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以机遇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以机遇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有人说:“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还有人说:“机遇只垂青那些潇得怎样迫求她的人。”没错,但都只是道出了获得机遇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有了“有准备的头脑”和“懂得怎样追求”的人并非都能如愿以偿,因为并不是任何时候,每个人的命运都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正如要想果实丰硕,种子固然重要,但适宜的生长条件同样举足轻重。因而我要说,机遇同样偏爱有利的外部条件,而且只有开放的社会环境,才能为更多人孕育更多更好的机遇。
机遇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但传统的封闭的社会只能提供有限的且对大多数人并不均等的机遇,在旧时代,机遇并非个人所能把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不可谓不“懂得追求”,但等着他的却是自投泪罗的结局;陶渊明自幼立志“大济苍生”,可谓“有准备的头脑”,但到头来也不得不陷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奈;白居易多么踌躇满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结果却只能发出“世间尽不关吾事”、“世事从今口不言”的悲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看来曹雪芹既有“有准备的头脑”,又“懂得怎样迫求”,但机遇又何曾光顾过他?“举家食粥酒常赊”不说,未满半百就凄然长逝,留下的只是琴剑在壁、“新妇飘零”,别说看到自己的作品刊行于世,竟连八十回之后的手稿也不能保全!“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是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余秋雨话)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要让“大木”扎根,要使“大鱼”畅游,还得在“地”和“水”上做文章。想当初“孔雀东南飞”,人们下深圳,走海南,无非是为了摆脱计划经济的封闭体制,寻求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发展空间,今天我们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也是为了将自己置身于全球开放
朝阳【wlsh0908】整理
的格局之中。因为开放就意味着竞争,就意味着公平,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机遇。
因而可以这么说,谋求社会进步,从一定意义上看,也就意味着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均等的机遇;搞改革,也即意味着探索一套为人们提供更多均等机遇的机制。人人都有机遇,人人就都有了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挑战,有了挑战就能激活人的内在动力,人人都有了活力,那么整个社会便充满了无限的生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各个层面上的谋事者深思。
朝阳【wlsh0908】整理
篇二:《成功总是眷顾于有准备的人 作文 800字》
成功总是眷顾于有准备的人 作文 800字
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的,读书学习更是如此。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所形成并发展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有利于形成一种学习策略。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介绍我的几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当预习时,应对即将要学的内容,进行仔细阅读并研究,逐渐理解。还可以查阅工具书或有关的资料书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或请教老师。
二、专心听课,并善于做笔记。
上课认真听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预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由老师讲解,并把预习时所遇到的疑问弄明白。在上课的同时,还需要时时刻刻地做笔记,毕竟许多知识不能牢记着。笔记是我们复习时重要依据是加深印象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
三、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并多做练习。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记得有一次,语文的第五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理应即将进行单元考试。可语文老师没有通知什么时候考试,所以我没有放在心上,没有及时复习。到了下星期一,老师突然拿着一叠试卷走进教室。同学们都惊慌失措,我也满头大汗,没有复习怎么能考好?我只能凭着记忆中的有关知识去完成,结果考得不理想。所以,课后及时复习是重要的。做练习是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逐渐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归纳知识点,形成知识链。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章节知识,完整掌握学科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形成学科知识链,这样,才能做到炉火纯青,游刃有余。{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话题作文800字}.
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带来更多的益处。让我们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使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成功的阶梯,陪伴我们走过苦乐酸甜的学习之路。{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话题作文800字}.
>> 不是您想要的?去 初中作文 浏览更多作文。<<
篇三:《2013年二模作文与立意》
2013上海各区二模语文试卷作文题目
(共11套题目,排名不分先后)
黄浦区
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南京大学在校庆前夕将移植牛顿故乡林肯郡的苹果树枝。校庆办说,届时,“砸中牛顿的苹果也将有可能砸中南大学生”。
引进牛顿的苹果枝,并非该大学首创。天津大学校长就曾剪下“牛顿苹果树”的枝条带回校园;李嘉诚转赠的“牛顿苹果树”枝条也已落户汕头大学。
【分析】
这个材料很明显能够看出两个立意的角度。当然,反面的立意比正面的立意更容易成文一些。 从正面来写,可以参考以下立意。
1、前人的经验不断激励着后人努力和进步。但这种激励意义更多是存在于精神层面上。
2、引申开去,人生前进的旅途中,需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精神的信仰,用这种力量支撑着自己不断前行。
从反面来写,似乎可以说的话就多了一些。{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话题作文800字}.
1、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砸中牛顿的苹果也许只是运气使然,人要取得成就,更多的是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2、爱因斯坦说,天才在于99%的努力和1%的运气。如果一味的等待运气的眷顾,而不用心用脑去思考,那么再多的苹果枝在你身边,也无济于事。
3、引申下去,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你的基础和对待事情的态度,才能决定你能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财富,能不能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总体来说,乍一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会无法下手,只要静下心来,花些时间仔细思考,就不难找到落笔点了。
中国大学 移植牛顿家乡苹果树树枝——砸中牛顿的苹果也将有可能砸中国大学生
能够理解,也深深祝福 美好的期盼,长久的愿望:
中国需要创造性人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来引领中国未来的发展
牛顿:探索、钻研、勤奋、专注、创造力、不懈、严谨""
科学精神
形式主义,务虚,急功近利,浮躁:科学精神不可能通过一棵苹果树培育出来
如何做:高校:树立大学精神
营造治学的氛围
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学生:认真学习,认真做学问
教育部门:修正人才培养机制
(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内地科学家名录(共11人)
华罗庚: 1982年入选(已故) 周光召: 1987年入选
夏 鼐: 1984年入选(已故) 贾兰坡: 1994年入选(已故)
谈家桢: 1985年入选 陈竺(现中科院副院长): 2003年入选
冯德培: 1986年入选(已故) 白春礼(现中科院常务副院长): 2006年入选
李爱珍: 2007年入选
施一公: 2013年入选
让苹果树真正生根发芽
近年来,引进牛顿的苹果枝成了许多大学争着做的一件大事。牛顿苹果树一时之间炙手可热。在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大学教育已越发地重视培养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人才,这是一个积极的、令人欣喜的信号。但欣喜之余,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牛顿的一个苹果,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物理学时代。在常人看来不值得惊奇的“苹果落地”的现象,却让牛顿把握住了,万有引力应运而生。灵感和想象力是多么的重要!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曾说过,治学的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见,灵感虽不可捉摸,但其潜力无穷,而教育正应该培养学生去善于思考,对周围事物保持一颗好奇心,用更加雪亮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一草一木所蕴含着的不平凡。
可是反观当下,情况令人堪忧。当来自异乡他国的各类电子产品占据着我国市场的大量份额,我们不得不承认,国民的创造力有待于提升!人类每一次文明的重大进展,都有创造的推动力,可创造从哪里来?创造的源泉在于发现和探索,而发现和探索的基础要有一种敢于研究的精神,要充分挖掘灵感的潜质,要放飞想象的翅膀。教育正在这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曾说:“学生如果忘记了他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的确,大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自由、最强调个性发展的沃土。因此,大学纷纷引入牛顿的苹果树,以此来激励大学生要培养善于发现的精神,不仅体现教育工作者的苦心,更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形式总是要为内容服务。引入“牛顿苹果枝”绝不应是一个终结。这个社会需要看到的是一根根枝条真正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移入大学校园的苹果枝,不能仅仅作为一个象征,而应该赋予它真正的精神意义。怎样才能让这些苹果树枝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应是我们每个人都深思的问题。如今商品化的社会给社会成员树立了诸多的“标准”和限制,在社会主流意识的压力下,许多新奇的想法被扼杀在摇篮里。而大学正应该是一个摇篮,为学生的创造提供一片宽松的土壤,积极鼓励、支持他们科学研究、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所追求的不是“世界论文总量排名第一”的虚无,而是真正的学术精品。只有大学更加注重改善教育理念,从实际支持学生的科学研究,才能真正地让“苹果枝”获得阳光的普照。
我们欣喜地看到“牛顿的苹果枝”来到中国,期待它萌芽生长,更期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给其周到的关怀呵护,让它结出更美味的果实。 袁隆平: 2006年入选 张启发: 2007年入选
浦东新区
27、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话题作文800字}.
当你作决定时,更需要接受别人的意见还是坚持自己的见解?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写成诗歌。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分析】
重点符号加在“更需要”这三个字上,说明“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坚持自己的见解”是可以并行的,但是你需要从中选择一个侧重的角度,表达出你心中更倾向的行为。
个人认为这样的话题作文,要么写成夹叙夹议的文章,通过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情,会比较容易佐证自己的立意角度。要么选择写议论文,论据方面还需要多多推敲。
坚持自己的见解: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梦想和能力。
如何坚持
辩证
接受别人的意见: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别人的看法更客观。
别人的看法更全面。
别人,尤其是长辈,阅历多,能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辩证
聆听内心的声音(68)
当我们年岁渐长,“决定”成为了家常便饭,一个具有理性判断的人,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一意孤行。当我们面临人生重大抉择之时,是该学会吸纳他人的经验,但更为必要的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聆听内心的声音,是明确自身的目标与愿望,是在不受外界的干扰下,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价值判断作出决定。
正如周国平在文章《在沉默中面对》中说:“在人生的重大问题面前,任何言辞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只能在沉默中独自面对。”作为一个成熟理性的人,应该对自己本身的能力、热爱、价值观有足够的认识。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即使老师、父母对我们再了解,内心的声音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听到。假如梭罗不曾聆听自己的心声,不曾勇敢地“与世隔绝”,那么今日《瓦尔登湖》便也不会存在:假如乔布斯不曾聆听新生,不曾做出辍学的惊人决定去追寻自己的热爱,那么还会有今天的“苹果”吗?
然而,聆听内心的声音绝非易事,我们总是被干扰包围。今日的年轻人在择业时,身边往往充斥着各种过来人的借鉴。最为典型的便是一年一度的“国考”。有多少念了硕博的有志青年在现实的压力下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热爱,选择去追求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生活也许因此而无忧无虑,但隐藏在内心的声音却将成终生的缺憾。我们不能指责他们,但却遗憾他们没能再坚持一下,放大自己内心的声音,让自己追随他,勇敢一回。
因此,要做到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正因为这是心之所向,所以无怨无悔。 当然,上文所说的“干扰”与他人的意见并非相同。如果他人的意见对我们坚定形成正确的想法有益,那么并不能称之为干扰。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是的考虑》中也曾说到要向自己的父母征询指导。
聆听内心的声音绝不是一意孤行,更不是绝对排斥外界的一切声音,而是用智慧来坚定自己的想法,用他人的意见来形成自己的正确客观地认识。
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人生无悔这一回。
徐汇区、松江区、金山区
27、阅读下面文字,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明代《菜根谭》书中说: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也有人说:不作为便无过,无过也无功。
【分析】
这个作文题是十分有深度的,主要是对人生态度的探讨。
两句话的两个角度:
1、为人处世不必追求太大的成就和功勋,把握好自己,不留下过错,便是自己的成就,也不会给社会增添负累。这是一种保守的人生态度。
2、凡事顺其自然的不作为态度,虽然不会造成过错,但是不作为的人,也自然不会创造成就和功勋。这是激励人们“作为”,是一种相对进取的人生态度。
分析完材料中给出的两句话的立意倾向,考生便可以根据自己心中所想选择角度来行文。
人活一世,过的是自己的人生,你可以求安稳平和,无过便是功;也可以奋发进取,鞭策自己作为,求有功。
个人认为,可以辩证统一:有所作文但是不要一味求功
处事不必求功,是强调为人处世不要处处争功,不要过于图名图利。做好自己本分就好;这与不作为是两个概念。不作为是消极怠工,必须批判。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本意不是教人保守不前,而是一种舍己为人的仁义精神。人生在世,做一位有用之材,服务社会,造福人群,都是分内之事;有多少心力,就尽多少心力,全是立身的义务。“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乃是针对“处世不必邀功,与人不求感德”而说的。
以君子之道处世
《菜根谭》曰:“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或曰:“不作为便无过,无过也无功。”
人之处事有三种境界。“不作为便无过,无过也无功。”此第一境也。“处世求于功,有功便有过”此第二境也。“处世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此第三境也。
若以第一之境界处之,人则无作为、无追求,虽无过,亦无功,则此生何为也?以此道苟活,不若死矣。
若以第二之境界处之,人有追求、有作为,则位于第一之境界。虽有过,可以改矣。以此道活之,必须不断学习也。
若以第三之境界处之,人处世不必求功,人可以有追求,有作为,无不因此犯过,利自下,不应以利而为。以此道苟活,则无可揭也。{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话题作文800字}.
众人皆为第二之境界,处世求功,则有功必有过。这是极为普遍之现象。人之好功,是可以理解的。若是无功而求,无为而作,碌碌而无为,此乃大憾矣。
而处世之极佳之道则为“处世不必求功,无功便是功。”此乃君子也,此功非彼功。吾谓君子处事,亦有追求,亦有作为,此功乃利益。君子处事不为利。君子有其道也,其处事不追求于利,而以其心为之。求利则必有过,而有过则未必有功。故子毋好利而求功,此不益也。
君子有追求、有作为,但是君子不贪图好利,则无过,于是便有功,而小人贪图好利则有过而未必有功。
我们为人处事应取君子之道,也许这样的境界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可以以第二之境界做起。
可以先有追求,去奋斗,则其必会犯过,这并不重要,此乃成长之经过也。我们可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不足之处,迟早会有君子之境界。
人活着若没有追求,没有作为,那么实在太可惜了,不值得活了那么久。
我们应该像君子处世一般,如第三之境界"处世不必求助。无过便是功。"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如小人般贪图好利。
可以有追求,而不应急于好利。否则必有过,而功不可覆过。故处事必小心谨慎,以君子之道。有追求而不急于求功,淡薄名利而以心为之,无过而有功。此乃人之处世之最高境界也。
虹口区
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中国人喜欢争先恐后,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支援灾区,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争抢献血;400米跑道上,运动员在为得到好名次拼命奔跑;斑马线前,行人都下意识地往前拥,绿灯还没亮,人群就浸到了马路上……
【分析】{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话题作文800字}.
从材料来看,争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争什么,怎么争。
争:活力、积极、热情、拼搏、竞争,带来思想的交汇,文明的前行、社会发展""
急功近利、争名夺利、怕吃亏、浮躁、无视道德法律和规范、""
争的背后是一个人、一个社会道德观、价值观高下的体现。
务必辩证!
闵行区
27、中国人有句古话,叫作;远亲不如近邻”。身处21世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话题作文800字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