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我眼中的曹操》
我眼中的曹操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一提到曹操,会认为曹操是一个奸臣,欺犯汉朝皇帝,是乱世奸雄,狡诈无比。可我对曹操的看法却和大家不同,我认为曹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曹操并不是一个卑鄙阴险、狡猾奸诈的小人,相反他是一个既往不咎,胸怀宽广的人。官渡之战获胜后,他发现这有许多自己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按照一般人的反应,这是通敌的证据,应该把那些叛徒都给揪出来,然后杀掉。而曹操没有。他发现这些书信,看都不看,立即下令,全部烧毁,那些曾经想投奔袁绍的人都暗自羞愧不已,赞叹他有如此容忍的胸襟,从此更是对他忠心耿耿。
曹操对排兵布阵,斗隐埋伏是很有研究的,有自己的打仗方法,在遇到强敌时,镇定自若,使军兵以为主将有破敌之策,而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冲杀,往往使敌兵溃不成军,望风逃窜,我们反过来,如果曹操异常紧张,军兵 们一看主帅的脸色,就知道主帅无破敌之策,就会人心惶惶,无心恋战,所以说他带兵很有心理研究。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观沧海》是曹操征乌桓时所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
仿佛看到了他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毛主席对曹操的诗歌赞赏有加:“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宁让我负天下人,不如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的一句名言,大家以为曹操这样说是因为他的自私自利,可我觉得这正表示了曹操要统一天下的伟大理想。{你眼中的曹操,作文}.
曹操,你让我敬佩!
篇二:《我眼中的曹操—征文》
我眼中的曹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曾经出现过一批个性张扬的英雄,曹操就在其中。也许在众多人眼中,曹操是一个奸贼,干尽坏事,特别是他那句“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更为他的整个形象添加了注解。而我眼中的曹操是三国时期文武兼备、谋略过人的天下奇才。古人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来形容他一点都不过分。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是曹操值得我欣赏的地方。比如,在官渡之战中,许攸来投靠曹操时,曹操特别高兴,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就直接跑出去了。最后许攸在曹操打胜这场仗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再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在这方面曹操无疑是成功的。
曹操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谋略过人。提到曹操的雄才大略,就不得不提他和袁绍的那场宫渡之战。在那场大战之中曹操凭借着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一把火烧掉了袁绍的屯粮之地——乌巢,然后一举消灭了袁绍团伙,成为以弱胜强战役的典范。曹操做事有勇有谋,能看出问题的实质,转不利为有利,在报父讨伐陶谦的徐州的过程中,不想被吕布操了后路占了兖州、濮阳。这时的曹操实际上还没有多少本钱,他的本钱就是黄巾起义投降整编的青州军,占了兖州相当于端
了他的老巢,自己和将士都将面临无家可归的风险,可是曹操信心满满,断定吕布乃是有勇无谋之辈,不堪一击。事实的发展果真如曹操的预期赶走了吕布,并且最终消灭了他。
曹操还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东临竭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辣峙。”这是曹操最出名的一首词——《观沧海》。这首词写于曹操讨伐乌恒之时。整首诗显得十分壮丽,它给人描绘出一派壮观的景象。曹操在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时,不禁触景生情,挥笔便留下了这首千古佳句。
鲁讯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曹操:“曹操其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非常佩服他。”也许,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增添了太多个人的情感,把曹操描写的太坏,所以如今有很多人非常讨厌曹操。但我眼中的曹操,永远是一个雄才大略,才华横溢的杰出人物。
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南邵小学
六年级二班杨国栋
指导教师:张振国
邮编:272732
电话:0536–5371311
篇三:《有关曹操的高考作文》
有关曹操的高考作文
致曹操的一封信
2004年高考全国卷考生
孟德君:
悠悠千载,别来无恙否?千载之后,您的枭雄气慨仍让晚辈钦佩万分,你横槊高歌,你长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时,眉宇中流露出的求才若渴的神情,仍让我想后心有余香。可是——孟德,我仍觉得您性格中有一极大弱点,这虽没阻止您最终成功,却至少使您的时间推后了。
您对“人言”的态度错了!
“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博望坡”,三把大火烧出了刘氏基业,可是赤壁一战让您狼狈不堪,那把火烧在你的心头啊!您叹息,可您又可曾细想,失败之源是过分相信人言啊——“北兵不善水战,宜用铁链子,船只,则行之平稳,丞相之成功之日亦不远矣”——那个与卧龙齐名的人口舌生花,您敬若神明,可最终……
的确“常问路的人不会迷路”。但相信一切是一个人致命的错误。{你眼中的曹操,作文}.
是的,赤壁一役让您清醒了一点,可您又犯了又一种错,那就是——怀疑一切。
杨修乃千古名士,对您又忠心耿耿,偶尔有点恃才放旷,可人无完人啊!您最终以“扰乱军心”之名杀之,使贤良之士心寒。您为什么杀他?是他对着被您“梦中”杀死的近侍痛哭“丞相非在梦中,君在梦中耳”时下的祸根吧?他说的没错!您怀疑任何人又表现在——杨修细陈“鸡肋”之涵意时,您就该放弃这“食之无味”的一战,可您又过分刚愎自用,执着进军,可最终却几乎丢丁性命。赛纳克说:“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您就犯了这个错误啊!
但丁有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话虽自信,但是却忽略了一件事:人该常听别人的意见。人啊,“应当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
所以,孟德君,小女子有一言进上:别人的意见,当听则听,自己的自信,当信才信,别被人言遮望眼,亦防自信扫慧云。
无知晚辈,出言放肆,尚请见谅。无知言论,
请君斟酌,认为有理,可信则信!认为无理亦可弃于案头,哂笑即可。{你眼中的曹操,作文}.
顺祝身安!
无知后生:XXX敬上
XX年XX月XX日
所用话题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
名师点拨
用书信形式,采取第二人称直接对话的方式,可以拉近阅卷老师的距离,同时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以一“小女子”身份直陈“你对"人言"的态度错了!”真可谓“出言放肆”!作者注意谏言委婉开篇,先褒扬其功德,在曹操或许沾沾自喜时当头棒喝!虽出言大胆,却又因精熟三国,依靠丰富的论据说得句句在理,字字有情。曹操泉下有知,当为之汗颜。{你眼中的曹操,作文}.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京剧舞台上,白脸曹操冠带辉煌,高唱:“世人害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 双全?”
世人口中的“奸雄”,京剧当中的白脸,《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操堆砌成奸诈的 化身。然而,即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 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出身官宦,十六岁举考廉任城门典校卫。设十二色杖,不分贵贱,一旦违反出入城城规 ,皆 与杖责。这体现他的“忠信”。黄巾作乱,曹操任骠骑都尉,奋力破敌,是“忠勇”的表现 。
董卓当权,败坏纲纪。操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轲。行刺失败,董卓怀疑 他时,他又临机应变,说是献宝刀,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这一切不都说明他有勇 有谋吗?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 须背负起“汉 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 它 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 ,历得四世已侥幸;刘备也不行,靠着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的面具收罗诸葛、关 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逃前朝桎梏 。 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 住对前朝愚忠的人民的缰索。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 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哪个人及得上曹操这样将军事、政治、 勇 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诸葛亮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宦官黄皓的坏 计; 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甫吟》抒志:没有严刻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了军 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出现既 是个人的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你眼中的曹操,作文}.
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是人生一大憾也!
评析:
为曹操辩护。
这篇考场作文内容充实,言之有物。写人就将一个集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于一身 的“曹公”描绘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叙事则把事情的内容, 简明扼要地表述得一清二楚:如写曹的“忠信”“智勇”“英雄”等几段;议论就侃侃而 谈,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人信服;抒情则真情投入,情真意切,无比 感人:如结尾之处。语言相当精彩,用词准确精粹,文笔流畅优美。不言而喻,这篇精彩 作文成功的关键,得益于厚实的文化积淀和扎实的语文功底。(傅望华)
曹操遗书
曹丕吾儿:
呜呼,为父大去之日不远矣!于此海内兵荒马乱、国家鼎足三分之时,吾委实不忍撒手而去。想当年吾雄心勃勃,欲拯万民于水火,一统华夏,建宏图大业,如此之夙愿,今日观之将成泡影。天乎?人乎?而今已乎!父死不瞑目也!
人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父有紧要之言需告于汝,望汝切记切记!
甲子年,黄巾作乱。吾挺身而出,集思广益,与众多仁人义士并肩携手,齐心协力,斩贼首级万余,终大破之,故得以入朝为官。后吾败袁术,缢吕布,身居宰相之高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初定。
袁绍恐吾坐大,率兵四十余万来攻,与吾决于官渡。其时吾兵微将寡,粮草不济,世人莫不以吾必败。然吾了无惧色,欣纳谋士雅言,从长计议,与绍巧妙周旋。方“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之许攸来投时,吾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谋士许攸等出奇计,献良策,吾军智劫乌巢,火烧粮草,遏绝退路,令绍首尾无暇相顾,终获全胜。自古及今,以寡敌众、以弱克强者寥寥无几矣,然吾创一奇迹,岂不快哉!
而后,吾取冀州,夺荆襄,灭刘表,拥军百万,上将数千,兵精粮足,横扫中原,意气洋洋,踌躇满志,旌麾南指,与孙刘联军决于赤壁。
此时天下大定,诸侯或死或降。与吾争雄者,唯孙权、刘备而已,然其兵卒之和亦
不过五万。吾自以孙刘必败,一统江山指日可待,遂妄自尊大,盲目自信,又轻信庸碌蒋干之语,误中庞统连环奸计,被周瑜小儿、诸葛村夫火烧战船,大军八十余万顷刻烟焰张天,岂不痛哉!吾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几至走投无路。后败走华容,险些丧命,徒留笑柄。{你眼中的曹操,作文}.
此乃莫大耻辱,吾没齿不忘!正如此,吾回朝后反复自念,始知盲目自信,刚愎自用,拒谏饰非,独断专行,祸莫大焉!
曹丕吾儿,为父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而今病危,引以为憾,未竟事业,望汝继承。汝当记取父之教训,遇事切勿自以为是,擅作主张,亦不可忠奸不分,是非莫辨,切不可重蹈父之覆辙。临终遗言,儿其切记。勉之!勉之!
父字
建安二十四年冬
【点评】
近几年的高考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古典名著为依托的佳作。2001年的《赤兔之死》令人津津乐道,今年这篇《曹操遗书》同样让人刮目相看,赞不绝口。
一、构思奇特,大胆创新。作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虚构了一篇“奸雄”曹操临终时给儿子曹丕的遗书。信中讲述了他一生辉煌的成就,总结了自己“盲目自信,刚愎自用,拒谏饰非,独断专行”的深刻教训,进而对儿子谆谆告诫,以免其重蹈覆辙。读完全文,你不能不佩服这个考生非凡的想象力和勇于“戴着锁链跳迪斯科”的创新精神。
二、紧扣话题,不枝不蔓。曹操真要是写临终遗嘱的话,一定有许多事情要安排,但本文选材却紧紧围绕“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一话题,舍此一概免谈。“灭黄巾”是因“挺身而出,集思广益”;败袁绍是因“了无惧色,欣纳谋士雅言”;而赤壁之战“败走华容,险些丧命,徒留笑柄”,则是因“妄自尊大,盲目自信,又轻信庸碌蒋干之语,误中庞统连环奸计”!两正一反,两胜一败,重点突出,对比鲜明,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三、语言老到,富有文采。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的遗书当然只有用文言文才符合实情,而且一定要文采斐然,情真意切。这些,本文几乎全达到了要求。准确凝练的动词,一气而下的短句,自然得体的叙述,活灵活现的语气,比比皆是的对偶、引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令人感到赏心悦目,荡气回肠,美不胜收。读这样的文章是一种心灵的陶冶,美的享受。
篇四:《我眼中的曹操》
我眼中的曹操
凡是度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心都会有一个自己最欣赏而钦佩的的人物。比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潇洒多情,武艺超群的吕布,或是智勇双全的赵子龙……然而,我最欣赏而崇拜魏武大帝—曹操了。
因为罗贯中的“尊刘、反曹、贬孙”,人们眼中的曹操是一个白脸奸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篡夺大汉的江山,是乱世的枭雄。而他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就淹没在别人的诽谤中。而我却不这样认为。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因此,很多人认定他必定奸诈无比。而我以为,这句话反倒能说明曹操的军事能力。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正因为曹操熟读兵书,会使用计谋,才有了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
曹操在文学方面也是卓有建树。他写出的《观苍海》直至被人们吟诵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多么流畅的诗句,多么博大而宽广的胸怀。好一首豪迈奔放的乐府。
曹操胸襟广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周瑜之手,以周瑜比曹操如何 ?周瑜爱才的方式就是“杀”,只要把“天才”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真是眼光短浅,量窄易怒,非英雄也。而曹操豁达大度,如:不杀攻击自己的陈琳,反而自嘲说陈琳檄文可治头风痛等等。
大家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也是不对的。首先,他并未称帝,还说“天下英雄何须以帝位自累”,所谓三国只是在曹操死后才出现的。而刘备却念念不忘此事:他有二子,一名封,一名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说明他早就有意于帝位。其次,若曹操不在,天下不知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绝非假话,称帝的袁术,就是被他灭掉的。他对于“炎刘”实有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