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第一篇:《陕西窑洞作文1000字》
陕西窑洞作文1000字
陕西窑洞作文1000字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陕北窑洞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建筑材料少,工匠少,施工便利,不占用土地,不破坏环境。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栽了很多栽树木和花草。
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现代楼房。
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做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凿出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里的树梢,看不见房屋。 独立式窑洞(锢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够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独立式窑洞(箍窑)。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第二篇:《陕北民俗》{陕北窟窿作文}.
站在黄土高原的高峰上,俯瞰着绵延不断、此起彼伏的山山峁峁,纵览那蜿蜒相、纵横交错的沟沟壑壑,我抑制不了内心的万丈豪情、按捺不住沸腾的满腔热血,禁不住对着这浩瀚无垠、广袤无边的大高原,放开喉咙,扯着嗓子高喊一曲:“哪哒哒都不如咱山沟沟好”
千百年来,经过长久的积累和沉淀,陕北人以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发挥出极大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凝重厚实、独具特色的陕北精神和陕北文化。
1. 陕北的风土人情:
有道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米脂婆姨资质出众,朴实热情,她们是陕西女人及整个大西北女人的出色代表。米脂婆姨的气质品性与黄土高原所散发出的质朴气息是一致的,米脂婆姨周身都洋溢着自然的热情,在阳光的强烈照射和西北风的劲吹之下,她们显得比江南女子更接近于土地,更具有旺盛的精力。
大家要想知道“绥德汉”的由来,看看《宋史》,便可一目了然。大家知道吗?我们陕西男子还有一个可爱的称呼,叫“楞娃”,一个“楞”字,不失幽默地抓住了陕西男子的某些特点,比如说为人老成正统、待人温厚诚恳、脾气倔强坚毅,等等。但如果以为“楞娃”们都是老实巴交的笨人王老大,那就大错特错了,“楞娃”们精着哩,大智若愚,心头比谁都有数。
2.陕北的民歌:
陕北人的喜怒哀乐,就如陕北的环境,没有什么过渡性的中间地带,毫不掩饰。大家听过信天游没有?那歌唱得真是绝了。可以说民歌是陕北人心灵开出的花。走在陕北,无论在那绿格茵茵的山峁中,还是在崎岖弯弯的小道上,随时都能听到人们那高喉咙、大嗓子“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它可谓陕北人民生活中的第二种语言了.
2. 陕北的秧歌与腰鼓:
陕北人不但爱唱,而且爱跳。这“跳”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秧歌;其二是打{陕北窟窿作文}.
腰鼓。
陕北秧歌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闹”,二是“扭”。因此,陕北秧歌又称为“闹秧歌”或“扭秧歌”。每年的春节是陕北秧歌大比拼的时节,当然也是闹得最红火的时候。一般是闹完本村,闹外村;闹完乡里,闹城镇。到处都弥漫着一种喜庆的气氛。
大家一定听过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文鼓、武鼓之分。文鼓以扭为主;重扭动身姿,活泼圆滑。武鼓以打、踢、跨、跺为主。鼓点节奏分明,鼓声明亮,凝时若瑶池蓄水,动时似银瓶乍破;其动作繁复,变化神速,如雁落平沙,还有鲤鱼跳龙门、一条鞭、飞燕、三脚不落地等鼓法。一位美国研究者在看到安塞腰鼓在满天黄尘中飞扬舞动的时候震惊了,他说:没有想到在温良敦厚的中华传统民间舞蹈中,还有这样剑拔弩张、野性末泯的一支队伍。
3. 陕北的剪纸:
陕北人不但腿上功夫了得,手上的功夫亦是令人佩服。
剪纸艺术是窑洞艺术的素描,起源于服装剪裁和服装装饰,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陕北剪纸,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有窗花、炕围花、窑顶转花、家什装饰剪贴花陕北剪纸,主要用以装饰窑洞。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的窑窗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窗花,一家一院便是一个小型展览。一村一户就是一个很大的艺术天地,为农家土院增添了美好的节日气氛,表现了勤劳朴实的陕北劳动人民纯洁的感情和审美情趣。
4. 陕北的小吃:
陕北,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土地宽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以农、林、土特产品丰富多样,生长期长,营养积累丰富,口味绝佳。其中有名的美食有:钱钱饭、卤煮驴板肠、火烧、黑楞楞、密汁南瓜、洋芋擦擦、油馍馍、碗砣、抿节、陕北大烩菜、羊杂碎、馃馅、油糕等等。
5.陕北的窑洞: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
陕北的窑洞是陕北风景的象征。到陕北不看窑洞,不算到过陕北。陕北窑洞最大的优点是坚固耐久,冬暖夏凉,且大门大窗,宽敞明亮。其造型简洁,上部拱圆,下方端直,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思想。而且建筑风格古朴、凝重,与周围黄土丘壑谐和,浑然一体,很能体现延安人朴实、内敛、含蓄、深沉的性格。
同时陕北也是革命圣地。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不仅仅是因为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更是因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种精神,我认为在当今仍然是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和战无不胜的法宝与利剑. 如今的陕北大地上,民俗文化、民间音乐、民间歌舞、民间艺术,交织着黄土地浓郁的地方风味,到处流动着大秧歌的潮水,翻滚着安塞腰鼓的黄尘,炫耀着陕北剪纸的美艳,镌刻着农民画的图案,飘荡着信天游的呐喊,流淌着陕北道情的激情,诉说着陕北说书的委婉,汇聚成一幅绚烂多彩的历史画卷,镌刻在莽莽的陕北高原上,向世人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哦!黄土高原,我的大陕北!
第三篇:《我的故乡-陕北》{陕北窟窿作文}.
我的故乡——陕北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这首熟悉的陕北名歌一次次的在我耳边荡漾,我想我是思念我的故乡了。
我的故乡位于陕北的某个小村庄,它虽比不上城市的繁华,但却有农村独特的自然风景。放眼望去,延绵的黄土高原、翠绿的树木、清澈见底的泉水、冬暖夏凉的窑洞、袅袅炊烟、白云蓝天、明月繁星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是城市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陕北窟窿作文}.
鸡鸣伴随着黎明的曙光而来,划破了万籁俱静的清晨,唤醒了村庄的每个角落,勤劳淳朴的村名们成群结队的拿着锄头上山耕作,勤奋的小学生们也早早起床在校园中晨读,鸟儿划过天空却不忘唱出动听的歌曲,绿莹莹的小草也不忘探出头来呼吸新鲜空气,一棵棵柳树争先恐后的将翠绿的柳条垂下,生怕自己的美貌被人遗忘,一幅幅美景仿佛让我此刻回到了我美丽的家乡。
故乡的美并不止于此,黄土高原算是陕北的一大特色,此起彼伏的高山像兄弟般一样,虽高低各异,但却紧密相连,不离不弃,站在山顶,仰头望去,貌似与天仅有一壁之远,平视而去像是一马平川,无边无尽,低头俯瞰,屋顶袅袅炊烟映眼瞭;故乡的水也别具特色,夏天清澈见底的井水清凉可口,村民们下地回来带着疲惫的身体在井口舀几飘水咕噜咕噜往下噎,顿时神清气爽,到冬季之时,人们像粽子似的包裹的严严实实,而它却冒着“热气”不畏严寒;故乡的窑洞更是别具一格,它不仅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更是陕北人民的象征,它
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是祖宗们智慧的结晶。冬暖夏凉是窑洞最大的特点,它不仅住着舒适、节能,更渗透着自然的和谐,外形上也别具特色;还有故乡的美食遍地都是,面条种类繁多,五谷杂粮是人们每天饮食必备材料之一,尤其是2012年,美食魔幻大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之时,想必让亿万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更是使食客们吊足了胃口,而我们陕北美食黄馍馍也便成了大家瞩目的焦点。
故乡的美只言片语表述不尽,唯有将这美好情景留在心底。无论我以后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哺育我成长,带给我美好回忆的家乡——陕北。
第四篇:《陕北窑洞》
陕北窑洞
还有几种建筑是靠挖掘而成的呢?
还有几种建筑是真正做得到冬暖夏凉的呢?
还有几种建筑是建在崖边,甚至在地下的呢?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之地,山大沟深,万壑纵横。在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就有了窑洞。
自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就已经学会了挖掘窑洞。人们挖掘出一个宽3.5米,高3-4米,深5-9米的窑洞,前面装上门窗,冬天不怕下雪,夏天不怕阳光。有些窑洞还会在内部贴纸或窗花装饰。{陕北窟窿作文}.
那么,窑洞是如何挖成的呢?
要挖掘一个窑洞,首先要做的同样是挖地基,但是这“地基”却不能算真正的地基,要根据你所要的窑洞类型确定。地基挖成,就开始打窑洞。把崖面刮平,然后一点一点地把窑洞的形状挖出,把土运走。至此,最主要的步骤也就完成了。最后,即是对窑洞做一些简单的修整,在墙面上抹泥与安装门窗等。 虽说都属于窑洞,但各种窑洞却都有自己的名称。
首先是崖窑。“崖窑”即靠崖式窑洞,顾名思义,这些窑洞经常折线或曲线靠山或沿着沟排列,如果山的高度允许,可以往上多挖几层,类似现代楼房。 下沉式窑洞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窑”。先在平地上往下挖个四方的坑,再向四壁凿出窑洞,一般中间种树,形似“地下四合院”。
最后一种窑洞是独立式窑洞,又叫“锢窑”,看起来像土堆的平房,无须靠山依崖,自身独立,方方正正,也还保存着窑洞的优点。{陕北窟窿作文}.
说到窑洞,《从鲁滨逊飘流记》里的鲁滨逊住的就是崖窑。据说,毛主席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工作时就是住在窑洞里的。
窑洞,这历史悠久的建筑,建在崖边与地下,冬暖夏凉,挖掘而成,自古至今仍保留着相同的特点,伴随着陕北的炎黄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的文化。
第五篇:《雷赤—– 我的家乡陕北的小镇》
雷赤—– 我的家乡陕北的小镇
顺延河一直朝东,在快要注入黄河时,道路向南折去,一条“雷多河”河将宜川和延长两个县割开,追溯陕北的河流,你会觉得它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你顺着河流往上,再往上,一直追到溪水的源头,你会发现哪是一面久经岁月蚕食的老土崖或山石缝,星星点点的往出渗水,这些黄蜡蜡的泥汤水依着地势慢慢前行,慢慢又从容的收集和汇聚着各个方向来的泥汤水,黄河是这么来,雷多河也没能例外,在河谷一片相对开阔的地带,落坐着这样一个小镇–雷赤。
我在镇里读书的时候,它还是雷赤乡,老一辈的人甚至称它雷赤公社,亮眼的戏楼堆在最东边的河滩一个角落,一条泥街,两排瓦房,一根纸烟的功夫,就能穿街而过,但在我们上学那会,它却是完全具备一个集镇的特点的,一家一家紧挨的商货店铺不必说,有能修手表的露露,会磨剪刀的老张,开磨面房的春#,邮电局穿着绿色制服的小#,做豆腐的山山,应了街镇上住户们的一句话,小村子来的娃没见识,我们对什么都抱有新鲜感,羡慕那些街镇上孩子屁股底下的冰车,崇拜那些从酒楼里传出的猜拳吆喝声,憧憬那些被县城班车定时载去后的另一个场景,我有一个同学,不买东西甚至专门去“合作社”的门市里面兜一圈,我问他为啥,他说:哎呀,里面就是凉快! 在这样的街镇上,度过了我的六年时光,每周六背着空瘪的馒袋雀跃回家,第二天又换上父母备洗的衣服,填满馒袋和咸菜瓶,从村里走到镇上。物质的匮乏仍然是最为贴心的记忆,今天说物质匮乏似乎是一件矫情的事,似乎它仅是父辈们的专利,但它实实在在留给我们的
欢乐和愁苦,又岂是一句矫情能够掩盖,学校食堂能为大家提供的是蒸馍和一锅白开水,“没菜吃”是每个住灶生最为焦躁的事情,我的一位老师的孩子,因赠送我一袋方便面的调味包,使我至今仍存感激,那些家里富裕点的同学经常带些玻璃瓶装的柿子酱或辣子酱,就着馒头吃,那可真是一件羡煞别人的美事,极度的物质匮乏似乎也催生了大家不一样的心态,几个人搭在一块吃饭,都拿出自己的咸菜,而在谁备拿的就菜比别人少,谁又动大筷子多吃了一口这样的问题上,经常发生争吵。一个窑洞的土坑上挤着十多个后生,坑头的过道里挨放着自家备置的小木箱,木箱的小锁被撬,继而引发大家的议论和猜测又是必不可少的课余话题。很清楚的记得挨我睡的是我们的舍长延强强,周日返校,他把自带的馒片分成若干等份,一份一份整齐的放在箱底,有同学问他咋那样摆放,他指着馒片说,要计划啊,明天吃这一摞,周二吃那一摞。还有一种叫做“麻辣片”的豆制品是哪个年月里的一张亮牌,一毛钱一张,夹在馍片、拌在泡汤里都是美味的就菜,十多年过去,经常和我走动的小学同学冯##还保持着对这种吃食的爱好,买来两个蒸馍一袋辣片,夹起来吃的满嘴流油。
上帝关了门,但掩不住窗。凭心而论,那时候的学习氛围真的好,老师敬业负责的态度空前,在我后来读中学、读大学的过程里也未能幸遇。赳赳育人大业,朗朗传承之声是为小镇一道景色,开放式的管理使学生和家长能在遇集的时候团聚,无非是家长给孩子带来水果和咸菜,或者三五元的零用钱,学生向家长诉说学校生活的种种,或得到表扬的兴奋,或受到批评的沮丧种种。小镇小,但五脏全,也正是在
这样的混沌进程里,我们生涯里第一次走进了医院和饭馆,读懂了粮站墙上的告示,亲历和触摸了紧邻学校的石拱桥。
街市是人市。我的一位老师说我们这一届的学生数量是抛物线的顶点,这一届后,就大踏步下坡了,最初是一波流的向县城转学,再后来干脆撤销了初级中学,到现在五六年级的一个班也就十来个学生,人稀了,繁华就少了,两排瓦房簇拥下的热闹也渐渐疏散了。进入新世纪新千年后,小镇铺通了柏油马路,学校散了,粮站撤了,磨面房直接被成品的面粉包装袋取缔,有着显赫权势的政府也不再是“催粮要款、刮宫流产”这样的职能部门,接下来的二三年里又贯通了乡村油路,交通的便婕使的小镇一下子似乎减少了魔力,店铺的生意在渐渐惨淡,外面的敞篷摆摊也几乎消失了,街道上住户的优越感也在慢慢迁变,说:呀,还是村里好啊,村里有地,有果园,夹在这旮旯里,是啥也弄不成。有一回我给家里买个电灯泡,“合作社”的老李说:要灯泡啊,等下,让我给你寻嘛!说话间拿个鸡毛掸子重重将货柜一刷,那经年累月的灰尘就翻腾起来!
体质改革、撤乡并镇是社会发展前进的讯号,雷赤乡就是在这样的潮流下变成雷赤镇,坡洼上的土窑洞几乎全都撂荒了,瓦房多半被推倒重建,取而代之清一色全是钢筋预制板的砖房,记得大学时老师让大家说两个形容词,来形容这个时代,一个文质彬彬的温州同学胆子很大,站起来说:钢筋和水泥。有同学和他辩,他就反驳说:你逛你的大城市,你回你的小农村,你走在你畅通的城乡道路上,你都逃不离钢筋和水泥的围攻。雷赤镇呀,这个没有铁路、没有矿藏、缺煤少电
的小集镇也没能逃脱。而那些僻静的躲在一角的泥瓦房,成了无人问津的空房,一把铁锁锈迹斑斑,房子一空,那房梁就止不住东倒西歪,那蜘蛛就结网、臭虫就集会。你站在窄窄的街道里,两边突然高耸而起的预制房有一种遮天蔽日的感觉,让你窒息。屋檐下闲坐的仍是那一群鹤首鸡皮的老者,而摆放在这些厅房里的,又不过是黑压压的一排瓷质的水缸,你会不自觉发出一声叹息:旧的东西,就那么不加节制、稀里哗啦的走了,而新的东西,来的又那么蹒跚,那么步履维艰。 我还是很勤快的经常回去,回镇上和村里。仍是那一张石凳,铺着褪色的老布毡子,一伙子人就围在那里闲聊,把好事和坏事都一并传扬,谁家的儿媳妇生了,是公子还是千金,是顺生还是剖腹;谁家的孩子又搞了传销,是把人骗了还是被人骗了;谁家又是过事情办酒席,上了几道硬菜都能给你细细说来,而遇着说不清、理不顺的是非传到这样的人窝子里,他们又全都能辨的横竖分明。镇塬上的一位农民结识了权贵,在外承揽了不少工程,挣钱买了豪车,把汽车开回来横放在街道上,那人把衬衫装在裤腰里,一根皮带拦住将军肚,下车后“噗嗤”一口浓痰,然后得意洋洋的边向人滩滩走边向大家递纸烟。嗨,奇了,偏偏谁都没有接他的纸烟,一个驼了背的老头揶揄的说:呀,你这娃娃,把你的高档汽车开回来就行咧么,咋还把省城里的痰液也带到咱雷赤街上咧!车刚刚开走,就有人在旁边插话:你看他那求式子,像他那号的,在我们村能拉一卡车。每遇这时,我都暗暗庆幸自己没有在这个街上张牙舞瓜,没有将污秽带回这条街。
水月镜花。我知道我所熟悉和铭记的那个雷赤街已经渐行渐远了,一
如我长兄常和我聊天说起的他的那个雷赤街,他们在街上收购药材,贩卖牲畜,一角钱买15粒糖果三毛钱吃一海碗压面等等,我也仅仅是附和的听听,没有丝毫遐想的冲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阅历和价值观念,而这个书不见记载、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它深印在我心里的有两样。一是物质的匮乏让我只能无奈的想象那份得到之后的满足,让我憧憬外面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时至今日,我仍然保持着海吃海喝不怕噎、不怕撑的吃喝习惯,陌生的人一眼就能辨出来:这人就没见过好吃的!再一样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欢快无忧的六年学习生活,同学们多半已为人父母,持家育子,而那些同样在清苦环境里能够坚守师德,爱岗敬业的老师们,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一批批小毛孩在镇上集聚,经他们的教导梳理,走出小镇,他们是中国基层教育的脊梁,那些瞬间,非一部大书不能呈现,我想,那也是雷赤镇一个曾经的符号和我们这一拨人最为温暖的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