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咱的三国》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咱的三国?
2008-12-18 14:47:24 作者:atym_00参与:0人 评论:0条 大字体 中号字体 小字体 字体大小
日本的“三国文化”源自中国的“中学东渐”。而今天,日本的“三国”又西渡而来在浸染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心。观察日本的“三国”与中国的“三国”之不同,似乎让我们突然得到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文化、中国的历史观的某些清晰镜像。
民国时期,日本人绘制的后汉三国鼎立图。
1985年,日本枥木县足利市,这个昔日足利尊氏兄弟起兵并建立室町幕府的古风之地,35岁的襟川阳一,在他创立光荣株式会社(KOEI)的第8个年头,推出了一款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影响深远的游戏作品:《三国志》。
此前两年,以日本战国时期为背景的游戏《信长之野望》的推出,让万千日本游戏玩家为之疯狂,创办初期举步维艰的光荣公司也借此咸鱼翻身;而《三国志》的横空出世,更是风靡整个远东儒教传统世界,一举奠定了光荣公司的霸主地位。
此前11年,横山光辉的连环漫画《三国志》在日本推出,到2002年为止,这60卷的画册已经重印了70多次。再此前46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历史作家吉川英治的《三国志》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在日本掀起空前的一直延续至今的“三国”热。
《三国志》游戏的巨大成功,也许是襟川阳一没预料到的。这个自幼酷爱历史题材书籍,喜欢全神贯注在沙盘上模拟古代经典战役的年轻人,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在庆应大学商学部上学时,历史课上这家伙会随口背出任何中国历史上的纪元年号,而他的包里装得也几乎都是吉川英治、司马辽太郎这些人的书。电脑给了他一个施展自己兴趣的平台,游戏的历史背景是他喜欢的三国,而操作模式则是沙盘游戏的电子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大多数人都不能成真。襟川阳一却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梦想中蕴含着千万日本人的梦境,他又拥有了实现这种梦境的平台:电脑。
颠覆传统“三国”的游戏拥趸们
20多年来,《三国志》游戏从一代发展到十一代,越来越精美的人物肖像、画面、战斗场景、背景音乐,加上卫星描绘的中国地图,严谨考据的历史资料,这一切似乎都在佐证着它的成功绝非偶然。支撑着它发展壮大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由无数的襟川阳一这样的人组成。光荣《三国志》为这些对那个金戈铁马、英雄辈出的时代怀有虔诚之心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可以进入一个梦幻的天地,纵横天下、挥斥方遒。
《三国志》游戏的拥趸,遍布日本、韩国、中国的大陆和台湾。
在中国,网络上有很多光荣《三国志》的论坛,拥有百万会员的游侠论坛是其翘楚之一
——————————————————————————–
。仅从2006年7月至今,关于《三国志》游戏的帖子便高达近8万篇。帖子的内容,除了交流游戏的玩法之外,还包括大量关于三国这段历史本身的讨论、甚至争论,争论的焦点包括到底谁是三国最强武将、谁是三国最强军师等。而在文化气息更为浓厚的琅琊中华文化论坛的三国版块中,由游戏引发的关于三国历史的考证的帖子,其专业水准令人赞叹。 自小说《三国演义》以来,评书、戏曲、影视作品中正统的尊刘贬曹观念、戏说演义虚构成分,在论坛里都遭到了游戏迷们的无情抛弃。即使是那个“近似于妖”的诸葛孔明,也不乏拍砖之贴。而白脸贼曹操、小气鬼周瑜、三姓家奴吕布等一大批反派人物却得到了以往难以想象的正面评价,人气一个比一个高。
在这里,传统的历史教学体系变得苍白无力,传统的通俗文学也显得道貌岸然。在颠覆传统的同时,三国迷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却越来越趋近于真实。令人玩味的是,推动当今中国年轻人树立起一种反传统的鲜活的史观的,竟然是一款来自近邻日本的游戏。
游戏《三国志》:人人都是英雄
进入光荣《三国志》十一代的游戏界面,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副泼墨写意的中国山水画,背景音乐是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悠扬曲调。玩家可以从184年黄巾起义至225年南蛮作乱的七个剧本中选择,每个阶段的时间顺序、势力范围、人物年龄、重大事件均恪守史实。
选择剧本进入游戏后,一副大地图上,三国时期的城池、港口、山岳、河流、湖泊均排列其上,甚至包括万里长城。
而三国时期数百位人物悉数登场,不仅包括孙刘曹诸葛张关赵等耳熟能详的人物,还包括戏志才这样在《三国演义》中并未出现的重要谋士,以及黄月英(诸葛亮之妻)、吴国太、貂蝉、小乔等大批女性角色,甚至还包括《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有意思的是,每个人物的介绍,都分为两段:《三国演义》中的叙述和正史中的记载。
与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通俗文化不同,光荣《三国志》游戏中,对于人的评价,并不惟道统是瞻。它将每个人的能力量化为五项指标:统率力、武力、智力(即谋略)、政治力(即施政能力)、魅力。分数越高,该项能力越强,而在其复杂的游戏环节中可以因才施用。而游戏系统对每个人的打分,全凭其历史功绩。
统率力即我们所说的帅才,这项指标决定了战斗行军期间将领对于军队的控制能力,这项指标的top5分别是:魏国重臣、晋朝奠基人司马懿98,羽扇纶巾、赤壁大败曹军的周瑜97,夷陵之战大败刘备的陆逊96,日本人最推
——————————————————————————–
崇的“万能英雄”曹操96,武圣关羽95。
武力排名历来是争议最高的,其top5为:人中吕布100,猛将张飞98,关羽和锦马超并列第三:97,“一身是胆”的赵云和虎痴许褚并列第五:96.
智力排名top5:卧龙诸葛亮100,戏志才的继任者郭嘉98,被阎忠评为足以和张良、陈
平媲美的贾诩和凤雏庞统并列第三:97,周瑜和司马懿并列第五:96。
政治力排名top5:王佐之才荀彧98,“江东二张”之张昭97,发明“九品官人法”的陈群96,诸葛亮和“江东二张”的张纮并列第四:95,曹操94。{为什么喜欢三国演义}.
魅力值排名top5:善哭的刘皇叔99,太平道教主张角98,曹操96,东吴大帝孙权95,排名并列第五的是两位美女:曹植《洛神赋》中以宓妃指代的甄氏和正史记载中与吕布私通的董卓侍女原型貂蝉:94,而紧接着的是荀彧、周瑜和关羽:93,诸葛亮92。{为什么喜欢三国演义}.{为什么喜欢三国演义}.
这些数值是对每个人物的综合评判,而并无任何道德评判。对于人物的性格与行事风格、价值取向,日本人也有自己的分类。就性格而言,分为:胆小、冷静、刚胆、莽撞。就价值观而言,分为:霸道、王道、我道、割据、侠义、才干、王佐、出世、安全、隐遁。对于中国人最看重的道德评价,日本人将其轻描淡写为对汉室的态度:无视、普通、重视。
沿着这套体系下来,日本人的英雄观可见一斑:每个人都是英雄。而其对于三国的理解,与传统中国人的理解,有时有区别,有时甚至是大相径庭。
赤壁之战,黄盖假投降之名火烧曹营。
“三国”的“中学东渐”之旅
众所周知,日本的“三国文化”来自中国,那是“中学东渐”。
当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三国演义》)于元末明初问世时,三国的故事在中国大陆民间已经流传了近千年。但是故事有没有传到日本,此前没有纪录。日本真正第一个与中国的“三国”故事有关的作品,据邱岭与吴芳龄所著《三国演义在日本》一书所研究,是一部叫做《太平记》的作品。它的诞生,大约也相当于中国的元末明初时期。
《太平记》是讲述日本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小说,其中的作品卷二十,引述了三国故事,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讲,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死孔明走生仲达”结束。故事的主角,竟然不是刘备也不是曹操,而是诸葛亮。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但是在《太平记》中,诸葛亮的主要表现是“忠诚”与“仁义”。他对主人公刘备的鞠躬尽瘁,一直延续到他死后,还可吓退敌人,给蜀国做贡献。还有,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个人
《三国演义》真正进入日本,是在《三国演义》的嘉靖本问世167年后。其时正是中国刚刚完成明清交替,一批明朝遗民避居日本,带去大量中国书籍。而日本恰逢多年战乱结束,进入江户时代,对中国文化有了浓厚兴趣和需求。1689年——明亡之后40余年,《三国演义》的第一个日译本《通俗三国志》出版,译者署名“湖南文山”。
江户时代的日本,知识分子和上层武士是可以直接读汉语原文的,也就是说,其实他们可以看中文的《三国演义》。但庶民阶层却不行。所以说,湖南文山的这个《通俗三国志》,很大的意义是使“三国”在日本全社会各阶层中,尤其是中小学生中普及。不过,从那个时
候起,日本译家们已经在搞“编译”,按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开始对原著改编。120回的小说变成了50卷,每回末尾必有的说唱套话也都抹去,实现了由说唱故事到读本的转换。
吉川的“三国”
1991年,清华大学的青年教师刘晓峰东赴日本留学。当时日本人拍的大型动画片《三国演义》正当走红。他在片中看到,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刘备竟然还有个恋人跟他缠绵悱恻,“当时都看傻了,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看着都陌生的《三国演义》”,刘晓峰说。
动画片《三国演义》的脚本,源自吉川英治写的《三国志》。
吉川写的《三国志》,虽然还叫“三国”,但已经是重新创作了,在他的笔下,中国的“三国”,变成了日本的“三国”。用刘晓峰的话说,“三国”到了这一阶段,对日本人来说,已经不是外国文学,成了他们自己的文学。
吉川曾经当过每夕新闻社的记者。1923年东京大地震,报社倒闭,吉川干脆就当了自由作家,在各报刊上连载长篇小说。他的《三国志》是从1939年8月开始在《中外商业新报》上连载,一写便写了4年。刚刚写了半年的时候,出版社就开始出单行本,后来又不断以精装的全集本或便携的文库本等形式再版——当时正值中日战争,但却没有影响它在日本读者中的阅读热情,它更成为日本战后三国热的源头,后来日本的三国题材漫画、动画片、电子游戏等,大都从吉川的《三国志》中脱胎而出。
如果让中国人去读吉川的《三国志》,第一个惊讶,是他给刘备的身世加了那么多的细节故事,生生多出个人物——刘母。这是为写刘备的孝顺。他是在为母亲买茶的路上,遭遇“黄巾贼”的抢劫,幸亏有张飞相救。后来他们在一个庄上避难时,刘备就碰到了“白芙蓉女”,两人一见钟情。刘关张三结义之后,关、张二人还曾为“主公沉于女色”发过愁,幸亏后来刘备表示他虽“相恋是真心的,但岂可为一女子而丧大志""”
赤壁之战,诸葛孔明草船借箭。日本浮世绘。
中国的《三国演义》中,几乎没什么女性形象。吉川毕竟是位现代小说家,懂得爱情乃是现代读者不可或缺的一道主料,他开始为主人公们编织爱情故事。其实到了今天光荣的《三国志》游戏中,女将们更是一大片,而且虽说在“武力”上得分不高,但“政治力”和“智力”常常不差,俨然撑起小半边天。
吉川对《三国演义》做的另一个现代化改造,是以“科学”来破除“迷信”。比如诸葛亮借东风这件事,吉川以“孔明知道因大海潮流与南国气温的关系""故此他确信近期内必有东南风刮起”来解释,这倒与今天拍三国故事片或电视剧的中国导演们做的事异曲同工。
但吉川版《三国志》与中国《三国演义》最大的不同,是对曹操的处理。
上文已经谈到,在早年传进的三国故事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诸葛亮敬仰颇深。而吉川更是把“三国”看作是两大英雄的对决:曹操与诸葛亮。用吉川的话说:“人们对三国故事的真正兴趣,却无论如何都必须待曹操出场后才能真正开始""曹操起着一种引领全局的主
角作用。”也就是说,虽然当时中国群雄并起,但真正左右局面的,是曹操。但是,等诸葛亮登上故事舞台后,曹操被迫让位了。赤壁一战,使曹操再也无法实现他统一中国的宏愿,曹操让位给了这位来自襄阳郊外的一介青年布衣。“简而言之,三国故事始于曹操终于孔明,是这两大英雄争夺天下的故事。”
那么刘关张呢?他们还是主角。但却不是故事的核心主角了。他们还是正面形象,但却只是英雄群像中的一员。刘、关、张,分别代表着“仁”、“智”、“勇”。刘备的“仁”和张飞的“勇”,与中国人的印象基本相同,但关羽的“智”,会让中国人颇为诧异。对此,旅居日本的中国作家萨苏这样解释道:在日语中,“智”与“知”是同一个字。在这里的“智”,实际是强调关羽的儒者之智,博学有识,是说他的个人修养与品德。所以关羽在这里成了“夫子关羽”。
“不管怎么说,关羽在日本人心中不再是个神”,萨苏说。
这样的三国政治框架,当然会让中国人愕然。千百年来,三国故事以“尊刘贬曹”为主旋律,曹操是奸雄的形象,早已潜入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为什么喜欢三国演义}.
但在日本人那里,似乎没有“奸雄”这个概念。刘晓峰从日本的历史中来解释这件事:“日本人不会去计较一个
在日本人那里,曹操是和刘备、孙权一样的,争天下的英雄。不且如此,在吉川心目中,曹操还是个激情诗人。曹操是凭敏锐的感觉打仗,而不是严密的推理。故而胜则大胜,败则惨败,“胜败都是大手笔”,他在日常交往中,也“远比刘备坦率”。
在这里,曹操不是被嵌到政治道德的大框架中成为篡夺汉朝天下的奸贼,而是一个站在群雄争霸历史舞台上的豪杰人物,也就是说,他不是政治道义的符号,而是一个性格奔放的个人。他所做的一切,只代表他自己,不代表一种政治或道德模板。
而在中国人的历史观中,历史都是带有正负评介的。你或是名垂青史,或是遗臭万年。所以,陈寿的《三国志》,最后会变成罗贯中的扬刘贬曹的《三国演义》。对于这一点,刘晓峰有他的见解:与许多国家不同,看起来中国人是没有宗教的。但是中国人有一种类似宗教的追求,那就是对名垂青史的追求,即通过历史,获得永恒。在这里,历史就不是在单纯地记录事件了,是在用道德的框架来评价的历史,要做出判断,谁是好,谁是坏。
“但是,这样一套东西,换到另一个国家的时候,框架就变了,日本人是从文学的角度,而不是思想、从政治概念上来接受三国故事的。”刘晓峰认为。
“同文同种”的错觉
日本人对于三国的执着热情与认真,简直近乎自虐。至今,他们仍会写出无数本书来,考查三国里的史实,三国里的谜团,收集三国名言,绘制三国地图,编制三国大词典。有一个日本职员,就是因为喜欢三国,利用假期到中国来考察三国故地,已经坚持了20多年。至今,到网上搜索,关于三国的购书网页有30多页,每页都包含十几本书。仅就三国人物评价而言,在光荣公司做三国的电脑游戏的同时,日本一家“新人物往来社”推出《三国英雄资料编》,对169个三国人物的统率能力、决断能力等8个方面进行打分,买了书的人都
篇二:《我喜欢《三国演义》》
我最喜欢的《三国演义》
我喜欢的书有《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主要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王朝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讲的是在东汉末年,董卓、孙权、曹操等纷纷造反,而刘备起兵兴复汉室,于是许多军阀打了起来,结果只剩刘备、孙权、曹操建立蜀、吴和魏。最后蜀、吴被灭,魏也被司马家族夺位,建立了晋朝。
我喜欢小说里面的张飞、刘备、关羽、诸葛亮等历史人物;也非常喜欢桃园三结义、连环计、刘备做新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历史故事。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诸葛亮。
当我读到诸葛亮草船借箭,智退司马懿,奇造木牛流马等奇招的时候,我感受到孔明的那种迎难而进、善于思考的精神。这些恰好是我的缺点,每当我在做作业时,一旦遇到难一些的题目,就只会逃避,不去思考,只会把它们抛到脑后,之后就把它忘到九宵云外去了。但老师一点拨,我却是能够完成的。其实我并不笨呀!那是因为我存在畏难思想,有了依赖思想,总想得到现成的,从这里我觉得我应该向诸
葛亮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和正治家学习,学习迎难而进、善于思考的精神,让自己尽量做到十全十美。
诸葛亮曾说过一句名言,“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这句话,不但能给国家军队启发,还能给我这个小学生启发。我考试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从不从从容容。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感受到做什么事,都应该有事前准备,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令自己把事情弄砸了。比如像我们写文章一样,在还没有下笔之前,就得先把这个文章先写在心里,让自己先心有成竹,然后再下笔,这样就可以写好了。
《三国演义》这本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不仅告诉了我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作者更是把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高潮起伏而具有连续性,不会枯燥无味,让人深陷其中,每一次阅读者都有不同的感受,真是让我百读不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啊,《三国演义》不正如诗中写的,一会儿气贯长虹,一会儿情义缠绵,一会轰轰烈烈,一会儿略带几分伤感。但是,“一壶浊酒喜相逢”。在茫茫书海中,我与《三国演义》相知,何尝不是人生的一大喜事!
篇三:《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
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
甘肃省通渭县文庙街小学六(1)班 刘智文
指导教师 王淑彬
走进书海,我会抛却一切烦恼,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在书这个浩瀚海洋里我自由地翱翔,它就像我的亲朋挚友,是它打开了我的心扉。
打小我就爱读书,每当拿起一本好书就爱不释手,恨不得一下子就看完。有一天,朋友介绍说《三国演义》不错,于是,我就和同学处借了《三国演义》,偷偷读了起来。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立刻被他那封面上栩栩如生的三个人物所吸引,一个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刘备;一人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如雷,势如奔马”的张飞;还有一个是“身高八尺,长须飘飘,红枣脸”的关羽。他们长得如此威风,真是英雄啊!
后来,我攒了钱,买了《三国演义》,一遍又一遍地看,细细地咀嚼着里面的文章。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四周静悄悄的,整个城市都被 “静”包裹得严严实实,我拿起《三国演义》津津有味在读了起来,深深在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妈妈按了好几次门铃,我都没听见,后来等到几篇看完后,这才听见门铃在响,于是就奔去门口,赶快开门,但是还是挨了骂。
一次读得出了神,竞忘了吃饭,妈妈喊了好几次我都没听见,她就气冲冲在冲进我的卧室,揪着我的耳朵大声喊道:“还不来吃饭,菜都凉了!”我可禁不住她这般骂,垂头丧气的走进餐厅,可是心里却想着《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久久不能安心。
一个凄凉的夜晚,天空漆黑漆黑的,没有一丝光芒,真是可怕极了!月亮姐姐也带着面纱轻盈在飞走了,星星也躲了起来。吃过晚饭,已近10时,妈妈关心在说:“赶紧睡,小心着凉了。”我漫不经心在回答道 :“噢,知道了。”于是我就装作睡觉的样子,等到妈妈离开后,我又小心在拿出自己心爱在《三国演义》来看,没想到这一看就是三个钟头。妈妈起来上厕所,她看见我房里灯还亮着,于是就悄悄地推门而入,当我还沉醉在书海之中的时候,突然觉得头上一阵剧痛,我缓缓抬起头来,看见一张狰狞的面孔,我吓得赶紧放下书,钻进了被窝,头都不敢露出来,想着自己亲爱的《三国演义》,心里暗暗悲叹道:“再见了,我亲爱的书,明天再看你。”
每当读《三国演义》的时候,里面的故事时日让我喜,时日让我忧。
当读到刘备过世后,我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身体好像被雷劈了一般,站都站不稳。我号啕大哭,而且好几天都没精神,做题总是马马虎虎的。当读到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
敌人以后,我沮丧的心情得到了一点安慰,他用计谋骗过了司马懿,我不由在发出感叹:“真是好智谋者也!”
三国争霸,群雄追鹿,斗志斗勇,豪杰义士,聪明智慧,阴险狡诈。《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历史的巅峰之作,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篇四:《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
我国的四大名着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在这四大名着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了。这个作品描述的那个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许多人物身上的珍贵品质,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反复读了几遍三国演义后,我深有感触:三国演义通过许许多多的大小战争突出了东汉末年时期地位的重要,只要兵不强城不固,就有可能立即被其他国家占领自己的城池。
《三国演义》描述了众多英雄豪杰,可谓是文武奇才聚集,其中最耀眼的便是《三国演义》描述了众多英雄豪杰,可谓是群星璀璨,其中最耀眼的便是诸葛亮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文学家与政治家。他自幼十分聪明、博览群书、心怀大志,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胸怀经天纬地之治国韬略。真所谓是呼风唤雨,所不能啊。诸葛亮在三国鼎立时有一计十分着名,那便是流至今的空城计。
它讲的是:有一次,魏国得到消息,得知蜀国的战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士兵,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军队前去攻打。蜀国得到魏国的军队正迅速向西城赶来的情报后,从国王到士兵都非常紧张。以一万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蜀国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一个老头在城门前扫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架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音乐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却弹起了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滑的将军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因此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他的军队撤退。成千上万的魏军迅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没有用一兵一卒就得以保全。这就是诸葛亮有名的空城计。
另外我还喜欢赵子龙单骑救主这个小故事,它讲的是: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护卫刘备家小的赵子龙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子龙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糜夫人说:见到将军阿斗有救了,我死而无恨!说完,趁赵子龙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向这边杀来,赵子龙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曹将杀来,战三回合,被赵云杀死。没走多远,又碰上曹将张镉,战十余回合,赵子龙夺路而走,不料连人带马落入陷阱。张镉挺枪来刺,忽然赵子龙的马平空一路,跳出陷阱,张镉吓得一个劲后退。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子龙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赵子龙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今天我给你们讲述了聪明过人的诸葛亮和武艺出众的赵子龙。他们这两个人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大家的学习。
篇五:《我喜欢和不喜欢的《三国演义》人物》
我喜欢和不喜欢的《三国演义》人物
我读了小说《三国演义》,读了一遍。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三国演义》动画片,看了好多遍。这里,我就要说说我喜欢的人物和我不喜欢的人物。我每个说5个吧。
我喜欢赵云,因为他一个人能打过十万大军。还有马超,因为他英勇无比。还有刘备,因为他有很多大将。还有关羽,因为他很勇敢。还有张飞,因为他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
我不喜欢的有吕布,因为他杀了自己的两个干爹。还有姜维,因为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大事完成不了任务,就自杀了。还有张飞,很喜欢喝酒,但喝完就打士兵。还有刘备,因为他只管自己的人,不管别人的人。还有关羽,因为他瞧不起别人。
二年级:刘睿
篇六:《我最喜欢的经典作《三国演义》》
我 最 喜 欢 的 经 典 作 品
———《三国演义》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城小学四年级(5)班 刘明川 743000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拥有一本好书就等于拥有一位好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本自己所喜爱的书。这本书,也许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真谛;也许给了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也许给了我们悠闲时无限的乐趣······总之,从古到今,书都是人们的充电器。它不但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展知识面,而且可以指导我们在生活中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
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是《三国演义》。我认识它,是个偶然的机会。一天课间,我的几个伙伴在高谈阔论,我过去一听,原来正在说“三国”,我听着听着,入了迷。放学我一回到家,就拿出妈妈给我借的一套《三国演义连环画》,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我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紧张;一会儿惋惜。故事情节使我如醉如痴,竟然妈妈叫我吃饭连喊了好几声也不知道。
第二天,我对着伙伴们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讲完,我感觉无比的自豪。可不一会儿,我就落入了尴尬的局面。
“你知道罗贯中吗?”伙伴们问道。
“罗贯中?他是谁?”
“哼,亏你枉读了《三国演义》,竟连罗贯中也不知道!”伙伴们嘲笑了我。这使我感到很羞愧,认识到自己做事太浮躁。从此,我认真地研究起了“三国”。
现在,说起“三国”,从“桃园三结义”到“三国归晋”,我可以说是一点儿也不含糊,好多人物形象时时在我脑海中萦绕。
在《三国演义》中,突出了刘备的“仁”:他厚待百姓;不在刘表病危的时候顺手牵羊,夺走荆州;甚至陶谦让了三次才接管徐州,这不是很宽厚仁义吗?突出了关羽的“义”:他“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不是很有义气吗? 突出了诸葛亮的“智”:他“舌战群儒”、设计“木牛流马”、导演“空城计”,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堪称“帅哥”的赵子龙,浑身是胆,当阳长坂一战,威风凛凛;一代“枭雄”曹操,一语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道破了他处事奸诈、残忍、多疑;“嫉贤妒能”的周瑜,少年时代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虽用兵如神,但太过阴险······《三国演义》把近200人的不同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从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得知历史和做人的智慧。
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学海洋中,《三国演义》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它让我快乐;是它让我自信;是它让我体会到人间的美丽。它必将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光芒,并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评语】
文中对“书的好处”说的“透”; “结识三国的过程”描述说的“实”;“人物形象”的展现说的“精”;“文后结尾”说的“妙”。同时,文章结构合理、中心明确、过渡自然、首尾呼应、极具感染力。可见小作者有良好的写作功底,希望以后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指导老师:马霞
篇七:《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
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曹操
09涉外2班
摘要:曹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被称为“奸绝”他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现,作者就通过许劭的口吻评论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演义》通过一系列事实,也就是从政治、处世、用人以及军事斗争等多个层面出色的塑造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和本质。但是在我看来“三国”中的曹操却是一个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使最终获得完全的“优越感”的人物。
关键词:曹操,难以捉摸,尊重朝廷,大公无私,文学成就
曹操是汉魏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诗人,他一生李杪柔 09202219 虽并未称帝,但他在汉末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可以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千古帝皇同列,但是曹操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贬多于褒。肯定他的,说:胸怀大志、唯才是举、平定北方、登高必赋、文武兼备、御军三十余年,自著兵书十万余字是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否定他的,说他“名托汉相,实为汉贼”是个善于玩弄权术、残忍嗜杀的“奸雄”尤其在民间,更将曹操作为“奸诈”,“虚伪”的代名词。但我眼中的曹操却是另外的一个人,他做事严谨,不拘小节,雄才大略,是一个男子汉。 读过“三国”的人,一提起“奸雄”谁都知道是曹操。在作品的第一回,小说中的曹操一出现就开始表现出“奸”的一面。许邵就称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谓一语中的。曹操的奸恶,最为显著的表现是他在误杀吕伯奢一家八口后,竟仍昧着良心将吕伯奢也杀了。而吕伯奢是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可叹他尚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的灵魂就归那世去了。此时曹操非但没有悔意,还大
言不惭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最能体现他的奸恶。但是这只是我们从表面上看到的事实,如果我们有仔细的去了解曹操就不会这样认为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是被当时一位名叫曹腾的位高权重的宦官所收养的,曹操虽然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还是会有许许多多自卑和不安全感,所以他信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使得他变得极为残忍,而且经常猜疑别人,行为复杂多变,令人难以捉摸。那天晚上杀吕伯奢一家是出于恐惧和猜疑。我们如果跟曹操换位思考一下,就会觉得他情有可原,而且还有那么一点可怜。
至于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欺君罔上,窃国谋逆的奸诈小人,是汉朝的篡谋者,我个人对这个观点不予苟同,而且认为这对曹操不公平。这话从何说起呢?在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康时代,东汉朝廷已经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刻玺,袁绍欲立新帝的乱世中,曹操并没有上述人物的所作所为,保持了对朝廷的尊重。后来有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曹操拒绝了他们,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向西。”翻译过来就是:你们可以去听那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还有在李催等人祸乱长安时,献帝一行人狼狈地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主动去迎接汉献帝的人。从这些事例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他对朝廷的尊重。
都说乱世中出英雄,虽然在汉末三国这个乱世中涌现出了不少英雄,然而各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却不多,曹操就是这两者都做得非常的人。在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人民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曹操就在这时候实行了屯田制,屯田制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这个制度的实行在短时间内把许多地方变成了“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欣欣向荣。同时曹操还修筑了水利工程,它们也卓有成效。例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
曹操是一个虚假伪善,奸诈狡猾的人,这是不少人所持的观点,我在这点上也不是那么的认同。因为他在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规定了自己;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