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快乐生活作文》
快乐生活作文(一) 乡村不像城市那样繁华,不像高楼大厦那么引人注目,他有着
自己的独特之处。 我的舅爷就住在乡村。今天,妈妈带我去了我期待已久的乡村。 快乐的乡村是这样的:穿过绿茵茵的树林,放眼望去,野外的花开得很旺盛。向前走一点,就会来到这一望无际的田野,站在田野边,会看见一颗颗麦苗在土上傲然挺立,一个高过一个,那渺小的麦子像竹子一样。一簇簇花草麦苗随风摆动 欣赏过美丽的风景,我来到舅爷家的一亩地上种起了花生。妈妈拿铁锹挖坑,我在坑里撒上化肥和花生米,再把花生米用土埋上,一颗颗花生就种好了。虽然种花生很累,乡村生活却是很快乐的。 我们该吃中午饭了,正要回家,突然,舅爷把我们叫住了。他说:“回家干吗呀,这地里种的不都是菜吗?”说完,舅爷跑到树林边,拿了8块砖头,又去拔了些辣椒和韭菜。看来今儿个要野炊了。只见舅爷把砖头围成一圈,拽了几根树枝放进去拿火柴一点,冒火了。妈妈把辣椒和韭菜用水洗了一下,用竹签串起来,放在上面烤。我感觉味道特别好。“自己种的不放农药,当然好吃了。”妈妈说。我觉得靠劳动换来的食物,连上好的菜都不能和这些食物相提并论。 泉水里倒映着我愉快的笑脸;泥地上留着我欢快的脚印;长满绿树红花的山间回荡着我欢乐的笑声。乡村真有趣啊! 快乐生活作文(二) 暑假,我二姨带着姐姐、哥哥和妹妹来到了我家,这给我无聊的暑假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每天上午妈妈都教我和哥哥学英语,妈妈主要是教我们对话,练习口语,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我们的英语突飞猛进。妈妈在讲课的时候,我和哥哥都认真地听着。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就卖力地写着。写完作业后,还能吃到美味可口的水果,玩有趣的扑克游戏。 学习累了,有时候我们还玩捉迷藏的游戏,虽然我们家很小,但是我们还是玩的天翻地覆。 有一次,妹妹找,我们藏。我藏在沙发和窗帘之间的空地方。()我趴在地上,头朝里,双手捂着头,还用窗帘把头盖住,屁股朝外撅着。过了好一会儿,妹妹也不来找我。我仍然那样坚持着。忽然听到了一阵大笑声。我回头一看,妹妹、姐姐、二姨、妈妈、还有哥哥他们都在看着我,笑得前仰后合。原来,我只顾把头藏起来,却忘了露在外面的屁股了。这真是顾头不顾尾啊!我站起来,脸顿时变得火辣辣的,应该像一个红透了的苹果吧! 我们有时候还搞恶作剧。有一次,哥哥发现我有好多个小气球,便和我一起装上水,把它拖到窗户的边上,然后一撒手,我们的气球同时喷出水,还真像瀑布呢。这时,下面传来“汪汪”的狗叫声,我们一看,原来水喷到了小狗的身上,浇成了“落汤狗”了。我们便“哈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暑假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这事我终身难忘。 快乐生活作文
(三) 在书房里,听见了窗外烟花的声音:拉开窗帘,是另一番新景象:天上的烟花星火四溅,给辛苦一年的人们洒下祝福。意味着:我的寒假开始了。 今年的春天有点儿“迟到”了,立春过了,竟然下起了下雪,不由得想到:安康有几年没下过这样的雪了。它下它的,我们玩我们的,打雪仗,堆雪人,各个玩的不亦乐乎,在雪地里,我们已不知不觉地冻红了小脸,但还是掩盖不了那一张张笑脸。闹着,耍着。 除夕夜里,看着搞笑的小品,吃着脆脆的瓜子,玩着跳棋,飞行棋。感受到了人生的一大乐趣。笑着,乐着。 春节,我们去亲戚家串门,大人们玩麻将。我和几个同龄的伙伴玩游戏,打扑克,也不乏自在逍遥啊!临走时,还不忘悄悄地在口袋里塞进一个红包,听着爸爸妈妈推辞着,我也在一旁暗暗地想:大人怎么一到过节的时候就玩这一套呀。玩着,赚着。 我妈妈在家里亲自下厨做火锅,(我妈是重庆人)好吃当然不用说,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块儿,热气腾天的氛围也很配合。就算不经意间有人说了一个冰笑话,也不拍冻着。
篇二:《快乐生活快乐作文》
快乐生活 快乐作文
保定市安新县实验中学:王明山
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学生能很好地进行阅读写作,因此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想了一些小方法,效果还是不错的,希望与大家交流。
想提高作文水平仅靠教材上的单元习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系列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又一有效办法。
1.关注学生生活和情感变化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语文教师要始终怀着一颗童心去认识学生,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学生已有的习作基础及实际的表达能力去看待那一篇篇稚嫩的习作。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会知晓学生有哪些熟悉的人、事、景、物可写,才会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能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作文训练题目,作文指导才会诱发学生对生活再认识、再思考的激情,才能拓宽习作的思路。
2.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
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是贯穿中学作文教学始终的主线。在整个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以丰富生活,积累情感;多思考,以获取灵感,提高认识;多阅读,以积累语言,拓宽视野;多练笔,以表达意愿,巩固技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一句话,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充满幼想和想象的内心世界,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纷繁复杂的人生。
3.捕捉生活情景,实现由物及意、由意而文的转化
在课堂作文训练中,教师根据各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中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的训练项目,让学生见题生意,自由为文,使训练性习作与有感而作合拍,缩小课堂习作与学生平时写生活作文的距离,消除学生厌倦作文的心理负担。中学作文教学不是用成人的认识或机械的写法指导或用书中的优秀习作去限制学生作文的思维,而是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表达已有的认识,让学生创造性劳动。
在生活中善于抓住一些重要日子进行习作练习。如在学生过生日时,布置一道作文题回家询问父母自己出生前后的故事及名字的故事,然后把自己从父母那里了解到的写下来。这种习作练习不但起到了练笔的作用,而且还是学生通过从父母那里的了解,知道生命的来之不易,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从而进行感恩教育。
4.巧设生活情境,提供平台
中学作文教学并不把“作文”与“生活”割裂开来,而是创造性地解决了学生
已有认识(生活的积累)向作文转化的难题。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有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篇三:《快乐生活作文 (1)》{快乐生活作文200}.
“快乐生活”作文采用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是一种情景体验式作文教学方法,倡导大课堂观、自由观和多维观,让作文课不再拘泥于写作。
“快乐生活”作文通过创设一个个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的“生活场景”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体验,采用“巧设情景—互动演绎—激情说写—交流剖析—拓展提升”的模式,遵循学生词、句、段到篇的层层递进的认知规律,由浅到深,强调教师的角色转换,在教师充当向导、教练、导演的同时,作文精品项目——快乐生活作文,学生也成为主角充当起实践者、演员等角色,最大化调动学生写作激情,培养学生科学、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此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轻松写作、快乐写作,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快乐生活”课程组成:
课程级别:词语学习、语句学习、段落习作、谋篇布局
课程类型:理论课、观察课、鉴赏课
课时安排:词语学习2课时{快乐生活作文200}.
语句学习2课时
段落习作4课时+2课时观察课+1课时鉴赏课 谋篇布局5课时+3课时观察课+2课时鉴赏课
“快乐生活”贴心服务体系:每一阶段任课老师都会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特点、进步,同时提供相关学员服务表格给到家长,每次课需要掌握、完成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育顾问会根据情况通过电话、QQ、邮件、面谈等不同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篇四:《快乐作文快乐生活》
快乐生活 快乐作文
【摘要】针对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少问题,本文找出病因,并指导学生怎样写作,只要学生能按照文中的五点去做{一、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二、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三、拓宽习作训练的渠道;四、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强化内需;
五、注重作文构思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会提高很快的。
【关键词】兴趣 观察能力 训练 积累 构思能力
关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期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但是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针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我粗浅地谈几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策略。
一、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提高作文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无疑是强调一个“乐”字, 而“乐”建立在“趣”的基础上,有“趣”才会“乐”才会“灵”。反之,“趣”生“优”,生“优”则必“厌”。所谓心境愉悦反应则灵敏;心情抑郁,反应则迟钝得多就是这个道理。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命题时应做到新颖、醒目、富有创造性,使命题走向开放。这个开放有以下几层意思:如果教师命题,要注意联系实际,面向生活;或者可放宽命题的范围,让学生自选角度;教师可以不限文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平时鼓励学生多写随笔,
自定命题,比如:演讲比赛、抽签作文赛、口头作文赛、故事会、手抄报比赛、报刊剪摘活动、争鸣辩论活动,结合课外阅读电影和电视写读书笔记等,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自由讲”、“小评论”、“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就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倾向性问题进行议论。这些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下这几类命题就具有开放性,很值得尝试尝试。
第一类是能触发学生富于思考、想象的特点的命题,如《希望》、《假如……》这样的命题,便能勾起学生许多美丽的憧憬或比较深邃的见解。
第二类是能将学生导入丰富多彩的生活领域的命题,如《难忘的(或闪光的、或紧张的、或充满希望的……)一页》就会把学生带进了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之中。于是,儿时的趣事,成功的欢乐,紧张的一瞬,衷心的悔悟……一页页动人的生活画面,都会在他们笔下展现。
第三类是能在学生面前展示出色彩斑斓的意境的命题,以激起学生各种优美的想象,如《看画作文》,由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心爱的一幅画写篇记叙文,学生作文里立即出现了庐山的瀑布,草原的飞马、南国的椰林……
二、联系生活实际选材,培养观察能力
整个作文过程,学生最大的困难往往就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如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的根底厚了,想象与联想才有起飞的基地。很难想象,一个生活经验贫乏的人,能写出充满活力的文章来。教师主要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捕捉灵感,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这样,留心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做到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从而拓展视野,获取丰富感人的生活素材。有了丰厚的生活根基,写文章时就不会文思枯竭,无从下笔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根据教材内容采取指向观察训练,自由观察训练和联系实例观察训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训练。
1、指向观察训练,即教师根据训练的目的确定某处景物、事物或人物为对象指导观察。为此我常常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的花坛,树木,喷水池,到野外游览,并在游乐中给学生以观察方法的揭示。
2、自由观察训练,这种观察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是学生个体思维涌动最活跃的方式之一。联系教材实际,我从指导学生静物描写入手,掌握初步观察方法,比如观察一盆花、一株树,进而过度到动态的观察描写,如写一个小动物,写天上的一片云,写一个活动场面等等。
3、联系实例观察训练,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观察情境,可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如教学《黄山奇松》一文后,我要学生背诵相关段落,课外,我立即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松树的外形特点,并讲解它的生长特点、用途以及严寒中傲立风雪的品格。面对眼前真实的景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起课文中的句子。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习作训练的渠道。
亲身经历对学生来手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有阅历必然就“动于中,发而言”。老师应给予机会,帮助学生体验,让学生作文就“言之有物”了。如:实验。先让学生运用自然课上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已做一个科学小实验,然后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制作。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个小制作,并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操练。如学了《我们的新朋友——电脑》一课后,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操练一下,并让他们把操练后的感受写下来;参观。春天来了,带领学生到花卉园参观游玩,学生通过看、听、闻、摸、想……调动各种感受器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承办街道文学建设、义务当导游,为本地产品写广告词、写对联、写标语等。另外,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和文娱表演活动小组之间的挑战、擂台赛等,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四、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强化内需
根据语言学习长效积累的性质,学生掌握书面表达能力需要经历一个长效积累的过程。且语文是应用性很强的工具,具有“随身携带”、随用随取的优势,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养成随时积累的习惯。但是,问题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短效积
累较易,而形成长效积累则相当困难。这是因为语文知识数量繁多、联系疏松、组合多变 ,并且与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扩大知识面结合着进行。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那种让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的做法是个好办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通过对一定数量的范文的“熟读成诵”,可以达到长效积累的目 的。这样,当学生在进行作文的时候,就往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了,进而可以“随用随取”了。
五、注重作文构思能力的培养,使作文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由于儿童的内部言语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他们在初学作文时还不会构思,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培养。研究表明,学生作文时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从“想到的”到“说出的”再到“写成的”,既是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两者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但两者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各有规律可循。教学实践表明,没有经过严密 构思而写出来的作文,即使作文材料再丰富,也是难以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的。因此,作文教学中要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构思作文的能力,要指导学生找出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并能根据一个中心,选择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把意思表达清楚。
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要充分发挥口头语言的中介作用,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进行训练。由于口头语言显现于外,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感知是否精细?是否抓住了重点和特点?思考是否严密?思路是否清 晰?前后是否连贯?中心是否明确?用词是否恰当?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在口头语言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指导。学生一旦具备了构思作文的能力,他的作文自然就会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当然,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所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然而,只要我们遵循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学生就一定会将写作当做快乐之事,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也一定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阎蔚、汪潮《新概念作文教学的实践》摘自《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7~8期。
2、戴宝云《小学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3、《小学语文教学新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篇五:《快乐生活享受作文》
快乐生活 享受作文
——浅谈三年级作文起步指导
单位: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
作者:陈敬德
邮编: 451311
电话:13409665455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生学写作的起步阶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该如何帮助三年级学生在作文之路上起好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为我们进行起步指导指明了方向。贴近学生实际,就是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的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牢牢立足于学生生活,及时发现学生生活中的亮点,不断开发写作教学的资源,真正做到让学生快乐生活,享受作文。
一、学校生活找乐趣。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要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生活是最大的写作教学资源。表面看学校生活非常单调,每天都是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但是如果留心的话,仍然能够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素材:早晨一起床,发现大雾笼罩校园,楼房、景点似有似无,看不真切,跑操的孩子们像是在仙境中穿梭,这时,让学生写《雾中校园》效果极佳;晨会钟声响时,一个学生把一个只吃了一口的馒头扔进了垃圾箱,老师拿着这个馒头进了教室,让学生说: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么办""一次即兴说写训练就这样新鲜出炉;课外活动中,我们班正做着“移砖过河”的游戏,场面精彩激烈,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加油声震彻校园,晚自习时,就有不少同学面带微笑,在日记本上记下了这一幕。这些
素材,都来自学生身边,只要我们善于捕捉,学生一定会引起共鸣,并且乐于动笔的。
案例:即兴作文—-教室里的野菊花
星期二下午,我骑车送一名需回家治疗的学生,在返回的途中,发现路边的山坡上开满金黄的野菊花,我想:采一把花带回教室,让孩子们都能闻到香气,野菊花那四溢的香气多么诱人!于是我便摘了一大把花带回了学校。还没有走进教室,便被一群同学围了起来,“老师,野菊花怎么这么香?”我一边答应着,一边和同学们一起,簇拥着野菊花这珍贵的“家人”进了教室。很快地,一桶水提来了,野菊花就在这桶里安上了家。我把它放在讲桌上,一声招呼,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跑上来,尽情地欣赏着野菊花的美丽,呼吸着野菊花沁人心脾的香气。师生们围着这桶野菊花你一句我一句地聊起来。 生:老师,你从那里弄到它们的?
(我把摘花的经过简述了一遍,重点向他们描述了 那漫山遍野大片野菊花的情景,学生听的都充满了向往。有几个同学也开始讲起了他们家乡的野菊花盛开的情景。)
生:老师,你怎么会想到采一把回来呢?
师:我想,美丽的东西是要大家共同分享的,每一个人都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野菊花的美丽 ,对不对同学们?
生:(大声地)对!
师:所以,老师就采了一把回来。一来呢,可以让大家欣赏秋天的美丽,二来,还可以让我们的教室增添颜色和香味,大家学习起来更舒心了。
生:老师,野菊花的花朵儿怎么这么小呢?
师:野菊花的花朵虽小却很美,它不像我们常见的玫瑰、月季那样又大又娇艳,但是它特别香。我们喜欢它,就是喜欢它的香气。
生:老师,野菊花的味道怎么这么香呢?
师:如果我们只闻一朵的话,并不觉得它有多么香;但是,这一大捧在我们面前,我们是不是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