0.第1段文字描绘出一幅微雨寒村图,作者以一种 心情写出了江南的迷人冬景。(1分) 11.“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一句中,以“味”来作“红黄”的量词,是不是用错了?说说你的看法。(3分)

12.这两段写江南的雨雪,并没有作过多的实景描绘,说说作者写法上的特点。(4分)

(二)阅读苏轼《前赤壁赋》(节选),完成13-17题。(14分)

静寂的园子巴金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其破荆州(当) .

正襟危坐(端正地) .B.徘徊于斗牛之间(星宿名,指斗宿、牛宿) ..

举匏尊以相属(劝酒) .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知不可乎骤得(轻易得到。骤,突然) ..D.酾酒临江(斟酒) ..

固一世之雄也(固然) .

1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舞幽壑之潜蛟 .C.侣鱼虾而友麋鹿 ..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15.下列句中与其他各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6.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蚓无爪牙之利。 ④句读之不知。⑤惑之不解。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⑦始指异之。 A. ①②⑦/ ⑥/ ③/④⑤ B. ①②/ ⑥⑦/ ③④⑤ C.①⑦/ ②⑥/ ③/④⑤ D. ①⑦/ ②⑥③④/ ⑤

17.翻译句子。(共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译文: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译文:

(三)阅读宋之问《渡汉江》一诗,回答问题。(5分)

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宋之问被贬到泷(shuāng)州(今广东罗定),因为不适应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在没有得到皇帝赦令的情况下就擅自逃离泷州。在回故乡的路上,经过汉江,写下这首诗。汉江,指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

18、请分析一二句中“断”与“复”两字的妙用。(2分)

19、按照常情,三四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而作者却完全出乎常情地写成“近乡情

更怯,不敢问来人”,你认为这样写合情理吗?为什么?(3分)

(三)阅读巴金《静寂的园子》,完成20-22题(10分) 静寂的园子

巴金

(1)没有听见房东家的狗的声音。现在园子里非常静。那棵不知名的五瓣的白色小花仍然寂寞地开着。阳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树上,给那些绿叶涂上金黄色。天是晴朗的,我不用抬起眼睛就知道头上是晴空万里。

(2)忽然我听见洋铁瓦沟上有铃子响声,抬起头,看见两只松鼠正从瓦上溜下来,这两只小生物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乐。它们的绒线球似的大尾巴,它们的可爱的小黑眼睛,它们颈项上的小铃子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索性不转睛地望着窗外。但是它们跑了两三转,又从藤萝架回到屋瓦上,一瞬间就消失了,依旧把这个静寂的园子留给我。

(3)我刚刚埋下头,又听见小鸟的叫声。我再看,桂树枝上立着一只青灰色的白头小鸟,昂起头得意地歌唱。屋顶的电灯线上,还有一对麻雀在吱吱喳喳地讲话。我不了解这样的语言。但是我在鸟声里听出了一种安闲的快乐。它们要告诉我的一定是它们的喜悦的感情。可惜我不能回答它们。我把手一挥,它们就飞走了。.留给我一个园子的静寂。不过我知道它们过一阵又会回来的。

(4)现在我觉得我是这个园子里唯一的生物了。我坐在书桌前俯下头写字,没有一点声音来打扰我。我正可以把整个心放在纸上。但是我渐渐地烦躁起来。这静寂像一只手慢慢地挨近我的咽喉。我感到呼吸不畅快了。这是不自然的静寂。这是一种灾祸的预兆,就像暴雨到来前那种沉闷静止的空气一样。

(5)我似乎在等待什么东西。我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我不能够静下心来。我一定是在等待什么东西。我在等待空袭警报;或者我在等待房东家的狗吠声,这就是说,预行警报已经解除,不会有空袭警报响起来,我用不着准备听见凄厉的汽笛声(空袭警报)就锁门出去。近半月来晴天有警报差不多成了常例。

(6)可是我的等待并没有结果。小鸟回来后又走了;松鼠们也来过一次,但又追逐地跑上屋顶,我不知道它们消失在什么地方。从我看不见的正面楼房屋顶上送过来一阵咶咶的乌鸦叫。

【篇八】静寂的园子巴金

荷塘月色优秀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

1 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了解写景抒情散文中“景”的内涵。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感悟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写作线索。

二、自练自测

1.字音辨识

蓊蓊( ) 踱步( ) 袅娜( ) 霎时( ) .....

弥望( ) 倩影( ) 琐屑( ) 脉脉( ) ....

独处( ) 参差( ) 煤屑( ) 敛裾( ) .....

2.阅读第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

(2)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 、 、 。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写出清香的特点是( )

A.随风飘散,荡然无存

B.聚而不散,芳香浓郁

C.悠长连绵,沁人心脾

D.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4)第4段文字结尾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

( )

A.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B.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C.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D.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5)这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

A.托物言志 B.融情于景

C.触景生情 D.直抒胸臆

三、质疑问难

请将预习文章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

1.篇末注明创作时间是“1927年7月”,地点是“北京清华园”,那么当时的社会环境怎样?作

者的精神状态如何?

2.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是如何描写月下荷塘的?

3.作者在第5段的描写中,哪是正面描写?哪是侧面描写?哪是虚写?哪是实写?

4.如何理解文章引用《西洲曲》的意图?

5.《荷塘月色》在结构上有何特色?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眸(móu) 倩影(qiàn) ..

独处(chù) .

B.宁静(nínɡ) .

曲折(qǔ) .

C.脉脉(mò) .

乍看(zhà) .

D.羞涩(sè) .鹢首徐回(yì) .悄悄(qiāo) . 妖童媛女(yuán) .霎时(chà) .缕缕清香(lǚ) .煤屑(xiè) .

参差斑驳(cī) .踱步(duó)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久负盛名 没精打采 各行其是 察言观色

B.虚无漂缈 叶嫩花初 迷迷糊糊 春华秋实

C.荡舟心许 无福消受 哀声叹气 世外桃园

D.蓊蓊郁郁 行迹可疑 隐隐约约 轻描淡写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 六朝时为盛。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 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 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A.而 紧紧 霎时

B.而 密密 霎时

C.但 紧紧 突然

D.但 密密 突然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B.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C.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5.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a.白花零星地点缀着b.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②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a.高处丛生的灌木b.高处的灌木丛生,)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A.①a②a B.①a②b C.①b②a D.①b②b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B.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C.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近年来,商家的各种销售传单成了西方国家年终的主旋律,圣诞节的宗教意义已经悄然式微,过半数的受访民众认为“圣诞节被商家绑架了”。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7.选文第1段作者依次描写了哪些景色?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8.“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小睡”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

9.“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静寂的园子

巴 金

①没有听见房东家的狗的声音。现在园子里非常静。那棵不知名的五瓣的白色小花仍然寂寞地开着。阳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树上,给那些绿叶涂上金黄色。天是晴朗的,我不用抬起眼睛就知道头上是晴空万里。

②忽然我听见洋铁瓦沟上有铃子响声,抬起头,看见两只松鼠正从瓦上溜下来,这两只小生物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乐。它们的绒线球似的大尾巴,它们的可爱的小黑眼睛,它们颈项上的小铃子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索性不转睛地望着窗外。但是它们跑了两三转,又从藤萝架回到屋瓦上,一瞬间就消失了,依旧把这个静寂的园子留给我。

③我刚刚埋下头,又听见小鸟的叫声。我再看,桂树枝上立着一只青灰色的白头小鸟,昂起头得意地歌唱。屋顶的电灯线上,还有一对麻雀在叽叽喳喳地讲话。我不了解这样的语言。但是我在鸟声里听出了一种安闲的快乐。它们要告诉我的一定是它们的喜悦的感情。可惜我不能回答它们。我把手一挥,它们就飞走了,留给我一个园子的静寂。不过我知道它们过一阵又会回来的。

④现在我觉得我是这个园子里唯一的生物了。我坐在书桌前俯下头写字,没有一点声音来打扰我。我正可以把整个心放在纸上。但是我渐渐地烦躁起来。这静寂像一只手慢慢地挨近我的咽喉。我感到呼吸不畅快了。这是不自然的静寂。这是一种灾祸的预兆,就像暴雨到来前那种沉闷静止的空气一样。

⑤我似乎在等待什么东西。我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我不能够静下心来。我一定是在等待什么东西。我在等待空袭警报;或者我在等待房东家的狗吠声,这就是说,预警警报已经解除,不会有空袭警报响起来,我用不着准备听见凄厉的汽笛声(空袭警报)就锁门出去。近半月来晴天有警报差不多成了常例。

⑥可是我的等待并没有结果。小鸟回来后又走了;松鼠们也来过一次,但又追逐地跑上屋顶,我不知道它们消失在什么地方。从我看不见的正面楼房屋顶上送过来一阵呀呀的乌鸦叫。

⑦我写到上面的一段,空袭警报就响了。我的等待果然没有落空。这时我觉得空气在动了。我听见巷外大街上汽车的叫声。我又听见飞机的发动机声,这大概是民航机飞出去躲警报。有时我们的驱逐机也会在这种时候排队飞出,等着攻击敌机。我不能写了,便锁上园门,

匆匆地走到外面去。

⑧在城门口经过一阵可怕的拥挤后,我终于到了郊外。在那里耽搁了两个多钟头。警报解除后,我回来,打开锁,推开园门,迎面扑来的仍然是一个园子的静寂。

⑨我回到书桌前面,在继续执笔前看看窗外。树上,地上,满个园子都是阳光。墙角一丛观音竹微微地飘动它们的尖叶。一只大苍蝇带着嗡嗡声从开着的窗飞进房来,在我的头上盘旋。一两只乌鸦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叫。一只黄色小蝴蝶在白色小花间飞舞。忽然一阵奇怪的声音在对面屋瓦上响起来,又是那两只松鼠从高墙沿着洋铁滴水管溜下来。它们跑到那个支持松树的木架上,又跑到架子脚边有假山的水池的石栏杆下,在那里追逐了一回,又沿着木架跑上松枝,隐在松叶后面了。

狗的声音还是听不见。我向右侧着身子去看那条没有阳光的窄小过道。房东家的小门紧紧地闭着。大概这家人大清早就到城外躲警报去了,现在还不曾回来。那条肥壮的黄狗一定也跟着他们“疏散”了,否则会有狗抓门的声音送进我的耳里来。

我又坐在窗前写了这许多字。还是只有乌鸦和小鸟的叫声陪伴我。苍蝇的嗡嗡声早已寂灭了。现在在屋角又响起了老鼠啃东西的声音。都是响一回又静一回的,在这个受着轰炸威胁的城市里我感到了寂寞。

然而像一把刀要划破万里晴空似的,嘹亮的机声突然响起来。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声音多么雄壮,它扫除了这个园子的静寂。我要到庭院中去看天空,看那些背负着金色阳光在蓝空里闪耀的灰色大蜻蜓。那是多么美丽的景象。

1940年10月11日在昆明

(选自《龙·虎·狗》,有删节)

10.“在这个受着轰炸威胁的城市里我感到了寂寞”,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寂寞”?

11.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园子的静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尾处赞美“扫除了这个园子的静寂”的机声“多么雄壮”,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12.文章反复描写松鼠、小鸟等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四、精彩语言运用

1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前不久,在一次电视台举办的策划会上,主任对一名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按人头,我请客。不料该实习生却道,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是不会做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静寂的园子巴金 巴金 静寂的园子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