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你让我着迷(800字)作文》
精选作文:你让我着迷(800字)作文
你让我着迷 绕来绕去,我最终又回到了这里。 这似乎是一个咒。我无比的想逃离这里,可最后还是要回来。我难道离不开你吗?我开始不甘。因为我不懂,你对我有多重要。面对你,我学会了沉默,学会了不耐,甚至学会了伪装。叛逆就像是一条广阔无比的大河,隔开了我和你的心,让我们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曾无数次的对自己说,离开你。可我的心里似乎还是舍不得你。 我从未想过,你对我是那么的重要。 那天很晚,天空中微透着深蓝,我放学后被老师留下辅导作业。同学们一个个欢快的奔向校门口,只有我,埋头苦写着题。我不觉辛苦,竟生出一种自由的解脱感,终于不用再见到你了。我边写边听老师的分析与批评,看着窗外天渐渐被黑色代替,我忽然就想起了你,忽然发现我很想你。想起以前晚上和你共进晚餐,我总会向你讲述一天的感受,或疲惫或感动,你总仔细聆听,给予我温暖的微笑;想起以前晚上我学习很晚时,总有一杯热热的牛奶被悄无声息的放在我的书桌上,你总在我最疲倦的时候,给予我舒适的温度。我越是回忆就越想回到你身边,那种急迫感是我从没有过的,亦是我没有想到的。 被老师批评完,我写完作业已经十分的晚了,我拖着沉重的步伐走着,又回到了这里。我以为你不会等我,抬头,却愕然发现你依旧在等我,周身被温暖的灯光所笼罩。我这才发现,我心里的墙,已轰然倒塌,似乎围绕在我心中的浓雾在逐渐散去,露出了真实而清晰的你,被我长大之后忽视的你。 当我被挫折,被困难打倒的时候,是你用温柔的目光告诉我不要放弃;当我十分劳累,被烦恼折磨的时候,是你毫无保留的敞开你的胸怀让我休息;当我感到迷茫,失去了方向的时候,是你用平和的感觉抚慰我焦躁不安的心。你一直在我身后,从未改变。 你让我着迷,虽然我曾幼稚的认为我可以离开你生存;你让我着迷,你告诉了我什么才是最真挚的感情,什么叫做不离不弃;你让我着迷,你让我学会了成长,让我可以幸福快乐的长大;你让我着迷,让我最终回到你怀里,让我离不开你。 致我的港湾,我生活了十五年的家。初三:麦苗空痕
篇二:《记叙文专题 (800字)》
记叙文专题
一、记叙文的定义
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
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是记事文的6要素.
描写物体的就要从运动状态,物体形态或变化上来说了。
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但记叙文写作,伴随自然流漏的适当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什么让我着迷记叙文800字}.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二、写作记叙文要做到以下要点:
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三、写好写人记叙文
3.1 记叙文的问题 3.1.1 故事老套陈旧。
写老师,一定是挑灯批改作业,雨天送我们回家;
写父母,总是冒着风雪背着我们去看医生;
写朋友,总是最初要好,然后有了误解,最后又好起来了。
这里想说:请不要东施效颦,不要认为别人写的好的就一定是好的。
3.1.2 塑造的人物过于模式化。
主要问题还是存在于把人们过于完美,但是与此同时,便使人物缺少了个性。 俗话说:“人无完人”,没有缺点的人物是不饱满的。 妈妈总是慈祥,爸爸总是严厉的,老师总是充满关爱的。
词典中的词汇真的很多,请参考《现代汉语词典》。
3.1.3 写作技巧有待提高。
(1)缺乏对人物的描写,使人物显得干瘪。建议阅读《不愿拆掉你的翅膀》
(2)叙述太过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建议阅读《绿色的箫声》(新加坡·尤今){什么让我着迷记叙文800字}.
(3)表达方式太单调,只有平板的叙述,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建议阅读《32个未接电话》
3.2 写好一篇记叙文的步骤
第一步:积累。
我们会觉得生活平淡,无物可写,这样的观念是错的。
生活不是平淡的,即使是平淡的,也有很多小事震撼过你,让你心情波动过的事情,我们觉得生活平淡只是因为缺乏观察,缺乏用心体会;更经常的是,即使我们身边出现了让你为之一动的事情,由于缺乏记录的习惯,我们常常让好的材料擦肩而过;此外,除了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从别人写人的文章中获得灵感,看看别人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可以作为借鉴;也可以把别人描写过的人物作为一个人物模板,联想到其他你身边这样的人,哪怕以阅读后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作为自己写作的对象也可以,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虚构(但是不提倡)的真实并不比真切的真实效果差。
总言之:
1. 观察生活,用心体会{什么让我着迷记叙文800字}.
2. 随身携带笔记本,不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你,让你震惊的瞬间;
3. 从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汲取材料。
第二步:确定好中心
既然是写人的文章,同学们一般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那么选择哪一个人不会成为问题,会成为问题的是,怎样描写这个人,很显然,按照我们老一套的写法是不行的。写人通常都是为了表现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更深入,可能是为了赞颂或者批判这个人,表达对这个人的怀念;又或许,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来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背景。
建议阅读《孔乙己》
因此,我们写人的记叙文可以确立这样几个中心:
1、单纯表现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赞颂或批判这个人的品质特征;
篇三:《记叙文范文800字》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每个学生心里都有衡量好老师的标准,在我的小学生涯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好老师,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和蔼可亲,有的严格要求……而我的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我们的英语老师王老师。
王老师是我们班的英语老师。还记得第一节英语课,一个陌生的男子走进教室,大大的肚子,像一个大西瓜。他自我介绍道:“我的名字叫做王肇永,你们可以叫我王老师,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英语老师。”王老师上课时非常严厉,他的眼睛注视着每一个学生,只要发觉有人不认真听课,他就会走近那个学生,“没收”他手中的玩物,并且告诉他,应该认真听讲,把握课堂的每一分钟,否则别人学会的知识,你就学不会了。不过,有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王老师说他最喜欢听撕纸的声音。如果在课上看与课堂无关的书,他就会撕掉。
别看王老师对我们这么严格,可我觉得他有时很慈祥,或许他是我们的“朋友”。
老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教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育人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我们的老师正是这样一位以学生发展为己任的好老师。
篇四:《记叙文技巧格式及注意点 (800字)》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格式及注意点{什么让我着迷记叙文800字}.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
7{什么让我着迷记叙文800字}.
8
1)
展作铺垫
2)、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
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什么让我着迷记叙文800字}.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