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大自然让我陶醉作文500字》
大自然让我陶醉作文500字
大自然让我陶醉作文500字 走在小树林间,感受着阴面扑来的清风,仿佛都为之雀跃,每一个毛孔都为之舒张。
倾听大自然的心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大自然是多麽的美好。听林间的泉水叮咚作响,汩汩的流水从不知名的源头流向山腰,在流向山脚""
看秋叶纷飞,听雨打浮萍。宠辱偕忘。其实大自然的每一道风光都令我们陶醉,为我们增添了不少光彩和笑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总是淅沥沥的下着,一阵接着一阵,不大而细密,滴在树叶上,滴在土壤里。滴答,滴答""水面上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不知从何时起,雨滴开始稀薄起来了,慢慢地变成薄雾,在一片朦胧之中,水面上升起了一件薄薄的纱衣,若隐若现,,就好像神话中的水漫金山似的。 春雨过后,便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色,到处充满着活泼的气息。天空也为此架起了彩虹。蝴蝶,蜜蜂也忙活起来了。瞧,就连小草也凑起了热闹,在无边的土地中破土而出,抽出了嫩黄色的芽,舒展着它们细嫩的绿叶,大片大片地夺人眼球。软绵绵的草,湿润润的空气,让人仿佛又回到童年那快乐,自由的时光。深呼吸,无限遐想出现在眼前,多轻松,多美好。
漫步在树林间,引入眼帘的是那绿的逼人,绿的耀眼的树木。三五成群,一片一片的存在这,形态各异。有矮小的,有巨大的,矮的不过一两米,高的直耸入天,一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样子。当微风吹过,树叶哗哗作响,落叶飘然落下,当然,林中的小鸟也没闲着,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仿佛要向人们展示它们的歌喉,也为树林演奏了一曲交响乐,落叶就如绅士般跳起了舞,为林间增添了不少韵味,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徒好
无聊
很好不过
篇二:《初一语文月考试题》
**中学2010年度第二学期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
A.默契.(qì) 炽.痛(zhì) 山巅.(diān) 哽.咽(gěng)
B.骊.歌(lí) 亘.古(g^an) 秕.谷(pǐ) 污秽.(suì)
C.字帖.(ti^a) 谰.语(lán) 讪.笑(shàn) 蝉蜕.(tuì)
D.花圃.(pǔ) 倜傥.(dǎnɡ) 哺.育(pǔ) 确凿.(záo)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荒草凄凄、书塾; B.色彩班斓、屏障;
C.亦复如事、崎岖; D.来势汹汹、戒尺。
3.下列加点字的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攒.成:凑在一起; 鉴.赏:鉴定和欣赏;
B.轻捷:轻快敏捷; 讪笑:厚颜强笑;勉强装笑
C.确凿:确实; 炽痛:热烈而深切。
D.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4.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C )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理平静后在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
A.②③④①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
5.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B )
A.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B.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C.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察(共20分):
(一)文言实词(4分)
.①④③②
6.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A.贤于材人远矣 群贤毕至;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一蹴而就; .....
C. 即书诗四句 博览群书; D.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心如意. .....
(二)古诗默写(10分)
7.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王维《 》) 8. , 。 , 。( 《逢入京使》) 9.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三)课内阅读文段考查(6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
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
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0.翻译句子(2分)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11.作者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仲永的悲剧给了你什么
启示?请简要谈谈。(4分), 。
三.文学名著阅读考查(16分)
(一)填空(每题2分,共10分)
12.《边城》被誉为“是世界上文学者永远要看,而且要给自己的子女看的”精巧的文学名著,
其作者是湘西凤凰人 。
13.第三个端午节翠翠进城看赛龙舟,是在哪里看的?
14.老船夫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与世长辞,后来是谁与翠翠作伴照顾着她?
15.小说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这个人”指的是谁?
16.老船夫为什么为自己的外孙儿取名“翠翠”?
(二)《边城》文段阅读(20分)
文 段 一
⑴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翠翠在船上无事可作时,便算着老船夫的行程。
⑵她知道他这一去应在什么地方碰到什么人,谈些什么话,这一天,城门边应当是些什么情形,河街上应当是些什么情形,“心中一本册”,她完全如同亲眼见到的那么明明白白。她又知道祖父的脾气,一见城中相熟粮子上人物,不管是马夫火夫,总会把过节时应有的颂祝说出。倘若有人当时就想喝一口祖父葫芦中的酒,这老船夫也从不吝啬,必很快的就把葫芦递过去。酒喝过后,那兵营中人卷舌子舔着嘴唇,称赞酒好,于是又必被勒迫着喝第二口。酒在这种情形下少起来了,就又跑到原来铺上去,加满为止。
⑶祖父一到河街上,且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意,祖父虽嚷着“我带了那么一大堆,回去会把老骨头压断”,可是不管如何,这些东西多少总得领点情。
⑷走到卖肉案桌边去,他想买肉,人家却照例不愿接钱。屠户若不接钱,他却宁可到另外一家去,决不想沾那点便宜。那屠户说,“爷爷,你为人那么硬算什么?又不是要你去做犁口耕田!”但不行,他以为这是血钱,不比别的事情,你不收钱他会把钱预先算好,猛的把钱掷到大而长的钱筒里去,攫了肉就走去的。卖肉的明白他那种性情,到他称肉时总选取最好的一处,且把分量故意加多,他却说:
⑸“喂喂,大老板,我不要你那些好处!腿上的肉是城里人炒鱿鱼肉丝用的肉,莫同我开玩笑!我要夹项肉,我要浓的,糯的,我是个划船人,我要拿去炖胡萝卜喝酒的!”
⑹得了肉,把钱交过手时,自己先数一次,又嘱咐屠户再数,屠户却照例不理会他,把一手钱哗的向长竹筒口丢去,他于是简直是妩媚的微笑着走了。屠户与其他买肉人,见到他这种神气,必笑个不止。""
17.细心品味第⑷段画线句“猛的把钱掷到大而长的钱筒里去,攫了肉就走去的”中的“掷”“攫”
两个动词,说说它们的妙处。(3分)
18.第⑹段画线句“他于是简直是妩媚的微笑着走了” ,其中,“妩媚”一词往往用于女子,在这
里却用在老船夫身上,恰当不恰当?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分)
19.读了这段文字,说说老船夫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请结合小说情节举例简要回答。(3分)
20.第⑹段中,“祖父”嘱咐屠户数钱,为什么“屠户却 照例 不理会他”?从这一细节中,你感受 ..
到边城人们之间的怎样的一种关系?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文 段 二
⑴老船夫做事累了睡了,翠翠哭倦了也睡了。在梦中,翠翠的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习。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
⑵一切皆像是祖父说的故事,翠翠只迷迷胡胡的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得顶美顶甜。祖父却在床上醒着,张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他知道那是谁唱的,他知道是河街上天保大老走马路的第一著,因此又忧愁又快乐的听下去。翠翠因为日里哭倦了,睡得正好,他就不去惊动她。
⑶第二天天一亮,翠翠同祖父起身了,用溪水洗了脸,把早上说梦的忌讳去掉了,翠翠赶忙同祖父去说昨晚上所梦的事情。
⑷“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
⑸祖父温和悲悯的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
21.翠翠睡着了不知道“昨晚的事实”,祖父也没有告诉她。读完《边城》后,你知道“昨晚的事实”
是什么吗?(2分)
22.第⑸段“祖父温和悲悯的笑着”,谈谈你对句中加字词的理解。 (3分) ....
23.翠翠“摘虎耳草”的梦有什么含义?从这一梦境你可窥见怎样的少女情怀?(3分)
五.作文(40分):
24.只要你留心生活,身边处处有风景。
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天真烂漫的童真,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每一道风景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请以“那一道道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篇三:《七年级语文四单元测试卷 (4)》
2015年大河中学七年级(2)班语文第四单元测验试题
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31分 (1—10小题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晦huì暗 烧灼zhuó 戛jiá然而止
B.瞋chēn视 羁jī绊 惬qiè意 参cī差不齐
C.挣zhng脱 冗rng杂 阐chn述 叱咤zh风云
D.亢kàng奋 颤chàn栗 粲chàn然 浑身解jié数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怠慢 缥缈 蓦然 大彻大悟 B 撺掇 颦蹙 徘徊 悲欢离合
C 弄潮 褶裙 惊鸿 尽态极妍 D 弥散 惆怅 静木 息息相通
3.下列句子中划线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各国领导人都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
B 离散了半个多世纪后,海峡两岸这对已经进入垂暮之年的亲兄弟终于破镜重圆了。
C 近日,在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上,中国队与马来西亚队的比赛以4∶0的比分5.“让争一闪念,生死一瞬间”。这是一条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语。它的言外之意是要求司机。请你简要评析其精妙之
处: 。
6.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
如果我是春雨,。
7.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刘老师说:“ 。”
8.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但我确实喜欢音乐,能够沉浸在我欣赏的声音世界中,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获得,有所超越、排解、升华、了悟。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B.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C.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一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
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D.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C.《竹影》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
D.《口技》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是清代的张潮。
10.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恰当的是( )。 爱心是( ),使饥寒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受到情感的滋润。
(1)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2)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3)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4)一片冬日的阳光
A.(3)(2)(1)(4) B.(4)(2)(1)(3)
C.(2)(1)(4)(3) D.(4)(1)(2)(3)
11、根据课本按要求默写。(4分)
①,青山独远归。(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②满坐宾客, ,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林嗣环《口技》)
①出自《木兰诗》的成语 “扑朔迷离” 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其原话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乡韵自多情 (12分)
(1)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看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2)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非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3)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4)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
那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5)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表达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6)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
(7)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成了豫剧、曲剧和越调。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
13.根据第(3)段内容,解释“拿堂”一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4.第(5)段写到了“戏曲琼浆的滋养”,从文中看,戏曲给人们的“滋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15.第(6)段讲述台湾老兵和在美国的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2分){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作文500}.
16从全文看,“乡韵自多情”的“情”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3分)
17.有人说,现在喜欢地方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因缺少年轻观众,地方戏正走向衰落。也有人说,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越办越红火,表明了地方戏仍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1分)
①……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8.给选段加一个小标题:2分)
19.“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它的作用是: (2分)
20.“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他”指代 。(2分)
13.第②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从触觉写的句子是“”。从嗅觉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结合上下文,第③段中的“自失”可以理解为,这种感受与“社戏”的关系如何?试说明。(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6题。(16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扶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0.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___(2)一抚尺而已。______ (3)虽人有百手 ....
(4)不能名其一处也 (5)几欲先走 (6)两股战战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什么情态?它是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3.结尾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4.选出下列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1)例句:不能名其一处( )。 .
A.莫名其妙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D. 举世闻名 ....
(2)群响毕绝( ) .
A.毕业典礼 B.锋芒毕露 C.话犹未毕 D.毕恭毕敬 ....
15.下面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2分)
A.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B.虽人有百手 ...
C.几欲先走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16.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得一组。( )(2分)
A.不能称前时之闻。 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 B.默叹,以为妙绝。群响毕绝。 ....
C.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稍宾客其父。 ......
作文30分 清风送香、月色朦胧,是沁人心脾的故乡美景;旋转、奔突、翻飞,是迸射着生命之魂的安塞腰鼓;飘逸、曼妙,是浸透着民族文化的印度舞蹈oooooo
生活中处处有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灿烂的文化艺术是一道风景,天真无邪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oooooo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为我们的生活
增添光彩。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定,题目自选,不少于600字以上
篇四:《2016年高考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作文讲评》
2016年高考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作文讲评
一、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老王来到一片树林,看到林木葱茏,芳草满地,他觉得这片树林很美。
老王来到边疆的一条河边,看到河流狂暴,河水混浊,河岸陡峭,他觉得这条河很美。 老王来到欧洲的城市,他看到雕像喷泉,石堡宫殿,他觉得这城市很美。
老王愈来愈老了,哪里也不去了,他看着旧时的照片,回忆往昔的岁月,觉得这一切都很美。
二、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材料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往我们需要对所给的材料进行演绎推理,才能提取论点,本次需要对材料进行归纳推理,方可提取论点。
设:
“老王来到一片树林,看到林木葱茏,芳草满地”为“S1”,“觉得这"很美”为“P” 则:
S2=老王来到边疆的一条河边,看到河流狂暴,河水混浊,河岸陡峭。(地)
S3=老王来到欧洲的城市,他看到雕像喷泉,石堡宫殿。(地)
S4=他看着旧时的照片,回忆往昔的岁月。(时)
依据“科学归纳法”公式:
S1是P;
S2是P;
S3是P;
"";
Sn是P.
(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它们与P之间有因果联系)
所以,所有S都是P.
可得:
老王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看到任何东西,都觉得这是很美的。
提升加工可得立意:
美就在身边
要善于发现美
美,就是一种感觉
三、美的理论
“美就在身边”——强调了美的客观性,“美,就是一种感觉”——强调了美的主观性。这些都涉及到美学的基本内容——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问题包括1,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2,作为美的来源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3,作为美的存在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
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包括三个方面,即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的,
以及为什么美。美的本质问题有时又等于“为什么美”的问题,也就是把美的本质问题理解为美的根源或来源问题。美学中所谓美的本质问题,主要是应该是指美的存在问题。美的本质问题主要指美的存在问题即美如何存在的问题,亦即审美活动中,美是存在于主体一方,还是存在于客体一方,亦或是存在于主客体的交流,统一的问题。美学史上,有关美的存在问题的回答,分别是有主观论,客观论,主客统一论三大基本派别。
一,关于客观论,在客观论看来,美就在物,它存在于客体之中,是客观对象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属性。客观论首先认定,对象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继而又强调美就是该客观对象固有的各种属性之一。美是事物本身就有的,即便没有人的意识,美仍然存在,而人的意识只能对它进行反映。
可以说,客观论是最能体现一般“常识”的观点,当人们信赖常识的时候,往往都支持这种观点。客观论的合理之处,在于它重视审美对象,强调美的对象性,认识到没有对象就没有美,美总是与特定对象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客观论混淆了美的客观性与对象的客观性,忽视和否定美的主观性一面,因而又总是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
二,主观论认为,美在心,即美是主体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或心理构造物。在美学史上,明确提出主观论观点的,是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
主观论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拒绝承认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单纯反映性和被动性,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认识到离开主体就不可能有美,美只有联系着特定的主体才存在。不过,主观论也有明显的片面性。当它把完美完全归到主体一边,把美看成主体的一种心理体验,从而否定美的对象性时,它实际上就把审美对象的存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把审美活动当成了一种封闭的主体内心活动。不符合审美现象的实际情况。
三主客统一论,按照主客统一的说法,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而在心物二者的统一之中。主客观统一论不等同于主客混淆论,也不是主客观的一种调和,而是超越主观论和客观论所形成的一种有关美的存在理论。主客观统一论克服了客观论和主观论的片面性,是一种更符合审美现象的实际情形理论倾向。因此,美学理所当然地应该把它作为解决美的本质问题的基本出路。但是主客观统一论还只是一个大理论方向,在它下面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抛弃前两种理论。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在强调美是主客观统一的基础上,还必须阐明这种“统一”的具体含义。
四、美的例文
感受生活的美
美,这是一个充满诱惹力的字眼,也令人陶醉,她让人浮丰收联翩,她甚至叫人一生追求,乐此不疲。然而,美在何处寻?
有人把美看作一位风采娇媚的仙子,她与人们若即若离。你寻她时难觅踪迹,你不在意时她却在你身边微笑。难道说,美真的是这般玄妙,这般难以捕捉吗?其实不然,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之所以时常感觉不到她,并不是因为生活中没有美,而是因为我们缺少发现,尤其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当我们摒弃功利,心定神凝,静观人生、生活的时候,美就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从四面八方向你跑来。这时你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会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律动,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可爱,会体验到美不胜收的真
正内涵。
美是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与我们主观意识碰撞后迸发出的火花,是一种不带功利色彩的愉快感觉。她让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趣味得以提升,情感得以宣泄,精神得以满足。但是,并非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体验到美,这就需要人们去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而慢慢地感悟出生活的美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美的是人本身。他不仅具有魅力无穷的形体,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与日俱增有一双创造美的巧手和感受美的心灵。他能按照美的规律、美的理想去塑造自己的社会生活,能走进大自然去领略造物主赐予的花木山水、飞禽走兽。
美说起来有些玄妙,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她却是实实在在,具体可感的,只要你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它们是那样地有意味,那样地富于魅力。有的人很愿意在业余时间炒几个菜,炒菜时先按菜谱投料、刀法和火候等去做,做好后一尝,口味不理想,以后再做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稍作修改,结果其色、香、味俱佳,于是乎很高兴。这就是一种乐趣,一种创造后的喜悦。
再有,闲假时有的人看看或者说者参与小朋友们做游戏。当他全身心地投入眼前的情境中去时,就会感到自己很愉快,好像年轻了许多,行动也灵巧了。这个现象是通过内模仿或直接参与使得自己心无旁鹜,尽情地享受自由、欢乐和蓬勃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今天的人们对服装和房间布置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