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站在鲁迅像前》
站在鲁迅像前
鲁迅被喻为“中国魂”,试问除了鲁迅,谁还可以担当起这几个字的份量。 鲁迅对国家的爱是深沉的,而对国家的恨也是咬牙切齿的。爱是爱它的丰饶,爱它的壮丽,恨是恨它的黑暗,恨它的麻木不仁。
把笔当做弓,把字当做箭,同样把敌人伤得血淋淋的只有鲁迅,只有鲁迅的笔才会有如此的杀伤力,才会如此的致命——
看鲁迅的散文,他把我们引领进入他的那个时代,他所有经历的一切,都愿意与我们一同分享。我们欢乐着他的欢乐,悲伤着他的悲伤。我们的魂逃脱了自己的本体,便如神游了一遍又一遍他所经历的一切,他回忆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就像这一切是我们所经历过的一样。
鲁迅并没有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虽小,但短小精扞的小说却也足以证明他高超的小说技巧,塑造了无数的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像。阿Q,狂人,祥林嫂哪一个人物不是给人以震憾,让人难以忘怀。而且,鲁迅的小说不仅仅给了人一个个故事,还饱含了思想的火花,忧国忧民的情绪永远笼罩全文,让我们的思想也为之触动。
关于鲁迅的诗歌成就,有人这样说“鲁迅虽然诗作不多,但每首都是诗中精品,有谁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能不让人钦佩?能不让人欣赏?那是一种怎样的用字化境,怎能不让人震憾?”
鲁迅,一代文豪,他用笔做武器,战斗了一生。那种酣畅淋漓的讽刺艺术是对人类语言的一大贡献;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又使他成为了“中国魂”。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三小学六年级:张恺怡
篇二:《作文素材——鲁迅专题》
走近鲁迅专题
一、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据说有一个日本人发表他自己对中国的一点看法,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鲁迅,一个是蒋介石,半个是毛泽东。”毛泽东听冯雪峰说完这段话后哈哈大笑,然后沉思着说:“这个日本人还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
林语堂: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 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 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
二、 鲁迅求学、读书。
(1)、求学:
1904年9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成绩在142人中排68名。1906年3月、4月间因深感改造国民性的必要退学,弃医从文。
1906年 六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独逸语学校研究文艺,搞翻译,跟章太炎先生学习《说文解字》等,与周作人编《域外小说集》两册,在东京和上海销售。因周作人在立都大学未毕业就跟羽太信子结婚,羽太家又很贫穷,为了贴补家里和二弟的费用,鲁迅回国工作。
鲁迅的买书和藏书
根据《鲁迅日记》逐年统计,24年间鲁迅总共收入12万多银圆,约合今人民币480万元。而其中耗资1万3千多银圆用来购置图书1万多册(幅),价值约合今人民币52万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耗资5千多银圆(合今人民币2万多元)专门用来买书。别人赠送的图书还不计在内。而且后十年所用书款,更多于前期。(笔者注:1912年一块银圆的实际购买力,约合今日人民币50多元;1926年一块银圆合今40多元;1936年一块银圆合今35元以上。这还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比例。有些经济学家提供的数值比这更高。本文采用一块银圆平均合今人民币40元的估算值。)
从1912年5月(鲁迅31岁)初到北京教育部工作,至1936年10月(鲁迅55岁)在上海病逝,这24个年头中,鲁迅收入的平均11.1%专门用来购置图书。可见读书、购书、写书、教书,是鲁迅一生始终不渝的最强烈最持久的嗜好。
图书,是鲁迅最珍惜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的不朽著作如《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参考了数量惊人的古籍文献,大半出于他精心搜集的藏书。他还利用藏书和借书编辑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他为了翻译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预先购置了大量参考书籍,甚至委托朋友们从欧洲、日本购买外文原版。纵观《鲁迅日记》24年的书帐,详细记载了他平生购置并保藏的9千6百多册书籍和6千9百多张古文物拓片,共1万6千5百件图书。
三、鲁迅的老师
在鲁迅先生众多的“先生”之中,他写过的,自认为对他影响很大的有三位:
第一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
《三味书屋》中提到鲁迅的老师寿镜吾,他是浙江绍兴覆盆桥人,学生都尊称他为寿老先生。这个“老”不但指年龄大,还包括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意思。 寿老先生于1929年7月30日以82岁高龄谢世。
第二位:《藤野先生》中的藤野严九郎先生。
藤野先生介绍:日本福井县人,出生于一医生家庭。1904年7月(鲁迅从仙台医专前几个月)升为教授。曾担任解剖学、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等课程。他为人正直、生活朴素,工作认真负责,对弱国学生无民族偏见,对鲁迅很关怀,受到鲁迅的尊敬。
第三位:《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先生。
四、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
五、鲁迅先生的几个特点
1、勤奋博学
夜吃辣椒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第一学期结束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鲁迅没有把奖章作为自我炫耀的标牌,却跑到鼓楼街把它卖了,用卖掉的钱买了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和一大串红辣椒。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那里没有吃辣椒之好,独鲁迅有辣椒之嗜?{作文站在鲁迅像前}.
非也。原来,鲁迅是用此物解困的。以后鲁迅每读书至夜深人静、天寒人困之时,就摘下一只辣椒来,分成几截,放进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嘘唏不已,只觉周身发暖,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
2、 关心青少年。
有一次,先生请几位朋友来家里吃饭。大家都边谈边吃,突然先生的儿子海婴突然说有碗菜坏了,客人们吃着没觉得味道有什么不对,只觉得是小孩子乱讲,没加理会。先生听了海婴的话后,马上将儿子吃剩下的那一筷子菜挟起来尝了尝,对大家说味道确实坏了。柳亚子听到这事儿,特地将它写进他的《我的儿童教育观》一文,文中这样评道:“你想,除了鲁迅先生,谁还能有这种尊崇儿童,爱护儿童的伟大呢?”可见先生对儿童的教育不是理论上说说就算了的,而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具体做到。
3、谦虚谨慎
鲁迅曾拒绝诺贝尔奖提名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
4、毛泽东称赞他的三种精神:
六、学过的鲁迅作品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同样,也表现了三味书屋生活的无趣。{作文站在鲁迅像前}.
2《社戏》
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美好的童年往事,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任命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主要讲鲁迅童年在家乡的趣事和家乡的民俗风情,反映了鲁迅对故乡的热爱,对美好童年的向往。
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篇文章,反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 4《故乡》
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
5、《风波》
小说描写了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展示出当时农村的真正面貌,揭示了封建帝制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在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统治之下,愚昧落后,缺乏民主主义觉悟。刻画了七斤、七斤嫂、赵七爷、八一嫂、九斤老太的形象。
《自嘲》诗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意思是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
俯首听命。
《自题小像》 寄意寒星茎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弃医从文”确立了他一生的奋斗目 标,其源概出于“我以我血荐轩辕”所表露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七、作文片段
1、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一个伟大的灵魂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停止思考,永远闭上了眼睛。然而——七十多年过去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时常出现在人们眼前,人们无时无刻不沐浴在他思想的光辉里,无时无刻不会感受到他的存在。
他一生战斗不息,以笔为枪,不倦的向旧势力发出挑战;他伏首甘为孺子牛,对青年人总是无私的呵护。人们诵读他的着作时时常感到惊悚,因为在作品里人物的身上经常发现自己的影子。它象皮鞭一样考问着人们的良知,“仿佛要榨出皮袍下藏着的小来”,教人惭愧,催人自新。
诗人臧克家赞美他“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广大的人民心里,他代表了民族魂!
2、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有无数的人因鲁迅的文章而彻底醒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依然拿起笔,坚定不移的写着,即使前方有无数的暴风雨,他也会说: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
3、(请摘抄《详解》九下第五单元提示):
八、结束语:
走近鲁迅,我们会慢慢理解:他的家族是怎样从小康堕入困顿的;了解他的亲情和爱情。 走近鲁迅,我们看到了:先生是一个多么勤奋刻苦的求学者。
走近鲁迅,我们受到有益的教育:他对恩师有着怎样的感恩和怀念。
走近鲁迅,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原来鲁迅先生是如此生动,如此丰富,如此多面的普通人。 走近鲁迅,我们从他的交际中真切的感到:他的确是一位爱憎分明的文学大师。 走近鲁迅,我们会再一次拜读先生的作品,重新感受其作品的博大精深。
走近鲁迅,我们就走进了一个精神和文化的殿堂!
篇三:《鲁迅素材—高考作文必备》
鲁迅素材—高考作文必备
鲁迅怎样面对流言?
鲁迅一生在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在宗法专制的旧中国,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流言诬陷诽谤,他始终巍然挺立,表现出大无畏的坚韧不屈的抗争精神。
不管流言谣诼怎样变化花样,鲁迅都坚持自己的应对原则:一是鄙视,不理不睬;二是适时反击,揭穿谰言。他早就指出:“‘流言’本是畜类的武器,鬼蜮虫或的手段,实在应该不信它。”(《并非闲话》)为着辟谣,他在写给众多友人的信里,反复地申明:我不管谣言;不写辩正信。他说:“上海之文坛消息家,好造谣言,倘使一一注意,正中其计,我是向来不睬的。”(《致窦隐夫(341101)》)“近来时被攻击,惯而安之,纵会诬我以可死之罪,亦不想置辩,而至今亦终未死,可见与此辈讲理,乃反而上当耳”。(《致郑振铎(340602)》)“对于谣言,我是不会懊恼的,如果懊恼,每月就懊恼几回,也未必活到现在了。倘有谣言,自己就懊恼,那就中了造谣者的计了。”(《致萧军(350729)》)“我现在得了妙法,是谣言不辩,诬蔑不洗,只管自己做事,而顺便中,则偶刺之。他们横竖就要消灭的。”(《致郑振铎(340621)》)鲁迅说过: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无根的谣言不可能持久,制造谣言者及其主子“横竖就要消灭的”。
鲁迅眼光犀利,看透造谣者的歹毒心肠,剖析他们的卑污心理,把他们的丑恶灵魂揭露出来。他指出:“谣言这东西,却确是造谣者本心所希望的事实,我们可以借此看看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无花的蔷薇之三》)他给友人写道:“我自寓沪以来,久为一班无聊文人造谣之资料,忽而开书店,忽而月收版税万余元,忽而得中央党部文学奖金,忽而收苏俄卢布,忽而往莫斯科,忽而被捕,而我自己,却全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其实这只是有些人希望我如此的幻想,据他们的小说作法,去年收了一年卢布,则今年应该被捕了,接着是枪毙。于是他们的文学便无敌了。”(《致荆有麟(310205)》)“对于我的许多谣言,其实大部分是所谓‘文学家’造的,有什么仇呢,至多不过是文章上的冲突,有些是一向毫无关系,他不过造着好玩,去年他们还称我为‘汉奸’,说我替日本做侦探。我骂他时,他们又说我器量小。”(《致萧军、萧红(341206)》)“他们不过是在‘文人’这一面旗子的掩护之下,建立着害人肥己的事实的一群‘商人与贼’的混血儿而已。”(《辩“文人无行”》)一语中的,揭露出造谣者的真实本质。
鲁迅指出:“谣言家是极无耻而且巧妙的,一到事实证明了他的话是撒谎时,他就躲下,另外又来一批。”(《我们不再受骗了》)谣言的泛滥与反复出现,证明了“其实,中国本来是撒谎国和造谣国的联邦”。(《通讯(致孙伏园)》)所以,乱造谣言,并不仅仅是造谣者个人的品性和道德问题,而是同中国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文化相关联的。剖析谣言,也可算是认识社会认识人性的一个特殊窗口。所以,鲁迅说:“我就是常看造谣专门杂志之一人,但看的并不是谣言,而是谣言作家的手段,看他怎样出奇的幻想,怎样别致的描写,怎样险恶的构陷,怎样躲闪的原形。”(《归厚》)从这里表明鲁迅的豁达乐观和自信!他的眼光富有穿透力,能够洞穿文人的心理和劣根性,从而识破中国黑暗社会及众生相。
鲁迅认为,谣言的流行和花样百出,有着历史继承性,是传统文人的劣根性的再现。他说:“造谣是中国社会上的常事。”(《启事》)他还指出,“造谣说谎诬陷中伤也都是中国的大宗国粹”(《寸铁》),“祖传的老谱”和“士君子的常经”。造谣者在谣言里加进了不同的时代政治内容,把鲁迅说成一会儿亲俄一会儿亲日。
鲁迅指出:“笑里可以存刀,自称酷爱和平的人民,也会有杀人不见血的武器,那就是造谣言,但一面害人,一面也害己。”(《谣言世家》)
伴随鲁迅一生的流言谣诼,其实是宗法专制的旧社会及统治势力对他的不断迫害,是摧残他身心的一种精神虐杀。不论是依附于统治者的文氓造谣诬蔑,还是同一营垒中散布的流言蜚语,所产生的反动效应却是一样的:戕害鲁迅的身心,损伤他的健康。鲁迅的母亲在{作文站在鲁迅像前}.
儿子逝世后说过:“大先生所以死得这么早,都是因为太劳苦,又好生气。他骂人虽然骂得很厉害,但是都是人家去惹他的。他在未写骂人的文章以前,自己已气得死去活来,所以实在是气极了才骂人的。”(转引自《鲁迅与他骂过的人》,房向东编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40页)鲁迅题诗:“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深刻而沉痛地抒写了备受流言伤害的悲愤心情。仅从现在留存的书信中,就有好几十封书信评说谣言,在辟谣的同时表明自己的严正态度:不管谣言如何猖獗,花样翻新,都毫不退让,绝不宽容。他多次向亲友申明:“然而我毫无退缩之意。”“我倒没有什么灰心,大抵消息一会,就仍然站起来”,(《致萧军(341206、350209)》)继续奋战,把犀利的笔锋刺向专制统治势力。
鲁迅在流言谣诼的不断困扰袭击下坚持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奋斗不息。但是,他的逝世并没有使谣言断绝。从他逝世后直到今天,仍有少数人,重拾历史诬蔑者的牙慧,重新包装,行销于世。这当然丝毫无损于鲁迅的伟大,却恰好暴露了他们自己阴暗卑劣的灵魂。各式流言绝不可能遮掩历史真相的。鲁迅毕生为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他那热爱人民、刚正不阿、坚韧不屈的崇高品格,永远辉耀人间。正如郁达夫的诗句所写:“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
鲁迅旧体诗: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作文站在鲁迅像前}.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名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7、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9、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0、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1、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 (鲁迅) (鲁迅) (鲁迅·悼杨铨)
12、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3、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4、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5、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6、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7、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8、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9、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20、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2、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3、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24、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5、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6、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7、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8、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9、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30、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31、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3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篇四:《2014作文审题15》
厦门一中2014届高三考场作文新题导写
班级 座号 姓名
作文题一
请以《说“人言可畏”》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往往是具体语境中的产物,需要具体分析,不能笼统看待,泛泛立论。要写好此题,也须具体分析,要对概念加以界定。
“人言可畏”通常指流言可怕,指那些不负责任、随意捏造、污蔑造谣的话有很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会让当事人颜面扫地,痛不欲生,那么,这些流言确实可怕,应该加以抵制和防范;当然,“人言”也可理解为批评性话语、反对者的声音,可以理解为群众的呼声和情绪,那么对这些言论不应感到可怕,而应严肃认真地倾听和对待。
其次,要有辩驳意识。比如,我们说流言杀人,谣言可怕,真的那么可怕吗?真的有那么大的杀伤力吗?其实说到底,可怕的是内心的放弃和动摇,面对流言忍气吞声,或者干脆以死证明清白,都不是明智的做法,真正需要的是在流言面前的奋力呐喊,是运用法律的武器迎头痛击,因为这不仅是为了自身的清白,更是为了社会的正气;
再次,需要选择具体分析的角度。一种现象的发生,总有其原因(条件)、背景和影响,所以,善不善于做原因分析,背景分析和功能分析,可以判定写作者具不具备理性说理的习惯和能力。比如,说流言可怕,其可怕不仅在于结果的伤人,更在于这流言背后所承载的人性的阴暗、人心的冷漠,法治环境的不健全,或者文化和历史沿袭的嫉贤妒能的病毒等,如果不能从这些角度将对象具体地展开,这样的文章怎能有思想的冲击力?
作文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满山都没有光,若是我提着灯走,也不过是照得三两步远;且要累得满山的昆虫都不安。若凑巧遇见长蛇也冲着火光走来,可又怎么办呢?再说,这一点的光可以把那照不着的地方越显得危险,越能使我害怕。在半途中,灯一熄灭,那就更不好办了。不如我空着手走,初时虽觉得有些妨碍,不多一会,什么都可以在幽暗中辨别一点。——许地山《暗途》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思路点拨】选段中出现的几个意象“灯、黑夜、暗途”等,其常规象征义容易形成定势,阻碍对语段的准确理解。如“灯”,其常规象征义是理想、信念、希望、光明、温暖“黑夜”其常规象征义是专制、冰冷、不幸、逆境、苦难因为这种理解,故而立意为:在黑夜中前行要有勇气;学会在逆境中适应;路暗而远,需上下求索;坚持行走,总能走出黑夜显然这些理解偏离了材料的内涵,属于不顾及材料的自由联想。
一个语段,应该整体理解,还原矛盾进行分析,不能只看其中的某些词,比如“灯”、“黑夜”、“心中的怕”等等。语段讲暗夜行路的经验:提灯行走,其作用有限,“不过照得三两步远”,反倒让人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空手无灯,因为没有挂碍,反倒能很快适应黑暗,走得轻松自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再追问中寻求解释,就可打开思考的大门。
其实是对灯的过分依赖,让人受到了束缚和限制,失去了自由感。因为任何形式的“灯”,不管它多么发达和完善,都有其局限性,唯有心灵才是无限的,超越了具体物质的羁绊,心灵才能彻底放飞。从矛盾关系中去理解语段,“灯”可以解读为对束缚心灵自由、窒息感性生命的具体物质性的象
征,是人对外物的依赖:诸如知识、理性、技术、金钱人生恰如暗夜行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物质性社会中坚守生命的本真,永葆感性生命的灵性与饱满?找回那些能够体现人之为人的创造力、想象力、思考力,那些源自内心深处的自由、幸福与快乐这是每一个生活在技术化与工具理性极度张扬的现代社会的人应该反思的。
作文题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出版《风险社会》以来,他所断言的那个社会似乎正以加速度来到我们的身边。他认为,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威胁的潜在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了,不可见的危险正在变得可见。贝克这样比较过去和今天:“阶级社会的推动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饿!风险社会的集体性格则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我怕!”
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曾让我们陷于惊恐,塑化剂风波、染色馒头风波、地沟油问题等食品安全事件一波一波冲击着我们的神经,“我怕”的情绪随时都会喷涌而出。我们如何面对这样一个“我怕”的时代呢?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作文题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次,作家歌德和音乐家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突然,对面来了国王的仪仗。贝多芬昂首挺胸,从国王的仪仗队面前挺身而过。歌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在仪仗队面前恭敬肃立。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思路点拨】贝多芬和歌德同为伟大人物,同时面对国王的仪仗。前者昂首挺胸而过,后者毕恭毕敬脱帽行礼。做贝多芬还是做歌德?这是我们看到材料后的第一疑问。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思考“国王的仪仗”意味着什么。如果它意味着世俗的权力,国王的傲慢凌人,贝多芬的做法当然要被肯定。如果国王的仪仗不仅代表权势,也代表着世俗的礼仪或者国家的尊严,歌德的做法也可以说是有礼貌有教养的体现。由此判断,做贝多芬还是做歌德,都有其价值。重点是思考做出这两种价值选择的理由及其现实意义,而不是简单站队、标签化地赞扬或批判。
立意角度参考
(一)保持灵魂的高贵,高扬精神的头颅。—
—生命的价值在于个体灵魂的高贵,应当超越对权力的追捧与思慕,就像贝多芬自己说的“贝多芬只有一个,国王有许多个”。
(二)桀骜不驯,蔑视权威并非现实人生的理性选择。——精神的高贵未必要通过现实世界的种种叛逆来表达。在鲁国做司寇的孔子,一个精神上的王者也选择了和一个世俗的帝王打交道。
(三) 恰如其分的礼貌与尊重是现实生活应该遵循的法则。—— 我们都将桀骜不驯视作向权威挑战的勇敢,却少有人能够始终保持恰如其分的礼貌。我们在对公共事件中的公权力进行批评时都不遗余力,却少有人能够冷静地想一想应该如何发言。
(四)傲慢与偏见需要时时警惕。——傲慢,偏见可能为贝多芬博来掌声,但这不是贝多芬的价值所在。在我们身边,挑战,蔑视权威的人不少,许多人热衷于说一些离经叛道的话,以期语惊四座。一个孩子在面对长辈时不屑一顾,一位专家在对一个公共事件的评论中对公权力口诛笔伐都是这样的行为。殊不知,这个孩子的行为可能没有充{作文站在鲁迅像前}.
分的理由,这位专家的评论也可能没有考虑公权力在公共事件中的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五)人生需要贝多芬的叛逆,也需要歌德的成熟圆融。——人生需要贝多芬式的叛逆,它将冲击既有的规则,避免高贵的灵魂匍匐在世俗的泥淖之中。但只有叛逆的人生则是危险的,人生还得在既有规则之中寻求突破,成熟的人不会横冲直撞地行事,生命不仅是表态,而是要用掷地有声的言行来表明自己的重剑无锋。
作文题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可怜的羊群对它们的头羊说:“只要你在前面带领我们,我们就永远有勇气跟随你。”可怜的头羊在心里想到:“只要你们跟在我的后面,我就永远不会没有带领你们的勇气。”
(尼采《曙光》)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思路点拨】尼采称这种现象为“帮派的勇敢”。羊群的勇气建立在头羊身上,而头羊的勇气则建立在后面的跟随者身上,双方的勇气是相对而有条件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带头者和跟随者,彼此相互需要和支撑。否则,难以构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无论哪一方的勇气,也都会丧失殆尽。作为作文材料,我们在观察头羊和羊群存在的矛盾现象,找到其矛盾的焦点“勇气”之后,提出问题:作为群体或个人,我们的勇气到底来自何处?作为群体,前行的勇气是否一定要寄望于头羊?作为前行者的勇气,是否一定要建立在有没有跟随者?这种现象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和启示?尼采是以隐喻的方式讲道理,在具体写作时应联系类似社会现象立意。
立意角度参考
(一)大众需要引领,需要前行者的光芒将照亮大众前行的道路。——个体逃避虚无,往往逃入
群体。蠕动于群体中的生命若无引领,则将陷入乌合之众的困境。必须有来自头羊的力量让群体坚定前行的勇气,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时代的先锋、前行者需要来自大众的支持。——走在最前,身后若无人追随,必然陷入孤单。而孤单的前行,必然一路苍凉。领导者的勇气更多是被领导者给予的。这便是鲁迅要作《呐喊》,慰藉那些前驱者的孤独,鼓动更多的人走近前行者的原因。
(三)大众不能简单寄望于别人的带领,盲从的勇气不值得提倡。——著名作家、捷克前总统哈维尔,在《无权者的力量》中说,普通公众,看似无权,相对领导者,他们是被领导者,但他们不是尼采笔下的“羊群”,只需要“头羊”在“前面带领”,就会“有勇气跟随”。他们的勇气,并不取决于带领者,而是体现在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带领,有着自主选择带领者的巨大勇气和力量。
(四)前行者的勇气来自对前行的坚定,而不是来自于身后跟随者的多寡。——如果前行者总是看看身后有无追随者,这说明他心虚。前行者走在
篇五:《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谈》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谈
师:同学们,再过二十多天,你们就将登上高考的舞台。上海高考从1985年开始自主命题至今二十多年了,假如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对二十年来的作文题目进行整理分析的话,会发现它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至1996年,高考作文都是命题作文;1997年上海作文题出现转折,开始提供材料作文,一直到2000年的春季高考的漫画作文,都属于材料作文;2000年的秋季高考给出一个话题,我们把这种作文形式称为话题作文;2006年又回到命题作文。综观上海近二十几年的高考作文,均以以上三种形式轮换。五一长假前,上海市各区县组织了两次模拟考试,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出了材料作文。阅卷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出现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审题和立意。习惯了话题作文的大家对材料作文感到陌生甚至无所适从,其实它就是“带着镣铐的跳舞”,我们必须在材料的“镣铐”下,跳“舞蹈”,那么如何才能跳出精彩的“舞蹈”呢?我认为首先要注意审题,怎样来进行审题呢?一个字“准”。下面我们结合材料来分析。(请生读材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