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考试成绩出来后 看到成绩后

初中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初中作文】

第一篇:《考试成绩出来了》

考试成绩出来了,我对所代班级5,6班的语文成绩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

这次成绩和上次月测比较,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均分高了近10分,及格率从不到50%到了70%多,特别是优秀率突破了零。

一、总体分析

这一份期中考卷,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半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主要考查了字的拼音、词语的运用、古诗文名句默写、名著的知识、语言概括能力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阅读理解(38分)

有三篇阅读,第一篇是文言文阅读,二、三篇均是课外阅读。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第三篇阅读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作文(40)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这道题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2——18分之间,古诗文默写得分最高,有一半学生的满分。第1、3、5小题失分率最高,失分原因主要是写错别字、概括能力较差。

(二) 阅读理解

1、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桃花源记》主要从三方面设题:文学常识、解释词、句子翻译和整体感悟。

失分原因:释词不结合句子解释,翻译句子主要是没有落实到句中关键字词的意思,这样句子的意思“走样”了,第10小题让学生概括说说桃花源的情形,大多学生用原文回答,对题理解不到位。

2、现代文阅读

学生最大的失误是:缺乏对文章整体理解和整体感知的能力。在答题时具体表现为不周全、不严密,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例如第11题,对文章不能整体感知,三个方面就答不全,不知道找中心句子。19题让结合原文说说一句话的含义,大多学生不能结合文章来理解,提炼信息的能力较差。这个题失分率高。

(四)作文

这里只是谈谈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对于这个半命题作文,学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人物情感。阅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颖,有不少同学的材料显得老套。滥用词语,语句不通,语言匮乏。不能很好地借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突出主旨。

三、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3,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浓。

4,自身复习安排不好,及在教学中顾此失彼,不能兼顾全面。

5,学生不关注社会,不关注时事,知识面窄。

四,今后教学的几点措施

虽然试题较简单,但本次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

1.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语文成绩的好坏,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累是否厚,基础是否牢。从本次考试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很多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很不牢固,字不会写,音不会读,我们要把握课标要求,夯实基础知识,注意语文积累,尤其是对常见字词和古诗文的积累,重视常见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名著的阅读,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 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同时注意对重点语段或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概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重视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要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先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把握,把握什么?怎样把握?教师要思考,归纳;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归纳、整合、表达。使学生清楚阅读理解中不论什么题目都应在文中去寻找答案,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敲,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切忌凭空乱想。

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综观现在的语文考试,语文不仅是基础,更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努力让语文和生活统一起来。

4.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不是天生具来的,是靠后天不断的积累训练的,在让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不断训练中掌握基本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5.加强自身素质,在工作中能够兼顾全面。

第二篇:《护师考试成绩公布后》

医学敎育网

医学敎育网

护师考试成绩公布后

卫生资格成绩查询的这一天,我起了个大早,那时的心情真的很矛盾,坐在电脑旁,想查分数,可是又不敢,怕打击太大,但最终还是鼓足勇气,翻出准考证,忐忑不安的进入了中国卫生人才网查询成绩,输入准考证号和身份证的那一时刻,手都有点发抖,心想要是有个网络高手能把自己的分数在电脑上一改就好了,不要让那可怕的几位数字再次显现,输入完毕,犹豫片刻,点查询,分数历历在目,我没有成为考试的胜利者,好象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滴眼泪都没落,我不想哭,因为已有心里准备,只是呆呆地坐那,回想着这几个月的艰辛,,自己努力了,虽有收获,但却不理想。想着想着,突然"害怕,忧郁起来,还得上班呢!我忽地站起来,哎,这个成绩怎么去面对单位的同事?

在本单位有一同去参加考试的同事,如果知道别人过了,而自己没过,是不是在面子上会觉得难堪?其实心里不是希望自己的同事过不了,也不是妒忌,而是自己内心过于脆弱,太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已,我想自己就属于这种人,跑到单位的那一刻,看到一同去参加考试的同事,笑嘻嘻地同自己打招呼,而自己却也没敢开口问人家是否知道成绩了,但通过表情,心想别人肯定过了,自己怯怯地走进科室,坐在那里,既想知道别人考多少,但又害怕知道,"如果人家大部分都过了,自己怎么办?多丢人".别人再怎么安慰也是没用的,心里胡乱想着这一些,不时从其他同事那里听到谁考了多少分,谁考了多少分,仅有谁过线了,其余的都没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听到这些,心情突然也有好转,我这是怎么了?怎么一直希望别人没过,和自己做伴呢?是不是不健康的心理呀?还是自己太自私了?但我确实又希望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们都过呀!我怎么如此的矛盾呀!妹妹打电话来专门问我考试的事情,我不知道如何说起,可能妹妹也猜到结果是怎样的,然后介绍我上医学教育网的论坛去看看别人的考试经验及资料。家人的关心,得到了些许的安慰。

考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我要放下包袱,端正态度,重头再来,相信自己再也不会为考试分数而胡思乱想了,不会再去猜疑/嫉妒别人了,因为我要坚持,为明年的考试而努力!

医学敎育网

第三篇:《10年司法考试成绩出来之后》

10年司法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几家欢喜几家忧,过了的,前面道路更艰辛,没过的,伤心之后还要站起来明年继续,我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这次以400多分通过,虽然高兴,但并不意外,(别喷,继续看,你会明白这不是在吹牛)。这两天,有不少朋友加我QQ像我请教一些司法考试心得,本来并不打算写这篇文章,因为我觉得我的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但是毕竟我09年得这个时候也和很多朋友一样茫然,如何选书,如何安排时间,三大本要不要看,该怎么看,应该花多长时间来备考,怎么打重点等等的问题,希望有一个考过的人指点一下。想到这里,很多朋友的要求,我不愿拒绝,也不能拒绝,既然决定写,就不能敷衍,我一定会写出我司考的点点滴滴。那么也不废话了直接进入正题。

先申明一下:

第一、本文仅对强烈希望靠自己实力(非运气)自信拿A证并且有毅力的朋友有用,如果只是想拿C或者自认为很聪明,司考无难度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朋友,请高抬贵脚,跳过本文,不浪费您眼神了,毕竟字有点多····

第二、(此段话虽不是正题,但比正题更重要,一定要切记)请看完本文的朋友,一定要综合自己的时间,精力,体质,记忆力和经济等客观条件来考虑!如果您考虑后觉得写得不错,对您有帮助,您愿意这样来考,我的方法很适合您,那么请你不要再看其他任何人的文章了,并非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东西,当然您看了别人的方法觉得很适合您的,也请不要被我的文章所动摇您的想法,方法只有合适与不合适,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参考方法贵在精而不贵在多,其实你看得越多你就越乱,越来越不放心,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办··觉得这个说得好,那个讲得妙,最后你什么都得不到。只要认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下去,就是胜利。(此乃司考必备之本质,后面你们会体会到的)

一、前奏篇:

所谓万事开头难,特别是第一次接触司考的朋友,先说说司法考试的过关形式吧,大家都知道司法考试过关从04年起就是360分过关,360分这个数字是每个参加司法考试考生的梦魇,认为只要分数够360司考就过关了,但是我告诉你一个实话,360分其实什么都不是,只是个欺骗考生的幌子而已,你们真正要考的不是360分,而是在必须三十几万人中排名前百分之十(仅指A证)。所以现在你明白了,有些时候你感觉自己分数够360结果分数下来350多,其实你分也许真的早就超出360了,但是不好意思,前面百分之十的人,分数都比你高,因此水涨,那就船高咯,有时候你发现自己考得很差,对自己都没什么希望了,对完答案可能才300分的样子,但是出成绩那一天,你笑了,你见到了可爱的360。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考得差,尽管你考得不怎么样,但你还在百分之十之中,就这么简单,看到这里,也许你明白什么了吧,只是你觉得你学得好没用,你得比别人学得更好才管用,司考说白了就是一场竞赛,自己学得好,可能你能做360,但是你要面对的对手不是那张卷子,而是全国的30多万考生。因为竞赛式考试,必须淘汰人,不管你是否优秀,如果全国的考生全部都考到了360分,那么我会告诉你一个可悲的消息,可能只有考上400甚至500的人,才能在查成绩那天见到那可爱的360分!以我为例,我9月的时候,做卷子,做真题每一套(04—09)都可以做到500分以上,做模拟题,每一套第一次做都可以做到460分以上,但最后司考考下来确没有达到这个分数。看到这里,你既然明白了司法考试的要求不是做到360分而是不管多少分你都必须学得比别人更好,那么你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做好准备,下面就开始了!

二、备考之时间篇:

有很多朋友一开始喜欢我问这样几个问题,到底要花多少时间来准备考试?从几月

开始看书比较合适?这个问题我回答得很简单,但却很实际,在你能坚持下来的情况下越早越好,不要听很多人说什么,司法考试战线不宜拉太长,会吃不消的。后面会烦躁的等等。如此说法都是屁话。我来告诉你们为什么。司法考试考的是内容,其实司考就是给你那么多东西反正要求你到时候全部会做就行了,既然都是看那么多东西,我想请问各位,你们是愿意一年时间天天很轻松和惬意的看8个小时甚至更短,还是愿意,最后花3个月狼吞虎咽的每天看到晚上2—3点,了然,我觉得一目这一点大家有点头脑都会明白,当然你要说你喜欢那种紧张而富有激情,最后还有一点不确定能过与否的刺激,你可以选择最后3个月时间再来。因为内容有那么多,而字得一个一个去看,话得一句一句去理解,毕竟不是看小说,那算下来,几百万字的教材还有那么多辅导资料和课件还有法条,字数得上千万了吧···,不用我多说了,你自己去算时间吧···,有些所谓的高人这时候要跳出来反驳了:虽然那么多内容,但是真正要考有多少嘛?其实真正要考的,不过就那么几百道题,哪有你说得那么玄乎。这时,我想他问一句话:说得好,那敢问,真正要考的是哪几百道题啊?我相信这句话无人敢回答,也无人能回答。我司考的朋友,知道我一个性格,很都人都喜欢问,到底会出哪些题啊?今年你觉得出哪些题的可能性大一些啊?而我从不问这句话,我总喜欢说一句话:我看他还能到哪里去找题来出,大家为什么总是喜欢被动的挨打,而不知道主动的出击,与其在那里猜他可能出哪些题,你不如去把它可能出题的全搞懂,他随便出什么不都不用怕了吗?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在最后几个月再来复习的,看书时绝对看不完的,也许你过了,只能说你猜题运气好。但是自信永远不属于你们。,但更多的是运气不太好的。但毕竟最后几个月确实努力了,看起来甚至比看一年书的人更累···,所以他们分数一下来,在论坛里骂娘的,在论坛里说考题出偏了的,我只想说,不是人家题出偏了,是你自己猜题猜偏了才对,人家并没有超出教材出题啊,你觉得是重点的,别人不一定觉得是重点啊,要都能猜准了,那还考个P啊,这怪不得别人的。只能怪你书看得不全面~~其实你看在法法网也好还是司考论坛也好,闹得最厉害的,不是这些拼了三个月命,又没考过,或者低分考过的人吗?其实真正一切都在掌握中的人,看到自己的分数,并没有多大的兴奋,因为他觉得这很正常。不过才是不正常的。也许此时看这篇文章的您今年正是这样的人,但希望您能正视自己。

好了,说下我的时间安排吧,我是从去年12月5号开始翻开第一页司法考试书的,也就是说我的整个备考时间,是花了接近10个月时间,因为我是无工作无压力备考,我12月也是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到处看这个的经验,那个的心得,最后搞得一头雾水,边摸索,边整理,大概就半个月时间,然后进入正轨,因为也快过年了,每天也就看7个小时书的样子,有效时间(也就是无杂念)大概也就3个小时吧,春节只玩了三天,初四我就回学校去看书了,那时学校连鬼都没有,(反正当时是比较凄惨就是了)每天除了看书也没啥事做,至于一天看多久,也没个准,但不低于8小时吧,建议不要太长时间,后面会受不了,因为战线拉得长就是为了让人既能全面掌握知识,又能轻松一点。不然就没意义了。(当然你打算考500分是例外。。)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到了4月,因为4月是每一年司考全面复习的开始,但很多人却把4月理解为司考备考的开始,这是错误的。各大机构,就开始招生上课,这时候时间安排根据你自己的客观条件,进行调整,4月—–7月中旬,很关键,成败与否这几个月是关键。4—5月我每天是10个小时(但是有效时间一定要保证8个小时),6月—-7月中旬,因为去年6月才出新的教材(也就是大纲和三大本),这个时候可能你要对前期的复习计划进行一个宏观调整,会比较辛苦,这也是司考途中比较苦的一段日子,每天大概有12—14个小时看书,保证效率全开,至少是12小时以上的有效时间。这段时间坚持下来,恭喜你,司考高分成功一大半了,7月中旬—-到8月底也就是进入总复习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咬紧牙关最辛苦的日子了,因为天

气也比较热了(我在重庆)心情烦闷,每天的时间安排,根据你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头脑接收能力尽量拉长吧,反正就是少说话,多做事。(我做梦都在背法条呢)熬过这一个月,再次恭喜你,你已经站在过关的门槛了。9月。距离考试还有不到半个月时间,大家都在亡命苦读,看着还有那么多知识没掌握一筹莫展的时候,而我,却是最轻松的时候了,又降到了每天8小时,我要干的是把已经完全掌握的知识保住,每天重温那么一下下,更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就这样,到了考试前3天,觉得自己已经没什么可看的了,那还干什么,玩呗···越放松越好,朋友和我一起去玩的时候说,奶奶的,你看看学校里面那帮人,这几天都在熬通宵了,敢在司法考试前三天还在到处玩的人,可能也就你了!!不否认,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蛮爽的,哈哈。911事件(我对司法考试时间的简称)还是来了,进考场就那样,考完也就那样,卷四考完出考场的时候却惊喜的发现我爸爸妈妈还有女朋友在考场外接我(我家不是重庆的,爸爸妈妈从外地赶来,毕竟春节就走了,一年没见)。那个兴奋啊,忍不住给他们一个欣慰说,爸妈,放心,400分稳得很。可能当时说大声了。周围的考生,全部把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反正啥表情都有,有BS的,惊讶的,羡慕的,更多的是想揍我的。不过也没啥,这就是自信!这就是3个月和10个月的区别。

三、备考之教材篇:

前面说了那么废话,可能大家都不是很在意,绝大多数最想了解的可能就是这一部分了吧,司考途中,你会面对大量的教材,(特别是六月后)如果说你要每一本都买的话,我相信你拿3年来备考毫不夸张,但似乎你拿着每一本教材都舍不得丢,不知如何取舍。这也是中国司考市场的商业化之高明处,抓住了考生心理。我也深受其害啊,说到这里就是为什么我前面叮嘱大家,看完我的经验,觉得合适,千万不要再去看别人的。就是这个原因。司考中经常说选择教材是一门艺术,其实这句话是屁话,我觉得应该说贵在专一是一门功夫。其实选什么教材不重要,其实商店里那些司考教材任何一套都是很不错的,任何一套教材吃透了,过关都是轻而易举的。关键是任何一套教材你要吃透它都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我要是给你说让你随便选一套,看哪套顺眼拿哪套,你肯定会觉得我不负责任,觉得我分析没水准,我非得给你说,哪套好,哪套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你就觉得我高人是吧,那我就请你在商店里去给我找一套教材出来,并且证明每个用这套教材的人,没有一个人过关。然后再给我找一套教材出来,证明用过这套教材的人,全部过关。你找不出来,你也不可能找出来。那说明什么问题?每一套教材都是可以把人引向胜利的,无所谓好与不好,只是看你怎么用,说难听的,就是把考试答案发给你,你不努力去背,你一样过不了。所以不要在教材上过多的花费太多的心思,教材买一本,看一本。看一本,懂一本,才是王道。买来不看,看了不懂,你开书店都没用。(事实上也证明,在商店里卖书的。绝大多数没什么文化)

下面继续说说我的教材选择,仅供参考,没什么建议性,我上面说的话才是精髓,下面可以当屁话听。因为我是09年12月开始着手司考,那时候还没有新书,我先说声明,我是法本生,但我想告诉所有的法本和非法本,对司考而言,法本这2个字可以忽略掉,我备考前告诉自己,自己虽然是学法律的,但是不能以此为优势而放松自己,在复习的时候要当自己从没学过一样的心态来复习,结果当我看了司考的教材之后,发现自己真的没学过法律(很讽刺吧)。法本的优势不外乎是多知道了几个法律名词,法律术语,其他都是狗屁,毕竟本科学习的很多东西都是基础性理论知识较多,而司考全部是运用性知识,两者挂不了多少钩,所以法本沾沾自喜绝对是你致命的错误,而非法本感觉压力颇大,那是你自己杞人忧天。司法考试不要当成是考文化,我经常说司法考试是一个体育考试,考的是体力和毅力。

1、 三大本,每年争议最大的书,也就是传说中的司考专用辅导教材,很厚很厚,每年5月底6月初出来,(啥?等出来再看?你等死吧)一般只能看去年的三大本。,改动不多,可以忽略。因为即使有改动,你后面的辅导教材都会给你补上去的,不必担心。此书,讲得很浅显,大多是基础理论,但却是很厚,字数约400万字,由于量大,知识点比较基础,很多考过的考生都建议不看此书,但我却例外,建议第一次考的朋友(再次申明不管非法本还是法本),如果时间充足,备考早的话,应该花2个月来看看,我是12月—–2月看的,万丈高楼从地起,有一个好的基础,对于后面的理解和运用是分不开的,并且,三大本也是近几年的命题老师编写的,看了之后也可大致掌握司考的方向,以至于将来不那么盲目。当然,这么厚的书,说起来容易,看起来却是要命的,至于怎么看,后面再学习篇中,我会与大家交流。

2、 全法条一套,(可不是重点法条哦)建议是分部门的那种,这个我相信任何人都没有争议,建议在前期三大本的科目看完之后先大概浏览一遍,也许这个时候你读很多法条还比较抽象,很难理解,不要紧,有个模糊的印象就行,即使连印象都没也不要紧。一切皆属正常。我用的是九州出版社的三本装的法条。因为我备考比较早,而当时也只有这一个出版社出了新版。不过实际用了之后,还是觉得不错的。

3、 辅导用书一套,什么众合的,万国的,三校的,指南针的,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看谁顺眼就拿谁,也可以不看学校,直接看编写人,(我就这样)比如说民法拿的众合李建伟的,刑法拿的中法网阮齐林的,民诉拿的三校杨秀清的,都可以嘛,你爱怎么拿怎么拿。但是不要多拿,每个部门法选一本书,不要贪多,选了之后就不要再早三暮四的。也不要去问别人那个书又怎么样,这个书又怎么滴。自己选好自己认真看,你管别人怎么的呢,那别人过了你没过的时候,别人还理你吗?还关心你吗?还同情你吗?记住,司考途中一切你都要靠自己,你是孤独的,因为你身边的每一个司考的朋友,其实也都是你的对手。很多东西大家可以讨论,但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认为对的观点。最忌被人误导!我相信如果每次全国都只能过一个人的话,你身边的朋友没人会希望那个人是你。(这点切记)

4、 讲义和课件,这个东西就不太好说了,除了各大辅导教材之外,这个玩意就是司考资料中的主力军了。并且庞杂万分,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利用好,这些课件和讲义,是决胜司考的法宝。虽然杂乱,但是始终有一些名师也好还是明师也罢,确实也是没有多少争议的。也确实是很有水准的。在此我也先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考试成绩出来后 看到成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