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做个有尊严的人》
做个有尊严的人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与物欲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够放弃“捷径”,又有多少人能面对利益的诱惑不动心?可有谁想过,在你接受这些的同时,你失去的是尊严。在面对“捷径”和诱惑时,我们应该像最后一家人那样,放弃施舍,做个有尊严的人。
做个有尊严的人,文天祥宁死不投敌。
文天祥被敌军捕获之后,其好友及亲人曾多次劝其归顺敌国,更是为其讲述了许多文天祥看不到的前程美景,可文天祥不为所动,甚至对好友破口训斥。在诱惑面前,文天祥选择了尊严。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文天祥临死前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想,如果文天祥放弃了尊严,选择了苟且偷生,我们如何能听到这个千古绝唱?
做个有尊严的人,小仲马不屑依靠父名。
小仲马在其未成名之前,曾向多家报刊投递文章,可是没有一家报刊愿意登载他的文章,他十分迷惘,可当他的父亲问他问什么不在文章上写下“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时,小仲马坚决说不。此后他一心写作,最终以《茶花女》享誉世界。在“捷径”面前,小仲马选择了尊严。做个有尊严的人,小仲马文章流传千古。是想,如果小仲马选择了依靠父名,放弃尊严,我们今天又怎么能看到他的惊世之作呢?
可反观,当今社会上选择走捷径的人数不胜数,某某明星因想借上位去讨好导演的戏码层出不穷,大学毕业走后门找工作的现象数见不鲜。这些都是选择捷径,放弃尊严的例子,试想每个人都去走捷径
那我们这个社会何来公平尊严之说?
做个有尊严的人,朱自清宁死不吃救济粮。
朱自清因当时战乱不休、经济萧条而没有办法维持生计,可当别人说可以去领取美国救济粮时,他坚决推辞了。在面对列强的诱惑时,朱自清选择了尊严,成就了他的铮铮铁骨。试想,如果朱自清放弃尊严,选择一时的温饱,我们又怎能读到这些彰显民族气节的优秀篇章呢?
做个有尊严的人,不要像落叶入水般随波逐流,而要像大树般坚定,坚守内心的尊严,屹立不倒!
篇二:《有尊严的活着作文训练》
【文题展示】
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
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温家宝
倔强地挺直腰板,坚强地生活,所有的尊严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刘洪静
请以“有尊严地活着”为题目,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经历或见闻,有感而发,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禁止套作。
【题意分析】
“尊严”是人生而为人不可或缺的东西,每个人都会为此而努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生活却给了人们很大的考验,在有些时候,“尊严”和“活着”会形成一对矛盾,要求二选其一。
这次写作的题目,是“有尊严地活着”,要求在文章中把二者融合在一起记叙或议
论;给出的两句材料,则要求把个人和社会结合在一起来思考和领悟。
做到以上两点,才是本次写作里最切合题意的方式。
希望学生通过这次的写作,能在即将成年的时候,用心思考“生存”与“尊严”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的人生路途中活得自尊、自信、自爱。
【审题指导】
1. 本次文章题目“有尊严地活着”是由状语“有尊严地”和谓语中心语“活
着”共同组成的偏正式结构。
2. 这种组合状态下,“活着”必须被重语更为重要,直接指明了文章的写作重心。
3. 两则简短的材料分别从“政府”和“个人”的角度,给了考生“怎样才能有尊严地活着”的相关思考。考生在行文时可以自己要坚强有自尊”两个角度来确定观点和组织材料。可以选择其一,也可以二者兼
用,但完全忽略其提示而写成单纯的给题目作文则不能被视为切题。{作文有尊严的人}.
4. 在写作指导时,要求学生对如何界定自己文中的“尊严”多加关注,避免常见的借旧文套作、用旧例后勉强贴标签等毛病。
5. “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是对议论文体的暗示;“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是对记叙文体的暗示。 学生在写作时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要根据自身实际的能力倾向来确定体裁,必须清晰。
6. 本文写成不难,但写出深度和个性却殊为不易。
【样文示例】
有尊严地活着
广州六中 高二(6)班 梁珩琳
尊严,是鸟儿的翅膀,是大树的树干,是大山的脊梁。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守护尊严终生贫苦,又有多少人为荣华富贵而抛弃尊严?
倔强地挺直腰板,坚强地生活,是朱自清留给我们的印象。作为一代文豪,他应是风
光而富裕的。事实上,他一生清贫,最终却只能饿死。美国提供的优厚生活条件,在他心中,轻如鸿毛;然而一文不值却又重逾千金的尊严,在他心中,重如泰山。他用他的生命告诉我们:无尊严,毋宁死!由此可知,尊严对我们的重要性。有尊严地活着,纵使清贫终生,也比奴颜婢膝获得荣华富贵强得多!这样的人,才是鲁迅笔下的“中国的脊梁”!
所有的尊严都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由别人施舍怜悯给的。刘伟,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没有手臂,却用两只脚弹出华丽的乐章。《中国达人秀》中一曲《梦中的婚礼》感动了所有人。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而不是怜悯。残疾后,他没有自怨自艾,哀叹别人不尊重自己,而是用汗水,用毅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别人的尊敬。尊严,不是用泪水换来的,而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然而,尊严对一些人来说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不屑一顾的尘土。当今,社会上拜金主义,“笑贫不笑娼”的不良风气悄然蔓延,大批的人为了快
速成名,不惜抛弃尊严,丑化自己,就像凤姐,名声传遍大江南北,可惜不是美名。这样没有尊严地活着,即使真的得到了名利地位,还是失去了人们的尊重。
政府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给人民提供一个
能自由呼吸,享有平等权利和尊严的环境,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清朝末年,列强进攻,清政府为了保得一时安宁,保得自己的统治地位,割地赔款,签下一系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出卖人民的利益,甚至让人民失去作为人的尊严。卖国求荣的政府,最终只能落得被推翻的下场。十年文革,十年动荡。多少知识分子不堪迫害羞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傅雷、吴晗""这些我们熟悉的作家正是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为了保住自己的尊严,决绝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令我们悲痛万分。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提供一个能幸福生活的环境,一个有平等权利和尊严的环境。关心贫困儿童,关爱艾滋病患者,走入麻风村,由于政府的关注,更多的人有尊严地活着。这些都是可喜的变
篇三:《《尊严》的话题作文》
《尊严》
尊严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古往今来,回绕尊严发生了许许多多动人故事,我们应该究竟怎样对待尊严呢?
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许多先烈志士,视尊严如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千古美谈。西汉时苏武出使西域,身陷大漠牧羊几十年,但始终心系皇上,忠于汉朝,在威逼利诱之下,不为所动。文天祥面对劝降,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昂首挺胸,大义凛然,被喻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他们看来,国家、民族,信仰就是尊严,是置于自已的一切利益之上的,千万不能违反的。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能够脱颖而出,突显骨气,体现了人格尊严,绘出了动人的篇章。孙天帅,这个神州大地众所周知的青年,在韩国老板大发淫威,责令全厂职工下跪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高高昂起尊贵的头颅,宁失工作,不失尊严。在他眼里,一个没有尊严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但也有一些人在名利面前放弃了尊严,胡长清,成克杰,程维高之流为了一已私利,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全然忘却了自已做人基本准则,基本底线。李真之流,放弃尊严,阿谀奉承,跑官要官,无所不用其极。还有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出现几十万仰人鼻息的伪军,这些都是没有人格的猥琐小人,在他们眼里,名利高于一切。
但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也要灵活处理有关面子的问题,戒急用忍,有时为了更为远大的理想,暂时委曲求全,将以有为也。
当年韩信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怎么有后来名振天下的将兵多多益善的准阴候呢?司马迁如果受不了宫刑之辱,怎么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纪》呢,还有时下一些小青年,一句话不合,就大动干戈,为害他人,这不叫维持尊严,是叫顾不必要的面子。我们千成要引以为戒。 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崇尚尊严是人心所向,我们还要大力提倡,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保持高贵的尊严,这样,就会使我们社会的道德风尚向好的方向转化,如果坚持下去,我们的民族幸矣,我们的国家幸矣。
《生命的尊严》
生命是珍贵的,然而比生命更珍贵的就是人的尊严。尊严是生命的彰现,更是生命的价值所向,它不要任何人为之命名,它的思想和内涵全部包容在其中。
打开历史的长卷,细细的浏览,我们将会发现一串珍贵的名字映入眼帘,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他们的名字永远闪耀着生命的光辉。贝多芬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音乐作品享誉世界,我几乎是聆听他的音乐长大的,无论是他的英雄交响乐还是田园交响曲都耳熟能详,充满了鲜明的个性。贝多芬的音乐如此,人格魅力也是如此。他终生未娶,在孤独中品味孤独,亦在孤独中享受孤独。他将生命倾倒在音乐的海洋里并且融入自己丰富的感情和对生命的体验。掘强的性格使他有一颗坚强的头颅。在一次非公开的场合,他遇上了大名鼎鼎的文学巨人歌德,其他人都和他点头哈腰纷纷给他让路,而贝多芬却视而不见,只管往前行歌德只能给他让道了。虽然这只是贝多芬生活里一个小小的插曲,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自信和从容,生命的尊严也就不言而喻。
拜伦原本是以纸上风云著称于世,然而他的观念不能被规矩中求生存的人所容忍,他被放逐于文坛之外,而他自己也终于厌弃了纸上风云的苍白和无奈。他变卖了家财,换上了戎装远赴他诗中梦绕魂牵的东方,去帮助柏拉图的子孙们摆脱被异族奴役的窘况。他成为希腊独立军的总司令,希腊人似呼未曾因为有了一位风流才子作统领便可以多打几次漂亮的战役。拜伦打动他们的是他的人格力量,他以其傲岸正直的性格感染了希腊民众,对于一个久被奴役的民族自由精神的感召更显得重要。他的尊严显露在每一个行止,他处处显现着他的魂灵与外在的束缚的对立。一次雨中的巡查,他拒绝了他人的规劝,坚持挺立在肆虐的风雨中,他被风雨击倒了,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拜伦短暂的生命里拥有永久的尊严,希腊人以最隆重的礼仪埋葬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民众举哀二十一天,大炮鸣响三十七下与他的年龄相当。
上述的二个人如果说是外国的代表,那么张志新可谓是新中国的代表。在十年动乱之中,有多少无辜的生命被扼杀,有多少忠良死于非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悲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无耻的一页。因为他是违背了人民意愿的丑恶行径,尽管他堂而皇之的进行着,尽管鲜艳的国旗飘在社会主义的天空下。张志新因为坚持了真理,始终没有向恶势力低下她高贵的头颅,被一群无赖和政治流氓割断了喉官,杀身成仁。生命的结束并非意味着一切都将结束,对张志新来说,比肉身的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就此诞生了,那就是生命的尊严。生命是暂时的而尊严却是永久的,张志新为她的信仰而死,也为她的尊严而死。她的死值得我们崇敬和感佩!
所以我以为,尊严就是原则和立场,尊严就是智慧和理性,它是生命独立的最高理念。没有人能将它夺去,哪怕是在最艰苦最恶劣的环境里还是处在优越安逸的条件下。换句话说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生命意志和尊严!
相比之下那些苟延残喘的人们活的有又什么意义和价值,尽管他们在世上拥有财富、地位和权杖!
尊严是生命的重生,谁拥有尊严谁就是历史的主人,谁就会不朽!
《请保留他们最后的尊严》
这几年,有关儿童慈善事业的电视节目似乎特别流行,这本是好事,可看多了,就发现这些节目形式多有雷同,无非是让主持人当众介绍了捐助双方的姓名、职业、年龄乃至住址之后,再让捐助者甚至他们的孩子走上台,将一叠叠厚薄不一的人民币放到台上受捐助的孩子手上。通过屏幕,我们可以看到周围观众的笑脸,不停闪动的灯光,也看到了同样纯真的孩子,却又不是同样轻松的孩子,末了热心的主持人还把话筒凑上去问这些孩子有何想法。回答正如人们所期望的,是那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报答大家的期望”之类。结局是感人的,圆满的。可是,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整个过程中那些受捐助的孩子站在台上扭捏、局促不安的神情呢?
在这里,我无意怀疑主办方的初衷,只是觉得这样一种在众目之下过于直白的捐助形式,会令当事人陷入一种非常尴尬的处境。的确,捐助本身是可贵的,但却无形中造成了双方的一种不平衡。那些可怜的孩子的表情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他们由于家庭各方面的原因被迫过早地面临现实生活的残酷,这不是他们的错。同时正因为他们也是社会家庭中的一员,所以善良的人们想伸手帮他们一把,于是有了慈善事业。可是请别忘记,善良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当今慈善事业所忽略的。是的,我们帮助了他们,奉献了我们的爱心,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可有谁能去考虑一下孩子们的感受呢?又有谁能想到,当我们的帮助无意中损伤了孩子们自尊的时候,任何物质上的给予还有何意义可言。物质上的贫乏在他们的脸上已经写下了令人心酸的沉重。试问,我们又怎么忍心去伤害他们呢?当然,主办方的这些宣传,初衷也不过是为了想让这些孩子们能感受一下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能笑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仅此而已。这种雷锋精神是可贵的。可做保留他人尊严的雷锋是否会更令人感动,更能激励困境中的人们奋发呢?
由此,我想我们慈善事业的捐助形式可以改变一下,给人以物质,更给人以尊严。否则,我宁可退却,尽管我非常想帮助他们。因为我知道,做人的尊严是任何东西也取代不了的。
[简评]
本文篇幅不长,内涵却极其深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震撼力。作者避开了一般习作“尊严是什么”的概念解说和“尊严很重要”的空泛论证,另辟蹊径,针对时弊展开精要的剖析,言简意赅地指出“善良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做人的尊严是任何东西也取代不了的”,确实是独具慧眼,见解不凡。
《尊严》
何谓尊严?对于“尊严”这一词,词典中的解释只有一句话——“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但我并不满足这一简单抽象的结论。于是,我带着疑问,来到历史的长河寻找更圆满的答案。
在时间老人的带领下,我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首先,我看到了一位头发、胡须都已斑白的老人。他面上、身上挂着霜雪,穿着一身破旧的不成样子的衣服,手持使节,在寒风刺骨的北海边上牧羊。“我知道,他就是汉代的苏武。”我无限敬佩地说。“对”时间老人说,“他就是苏武。他在面对高官厚禄时能够抵住诱惑,拒绝投降;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能够选择死亡也不辱使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不屈膝称臣、坚贞不屈的精神是可敬的,他的行动也让大汉王朝更有尊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并且为此敢于牺牲才是尊严。”
在时间老人的指引下,我又来到了一个地方。大概是年景不好,那里到处是饥民,饿殍遍野。我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由于极度虚弱正蜷缩在墙角,他多么需要一点吃的东西啊。在他的身边,一位衣着考究华丽的富人手里正拿着一碗饭,将脖子扭向一边,以一副救世主的口吻对他说:“喂,来吃吧”老人头也没有抬,有气无力但又不屑一顾的答道:“我就是因不吃这嗟来之食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最后,老人饿死了。时间老人对我说:“这位老人宁死都不肯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真正的尊严就是在困境中敢说出‘不食嗟来之食’这句话的勇气”
走着走着,我又见到了清朝末年的一些官员。他们似乎很有“尊严”,在人民面前,他们吆五喝六、耀武扬威,显出一副不可一视的样子,对饱受战乱之苦的贫苦劳动人民也不忘记疯狂的压榨。可在侵略者面前呢他们却又是一副嘴脸,趋炎附势、谄媚奉承,甚至把洋人看得比自己的爹娘还重要,洋人来了,低三下四招待他们,惟恐侍候不周,惹得他们生气。我看着他们苟且的样子气得咬牙切齿。时间老人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些人面对侵略者非但没有一点反抗精神,反而百般讨好,没有一点气节,即使活的风风光光也不能说是活出了尊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反侵略精神才是真正的尊严。”
跟随着阅历丰富的时间老人,我接触到了历史上许多的人和事,对“尊严”也不断的有新的认识。最终,我明白了“何谓尊严”。
它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卖的、无论如何都不能丧失的气节、品质和骨气。
《欣赏尊严》
人们欣赏争芳吐艳的花,欣赏绿荫参天的树,欣赏破土而出的草,欣赏孕育生命的地,欣赏博大无边的天,欣赏包容万象的海,欣赏忠心耿耿的狗,欣赏聪明伶俐的猫。可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不,我认为人最高价值的欣赏,在于对事物内在品格的肯定,坚定信念的欣赏,良好个性的认可。
因此,我欣赏有王者尊严的狮子。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听狮子王的故事:小狮子辛巴的父亲是王国的统治者,因此,辛巴在鲜花和掌声中降生,在关爱和好奇中生长,在丧父的悲痛下逃亡,在思念和友情中长大,在恋人的劝告和良心与责任的驱使下重返荣耀岩,在宽容仁厚中原谅叔叔,在出色的战斗中营救了狮子群和自己的王国,最终登上了国王的宝座""这虽说是美国动画大片制作公司总裁华特o迪士尼精彩绝伦的想象,但是谁也不可置疑这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狮子为原型加工出来的,所以,谁能否认《狮子王》真实地再现了狮子的品格与本色呢?
狮子是尊严与权力的象征。
大家都知道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吧!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旁边,就坐落着一尊象征着法老尊严与权力的狮身人面像,三千年前享誉世界的古代埃及文明,就将狮子当作尊严和权力的象征,可想而知,狮子的王者尊严历史已经有多么的悠久了。
人们之所以敬畏狮子,当然更重要的是狮子的王者风范。
狮子位于食物链的最顶层,是傲视群雄的王者,是强大的猎食者,是风度翩翩的贤君。狮子从不与其他肉食动物抢食物,它们不会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狮子只会享用自己捕获的猎物,真是爱民如子。狮子更有风度的地方在于自己吃剩下的食物从不拖进狮群或悬于树上,将其归为己有,而是很大度地将猎物留给一些小型肉食动物,如豺或狼。不过,与其说是王者风范,倒不如说是王者天性。因为狮子宁愿饿死,也不会去吃腐肉,即使是自己的战利品也不吃,更不用说其他动物留下的食物。真可谓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正因为如此,狮子的天性才决定它有能力承担起
统治森林的重任。
狮子有王者霸气,王者尊严,王者风范,这是大自然赋予狮子的本色,使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其实人活着就该如此,不活则罢,要活就活出精彩,活出价值,活出尊严。用尊严来表现自己尊重生命、尊重生活的执著。因此,我欣赏狮子,欣赏尊严。
【简评】 这篇文章以美国动画大片《狮子王》为依据,写了狮王充满传奇的成长经历,又发挥想象和联想,写了古代埃及人们对狮子的崇拜,并结合现实狮子的一些生活习性,写出了狮子的尊严和王者风范。而这一切都是作为文章所欣赏的人生价值的论据而出现的。作者的观点是人活着就要像狮子一样,活出精彩,活出价值,活出尊严。作者欣赏狮子,就是欣赏狮子的品格。文章开篇点题,首尾呼应,中间用事实说明自己欣赏的事物,层次清楚。文章材料十分丰富,有童话故事,有历史知识,有生物学知识,显示了作者较宽的阅读面。开头的排比句,使文章显得语言优美,显示了作者较好的语言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