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试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试卷
一、参合人员包括那些?
二、乡级卫生院规范住院补偿起付线及补偿比例?
三、参合人员转诊转院所办手续?
四、定点医疗机构费用审核的资料有哪些?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传统合作医疗的差别在哪些方面?
篇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概述》
湖南省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新增试点县市区培训教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概述
省卫生厅 刘可
2006年9月
省合作医疗办编印
政策概述
逐步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这对于帮助农民提高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城、乡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背景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进步,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旧中国农村卫生事业几乎空白的基础上,我国在50年代就初步建立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并开始兴办合作医疗,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卫生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卫生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从1949年到2003年,全国农村婴儿死亡率从200/千下降到33.1/千,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到58.2/10万,传染病发病率从20000/10万下降到192.2/10万。农村的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5岁上升到2000年的69.55岁。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农村卫生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差,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农村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的改善幅度缓慢,城乡居民医疗水平差距加大,特别是农民群众缺乏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难以抵御重大疾病风险,有病不医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突出。
据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显示:
——城镇人口中享有各类医疗保险的人数占49.6%,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为30.4%,公费医疗为4.0%,劳保医疗为4.6%,大病医疗保险为1.8%。农村人口中享有各类医疗保险的人数仅占12.6%,其中合作医疗的比例为9.5%,仍有87.4%的农村人口没有享受任何社会化的医疗保障制度。
——农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45.8%,未就诊人次中属经济原因的占38.6%;患病应住院而未住院率为30.3%,未住院人次中属经济原因的占75.4%。患病人次中有31.4%的采取自我医疗方式。
——在农村贫困户中,因疾病损伤导致贫困的为33.4%(1998年为21.6%)。
另有资料表明:2000年,城镇人口期望寿命为75.21岁,农村为69.55岁,差距为5.66岁;农村死亡的儿童中,有34.5%的在死亡前仅接受过门诊治疗,有22.1%的没有到医疗机构做过任何治疗。2002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是城市的2.6倍和2.7倍。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关注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指出,合作医疗对于保证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落实预防保健任务、防止因病致贫具有重要作用;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在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下,坚持民办公助和自愿参加的原则,实行农民个人投入、集体经济扶持、政府适当支持的办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和社会化程度,使农民群众真正受益,力争到2000年在农村多数地区建立起各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200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1]39号),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按照自愿量力、因地制宜、民办公助和农民个人投入、集体经济扶持、政府适当支持的原则,继续完善和发展合作医疗制度,帮助农民抵御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的大病风险,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要求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引导,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到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同年10月2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就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进行了整体部署。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3]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4]3号)、《关于做好2004年下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办函[2004]56号),国务院于2003年12月和2004年10月2次召开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对全国试点工作进行了具体研究、部署和指导。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先后2次作出重要批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11月20日批示:“这是一件为民、便民、利民的大好事。望加强领导,完善试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改善服务,造福农民。”2004年7月23日再次批示:“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但与其它新事物一样,难免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望继续加强领导,完善试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确保健康发展,以造福于亿万农民群众。”
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11月19日批示:“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因势利导;必须积极探索,随时主义总结经验;必须坚持为农民服务,把农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卫生部门要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新路子。”2004年7月21日再次批示:“赞成关于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总体考虑。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八亿农民的看病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健康和利益,关系农村实现小康宏伟目标。要充分估计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为此,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通过扎扎实实的试点工作,摸索和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照顾不同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因势利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必须把国家的政策扶持、合作的优势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多年农村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许多经验和创造来自基层,来自农民,我们要善于发现、总结和提高。”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各级的艰苦努力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到2004年底,全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3个县(市)开展了试点工作,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8040万人,占试点地区农业人口的75.2%。2005年,我省14个试点县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已达到594.8万人,整体参合率为65.2%。吴仪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全国试点工作的初步成效进行了概括: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开始形成;二是试点地区农民就医状况有所改善,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三是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条件有所改善,医护人员队伍建设有所加强;四是通过试点工作,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和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目标
(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
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健问题,是实现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不断改善农村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有效供给,这主要依靠政府加强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硬件建设和队伍建设来解决;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农民对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有效利用,这需要通过建立一种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医疗保障制度来实现。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农民建立起一种基本医疗保障机制,帮助农民减轻医药费用负担,从而提高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与公平性,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及时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当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需要相适应,坚持自愿原则,反对强迫命令,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根据《决定》提出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目标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应当有助于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根据这一政策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当突出以大病补偿为主,将所筹资金的主要部分用于大病统筹,对患大病的农民给予医药费用补助。但“为主”不等于“全部”,不排斥地方根据实际对“小病”也给予适当的医药费用补偿。
同时,制度规定的补偿标准和办法,包括补偿责任、除外责任、补偿起付线、补偿比例等都应当符合这一政策目标的要求,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帮助农民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作用。不切实际地将补偿责任范围缩得过窄、起付线定得过高、补偿比例卡得过紧的作法,都不符合这一政策目标。
为提高可操作性,各地在具体实践中,一般将“大病”定义为“住院治疗的
篇三:《会计继续教育考试2013答案》
答案提交成功,您的此次成绩 合格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
1、 根据( ),指标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A. 适用性不同
B. 性质的不同
C. 眼光的长短
D. 作用的不同
A B C D
2、( )是评价、衡量一个支出项目实施好坏的关键指标。
A. 共同指标
B. 专用指标
C. 定性指标
D. 定量指标
A B C D
3、()由主管部门、单位商财政部门研究确定。
A. 基本指标
B. 具体指标
C. 业务指标
D. 财务指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文教卫生}.
A B C D
4、资料审核属于绩效评价工作的()阶段。
A. 前期准备阶段
B. 撰写报告阶段
C. 评价工作完成阶段
D. 实施评价阶段
A B C D
5、狭义的预算是指( )。
A.预算文件或预算书
B.政府决算
C.审计结果的公布及评价
D.执行预算方案
A B C D
6、从性质上看,政府预算是( )。
A.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B.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C.体现政府集中性的财政分配关系
D.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
A B C D
7、经济学对政府预算的研究,最为注重的是政府预算的( )。
A.功能性特征
B.政治性问题
C.效率问题
D.公平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文教卫生}.
A B C D
8、政府预算是各项财政收支的汇集点和枢纽,这体现了政府预算的( )。
A.预测性
B.法律性
C.集中性
D.综合性
A B C D
9、管理学角度的研究,主要强调政府预算的( )。
A.功能性特征
B.政治性问题
C.效率问题
D.公平问题
A B C D
10、管理学的研究观点主张,影响组织行为唯一的、最有效的工具是( )。
A.结构
B.计划
C.控制
D.预算
A B C D
11、能够有利于反映预算的整体性、统一性,但不能反映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政府预算是( )。
A.零基预算
B.绩效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A B C D
12、不是所有的预算收支项目都能采用该预算形式,有些收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刚性,这是以下哪种预算模式的缺点( )。
A.基数预算
B.资本预算
C.零基预算
D.单式预算
A B C D
13、下列关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基金会计核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农合基金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B.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C.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D.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不划分会计期间,基金资金专款专用,按照上级要求编制财务报表
A B C D
14、统筹基金结余的上年结余率应保持在( )以内。
A.10% B.15% C.5% D.25%
A B C D
15、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基金年度财务报表应于年度终了后( )日内报出。
A.5 B.10 C.15 D.8
A B C D
16、风险基金是一种储备资金,达到当年筹资总额( )左右不再计提。
A.5% B.10% C.50% D.25%
A B C D
17、实行财政专户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的地区,发生支出时,正确的处理是( )。
A.借:统筹基金支出
贷:财政专户存款
B.借:统筹基金支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文教卫生}.
贷:支出户存款
C.借:支出户存款
贷:现金
D.借:家庭账户基金支出
贷:收入户存款 A
B C D
18、新农合基金会计的资产负债表编制依据是( )。
A.资产-负债=净资产
B.收入-支出=基金结余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资产—负债=基金+收入—支出
A B C D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收入类会计科目的是( )。
A.利息收入 B.收入户存款 C.政府资助收入 D.集体扶持收入
A B C D
20、下列关于收到以后年度基金收入的账务处理正确的是( )。
A.借:现金
贷:农民个人缴费收入
B.借:收入户存款
贷:集体扶持收入
C.借:财政专户存款
贷:暂收款
D.借:财政专户存款
贷:其他收入
A B C D
21、下列关于新农合基金会计核算中借入款所发生的利息支出及不可预见的非正常损失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借:其他支出-非常损失、利息支出
贷:财政专户存款
B.借:其他支出-非常损失、利息支出
贷:收入户存款
C.借:其他支出—非常损失、利息支出
贷:支出户存款、现金
D.借:其他支出-非常损失、利息支出
贷:暂付款
A B C D{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文教卫生}.
22、( )是整个指标体系的基础层。 A. 总指标
B. 三级及以下指标
C. 一级指标
D. 二级指标
A B C D
23、()侧重从定量分析角度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缺少定性分析。
A. 专家意见法
B. 层次分析法
C. 比较平均法
D. 主成分分析法
A B C D
24、对定性指标的测定,不可从以下()取得判断基础或依据。
A. 数据计算
B. 专家经验判断
C. 横向比较
D. 问卷测试
A B C D
25、评价结果分为()个评价等次。
A.3
B.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文教卫生}.
C.5
D.6
A B C D
二、判断题(共25题,每题2分)
1、制定部门目标是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决定因素。( )
对 错
2、新增项目必须明确项目的起止年限,未经省(市或县)财政部门批准部门不得自行变更项目名称、内容、金额。( )
对 错
3、机动经费是为解决实行定员定额试点中央行政单位和部分垂直管理部门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零星支出和临时性开支,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调整,而设立的专项经费。( )
对 错
篇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示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示制度
一、为了方便群众、便于监修,更好地服务于参保农民,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在醒目位置设置《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服务公示栏》,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内容进行完整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各定点医疗机构公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优质服务
承诺;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埋制度;3、主要医疗服务价格和常用药品价格;4、医务人员简介;5、医生诊疗规范情况;6、医疗费报销程序;7、辖区内住院病人减免明细;8、投诉电话;
9、县医管办临时指定的公示内容。
四、县、乡医管办公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受理时间、受理
补偿程序、经办机构人员名单及咨询投诉电话等。
五、参保农民住院减免情况公示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家庭
住址、合作医疗证号、疾病名称、就诊医疗机构、入、出院时间、住院夭数、医药费总金额。合作医疗统筹基金补助金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文教卫生}.
六、参合农民住院补助情况实行三级公示制度:即县饭管办
每月通过信息发布会、广播、电视或公告等不同形式向全县公示当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运行情况和获很大额补助的患者情况,各乡镇医管办(卫生院)每月应在本单位设置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示栏内公示当月本乡镇所有住院病人的治疗及减免情
况,各行政村卫生室每月应在本村公示栏内公示全村本财年度的住院病人减免情况,县直定点医疗机构也要将本单位当月收治的参合农民住院减免情况在公示栏内公示。
七、县医管办要经常深入各定点医疗机构督导公示制度执行情况.,凡发现未按要求执行的,一律予以处罚。
篇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
尊敬的县合医局领导:
你们好!
我是XXX村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的利民政策,为了积极配合新农合工作,切实提高我乡群众健康指数,我室特向县合医局提出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申请。
我室在县、乡卫生部门引导支持下,将不断完善硬件设施,规范软件管理,合理处方配方,按规合理收费、热情周到服务。积极参加初保,宣传预防保健、康复科普知识;我室对新农合政策特别支持,努力宣传,接受管理,不断完善设施,加强软件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决心为提高群众基本医疗保证和健康水平而作出贡献,为国家、社会、人民分忧。敬请上级对我室进行校验审核,提出意见,促进我室工作改进。
申请人:XXX
二○一二年十二月六日
篇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
新型农村合格医疗管理制度
为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的功能作用,满足参合农民的门诊就医需求,扩大受益面,切实保障参合农民的健康权益,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 村卫生室的定点标准:
一、具有区卫生局核发的合法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符合《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
三、诊疗有门诊日志登记、用药有双联专用合疗处方、收费有全省统一票据,有规范统一的各类合疗统计报表,有健全完善的医疗服务工作管理制度,服从县合疗办和乡卫生院的管理。
四、能严格执行物价收费政策,不乱收费。
第二条 村卫生室合疗定点确定的程序:
一、发布通知:明确定点村卫生室基本标准、申请方式和时限要求等。
二、自愿申请:根据通知要求,到乡卫生院填写《门诊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表》,同时出具有关资质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
三、初步审核:由乡卫生院结合日常考核进行初审后,报乡合疗办确定。
四、审核、验收、确定:由乡合疗办会同区卫生局,对乡卫生院上报的村卫生室进行资料审查和现场验收,符合定点标准的进行初步确认。
五、文件确认:对被确定为"新农合"定点门诊的村卫生室由乡合疗办会议研究,发文确认,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 定点村卫生室的职能职责:
一、做好本村及邻村参合农民的门诊治疗,并按报销标准给予现场报销,实行"就诊直补"政策。
二、负责本村门诊和住院报销情况的公示,及时将群众投诉的问题向乡合疗办反映。
三、负责本村门诊统筹各项数据的汇总上报。
四、结合本村实际,做好新农合政策的宣传,提高本村合疗知晓率、参合率。
篇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流程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流程图
普通门诊报销流程
市内住院报销流程
市外住院报销流程
篇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政府职能定位(1)》
摘要: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主导作用举足轻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成败得失彰显着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职能。政府必须正确把握自己的职能定位,通过履行服务、责任、法治职能,切实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健全完善,最大限度地使广大农民受益于这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关键词:新型农林合作医疗,政府职能,定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的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合作医疗的这一概念,凸显了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主导地位。事实上,作为社会保障机制的一部分,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本身就是政府职能的体现。然而,正处于转型期的政府,迄今为止,缺位、越位、错位的职能缺陷现象并不鲜见,医改不成功背后的政府失灵,更是往往为人所诟病。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政府,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仅仅涉及到这一惠及中国2/3人口的公共政策的成败,更能体现新一届政府的治理之道。 一、加强组织实施,履行服务职能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它属于基本的卫生医疗服务。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保持政府的卫生医疗服务供给者、组织者和调控者地位是社会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文化素质相对不高,不可能完全自发地加入到合作医疗之中,更不可能自主地组织起来完成这一制度的实施。离开了政府的领导、组织、实施、管理,合作医疗将不复存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干预一切,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参保率的做法已经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其结果是适得其反。政府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支持、服务手段,才能真正调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实现其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社会的初衷。 所谓引导,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制定,将更多的人纳入到合作医疗体系之中。首先要解决信任问题,许多地方的农民虽然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很好,但却对加入持观望态度,担心政策的持久性,担心投保资金的下落,担心得不到合理补偿等。这就必须通过反复细致的宣传,树立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信心,其次要引导农民改变多年形成的固有观念。长期以家庭保障为主的广大农村,把患病治疗作为自己或家庭的事,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由自己来解决,其互助观念和保险意识仍需进一步帮助树立。其三,在政策制定上,必须因地而异,因时制宜,充分考虑到广大农民的实际情况,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挥应有的作用。 所谓支持,最主要的是资金的支持,要强化政府的资金支持,将政府对合作医疗的资金注入明确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予以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是合作医疗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不仅仅需要一时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资金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和鼓励多渠道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如集体或企业筹资、社会赞助、商业保险等。除资金外,技术支持也是政府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采取捐赠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双向转诊、巡回医疗、合作管理等方式,支持县与乡镇一线医疗机构的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培养农村医务人员,提高技术水平。 所谓服务,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多地从农民的卫生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