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我看辛弃疾800字(一)
我看辛弃疾800字(二)
血泪之词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用
血与泪写诗词的人。
他是武夫出身,他本想“了却
君王天下事”来赢得“生前身后
名”的;他本想马革裹尸、血洒疆
场,戎马一生,建功立业的:他
本想“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
惊"去杀敌报国的:他本想……他
也有“单骑闯敌营,手仞数余敌”
的豪气与丰采,他也有号令数万
士兵的威严,他也有“不破楼兰终
不还玎的坚定决心。可是他南渡归附朝廷之后,所有的“本想”都成了幻影,所有的本领都成了摆设。他远离了舞刀弄剑的沙场,只能用带着老茧的手抓起一只羊毫软笔去写他血泪相交的诗词。 南宋王朝妥协腐败,怎样伤了这颗忧国忧民的心。君王沉湎于歌舞升平之中,臣子享乐在醉生梦死之外,他们蜷缩在半壁江山里,看着被践踏的大宋国土嬉戏。可是辛弃疾,他再也没有机会血溅战袍、以身许国了。他的满腔热忱与壮志雄心被昏庸的龙
公书案掩埋了。他只能写他含血带泪的诗词,把它当作激励人民斗志的号角。当作他内心愁苦的倾诉者。
多少次,他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多少次,他的耳畔回响着清角吹寒;多少次,他的梦乡是铁马冰河;多少次,他的眼前是大漠孤烟……可是他不敢回首,回首之后那情那景只能在灯
火阑珊处,只会令他望尽天涯路。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饱含着他多少无奈与悲凉,饱含着多少壮志难酬与英雄气短的
苦闷!
辛弃疾由武入文,虽不是心甘情愿,却创造了无人能比的文学成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有他那样的爱国之情了,再也没有人能够有他那种亡国之恨了。一旦这种感情融入诗词,它必定因为这份豪情与胆量而绝尽千秋,而光焰万丈,而无与伦比。
我常常会想到一个“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独流泪,拍栏杆”的辛弃疾,这是他永远的赤子形象。他以爱国之心为墨,以报国之情为笔,挥写着贯穿一生的
诗篇。于是我们看到了:他的名字的背后是历史的伤疤,他的名字的正面是民族的勋章。
【点评】
一直以来,辛弃疾都被认为是“豪放派”词人,有多少人关注了他“豪放”中的血泪交织?有谁曾想过他的本意并非以诗词名垂千古?作者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使文章写得真挚而感人,能将辛词自然而然地融入文章更是本文一大亮点。结尾一句极具深意:“他的名字的背后是历史的伤疤,他的名字的正面是民族的
我看辛弃疾800字(三)
我看辛弃疾800字(四)
这里的辛弃疾,是独立的一组关于辛弃疾的视频,与苏轼里面讲辛弃疾的部分虽有重叠,但内容更丰富更完整,怕何老师误认为是整理重复了,故作说明!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第一课时
老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辛弃疾的词《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大家先打开书。
辛弃疾和苏轼两个人同创豪放词风,历来是“苏辛”并称,大家记住这个说法。前一次我们讲过,王国维先生认为:“苏词旷,辛词豪”,“旷”是指其洒脱,而“豪”则是指其担当。两个人的词风都是豪放词,但是两个人的词风又有不同,这跟两个人的个性有关,也跟两个人所处的时代有关。苏轼所处的时代,国家还是一统天下,虽说有外患,国家衰弱,但整体上还算是太平盛世。而到了辛弃疾的时候,半壁江山已经被外族占走。多少仁人志士渴望恢复自己的家园,辛弃疾、陆游等等这些人,就是这批仁人志士的代表。辛弃疾这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北宋是什么情况呢?大家知道,“靖康之耻”之后,北宋在黄河流域的国土已经被金国占领。辛弃疾,他的祖父叫辛赞,赞扬的赞。辛赞这个人,实际上是做了金国的官员。也就是说辛弃疾的祖父,实际上就是大节有亏——背叛了自己的朝廷。当然辛赞之所以这么做,也有其不得已的地方,是为了保存一家老小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他的祖父,也就是辛赞,在做金朝官员的时候,其实内心是非常痛苦的。因此他经常带着幼年的辛弃疾游历北方的山川,并且跟辛弃疾讲:我现在大节有亏,但是你要记住你是中原人,你是宋朝的子民,你要立志恢复我们宋朝的疆土。所以辛弃疾从小就抱有大志,要为国尽忠。二十几岁的时候,辛弃疾在北方参加了一个义军,实际上就是农民起义军,来反抗金朝统治,并且拉出了一干人马,成为了这支部队的领袖。这支部队可以说是转战南北,屡立战功,逐渐具有了一定的声势。这个时候呢,在中国的北部,有不少义军都在跟金朝抗衡,可以说是群雄四起。其中有一支部队是由一个叫耿金的人率领的。那么辛弃疾,
遇到这支部队之后就主动去投奔耿金,甘居人下。耿金也非常欢迎他,于是就派他渡过长江到建康去寻求宋高宗的封赏,也就是要投靠中央政权。辛弃疾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建康,宋高宗也确实给了他封赏。当他带着部队带着他的人再回到耿金驻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出什么问题了呢?就是耿金手下有一个叫张安国的大将,这个人杀掉耿金投降了金朝,等于说部队兵变了。面对这种形势,辛弃疾只身带了几十人马,就在金朝人和张安国正在那儿举酒欢庆的时候,杀入敌营,生擒张安国。然后带着张安国,一路艰险又回到建康,最后在建康将张安国正法。
我讲这个事儿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想跟大家讲,我们以前曾经说过李白、杜甫、苏轼心中都有报效国家的愿望,但是李白呢,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杜甫呢,实际上历史也没有给他机会。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李白和杜甫的文采,而至于他们报国的才干不大能体现得出来。苏轼呢,地方行政他是做得很好,但是建大功立大业的本事苏轼也没有机会体现。可辛弃疾不同,辛弃疾这个人呢,是文采好,武功也好,文武全才的一个人。作诗打仗,对政治的认识,他都非常擅长。你看一个人敢独闯联营,生擒叛徒,然后杀出重围,回到建康,就地正法。说句实话,这绝对够写部小说了,绝对够写部评书了。那可真是有传奇色彩。这些在历史上都是有明文记载的。我们接着说,辛弃疾到了南方以后,出现问题了。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非常有才干的一个人,文治武功都很棒的一个人,却不得重用。那他干什么呢,皇帝就把他发配到地方做地方官去了,或是驻守,或是屯兵,始终不被重视。可以说终其一生,辛弃疾都没有实现他带兵重返中原和敌人拼死决战的愿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辛弃疾的词在他晚年的时候,那份悲愤,那份痛苦,那份渴望报效国家而又不得施展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关注过没有?一般的教材在选辛弃疾的词的时候通常会选哪篇?会选他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到网上找一找,看看这首词,体会一下它的思想感情。咱们的教材选的是什么呢?选的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在干什么呢?我们看一下提示,预习提示当中说:这个时候已经是宋孝宗了,宋高宗已经去世了。在宋孝宗的时候,辛弃疾在江西任提点刑狱。书上说:他主管司法监察,兼管农桑,也就是说他没有军权。辛弃疾特别希望能够带兵到前方去打仗,但是他没有这个权利。当然即使是干这个工作,他在任内也是兢兢业业,为
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儿。当然同时也被别人不断地写谗言攻击他。
我们看词的题目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里要说一下,关于造口这个地方,曾经有一个历史故事。史书曾经记载:“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佑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至此而兴。”也就是说,在南渡之初,宋朝人跑到南边去了,因为被人家打的嘛,建康守不住,最后跑到临安去了。当时金兵分两路追赶。一路追宋高宗,宋高宗呢,从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往南跑,金兵跟着也渡过了长江一直追赶,最后宋高宗实在没地方就跑了,就跑到了海上,然后从海上绕道,到了现在的杭州,当时的临安。听听这个名,临安,不就是临时安定嘛。那么还有一路,追的是谁呢?追的就是宋高宗的母亲——隆佑太后。这个隆佑太后一直在跑,而金兵呢也一直再追,跑到最后狼狈到什么程度呢?史书记载啊,狼狈到隆佑太后的车辇全都没有了。车辇没了,怎么办呢?这个太后啊就跟着农夫们一起在队伍里面跑,什么凤冠霞帔全都不要了,就穿着一身农夫便装跟着农夫们一起跑。就狼狈到这个程度。后来“不及而还”没追上,金兵也就退去。那么隆佑太后呢到了造口这个地方就算安定下来了。金兵撤回去以后,辛弃疾这个时候在造口这里,就驻扎下来了。刚才咱们说了,他做提点刑狱这个官职,就是在这里。所以辛弃疾由此起兴,才写了这么首词。我们先看看,这首词不长。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大家看,他一上来就讲“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大家知道“郁孤台”这个地方跟“造口”不是一个地方。你们注意看,他题目叫《书江西造口壁》,就是现在咱们江西那里的造口。在这个地方,他在壁上提了一首词,于是得名。郁孤台跟造口它不是一个地方。因为它们不在一个县,中间隔了大约有一二百里地的样子,并不在一个县。作者在造口题词的时候却要提“郁孤台”。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典故。辛弃疾写词啊,典故特别多。他在这里就用了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发生在唐朝。郁孤台是谁造的呢?是唐朝有个叫李勉的人造的。李勉在这个地方做官。大家知道古代的官员,他们的志向是什么吗?古代官员的志向就是到京城去做官,建功立业。因为只有到京城去才能做大官,做大官才能建功立业。所以地方官员都想到长安去建功立业。因此李勉就造了这么一个高台。
大家知道江西和陕西中间离得很远,所以李勉在这里造了一个非常非常高的台子,造台子的用意是表明他有遥望长安之意。就是说我呀希望能到长安去做官。他有这么一个意思在里面。造高台本身有遥望长安的意思,所以下文才会有“西北望长安”。这是有深意的。
第二课时
在江西造口这一带闲居的时候,正是辛弃疾一生才智不得施展的时候。但是即使是一生才智不得施展,辛弃疾依然是关心百姓,关心民生疾苦,看到星、雨来的时候,也会特别地高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就是他那时候写的。老百姓生活好,他就非常高兴。所以你看在这一点上,辛弃疾有点像杜甫,苏轼有点像李白,是不是?他真的是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和国家的命运完全背在自己的身上。他有思想同时也有才华。他简直可以说是南宋一代词坛的宗师。他写词就写得好,他在思想境界和艺术水准上对词的创造,甚至比苏轼贡献还要大。你们看像苏轼、辛弃疾,明天我们会讲到的李清照,包括前面讲过的杜甫,以前讲过的司马迁等等,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共同的美德。什么美德呢?我们把这种美德叫作弱德,同学们这个弱德可不是柔弱之人的品德呀,可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弱德是指什么呢?是指贤者君子处在强大压力下,也就是处在弱势的时候,仍能够有所坚守的一种美德。是有所坚守有所完成的美德。应该这么说。也就是贤者君子处在强大压力下,也就是处在弱势的时候仍能够有所坚守和完成的美德。这种美德有他独特的美。这种美,源于他的意志品质,源于他的广阔胸襟,也源于他的自我调节。这体现出我们人性当中坚韧隐忍的那种美。我记得我跟你们说过,西方人他们宣扬的是人和命运的抗争,是一种悲剧美。这种美很可贵,很伟大,我们不能否定它。而中国人宣扬的是人和命运的妥协。这种美,人好像很渺小,但是虽然渺小,却仍然坚韧,仍然有一种崇高的美在里面。东西方美的差距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辛弃疾身上,苏轼身上,明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李清照身上,都有这种美。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国历史、中华文化所留下的财富。这些人都是世界级的大家。李白啊,杜甫啊,苏轼啊,辛弃疾啊甚至包括李清照啊,这些人在世界上都是有地位的。说句实话,中国五千年历史,出了这么几个人,人不多,但都挺好、挺有分量。你想英国世界级的有谁啊?
学生:莎士比亚。
老师:一个。别人我还真想不起来了。
学生:雪莱。
老师:雪莱算一个,拜伦、雪莱算一个。但是从世界影响上看,他们不如莎士比亚。毕竟英国国小,历史也短。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啊。所以这些人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民族文化中最精华的东西。你好好的去体会吧!我们还没有读过这首词,读一读。
学生齐读课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第三课时
老师:给大家补充点材料,这是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长江》:“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深,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长江向东川流不息,才知道东海有多么的深远,百川归海,就像万国来朝拜我们的君主一样。他表达的这个意思,有一种非常浩然的情绪在里面,希望自己的国家将来兴旺发达。那么在这里呢,实际上,诗人就有一种寄托。寄托什么呢?寄托着诗人相信江水东流不可阻挡,正义的力量,统一的趋势,不可阻挡。诗人在这里边发出一种豪迈的宣言。所以叫“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毕竟”两个字说明了他的信心是何等的坚决。可是虽然信心足,诗人却又想到了自己。“江晚正愁余”,“愁余”怎么解释,“余”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自己。
老师:“愁余”呢?使我愁。对吧?“江晚”跟“日暮”是一个意思。“晚”、“暮”这两个字在古文中,都有担心时间流逝,人生易老的意思。所以叫“美人迟暮”,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同时这个“晚”和“暮”还有担心抱负不得施展的意思。我的抱负不得施展,所以“江晚”,在江边的晚景,既是表明了时间,也表明了我对时间流逝、人生易老、志向不能施展的痛苦。“江晚正愁余”这个“江晚”让我多么的痛苦、多么的哀愁。同学们看前面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好家伙,气势多么磅礴,境界多么恢宏,可是历史终将会向前发展,正义永远不可阻挡。但是诗人感怀的是对于他个人,可能赶不上这个机会了。所以最后一句说,“山深闻鹧鸪”,大家注意,这个“鹧鸪”书下说“鸟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
我看辛弃疾800字(五)
《不休人生》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都说宋词比唐诗要好,好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是我却知道在那些长短不一的句子中,在那些不拘形式的话语中,在那些挥洒自如的言语中,我不时便能捕捉到一个身影。
时而抽象,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反映;时而具体,那便是苏轼西北望时,手中射天狼的那把箭,是易安嘴边沉醉时的一壶芳香浓郁酒,是李后主落下随一江春水荡去的枝枝败花,是稼轩战旗刀戢边划过的淡淡凉秋之意。抽象的让人感觉它厚重的非一般,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具体的让人又不得不去好好地追忆一下其中各个,以获得最真切的感悟。
倘说易安的软语轻词中透视着的是女性的柔美和命运的弄人,那么她的确婉约的可怜,那“兴尽晚回舟”时孤单的侧影着实让人觉得楚楚动人;倘说苏轼的豪放词中吐露的是他快意人生的畅达和不羁的冲天豪情,那么惊涛拍岸前的他执一支青杖的姿势确实可以震撼千年。这些在某种程度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纯粹了,她就是婉约,他就是豪放,然却不知道怎么给辛弃疾来好好甚至准确的定个位。说他豪放,但是那一首《丑奴儿》确实在每个读过的人心中留下了一丝游走不停的凉风,在秋的季节感怀一个悲情的他,一个“好“字说的人心中寒意四起啊!
试想那个两次跟随谋臣到达燕山,仔细观察那里的地形地势,共谋杀敌之事的翩翩少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是何等的壮志;试想那个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洋洋洒洒、仔仔细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军事韬略、兵家涵养都不逊的他,是何等的以杀敌报国为己任。但是一颗拳拳的心却在世道的炎凉、官道的沦丧、国道的黑暗中被无情而又悲剧性地被泯灭了,当时的意气,到头来只能是自己在清灯前执笔书写豪情时的阵阵隐痛,这是必然也是他自己命运中的偶然,必然中的他意气全无却又苦苦坚持着一个民族信仰,壮志难酬了余生;偶然中的他却希冀着自己的壮志能够有朝一日唤起王室的奋起之心。当然若仅仅凭着这些就把他划如哀婉便也太过于掩盖其男儿本性,执笔写词的手也是铺了满了敌人的血,刀剑上也发过慑人的寒光,但是他几乎已经是个悲情英雄了,“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吴钩宝剑看遍了,栏杆拍遍了,都昭示着一个无用武只地的生生灵魂,他就是这样了,他在历史上以偏离初衷的方式被后人记下——不是英勇杀敌而不能杀敌的失意被久久地不可忘记的铭记着!铭记着!他的一曲意气歌唱在自己的空间里,无人理会,有也是不安的慰藉。
读他的词是经常了,体味他的人生也是经常了,然一种惋惜和悲愤却让我把他的词读到心中。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停不了感慨,被埋葬的坚决……
《一个人的战场》
辛弃疾的战场是没有硝烟的,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是他唯一的武器。
他是被一颗赤诚之心推向南方的。南方,那个叫做“南宋”的国度,当他豪放的栖居被入侵者的铁骑恣意践踏时,他选择了“南飞”,去做一只梦想收复失地的带着乡愁的鸟儿,他相信,他满腔的热血可以燎原,终有一日,山河收复,失雁北归。
他是数着步子踏上那块宫台紫殿的,他站得笔直,两眼急切的望向北方。
他不知道,他曾经魂牵梦绕的家乡只是空中楼阁;他梦中千千万万次的奔跑,只沉睡在那个唤作幻梦的地方;他絮絮念叨的战场容不了他闪着金光的铁戟。
一个人的怒吼抹不开一个时代的苍凉。他倒下,又爬起来,再倒下,他的戟被折弯,背弓的生疼,他被压在人群中,压在故乡厚重的泥土下,无法行走。
不是走不动,而是不愿意走,他没想过离开吗?可他分明在浓的化不开的笔墨里追随季鹰的鲈鱼而去,他不愿走,因为他爱着这土地,因为他的戟没有断,他北飞的信念已经深深植入土地,他明白,他和许汜不是一辈,他是一只孤独的鸟儿。
他在战斗,驰骋在一个人的沙场。
武器只剩下诗,然而他仍在诗中坚持战斗,即使落日西斜,断鸿悲鸣,他仍看得见刘郎才气,感叹流年飞逝,在诗中,他看见沙场清秋,梦见点兵的胜景,我想他是抹干眼泪踏上战场的。
落日余晖下,他看见自己纵马挥鞭,驰骋沙场,他看见,十万,百万,千千万万的铁蹄踏过那块梦中的土地,扬起的飞沙穿过吹角的连营,直扑向北方落日斜照的天幕。他流着泪,光影婆娑中诉说着抗敌的豪言壮志——这是他一个人的战场,没有宝刀,没有战马,没有隆隆声,他孤独得走过那块土地,手中的戟茫然的望着不知所措的他,然而他没有输,分明的,他是战场上剩下的最后一位战士。
辛弃疾——他的诗,他的壮志,他的不屈,无不献给了他向往的地方,那一个人的战场。 又是乒乒碰撞的刀刃声……
《辛弃疾的剑》
醉里挑灯,长剑泛着幽蓝的光;轻弹剑身,化作慷慨悲歌。要拭干扬州路上苦难的泪,要饮尽佛狸祠下胡虏的血。那确是一把好剑。
当年你学成之后,驾骏马疾奔南下,匡扶宋室时,腰中佩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和耿京大哥意气相投,举酒起誓要将金人赶出大宋,要让百姓安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