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2000字 烈士陵园观后感400字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2014年4月12日,我所在的第77期党课第五小组一起参观了广州市烈士陵园,缅怀和学习先烈们的无私无畏精神,敢于将生命奉献给祖国解放事业的精神。

广州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发动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在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一座陵园。 烈士陵园入门就能见到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的尽头就是宏伟庄严的广州烈士纪念碑,一只铿锵有力的手握住战士的枪,用力的举起,石刻的雕像展示了当时战争中战士全力奋战,誓死不屈的决心和高昂的士气,新中国的解放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国家陷于危难时刻,无数将士将这抗战救国的责任扛上肩头,在枪林弹雨的前线战场和暗凶诡秘的敌后战场斗智斗勇,他们披坚执锐、威武不屈,为了能使党不断的壮大,取得辉煌的成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

死,或轻于鸿毛,或重如泰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先烈一样无所畏惧,忠肝义胆为祖国献出生命,烈士们的牺牲是我们心中深沉的痛,他们死的壮烈,死的英勇,换来了革命的胜利,这一份共产党革命的答卷沉甸甸,在祖国大地上撑起一片天,开启了我们民族的千秋大业,创造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我们永远铭记给我们幸福生活的人,让我们永远感恩那一个个为了这片土地,洒下热血的先烈们。

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历史的感悟是不一样的,只有更了解才理解的更深层,才能刚透彻的学习革命烈士精神,才能正确指导我们的行为。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小就要开始,要重视,才能避免革命烈士被遗忘,民族精神被淡忘,青少年不知历史,不知国耻的尴尬,才能从小用革命先烈的精神教育和培养一批又一批热爱祖国的人民,避免被邪教和反动分子误导破坏国家和平稳定,我们应坚定爱国主义思想,努力学习革命烈士精神,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一切破坏国家和平稳定的行为予以打击。

此次参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活动,对于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

精神,培养爱国情怀,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动员和鼓舞我们奋斗的一面旗帜。尤其是对于入党积极分子要更深刻学习烈士的革命精神,要以革命烈士为榜样,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向前辈看齐,以各位前辈为榜样,以自己的行动为新时 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建设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篇二:《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广州烈士陵园

建园时间、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领导下,发动了广州起义,崔镛健等150 多名朝鲜人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最终失败,在14日至19日的6天时间里,有5700 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为纪念革命先烈,1957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兴建了大型陵园,大门石壁上刻周总理题写的“广州公社起义烈士陵园”。 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发动了广州起义,后失败,死难烈士多人,又有多人被反动派逮捕后英勇就义,都埋于此。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中山三路黄花岗,是1座规模宏大的园林式烈士陵园。

烈士林园简介: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92号,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面积达26万平方米,现有景点和游乐场所16处,集纪念、游览、科普于一园。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特色:园区是典型的岭南特色园林景观,湖光潋滟,绿树垂荫,曲径延绵,鸟语花香,绿荫芳草和碧水间座落着各具特色的纪念亭:有为纪念举行“刑场上的婚礼”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而建造的“血祭轩辕亭”,上有董必武同志题字;有为纪念广州起义中牺牲的朝鲜和苏联烈士而建造的“中苏人民血谊亭”和“中朝人民血谊亭”。 1992年修建的花展馆占地1000平方米,馆内经常举办各类花事、盆景、摄影、美术作品展览,融艺术、科普、游览于一园;2003年落成的新景点“知趣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园林布置手法融合古典和现代、中国和西方造景特点,配有猜字壁和哈哈镜等,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生态教育和科普教育的场所。陵园还结合自身的特点,挖掘亮点,打造“四季飞花”品牌,提高公园的景观效果和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季节引种个性各异的花卉,使园内从春季到冬季都有各具特色的鲜花开放,如冬季的玉堂春,春季的杜鹃和龙船花,夏季的荷花以及秋天的洋紫荆,将陵园装点得格外美丽,为蕴含历史沧桑和英雄故事的公园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

景点介绍:陵园分陵区和园区两部分。主要景点:“血祭轩辕亭”、“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叶剑英元帅纪念碑”、“ 广州公社烈士墓”等。

陵园的主体主要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陵墓等,构成陵墓部分。东面园林部分辟有人工湖,建有中朝、中苏

人民血谊亭,血祭轩辕亭镌刻有董必武、朱德、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咏。

(1)广州公社烈士墓:{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2000字}.

广州公社烈士墓位于陵园最高点,为传统圆丘形,采用大型土堆传统形式设计。墓冢直径43米,高6.2米,封土上铺青草。这种铁线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烈士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革命精神。墓冢四周是一圈围墙,为花岗石砌成。墙体中镶嵌着40多根白云石栏杆,每根栏杆均镇坐着一只仰天欢笑的石狮子。墓冢正面一块特大的青石板上镌刻着朱德题书的“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八个大字,是陵墓的主碑。1987年在墓冢东面的墙上镌刻上《广州起义碑记》。每当晨光初露,陵墓被灿烂的曙光笼罩,流光溢彩,瑰丽非常,是著名的“羊城新八景”之一“红陵旭日”。

(2)血祭轩辕亭:

学祭轩辕亭座落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红花岗上,位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东湖中央,又称湖心亭。始建于1957年,为纪念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而建,钢筋水泥结构,建于水泥台基座上,亭平面呈八角形,面阔4.74米,短边长为2.02米。黄琉璃瓦重檐攒尖顶,绿色陶脊和脊兽,上檐瓦面为四角攒尖,下檐瓦面为八角。水磨石米柱及地面,周围设石栏干。四面设台阶,两旁设抱鼓石。南面檐下悬木匾额一块,上书董必武题的“血祭轩辕”四字。

相关链接:周文雍,生于1905年8月,广东开平人,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赤卫队总指挥,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陈铁军,{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2000字}.

生于1904年3月,广东佛山人,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妇女委员。

1927年10月,周文雍和陈铁军受党的派遣,假扮夫妻,参与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从香港回到广州,重建党的地下机关。在共同的战斗中,他们产生了真挚的爱情。

1928年1月27日,由于叛徒的告密,两人同时被捕,敌人的严刑拷打和以高官利诱都不屈服。1928年2月6日,敌人将它们杀害在红花岗上。临刑前,陈铁军当众宣布:“我们要结婚了,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3)中朝人民血谊亭:

中朝人民血谊亭位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东面,与中苏人民血谊亭相对。建于1964年,坐南朝北。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黄色琉璃瓦,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亭面阔三间12.85米,进深三间13.06米,高二层,四角攒尖顶。上悬“中朝人民血谊亭”匾额。两侧各有总长为33.7米的曲尺型长廊,两廊各连接面阔6米,进深5.5米的卷棚歇山顶副亭,平面呈方形。中国传统形式的建筑基座,带有朝鲜民族风格的屋脊和檐口装饰为金达莱花和木棉花结合的图案。亭前是水池,小桥横跨其中。亭中心矗立着高大的花岗岩石纪念碑,碑座高0.96米、碑身高 4.3米、阔2.6米,上嵌红棉图案。纪念碑正面刻“中朝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落款为“叶剑英”,题于“1964年十月一日”。背面镌刻着著名书法家吴子复书写的碑文,对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朝鲜青年的事迹作了简明的

{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2000字}.

介绍。

早在之前的抗美援朝中朝两国就已结下深厚的友谊。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开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议》,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涌现了许多英雄事迹,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毛岸英等。

(4)广州起义领导人雕像广场:

叶挺: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今天属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

叶剑英: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曾通电反蒋,随即奔赴武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同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发动南昌起义做了重要工作。随后又与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任起义队伍副总指挥。叶剑英是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他为广州起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杨殷: 1892年8月生,广东中山人。1910年考入广州圣心书院读书。1911年肄业,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7年起在广州任孙中山军政府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1922年秋加入

篇三:《烈士陵园1500字观后感》

这天大家怀着对先烈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刚到时充满好奇的打量这个地方,革命烈士陵园松柏环抱、绿荫满园,设施齐全、明净整洁、雄伟庄严、面貌亮丽。在烈士园的英烈事迹展示厅中,展示了我区各名烈士的光辉业绩,为国争光、为国流血、英勇牺牲的烈士,青春碧血献丹心的章晓红烈士,用生命谱写英雄赞歌的烈士,以及烈士们谱写的一曲曲英勇悲壮的历史篇章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都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功臣,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我们要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革命传统要牢牢记在心头,以此激励我们、警示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社会安定祥和、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无限哀思无限情,英雄墓前祭英雄”。我知道在这里的不仅仅是一尊尊墓碑,它们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们应该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这过程中一直印在脑海的四个大字是“永垂不朽”!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因为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己历史责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遥远的往事中是他们面对国破家亡时烈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而战斗的场景,他们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烈士业绩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间。曾几何时,峥嵘岁月,烈士们浴血奋战,为全国人民的解放和发展舍生取义;建设时期,烈士们先人后己,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奉献自我。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今日踏上这神圣高洁的土壤,战争年代中的枪林弹雨,和平时期的艰苦奋斗尽在脑中清晰。在那些环境恶劣的过去,烈士们带着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乃至自己的生命,使得祖国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使得我们有机会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接受高等教育,我们怎能忘却那些为了我们而付出和牺牲的人呢?怎么敢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条件呢?对于今天幸福生活着的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创造、积极上进呢?我相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可以继续前人的路,走的更高、更远。革命烈士的无畏精神世代相传,永不丢弃。我们要不忘革命精神,继续烈士们的伟大事业,把对先烈的无限缅怀和对英魂的不尽敬仰,化为现实中不懈奋进的动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一部旧社会走向灭亡、新社会逐渐建立的历史;是一部外国不断侵略、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历史。这是一部屈辱史、一部抗争史。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每一页都充满着血泪和沉重。在这各种力量并存,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仁人志士的苦苦探索、一代代的军民前仆后继,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坎坷与挫折才换来今天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殷实。虽然我们不能像无数先烈们那样为国牺牲,但生活在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美好今天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身上也具备奉献的精神,尽自己所能的为他人、集体、社会提供帮助。

我们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烈士,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珍惜他们为我们所争取的幸福和权力,如何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不辜负他们,如何向他们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又如何尽自己的力量把祖国建设更加美好。我们大学生已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不应该因某时的心中迷茫而堕落沉沦,应该确立自己的远大的目标,并步一个脚印的为之奋斗。看着这一张张黑白的影象和我们所生活的五彩世界,我们在惊叹祖国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不应该发觉自己身上的重担吗?我希望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次来到这个庄严肃穆的地方时,可以展示给他们我们创造的美好,可以对得住他们并自豪的给他们吟唱曾属于他们的诗,我们与他们同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此次学习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我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我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在学习中勤勉努力、在工作上积极进取、在生活中勇往直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虽然我们每个人在

社会中微不足道,每个人能力有限,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的奉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们的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篇四:《参观广州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广州烈士陵园有感

今天,我去到了广州烈士陵园。我带着一份激动的心情用心灵去贴近先烈们伟大的灵魂,感受心灵的洗涤与革命的精神。

陵区建筑庄严肃穆,绿化以苍松翠柏和红花为基调;园区则是典型的岭南园林风格,以清新淡雅的绿化配置和园林造景为特色。陵区规模宏大,气魄雄伟。走进陵园我们先后参观了白求恩大夫陵墓和、柯棣华大夫陵墓烈士纪念碑、铭碑堂、烈士纪念馆、革命文物厅、“白求恩纪念馆”和“印度援华医疗队纪念馆”等。看到先烈当时奋战的壁画和简介,仿佛还还能看到他们英勇奋战的身影,看到你们坚信革命成功的眼神,听到你们嘹亮的口号与号角。心中不禁热情澎湃。 其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白求恩,他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逝世。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同样中国的人民也为了他建造出来了一座规模比较大的纪念馆,进到纪念馆里面后迎面是一个走光的世界地图!走到纪念馆里面,看到很多他的很多资料,还有他生前的一些事迹,还有他生前使用过的工具,让我看到了他生前是在什么样的艰苦的情况下对中国人进行医治,这样一个伟人,他受到中国人民无比的崇敬。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审计事业美好的明天,储备学识,储备能量,抓住机遇,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采去为祖国描绘更加光彩夺目的蓝图。

篇五:《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2011年6月4日,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广州,我带着一份激动的心情用心灵去贴近先烈们伟大的灵魂,感受心灵的洗涤与革命的精神。

走进陵园我们先后参观了白求恩大夫陵墓和、柯棣华大夫陵

墓烈士纪念碑、铭碑堂、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堂、革命文物厅、“白求恩纪念馆”和“印度援华医疗队纪念馆”,董振堂、赵博生纪念碑亭、烈士纪念亭等。

看到先烈当时奋战的壁画和简介,仿佛还还能看到他们英勇

奋战的身影,看到你们坚信革命成功的眼神,听到你们嘹亮的口号与号角。心中不禁热情澎湃。

其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白求恩,他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逝世。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同样中国的人民也为了他建造出来了一座规模比较大的纪念馆,进到纪念馆里面后迎面是一个走光的世界地图!左手边就是白求恩纪念堂了,走到纪念馆里面后看到很多他的很多资料,还有他生前的一些事迹,还有他生前使用过的工具,让我看到了他生前是在什么样的艰苦的情况下对中国人进行医治,太伟大了,他受到中国人民无比的崇敬。

还看到了很多伟人的纪念像,比如先烈马本斋,他和他母亲

做出的事迹真让我们佩服!它所带领的军队被称为“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马本斋自幼聪颖,读过私塾,粗通文墨,少年时代随

父亲到东北,投身奉军(东北军)。1924年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后,从士兵升到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军阀的统治,毅然弃官还乡务农。他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战士。

在这个烈士陵园里面,烈士多的数不胜数,每个烈士的事迹

都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光荣,从这里我知道了,烈士陵园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知道烈士的伟大,烈士的光荣,让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将来作贡献,让国家在世界上立于强国之林,不再受别人的欺负。当一次次的纸醉金迷之后,有何曾感恩过给我们铸造如此优越环境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我们永远铭记给我们优越生活的人,让我们永远感恩那一个个为了这片土地,洒下热血的先烈们!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

笔,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审计事业美好的明天,储备学识,储备能量,抓住机遇,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采去为祖国描绘更加光彩夺目的蓝图。

10生本(3)班

曾茹君

篇六:《参观烈士陵园观后感》

参观烈士陵园观后感

篇一:参观烈士陵园>观后感{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2000字}.

八年级(2)班刘美

参观完烈士陵园的观后感

2012年3月31日,在清明来临的前夕,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在骆校长和王辰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乘车来到了万埠烈士陵园进行缅怀先烈、祭扫教育活动。

进入陵园内,仰目可以看到矗立的烈士纪念碑,立于陵园中心的高峰之巅,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我们集体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达了我们心中的景仰之情。并宣誓好好读书,长大后要报效祖国。随即又来到了烈士墓碑前,墓碑上刻着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的革命先烈的名字,名字刻在纪念碑上,是革命烈士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告知世界,我们是不可侵犯和战胜的。

我们又参观了烈士的事迹,他们仿佛在给我们讲诉了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多次立下战功。在1977年6月中旬,潦河发生了特大洪水,上级任命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三位同志为同机组人员执行抗洪救灾任务。为了及时把党的关怀和抗洪救灾物资送到灾区人民手中,抢救被洪水围困的人民群众,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坚决完成抗洪救灾的飞行任务。6月17日上午,在飞往安义县途经高安县时,因天气突变,浓雾弥漫,造成飞机失事,三位同志不幸壮烈牺牲的英雄故事。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2000字}.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格去描绘未来,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和谐。

篇二:参观郑州烈士陵园有感

4月1日下午,我们7年级全体同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2000字 烈士陵园观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