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第一篇 阿米巴管理模式误导
《2015班级管理理念》
第1论大学班级管理新理念
大学班级管理新思路是在当通用的固定班委,班长,团支书,副班长,生活、学习、组织等委员失去大量积极主动工作下。本思路的提出可能早就有了试用的地方和学院,但是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个新思路下面我们就一起简单分析一下。新思路简单说就以一种传达和管理相容的新思路,以宿舍为单元,班级为整体下的新管理模式——宿舍长负责制和班长主任制。
首先固定的班委样式和新思路的对比。固定班委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对立和容易让身心未成熟的学生形成;官僚作风”认为班委可以一手遮天可以享受特殊待遇。而新思路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民主和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具体分析。以宿舍长负责并不是撤销班长这个领头羊,而是更好的传达班长的通知让每一个宿舍每一个同学更好的掌握信息。因为在大学掌握的信息越多越有优势。班级越有认同感。
其次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新思路的具体布置。一、为了解决大多班委不作为的表现可以废除委员制度改为宿舍制度这样选拔高素质的宿舍长就是基础,二、保留三个主要职务班长,团支书,副班长形成留一个管理层形成对辅导员直接沟通的主任班委,三、宿舍长对班长负责成为每个宿舍的管理员,从而可以解决班委荣多的局面,班长在的宿舍可以兼任宿舍长,这样在一定比例上就减少了管理人员,四、辅导员可以直接找班长和团支书安排班级和团委的工作而不必眉毛胡子一把抓,从而提高效率(www.suibi8.com)。五、民主表决宿舍长让宿舍长更加亲近学生,从宿舍长里选出三个主任委员从而明确领导。
第三,新思路的作用:一、提高信息传达的高效率,二、保证了宿舍矛盾的及时解决不会轻易产生流血或者不愉快的冲突,三、对辅导员负责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量,从而也锻炼了基层学生,四、让学生心服口服做到民主与集中更好的管理班级,五、明确传达机制,不让学生产生官僚作风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
第四,新思路的不成熟,新思路要就学生管理者素质一定要硬,必须做到民主服人。也要做到集中不乱。所以新思路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小范围运用比如着重运用宿舍长的信息传达义务,这样做到了服务的全面性。从而激励大家努力工作。
总之新思路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思路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路只好以这我的班级管理理念
班集体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班主任不是班集管理的主体,只是班集管理的主导者和引领者,这就要求班主任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完善,从中找到可行的管理之法,因为我要的不是一群只会服从的;庸才”,而是一批具有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并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真正人才。
于是,我提出了如下管理理念:自主管理共同进步锐意进取
为了体现和实现上述管理理念,我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培养班干自主管理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因此,我非常重视对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得力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他们坚持以身作则,公平,公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目标去管理班集体,在班级活动中起着带头模范的作用,使得我对班干部放心,对全班同学放心。平时的班集体秩序的维护,学习墙报的出版等等,自己只是给予适当的指导,都是班干部在一手操办,但都收到令我,令学校领导满意的效果。也许有些人会问:你的班级管理团队怎么选拔和培养的呢?我的做法是创新班干的选拔方法和培养方式。
由于学生们刚刚踏入初中,我对他们的工作能力状况不甚了解,因此我采取自荐和推荐的方式产生了一批试用的班干部;然后对他们进行干部培训:做一名班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平等,以身作则,强烈的团队精神;在观察了三个星期之后我才确定班干部的具体成员名单和干部的具体分工。这样干部便能进入自己的角色、各司其职、积极负责,班级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当然学生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小插曲,有一天我刚去检查我班公地的打扫情况,发现垃圾满地都是,经过自己耐心地调查,发现是因为劳动委员在通知负责公地的同学的时候工作态度不够好所致。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首先承认班干部的过失是由于自己没安排周全所致,也就是自己的过失,也对同学们能够监督班干部表示赞赏,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地支持、配合和监督班干部的工作,但当和班干部出现小矛盾时,希望不要跟班干部当面顶撞,应当及时的反映给班主任,讲到这里时,劳动委员也主动地站起来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就这样地维护了班干部威信,当然最后的结果是让人满意的。
每星期我都参加班委的例会,一般情况下是由班长主持,自己旁听,会议主要是围绕一星期以来班级的动向和建设情况,班干部检讨和自我检讨等等来进行。对他们可行的意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对他们有偏误的看法给予合理的纠正,对不完善的地方给予适当的补充。就这样的,促使班干部慢慢地健康成长,在班干部的带领下,班集体也健康地成长着。就这样打造了一批让学生满意,老师放心、信任的班级管理团队。
二、民主和谐共同进步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实现班集体民主和谐的协调者,因此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就要注意对学生应有言传身教的影响,同时要求班主任对班集体的决策具有集体性、全面性、实效性、公平和民主性。比如班公约的制定和实施:我先搜集全班各成员的实施方案,然后自己做一个适当的综合,修改或补充,接着拿到班会课的时候逐项逐项的让同学们举手表决,有一半以上同学同意的方案当即生效,当然有些方案是针对陋习严重涉及人数超过一半的,因此在表决的时候可能出现短路的现象,而这种公约往往是最该实施的,这个时候班主任不能因此而成为班级的主宰,让学生无条件的服从。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身带这样的坏习惯的不良后果,当然身处青春期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我抓住了这一特点,换一种方式表决:反对这一方案的同学和中立的同学请举手,当然最终获取的效果是良好的,也是明显的。就这样的,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下,班公约在体现上述;四性”下得到了通过并开始实施。两个月来,在班公约的制约下,整体的自控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班集体的荣誉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也给同学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座位的调整是最能反映学生心声的,因此我在坚持成绩好坏搭配、课堂表现好坏搭配,都能清楚地看到老师板书和清晰地听到老师讲解的前提下,安排学生就坐,并在一个月后每组同学将整组调到下一组就坐。这无形中给学生一种老师重视在座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心目中的分量都是一样的重。
当然每个同学都有犯错的时候,在我的心目中不能以成绩好坏,或者是不是班干部来衡量学生,处理学生的方式也应当人性化,公平化。让同学们认识到;犯了错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
承认并改正错误,并做到今后不犯相同的错误”才是最重要的。开学之初我因心急仅凭直觉地批评了一个爱捣蛋的学生,之后,我发现该学生总是心事沉沉,总有什么话要说似的,后来,我通过调查发现自己无辜了那个学生,在上课之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肯定了该同学开学以来的进步,并承认了自己的过失,没想到自己的坦诚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学生认识到了班级里面任何一个人(包括班主任)都没有特权,都是平等的。开学以来,我差不多每个星期都能收到来自各种类型学生自主上交承认错误并决心改正错误的保证书。就这样的,班集体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的开展,班集体的学习氛围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科任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同心同德锐意进取
在班级的管理中,仅仅是班主任做到了为人师表,班干部起到了表率作用是还不够的,我们必须重视每一个学生在班集体管理中的作用。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还要把他们带到积极参与班集体管理之中来,让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班不可缺少的一员,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将影响着整个班集体的声誉。在做班务工作时,重视每个学生的意见,表决班务决定时要求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赞成才能实施。这无形中调动了学生齐参与班集体管理的积极性,对良好班风和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3关于班级管理的几个理念
关于班级管理的几个理念
1、好的教育有大量的师生互动。
一节好课的标准很多,而师生互动情况肯定算一个。学生没有广泛地动起来,只是一个人满堂灌,即使教师水平再高,也绝对不是好课。同样,教育管理的质量好不好,也不是仅看班主任的个人能力强不强,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动起来。没有学生,就没有了教育主体,也就没有了教育。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我们所有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学生。学生不参与,教师就成了自说自话。所以,教育是不是精彩,是看学生精彩不精彩,而不是看教师是不是精彩。当然,学生精彩的背后有教师智慧的工作。教师的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所采取的一切教育策略都指向学生发展,所有的方法都要以学生为本,否则,就不是好教育。
好的教育,有大量的学生行动、师生互动,但这种动,必须有序、有效,围绕着明确目标的进行,正如一节好课不是看学生的动得热闹不热闹,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课不一定是好课。
2、好的管理是学生广泛参与的管理。
好的管理一定是学生广泛参与的管理。有些班主任从早忙到晚,却忙不出什么头绪,而且事情没完没了,穷于应付?因为他们都是自己在忙,不见到学生的参与。教师忙教师的,学生却像局外人。班级管理全是班主任的事,学生被动服从,不;参政议政”,学生有什么问题,也只知道去找班主任,对疲惫的班
主任雪上加霜。这当然是低效的管理。
管理是靠人来完成的,班主任不会管理的关键是不会用人。很多班主任抱怨;一个人管几十个学生,怎么忙得过来?”这种说法从根本上就有问题,一个人的力量岂能和几十个人的力量相比?要让学生多多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中来。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学生在自己班级里能当家作主,有一席之地、有话语权,他当然会有主人翁意识。不要埋怨学生自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生并不生来就冷漠,是我们教师没那他们当回事造成的。主人翁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具体的行为体现的,这也是这本书想要表达的观点之一。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所有管理策略顺利实施的关键。
班级管理必然会用到一些策略,但是策略本身并不是关键。管理策略能否顺利实施,要看学生是不是买账。那么,师生关系就很重要了。本书中将介绍大量的班级管理方法,并附有如何操作的细节,但是,我由此产生的一种担忧是,会不会舍本求末?为什么有些班主任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学习了很多方法,最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却依然感到十分困难?为什么很多方法有人用得很好,有人却感觉阻力重重?当学来的方法不能用于自己的班级时,我们有时会怀疑这些方法是不是存在问题。这里的关键,一个是有没有因地制宜、因班制宜、因人制宜,另一个关键就是师生关系了。我们发现,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都非常好,他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会得到学生的拥护,所以实施起来就非常顺,在外人看来,就是他带班很轻松,不怎么费劲,却无法复制到别人身上。如果高明的班主任只介绍自己的具体方法,却忘记交代这些方法之所以有效的前提,就有可能误导读者。
所以,我必须要强调,首先要在班级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管理方法畅行无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仅靠一些技巧或策略就能建立起来的。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关心学生和家长,要和学生交心,还要有耐心,假以时日,才能建立情感。师生之间心意相通,有了默契,才能同心同德,共同把班级管好。
4、学生的主动性不是靠说教调动的,而是靠方法调动的。
虽然前面强调了班级管理必须让学生广泛地参与,但是不能否认,当下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对班级事务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导致教育理念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节。这个问题不能都怪到学生头上,也不是靠教师说教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一定的方法来解决。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则提出,动机是一个不可测量和不可捉摸的东西,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外部可测量行为,而不是那些不可观测的内部动机。如果能很好地设定环境,就能通过环境来调整和改变人的行为。所以,研究外部环境和条件
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面对学生的消极,不要束手无策,认为现在的学生难以教育,要将心比心,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办法——你是学校的员工,你的积极性如何才能被调动起来?领导怎样待你你就会觉得干活有劲了?给你
一个什么样的机制,你就能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学生不也是这样吗?
学生为什么会没有积极性?因为他觉得在班级里没有位置,这个班不是他的,他自然漠不关心。常言道:;有位才能有为”,而我们比较多的是用;有为才能有位”的思路,指望学生自主发挥,殊不知人的积极性在很多情况下是;被调动”起来的。又有言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位置、托付给他们一些事情,这会让他们产生当家作主的感觉。
调动学生的方法包括与学生交流谈心、在班级里广泛采用激励机制、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树立正面典型形象,等等。要多鼓励好的,少批评差的,让为班级做出贡献的学生得到认可,有所回报,用先进来带动后进,营造良好的氛围,用班风对学生施加影响。这其中,教师的关心和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最为重要。在一些教师问到此类问题时,我回答频率最高的就是两个字——评价。正确的评价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多元的评价促成各类学生的发展,单一的评价只能让一小部分学生得到发展,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必然逐渐丧失。
第4浅谈对班级管理理念的几点新认识
;严是爱,宽是害”是许多班主任的口头禅,;严师出高徒”早已成为人们的经验之谈。应该肯定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必要的、有效的教育手段,但过分的严厉,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往往会事与愿违,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在张扬个性的时代里,对班级管理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班级管理中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释放学生的个性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班级不是纯粹来管学生、压学生,约束学生的,而是一个充满情趣、活力,充满吸引力的地方;是一个让学生身心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发展的地方。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现在,教师们在一起老谈论,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了,越来越害怕开家长会了,开完家长会也没有原来的效果了。为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太严的管理让学生感到不堪重负,统一的要求让一些学生已经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经过十几年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摸爬滚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认为班级管理应该更多地深入学生的内心,发现并挖掘他们的潜能,更多地关注学生品质的形成,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思想上要追求;真、善、美”,先做人,再做学问;言行上要遵守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在做到这两点的前提下,我尽量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空间,尊重他们的感受,注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同时,我觉得人生如一场长跑,人的成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有时犯点小错,我们不该大惊小怪,而是要对他们多一点宽容,点到为止。
二、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别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它已成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与传统教育在班级管理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旨在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着重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在管理方法上。传统教育是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以行动的整齐与否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教育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三是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是否听话及;执行命令”的快速程度和准确程度。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针对教育对象起点、基础的不同,要求也不同,评价机制各异。
创新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而是合作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创新教育提倡学生质疑,能培养学生既尊重教师,又不迷信教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使他们成为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它鼓励学生敢于对管理质疑,激活学生的生活热情和内在潜能;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用前所未有的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三、班级管理中要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
作为一名新课改氛围中的班主任,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也该有一个新的目标。以往,教师的管理都是以;抓两头带中央”为原则,对几个较好的学生紧抓不放,希望在他们的带领下把班集建设起来;对几个较差的学生时时关注,因为他们的稳定关系着整个班级的稳定。但对中等生很少过问,因为他们很乖,不会惹事。可是,我认为成绩好或表现突出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全部,我们不是经常说要全面地、发展地评价学生吗?那么,如果说好学生可以具有一两个缺点,那么每一位学生就都应该是好学生。反之,每一位学生也都同样具有成为中等生甚至后进生的机会。已经冲到前面的学生,我们要为他们喝彩,使他们冲劲更大;一直落在后面的学生,我们要为他们加油,甚至使劲拉他们一把;而那些自觉地在中间努力着的学生,我们也不应该让他们承受寂寞,推他们一把或是为他们加加油,也许他们也能冲到前面。我作为班主任始终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管理中对无论是班干部还是
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一视同仁。
四、班级管理中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分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者被概括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多方面的功用(www.suibi8.com)。因此在某种情况下某些时候,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目前,中学生生理上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结构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特别是独生子女学生,常出现情绪不稳、感情脆弱、意志不坚的现象,经不起社会上种种不良思想干扰。有的学生遇到困难或受到挫折后,就;惧怕”或;厌恶”学习。因此,在平时的管理中要注重:1.磨炼学生的意志。坚强的毅力、坚韧的品质,是保证兴趣持久和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2.始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班级管理中,形成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班主任应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教师一定要热忱帮助,他们有进步,应及时表扬,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
五、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其他方面班主任要大胆放手
,如公物维修、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班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班务管理中来。
六、要用爱心和耐心教育学生,做到理解与尊重他们,严与宽有效结合
中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上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学习,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如何交友,怎样遵纪守法,他们心中还没有清晰的准则。作为班主任必须肩负起这个神圣的使命,给学生以恰当的指点,常做学生思想工作,这不仅是出于爱心更要有耐心。
常规性的问题要经常说(如卫生、纪律),容易出现反复的问题要反复说(如迟到、抄袭),个别性的问题要单独说(如早恋、吸烟),普遍性的问题要公开说(如安全)。对班级问题要有预测性,平时多打;预防针”,多提出严格要求。而问题出来之后,对捅了娄子被处罚的学生要私下做好思想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到他们心里去,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不伤害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用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总之,学生是有差异的,班级管理的方法也应多种多样。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倡导的今天,我们的教育管理理念也该有一个新的变革,尽量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篇 阿米巴管理模式误导
《201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第1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就有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演进和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必要的研究。
一、内部控制制度概念的演进过程
第一阶段:产生阶段。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是内部牵制,即为维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完整性,保证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的正确性,确保各项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而建立起来的业务分管责任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产生和运用,内部牵制范围得到扩大,逐步发展到经营决策目标的建立和贯彻,经济效益的实现和评价等诸多领域。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发展阶段。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内部控制一调整组织的各种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审立的重要性》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包括企业内部采用的机构计划和所有有关的调整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济效益促使有关人员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这里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就已不限于会计与财会部门的有关功能。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完善阶段。1988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第55号准则《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改变了用内部控制目标来定义内部控制的方法,采取按照内部控制组成成分的方法来进行。这个公告不再区别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也不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定义,而是站在审计人员财务报表审计的立场来定义内部控制,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即为现实企业既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它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政策与程序三个组成要素。这是内部控制概念的一次重大发展,既适应了当时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也促进了审计的进步。
1993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并通过的COSO报告中将内部控制分成为五个部分,即:控制环境;管理当局的风险评价;会计信息与交流系统;控制活动和监督。这是在1988年定义上的沿袭和发展,这也是现代内部控制概念。1996年,美国第78号审计准则也采用了这一定义,即;内部控制是受本单位董事会、高级管理阶层、政府管理门和其他有关人员影响,旨在为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这是迄今为止对内部控制概念最完善的定义。论文写作,现代企业。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的、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
按其作用范围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内部会计控制。其范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了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2)内部管理控制。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力度,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论文写作,现代企业。然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会计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灵。论文写作,现代企业。
总体来将,我国企业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而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协调;侧重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学习,而忽视了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提高;侧重于对货币、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等。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它涵盖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和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经营观念,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业绩评价机制等。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
1、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大多企业未制订完善的、成文的内控制度,这一事实反映出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即使已经制订出相应内控制度的企业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给人看”的表面文章上,制度的落实方面问题很多。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不少企业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
3、企业制度不健全。一是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例如厂长(经理)缴纳的风险数额只是象征性的,对他们无法构成压力。多数企业领导人还不能负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责任来,一旦出了问题仍由国家来承担损失。企业经营者可能基于利己动机而利用职权侵吞资产或大肆挥霍。为满足这种欲望,有些经营者不会重视内控的建设,甚至有意忽略或阻挠,反过来又加重了企业制度的不健全,形成恶性循环。论文写作,现代企业。二是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雇佣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有许多是凭关系挤入企业;对职工未形成一套关于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的制度;未根据不同情况对职工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企业职工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值得环疑,即使有良好的内控也会因执行者的能力不强或道德败坏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三是企业制度不全面,没有针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制度,顾此失彼现象严重。
4、管理者素质较低。许多企业的管理者素质较低,普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企业亦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这样低素质的管理者即使有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素质,也因他们的能力所限而无法真正地管理好企业。论文写作,现代企业。论文写作,现代企业。
5、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有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因为企业文化是培养诚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企业文化是将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统一和融合,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达到有机的结合,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中枢神经,它所支配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会成为人们行为规范,从而才能很好地解决因制度失灵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二)企业内控部门责权不对称,内部控制和监督不力
企业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而我国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内部会计控制。作为承担内部控制主要部门的财会、审计部门存在严重的责权不对称现象。
1、内审部门形同虚设。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但是,在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并没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其存在问题主要有:
(1)组建的非自愿性。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在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很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而这种过多依靠行政干预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很难受到企业重视。被调查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从财会部门转来的或由财会部门兼任或是从其他部门调来,有的未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内审部门成为企业安置干部的一个部门,这种情况下组建起来的内部审计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
(2)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本身就应从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进行再监督,它的地位应当是超然独立的。而目前对内审部门是界定在;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这说明我国内部审计只是服务于企业负责人。这就造成内部审计既不能监督上司,也不能监督同级,因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是在企业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其各项经营行为尤其是重大行为大多是在厂长经理的授权下进行的,是厂长经理意志的直接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又如何开展工作呢?基于以上两点,内部审计无法在地位上实现超然独立,其工作范围大大受限,也很难赢得威信。
(3)重审计监督,轻服务建设。内部审计是适应企业的内在需要设立的,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它能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而实际中内部审计却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在各种正式的文件规定中,强调;监督”的多,提倡;服务”的少;强调;事后监督”的多,提倡;事前、事中监督”的少。这种过分强调事后监督的指导思想是我国审计认识上的一大误区,也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思想因素。
(4)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不甚理解。企业管理人员经常将;内审监督”,与;会计监督”混淆不清,使人们产生;企业内部审计没什么意义”的想法。由于指导思想上的误区,多数审计人员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人将自己等同于厂长经理的行为工具,处处依厂长经理的旨意行事,有些则由于工作不好开展而心灰意冷或充当好人,使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2、责权不对等。权利、义务与责任对等是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之一。而目前有关法规中明确内部控制机构既代表国家执行行政监督职责,又要为企业领导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服务。这种理论上的双向服务机制将内部控制机构经济责任和义务确定得大于其实际的功能和拥有的权力,只能把内部控制机构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三、强化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其客观的成份越多,科学性就越强。内部控制建设也应当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制定出能针对企业自身特点的内控制度来,而不可能千##第1第一个层次是在企业一线;供、产、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最好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事后监督可以在会计部门内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担任此职,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
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产生,行为主体全是;人”。只有上下一致,及时沟通,随时把握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才能把内部控制工作做好。具体讲,除领导本身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控制人员思想行为状况。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违法违纪,必然有其动机,因此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着重了解他们是否有赌博、炒股、经商、与社会劣迹人员往来和追求
超常消费等情况,掌握可能使有关人员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第二,对内部控制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法纪政纪、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加强继续教育,要特别重视对那些业务能力差的人员的基础业务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
(二)以;协调”作为双元控制主体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以;约束+激励”作为引导经营者行为的主要方法
1、在存在双元控制主体的现代企业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是双方;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企业所有者希望通过经营获利使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却不能直接进行管理和经营,只能通过会计信息;间接”控制;经营者;直接”控制企业经营的过程和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方式。因此,决定了在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首要的也是基本的目标应该是协调双方的利益和矛盾,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协调,找到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处的均衡点,才能实现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以上两个基本目的
2、;约束+激励”是引导经营者行为的主要方法,是实现现代企业双元控制主体;协调”的内部控制目标的有效办法。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社会监督机构,在工作中各行其是,未能形成综合监督的合力,对企业的威慑力不够。
3、对审计的独立监督、公正职能未予以充分重视,审计未形成规范化、法制化和经常化。对查出问题的处罚,往往就事不就人,重人情而轻规定,执法的刚性被扭曲。
第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阿米巴管理模式误导
内部控制是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由此而建立起来的系统的内部管理规范就是内部控制制度。早期的内部控制是保护资产安全完整和财务记录的可靠性,要求企业对交易实行授权与批准、对资产实行控制、财务记录的审核与经营保管职务分离。由于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重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呈上升趋势,如;巴林银行”、;安然事件”等,这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及国内银广夏、郑百文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会计做假事件,引起了中国会计学界对内部控制课题研究的重视。一年前成立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不久前在北京召开了全体会议,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和具体规范讨论稿进行了深入讨论,此举意味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二、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有待加强
尽管财政部已颁布了多项内部控制规范,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适合于各种类型单位的内部控制框架,也缺乏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指南,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无法准确地适用已有规范进行操作。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从而缺乏有效的内部评价机制,管理控制的弱化导致了经济犯罪案件的不断发生。
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高层领导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仍然停留在行政领导的角色上,没有真正把企业当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董事会的作用相对弱化。
(二)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动力不足且普遍存在由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在企业所有人即股东和企业管理层的委托关系不完善(www.),企业高管人员兼职的现象比较普遍,由内部人控制企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比如,因为没有人愿意制定出束缚自己手脚的控制制度,所以管理层对建立约束自己的制度积极性并不高。另外,由于内部控制的成本是由企业自己承担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的效益却是长远的、隐蔽的,这也导致了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动力不足。
(三)风险意识差,企业内部控制依然薄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一些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风险控制的有效机制。能否搞好内部控制工作更多的是取决于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如果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就有可能错误地做出估计和判断,导致错误的决策,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的核心地位
由于国有企业根深蒂固的集权管理,改制后的企业并未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经理层集控制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在这种状态下要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无异于纸上谈兵。解决的对策是理顺现有的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职责明确、岗位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制衡、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只有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所有员工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才会有动力去严格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董事会应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执行负责。因为对于董事会来说,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为了保证企业有效运行,完成各项目标,保证企业各项政策及董事会决议得以贯彻执行,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手段,所以董事会责无旁贷。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何制度的制定、执行和完善都离不开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不例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提高中高层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对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管理人员的任用,我们可以实施经理人员代理制。代理制是指企业对决策的执行层人员实行公开的招聘,以录用具有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对本企业实施全面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采取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吸引那些善于经营与管理的人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可以对代理人实行灵活的激励与制衡措施。
财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质任,因而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最直接、最基础的环节。(1)积极推行基层财务负责人委派制。通过竞聘上岗,选拔德才兼备的财务人员走上业务领导岗位,制订基层财务负责人的工资薪酬考核奖励办法。专门成立考评小组,对他们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实地考核,广泛听取工作单位相关人员对他们的评价。基层财务负责人对委派方全权负责。基层财务负责人实行任期两至三年,在同一单位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个委派期。在任职期间如发现不良行为,可以实行解聘,真正做到能上能下。(2)加强对全体财务人员的管理。要对企业系统内的财务人员的结构进行统计与分析,有计划地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整体素质,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制订一些合理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全体财务人员工作热情、学习热情及创新能力。
(三)加强预算管理,做好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目标利润为导向,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编制全面的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投资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和人力资源预算等等,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方面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严格执行。对预算执行情况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预算执行情况差的单位进行惩处,确保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与有效性。
(四)找准关键控制点,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受到效益—成本原则的制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有抓住关键的控制点才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关键控制点是指业务流程和单位经济活动中那些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关键控制点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哪一个控制点能够最好地衡量业绩;哪一个控制点能够反映重要的偏差;哪一个控制点能够以最小的代价纠正偏差;哪一个控制点能够最为有效。
内部控制的重点是防范风险、避免和减少差错和舞弊、效率低下、违法乱纪等行为的发生,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是指分析和辨认实现有关目标可能发生的负面风险,以便形成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这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企业必须制订与生产、销售、财务等业务相关的目标,设定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的相关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各种不同风险。例如,随着企业投资的增加,企业应特别关注资金使用上的风险,应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评估重要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明确规定相关法律责任。要严格执行资金使用手续,防止资金使用随意支付,杜绝各种浪费行为。
(五)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既是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又是控制有效性的确认者,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1、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并且是一项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从目前来看,企业内审机构力量薄弱,素质不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内部审计力量。一方面,要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充实审计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制订一套操作性强的考核奖惩制度,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要实现审计职能的转变。从目前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来看,还主要立足于基层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基建专项审计等,而对各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评价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因而,舞弊行为、违规违纪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今后有必要逐步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探索风险导向审计,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和延伸度,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追查异常情况的权力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力,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四、几点思考
(一)内部控制定位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其内部涉及到法律、经济、利益调整等,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从我国现行的内部控制标准来看,大多将内部控制定位于标准方向,没有上升到强制规范的法律层面。在我国目前人们法律意识不强、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缺乏、人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的环境下,未来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的定位应上升到法律层面,使其具有法制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和在企业经营管理具体工作中加以运用。
(二)内部控制的制定模式
目前现行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分行业制定。这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模式,既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统一标准来管理。未来的内部控制规范标准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模式,由国家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主导制定,使其具有权威性。
(四)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实施
最近,财政部副部长、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主席王军同志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执行,是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的灵魂,这一论断揭示了内部控制的实质。从我国内部控制近几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发生大案要案的企业,实际上都有内部控制规范和标准,有的条条框框还很细,但就是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由此可见,切实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是企业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发挥最大效力的根本保证。
第3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一、科学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控制度办事,使企业的内控制度真正起到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发现和纠正弊端和错误,确保企业的经营运作有序、科学、高效。企业可采用业务循环法,将企业整个交易循环事项的过程,划分为销售和收入的循环、采购和付款的循环、生产过程的循环、筹资和投资的循环、货币资金的循环五个关键性环节,并据此制定各环节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合法,保证经营活动的高效、经济,保证企业内部管理活动顺畅而又相互制约,最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企业实施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和一般性。一般而言,设计企业内部控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兼顾灵活。除上述最基本原则之外还与下述一些基本原则是密不可分的。
(一)、相互牵制原则
(二)、成本效益原则
(三)、岗位责任原则
(四)、协调配合原则
(五)、系统网络原则
总之,建立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实事求是,因企制宜,不能照搬书本,一味追求控制,而不管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应能达到一个基本目标。
三、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从五个方面着力
1、人员素质控制是关键。人是内控制度的主体,首先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否则制定科学合理、严谨有序的内控制度就成为一句空话。而制定了内控制度就需要具有相应素质的员工来执行,如果人员素质不符合要求,控制措施就会失效。所以企业应按照不同岗位的要求,招聘不同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竞聘上岗,科学合理地安排,使每个职员所担任的职务与其所具备的素质、能力相称,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把所担任的工作做到最好。
内部控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因此就高层管理者的控制而言,首先是其应德才兼备,其次是要设计和协调好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加强内部的民主监督机制和控制检查制度,防止经营者侵犯国家利益、或非法牟取私利。
2、组织控制要科学。首先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即经营业务的授权者与执行者要分离,执行者与记录者、监督者要分离。要注重把握①在决策层内部要有明确的透明度、合理的权利分割与牵制。特别应充分发挥董事会必要的集中决策,集体领导,形成即相互支持与协助,又相应提醒与制约的优势,落实监事会与职工代表大会应有的监督检查作用。②决策过程中应有的科学程序以及决策与管理体系中应有的结构层次。
3、业务程序及信息质量控制要完整。企业为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科学高效有序的运行,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规定内部业务程序。控制的要求是,按组织控制的要求和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工,授予各机构及各层次管理人员相应的审批权,强调任何机构人员不经合法授权不得行使审批权,也不得越权审批,对已经发生的业务必须按照会计控制的要求及时、正确、全面的反映和记录,并复核记录内容,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及时完整。会计信息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建立和和健全会计信息系统,是完善会计制度设计、信息质量控制的主要方面。企业必须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及有关法规。
4、资产保护控制要灵活。内部控制的各种控制方式都具有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对不同类型的资产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1)货币资金的控制。(2)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控制。(3)债权性资产的控制。(4)预算控制预算控制。
5、内部审计控制制度要严密。内部审计制度是单位内部设置得专职的审计机构和专职人员,通过经常和定期的审查活动,做到查错防弊,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因此,各企业单位应强化监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四、下面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巨人集团失败的教训和海尔集团成功的经验来探讨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巨人集团案例
巨人集团曾经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一度在市场上叱咤风云,该企业以闪电般的速度崛起后,又以流星般的速度迅速在市场上沉落了。这样一家资产好几亿,年产值号称数十亿的企业破产,究其原因,管理当局的决策失误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在检讨失败时曾坦言:巨人的董事会是空的,决策是一个人说了算。决策权过度集中在少数高层决策人手中,尤其是一人手中,负面效果同样突出。特别是这个决策人兼具有所有权和经营权,而其他人很难干预其决策,危险更大。
总结巨人集团失败的经验教训,其计划过程失控也是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计划动因不明确;计划非理性,试图超越规范;过程失控,如计划制定较为粗放,计划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反馈与检讨,计划柔性不足,在市场状况即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时缺乏对策,企业原有经营管理模式及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与计划不匹配,人才的压力也是导致计划失控的原因之一等。
(二)青岛海尔集团案例
在1984年海尔集团曾一度亏损147万元,濒临破产倒闭,可是经过了18年的奋斗,到2001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目前,海尔集团在4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000多个营销点,产品销往87个国家和地区。海尔是中国家电行业唯一一家五大产品全部通过IS09001国际质保体系认证和国内首家通过IS014001认证的家电企业,也是中国第一个列入美国UL认证名录的企业,并通过了欧盟EN45001认证,是中国第一家产品在国内就可以获得国际认证的企业。2000年5月海尔集团还被美国著名的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和美国《财富》杂志社评为全球;最佳营运公司”。海尔集团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的成就,其成功的经验是很多的,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海尔集团有非常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内部控制中的环境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海尔集团的管理当局重视基础管理,有不断地组织变革的思想,注意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注重学习美国式的开放创新、个性舒展与日本的吃苦耐劳、团队精神,并将其与中国的传统思想创造性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海尔管理体系,如实行OEC账表化管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人凭业绩,管事凭考核;坚持管理高质量,不做表面文章,注重管理实效,以法治厂,无一例外”。
其次,人事政策合理和有效。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海尔集团通过实践,制定出了合理的员工聘用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其用人的原则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让每个人不仅能感受到来自内部竞争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而且能将压力转化为竞争的动力。海尔实行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对于在岗的干部每月考评一次,根据考评结果进行选拔上岗或淘汰降职;而工资的发放则分档进行,计效联酬等方法。
第三,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及明确的职责划分方法。海尔的管理当局认为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进行。海尔集团从1984年开始,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机构调整,从直线职能式管理经过矩阵结构管理到;市场链”管理,最终形成了责权明确的四个层次的管理体系,各个层次各负其责,形成了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体系。
通过以上两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控,尤其是控制环境中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失误造成的;而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也在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风格、文化理念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等。
我国的内部控制思想较国外起步晚,这也导致我国近年来公司丑闻更是频频曝光。从早期的;郑百文”,;银广夏”,;麦科特”,;蓝田股份”,;东方电子”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到2015年,伊利股份董事长被拘留,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和金正数码及深圳石化董事长被捕,开开公司高层人员携款潜逃。反省以上事件,问题无不出在公司的管理经营上,而内部控制不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总之,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控制环境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第二,不注重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缺乏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第三,组织结构和职责权限不明确。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
第四,对企业的监督不力。如上所述,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而债权人对企业的监控作用也很小等,因此造成一些企业看似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对企业效益的提高却很难发挥作用。
五、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主要的控制方法包括:(1)会计系统控制,就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复式记账会计核算系统,保证企业遵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从而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2)内部审计控制,这不仅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在资产安全控制和经营绩效控制中,也广泛采用内部审计控制方式(以下略),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资产安全控制
资产安全控制的目标是维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主要控制方法有:(1)限制接触控制,就是指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可接触、处置资产。主要适用于现金等变现资产,以及各种存货资产。(2)定期盘点控制,是指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定期盘点清查,进行账实核对。如果账实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经营绩效控制
经营绩效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与效益。控制方法主要有:(1)授权批准控制,即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不能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滥用职权。(2)奖惩激励控制,就是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激励和约束被控制者,使其更好地为实现其控制目标服务。其手段可以通过合理的薪金制度、职务晋升制度等加以实施。(3)全面预算控制。预算管理由
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分析和预算考核等一系列具有顺序的环节组成。一个现代企业,如果想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就需要实行全面预算体系,推行预算管
综上所述,科学和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显示需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理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形成需要: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认真总结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经验,通过剖析典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探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般性规律,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4企业内部控制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发展战略。
第四条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机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阿米巴管理模式误导
第五条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第六条企业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本规范及其配套方法,制定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认为操纵因素。
第八条企业应当根建立内部控制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第九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法律法规、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明确贯彻实施本规范的具体要求,对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条接受企业委托从事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和相关执业准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的从业人员应当发表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负责。
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
第二章内部环境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相关事宜等。
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
企业应当通过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指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
(二)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
(三)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
(四)掌握国家秘密或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
(五)有关人力资源的其他政策。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
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企业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
第三章风险评估
第二十条企业应当根据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第二十一条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
风险承受度是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第二十二条企业识别内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
(一)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
(二)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三)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
(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五)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
第二十三条企业识别外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
(一)经济形式、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
(二)法律法规、监督要求等法律因素。
(三)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
(四)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
(五)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
(六)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当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应当合理分析、准确掌握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财务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风险降低是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财务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风险承受是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第二十七条企业应当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第四章控制活动
第二十八条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制等。
第二十九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第三十条授权审批控制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企业应当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规范特别授权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常规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特别授权是指企业在特殊情况、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授权。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第三十一条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同意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企业应当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大中型企业应当设计总会计师,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不得设置与其职权重叠的副职。
第三十二条财产保护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财务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帐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企业应当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
第三十三条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第三十四条运营分析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经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第三十五条绩效考评控制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
第三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
第三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时间,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第五章信息与沟通
第三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第三十九条企业应当对收集的各种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合理筛选、核对、整合,提高信息的有用性。
企业可以通过财务会计资料、经营管理资料、调研报告、专项信息、内部刊物、办公网络等渠道,获取内部信息。
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业务往来单位、市场调查、来信来访、网络媒体以及有关监管部门等渠道,获取外部信息。
第四十条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券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信息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并加以解决。
重要信息应当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
第四十一条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
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反舞弊机制,坚持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原则明确反舞弊工作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有关机构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权限,规范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程序。
企业至少应当将下列情形作为反舞弊工作的重点:
(一)未经授权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牟取不当利益。
(二)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
(三)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
(四)相关机构或人员串通舞弊。
第四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设置举报专线,明确举报投诉处理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理要求,确保举报,投诉成为企业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
第六章内部监督
第四十四条企业应当根据本规范及其配套方法,指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或经授权的其他监督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
专项监督的范围和频率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以及日常监督的有效性等予以确定。
第四十五条企业应当指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
第四十六条企业应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式、范围、程序和频率,由企业根据经营业务调整、经营环境变化、业务发展状况、实际风险水平等自行确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七条企业应当以书面或者其他适当形式,妥善保存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或者资料,确保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的可验证性。
第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并强化其实施。
一、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原则
1、相互牵制原则。企业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阿米巴管理模式误导
2、协调配合原则。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3、程序定位原则。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明确检查标准,责、权、利统一。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出奖罚制度,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4、成本效益原则。实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层次效益原则。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防止以增加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内控效果的现象。以高效、有用为出发点,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或人员),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权限,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用性和效率性。
二、企业内控制度的主要内容
1、结构控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客观上需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以保障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董事会维护出资人权益,对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做出决策;监事会对董事会、公司的财务工作及经营者执行法律和公司章程情况进行监督;同时还应设立满足企业监控需要的职能机构如审计部、稽查部,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受监事会指导。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2、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以授权批准来进行控制。在公司制企业中,一般由股东会授权给董事会,然后再由董事会授权给企业的总经理和有关管理人员。企业每一层的管理人员既是上级管理人员的授权客体,又是对下级管理人员授权的主体。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授权批准有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两种形式。授权批准控制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其次,要明确每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再次,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以保证经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实践证明,权利应受到制约,失去制约的权利极易导致腐败。
3、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企业应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控制规范,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重点把好两个关口:
(1)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原始凭证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最基本证据。取得和审核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也是保证会计数据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关键。因此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是各单位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的重要环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其进行更正、补充。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忽略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①大项经济业务要审核监督审批程序,是否经主管财务的领导批准,是否是单位正常业务工作的需要,有无超出单位业务范围之外的经济活动。②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是法律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权力,要明确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不能讲情面或有后顾之忧,应坚决依法制止和纠正。③《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单位领导人对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性负有责任,这对于审核监督原始凭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加强对财务收支的审核监督。对财务收支监督的内容包括: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渠道、资金支出管理范围和支出标准项目等,监督的重点是合法性问题。在对收入监督审核时应注意有否超越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巧立名目收费的;是否不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费,提高收费标准的;有否收入不按国家规定管理,挪用、截留、转变资金性质、设账外账和设;小金库”的。在对支出审核监督时应注意审核财务支出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审核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无挪用、截留或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的问题;审核财务支出的内容有无变通、虚报冒领的问题;审核是否有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问题;审核支出金额与实际需要量是否相符。只有这样才能堵塞漏洞,防止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4、资产保护控制。就是对实物的采购、保管、发货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限制接近、定期盘点、记录保护、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控制。在实际工作中,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和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直接接触,货币资金的收支管理只能限于特定的出纳员,支票等重要票据的签发,必须是单位指定的负责人,存货的实物保护可以有专职的仓库保管员控制,对一些特殊的存货还应采取一些必要的其他保护措施,达到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性,防止资产流失。
5、职工素质控制。企业内控制度落实好坏与否,取决于执行者,职工素质控制是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保证,单位在招聘、使用、培养、奖惩等方面对职工素质要进行控制。招聘是重要环节,单位的人事部门和用人部门应共同对应聘人员的素质、水平、能力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的测试、调查,以确保受聘人员能够适应工作的要求。同时应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推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6、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保证内部控制结构运行质量的监督手段。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目标及其资源的配置方式以预算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或过程的总称。预算管理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考评等环节构成,内容可以涵盖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诸多方面,也可以就某些方面实行预算控制。预算方案由董事会制订,组织实施由总经理执行。但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的预算是由总经理组织编制,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董事会不可能对预算提出实质性意见,预算管理中董事会职权弱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从而滋生了预算管理中由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应该在董事会下设预算委员会或由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预算的制订、协调、监控、评价、考核等工作;预算的执行层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的资金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企业在实行预算管理时要注意:①所编制预算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任;②预算在执行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③应当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
7、风险控制。企业针对每个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与控制。主要包括:①筹资风险控制。企业的财务结构、筹资结构、筹资金额及期限、筹资成本、偿还计划等都要事先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考核,关键是要保证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既要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这一手段获取财务杠杆收益,提高自有资金赢利能力,同时要注意防止因过度举债而引起财务风险的加大,避免陷入财务困境。②投资风险控制。无论是债权股权投资还是长短期投资,企业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根据项目和金额大小确定审批权限,预计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及对策。③信用风险控制。主要指应收账款引起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应制定客户信用评估体系,确定信用授权标准,规定信用审批程序,进行信用实时跟踪。④合同风险控制。建立合同起草、审批、签订、履行监督和违约措施的控制程序,防止因发生法律纠纷而导致的企业诉讼。
8、审计控制。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政策是否得到有效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规定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的监督、审查,不仅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我国会计工作实际情况,新《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以便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资料的审计工作制度化和程序化。
三、企业内控要杜绝四种偏向
1、在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上,克服重眼前利润,轻专职机构建立的偏向。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构,以从组织上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2、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上,克服重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的偏向。建立健全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完整的簿记制度、严格的核对制度、合理的会计程序制度、科学的预算制度、定期的资产盘点制度等比较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3、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上,克服重非经常性发生事项控制,轻经常性发生事项控制的偏向。进一步强化责任管理、制度管理,规范控制行为,建立健全集良好的控制环境、完善的会计体系和可靠充分的控制程序为一体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4、在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上,克服重程序监督,轻对;内部人”监督的偏向。真正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企业重大决策集体审批等制度,以杜绝厂长、经理独断专行,胡作非为;二是加强对企业部门管理的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制度,以杜绝部门权力过大或集体徇私舞弊;三是加强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控制监督,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和定期稽查制度,以杜绝企业中层干部和供销、会计等重要岗位人员以权谋私或串通作案,从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第三篇 阿米巴管理模式误导
《阿米巴的经营模式》
阿米巴经营模式
阿米巴经营模式是日本的稻盛和夫独创的经营模式,阿米巴经营模式源于稻盛创业早年的困境,当时他一个人既负责研发,又负责营销,当公司发展到100人以上时,觉得苦不堪言,非常渴望有许多个自己的分身可以到各重要部门承担责任。于是,他把公司细分成所谓“阿米巴”的小集体,从公司内部选拔阿米巴领导,并委以经营重任,从而培育出许多具有经营者意识的领导。
王育琨-稻盛和夫的阿米巴哲学
王育琨-清华大学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家
已是耄耋之年的稻盛和夫受鸠山由纪夫政府的三顾之请,于2月1日出任已申请破产保护的日航CEO。他坚信,"只要注入经营真谛,日航一定能够重生"。稻盛和夫这里说的"经营真谛",就是阿米巴经营的一整套现场调节激励员工精神气的会计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
稻盛和夫创业遇阿米巴管理模式误导
1959年稻盛和夫创立京瓷公司,当时只有28个人。第二年招聘了10个高材生-高中毕业生。他们工作了一年,突然跑到稻盛和夫那里要求改善待遇,还写下了血书,如果不能保障他们的未来,他们就辞职!他坐下来,将心比心跟这些员工谈话。谈判持续了三天三夜,最后他把刀子往桌上一拍说:"我要用我的生命做赌注,为了大家过上好日子我会去维护好这个公司。如果我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杂念而经营公司,你们可以砍死我!"
最后,大家总算信服了。说服了那些要辞职的人,却没有说服他自己。稻盛和夫苦思冥想了几个星期以后,终于想明白了:年轻员工是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公司,所以公司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保障员工及其家庭的幸福。我必须带头为员工谋幸福,这是我的使命!
变出1万个稻盛和夫
经营目的做了调整,稻盛和夫与员工之间也就明确为一种伙伴关系。创业时28个人,他处处冲在第一线,是研发、制造、技术服务等等的大头兵,可以说是阵阵不落。但是公司扩展成了100人、200人、300人,他再能折腾,再阵阵不落,也忙不过来了。公司经营管理到底靠什么?
中国的《西游记》给他很强的启示。孙悟空一遇险情,就会拔出一把毫毛来一吹,每一个敌手跟前便都有一个孙悟空在那里对垒。稻盛和夫就想,我能不能学学孙悟空,也拔出一把毫毛来一吹,每一个业务现场都是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从一线技术攻关的大头兵起步。在松风工业快要倒闭的时候,正是他这个大头兵,冒着当"工贼"的风险,不去参加罢工,而是一心研究新产品,结果给公司带来了滚滚订单。他明白,公司的发展,不靠高层管理的高瞻远瞩,也不靠总裁的英明果断,而是靠关键现场的员工,发奋努力把活做到极致。
几个因素的综合,使得稻盛和夫有一天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既然我一个人能够管理100名员工,而一些中层人员还只能管理20、30人,为什么不把公司分解成若干小集体呢?何不放权给这些小集体让他们自己管理呢?
这样的思考,让稻盛和夫联想起在鹿儿岛大学学习的阿米巴。阿米巴又称变形虫,属原生动物变形虫科,虫体赤裸而柔软,其身体可以向各个方向伸出伪足,使形体变化不定,故而得名。变形虫最大的特性是能
够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他很兴奋,就用阿米巴来形容他的小集体管理。
稻盛和夫还进一步想:既然要把公司分解成若干个小集体,何不让这些小集体独立核算呢?
关注整体效益
2009年11月初,稻盛和夫与张瑞敏在中外管理恳谈会上对话。两个人讲话的主题是一个,稻盛和夫讲阿米巴经营,张瑞敏讲自主经济体。可是我看到两人的侧重点不同。于是在互动环节就问了一个问题。"看着两位大师讲的同一主题,但是考核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能否请两位大师各自讲述一下各自的考核方法?"主持人在转述我的问题的时候,转换成只问张瑞敏"自主经营体"是如何考核的。张瑞敏说,标准利润留归公司,超额利润归自主经济体分配。
后来中午跟稻盛和夫一起吃饭。他说当张先生讲到对自主经济体考核的时候,他就想站起来说,"你那是成果主义!那样是行不通的!我搞了几十年的阿米巴,我知道其中的窍门。"成果主义会激励各经济体去争抢资源,结果使得整体配合的效能不好。而阿米巴经营要的是整体效益。
1963年,稻盛和夫和青山正道联合推出了"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方案。1965年,京瓷公司在正式导入"阿米巴经营"时,"单位时间核算制度"作为衡量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纳入了阿米巴经营体系。阿米巴经营单位时间核算价值公式为:
总附加价值=总收入-人工费以外总费用
每小时贡献价值=总附加价值/总劳动时间
小组劳动贡献=每小时附加价值/小时工资
在阿米巴经营中,阿米巴设定的目标不是成本而是生产量和附加值。主角是以最少费用换取最大销售额的绞尽脑汁的"人"组成的团队,焦点在于阿米巴团队创造的附加值。
通过单位时间核算制度公式,使各个部门、各小组,甚至某个人的经营业绩变得清晰透明。一般来说,大公司的员工很难对自己工作的具体成果有实在的感觉,他们常常只是公司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小小的齿轮。从这点上看,单位时间的附加价值激励员工的动力。因此,阿米巴经营是一种全员参与型的经营体系,每位员工都要充分掌握自己所属的阿米巴组织目标,在各自岗位上为达到目标而不懈努力,在当中实现自我。公司会按月公布各小组每单位时间内的附加价值,各个小组当月的经营状况、每个组员及小组所创造的利润,及其占公司总利润的百分比等等,都一目了然。
每个小组的成绩当然有高下之分,但公司并不因此在工资、奖金上有差别待遇。对成绩好的小组只是做些表扬,颁赠纪念品,京瓷始终坚持只给予他们"对公司有贡献"的荣誉。对经营业绩不佳的阿米巴,公司会严格追究责任,但所谓"经营业绩不佳"并非单看附加值,也会从附加值来考察经营内容。有时单位时间附加价值较高的阿米巴干部反倒得到低评价,因为他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其他阿米巴如何,从而被认定为"经营业绩"不佳。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各个阿米巴之间恶性竞争局面的出现。
可以说,京瓷公司的阿米巴经营,就是一种基于现场的管理会计体系。它将公司组织分为一个个"阿米巴"小集体,而各个小集体,就像是一个一个的中小企业,在保持活力的同时,以"单位时间核算"这种独特的经营指标为基础,彻底追求附加价值的最大化。
不是诀窍,是经营之道
稻盛和夫再三申明,阿米巴经营不是人们所称道的"经营诀窍"。仅仅模仿阿米巴经营的做法,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其原因在于,阿米巴经营是以经营哲学作为基础,是与公司运作的各项制度息息相关的整体经营管理系统。
阿米巴的经营判断基准不是"作为京瓷何谓正确?",更不是"作为经营者的我个人何谓正确?",而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因此就具备普遍性,就能够与全体员工所共有。作为人,正义、公正、勤奋、谦虚、正直、博爱等,这些都是从孩童时代起,父母、老师天天教导的、最朴实的伦理观。
通过阿米巴经营的3个目的的解释,明确阿米巴经营所希望建构的经营体系。阿米巴经营第一个目的是"确立与市场挂钩的部门核算制度";第二个目的是"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第三个目的是"实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
京瓷公司就是由3000多个"阿米巴小组"的单位构成。稻盛和夫还组织了一套以"阿米巴小组"为单位的独立核算体制。"阿米巴"指的是工厂、车间中形成的最小基层组织,也就是最小的工作单位,一个部门、一条生产线、一个班组甚至到每个员工。每人都从属于自己的阿米巴小组,每个阿米巴小组平均由十多人组成。每个阿米巴都是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就像一个中小企业那样活动,虽然需要经过上司的同意,但是经营计划、实绩管理、劳务管理等所有经营上的事情都由他们自行运作。每个阿米巴都集生产、会计、经营于一体,再加上各个阿米巴小组之间能够随意分拆与组合,这样就能让公司对市场的变化做出迅捷反应。
造就整体人
1968年,体现稻盛和夫"敬天爱人"、"以心经营"思想的"员工手册"问世。1994年,《京瓷哲学手册》成为员工人手一本的语录。每天早晨,京瓷公司员工都有早读的安排。每天结合你自己的任务和紧迫需要处理的事,读《京瓷哲学手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第四篇 阿米巴管理模式误导
《企业借鉴阿米巴经营的优点和局限》
企业借鉴阿米巴经营的优点和局限
在阿米巴经营正在风靡全国的今天,喜见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哲学得以广泛传播之余,对于那些显现出对阿米巴盲目崇拜的企业家们,不禁感到有些担心。并非因为阿米巴不好,而是在一下子就去学习阿米巴的具体运作手法之前,需要首先了解一下阿米巴到底有哪些优点,有哪些局限。只有这样,才能对号入座,理性思考这种经营方式是否适合自己的公司。毕竟,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药,可以医好所有疾病。
对于导入阿米巴时,必须同时学习稻盛哲学一事,在前一篇文章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文将只从阿米巴作为经营体系的角度予以论述。
阿米巴的特点在于,通过把企业组织分成若干个小组织,再让每个小组织依照一套成型的管理会计,像一家独立公司一样进行自我管理,并且每天都能及时了解当日的成绩。然而,就像很多其他著名经营模式一样,任何一种模式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下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阿米巴的优点。
1、 权力下放,让员工实行自我管理,以激发员工积极性。
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以后,一定会遇到总部对基层的管理鞭长莫及的情况。这时,如果还要坚持中央集权式管理,则势必会触发“大企业病”,而导致企业的衰落。因此,将权力下放,就成为大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但究竟该如何下放?以何为标准下放?下放后的考核如何进行?这些都是困扰每一位企业家的问题所在。而阿米巴则是通过运用一套由稻盛先生创立的管理会计理论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分权便可以充分激发起每个组织体内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大象”也可以跳起舞来。
2、 稻盛会计学使每天现场的成果可以如实、及时地显示出来,这在传统会计学中是不可能的。
传统会计一般采取的是期间会计,即以月度,或季度,甚至以年度为单位对经营成绩进行测算。因此,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经营成绩、问题所在,对于改善经营还有何指导意义?相反,如果每天工作结束时,都能马上知道这一天的成果是多少?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哪里还存在着问题?就会当时进行反省,并制定出第二天如何做得更好的计划。这种可以及时了解实际情况的会计体系,实乃管理中的上乘之作。
3、 阿米巴的会计结果可以直接与公司财务挂钩,因此实战性很强,不允许丝毫懈怠。
每个阿米巴的会计结果合计起来,就等于公司整体的经营成绩。能做到这一步,实在不得不让人感叹稻盛先生的大智慧。要知道,公司是由很多个部门构成的,还包括那么多固定成本,而能够把这些因素都合理地分配到每个阿米巴,实属不易。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阿米巴的局限。
1、 易导致阿米巴之间的漠不关心甚至恶性竞争。
众所周知,企业内部要以和为贵,适当的竞争固然可以激发大家的斗志,而恶性竞争则容易破坏内部团结。阿米巴的宿命,就决定了其成员很容易只以本阿米巴的成绩为主,而对其他阿米巴的情况漠不关心甚至恶性竞争。如果在相对工序比较独立的企业里,这种问题还不会很大,但如果是需要各工序间相互配合的时候,阿米巴的存在有时是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的。如当一个产品出现问题,需要追溯原因时,很容易引起扯皮等。京瓷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稻盛先生是通过不断宣传自己的稻盛哲学,呼吁大家要怀有“大爱”精神的方式予以解决的。那么在一般企业里遇到同等问题时,我们的老板能否使用相同的手段解决呢?总之,原则是必须一手硬一手软,硬到什么程度,软就要达到相同的程度。要想成功导入阿米巴,首先就要考量一下自己在掌控人性方面有没有足够的自信。
2、 导入阿米巴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功。
如果把阿米巴比作一套成型的拳术,那么要想学习这套拳的人必须先要练好基本功,如果连站桩都站不稳的话,千万不要急着练拳,因为那会伤了自己。阿米巴运作时,要求对数字是很仔细的。这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现场是否已经具备了全部用数字进行可视化的条件?二是员工能否严格按照要求如实、准确地每天把数字记录下来?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企业目前的现状是,现场还是靠主观管理,对员工的要求还处于粗放式,则奉劝这些企业,先不要急着导入阿米巴,因为那是一种要求细节非常严格的方式,任何细小的差错都会造成公司整体的错误。不妨先静下心来苦练一下基本功,搞搞5S。
3、 阿米巴的会计指标的目的主要是削减费用。
阿米巴的会计指标是:
每小时附加价值:
(内部销售额-费用(除去人工费))/实际作业时间
从这个指标来看,内部销售额是一定的,实际作业时间也很难有所突破,因此为了提高每小时附加价值,最后只能在削减费用上下功夫。对于那些平时没有重视削减费用的企业而言,导入这个指标后,会非常重视削减成本,因此往往在短时间内都会取得很大的效益。包括日航,在稻盛先生接手以前,日航是一家类似于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那里的员工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根本不把费用等问题放在心上,即使在公司面临破产时,也几乎毫无危机感。在这样的基础上,导入阿米巴后,以前从未被关注过的费用问题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于是业绩也就随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当然是件很好的事情。不过,使企业盈利除了靠削减费用外,还要靠加快速度(提高周转率),而后者对盈利的贡献大大超过前者。遗憾的是,在阿米巴的指标中,没有涉及到速度的因素,因此可以算是个欠缺。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一个指标固然会有它的局限,通过一把手的观念,是完全可以弥补的。例如,稻盛先生一定在脑子里很清楚速度的重要,因此他会不断提醒大家尽量减少库存、加快周转速度,
这样也就弥补了由指标的局限所带来的差距。但作为一般企业而言,能够在指标之上,也认识到这一点吗?
综上所述,阿米巴的确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经营管理体系。但作为学习者,我们不但要学习阿米巴的具体操作手法,更要了解实施阿米巴的条件、思路。毕竟,人参不是每个人吃了都能治病的。
最后,对那些已经成功导入阿米巴的企业提个建议。正像我期待着国人企业能够早日走向国际舞台,成为国际性一流企业一样,我们首先要了解成为一流企业需要哪些指标。一再强调,为一个企业带来盈利的,最重要的不是削减成本,而是速度(周转率),后者对盈利的贡献不知道要大于前者多少倍。一个成功的优秀企业家注定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者,但一个好的实践者未必能准确总结出使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一点,无论是发明丰田生产方式的大野耐一,还是我们尊敬的稻盛和夫先生,皆是如此。祝愿痴迷于阿米巴的企业家们,能够“知己知彼”,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五篇 阿米巴管理模式误导
《阿米巴经营模式探讨》
阿米巴经营模式探讨
(导语)
阿米巴经营模式是由稻盛和夫先生独创的一套经营管理模式,正是这套经营模式让稻盛和夫赤手空拳在40年间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且让这两家企业在数次全球范围内的毁灭性危机中都能转危为安,持续走向成功。 “阿米巴经营”目前已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最有效、最人性化、最值得学习推广的经营管理模式”而广受推崇。那么,阿米巴经营模式到底是什么?它的魅力和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本篇文章将为我们做出解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企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随着企业发展,集团化、规模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新名词。从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企业要想进入国内500强,门槛值由2002年销售额20亿变化到了2011年的47.2亿,增长了136%。随着中国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企业管理变革成为新的课题,这种管理变革不是原有经营模式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员工活力的持续创造。那么如何创造这种活力?华为的任正非提出流程再造、组织变迁,让听到炮火声音的人自主决策;海尔张瑞敏提出自主经营体,人人成为利润的创造者;联想的柳传志提出要把联想打造成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这些都是新时期中国企业管理变革的先行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也是多年的管理咨询师,也在一直思考如何将企业员工形成上下同欲的自主经营,2011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19回稻盛塾世界大会,聆听了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关于京瓷哲学和阿米巴经营的分享会,并实地考察了日本实施阿米巴经营的企业,感触颇深,接下来我想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阿米巴经营模式的本质
在中国经常听到企业家说,企业经营规模小的时候,企业家能够知道企业每位员工叫什么名字、什么特性,甚至有些员工家里几口人都知道,企业管起来比较简单。但是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员工越来越多,虽然有的企业家兢兢业业,但还是力不从心,对规模化的企业管理感到头疼,觉得遇到了管理天花板。稻盛和夫初创的京瓷也有类似困惑,但是他从非洲的一种阿米巴的变形虫得到启
发,提出了阿米巴经营模式。这个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具有细胞分裂繁殖灵活易变等特性。这种阿米巴经营模式的本质就是将企业分割成众多小的组织体(阿米巴),各个阿米巴独立核算、独立经营,并培养具有经营意识的领导人,让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经营中,实行类似家庭账本式管理。
二、阿米巴经营单元的构建
划分阿米巴单元是阿米巴经营的开始。企业进行阿米巴划分的前提条件有三点:第一、要建立企业内部的信任关系。实施阿米巴经营的公司的内部信任关系不仅要体现在企业家和员工之间,而且还要体现在员工之间,这个信任是基础,一旦发现哪些员工数据造假,那么就违背了京瓷哲学,他们将会受到严厉惩罚;第二、要培养全体员工的经营意识,在京瓷把员工工作称为“员工经营”,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按照经营的理念来进行设计的;第三、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京瓷很多当天的经营数据第二天早上就出来,而且这些数据会直接让每个阿米巴在第一时间了解。
划分阿米巴经营单元规模大小的原则主要是阿米巴必须能独立完成任务,有独立的核算组织,同时,又不能因为组织的拆分影响公司的整体目标和经营计划。阿米巴划分的决策权力在于其直接的上级管理者,只要管理者认为有必要且该团体满足成为阿米巴的条件就可以进行划分。因此,根据管理者划分思路的不同,存在多种阿米巴划分方式。在京瓷公司,有些阿米巴是管理者根据工序流程进行划分的,有些则根据团队成员的协作和配合进行划分;有些阿米巴只有几个人,是被管理者根据条件细化的结果,有些虽然人数较多,但会被管理者作为一个阿米巴。
阿米巴经营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市场动态和运行情况对阿米巴进行调整,可能将原有的一个阿米巴拆分成多个阿米巴,或者将多个阿米巴合并成为一个阿米巴。阿米巴的调整决定一般是管理者根据单位时间核算表的结果做出的,得到现场肯定的调整决定能够立即付诸实施。
三、阿米巴经营模式生存土壤——京瓷哲学
经营企业最终是经营人才,经营人才的核心是经营人心,当企业规模扩大,员工人数增加,员工的思想统一是企业能够产生合力的基础。阿米巴经营模式虽然是将企业划分成很多小经营单元,但是这些小单元不是各自为政,而是有着统
一思想的同心力,这个思想就是“京瓷哲学”,这也是阿米巴能否成功的根基和土壤,一旦失去京瓷哲学来谈阿米巴经营模式,就像是无根之木,最终会死亡的。
京瓷哲学的核心归结到“做人何为正确?”,她强调在“敬天爱人”的理念下从事经营活动,这个思想是将企业经营哲学与企业实际管理有效融合,她的立意高远,视角宽广,而非某些企业“自我”的企业文化,这种哲学是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伦理观、道德观和社会规范,经营业务时要无愧于心,要不被社会观念所鄙视,所以很多企业就直接学习京瓷哲学。
为了践行京瓷哲学,京瓷有整套的哲学落地措施,使这种理念在员工的身上血肉化。通过调研,京瓷公司主要通过下面步骤来使哲学落地:第一,制作京瓷手册,人手一本,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京瓷哲学的培训;第二、每日举行晨会,晨会会选择1-2名员工轮换讲述对京瓷哲学理解与在实践工作中的践行;第三、企业领导者每月与员工一起开空吧(这个是日语,意思是在联谊会中讨论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有点群策群力的意思)。
其实京瓷哲学落地方式并不独特,关键是将简单的问题重复去做,反复地刺激和多次地重复,使之深入人心。
四、阿米巴经营模式核心——管理会计核算
1、实效数据是管理会计基础
阿米巴经营模式是以数据管理为基础,数据可以使得简短的对话变得更加具体。各级领导人和员工通过数据可以易如反掌地把握经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在短时间内进行更加具体地沟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数据化管理的关键是实绩一出来就立刻讨论,并采取相应措施。人在工作中往往有很多想法,但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忘记。在京瓷,领导者将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分解,得到日计划;数据都在车间前面贴着;员工在每天晨会时会获得前一天的总生产、达成率、单位时间核算、良品率等实绩,同时指出当前的问题及当天的工作任务,所有的成员都边听边做笔录。晨会等会议上的反复传达,使全体员工对核算变得非常敏感,而且会对手头的工作所创造的利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单位时间核算是管理会计核心
阿米巴经营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单位时间内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是京瓷公司独创的一种会计体系,让不懂财务的员工也能轻松的核算。单位时间核算制度见下图一:
图一:单位时间核算制度
第一、部门独立核算,阿米巴经营要求各部门独立核算,这个独立核算让他们自行决策,这样部门就变成了小的经营体。部门核算表体现了一个“细”字。仅仅涉及到一个部门的经营,一张单位时间核算表就有五十个项目左右。包括收入管理,经费管理和时间管理的内容,每一项都清晰地用金额来表示,划分详细,例如,经费管理中的水电费被划分成了水费和电费两项以进行区分。
单位时间核算表是经营的晴雨表。每一个阿米巴将每天经营的数据填写到表格中,由部门进行汇总,计算出本阿米巴的单位时间附加价值。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得出当天经营优劣的结论。
第二,透明核算。阿米巴核算的透明表现在任何员工都可以查看单位时间核算表的核算结果,而一般企业经营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披露环节,会计核算结果只有管理者知道。员工,特别是第一线的人员,只有在了解了经营成绩时才能产生主人翁的意识,才能紧密团结工作,将实现经营目标视为己任。
第三、内部购销制度。物资在阿米巴的部门之间以及同一个部门的不同阿米巴之间流转,都可以通过购销的方式。也就是一个阿米巴和另一个阿米巴的买卖关系。这些在阿米巴之间进行购销的半成品的定价一般是根据工序的单位时间以及销售给客户的最低价进行倒推。具体情况见表一:
表一:京瓷内部购销实际案例
阿米巴经营是以客户为始端,通过内部订货方式实现物资和资金的流动,通过层层分解,由销售部门收取佣金。例如一件产品100元,阿米巴A用了3个单位时间,阿米巴B用了4个单位时间,阿米巴C用了3个单位时间,总生产总值100元,那么阿米巴管理者通过协商就会将内部购销价格设定为:阿米巴B用30元从阿米巴A处购得物资,阿米巴C用70元从B处购得物资,阿米巴C市场卖价为100元。其中,阿米巴A的工序生产总值就是30元,阿米巴B的生产总值是70元减去对A公司的内部采购30元,剩余40元就是其生产总值,阿米巴C的100元对外发货价减去对阿米巴B的70元公司内部采购,生产总值为30元。
内部价格的制定是阿米巴业绩和利润的关键。但是任何制度都有不尽完美之处,因为定价问题,阿米巴之间可能出现矛盾。在阿米巴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就由高层的管理者本着做人的原则进行断定。具体情况见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