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想念老师》
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每一次我听到这首满怀深情的歌声,眼前就会浮现徐东祥老师那慈祥和蔼的笑容,和徐老师在一起的那些日子依然历历在目。徐老师是我在北京市“文艺干校”读电大时的辅导班老师。第一次见到她是在那年秋天的开学典礼上,那时的徐老师五十多岁,年纪和我妈妈差不多。她身材瘦瘦的,衣着很朴素,外表看上去一副很严厉的样子,在典礼上讲话也不多,让我感到很敬畏。开学典礼结束后,我还特别庆幸自己没被分到徐老师负责的那个班。不过,开学不久以后的一件事很快就让我改变了对徐老师的看法。由于一时疏忽,我没有买法学概论课的教材,可是第一学期就要开这门课,我心里挺着急,不知道到哪儿去买这本书,情急之下我想到了去找学校的老师。我把电话打到学校,接电话的正巧是徐老师。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事情说明以后,徐老师答应我,如果有同学退学一定帮我留下一本教材。过了几天去学校上课,徐老师让我到她的办公室,把一本《法学概论》教材放在了我眼前,我心里很感动,从那件事开始我觉得其实徐老师待人很和气。读电大那年我刚好二十岁,因为是在成人辅导班学习,在两个班一百多个同学里我的年龄最小。那时侯我是个“待业青年”,没有正式的工作,只能一边干临时工一边学习,经常是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去工作单位上班。徐老师知道我每次去上课都得带着午饭,就帮我把饭盒拿到学校的食堂去热。要是她出去办事,临走也要嘱咐别的老师帮我热饭、取饭。冬天的时候,我们上课的大教室里很冷,徐老师就让我到她的办公室去吃饭。中午放学以后,老师和同学们都离开学校,我独自坐在徐老师的办公桌前,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徐老师对我的关怀,静静的享受着那份关爱,心里暖烘烘的。刚刚走入社会的我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对周围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感到很茫然,常常不知所措。我的性格又很内向,有些事情不能和家里人进行沟通,心里常常感到烦闷和苦恼。有一天我闷闷不乐地去上课时,被细心的徐老师发现了。徐老师让我下了课到她的办公室,和我单独谈话,耐心地听我诉说。徐老师也有个孩子年纪和我差不多大,所以,在徐老师的眼里我还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导我,鼓励我在困境中鼓起勇气。从那以后,我明白了在家庭以外,这世界上还会有真情和关爱。对于我这样一个不黯世事的学生来说,能在迷茫的日子里得到徐老师伸出的温暖的手,我的心就像荒漠中的小草得到了阳光雨露的滋润。徐老师是这世界上唯一能理解我的人,我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对徐老师说。有时候好多话自己不好意思说,徐老师又很忙,我就把想说的话写成好几页的信交给徐老师。有时候我会非常羡慕徐老师的孩子,甚至还有点嫉妒他们。我常想,要是我能有徐老师这样的妈妈该有多好。慢慢地,徐老师在我心里已经不再是一位老师,而是一位处处关心、爱护我的慈祥的妈妈,我心里越来越多的充满了对她的敬爱,也越来越盼望能经常和她在一起。可是好景不常,就在我读电大的第二年,徐老师要退休了。我隐隐约约知道这个消息时,怎么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徐老师自己一直没有告诉我这件事,也许她并不知道在我心里她的位置是多么重要。直到有一天上学,课间休息时我去徐老师的办公室,见她正在清理东西,我才确信消息是真的,立刻我心里感到非常难过。徐老师马上就要离我而去了,从此再没有谁能像徐老师那样关怀我了。中午放学的时候,我看见徐老师推着自行车往校门外走,我连忙跑出教室,喊了声“徐老师”,徐老师停住脚问我“有事吗?”我有一肚子的话却不知道该说哪一句,只是傻傻地望着她。徐老师见我不说话就说“那就改天有时间再说好吗。”我失望的看着徐老师骑上车走了,心里在想我还能有几次见徐老师的机会呢。不久,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我们也不常去学校上课了。我写给徐老师的信只好托别的老师转交给她。徐老师给我回了一封信,也是唯一的一封信,信里的每句话都是对我的关怀和期望。徐老师给我的信上没有写她的地址,所以,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能给她写信了,我只好把那封信连同徐老师曾经给予我的那些关爱好好的珍藏起来。一天,我坐公共汽车的时候经过学校门前,思绪正在的校园里徘徊,忽然又看见了徐老师熟悉的身影,她正推着那辆
老旧的自行车在车流中穿行,自行车的后架上夹着一件行李。我很想喊徐老师,可又怕徐老师看到我时我会抑制不住眼里的泪水,只好默默地望着她推着自行车的背影匆匆地消失在拥挤的车流里。我的情绪一直非常低落,直到那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临近,也没办法从伤感中摆脱出来。放暑假前,徐老师正式办理了退休。当我考完试打电话到学校,想再去看一看徐老师时,接电话的老师告诉我“徐老师已经回家了”,听了这句话我的心如同坠入深深的冰河。回到家我终于抑制不住多日以来内心的感伤,放声痛哭了一场。树叶变黄的季节,我的心情也随着凉凉的秋意慢慢的枯萎。学校又开学了,我从别人那里打听到徐老师正在北京经济学院图书馆做补差,心里才开始萌发出一丝暖意。从那天起,我每天都盼望着能再见到徐老师,我一定要去看她。转眼到了冬天。在一个刮着北风的早晨,我骑上自行车朝着朝阳门外的北京经济学院出发了。我家在广安门外,去那里路上需要一个多小时,可我一点也没觉得远。寒风中我一面用力地蹬车,一面在心里默默的祈祷,希望徐老师今天会在那里。到了图书馆的楼下,我一眼就看见徐老师那辆自行车立在墙边,心里特别高兴。经过了几个月的期待,虽然不是很漫长,但马上就能见到徐老师了,我还是有些激动。我快步跑上楼梯,轻轻的走进阅览室,终于看见了坐在借阅台后面的徐老师。望着日夜思念的老师,我小声叫了一声“徐老师”。徐老师看见我,脸上依然是往日慈祥的微笑。显然,徐老师对我的到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她带我到书桌旁坐下,摘下头上的白帽,我看到她的两鬓又添了一些白发。因为徐老师正在上班,我只能和她坐一会。再次见面竟然这样短暂,连话都没来得及说几句,我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她。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徐老师了。电大毕业那年,班上的全体同学都到新校址参加毕业典礼。典礼之后,老师和同学们在新教学楼前合影留念。当大家各自站好以后,有个同学喊了一声“徐老师来了!”,我和大家不约而同地朝校门口望去。相信那一刻只有我最热切的盼望见到徐老师,然而徐老师并没有出现在校门口。大家回复原样,而我在惊喜之后却是深深的失落。以后这些年里,我常常在梦里又回到曾经上课的教室,在那里一次又一次地寻找徐老师的身影。然而,唯一能见到的却只有她匆匆离去的背影,醒来时脑海中留下的是对徐老师深深的眷恋。徐老师住在北京城的东面,想念她时我总是凝望着天空中向东方缓缓飘去的白云,希望朵朵白云能带去我的一片深情和无限的思念。后来,我曾经几次尝试再去找徐老师,可是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我觉得过了这么多年,我和这个世界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不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孩子了。经历过了一些生活坎坷和磨砺之后,我慢慢成熟了,也世故了一些,特别是在听到和看到了太多的虚伪和欺诈之后,更加认识到真诚和关爱的可贵,我反而害怕面对徐老师了。我不敢期望能再见到徐老师,只好把对徐老师的这份真诚深深地埋在心底,永远珍藏起来。如今,和徐老师分别许多年了,徐老师的两鬓也一定会被岁月的风霜添上更多的白发。我依然思念着她,心底珍藏着对那些往事的美好回忆,铭记着徐老师给我的教诲。和徐老师从陌生到相识的过程改变了我的人生观,指引了我后来的生活道路。我心里时常惦记着应该报答徐老师曾经给予我的那许多关怀,那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每当我想念徐老师的时候,只能把她寄给我的那唯一的一封信拿出来看看,借以慰藉久久难以实现的愿望,看着信上那些秀丽的字迹和关怀的话语,心里依然暖洋洋的。徐老师,您还会记得我吗?其实,我依然每天都盼望着能再见到深深敬爱的徐老师。滕远2000年于北京
篇二:《思念如歌》
记忆如歌,每当低吟时,总会想起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情景。
我愿意到一切听得见音乐的地方去,到那些有怀旧韵味的地方去。比如书店的音像部,比如校园,甚至是,出租车,火车,公共汽车上。或者,想到这些,不只是因为音乐,还因为那里曾留下过我青春的背影。
有一种思念,就象曾经的新歌,在岁月之河里漂洗后,如同发黄的老照片,看着旧但心里暖,象一枚用过的小小邮票那信封里书写着我们曾经浓的化不开的心事。
我们相交在弥漫着歌声的教室,那情景就仿佛发生在昨天,如电影一样一幕幕回放在眼前。那天,金色的空气飘洒在我们的脸上,欢快的笑语轻快地从教室里传出来。同学们正在进行击鼓传花,气氛紧张而又刺激,因为当音乐停止,拿着花的那位同学就要当众表演一个节目,每个同学都不想当众出丑。手中的红花飞快地传递,众人的目光紧紧跟随,音乐声也越来越急促,好象随时要停住。好死不死,当我拿到花转过身去给我后面一位同学时,音乐戛然而止。我们俩顿时楞住了,那朵红花被我和她的手一起抓着,周围同学们的起哄声突然响起,我们俩惊恐地对视一秒钟后,不约而同的地将手中红花丢了出去,仿佛那是一块滚烫的铁块。可是厄运并没有被我们丢出去,老师与同学们一致决定要我们俩个人表演一个节目。于是,我和她去教室后面商讨我们要表演什么节目。她是个害羞的人,平时从没有大声讲过话,嗓音不错,只是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唱过。我心中主意已定,问站在一边沉默的她:“你会唱《***》吗?”等她点完头,我便抓着她的手到教室前面去了。原本喧闹的教室突然变得异常安静,我和她都很紧张,音调可能有一些怪,但我和她的手始终握在一起,一直没有放开。
以歌为媒,我们在春天赏花,在夏天嬉水,在秋天吹风,在冬天迎接雪天使,直到那个离别的季节。
那天,我在深邃的秋天里唱着不落的歌很自然的散落头发,邂逅最后一片落叶的孤独。找一片绿叶写上一篇日记,挽起一些快乐的节拍,给自己一个舞蹈,简单的低调,让我在季节里无忧的歌唱""
我总喜欢一个人在心里默默的唱这首歌。这首属于我和你的歌,也许这仅仅是我的一个小小的奢望。
人不能活在过去,但也不能没有过去,时过境迁,往事淡忘了很多。可是,在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中,我会觉得,原来一切惶如昨日,没有远去,没有别离,深刻的记忆一直都在。
偶尔抬头看看星空。
我对自己说:“至少,当你抬头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星空。”
可能你、可能我,在不同的角落里,依旧吹著同一阵风。
我在自己的生命里留下你的痕迹,用歌声来记录下与你相识的那一个瞬间和那一段回忆,是我最喜欢的方式。
思念如歌,思念如水,思念永不停止""
篇三:《思念老师毕业感言》
思念老师毕业感言
天气微凉
教室里 人去楼空的凌乱 一丝长风刮起半张白纸 飞入深秋的夜晚
又送走了一届
您默念
些许伤感触动在您的嘴边 您缄口不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您 功德千秋万载
后来 我们各奔世界 偶尔问候,偶尔寒暄
时间啊!如一条滚滚的长河 您在这岸,我们在那岸 彼此无可相见
老师,您慢慢走
今生 您牵着我们走过青春校园 走过了如歌年代
来世 让我们在同舟共济 让我们用一生报答您所有爱 老师谢谢您
今夜,我将您深深思念!
篇四:《想念我的老师》
想念我的老师
我虽然离开杭中两年了,但至今还记得上初一的时候认识的第一个班主任隋老师。隋老师留着浓密的胡子,长长的卷发,上课的时候还给我们讲笑话,十分幽默。我们最爱听他的课,他教我们英语,教了我们好多知识。开学时,他还说要陪我们一同度过这三年的时光,让我们都考上大学,不管怎样,一定努力学习。我们和这位老师一天天的度过,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正如人们所说:“一日为师,终生如父”,老师也和我们一样,害怕我们学习不好,养成不好的习惯。老师还曾教育过我们好多次,每一次都给我们讲着人生的道理,也让我们在初一的时候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初二的时候,老师也如以前一样,不过老师教给我们更多的知识,给我们讲更多的道理,老师对我们就如同对他自己的孩子一样去要求,对我们如对他孩子那么好。可是,当我们进入初三这样关键的一年的时候,隋老师调走了。给我们的学弟、学妹去教课了。老师说过要和我们一起走过初中三年的,为什么他走了?!同学悲疼之余,下决心把他的希望实现!不管怎样,哪怕是学习再差也要努力!而每次看到的时候,我们都会缠住隋老师和他打招呼,因为他教给我们太多的知识和道理,我们不会忘记这位像父亲一样的老师!
青岛电子学校
王宾
王新德教育报国
平度教育界有一位久负盛名的老科长,他的大半生都战斗在党的教育战线上,为贯彻落实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办好为党的的中心工作服务的革命教育,培养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教师队伍,为国家为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特别是当国家遇到自然灾害,经济困难,战事动荡等出现国难时期,他更是奋力向前,战胜困难,为维护发展党的教育事业而勇现身手。在1946年、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两次进攻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位老教育科长时而率领教师对敌斗争,时而召集教师学习时事政治,时而组织教师支援前线,时而带领教师保护军工烈属向东海地区安全转移,时机一好转即组织教师复学办教育,被广大教师与人民群众誉为好科长。这位久负盛名的教育科长,就是已故的王新德老人。 王新德灰埠镇人。幼年时期寓居外祖父母家。在外祖父母护养下,得以初中毕业。1945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入党的当年即遇上国民党进攻,平西教育被迫停办,平西文教科中心工作转入对敌斗争,王新德与其他干部一起,写标语,搞宣传,积极参与对敌斗争。1946年冬平西县政府在三堤召开了复学大会,与会干部、教师近200人,他们控告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通过了《告
全县教师宣言书》,会后全县复课。
1947年8月,国民党军队第二次进攻胶东,全县教育再一次被迫暂停,平西县文教科王新德等一批干部,参加县委、县政府组成的对敌斗争指挥部,坚持对敌斗争。部分教师疏散回家,部分教师随着区中队、县大队组织烈军属往东海区转移,或者坚持在当地打游击。是年10月在三合山地区举行了扭转山东战局的“胶河战役”,国民党军队败退至胶济铁路沿线,平西重获解放。至1948年春节,教师陆续返回原校,学校复课。
在恢复时期,平西教育坚持了“因陋就简,勤俭办学”的原则,学生带着小板凳,抬着小黑板,在田间地头上课。教材靠教师自编,内容是围绕土改、支前、参军等工作边编边教,如“刮(国)民党,别猖狂,进攻胶东定灭亡!”、“布下口袋阵,消灭蒋匪军!”、“西海区,独立营,谁参加,谁光荣,骑着马,披着红,光荣光荣真光荣!”除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运动相结合外,学校还配合解放战争,组织演出一些秧歌剧、活报剧、歌剧等文艺节目。吕家集村业余京剧团配合演出了《山枣林》、《偷鸡打店》、《打渔杀家》、《狮子楼》等反恶抗暴的传统剧目,还排演了延安剧院新编的《红娘子》、《闯王进京》、《大名府》等反压迫反剥削的历史京剧,受到了群众欢迎和好评。
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活动,不仅密切配合
了党的中心工作,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革命觉悟,同时收到了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如当时吕家集驻有华东野战军的一个医院,收治了200余名伤员,他们看了文艺演出后,大受教育鼓舞,表示坚决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重返前线。有鉴如此,医院领导要求剧团每月演出一次,后来每周演出一次,既慰问了伤员,又教育了群众。
1948年复学之后,学校教育逐渐走向正规,中小学都有了教育厅统一油印的教材,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妇识班、夜校)有机结合,纠正了过去乱拉教师做社会工作的混乱现象,学校在配合社会运动方面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演出秧歌剧、活报剧、现代京剧等开展宣传活动。当时吕家集完小搞得最出色。该校在教师吕丹忱组织领导下,与村业余京剧团结合,自1948年10月至1949年9月,先后排练了《兄妹开荒》、《新小放牛》、《大名府》、《战长沙》、《闯王进京》、《红娘子》与《拉洋片》等剧目,除在本村演出外,还到外村进行多场演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不同时期,王新德同志不顾个人安危,积极组织指导师生配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为平西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原载《今日平度》2011年7月13日副刊)
篇五:《老师的思念》
老师的思念
虽然只相处了一年时间,却产生了令人难忘的感情。老师的思念,让我噶觉到了温暖""
我可爱的娃娃们:
你们好!
这是一封去年就早该写的信,却一直没写,一来知道你们不喜欢冠冕堂皇的说教,二来觉得有些话会肯定有机会当面对你们说,再就是怕自己感情泛滥难以收拾。上周再次回到王庄,匆匆一瞥,一切是那样亲切而自然;四天行程短暂,计划的事没办,想好的话没来得及说,甚至好多娃娃的面都没见着。请你们原谅我再次的不告而别,我怕我没有勇气回头,想说的话我一并在这用文字表达吧。
首先在这里跟大家道歉,学业繁忙,腾不出太多时间去看大家,也没什么好东西送给你们,寒碜了,之前一些娃娃给我寄的信没来得及一一回复,尤其是孙宇宇,是老师的疏忽,我答应你们我一定会抓紧回!想来很对不起,一年时间没有教给你们什么,毕竟老师第一次教书没有经验,不能做到全面;幸好初三都是有经验的好老师能给你们补习落下的内容,其实我一直都有看你们的考试成绩,看到好多娃娃都进步了,我常常一个人在这开心着,朋友老觉得我莫名其妙!没关系,我乐在其中~~人生过客来去匆匆,你们却是我的唯一,是我唯一的一批学生,在我最空虚的时候,我常常不经意想起那一张张清纯的面孔,也许去年记住的模样和名字,今年模糊了一些,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彭师永远祝福你们开心快乐!
我真的很想你们,很想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唱歌,一起打球,一起欢笑,很遗憾再回王庄没有太多时间和大家一起。在王庄中学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走在校园里,听到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彭师!”我既兴奋又感动,兴奋的是自己终于开始从学生向一名老师转变,感动的是能和大家融入到一起。你们用那比听英语还难听懂的方言喊的“彭师”,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称呼,很感动今年又听到了很多次,只是以后可能不怎么能听到了~
还记得上课的时候我说过:“共产党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是什么?开会,中共一大二大""”“那作为共产党员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坐功(坐凳子时间长嘛)。”现在我再问你们:“老师最喜欢做什么?”当然是说教啦,那相应的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当然是左耳进右耳出咯!我知道很多娃娃已经练就出来了如此神功,但我还是要说。
当你们在王庄中学认真学习的时候,我也在为自己的前途奔波,研究生的生活是忙碌的,整天上课、上班、看书交论文;我也一直在努力,为父母,更为自己。相信你们和老师一样,没有多少人家里有万贯家财,可以给你们来挥霍,你们现在用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挣来的血汗钱,甚至是到处借来的钱,其{思念老师的歌600字}.
间蕴含着无比的艰辛与对你们的爱。在他们被岁月留下创痕的老脸上,还有一双对你们充满希望的眼睛,那一双浑浊甚至有一点模糊的眼睛。他们的希望在你们身上,但是希望可以变成失望,失望可以变成绝望,但是谁又是这一变化的决定者?是你们!你们都说自己长大了,都说自己成熟了,但在老师眼里,你们都还是小孩子,还不成熟;我却又矛盾地希望你们能成熟点,固执地认为:你们可以成为我的骄傲。我希望我的学生个个都是乖孩子,个个都是好样的,能够体会到父母对你们的那份爱,承担子你们对父母的责任。让我也能骄傲地对别人说:“某某是我的学生!”
和你们一样,我也还在不断成长,不断地重新审视曾经的遗憾和过错,有时候我会想,当初要是有个人提醒我一下该多好,也许那样我就不会现在在这里郁闷,弥补以前的遗憾了;娃娃们,请不要抱怨老师的说教,因为老师也曾经历过初中,学生时代的那些遗憾和过错,老师全都经历过,老师不想让你们多走弯路,不想你们将来后悔而已。老师不让你上课乱捣、不让你上网吧包夜、不让你抽烟赌博、不让你早恋而影响学习""自是有其道理的。
还是之前那句老话:条条大道通罗马!不论你以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学一技之长,都能做那个领域的牛人,踏实地学,踏实地干!我记得有的学生去年写的人生计划卡,有的要当司机,很好啊!有的要当老师,非常不错!有的男生想当篮球运动员,可以,抓紧锻炼嘛!等你们成功了,彭师我到你的“罗马”去看你!
刚看到一种说法很有感触,有一种叫秃鹰的动物,它有税利的嘴喙与锋利的爪子。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它的尖嘴喙会越来越长,长得让自己无法去叮啄猎物;它的爪子之间会长出厚厚地肉蹼,把爪子都连在一起,让它无法去抓捕猎物。没有食物就要死亡,这是不变的法则。对它而言,死好像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它却做出了可以让人类震惊的选择:它把自己的嘴喙在坚硬的岩石上反复地叮啄,折断长的部分,直到恢复以前的锐利;用嘴喙把爪子之间的肉蹼啄烂,虽然血肉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