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作文,唐三彩 唐三彩马作文

字数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工艺品——唐三彩作文 500字作文网》

工艺品——唐三彩作文 500字作文网

“唐三彩”是我国的国宝,出自于古都洛阳。

我在网上就看到过一件唐三彩天王佣。这件唐三彩天王佣高77厘米,浓眉大眼、眉毛、眼睛以及胡须均以墨绘。头顶部有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这件天王佣右手叉着腰,左手紧握成拳向上扬,身穿明光甲,腹部有护甲,腰中系着一条带子,腰下是垂膝裙,右腿直立,左腿稍微有些弯曲,踏在一只卧牛之上,就像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这只卧牛为山形座,通体以绿、褐、白三种色釉为主,色釉鲜艳明亮,别有一番姿色。从总体上看,天王佣的形态都比较夸张,面目狰狞。但局部细节,如盔甲、面部表情、手部动作等等都刻画得非常细腻。

这件天王佣与长安三年(703年)元氏墓出土的天王佣较为相似,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这些佣一般都放置在身世不凡的人物的墓室内,起到镇墓的作用,它们的级别比威武的武士俑还要高,本领也比武士俑大,也更受人们的尊敬,所以故尊称为天王佣。天王是佛教中的护法神王,并非是凡人。

我非常喜欢这件天王佣,不,我不止是喜欢,而且我还十分佩服制造出这件天王佣的古代劳动人民 ,佩服他们高超的设计构思,佩服他们巧夺天工的技术!啊,这些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聪慧,多么勤劳呀!

工艺品——唐三彩 死の恋暗 500字

篇二:《我家的唐三彩马》

我家的唐三彩马

在我家的客厅里,摆着一件唐三彩马仿真工艺品,非常的漂亮。它是爷爷十几年前到外地出差的时候买的,我们一家人都很稀罕的。

这件唐三彩马很精致,其样子非常的彪悍。马头朝右上斜仰着,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像在对着长天大声嘶鸣。那样子好像在展示胜利的姿态。它的脖子伸得长长的,好像在向上天祈祷,希望主人的每次战斗都能取得胜利。在它的脖子下方有五个大铃铛,好像是主人为方便寻找这战马而给它特意戴上的。有了这铃铛,这匹马显得更威风八面了。

再看这匹马的外表长相。它身上的鬃毛全是雪白的,马鞍前面高后面低,中间还凹下去一块。马屁股那里还披挂着六块玉,左面三块,右面三块,让人一看便知这是匹名贵的宝马。强壮的身子下面就是四条长长的腿,前两条腿笔直地竖立着,而后腿是半屈在地上。马身上的毛、尾巴是雪白的,马蹄是灰色的,最下边是蓝中带绿。铃铛、玉、马鞍下方是橙黄色的,只有马鞍是翠绿色的。它全身都是陶制的,只有坐垫是石膏的。

这匹“马王”放在我家客厅的博古架上,给我们家增添了几分雅致呢。我喜欢这匹唐三彩马,它是我家一道美丽的风景,陪伴着我们度过快快乐乐的每一天,唐三彩马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宝。{作文,唐三彩}.

六年级:赵海鹏

篇三:《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作文,唐三彩}.

春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

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

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

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作文,唐三彩}.{作文,唐三彩}.

走过去给了他一点粮食说:“快逃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伯伯笑着说:“婆婆如果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于

是,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作文,唐三彩}.

过年的习俗除了上面所说的外,还有很多,比如:贴窗花,贴年画,吃饺子,压岁钱等。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过年夜饭,就拿着鞭炮就朝门外奔去。伴随着我们的欢呼声,一个个烟花飞到了空中,点亮了美丽的天空。还有一个传统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了,那就是春节,我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我们的红包,预示着来年我们都会顺顺利利的过着每一天。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来到。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这是一个美好的早晨,我们教室中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作品,有美丽的中国结,有远近闻名的书法,有细致的刻纸,还有雄伟的东塔的照片。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我最喜欢的是骏马图,那马儿像在草原上飞奔,尾巴一甩一甩的,非常美丽!更有趣的是弥勒佛,他有着元宝一样的肚脐眼,手抱着头大笑。他的肚子大大的,里面可装着一条大袋子。俗话说:“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

这可真搞笑。还有年年有余的中国结,鱼的鳞片金灿灿的,尾巴也是一样。还有一个金元宝。祖国可真好!我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附: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中秋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作文,唐三彩}.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可以叫端阳节,传说那天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那天爱国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河里。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大家就划着船把饭投进江里,可是后来他们发现投入江里的米饭全被鱼吃了。于是,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米放在一种长长的叶子里包成四个角的形状,鱼见了以为是菱角,因为菱角有尖尖的刺,鱼就不敢再吃了。

直到现在,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外婆也会把长长的、青青的艾条挂在家门口。我最爱吃的就是大肉粽了,特别是高速公路上的绍兴服务区卖的“诸老大”粽子,味道非常鲜美,让我回味无穷。{作文,唐三彩}.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剪纸

咱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传统文化——剪纸啦!

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筏、湾州布影、斗香花、剪纸团花、剪纸旗幡、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我次就只介绍介绍剪纸图画、剪纸汉字和剪纸旗幡。{作文,唐三彩}.

剪纸图画就是在一张纸上剪出一副画来。你先看看这幅“书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书在读的先生,一看他的样子就是一位书生;再看看这幅“凤凰戏牡丹”,上面有一只凤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个小孩在玩耍……

剪纸汉字也是先拿出一张纸,然后在上面剪出一些汉字,还可以剪艺术字呢!我也曾经剪过,非常的漂亮,不信,你自己试试!你看了准会说很好看,因为这是以前传下来的吗!

{作文,唐三彩}.

中国还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书法、刺绣等等。怎么样,咱们中国是不是有很多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过年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

篇四:《昨日的世界作文》

时间长河的每一段,都是历史或即将是历史。千百年来,人类创造的无数物品被埋没在时间的泥沙中,静静地避开烽火四起的战马啼声,避开兵革与血火的洗礼,或者完整或者残缺不全地躺入地下,经受着自然的腐蚀与侵坏,直到重新被人类小心翼翼地掘出,清去千百年的泥渍,置于玻璃橱窗内。而在河南,这块自古以来称为“中州”或“中原”之地,其曾经历的沧桑与辉煌,也许比任何地方都多,而数千年来留下的古代器物,也更加耐人寻味。 河南博物馆的震憾力,是从其外观建筑开始的。对博物馆的第一眼感觉,会不由自主联想到金字塔,精美而简洁,雄浑而刚健,气势恢宏,其实是造形绝非来自古埃及的金字塔启示,而是源于登封的元代观星台,风格清晰,却不失古代天象学所带来的神秘色彩,绕博物馆的建筑走一圈,每个角度都有不相同的森然气象,庞大的建筑衬映在蓝空,如同开启天界的钥匙,将天与地溶合于一体。

当展厅罗列着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种种青铜器时,哪怕你不懂得历史,也会莫名地涌出一种凝重的震憾,青铜鼎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那是辉煌岁月的写照,我们的身上,还淌有远古祖先一代代遗传下来的血液,这些青铜鼎既智慧的凝聚,更是一个伟大民族虔诚年代的信物,雄伟而瑰丽,人类文明又夹杂些许神巫的神秘。伟大的文明,必然是与伟大的想象力与伟大的创造力相联系,青铜造就的器具,其造形之怪诞,怕是连现代派的艺术家也会自叹弗如,文明的童年,如新生的婴儿,用自己独特敏感而且超绝的想象力,却构想外在的世界,在远古艺术初诞之时,便抛弃了简单的临摹,而代之以奇瑰的创造。这是一种何等光芒四射的激情呀,与其说先人创造器具,不如说他们在创造一个世界。

雄浑是青铜时代的主旋律,然而却不减精巧。被誉为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杰作“莲鹤方壶”尤其精美,壶侧神兽造型离奇夸张,正继承商周时代神秘文化之遗风,壶顶莲瓣开吐,鹤立其中,作展翼状,宛若欲一飞冲天,其动静之间掌握分寸恰到好处,纤美而优雅,堪称为青铜文化之代表作。既然说到青铜文化,偌若不提起青铜编钟,怕是会留下几分遗憾,河南博物馆内的另一件国宝,是数量达26件之多的王孙诰编钟,乃是现存春秋时期规模最大、音域最广的编钟,虽然无缘听到这浩大编钟所敲击出悦人的音乐,然而却能依稀透过古老的编钟,揭开历史的帷纱,沿着驿台古道,返回那百家争鸣,文化全盛的年代,窥视钟鸣鼎食的盛气。

漫步过青铜时代,走入汉唐的殿堂。文化童年的奇瑰逐渐减少,象是从商周的神坛重返质朴的人间。数量繁多的陶楼、陶水榭、陶居舍,成为汉代民间生活之缩影,缺少了商周时代的夸张与奇异的造型,但却多了一种亲切与祥和,这是一个民族走向成熟的写照,民族的强盛使遗留的物品凸兀出嶙嶙风骨,无处不显露着大气与雍容,简朴中渗透着强悍的本性。随着佛教遗物的出现,尤其是大量的佛教石刻与塑像,增添了几分异域风情,怒目圆睁、肌肉发达、脚踏群妖的力士造像,其装束与面容,迥异于商周到秦汉的人物形象,而各种佛陀与菩萨的形象,虽然不如力士造型生动多彩,却以庄重祥慈取胜,渗透着盛大的宗教气象,这来自西域的造型,经过数百年不断与中国文明的交融,终于得到认同和发扬,并且成为中国光辉文化的一支。

汉代的简约凝重与魏晋以来的佛教艺术中华丽精美,合流为盛唐变化多端的风格。唐人对马似乎有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且不说呼之欲出的石刻昭陵六骏,单说唐三彩制品,马的造形多样,或静或动,或俯或仰,或腾或跃,四肢强健,剽悍有力,唐代之壁画及美术品,亦多有骏马,体态膘肥,生气盎然。骏马那种疾如风、掠如火之风格,耐饥苦寒暑之坚忍力,昂然前行有进无退之意志,此不正暗合于中世纪盛唐时代民族升腾期之气质精神么?整体的粗犷与细节的精巧,成为唐代艺术品的主要特色。与马、骆驼等造像的匀称形似相比,唐代的人物形象却将着力点放在神似上,中国文化的审美,尤其重视神韵与气质上的表达,比如仕女的造型上,力衬其飘逸、雍容、雅致、悠闲,以最简练的手法,最大化地将神韵传达出来,就象唐诗以区区数十字的绝句、律诗,将交杂的情感以一气呵成之势勾勒出来。

当走入博物馆的宋代展厅时,可以体验着宋代的繁华以及粗犷勇悍的民族精神的衰减。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已经成为宋代繁华都市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制成的模型,可以一览无遗喧嚣鼎沸、车水马龙的宋都风彩。宋代的繁荣是全方位的,经济上、文化上、艺术上都相当的鼎盛,然而美中的不足的是,奢华的背后,质朴与开拓的精神却渐次丧失,从保留下来的文物看,既没有商周时代的奇瑰色彩,也缺乏汉唐时代的大气和刚健,艺术风格转向纤细与柔美,更注重细节上的描绘。馆藏的宋代瓷瓶即是一例,这些瓷瓶已由生活用品向艺术品方向发展,其中十分珍贵的有汝瓷鹅颈瓶与白釉黑花梅瓶,工艺相当精巧,外型圆润,色泽鲜艳,图案精美,很难见到以往那种粗犷和豪气。与以往的简约理念不同,复杂成为精美的标准,小小的瓷瓶中,极尽繁杂的图案,虽然秀艳无比,却不无显示出一种小气。而盛极一时的佛教造像上,整理上的造型以模仿前代为主,并无重大突破,惟在细节更流于华丽清隽。

明清更将这种细腻纤美繁杂发扬到了极致,且不说亭台楼榭中檐壁讲究的石刻木雕,且不说园林设计的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单就橱窗的展物便可窥特色。明清工艺品哪怕器物体积不大,然而大多工艺复杂,作工精细,纹饰瑰丽,诸如各种金银饰品,镶珠镂玉,色彩艳丽;不仅饰品如此,服饰也是这样,所谓华美的服装,几乎看不到简约的风格,而是绣绘繁杂的图案,镶金丝,佩玉片,过分的铺张奢华,实际上有损于和谐的美,然而在那个时代,这却是身分与富贵的象征。贵人们奢侈的享受,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刺激着工艺水平的提高,象珐琅、牙雕、漆器、瓷器、织绣等工艺有了质的飞跃,成品的工序更加复杂,品种更加丰富,水平之高,令人惊叹。馆藏两件稀世珍宝,一为象牙萝卜,一为象牙白菜,此二件牙雕,形状到颜色,均十分逼真,萝卜牙雕有一曲行蝈蝈,而白菜牙雕上除蝈蝈外,还有一只七星瓢虫,惟妙惟肖,几乎可以假乱真,甚至连极细微处,譬如萝卜表面的细须,亦不曾忽略,一眼乍看,绝对难以辨别真假。

从一个展厅穿越另一个展厅,不知不觉,如漫步于中华五千年文明之长廊,又宛如置身于漫漫历史的古道,这条古道,穿过元明清,通达夏商周,历史如歌,一段一段地奏响着古乐,历史如画,一幕一幕地翻阅着图卷。如果这些文物能够记忆能够思维,必定会慨叹生产它们的主人,或者说人类,他们的生命是何等的短暂无常。无生命的物品在时间之河浮荡千百年后,仍然可以栩栩如生,宛如昨日方才造出;而创造出这些物品的人呢,他们的尸骨又存在于何处?生命与无生命相比,如朝露般的短暂,人类进入文明之后,艺术便是不懈的追求,通过艺术渗透人类的智慧,并且将这种智慧深深地铭刻于创造出来的器具物品,使得千百年后来,这些物品仍然折射出先人生活的痕迹,折射出他们的意志、勇气与宽博胸襟,换言之,他们的生命,部分通过这些无生命的器具,仍延续在时间之河中。博物馆玻璃橱窗下的每一件物品,必定都有一个不寻常的故事,故事已是尘封,惟有物品本身,仍旧无语地诉说着历史。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作文,唐三彩 唐三彩马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