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一路成长 一路成长作文

字数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字数作文】

一路成长(一)

一路成长,一路风雨

阳光总在风雨后,忍受过今夜凄冷的风雨,就会看到明日天边明媚的曙光。只要经历了山重水复,就会看到柳暗花明。

——题记

人生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跟屁虫风波

记得七八岁时,我是父母的跟屁虫。无论父母到哪儿,我都会寸步不离。时间久了,几乎成了忘路痴。那个夏天,我与父亲一道乘大巴去旅游,一路上别提多高兴了。到中途的休息站点时,我紧紧揪住父亲的袖子,生怕他一转眼就不见踪迹。上厕所时,我硬是赖着父亲把我送到厕所门口,并千叮咛万嘱咐不要离开。上完厕所,我便闪电般寻找父亲,没想到打开车门的一刹那,不见父亲的影子。我顿时慌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顺着脸颊滑落。我四处张望,一会跑到这看,一会窜到那儿找,最后竟迷路了。我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是爸爸。我像找到了救命的稻草,一把搂住他。哭的越发厉害,只听到爸爸温柔的说我怎么乱跑,轻轻安慰我。而我从那以后,把路线记得很清楚,不是跟屁虫了,再也没有迷路。这次的经历,让我懂得成长的路上要独立。

学车之旅

10岁的我已经懂事了,于是得到父母的允许我开始了学车之旅。我看着父母给我买的自行车,更是激动不已,一把抱住自行车,用手轻轻抚摸着,脸上更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于是,急于求成的我,一下跨上自行车就开始骑。自行车左摇右摆,不一会儿就摔了个脚朝天。我立马又爬起来,没等车立好,就又骑上去,不想还没几步又摔倒了。几次的失败挫伤了我的自信心,我有了放弃的念头,当我准备收自行车时,妈妈安慰我从哪儿跌倒再从哪儿站起来。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后来的几天,我不断摔又不断骑,终于能完整的骑一圈了。这件事后,我知道在成长的路上要坚持。

啼笑皆非的厨房闹剧

12岁的我可算得上是青少年了。用大人的话说,就长大成大姑娘了,自然要懂得很多东西。于是,奶奶一直催我学做饭。开始我不敢,后来有一次突然心血来潮想尝试。说干就干,我手拿土豆,圆圆的土豆在砧板上滚来滚去,丝毫不受控制,菜刀也拿不稳,因而切出来的土豆片变成了“土豆砖”,多亏了奶奶,才勉强切好。下锅时,我小心翼翼的倒油,生怕溅到自己身上,又慢条斯理地把土豆倒入,用铲子使劲儿一炒,有几片被掀出了锅外。奶

奶看不下去了,才又帮我补救。虽然没有成功,但让我知道,有些事并不难,成长路上要勇于尝试。

成长的路上,不要因为迷了路而忽视了自然风光;不要因为摔过跤而不敢奔跑;不要因为风雨而诅咒生活。让我们用欢笑对待生活,做一只生活的海燕,去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做一只浴火凤凰,在烈火中求生。

一路成长(二)

《一路成长》我们站在时间的尽头,驻足回首,一路的青涩年华在指间慢慢滑落,然后飘走,伤心抑或是苍凉却都在坚守中遗忘。 ——题记 从呱呱落地,到如今初中毕业,仿佛只是一眨眼间。有些还没来得及珍惜,已经失去,有些认为会一辈子记得,却遗忘在岁月的留声机里,但仍有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时间的消沉怎么也将它们抹不掉。 一、童稚:小学1—3年级 儿时的记忆已经不是那么的清晰,但却没有忘却的无影无踪,总有一些存在在记忆的最底层。那一段启蒙的时光,给了我太多的感受,有初入学堂的懵懂,有认识朋友的欣喜,也有离开父母的哭泣……一切一切的感受,都慢慢地向我袭来。 依稀的印象,步入学校的前一天,我被爸爸妈妈从外婆家接回来,从小一直在外婆家呆的我,对于旁边的一切事物都觉得好陌生。这里每一个与我同龄的人我都不认识,我只知道我将与她们一起成长。开学了,我哭着闹着一定要和一个我邻居的小孩同座,还非她不可,老师无奈,只能顺从我的意愿。 还有,儿时总想自己快点长高,长大。只想做个大人,去工作,去上班,赚钱回来给爸妈,也许是他们太疼我的缘故吧。可是巨大的陌生感让我感到窒息,每天静静的坐在座位上,一句话也不说,也不会认真的听课,成绩自然也不会很好。妈妈找老师谈话,老师总是说这个孩子很乖,只是成绩却不然。其实他们怎么会知道是因为一切的陌生。直至一年级第二学期我们换了个班主任,很漂亮,说话声很温和的年轻老师。她用她天天得声音告诉我:“你不是一直想长大给爸爸妈妈赚钱吗?可是像这样没有知识就可以吗?”说完给了我一个大大的微笑,就是这个微笑,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明白了师爱。以后,总会在考试后抱个大大的奖状给妈妈,妈妈也在一直惊奇我怎么会在短短的时间内那么突飞猛进。 记忆最深的估计就是这一件了。刚上学时,我买了一个漂亮的汽车文具盒,同班的小朋友们可喜欢它了,天天抢着玩,常常是一不小心就将它摔在了地上,漆都摔掉了,而且变得到处坑坑洼洼。不久,崭新的汽车文具盒就变成了破破烂烂的废铁了。于是,我就总是抱着文具盒,不让小朋友们看一眼,更别说玩了。这样长久下来,很多小朋友也都央求着爸爸妈妈给他们也买个一模一样的,每天都有接送孩子的家长问我妈妈从哪里买的这个文具盒。没过多久,班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了一模一样的文具盒。看着别人的新文具盒,再看看我的旧的,心里有了很多的不服气。回到家

告诉妈妈:“我要一个新的汽车文具盒,同学们都是新的,我的是旧的,我不要。”妈妈说:“你已经有一个了,不是吗?新的最终也是会变旧的,不久小朋友们的新文具盒也会像你的一样旧的。”我哇的一身就哭了,嘴里还嗫啜着:“不嘛不嘛,我就要新的。”妈妈不紧不慢的帮我把泪擦掉,告诉我说:“孩子,他们买新文具盒,是因为见你买的好玩好看,他们买的文具盒是追随你的,是想要和你一样有好看的,而不是为了炫耀。你有他们没有的时候,他们还不是只能拿着你的玩,盯着你得看。你比他们先拥有,不是就比他们好点吗?孩子,我们要学会大气,不能说他们拥有你就要拥有,更何况你本来就拥有,只是比他们旧了一些。”我只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只是还不情愿的走进了我的小卧室。慢慢的长大,渐渐理解妈妈的话,也学着变得大气。如今再次回想起来这件事,才发现儿时的自己是那么那么的傻。 这段时代,让我明白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开始慢慢懂事。 二、年少:小学4—6年级 “一丝幽幽的白云,一片瓦蓝瓦蓝的天空,一条细长细长的河流,一张稚嫩细致的面孔,一盏幽明幽暗的灯光,一丝明媚的的忧伤……”就像《回忆童年》里说的一样,我的这段时光,应该就是这样。有一首歌不是这样唱的吗:“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它像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这的确是一首很好听的歌,美好的就像一个幻梦一般。 有人说,一个人的童年再怎么多灾多难都是美好的,毕竟无忧无虑的日子就只有那么一次。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究竟是发自肺腑还是后来感悟出来的。不过,这也应该是条精辟的理论。 我和王萌就是在这个时代的开始认识的,从一开始变成了无可救药的好朋友。那是的我们每天总是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玩耍,一起成长……如果那天玩到很晚,会再对方的家里住下,两个人挤在小小的被窝里,总爱蒙在被子里谈天阔论,即使当时也不是非常的知识渊博。两家的父母总是着看着我们笑,也露出美丽的笑容。 然而却也真切的经历过一番生离死别。即使是简单的离开,我总喜欢把它叫做生离死别,因为无止境的思念。那是六年级,爸爸妈妈在西安开了一个小饭馆,叫我去那边上学。开始,只是欣喜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并高兴地告诉小萌我要去西安上学,可以不再忍受每天6点早早起床的生活了,西安总是8点才到校的,她也显得十分高兴。然而,一切都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美好,初入西安的学校,十分新奇,可是看着整班陌生的面孔,心里开始狠狠地紧张,似乎回到了一年

级那个时候,尽管已经长大了一些。又开始每天单独的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想着澄城那个我的故乡的朋友想到深夜,严重到经常会躲到被窝里哭一整夜。开始变得沉默无语,在那里,感觉不到真正的友谊,也许是心理因素,总是感觉没有一个朋友会像县上的一样那么好。后来,又因为许多的原因,爸爸妈妈决定又让我回来上学。托人,找关系,好不容易让我再次进入了城关一小,我还硬吵着要进6.3班,因为那个班里朋友很多,王萌,赵迪,还有很多很多。于是,我又开始变得活泼,开朗,妈妈说:“你变得很快很快。”呵呵,这就是朋友吧,于是,我开始明白朋友对我的重要。原来,让我无法忘记的,给我欢乐的,就是那伟大的友谊。 6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慢慢听说了小考,是个非常重要的考试,不像平常的期中期末,好像决定着什么。才发现自己以前学的那一阵子落下了很多课程,并有很多知识都只是学的很浅。我极力想弥补上来,可是上帝偏偏和我做对,即使上课精力再集中,下课问再多的问题,成绩还是像以前一样,不是非常好。我开始变学习方法,每天很努力的学习,做题,把做的题目给老师检查,渐渐这样下来,我有了些许的进步,每天都有收获,周周都有发现,以至于小考的成绩,足以让每个人满意。成绩出来时,我十分高兴,因为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我明白了勤奋对学习的必要。勤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让我取得了成功,让我在在学习上崭露头角。 三、青春:初中1—3年级 一眨眼,一恍惚,一瞬间,四季开始在我眼前费时。就像是在车内透过玻璃窗观看着路旁擦身而过的绿化树,发出刷刷的声音,来不及按下手中的快门就一闪而过,留下的只是一些拉长的掠影。昨日的童年早已变成记忆,时间每天都在不停地飞逝,我们也开始变得成熟起来。 这段日子的记忆占了我大脑的很多空间,想要说的东西太多太多,因为它的美好,它的青春沸腾。 初入初中,似乎还只是个傻呆的小学生,老师的评价总是憨憨的,傻傻的,可爱的,爱耍一些小孩子脾气,很爱哭。那时的成绩十分不稳定,好了会是全级前30,坏了都会可怜到全级200名,这应该是聪明的脑袋和爱玩的天性的结合结果吧。因为北关是一小,二小的汇集点,所以,使得班里的同学有的熟悉,有的陌生,于是我的性格又有了些变化,有时快乐的会像个调皮的猴子上窜下窜,有时又会像是冬眠的松鼠一言不吭。可是还总会乱串班级找以前的朋友玩个乐翻天。成绩的不稳定似乎没有太多影响到我的情绪,快乐总会

是伴在身边,高兴的不亦乐乎。 就这样,傻了一年,进入了初二。 初二的经历可真算的上是翻天覆地了。进了别人所谓的好班初二十四班,认识了很多很多真诚的朋友,以前的朋友友谊也愈加的深厚。王萌,就不用多说了,这个从小走来的朋友,无论怎样的打击都不会打倒我们的友谊,给了我一路的温暖,也是我在西安挂念最深的朋友总是个软弱的样子,看了总会心生怜悯,典型的林黛玉风格,可是,在朋友伤心时是最会安慰人的一个。杨琳,记忆中,总是一个男孩的样子,可现在变得有些小女生的样子,文章写的很好,可是却说长大后不会去当作家。马浩晴,就像名字一样给人晴天的感觉,瘦瘦的,小小的,很可爱的一个朋友。亢延琨,总让人感觉博学多识,才华横溢,可是很爱耍鬼点子,欺负我。景劲松,名字和人完全不对头嘛,活泼好动,没一点松树的样子,我想要是认真点我们还不一定能比过呢。王毅,看起来很成熟的一个男生,其实心里挺幼稚的,一样的活泼好动,爱欺负我。还有周凡,张含之,任倩……数不胜数的朋友圈。你们总会说我活泼的像个小精灵,其实没了你们,我就和折了翼的小精灵一样,焉了。 初二暑假的自助游,应该会在我记忆留到永远吧。从一开始的商量,到最终的实施,还有在未央湖的玩乐,一切的过程都给了我深深的印象。还记得我们完真人CS时,女生一组,男生一组,每次我们上场不到一分钟就会被打的落花流水,39摄氏度的高温,我们每个人都扣一身厚厚的军装,还玩的不亦乐乎。最终还落得我和王萌都烂了一个包。不过,我还是真开心,我感觉我从来都没有像初二一样开心过。 可是直至初二,我才发现成绩对我们的重要,恶补拉分科目,可以前的提分科目却因为过分冷落而变得不再算优势。升初三的期末考试中,93分的英语成绩让我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一向不及格的地理却奇迹的考到了95分。这时才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可是初二的一切都已经定势。于是,初三开始刻意注意这个问题。可是因为初二的失误,导致初三的英语也只能在一百零级徘徊,一百一十分就像梦想一样不可及。这样的问题,我不会再出现第二次,一次的失败我不会让它永远成为绊脚石。 初三这一年,可以说洒满了汗水泪水,也可以说铺满了荆棘杂草。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有初三这年这么好的成绩,不过,也真验证了一句话:勤奋与成绩是成正比的。很多个熬夜的夜晚,我总是一个人趴早灯光下,在小憩时想我为什么会像这样努力地完成这些任务,我完全可以像初一初二一样拖到不得已,想

了很多遍,想了很多很多的答案,每一次都不同。如今,回过头来思考,才发现其实每个初三学子都会那样勤奋的,因为压在身上的中考,因为父母老师的希望,因为想要考出更好的成绩!初三就像这样一夜一夜的走了过来,没有什么大波大浪,不像初一那样憨实,不像初二一样放荡不羁,可是,回忆却最深。我没法用语言来描述,只是记忆。 后记 过去的日子就这样的过去了,留下的是15年的回忆。隐隐的,还有过去的一切感受。我长大了,而那些记忆,一昼一夜,不断堆积着岁月的光阴,一道道即将老去的痕迹…… 送给那些一直关心我的人们: 过去的一段路程,虽然不漫长,但却弥足珍贵,因为你们在我心中,我再不会无动于衷。感谢际遇来到这个世间,让我碰到你们。所有光彩的银幕后,都是每个人辛勤的付出——只为呈现最好的节目。就算熬夜,就算偶尔感到绝望,也会看到最美的星光,只因你们。有你们的祝福,眼泪也是幸福。

一路成长(三)

一路收获 一路成长

古人说:“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会”。用它来形容我参与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最恰当不过。从年初起,我校的“问题 专题 课题”相结合的教研活动就已经在校领导的缜密部署下拉开了帷幕。从学初张彩文校长“‘问题 专题 课题’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讲座开始,我们带着踏青的期待,也带着拾贝的惊喜一路走来,近一年来的风雨兼程荡涤了所有的犹豫与顾虑,积淀了丰富的理念与技能。我们依然一路成长,一路欢歌。

2014年2月22日下午,新惠实验小学全体教职工在四楼会议室开展“三题结合”的教研模式培训活动。说实话,我那时还沉浸在假期的慵懒情绪中,对于那次理论培训的内容,还是当真正坐下来确立四年级语文教研组的问题时才反复消化的。那时才领悟到张校长将校本教研与实验课题整合为一的本土教研模式:即挖掘出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以这些小组内有共性的问题为出发点确立专题,形成本组的教研主题。有了理论作为依据,我们作为阵容最大的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始了专题教研的探索征程。

我们从自己的课堂实际出发,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学习状态的调动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梳理,找到自己真正感到困惑的教学问题,在每个周五学生放学后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如:“小学中段语文学习中生字的教学应在课堂中占多大比重?”“怎样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查找资料、研读课标、还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梁明霞和刘艳华

老师更是毫无保留地讲出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及做法,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些比较零散的问题很快解决了。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大家继续潜心思考,一个大家都感到困惑和急于研究解决且有研究价值的教学问题“如何通过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焦点,被我们组定为本段时期研究的专题。

借助于3.15开放周的春风,在校领导的信任与指导中,我们有幸成为第一个把实验小学自己特色的校本研究展示给所有家长及教研室领导的教研组。刚接到这个任务,我作为教研组长确实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虽然教研专题确立了下来,可毕竟实施还在摸索中。“老牛易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按着张校长的培训理论,组内的八个姐妹共同开始了有针对性的学习,围绕专题选择相关的教育刊物、教育专著等文字资料寻找理论基础,收集他人解决类似问题的实践经验;围绕专题选择针对性强的名师示范课、影音资料找寻具体教学情境与方法;围绕专题多次当面请教陈校长、张校长还有年轻的业务骨干徐晓娟主任和王静主任,探求她们为专题所给予的专业引导。正应了张校长在培训会上所说的话:“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齐心一致的工作的话,那就要比十个各随己愿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团结合作,人人参与正是我们组这次课例研究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正能量。

因为有了专业的引领,实践才不是空谈,本组以四年级教材《乡下人家》为案例落实“如何通过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提高学

生的阅读能力?”的专题研究,由本组最年轻的周立艳老师主讲。首先是集体议课,周老师围绕研究主题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并提出了在备课中遇到的困惑,以求得大家的帮助。大家根据自己的备课思路结合前面学到的理论讨论每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形成了可行的示例。接着周老师整合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在上课的过程中本组的每位教师都参与其中、深入课堂,用心去听周老师对问题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做好记录写下感受。课堂结束后我们首先请教研室的赵老师和我校领导作中肯的指导,本组教师再谈出自己的观课建议,周老师再次的补改又一次登上了讲台,课后大家又一次激烈地讨论研究,感觉专题还是不够突出。当时青年教师姜艳红主动说:“在大家的几番讨论更改后,我想试一试。”就这样反复的补改、打磨……虽然还存在些许的遗憾,但我们享受研究中的这份紧张与快乐,因为通过这次课例研究活动,我们组的每位老师在业务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正如活动总结大会上领导们的叮嘱一样:“这个专题回去后还要再进一步的研究实践,每个人都要亲自尝试,回来后不断的反思总结。不仅是这一课,课课都精心去准备,就不难落实校本教研的最终目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的,就本人而言,这次校本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就是因为亲自做了所以从中学会了很多,并有感而发地记录下了成功失败记录下了欢笑与汗水,这就是积累下来的财富。

这校本次教研活动用课堂实践作为载体,支撑我们专题研究以及见证我们对新课改、新课标的解读与思考。或许我们的思考依然稚嫩,但是留下了我们探索的足迹!我们还要一直行走在探索的路上……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一路成长 一路成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