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鼓舞人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何才能实现?当然要经过艰苦奋斗。这种奋斗,仅仅依靠我们党自身是断然不行的,还需要我们党发扬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和依靠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难以发展壮大;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已经取得的成绩也难以保持;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我们党的事业步步向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建共享的事业。在共同奋斗中,一方面要靠党员、干部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要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缺一不可。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可以说, 1
这抓住了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基因,始终保持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法宝,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而且改革开放越深入就越要强调。偏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丢掉了党的优良作风,党就会迷失方向、迷失自我。只有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优良作风,我们党才能永远正气充盈、永葆生机,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其聪明才智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旦被激发调动起来,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只要我们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奋发有为的党加上努力拼搏的人民,什么事都难不倒、压不垮、吓不怕,“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2
篇二:《关于“两个一百年”,习总是这样说的》
关于“两个一百年”,习总是这样说的
【1】
习近平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
——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13年10月24日至25日,北京)
【2】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3月27日,巴黎)
【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说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北京)
【4】
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北京)
【5】
当今时代,中国正在发展,中国正在改革,中国正在前进。我们确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各国人民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2014年5月15日,北京)
【6】
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这个伟大进程中,广大海外侨胞一定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强调(2014年6月6日)
【7】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一目标,既是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也把每个人、每个家庭、各方面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结合起来了。发展是硬道理,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立足国情,根据条件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推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强调(2014年7月8日,北京)
【8】
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加快推进改革,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加快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14年7月29日,北京)
【9】
同时,我们也十分清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发展还不平衡的国家来说并非易事,可以说任重而道远,需要继续长期艰苦奋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有一个良好周边环境。家门口太平,我们才能安心、踏实办好自己的事情。
——习近平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发表重要演讲(2014年8月22日,乌兰巴托)
【10】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北京)
【11】
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北京){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
【12】
习近平最后表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希望广大老同志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继续以身作则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在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强调(2014年11月26日,北京)
【13】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
篇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在国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在这个科学理论体系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凝结着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创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和实践,都紧紧围绕着实现这个崇高奋斗目标精进展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学习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这些重要内容,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贯通结合,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
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始终坚持不懈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统一思想行动、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进一步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事业新局面,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突出整体性、系统性要求,着力在全面准确理解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把握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上下功夫。要紧密联系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程,系统学习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要突出理想信念这个灵魂,补钙壮骨、立根固本,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注重掌握讲话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包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鲜明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坚持实事求是,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紧密联系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实际,引导人们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切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央宣传部对2014年6月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一书内容作了增补和丰富。增补和丰富后的《读本》框架结构,是基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设计的,全书主要观点和论述忠实于讲话原文、原著、原理,可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辅助材料。
篇四:《中国梦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性规划》
中国梦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性规划
——学习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朱月龙
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10月29日胜利闭幕了,这是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后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展示了远景规划。待明年三月份的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会使其变为国家的意志。《建议》于11月3日全文公布后,在我国全社会乃至国际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为未来五年的“规划图”和“施工图”,它必然将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所以,在当前和更长远的时间里学习和领会它的基本精神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诸多亮点和看点。
自从1953年开始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到今天已接近完成了十二个五年计划。不过在名称上有计划和规划的改变,从2010年5月21起,国务院将五年计划更名为五年规划,当时的解释是规划更具长远性、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概括性和鼓动性,但无论名称发生怎样的变化,其性质、目的等方面是完全一致的。每一个计划或规划的完成,都使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推动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全国上下都会欢欣鼓舞。此次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的出台,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从其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深刻内涵看都具有诸多亮点和看点。
(一) 十三五规划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从国际国内的大趋势来看,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发展环境、条件、要求、任务等都发生了变化,更与众不同的是它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上。为了实现中国梦,我国确定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前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前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三五规划正处于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节点上。第一、未来五年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最后冲刺在这五年,决胜在这五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将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在这五年。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中国梦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一方面她要确保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另一方面又要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基础。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必须要开好局,起好步。所以实现十三五规划比任何时期都更为紧迫,加重要。人们注意到,在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详尽的说明。按照惯例,一般由国务院总理对《建议(讨论稿)》进行说明的,由总书记作说明尚属首次,这就更凸显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十三五规划重大意义的看重程度。
(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领十三五规划。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三五”规划将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阅读公报全文可以看出,“新常态”贯穿“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全部内容当中。公报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重要论述。他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经济作出的重要战略判断。”何为“新常态”?“新”意味着不同以往,“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从速度层面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二是从结构层面看,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落后生产力不断萎缩、退出,
既涌现一系列新的增长点。三是从动力层面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四是从风险层面看,今后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经济发展不可能要求确定在一个具体的点上,经济运行需保持在合理的区间是合乎事物发展的常理的。“新常态”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经济战略的高度,势必对中国未来宏观政策的选择具有方向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会议强调,“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三)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坚持的原则。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283个字)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三是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四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五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
(四)十三五规划的五大理念。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7月2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时,这样强调了发展理念的极端重要性:“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同时要求“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紧紧扣住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五大命脉。创新是核心,是发展的动力所在,要获得
发展新动力就必须按下全面创新这个按钮。协调是关键,是补齐短板、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所在。绿色是基础,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粗放发展的老路,绿色化的新型发展才是出路。开放是保障,我国经济既是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就要打好开放型经济这手牌,为我国发展增续更多动力、提供更多支持。共享是根本,人民没有获得,发展得再好有什么用?让人民共建共享,才能汇聚13亿人民的磅礴之力。由是观之,这五大理念,委实关涉发展的五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是对传统发展思路、模式的全面革新、升级,既缺一不可,又互为倚重。
(五)十三五规划的三大指针。
今年5、6、7三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浙江、贵州、吉林考察期间,曾连续召开三场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梳理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不难看出在五大理念下“十三五”发展的重要指针。一是发展要有新境界。因为“十三五”规划之于今日中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阶段的“收官”性规划,也是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布局的“奠基”性规划,关乎我们党对人民、对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能否如期兑现,所以,“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也必然成为“发展”这个时代命题的题中之义。新境界如何开拓?在贵州座谈会上总书记讲了4个“深刻把握”——深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向新态势,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新任务,深刻把握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就是说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突出前瞻性和引领性、既勾勒蓝图又要绘制施工图等等。二是发展将有新理念。如前所述,7月2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了发展理念问题,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路、领航。未来中国,要秉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从总书记3次座谈讲话中,可以窥见一斑。在浙江座谈时,习近平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在吉林座谈时,习近平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贵州座谈时,习近平表示,要努力补齐短板,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总之都突出强调了一个问题,即人民的主体地位。 三是发展须有新路径。提出发展新路径,是开辟发展新境界和发展理念转变的逻辑必然。从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看出,勾勒出未来中国发展的基本路径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其基本特征就是体现发展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而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
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这面旗帜,决定着发展的总路径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两个百年: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邓小平关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大战略的逻辑展开。处于承前启后关键阶段的“十三五”规划,必然要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三期叠加:当前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的政策消化期。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和办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
四个全面:“十三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势必要体现战略布局与发展问题的逻辑关系: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发展的领导力量——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下制定的五年规划,一定会凸显发展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回答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课题。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
大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十三五”规划同样也是在这一总布局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可以想见,发展方式转变必然与“五位一体”相衔接。
(六)全会的一个重要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为 什么放开二胎?
(一)人口红利消失
(二)老龄化加速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人口管理最终是为了让民众生活得更好、公民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生育权是与生命健康权、人格独立权并列的公民主要权利之一。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今,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人们对生育权几乎都有“应允尊重”的共识。对此专家们认为只放开“单独”、“双独”家庭生育二胎有失公平,因为生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不应贴上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的标签区别对待,该政策对想生育二胎的非独生子女不公平。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1月写入新修改的《宪法》。30多年后,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所以,两次中央全会先后对生育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人们担心这会不会带来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数量的剧烈反弹,多位专家认为,该政策仅能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诸如老龄化等问题起到缓解作用,预计最快在2026年才能显现,并不会带来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数量的剧烈反弹。在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头几年,出生人数会反弹,但幅度有限。
政策已出,但是落地还需要时间,全面落实该政策还需等待各地人大修改地方的法律之后,方可最终落地。所以,湖南“抢跑”全面二孩数日后被叫停。十八届五中全会大幕刚落下,10月30日,湖南省卫计委表示,在中央五中全会公报公布后到湖南省正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前,不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不作实质性处理。湖南省卫计委党组书记詹鸣表示,湖南正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需经过相应法律程序,实施时间以省人大常委会决定的时间为准。努力做好相关政策衔接工作,积极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尽早在湖南依法、稳妥、扎实、有序地实施。
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 中国目前的贫困线是2011年确定的,农村(人均纯收入)贫困标准为2300元,这比2010的1274元贫困标准提高了80%。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8200万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经过此次大幅上调,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与世界银行的名义国际贫困标准线的距离为史上最近。国际贫困标准1.9美元。
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确定的目标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皆简称《建议》)稿分三大板块、八个部分,22143个字。它包含着鲜明的时代主题、深刻的思想内涵、明确的发展目标,绘制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新图景,从国家治理体系到基础制度建设、从经济到民生,承诺要在十个领域取得明显突破,即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
(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建议》提出: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时,特别重点提到说,建议稿提出今后5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主要考虑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习近平说。对于中高速增长问题,人们敏感地注意到了“破7”这个字眼,过去30多年快速增长积累的风险的凸显和释放,以及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等基本面的悄然变换,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国际上经济恢复乏力,中国经济明显出现了下行压力增大的特征,种种因素决定了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状态。就如冲浪,冲到一个高峰不可能始终处在这个峰顶上,必然通过回落进入平缓期。另外,把经济发展确定在一个具体的百分点上也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对此,李克强解释说,我们从来未讲要死守某一个点位,而是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区间”。他在中央党校就当前经济形势和重点工作作报告时指出,今年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6.9%,这就是运行在合理区间。谈及2020年GDP的目标,他指出,我们不会片面追求GDP,但没有一定的速度就难以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各方的“高度关注”,习近平的态度很明确。在访英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说只能加速、不能减速,这不符合经济规律”。但“要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和办法”,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
不强调速度,那决策层强调什么?质量和效益。专家解释说,“十三五”期间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GDP。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过去粗放经营、唯GDP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都将逐步解决。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未来十三五规划的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即将从书本和文件里,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五年后的全面小康社会到底啥样?习近平这样回答:1、人均收入翻一番。中共十八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发展蓝图,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改变了中共十六大“建设小康社会的”的提法,把“建设”改变为“建成”,虽有一字之差,可意义不同,内涵深远,从字义上看,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使人感觉比较遥远和具有不确定性,而建成使目标性变得具体、明确,使总体小康一步步成为现实。从政治意义上看,从“建设”到“建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庄严承诺,预示着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接力的最新赛道上,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将为“中国故事”写下最新的辉煌篇章。13亿人的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壮丽美景,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建设决心、对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坚定信念。2、人民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早在十八大闭幕的时刻,习近平在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就说到,人民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月20日政治局会议也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3、不能有人掉队。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时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这就是说,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掉帽子,这就意味着未来五年平均每个月完成110万以上的人口脱贫。与发达地区一同奔向小康。尤其不能忘记的是,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工作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
篇五:《两个百年目标和三个自信》
两个百年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个自信: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
这一表述,为我们准确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过去、开辟未来,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理论自信源自于理论形成、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制度自信源自于制度确立、制度创新和制度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加强自信!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的发展进步、伟大成就,让我们增强了这种自信。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始终以高度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把握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勇于实践、敢于变革、善于创新,不懈探索和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始终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