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我家乡的元宵节 我家乡的元宵节600字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我们家乡的元宵节》

我家在美丽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特别热闹的日子。

在前几天,我的奶奶和邻居就开始忙碌了,打扫卫生,布置厅堂&&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每一个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里摆上了供品,然后毕恭毕敬地等侯着。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响,游神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了,有威武的古代衙役,可爱的金童玉女,还有恐怖的黑白无常,最后才是微笑地俯视着人们的娘娘&&。我们跟在队伍的后面,走街串户,放鞭炮,吃供品,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日子是我们的日子,因为有着娘娘的庇佑,我们就是犯了错,大人也不会责罚小孩的。{我家乡的元宵节}.{我家乡的元宵节}.

正月里雨经常会淋淋沥沥地下着,天阴沉沉的,很是讨厌,可是十五这一天是我最喜欢的日子,因为那一天天是最蓝的。

篇二:《家乡的元宵节》

{我家乡的元宵节}.

“玩龙灯”

我的家乡杨店镇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是一座历史古镇,古名斗山铺,建于唐朝,作为驿站蜚声荆楚。宋神宗元丰五年,北宋文豪苏东坡途经此地,有感于十里桃花美景而留下“花发颜如醉,风吹面不寒”的千古绝句。后邑人沈明亦有《咏桃驿》诗:“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斗山铺由此得名“桃花驿”,至今,贯穿杨店镇的最大一条主路依然名为“桃花驿大道”。

家乡的桃花闻名省内外,但是在我记忆中,春节时的杨店才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而其中“玩龙灯”又是最热闹、最有特点的活动。杨店的“玩龙灯”于每年的正月十二下午两点钟开始至正月十五晚上十二点钟结束,这段时间,杨店人用这种最为独特的方式闹元宵。

杨店是湖北省著名的“龙灯之乡”,杨店龙灯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镇共有龙灯127条,遍布全镇各街、各村。到了每年腊月,整个镇的人就开始活动起来以街道和村庄为单位为“玩灯”做起了准备,每个街道和村庄为了这次隆重的活动会各自组织一支领导团队负责一应事务,团队的成员称之为“头人”。准备阶段,在“头人”带领下全镇人民捐钱、捐物,一块不嫌少,万元不嫌多,每家每户根据自身情况作出贡献。

杨店的“玩龙灯”有“开光”、“上庙”、“拜年”、“转乡”、“灿灯”几个大的阶段。“开光”于正月十二下午于正街(杨店最早的主街道)最先开始,龙头、龙尾、龙骨是新扎的,披上龙衣之后,一条条鲜活威严的神龙并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人们面前,在“头人”的指挥下,人{我家乡的元宵节}.

们在龙头面前摆上贡品,插上香烛,请来道士,准备“开光”。开光时,所有“头人”全部跪在龙灯面前,道士与其助手敲大锣大鼓念经,念的都是当年“头人”的名单以及为此次玩灯捐款的人数等等。念时,也时不时有人送来长长的代表着吉祥和如意的红布条儿搭在龙头上,称为“搭红”(搭红其实是为了束紧龙头两边的翅子,使其不会因为舞龙而散开甚至掉落下来)。念完后用点燃的黄表纸或蜡烛绕龙眼一圈(“点睛”)并将蒙在新龙头眼睛上的有色纸撕去,然后再用蜡烛或黄表纸绕整个龙身一圈,表示龙灯已“显灵”,可以玩了。这就是“开光”的全过程。开光大致需要花上一个半小时左右。开光是首次舞龙之前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可以说是“无开光不玩灯”。与此同时,其他街道和村庄里也进入了预热期,开始“闹灯”,一直延续至当天深夜。正月十三清早,所有街道和村庄的龙灯开始进入“开光”阶段,并于上午十点之前全部完成。接着就是全镇人民为之疯狂的“上庙”。

正月十三上午十点左右,全镇所有龙灯完成“开光”之后,正街的两条龙便在原地等候全镇其他龙的来访,来访顺序早已经按尊幼长卑的顺序严格排列过,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差错,一点点的差错就会被人们视为极大的不尊重,可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整个来访过程要持续将近两个小时,之后所有的龙开始“上庙”。这座庙叫“天符庙”,大概有几百年历史,经历了数次维修整改之后依然显现出厚重的历史感。127条龙分数个批次在庙前欢舞,每个街道村庄的“头人”都要进庙上香,整个过程要持续到下午两点多钟。之后,所有龙灯开始撤离天符庙陆续向“侯庙”进发,在整个过程中全镇人民基本都涌

上龙灯的必经之路一睹这浩浩荡荡武威雄壮的景观,上至耄耋老者,下至蹒跚学步婴儿,个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激动。“侯庙”早已不是一座庙了,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建成了一所学校,但是群龙来访的习惯保留了下来,镇上的学校从正月十二至正月十五是放假的,政府部门、事企业单位也一样,因为这几天“玩龙灯”才是全镇最重要的事。一条条鲜活威严的龙加上密密麻麻观龙的人把“侯庙”周围挤得满满当当,水泄不通。时至太阳西陲,夜幕降临,观龙的人群才陆续的、意犹未尽的开始散去,群龙的第一次相聚也宣告结束,各自去了。

到了晚上,最开心的无疑是小孩子们,因为晚上的龙灯是属于他们的,晚上的龙卸下了龙衣插上了蜡烛散发着明亮的光芒,远远看去犹如一条蜿蜒的火龙。成群的小孩在几个老者的带领下,举着龙灯、敲着锣、打着鼓,开始走街串巷,到处都充满了小孩子兴奋的欢笑声,经久不绝……{我家乡的元宵节}.

正月十四的早晨一般喧嚣得会比较晚,成人们经历前一天巨大的消耗会起得比较晚,孩子们的美梦暂时还不会醒。大约上午十点左右,“头人”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在喧嚣的锣鼓声中,全镇从睡梦中醒来了,不一会人们又重新聚集到了龙灯的周围,玩灯又开始了。当天的主要任务是“拜年”。各街道、村庄之间的龙不聚集了,而是单独行动,分别前往各自街道、村庄的长辈、名门望族家拜年,能迎接龙灯的拜年在镇里是一件有天大面子的事情,预示着来年家族兴旺,因此,被拜年的家庭会准备很多很多的鞭炮、烟花等候龙灯的到来,{我家乡的元宵节}.

镇上的习惯就是鞭炮放得越久,龙灯在门口就舞的越久,祝福也就越多。当天虽然没有了前一天万人空巷的壮观,但是大街小巷都渗透着燃放鞭炮的火药味和不绝入耳的炸响,全镇都笼罩在浓浓的鞭炮灰尘中……{我家乡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玩灯的又一次高潮——“转乡”。这其中也透露着玩灯最重要的内涵,那就是“礼节”。因为正月十三上庙的时候镇区南部的龙灯都去过镇区北部的一些村落舞龙,所以正月十五就反过来,镇区北部的龙灯就到镇区南部舞龙,正所谓“礼尚往来”!有来有往正是杨店镇舞龙对于“以礼相待”的重要体现。一般情况下转乡结束时间大约是下午三四点钟左右。当天中午转乡的各街道各村庄为舞龙和观龙人准备的午饭在我眼里也是一大亮点,各街道、各村庄会把当地最好的厨师请来烹制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正街的肉包子、西街的磨豆浆、北街的蒸发糕……样样都保证你回味无穷。

“灿灯”是整个玩灯的收尾,也称“送灯”,一般于正月午夜十一点半至十二点。“灿灯”之前,各家男女老少点上香烛,围成圆圈,聚在一起点上篝火,龙灯周围插满蜡烛,并燃放鞭炮、烟花,这是过年期间最热闹的一刻。“灿灯”时由头人将龙头上的眼睛和嘴里的舌头、龙珠取下抛入火堆,所有人屈身跪在大火堆旁“送龙神升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灿灯后有老者“喊彩”祝福 。灿灯喻示着一年一度长达三天的“月半”完美落幕,至此,春节正式结束。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乡元宵节活动也越来越多样化,在以“玩龙灯”为主线的的带动下,踩高跷、社戏、舞狮子等活动也是办得越来

{我家乡的元宵节}.

越红火,可惜文笔有限,无法一一阐述,只能简单叙之。在我眼中,我们镇是春节民俗民风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在经济高速发展,年味越来越淡的今天,每每想起家乡的“玩龙灯”,都能让我沉醉好久、好久……

苏华正

2016年2月24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我家乡的元宵节 我家乡的元宵节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