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作文】
篇一:《不可默守陈规》
不可默守陈规
朱春荣
期中考试后的一天,中午进校的路上,五(6)班赵子延同学走到我身边亲热地说:“朱老师,我的反骨没有了,不信您摸摸我的头”,他边说边低下脑袋。我一听,忙笑着说:“上次是我的错,你们谁都没有反骨!”于是我想起上周星期四的一节体育课。那天,同学们刚从考场上下来,很想放松一下,痛痛快快地玩玩。可是当听我宣布:“本课学习内容是武术和技巧”时,下面突然发出一阵骚动“我们要打篮球!”“我们要跳橡皮筋!”我一听便火冒三丈,“谁说的?”我虎着脸大声责问。“是我!”体育委员赵子延第一个举起了手,接着下面的学生全都举起了手。我没好气地冲着赵子延狠狠地说:“我看你头上准有反骨,老师能不按教学计划上课,乱来吗?”赵子延一下被问住了,可是下面依然有人在说:“真没劲!”当然,这节课也没上好,尽管我反复示范,突出要点,可是学生练习时总是没精打采,武术伸伸手,踢踢腿的人暂且不谈,技巧练习更是不堪入目,个个东倒西歪,坐在垫上、睡在垫上的人很多,就像黄泥岗上吃了蒙汗药的士兵一样。甭说,这一课给上砸了。
事后,我也想,这一课为什么会失败呢?我觉得失败的原因就是墨守成规,缺少教学中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庄子》里有个故事,古代有个养猴的人把芋给猴吃,早晨三个,晚上四个,猴都忿怒,拒食。养猴人见此情景,灵机一动,立即改为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都东了。我觉得养猴人的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那节体育课,我墨守陈规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旧的教学观点和理念在头脑中的反映,过分强调以教师为
中心,过分强调了运动项目和技术,这是与新课程标准相违背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那节体育课学生刚从考场下来,他们确实太累了,近切需要调整一下,如果我当时灵活地把后面的教学内容篮球和当堂的教学内容对调一下,既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好。可惜,这个两全其美的事却因我的墨守陈规,缺少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而未做成,这不能不算是教学上的一次失误。现在每当想起那次压服学生情绪、责骂学生头上有反骨的做法,实在愧为人师。
篇二:《不要墨守陈规》
不要墨守陈规
若贝多芬墨守陈规,那么世界上将会缺少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若曹冲墨守陈规,那么世界上将会缺少一位智者;若曹刿墨守陈规,那么世界上将会少一位军事家。
做事不应墨守陈规,贝多芬在中年时期不幸感染疾病,他遭遇到了对音乐家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的“失聪”,但他却没有放弃,他心中想着:若我是一个墨守陈规的人,就该放弃了;若我不是一个墨守陈规的人,那么我该努力了。于是他便用牙齿咬住木棍,这样艰难的方法写下了音乐史上不朽的篇章《命运》。
由此可以得出做事不应该墨守陈规,只有不墨守陈规你才会有不一样的创造力,才会像“命运”那样在困难中斗志昂扬。
做事不应该墨守陈规,在曹冲的父亲对满朝文武发问:谁有本领测出大象的体重时,满朝文武中有人说杀了大象一部分一部分称,但是这是别国送来的礼物曹操舍不得杀也不能杀,于是满朝文武都不出声了。这时曹冲想:若我也像大臣们那般墨守陈规岂不是让父亲失望吗?我不能这样。于是他站出来说:先将大象赶上船,站定后在船舷上画线,赶大象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直至划线处,最后称石头的重量就可以得知大象的体重了。
由此可以得出,做事不应该墨守陈规,有时换个方法会比你直接做更有效。换个方法也许会让你出彩。
做事不应该墨守陈规,曹刿一位优秀的军事家,那是齐国强盛,十年春齐国攻打魏国,若曹刿当时直接迎战,那么他也许会惨死于敌人马下,但他知道如果墨守陈规那么这一仗必败无疑但我本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于是在齐人三鼓后他才下令出兵,就因为这样他胜利了,他凭借一个小小的转变就赢得了这一场战争。
由此可以得出,做事不要墨守成规,只有不墨守陈规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只有选择不墨守成规,那么等待你的将会是一片属于你的天空任你翱翔。
做事不要墨守成规,正如材料中说的双方相遇后并没有剑拔弩张,而是相互拥抱后转身换位,全部胜利通过,若他们墨守成规那么就不会这般完美。 在现在的社会中做事不要墨守成规,有时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机遇,这个机遇也许会使你走向成功,做事不要墨守成规。
篇三:《发散思维与作文立意》
发散思维与作文立意
一、思维训练:(10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训练发散思维,并将它用于作文立意!可问题是“你们的思维会发散吗?”为了验证你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我们先来做一组小测验!
(1)先从视觉来,一起看幅画。谁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2分钟)
(2)再从听觉来,听个问题。请告知我答案!(2分钟)
一位公安局长和一位老头在茶馆下棋,这时跑来一位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问:这两个吵架者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3)最后来个思维游戏。(5分钟)
需要同学配合我,请5位同学随意地给我几件“与众不同”的东西?请大家分组讨论,在3分钟的时间内,把这5件东西进行分类,两件及其以上方可归为一类!(讨论3分钟)
总结:大家做得很棒,你们无形之中感受到了发散思维,在实践中也运用到了发散思维。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看看什么是“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式。它表现为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齐读)
当然,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发散不是很有意义,也就是说发散思维的品质有高低之分。只有高品质的发散思维,才可能为写作立意服务。那么接下来,我们来鉴赏玩味一番,看看发散思维如何成为有意义的写作立意。
二、鉴赏玩味:(15分钟)
(1)一分钟思考以后,运用发散思维来回答一个经典问题:“雪融化之后是什么?”(2分钟)
(2)大家说得很好,思维也很发散。但值得注意的是思维的品质,立意的品质!我们请几个同学说说,在刚才这么多的发散立意中,你最喜欢哪个?或者,还有更好的与我们分享?(2分钟)
(3)可见,在生活中有些思维虽发散,但作为文学立意来说,品质不够高。而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正是高品质的发散思维凝聚而成的。请大家集体朗诵《雪融化之后》这篇文章,思考这篇文章在思维品质角度,或者文学立意角度,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学生集体朗诵3分钟,回答5分钟。)
小结:从经典的文本中,我们可以收获些许启发。(1分钟)
1、思维启示:
A、发散思维的范畴: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
B、发散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广度、梯度、抽象度。
C、发散思维的方式:具象的表层,抽象的精神。
2、立意启示:
A、筛选一个高品质的发散点进行写作立意。
B、写作立意要根据发散点的形状、特征、功能展开想象和联想。
C、写作立意要超越具象的表层,升华为一种抽象的情感和精神。
其实,发散思维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更有价值的写作原点,这也正是“立意”的过程!真正的发散思维在写作立意中可以分两步走:第一,任思维自由地发散,蔓延;第二,筛选
有意义的思维进行立意。
三、写作训练:
(1)牛刀小试
有人说,语言就是思维的形式。现在,我们试着将发散思维运用于语言,来创造有意义的作文立意。(3分钟)
用一句话描写以下词语的两面性。:A、虎 B、蚕 C、笑 D、哭(3分钟)
A、老虎有凶猛的一面,所谓“虎虎有生气”,也有凶恶的一面,所谓“苛政猛于虎”。
B、蚕有其无私的一面,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也有其自我束缚的一面,所谓“作茧自缚”。
C、笑有欢愉的一面,所谓“欢歌笑语”,但偶尔也有悲伤的一面,所谓“落第举子笑是哭”。
D、哭本是痛楚的表现,所谓“欲哭无泪”,但是也有高兴的一面,所谓“出嫁闺女哭是笑”“喜极而泣”。
(2)大显身手:(15分钟)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作文中,借助发散思维,通过想象和联想,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摆脱我们常规的思维方式,发现题目的多样性。体会到了发散思维,也从经典文本中收获了启示,接下来,我们就该大显身手了!
抬头看题,请你从“O”的外表和本质特征去联想社会生活,多角度构思立意。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写一段立意新颖,意蕴丰富的作文。(5分钟)
1、O是什么?O是东方喷薄而出的朝阳,燃烧着青春的激情,放射出璀璨的光华,给人类带来理想,带来希望。
2、O是什么?O是儿童粉红的脸蛋,写满笑意,写满天真,写满童趣,让我们感悟纯洁的心灵,美好的人生。
3、O是什么?O是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过了山花烂漫、莺歌燕舞的春就是夏;过了酷热难耐、草木旺盛的夏就是秋;过了硕果累累、稻谷飘香的秋就是冬;过了寒风刺骨、雪花飞舞的冬又是春。周而复始,形成多姿多彩的四季人生。
4、 O是什么?O是已知和未知的分界线。已知越少,接触未知就越少;已知越多,接触未知就越多。越是知识短浅的人越是骄傲自满;而越是学识渊博的人就越是虚怀若谷。 小结: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请大家分小组互相交流,推荐佳作。(9分钟)
总结:你们做得很棒!在线性思维“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多样的、跳跃的、辐射的思维给你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1分钟)
四、课外作业:(5分钟)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1分钟时间自由发散,选择高品质的思维,进行作文立意。(4分钟) 请告诉我,你的作文立意。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贫穷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角度 分析 立意
从鲁人角度 从鲁人角度看,以鲁人的特长到越国将产生什么结果,一般说,他们的特长在越国无用,去越国自然会穷 (1)办事不要脱离实际
(2)要讲究经济效益
可以设想,鲁人听了劝告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越国,各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1)亏本生意做不得
(2)无用武之地焉能生财
从劝告者角度 从劝告者角度,他劝鲁人不去越国的理由,是越人赤脚不带帽,所以去越必穷 (1)办事不要脱离实际
(2)要讲究经济效益
从综合的角度 从全文的角度分析,与当前实际联系来进行类比,农民进城办企业,要发挥自己特长,扬长避短,掌握信息,才不会亏本 (1)扬长避短,生财之道{不默守陈规的作文}.
(2)动机与效益
(3)信息与致富{不默守陈规的作文}.
从逆向角度 鲁人去越国难道一定会穷吗?有什么方法使他不穷?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鲁人夫妻就有用武之地了。同时,鲁人还要有智慧去改变越国的现状,提高越人购买力,鲁人才会富。 (1)敢于改革,大胆创新
(2)鲁人去越未必不富
(3)用想法变革现实
(4)既要稳重也要冒险{不默守陈规的作文}.
(5)不能默守陈规
总结:发散思维,应当天马行空;作文立意,追求不断创新;勤思多写,定能文采斐然。希望大家有所斩获,谢谢各位!下课。(1分钟)
篇四:《作文教学如何突破陈规论文》
作文教学如何突破陈规
众所周知,写作在中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又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遵循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须加强写作教学。但是,目前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很多,作文教学普遍低效,中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要提高语文教学质最,就必须就必须突破陈规,让学生以”我口说我心,以我手写我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生活,把自己的口语转变为书面语。老师不束缚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畅所欲言”。 作文教学突破陈规,具体注意以下方面。
一、体裁广泛{不默守陈规的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要求:”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是”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这些要求和建议明确指出中学生作文命题范围要”事事关心”,即关注自我、关注家庭、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国是、关注世界等等。例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为了母亲的微笑》、《感受生活之美》、《家乡的生活环境》、《把爱心带给他人》、《美国的人权》、《韩剧为什么在大陆流行》、《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姐弟相处巧门》、《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一次难忘的”旅
篇五:《优秀作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优秀作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历史的废墟下掩埋了多少真相,我们从不曾了解,就如同50年前那场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饥荒,和那一切无法解释的现实,是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永远没有办法体会的。对于青年一代的我们来说,仅仅过去不到半世纪的反右时期,似乎正在成为一个不存在的时代,考试不会有,报纸不会登,新闻也不会播,一片繁荣光景下,黑暗逐渐被麻木的心灵埋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随波逐流,逆来顺受,好像根本不曾存在过。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历史终于呈现出了它的真面目。曾经身处那个时代的她,之于我们,应该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注入我们麻木身体的强心剂。
她便是林昭,44年前的4月29日,她在上海被秘密枪决。{不默守陈规的作文}.
17岁,正是与我们一样的年纪,那时的她,已经在用自己并不算强大的力量,反抗现实,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一个青年,在那时已经对国家和人民怀着最炽热的情感。我仿佛能透过弥漫着大雾的屏障依稀望见那时的她,风华正茂,黑亮的发辫扎在脑后,清秀的脸上闪烁着坚定而又激动的光芒,微笑着说: “我也参加了组织。”
18岁,出于对时局的担忧,她不顾母亲的责备和阻拦,加入了社改工作队,以更好地参与革命。她曾说道: “这样的祖国,决不能让它受难。”从此往后,林昭便因为这一信念,因为这个决不能受难的祖国,走到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程。那是她怎样也想不到的一种方式,正如她考上的北京大学,放飞了她的思想,坚定了她的理想,然后把她送进了铁窗。
1957年的夏天,张元勋贴出了北大第一张大字报被指为反革命煽动,面对声嘶力竭的讨伐,右倾言论的争斗,她公开反对上纲上线的批评,说出了真实的想法: “我料到一旦说话也会遭到这样的讨伐!我一直觉得组织性与良心在矛盾!”面对“你是谁”的质问,她铿锵有力: “你记下来,我叫林昭,林,双木之林,昭,刀在口上之日!”那一晚,是她最悲壮的演讲。
刀在口上之日。
也许对于她只是悲愤着,有思想的人被称为魔鬼,言论被批为洪水猛兽,让她对现实充满不解和陌生。为了热爱的党,热爱的国家,她愿意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去祭奠。【优秀作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优秀作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然而当时的中国已经被充斥的言论绑架,她的力量太过弱小,并无招架之力,像是用鸡蛋碰石头一般无可奈何。她用了最为悲壮的方式,而又有谁能想到缘由竟如此简单。
“绝不再说违心的话。”如此而已,拥有常识的人,成了实际上的鼻端。{不默守陈规的作文}.
迷雾散去,代替的则是火光冲天,一发不可收拾。
北大的800名右派分子名单,林昭赫然在列,然而所有右派都检讨后,唯一一个不肯检讨的林昭,仍在公开顶撞: “我的观点很简单,就是人人要平等、自由、和睦、和蔼,不要这样咬人!”在那个说出常识就是反革命的时代,沉默着的绝对是大部分,林昭并不是激进的人,仅仅是永不背叛自己本心的人。
只想说出真话而已,总有一个人要喊出来,一#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 end#定要喊出来,即便看不懂,想不通,受到折磨,精神疲惫,总需要一个结果,寻找一个答案。
这就是林昭。
终于,在1960年10月,28岁的林昭因涉嫌参与地下刊物《星火》在苏州被捕。
入狱,终于给了她站起来表达自己的理由。一个民族,如果真的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讲真话,也就近乎于毁灭了。
火,已烧得很旺,隔着漫漶的历史,亦能体会到它的灼热和不可抗拒的熊熊之势,快要吞没整个世界,尽是喷薄欲出的愤怒。
燃烧着。
8年的牢狱生活,林昭从未被解下手脚的镣铐。她拒绝接受教育,用竹签、发卡,千次百次地刺破皮肉,在墙壁衬衫床单上,一切能写字的地方,用鲜血留下近20万字,不停地写着,写着,反对奴役,控诉着压迫。【优秀作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文章优秀作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出自,此链接!。
因为牢狱生活的摧残,她迅速衰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在不停地控诉,从不妥协,哪怕玉石俱焚。在那黑暗的监狱里,闪耀着的,只有她从未泯灭的信仰。
把真话,用生命喊出来,血红的字迹仿佛是无声的控诉,控诉着被蒙住眼的中国,控诉着让人失去人性的,无穷无尽的斗争。
喊出来,喊出来,直到燃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