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第一篇:《浪漫樱花散文》
浪漫樱花
一、桃花
三月天刚到,我就想去踏青,并且打听到龙泉驿有桃花可看。由于一直被人事所牵绊,竟没能成行。
月中,在新会展中心应聘完后闲庭信步,沿着蜿蜒的芳草小径前行,不经意间走到一座小桥上。突然,几十株繁花满枝的桃花闯进我的视野。
如果眼前有花不看却非要等到下周去龙泉再看,那岂不唐突了花的美,误了花期。
拣日不如撞日。于是,我久伫桥头。
此时此景,让我想起——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白驹过隙,世事难料——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二、菜花
一天中午,和同事一起视察市场工程的进度时。 蓦然,看到一大片连一大片的油菜花。黄澄澄的,金灿灿的。四年了,我有整整四年都没见过油菜花了。那一刻我真想脱了衣服冲进地里。
如果不是有两位女同事在身旁,我怕这种有那么一丢丢
变态的行为会吓倒她们的话,我想我一定会跳进地里裸奔,并且还要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太阳高喊“翻滚吧!阿信!”
后来,我十分庆幸我没有脱掉衣服。
因为,我他妹的在花地旁站了一小会儿竟花粉过敏了。 我粉嫩嫩的脸蛋上、白净净的颈子上、纤细细的小手上,只要身体裸露的部分都长满了小凸起,就像感冒冲剂颗粒。
过敏不算什么,最可恨的是——这几天和同事看了部有关美人鱼的片子,同事们一见到我,竟直呼我为“美人鱼”。
尽管美人鱼这个称呼很浪漫,任何一个被这样称呼的人都应该感到很开心,但我却绝不开心,反而痛心。
如果,你看过日剧《下水道的美人鱼》的话,你一定会懂得我心中的悲催。
因为油菜花,我的身体饱受着痛楚的摧残,心灵遭受着无尽的蹂躏。
没有花,春天会浪漫吗?
没有花,春天会温暖吗?
当然不,没有万紫千红开遍的花,春天就失去它的魅力。 我仍在计划着去踏青赏花。
三、樱花
最近听到的最热门词莫过于“青白江——樱花节”。一听到樱花,我便想起小学音乐老师教给我们的一首儿歌——
樱花啊!樱花啊!暮春三月天将晓,万里无云多明净,如同彩霞如白云,芬芳扑鼻多美丽。去看花,去看花,看花要趁早。
此时,我轻轻的哼起了这首童年的歌。童年离我们早已远去。尽管如此,今天的我仍保持着一颗童心。
即便再忙,每年我都会至少旅游一次。
即便再困顿,我也不会失去浪漫阳光的心态。
即便再成熟再理智,我也不会失去那一点单纯的童真。 所以,我会在春天踏青,在夏天游泳,看秋天落叶缤纷,赏冬日飞雪漫天。
于是,在这个清明时节,我约了朋友一起去青白江赏樱花。
到了相约去青白江凤凰湖看樱花这天,清晨一出门走在大街上,我顿觉整个人好飘逸,看着道路上过往的车辆我已感觉自己快要飞起来。
走进凤凰湖,望着远处成片的粉红,我突然又有了想脱衣服裸奔过去的冲动。(每当我心情十分愉悦舒畅的时候我都想扒了衣服在风中奔跑。)但理智告诉我说如果你不怕樱花也会过敏的话那就脱吧!于是,在理性的召唤下我屏蔽了这个疯狂的想法,之后一头扎进洪洪人流中。
“快看,好高的喷泉!”望着湖中央冲天而起的喷泉我像刚进城的农民陈奂生一样。
我的朋友对我见到喷泉也倍感兴奋感到很丢脸,将脸转向一边假装不认识我。
有时,开心的我喜欢装弱智、幼稚,于是,我抓住其中一人,抛出一个更白痴的问题——“你们说樱花会有果实吗?它结出的果实是叫樱桃吗?”{关于樱花的散文}.
“不知道。”朋友被我的愚蠢打败了,懒得搭理我。 于是,我便摆出一副很博学的样子——“你从神农架来,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真是笨得可以!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如此高深又很有内涵的问题还是让哥来回答你吧。樱花,别名山樱花。属蔷薇科,落叶乔木。树皮紫褐色,平滑光泽有横纹。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花五朵,成伞状花序。樱花是有果实的,又小又涩,具有涩肠、固精、缩尿、止带之功效。至于名字,称山樱桃,亦称野樱桃。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称之为小樱桃,或者小樱,小桃,以示亲切。”
说完,我便蹦蹦跳跳跑过去给路边的小白鸽拍照去了,不给他们开口反驳的机会。
听说梁朝伟清闲的时候,一个人就近搭一趟班机,可以是伦敦,也可以是巴黎,在广场上喂一下鸽子,之后再乘当天的航班飞回来。
可能很多人认为他是小白,或许认为他钱太多用不完尽浪费在这上面。其实不然,这说明伟仔的心很宁静,可以沉
下来。{关于樱花的散文}.
生活不一定每天都必须是忙忙碌碌的,那些经常把“我很忙”挂在嘴边的人,他们到底有多忙?
亲爱的朋友,当我们给恋爱中的他或她打电话时,当我们的父母联系我们时,他/她们,或者我们,有没有说出过“我很忙”这三个字?
如果有,请扪心自问:我们究竟有多忙?难道比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的官兵喝不上一口水,睡不了一场觉还忙吗?扯淡!都是借口!
如果有,请从此杜绝。尤其是当我们的父母打来电话嘘寒问暖时,千万不要说我很忙。须知“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让我们多关心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心里时刻惦记着我们,时时把我们牵挂的人。
步入迷雾森林,看着轻烟薄雾从山石中徐徐升起,尽管这些迷雾都是人工制造,但它依然很美丽。给人一种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感觉,又仿似走进聊斋先生的鬼狐花妖奇幻世界,让人忍不住幻想在这片迷离的树林后会有某个仙子出现。当然,在这里天上的仙子没有,人间的美女倒是不少。不光有美女,还有靓仔,几对美丽的新娘俊俏的新郎在这里拍婚纱照。(对此,我二话不说,先偷拍一个先。)
终于,我们见到了闻名已久向往多时的樱花。
第二篇:《曹含清散文《去禹王台看樱花》》
去禹王台看樱花
周末睡了个懒觉,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满屋子的春光,光线明丽耀眼。我心里盘算怎么度过这个灿烂的春日。去广场上放风筝,去城郊的草莓园采摘鲜草莓,还是去电影院消磨时间……刷牙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禹王台的樱花,现在恐怕已经开得如火如荼了。我立刻决定去那里看樱花,享受这个灿烂的春日。
禹王台在开封市区的东南隅,春秋的时候大音乐家师旷曾在这里筑台演乐,因此我们又叫它古吹台。很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去过那里,看到一棵棵枝叶繁茂的樱花树就惋惜错过了花期。
我乘车去那里,到的时候将近中午,明媚的春光照耀着亭廊楼阁,沐浴着苍郁的松柏。游人不多,园子显得有几分寥落。我沿着一条碎石小路向前走,穿过一片树林远望到了樱花园,只见千枝万枝花团锦簇,像是一团团云霞在这里升腾聚集。一股股樱花的芳香仿佛琼浆玉液渗进肺腑,让我沉醉。
走在樱花园里,眼前和头顶交错着一枝枝樱花。我觉得脚底下像是踩着一朵朵云彩,在繁花间飘来荡去。仔细地观看这些樱花,它不如桃花艳丽,比杏花娇媚,它的美就在于不艳丽却一身娇气,不清雅却风骨高洁。
我默坐在樱花树下想到了师旷。据说他觉得眼睛看到纷纭的世界使他无法专心做事,所以他用艾草熏瞎了自己的眼睛,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去专心练琴。后来,他的琴艺高超,声动寰宇。我静静地思考师旷的故事,总觉得当艺术和自残联系到一块的时候便毫无美感,只是悲壮。大约两千六百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在师旷曾经抚琴的地方静坐,去遥想那消失在宇宙里的琴声。
师旷逝世大约一千三百年之后,大诗人李白、杜甫和高适一起来过这里。天宝元年,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征召。他踌躇满志,奔向长安。本想大展经纶,济苍生,安黎民,没想到抱负落空,英雄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于是他离开京城,约上杜甫和高适一起游山玩水。他们到这里的时候或许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他们在园子里宴饮游乐,吟诗作赋,互相谈谈理想,发发牢骚。如今诗仙和诗圣已经死了大约一千二百五十年,唐宋元明清已经成为一摞厚厚的历史,上面落满了尘埃,而这春天依旧,繁花依旧。
我站起来的时候身上落了几瓣樱花。一只布谷鸟在园子里鸣叫,春光暖暖地照耀着大地。我抬头望了望樱花树上的一片蓝天,望到了几页远去的云影。
第三篇:《抒情散文赏析》
名家散文 赏析
心田上的百合花
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一开始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小小的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啊!”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众多不屑、讥讽鄙夷声里,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风景。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珠。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飘扬,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着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景,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后来,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称赞,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赏析】
林清玄先生笔下的“百合花”不仅开在了断崖上,也确如标题所言开在了我们的“心田上”。这样一株与杂草同生在断崖上的“百合”,却有着与“杂草”不一样的信念:“我是一株百合”。不仅如此,它还是一个实干家,“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在它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的过程中,也遭遇了所
有奋斗者都难以避免的又一种考验:周围庸者(如杂草、蜂蝶、鸟雀)的讥讽和鄙夷。但它不动摇、不游移,执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开满了山谷。
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长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样,但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执着和坚韧!既然千尺断崖上的百合,能开出自己最美的花,我们又何尝不能呢?
百合花的信念告诉我们:不管别人说你什么,也不管环境给你什么样的境遇,只要自己设定了目标,并赋之以力量,你的价值总有一天会如日般辉煌。
【作家简介】{关于樱花的散文}.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
随风吹笛
林清玄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
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嫡子的声音,因 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 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 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 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 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 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
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 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 告诉我们“逢竹林莫人”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硬坐下来,独自 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 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它像一片乐海, 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于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 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 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 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 唱,甚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 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 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 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 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 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 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 发出欢欣的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 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 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 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 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 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 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 竹于,有了风,竹于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 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 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 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 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 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 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 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 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 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 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 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一九八三年五月四日 【赏析】
心灵之浴——简评作者在“随风吹笛”中的体验和感悟
林清玄的散文识见开阔,境界高雅,每有关于人在自然中的意义探讨。《随风吹笛》是其散文中颇有代表意味的一篇,叙写了他见闻竹林因风雨而成交响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一次生活的偶遇,其实就是一声心灵的沐浴,一种审美的体验。
作者极力想把他经验的这场“心灵之浴”的感悟告诉我们:当竹林的交响整个将人包围,人陷身“一片乐海”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近乎洗礼式的审美体验。这非同凡响的天籁,不期而遇却令人震撼、赞叹不已。由是,他以为,每个人都应感动于自然之声;反之,不能感悟自然之声的人是可悲的。
作者的思悟是深刻的,他鼓舞人们走向自然、倾听自然、亲近自然以沐浴心灵。在他看来,人(艺术家)总是愿意取法自然,从自然中吸取灵感的;但,艺术却有其达不到的境界。因为,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自然没有结局,一如“随风吹笛”的境遇不可重复。
这样,林清玄以不滞于物的笔触和浪漫情感,于独特的审美体验中再现了自然的感人的力量。
平中见奇——赏析《随风吹笛》一文的构思技巧
仰望苍穹,探触净土的林清玄,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人生偶遇、生活片断,看似无奇,经他巧妙地构思,每能燃烧出激情,蕴含哲理却让人感觉不出说教的意味。 本文从微雨、凉风中听笛的悬疑写起,于寻常的见闻中点染上诡谲的色彩,让人猜想。接着去探寻那能够穿透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的笛声。行文便合上了平中见奇的步调
。当天风海雨似的;一片乐海”不期而至时,作者已借自然的平常之物再造足以;震撼;人心的奇妙之境。怀着爱、追求与对人生的悲悯情怀,作者开始了奇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