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姥爷的手400 姥爷的手作文

字数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字数作文】

第一篇:《我的姥爷》

我的姥爷

我的姥爷?已年过八旬了‘同许多北方老爷爷一样“饱经沧桑的脸上爬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姥爷总是佝偻着腰:似乎是挺不起来'一双关节粗大的手像是老树枝一样‘也是永远地伸不直了、他的腿已经不灵活了/即使拄着拐棍。走起路也十分缓慢’我的姥爷额头上还有个大包呢!

姥爷特别疼爱我:有什么好吃的”总是给我留着解馋‘每到姥爷家“他总是嘴角上挂着笑容、看着我吃:还一个劲地唠叨?/慢点吃“多喝点水'”、。/”;

我和姥爷十分亲近。有时住在姥爷家,我就和姥爷挤在一个被窝里睡觉:摸着他头上的大包,静静地听着姥爷讲着那大包的来历’'/”?’

我的姥爷“在我的眼里总是那么和蔼可亲、

我的姥爷;在我的眼里总是那么关心我、

我的姥爷:是我最敬爱的人”

第二篇:《姥爷》

很久以来,就想写一篇文章纪念姥爷,今日得空,便写下此文纪念那位曾经爱过我和我爱的老人—-姥爷

皮肤黝黑,不爱说话,典型的中国农民。 姥爷

姥爷话不多,人实诚,耳朵有点背,年轻时,出过力,做过小工,做过民兵。从旧时代走来,经历了中国近代的几次战争,也经历了中国现代的快速发展。总之,他的一生是,吃过苦,享过福,最后安详的离去,没有一丝痛苦。

姥爷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和蔼可亲,没有脾气的一个人。他从来没有打骂过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嫌弃过我们。当然,他也不会说一些甜言蜜语去哄你开心,他的爱需要细细品味,也需要用心感受。这也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接受的爱。而我,却是在这种爱的氛围为下长大的。同样的,我也以这种方式去感受父亲的爱。而我父亲的爱,除了我和姐姐们,或许没有人能理解和接受吧!

第一次接受姥爷的爱,是在农村流行的一种风俗中。在鲁西南的广大农村地区,商家为了利益,会吹起一阵又一阵让你感觉很突然的风。这种风跨越几个村子,乡镇,甚至县域,市域。而,我姥爷与我们又不是一个地级市的。这次风俗就是姥爷给外甥送灯笼。也许这就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吧!我们那里,姐姐,或者闺女的孩子都称做外甥或者外甥女,而中国好多地方,姥爷或者姥姥称自己闺女的孩子为外孙。风俗的地域性,也体现在称谓上。

姥爷骑着小三轮车,把姥姥缝制好的纸灯笼、火腿肠还有其他小吃送到了相隔十八里之外我的家。那时老爷还很年轻,还能骑得动他

的三轮车。灯笼是姥姥亲手缝制的,每一针都饱含着浓浓的爱。 姥爷,爱听戏,河南豫剧,山东梆子等鲁西南剧种。虽然姥爷听不清,但是依旧爱看戏,爱看那些武打动作。我们村,每年三月份都有庙会。而庙会,肯定少不了搭戏台唱大戏,唱他个七天七夜,农村老人真是得到了一份美美的文化大餐。因此,每年的三月份,妈妈都会把姥爷接来听戏,这也是一年里,姥爷仅有的一次机会在我家里长住。每每放学回家,我都去戏园子里接姥爷回家,回家的路上姥爷会给我买馓子(油炸的面食,很细,很脆,类似于炸面条),吊炉烧饼(鲁西南特有的面食),这时候,自己会美滋滋的,有时竟然忘了搀扶姥爷。

姥爷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喜欢看车。在农村,小孩子调皮,很容易爬上车玩。每每舅舅回家,姥爷说不上几句话就跑到村口的汽车旁,坐在马扎上看着那些调皮的小孩。老爷看车,一是心疼车,二是耳朵不太好使,我们的谈话他也听不清,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家务,在家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看车就成了他的专业!

后来,长大了,上了初中,高中,大学,与姥爷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寒暑假,再到后来的每年春节见面,每次准备回家,都依依不舍。

后来毕了业,本以为可以在家多陪陪家人,尤其是姥姥姥爷。可是,为了找工作,也顾不得家人。后来舅舅通过关系,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我的心压根不在那上边,本身自己的交际能力就差,肯定不适合那种关系圈子里的工作。坚持了七天,就不干了!其实,他

们本身也没有招聘的计划。

可就在这七天的时间里,我的至亲,姥爷,病故了!一手拉着我妈,一手拉着我小姨,安然离去。没有痛苦,走的很安详,唯一的遗憾就是唯一的儿子,远在百里之外没能赶回来见最后一面。而这一天,也是我工作的第七天,也是最后一天。在我工作的七天里,老爷已经病了,妈妈和小姨轮流照顾。而我,为了应付这个我并不喜欢的工作,一直抽不出时间去看姥爷。而就在我工作的最后一天,当我办理了所谓的辞职之后(给人力打了个电话,说我不能适应这份工作,这也是他们要的结果),我回到了家里,这时候,老爸也从姥爷家回来了,老爸说,姥爷走了,我哭了。我说我去看看,老爸同意了,又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说别来了,人已经走了,第二天过来吧。

次日,带着沉痛的心情,姐姐,我,表哥,约定好去姥爷家吊唁。按照习俗,走到老爷村口,就要哭的,否则会被村里人笑话。可是没有见到姥爷的遗容,泪水始终没有掉下来,从村口到姥爷家还有一段距离,这一段距离可谓是装哭。但是,快走到姥爷家胡同口时,眼前的画面是老爷看车,农活归来,望着我们离去背影时的不舍等画面,泪水再也忍不住,哗哗直流,哭声掩盖了唢呐声,从来没有这么放声地哭。哭吧,这种场合,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哭声大而笑话你,他们只会同情,同时也会落泪。姥爷在村里的人缘不错,从来没有和别人有过口角,姥爷的性格也不会。好多邻居,都在心疼这位老人。

走到院子里,我没有按照习俗行作揖礼,而是,跪在那里不停地哭,什么也不知道,外面的一切完全不清楚,等他们行完礼,我还在

那里哭,是妗子把我拉起来的。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哭了,你姥娘受不了”。我们进了屋,姥爷躺在灵堂中央的棺材里,我再也看不到老爷的面容,因为,那时候已经火化了。那也意味我一年多没见过姥爷了,这辈子也不会了。姥姥就在灵堂旁屋的床上坐着,声音嘶哑,眼睛泛着泪水,见到我们来,她又哭了,而我们也哭了。

。。。。。。。。

经过多番的行礼,所有的流程基本完毕,剩下的就是姥爷出殡下葬。我全程搀扶着舅舅,因为舅舅只有一个女儿,而且在外地工作没有回来。而我听到舅舅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也回不来的爹来!”。舅舅在为自己没能在床前守孝惋惜,也为没能看到姥爷最后一面而痛惜!我又何尝不是呢?

所有礼仪完毕,客人们也回家了,我们自己家人是最后走的。 姥爷,愿您安息!

第三篇:《我的亲爱的姥爷》

我的亲爱的姥爷

2013年11月14日,星期四,天清气朗。四面的群山萧瑟,灰蒙蒙中一簇簇亮黄的银杏早已所剩无几,很怀念红彤彤的枫叶......怀念是无边的潮水,由此及彼,连绵不断,我想写点什么,我早该写点什么的,在思念的潮汐还在蔓延的时刻,写下我亲爱的姥爷的点点滴滴,音容笑貌,虽然笔拙,但求表情达意吧。

1935年,八年抗日战争已然让中国这个枯朽的怨妇神情恍惚,骨瘦嶙峋,哪里还有养育四万万中华子孙的丰胸硕乳?且不说国共反目,内战再起孰是孰非,我能看到的只是那战火下支离破碎的家园,一去不复返的壮士,无依无靠的妇孺。能够一家人相濡以沫谈何容易?村口老槐树的树皮都啃光了,俨然一个秃瓢。陕北有一首诗叫《陕北七笔勾》是这样写的:

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

窑洞茅屋,省去砖木措上土,夏日晒难透,阴雨更肯漏,土块砌墙头,油灯壁上流,掩藏臭气马屎与牛溲,因此上把雕梁画栋一笔勾。

没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丢,沙葛不需求,褐衫耐久留,裤腿宽而厚,破烂亦将就,毡片遮体被褥全没有,因此上把绫罗绸缎一笔勾。

客到久留,奶子熬茶敬一瓯,面饼葱汤醋,锅盔蒜盐韭,牛蹄与羊首,连毛吞入口,风卷残云吃尽方撒手,因此上把山珍海味一笔勾。

堪叹儒流,一领蓝衫便罢休,才入了黉门,文章便丢手,匾额挂门楼,不向长安走,飘风浪荡荣华坐享够,因此上把金榜题名一笔勾。

可笑女流,鬓发蓬松灰满头,腥膻乎乎口,面皮赛铁锈,黑漆钢叉手,驴蹄宽而厚,云雨巫山哪辨秋波流,因此上把粉黛佳人一笔勾。

塞外荒丘,土鞑回番族类稠,形容如猪狗,性心似马牛,嘻嘻推个球,哈哈拍会手,圣人传道此处偏遗漏,因此上把礼义廉耻一笔勾。

当时之中国又何尝不是七笔勾:满目疮痍,何谈万紫千红?国之不国,家尚不保,哪留得住雕梁画柱?衣尚不足以蔽体,绫罗绸缎是何等奢求?食不果腹,饿殍遍野,山珍海味谁还记得?偌大的中国早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哪里还谈什么金榜题名?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远远达不到,唯一的粉黛佳人也只有月亮上的那一尊了吧?中国历来是礼不下庶人,礼义廉耻可不早就一笔勾了吗?

一阵彻骨的寒风扫过,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蹒跚地拐在雪地上,因为他的步履实在是不像是在走,脚下无根的像一片枯草般摇晃着。前些天的一幕幕让他眩晕,不忍回想,只是现在再也找不到妈妈了,姐姐妹妹,哥哥弟弟们也不知所踪,他一直很悲伤吧?他来不及悲伤了吧?他怎么不哭?他哭不出来了吧?看,深深下陷的干涸眼窝里已经没有多余的水分可流了。他应该什么都不晓得了吧,他不知道自己应经不知不觉得卧倒在雪窝里了吧?雪花落在了他毛糙的头发上,落在了赤裸的脚踝上,他怎么不站起来,他应该是不知道了吧?有一个小女孩也这样的倒下过,她叫买火柴的小女孩,都还记得吗?

你相信童话吗?当卖火柴的小女孩划亮最后的几根火柴,她看到了烤鸭、圣诞树......我们是不是都曾为之鼻头酸涩呢?你是不是觉得不应该那样啊?童话都是骗人的。对于这个小男孩来说,他的童话就是很不同的,他嘲笑了可笑的童话。他也看到了一束光芒,不过他看到的肯定不是烤鸭,可能是一锅热腾腾的饺子。

那光是发自一只破旧的竹灯笼的,它是属于老黄头的,这是一个硬朗的汉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吧,虽然前不久他几岁大的儿子不幸夭折了。可是上天给他送来了新的希望啊。

梦一样的,小男孩觉得自己做了一个甜甜的美梦,梦到了爸爸温暖厚实的胸膛,梦到了一张有褥子和被子的温床。好像有一种流体给了他的胃新的力量,那是一种就为的感觉了,

他一时间接受不了,尽力的吐起来。隐约间,是有人唤他吗?唉呀呀,可别呀,我的梦做的好着呢,可不去搭理你。但是他已经醒了,闭着眼睛已经找不到爸爸了,没有饺子了,可是床好像还在呢,不情愿的,他睁开眼来。模糊中,眼前出现了两张陌生的笑脸,一个汉字和一个妇人,那汉子疼爱地抚摸着他的脸,那妇人手里端着一只带豁口的洋瓷碗,这就是老黄头和他的媳妇。老黄头是地主家的长工,负责打更,生活虽然拮据,但凭着一身力气,姑且还饿不死吧。那天打更时看到了这一根冰冻了得小萝卜头,原始的善良本性催促着他这样做了。

老黄头给小男孩起了个新名字,叫黄顺田,寓意顺顺利利的长大,能有田种吧。他把小男孩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养了。但是他的妻子好像并不是很乐意,这个可怜的妇人还沉浸在丧儿之痛中吧。

老黄头住的这个村子叫黄庄,可能是因为基本整个村子都是姓黄的吧。这个村子黄河也就二十公里,是黄河改道以后留下的一片沃土,土地酸碱适宜,松板度刚好,村边汪汪的一带黄河水。没有了小日本,没有了内战,这里很快就禾苗青青,一番美丽的田园风光了。老黄头是个厚道人,在黄庄是出了名了的能干。带着小顺田植丧、采桑、养蚕,教他耕田、播种、收割。日子虽然依然紧吧,但还是其乐融融的。我一直相信,有情有义的地方都是幸福满满的。田里的桑葚子由绿变红、由红变紫、由紫成黑。那是村里娃娃最开心的时刻了,小顺田的小嘴巴每每都被染成甜蜜的绛紫色,依然恋恋不舍的恬着小肚子不忍离开,也因此踩坏了桑葚书下的小麦,被人追赶更是少不了的家常便饭了。呵呵......那又怎样呢?有什么能够阻挡一颗对美食向往的心呢?桑葚子绿红紫黑旋转了时光,一晃十几年的光阴,小顺田早已不会被别家追着赶着了,虽然依然贪恋幸福的桑葚子。因为对他来说那小果子已经唾手可得,他可是英俊潇洒一少年了,组里的一名好劳力啊。这些年里炼过钢,赶过场,走南闯北,农家伙计更是样样上手,打理的有板有眼,干起活来一阵风似的,干净麻利快。

老黄头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在盘算他的好事儿了呢,是不是该给小顺田说门亲事了?在任何年代,不管什么样的家庭,结婚绝对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不过富有富过,穷有穷过。家家都是颓废的四壁,拿着粮票换点刚能果腹的粮食而已。所以,那一斗子黄澄澄的小米就是上好的彩礼了。吹吹打打的一个秀溜的大闺女就成了黄家小媳妇了。这闺女是十里外的蒋家姑娘,叫海云。这个姑娘可是很不错的哦,生的一双美目,大而有神,双眼皮可是灵活的很呢,个子高挑挑的可齐整,十里八村的都夸老黄头好福气,娶了个顶呱呱的儿媳妇呢。老黄头的喜悦更是怎么掩也盖不住的。

蒋家姑娘生来手巧,勤快,善良而又乐观,这可是很大程度的安慰了小顺田那颗不安的心啊。每每在母亲那里受到奚落,总能被她抚的云云贴贴。以前总想离开这里,生母也曾来找过自己,但总是舍不下老黄头。

姥爷这辈子是经过不少大纪实的,大概数数就1942年是灾年,那也是一个时期,一段国人不看回首的记忆。听姥姥讲他们吃槐树皮,杨树叶子,麸皮什么的,豆渣真算得上是那是的美味了。应该赛过了现在任何山珍海味多人们味蕾的冲击能力吧。

毛爷爷搞土改,像小顺田这样的人应该属于哪个时期最有革命性的了吧。的确,他也很响应号召,大炼钢铁的时候还练过钢,走东创西,结识了四里八乡不少好友,还曾经抱着《毛泽东语录》痴迷的研读过呢。

说到这里我不禁汗颜了,实在是不知从何说起,该说些什么?姥爷的个人事迹我是鲜有耳闻,倒是有一个老姑爷是他老人家的好友,可是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还很小,只记得老姑奶奶惦着小脚拿糖果、饼干给我吃了。前些年老姑爷也去世了。

姥爷还在老院子里的时候曾经拿出一个纸包,小心翼翼的打开来,满面自豪的指点这那几个大字:《毛泽东语录》。呵呵......那是姥爷莫大的骄傲吧。

姥爷是个喜欢孩子的人,不是说多吗的溺爱孩子,只是比较喜欢家里人多一些。

新中国成立了,土地改革了,有一项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是空前绝后的,知道现在,我们都深深的被其影响着,不说大家也知道的,它使中国的人口从解放前的四万万激增到了十三亿。

姥爷对孩子的喜爱,多半是源自一种孤单吧。从他的葬礼上我深深的感觉到了。土葬是老家的习俗,服孝哭丧也还在沿袭。一般五代以内的亲人都是要穿丧服的,按亲疏远近依次排开,先子孙后女子,其后一般都会有很多的不同备份的旁系。隐约记得很小的时候老老爷去世,我这个重孙女是站的很靠前的,因为我爷爷是独生子,我爸爸虽然有个弟弟,但是小叔叔比我大不了几岁,所以爸爸这边嫡亲的人真的好少,但是我后面却有长长的一排子人呢。姥爷的葬礼上我却是最最后面的哪个尾巴,虽然两个姐姐和弟妹在我身旁,可是我还是觉得好单薄啊,一种莫名的孤单感,想来也是心酸的,姥爷是怎么赤手空拳的创下这一大家子的呢?这个可怜的乞儿啊。

人们都说哪个年代的人是穷怕了的,我姥爷就很典型。他一生中很传奇的一件事迹就是他从来不曾开口向别人借钱,试问又有谁能做得到呢?姥姥还笑他,说人都走了,钱还没花完。并不是说姥爷多么的富余。他受不了手里没有钱的感觉,守着一份钱财,才能有那一份踏实吧。那对匮乏年代的恐惧已经深深的植根于国人的基因里了。

你们都还记得曾经有一个类似于“土豪”的流行语吗?叫“万元户”。那大概是在咱们都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吧,政策鼓励经商了,一时间出了不少的暴发户,也仅限于万元而已。哪个时候姥爷已经年龄不小了,他不曾经商。记得他把自己辛苦种出来的木叉子精心的打磨了到集市上买,还被骗收了假钞。唉,哪个给价钱的真是万恶的,怎么忍心骗一个那样辛劳的老爷爷?就这样一个本分老实的老人儿,却做出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分存款。用一个鞋盒子装着,满满一盒子的存折。且不知他为何每存一次钱都要一个存折吗?还是他就喜欢那种有凭证的安全感?呵呵......这个怪老头。这些存折的总额至少是达到50000的。我觉得那个时候真是一笔巨款呢,这个“土豪”,是怎么一分分的积攒下来的啊。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养蚕算是一个很操心劳神的事务了,在我高中的时候,姥爷却还操起了这行当。蚕宝宝对桑叶是很挑剔的,同时食量也大的惊人。你听过一百张蚕盘上的几万只蚕宝宝同时吃桑叶的声音吗?丝毫不亚于一场瓢泼大雨拍打着大地的声响。

每天姥爷都会早早的起床,采集最新鲜的桑叶。他有一把及其锋利的弯刀,在我的记忆力她是吹毛断发的。姥爷总是把它挂的高高的,怕伤了我们这一群调皮的娃娃。才来的桑叶要淘洗干净才能喂给蚕宝宝。可不是养猪一样扔过去就可以的,要一叶一叶的铺开放匀。你从第一个蚕盘开始放,到最后一个的时候,第一个就差不多已经风扫残云了,只剩下稀疏的叶脉。同时,湿度一定要够,所以还要不停的洒水、消毒。一个个小祖宗娇气的很。还记得我好像搞坏了姥爷一只喷壶,反正他没说我。

最要命的要数挂蚕了。几万只蚕宝宝几乎要同时来时作茧自缚,你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放在一个个纸格格里,每个里面只能放一个,这样结的茧才完整好看。哪个纸格子是用纸条编制而成的,悬挂在那里,你从这边塞进去,它就能从那边掉出来。唉,着实的苦差事啊。几个姨姨都被喊来帮忙,呵呵,一张铺上拥挤了好几条。(想起哪个场景还是很温馨的,现在大姨都白发丛生了,我亲爱的姨娘们啊,我可爱的妈妈,你们永远都那样年轻多好。想想总能热泪盈眶的)。姥爷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小宝贝啊,一只只轻柔的托起来。还放了一只在我手心里,好软啊,滑滑的,凉凉的,只是那无数的小爪子挠的我手心很痒,再看那样子,一只白嘟嘟的大豆虫吗。真是慎人,手一抖就给扔地上了。惊魂未定的我,被姥爷没好气的请出了他的战场。我当时那个愧疚啊。

姥爷一直都忙忙碌碌的,不给儿女添麻烦。在他的字典里,是不是就只有一个词:生产。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为了积累,为了奉献大地吗?

小时候去姥爷家,我总是很自豪的。因为他家的房子有小阁楼的,是村子里最高大最漂

亮的了。前段时间去怕宝塔山,又一次让我忆起了哪个小阁楼。姥爷家的楼梯子是纯木的,和宝塔山里的很像。妈妈的眉间有细细的一条疤痕,,听姨妈说就是小时候从上面摔下来落下的。妈妈一定是一个极其顽皮的姑娘吧。哪个小阁楼里有四姨的臭美,五姨的爽朗,我的坏事儿。

每次妈妈问我去姥姥家带什么,我都会毫不犹豫的说:鸡啊。还有土豆。原谅我是个吃货吧。因为姥爷做的土豆炖鸡块真的是太好吃了。那不仅仅是简单的美味,那是一种全方位的享受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只要有姥姥姥爷在,那就是在完美温馨没有的了,一群孙男地女承欢膝下。有时候是一个煤炉子,有时候干脆是一堆篝火,上面架一只大铁锅。把剁好的鸡块放进去,加水没过鸡块,放上大料,静等着香味出来,再放上土豆到糯,调味,一锅香喷喷的大餐就就绪了。那是再也找不到了得吗?

说起来词穷,又怎么都说不完,记忆满满的一箩筐。就这样草草的结尾吧。祈祷姥爷在天堂过的更好,我们都永远想念他。

记我最亲爱的姥爷

第四篇:《作文指导《手》》

作文指导课: 的 手

北师大版第八册

备课思路:

力求体现几种理念:

1、作文是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和认识生活的工具,用语言文字表达所见、所闻、所想,所思。作文是有感而发,即感受、感动、感情、感悟。

2、无拘无束写,有章有法练。思想要解放,走进生活和心理,敢想,敢说,敢写,改框框,作文是宣泄自己感情的工具。

3、课标要求:中年级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

4、好文章:中心要明确,内容要明确,思路要清晰,表达方法生动活泼。 学情分析:

中年级学生的写作刚刚起步,由段过度的篇,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让学生说,然后写一小段,降低难度,最后接触整篇,再以典型例子进行分析,评改,这样有梯度的练习和指导,使学生便于接受,也使写作要求得到落实。另外,班级学生写作水平存在差异,同学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

教学目的:

1、能围绕手的话题进行作文。

2、引导学生选材,由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姥爷的手400 姥爷的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