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纪念屈原诗
《屈原列传》(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掌握“令”、“伐”、“疾”、“使”等多义词。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第三段)
2、难点: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导入: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
屈原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340年楚国的贵族家庭,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本文记载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赞扬了他的爱国精神和刚正不阿的正直品德。
关于史传“变体”:
这
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3、靡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5、屈平既绌。6、亡走赵,赵不内。7、齐与楚从亲。8、厚币委质事楚。9、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二)一字多义:
A、伐: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B、本:1、父母者,人之本也()
2、其后秦欲伐齐()。2、人穷则反本。( )
3、此五霸之伐也()。 3、今背本而趋末( )
4、坎坎伐檀兮()。 4、此之谓失其本心( )
5、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5、本在冀州之南( )
6、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6、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
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C、离:1、离骚者,犹离忧也。( ) D、志1、博闻强志( )
2、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 2、其志洁,其行廉( )
3、约从离衡( ) 3、一1、屈平属草稿未定( )F疏:1、王怒而疏屈平()
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2、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3、有情人终成眷属( )3、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4、属予作文以记之( )4、<>()
5、举酒属客()5、仗义疏财()
G、约1、其文约,其辞微()H、见1、信而见疑()
2、决负约不偿城()2、靡不毕见()
3、怀王与诸将约曰()3、举类迩而见义远()
4、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4、夫子有何见教()
5、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三)、古今异义
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2、颜色憔悴3、形容枯槁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6、而高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7、然终无可奈何
二、虚词
为:1、以为“非我莫能为”也()以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2、以一仪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3、竟为秦所灭()3、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4、化而为鸟,其名为鹏()4、以啮人,无御之者()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5、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6、为其不可得而法()6、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7、闻秦王善为秦声()7、其后楚日以削()
8、我为赵将()8、传以示美人()
9、为刎颈之交()9、皆以美于徐公()
1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乃1、乃令张仪佯云秦()焉1、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2、怀王乃悉发国中兵()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3、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3、姜氏欲之,焉辟害()
4、今君乃亡赵走燕()4、而惴惴焉摩玩不已()
5、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5、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6、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6、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7、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9、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翻译
1、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3、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4、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程继兵
【篇二】纪念屈原诗
关于老舍之死:骨子里坚硬,川端康成的奖原本颁给他
2008年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许多中国人记住了他对老舍的崇拜:勒·克莱齐奥第一次踏足中国,便对中国媒体毫不吝言自己对老舍的敬仰之情:“我发现老舍的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
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出生第二年父亲就阵亡于八国联军炮火,母亲则给人缝洗衣服当杂役。老舍自幼在北京大杂院的底层生活中长大,从小耳濡目染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城市边缘的贫民的喜怒哀乐,他从市井民巷的纷杂生活中走出,最终写成《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等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不朽之作。与同期成长起来的诸多家学丰厚的文学大家相比,老舍的独特出身,令他的作品始终深藏一种特有的机智与幽默、纷繁与精彩。
1966年8月24日,在“文革”中饱受身体与精神摧残的老舍,选择在北京太平湖蹈水而亡,从而留下20世纪中国文坛最悲绝的背影。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曾撰文道:“当代作家中,没有一个人的死,像他(老舍)那样让后人痛心,其悲壮之志,让一切苟活者顿失光泽。”当今天的人们试图对20世纪那些“被抬高”或“被贬低”的中国作家、中国文学进行重新评判时,老舍其人其作始终是一个屹立不倒的坐标。
前天是老舍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各种纪念活动在北京拉开。据了解,今年国内的舞台和电视上将推出8部老舍大戏。与此同时,老舍1968年差一点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说法,再度引来各种揣测与说法。昨日,老舍之子、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谈诺奖疑团:
川端康成的奖原是颁给老舍的
【1980年初,朱光潜曾语出惊人地说:“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目前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老舍被公认为上世纪中国作家中较早具备世界性的作家之一。
进入新世纪,有一个统计,中国大陆作家的作品中,被国外翻译最多的要数老舍,他的《骆驼祥子》被译成30多种文字,光是俄语版就发行了70多万册。2002年,德国、法国、瑞士不约而同地出版了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记者:您曾透露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原定授予老舍,结果却因为他的自杀而颁给了川端康成,后来引起了一些争议。您认为,老舍当年如果能获奖,最大的原由是什么?
舒乙:诺贝尔文学奖是经过提名,然后进行若干次筛选,最后选定5个人,拿来让瑞典皇家学院的院士投票,老舍的票数当时排在第一。当年,皇家学院的评委听说当时中国发生“文革”动乱,很多文人受到迫害,他们就请瑞典大使调查核实,把调查结果发给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可惜由于诺奖规定不能颁发给去世作家,于是就在剩下的4人中重评。尽管老舍去世了,评委们还是倾向于颁给东方人,最后就选了日本人川端康成。这个消息是在川端康成获奖庆祝典礼上,瑞典驻日大使告诉日本人的。
有人对这个说法存疑,但我是亲耳听闻:1978年,前日本老舍研究会会长藤井荣三郎受该会的委派,专程到北京亲口告诉我这一内幕,决不是空穴来风。
我认为,老舍当年如果能获奖的最重要原因是政治。不可否认,诺贝尔文学奖有艺术标准,但瑞典皇家学院的评委们是有政治倾向的。据我所知,他们当时听说中国国内搞“文革”,想要颁一个奖给有反思性的中国作家,就像1970年颁给苏联的索尔仁尼琴相似。由于当年中国其他作家的作品翻译极少,长篇小说更少,老舍在国外却受欢迎,翻译了很多,他们自然首选了老舍。
记者:您认为,老舍有没有被低估的佳作?
舒乙:一般读者忽视了《猫城记》,很遗憾。这部作品在国外很有名,被定为世界上最优秀的3部长篇讽刺小说之一。在国外,老舍的《猫城记》是和《骆驼祥子》并驾齐驱的。这本书之所以在国内沉寂无名,是因为讽刺政治。它是1933年写的,老舍在这本小说中讽刺了国民的劣根性,这不是得罪更多的人吗?而且《猫城记》里的很多预言,比如开学第一天打死老师,第一天就烧图书馆的图书,这在“文革”时都成为现实。这本书在国外让老舍拥有许多拥趸。
上世纪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带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访华,3位著名作家随同访问,其中包括翻译谢曼诺夫,说起老舍的《猫城记》,他说这本小说在苏联印了10万册,全部售出。他们说《猫城记》所揭露的是人性丑恶的一面,是人类社会的通病,具有世界普遍意义,所以在苏联受到欢迎是必然的。
谈身后评价:
老舍的文学地位是升值的
【谈到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对老舍评价的起伏,舒乙认为,老舍一直紧紧抓住平民世俗生活,创造出“世态画卷式”的不朽艺术特色。
老舍有非常朴素的创作观,他生前拒绝对自己的作品有任何拔高的评价,他曾写道:“连好朋友都说:‘伙计,你也硬正着点,说你是为人类而写作,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你太泄气了!’真的,我是泄气,我看高尔基的胡子可笑。他老人家那股子自卖自夸的劲儿,打死我也学不来。人类要等着我写文章才变体面了,那恐怕太晚了吧?我老觉得文学是有用的;拉长了说,它比任何东西都有用,都高明。可是往眼前说,它不如一尊高射炮,或一锅饭有用。我不能吆喝我的作品是‘人类改造丸’。我也不相信把文学杀死便天下太平。我写就是了。”】
记者:克莱齐奥自称为“老舍粉丝”,但国内一些人如韩寒却称老舍、茅盾、巴金等人的“文笔很差”。您怎么看?
舒乙:现在一些年轻人没有仔细读过老舍作品,这很糟糕,很悲哀!世界上优秀民族对伟大文人的崇敬是不变的。你看俄罗斯,上个世纪经过那么多政治动荡,但是他们所有人提起普希金、高尔基这些人,没有不严肃、不仰慕的。
老舍25岁就去英国教书,看了很多原版英文小说,但他不摹仿。他对自己的写作要求极高。他聚精会神一上午可能只得1500字,他写得非常艰难,字斟句酌。当时有些编辑爱改作家的稿子,老舍先生非常生气,曾经公开谴责:“请不要改我的稿子。我稿子里的每个字、每个标点都经过仔细推敲。只有你们不懂,而不是我的错。”可后来他们依旧改,老舍先生开始骂人了:“凡是改我稿子的人,男盗女娼!”
记者:如今文学写作更为多元,魔幻现实主义、荒诞写实主义都出来了,人们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也开始有了重新评判,比如鲁迅的后人就认为鲁迅的作品被误读,您认为对于老舍呢?
舒乙:现在老舍作品的处境还比较好。小学、中学选入的教材中有比较多老舍作品,许多年轻人也比较熟悉老舍,很多小孩都喜欢。而且一些影视剧和话剧也比较多,影响面比较广。这次文汇出版社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出版的一套21卷本的《老舍小说精汇》,卖得火啊!
不管谁的作品,总逃不脱大浪淘沙般的历史规律。作品本身是否含有极高的文学审美价值是关键,真正能够留给后人回味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有的人会永远被人们记住,有的人却只能名扬一时。老舍很幸运,他的作品至今在国内外依然受欢迎。2月3日老舍110周年诞辰研讨会上,一个俄国汉学家跟我说,在俄罗斯“老舍热”从来没有凉过。这位汉学家前几天参加一个欧洲汉学家的会,会上有人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家很多,其实只要讲3个人——茅盾、老舍、沈从文——就够了,当场很多人都接受这个观点。这3人中甚至没有鲁迅。这个观点发明者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王德威。他认为,茅盾写了中国革命;沈从文与他相反,写的是自然、水、船夫、少女,抒情的;老舍写的是平民,盼望政变的平民。这3个人的作品拎起来,可以代表整个当时的现代中国。
老舍的作品在他活着的时候很畅销,他“文革”被打倒的时候也有人在偷偷地看,被平反以后更是大规模地被出版、被翻译。对于文学家的排名,我认为,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文学大师的地位是不会动摇的。而另外一些文学家,比如老舍、郁达夫、张爱玲、钱钟书等的文学地位是升值的。
记者:人们对于老舍解放后的创作有不同的看法,浩然就曾说老舍“解放后的作品是紧跟形势的,配合运动的”。您怎么看?
舒乙:老舍解放前是小说家,解放后是戏剧家,虽然上世纪40年代也写过一些戏剧,但不像解放后一门心思写。解放前后他一直都坚持现实主义、写实主义,反映平民喜怒哀乐。
浩然的说法太简单,有些无知。建国初,老舍在美国讲学,很受欢迎,他还是回国了。他回国后,对比自己在新旧社会的体验,是从心里喜欢新社会,所以写出《龙须沟》这些作品。当时新政权恰好也需要一些宣传,认为通过话剧诠释新政府的形象很合适。所以《龙须沟》演出之后,周恩来找到周扬,专门要他在《光明日报》上写一篇文章,把《龙须沟》当典型来推广。政府还给老舍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这是唯一的。毛主席从来不看话剧的,周恩来跟他讲了后,《龙须沟》就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了。
《龙须沟》现在还在演,前晚(2月3日)人艺还演出了最新版本,尽管距离上一次由北京人艺排演这部话剧已经过了56年,但就前天演出的情况看,大家评价依然很高,认为它是一部佳作,说明它的艺术价值是永恒的。看作家的作品要看艺术目的,而不是政治目的。它能让你感动,走出剧院让你落泪了,你就会打心里说好。所以我有一次问日本人喜欢老舍哪一部话剧,他们异口同声说《龙须沟》。因为外国人看了《龙须沟》,才理解中国革命的原因。
记者:今年将有黄磊版的电视剧《四世同堂》亮相,您有怎样的建议?
舒乙:现在老舍的很多作品拍成电视剧后被拉长了。为了广告收入,往长里拉,搞成长篇连续剧,动辄40集,电视剧“加水”了。这样就造成了两种出入:一是符合原作主题、人物性格和语言风格的,算是拍得较好的,像葛优的电影《离婚》,但是不火,影响不大;另外一种就是水分加得太多,偏离了原作主题、语言风格等,像老舍诞辰100周年纪念时的电视剧《骆驼祥子》,不太理想。
今年有几部关于老舍作品的电视剧要播出,包括《茶馆》、《四世同堂》和《龙须沟》,因为还在后期剪辑,制作还没完成,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谈老舍之死:
他骨子里是格外坚硬的
【老舍曾多次说过: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实际上,老舍先生非常热爱生命,他最后在公园里待了整整一天,还是选择离开。1966年8月23日,老舍被红卫兵绑到国子监孔庙批斗,跪着被轮番殴打3小时,后又被继续毒打至深夜。晚间,遍体鳞伤的老舍在妻儿的作保下被接回家。第二天,老舍独自前往太平湖,以一句“跟爷爷说再见”向孙女作了人生的最后告别。在太平湖畔不吃不喝坐了一整天,于深夜时刻投湖自杀……
舒乙在散文集《梦和泪》中写他陪已经离世的老舍先生度过的最后一夜:“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身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作爱回报给他。”】
记者:老舍作品爱讽刺,富有幽默感,生活中的他也是这样子吗?
舒乙:生活中的父亲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不说话,在闷着头构思写作。很严肃、很封闭。但是只要有人来,一听见朋友的声音。他马上很活跃了,平易近人,热情周到,很谈得来。仔细想来,父亲也矛盾。因为他对生活、对写作极认真勤奋;另一方面,他又特别有情趣,爱生活。这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老舍是穷人出身;第二,老舍是老北京人,而且是满人;另外他阅历丰富,出国前后近10年;另外,他生活时间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时代背景很复杂。
生活里的老舍其实很会玩,他有19种爱好。会打拳,各种拳都会,十八般武艺都通;又会京戏,会演曲艺,像大鼓、相声、河北梆子、单弦……他还会写曲艺,所有中国作家只有他和赵树理会写民间曲艺。
记者:根据沈从文上世纪60年代书信,他对老舍在当时北京文联的卖力表现有些不满。您还记得老舍先生自杀前那段时间的状态吗?
舒乙:老舍一点架子也没有,北京人都很喜欢他。可能浩然当时是个年轻人,刚跨进文联大门,左得要命,所以老舍不喜欢他。老舍在晚年内心是很悲哀的,当时已经感觉到(政治)空气很冷。虽然爱写能写,却不能刊登,写作只能停产。
我的学生傅光明调查了100多个当事人,写了3本关于老舍之死的书。他跟我讲,他感觉很悲哀,说以后绝不相信历史!他调查那么多当事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说当年打过老舍,反而跳出3拨人说自己帮助打捞过老舍的尸体。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承认当年对老舍动过手,更别说忏悔了。有一个女中学生,如今已经是60多岁的奶奶了,傅光明采访她好几次,她才说自己是当事人之一,问她愿不愿意给老舍后人道歉,她说不愿意,没有勇气,说“你替我道歉吧”。她知道这事情很严重,她自己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记者:我手头有一首老舍1966年春的旧体诗《赠王莹》:“小住佳园百病除,西山爽气入蓬庐。风香云暖松荫外,细读人间革命书。”显得似乎很闲逸,为何在当年夏天就投湖?
舒乙:王莹当时是很有名的女演员,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取得美国支援,她曾经到美国给罗斯福总统表演过,但是一回国就遭到了迫害。老舍其实是用这首诗来安慰她,但内心里他是非常悲哀的。当年,他的作品已经不能发表了。比如1965年,领导最反对他去日本,但是日本人点名要求他去。他做访日代表团团长,刘白羽、张光年陪着看着他。去了之后很受欢迎,为什么呢?因为他生活阅历丰富,底蕴厚,日本人很喜欢他本人和作品。崇拜他,狂热地欢迎他。他回来后写了一篇很长的日本访记,一直到今天还没有发表,一篇残稿放着。
老舍晚年计划写3部长篇小说,分别是《正红旗下》、老天桥和八大胡同,但是到死,第一部《正红旗下》还没写完,政治环境越来越恶劣,老舍只有死了。1966年8月21日,他对我们说:“又要死人了!尤其是那些刚烈而清白的人。”他是一个软中带硬的人,他受不了了。他殉难,以身谏,老舍其实是用这种方式告诫世人,他骨子里是格外坚硬的,拥有宁折不弯的正义坚定的人生态度。假如不是1966年8月23日,他也会在1967年或者1968年死去。
有人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舍将是第二个屈原。把老舍与屈原相提并列,叶圣陶是第一次,他在给王惠云、苏庆昌二人撰写的《老舍评传》中以词代序,词名《齐天乐》,词中说:“呵天甚意!竟容忍沉渊,屈原同例。”
【篇三】纪念屈原诗
司马迁与<<史记
百家讲坛之《司马迁》
司马迁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修史是家族的事业。他写《史记》前,是中国封建时代空前绝后的漫游者,他在父亲的要求下,从二十岁开始曾作为期两年的漫游,司马迁的漫游,是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日后写《史记》的真实性、科学性。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蒙受人生灾祸。他因为替李陵辩护,汉武帝震怒,司马迁下狱。他想到了接受死亡甚至有自杀的念头。但他毅然接受宫刑,在死刑与宫刑之间选择。为了著述的理想,司马迁忍辱含诟,隐忍苟活,选择了辱没祖先和个人人格的宫刑。生前人所不耻,死后光耀千古,成为一个另类的英雄。
自从司马迁写完《报任安书》之后,人们便再也不知道他的消息了,历史的记载在这里留下了一页空白,后人只能从零星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传说中去揣测他的结局。司马迁死了,在《史记》完成之后,悄然无声地离开人世了。他以生命的终结,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死留下一个历史之谜,他的著作却矗立起一块历史的丰碑。
(全文)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执掌天时星历,记录、搜集保存典籍文献的一个史官。史官无权无势,无名无利,他因罪得罪了汉武帝,在死刑和宫刑之间他选择了一个男人最为耻辱的宫刑,包羞忍耻活了下来。后来呢,他又充当了本应该由太监来充当的一个官,也就是中书令。当中书令的时候,他为官又不能推贤进士,也就是说并不是个好官。但是就是这位司马迁,撰写了中华文化史上一部宏伟的巨著《史记》。这部《史记》影响了,并且继续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司马迁是不是一位英雄?如何评价他的人格?司马迁有着怎样的传奇的人生?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究竟在哪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我们将沿着司马迁生命的轨迹走进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来解读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历史之谜。
我想分四个问题讲一讲,第一个问题谈的是二十漫游,二十岁的一次漫游。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出生地在龙门,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据司马迁自己说,他少年时期曾经“耕牧河山之阳”,也就是说他儿童时期曾经在家乡从事过一些农业劳动。后来他的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亲也到了长安,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拜了很多名师做老师。司马迁的家族,就是他这个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为史官,他有责任来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也有责任来搜集整理天下的遗文古事,更有责任通过叙事论人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借鉴。那么他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就是写一部史书,从他父亲开始就已有这么一个理想,他的父亲做太史令之后,就开始搜集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但是司马谈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无论是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这样一个宏愿。
于是,他让儿子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他要求他儿子来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一次全国的漫游。所以我这里要介绍司马迁的漫游,于是司马迁从20岁开始,就做了一次漫游,司马迁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那么他这个漫游,也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写《屈原列传》写得那么有感情,他是亲自去考察过,他是在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比方说,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他也搜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你比如说他亲自去问别人,说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这大家知道,这个典故,韩信为什么能够受胯下之辱而不发怒?而不愿意去做出非法的事来,忍了。韩信那么高的个子,从一个流氓两个腿之间爬过去,如果按照他的个性,一刀就把他杀了。但是如果把他杀了,后来还能够建功立业吗?韩信后来帮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汉,封王封个侯,回了故乡,韩信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把你杀了,我就没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
再比如说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还和孔子故乡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揽衣挽袖、一步一揖,学骑马、学射箭,学行古礼,以此表达他对孔子的纪念,高山仰止,对孔子的纪念。
再比如讲,在孟尝君的故乡薛城,他走乡串巷,考察民风,而且他考察这个地方的民风跟当年孟尝君好客养士有什么关系,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在漫游的旅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存留于人们口碑上的故事,获得了许许多多从古籍当中所得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他深入民间,广泛地接触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认识逐渐深入。
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了性情,从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学的表现力,所以我要讲司马迁这的这次漫游,正是司马迁走向成功的极为坚实的一步,是非常典型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二件事情,就是李陵之祸。就是司马迁因为受李陵事件的影响,而被下到牢里边去了,所谓“李陵之祸”。司马迁22岁漫游回来以后,22岁就开始做官,但是做的是一个郎中,郎中是什么,就是“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就是皇帝的一个侍从。一直到38岁的时候,他才继承他父亲的职位,就是他父亲去世以后,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做了太史令。从做太史令那天开始,他就开始《史记》的资料准备和撰写工作,38岁一直当太史令,然后就开始写《史记》。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专心写《史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我刚才讲了,一部文学史,就是文人的辛酸史,文人的不幸才给我们文学史上留下了这么伟大的作品。在汉武帝天汉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司马迁47岁。这一年的秋天,匈奴发动了对汉朝的进攻,汉武帝就任命他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主帅去抗击匈奴,而要李陵,李陵是什么人物呢?就是汉代另外一个很有名的人物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这个人心劲很高,他提出来,我带一支军队,五千人,我要横行匈奴。名将之后很有气魄,汉武帝看他如此有勇气,于是就给他五千精兵,这五千精兵都是五千荆楚壮士,非常勇敢、非常能打仗,李陵开到前线去,到前线去以后,跟匈奴打仗,连打了几仗,连打连胜,消灭了几倍于他的匈奴敌人。
当李陵打胜仗的消息不断传到朝廷的时候,汉武帝非常高兴。看着汉武帝高兴,那么周围大臣都纷纷祝贺汉武帝,哎呀!陛下得此良将,李陵不愧是名将之后,都恭贺汉武帝。但李陵毕竟带的是五千人,寡不敌众,而且后来匈奴以为这就是汉朝的主力军,整个匈奴把军队都拉来对付李陵,最后李陵终于敌众我寡,打了几次仗以后,最后战败被俘了。李陵被俘虏之后,汉武帝非常生气,挫败了我大汉王朝的军威,挫动了我的国威,很恼火,很生气,而这些大臣朝廷大臣们,看着汉武帝生气,于是又转过来纷纷来咒骂李陵,说李陵本来就不是个好东西,李陵本来就不是个好人,就纷纷骂李陵。
结果有一次在朝廷议事的时候,史官不是陪侍在旁边吗?汉武帝就问司马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司马迁就说了一番话,是替李陵辩护,好!这就惹恼了汉武帝,于是司马迁被定了一个什么罪呢?“诬罔主上”。就是攻击诬蔑咒骂皇上,于是把司马迁打入大牢,司马迁这样得罪了汉武帝,开始司马迁并没有定为死罪,大概过了将近一年,半年多到一年的时间,一直没有李陵消息,汉武帝就想派人打听李陵被俘虏以后,究竟是投降了?还是现在情况怎么样呢?就派一个人叫公孙敖到匈奴去打听李陵的消息,公孙敖在匈奴那个地方转了几个月,始终没有得到李陵的准确的消息,到底李陵现在怎么样了?是死了?还是活了?是投降了?还是干什么去了?不知道。后来听信一个传言,说李陵正在某处帮助匈奴训练军队,他得不到别的准确消息,于是带着这个消息回来告诉汉武帝,说李陵在那里帮助匈奴训练军队,汉武帝大怒,这就是叛徒,你被俘虏还不说,你现在帮助匈奴训练军队打我们,于是李陵被诛灭九族,那么司马迁就被定为死罪。司马迁是为李陵辩护,因此我的结论是:在李陵事件当中,司马迁只是尽到了一个史官直言的职责。司马迁如果不说话什么都没有,皇上问我,我不说,或者跟其他大臣一样,也把李陵骂一通,他什么事都没有,他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史官坦诚说自己意见,也许这个意见可能错,但是这个史官该说真话,所以坦诚直言的职责,他因此而蒙冤下狱,甚至被判了死刑,死罪,那么这正是封建统治者的专横。
关于司马迁生平第三件事情,就是“痛下蚕室”,司马迁以诬罔主上而被定为死罪,那么按照汉朝的刑法呢,死罪犯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就是缴纳五十万钱,二是接受宫刑。司马迁作为史官,家境清贫,再加上下到死牢里面去,人们逃避惟恐不及,谁还去资助他钱呢?就算借得到钱,也没有人敢借给他,自己拿不出来,也没有人借,所以无法筹措那五十万。因此,司马迁要想活命,只能接受宫刑,什么叫宫刑呢?宫刑就是施刑于男人的下身,而且接受这种刑法的人,他畏冷怕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施刑的牢房当中必须保暖,就好像民间养蚕的屋子一样,所以,受宫刑也叫下蚕室。司马迁对此事来说,去死和接受宫刑更容易接受的是什么?是死。司马迁并不怕死,因为他知道,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他自己的话了,那么他认为,即使是奴隶,即使是婢妾在受到侮辱的时候,也知道以死来摆脱,何况我司马迁。自己是一个深明是非的史官,我难道不懂得羞辱的活着比死还可耻吗?难道还怕死吗?但是司马迁不能够选择死,这是因为他不能让《史记》的写作半途而废,因为这是继承祖业实现父亲遗愿的大事,如果自己死去,他将以何种面目去见九泉下的先人呢?而作为一位史官,没有留下半点文字,如何向后人交代?再说,如果他选择自杀,或者是被杀,人们并不会把他看做是殉节,而只会认为他智尽无能,或者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在这种情况下死,那就是轻于鸿毛了。那么惟一的选择就是接受宫刑,在这时候司马迁想到了,古代的周文王、孔子、屈原、孙膑、吕不韦、韩非子等这样一些圣贤,他们都是在逆境当中坚韧不拔,最后都完成了轰动天下的文化巨著。于是司马迁为了保存自己以完成撰写《史记》的大业,决定自请宫刑,减死一等,我愿意接受宫刑,免死。
司马迁终于被处以宫刑,他前后在狱中呆了三年,他隐忍苟活,在狱中还坚持写《史记》,大概是在汉武帝太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96年,司马迁50岁的时候,他出狱了,47岁被打到牢中,50岁出狱,出了狱以后做了中书令,中书令的职务是“领赞尚书,出入奏事”,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各部的尚书有什么表,有什么奏章呈现给皇上,把皇上有什么圣旨,旨意,传达给大臣们。但这个职务一般是由宦官来担任的,现在司马迁担任这个职务,也就是说汉武帝实际上把他看作一个宦官,实际上是以一个宦官的身份在朝廷做官。司马迁是为了做官活下来的吗?不是!所以他对中书令,对朝廷的事务没有兴趣,出狱以后的司马迁,须发脱落、形容枯槁、弱不禁风,他经常是精神恍惚,他自己在《报任安书》里边这样写到,他说我“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他说我动不动人精神恍惚,不知道怎么回事,或者走着走着,哎呀!我怎么走到这儿来了,人处在一种恍惚状态,心里面经常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和无限的愤恨。他想到他受宫刑,想到是作为一个男人接受最耻辱的刑罚,侮辱祖先,所以这是奇耻大辱。“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什么意思?想到我司马迁受了这种刑罚,我一想到冷汗直冒,经常是汗湿衣裳,衣裳都湿透了。可以看到此时司马迁这种精神状态,而且由于古代这种被阉割的人,历来被人们所鄙视,为人所不耻,所以司马迁被视作是“无行之人”。常常遭到诽谤和中伤,他的好朋友任安也不理解他,任安写信给他,劝他要谨慎地待人接物,要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实际上是委婉地批评他,你做官不谨慎,你做官不推举贤能,你不引荐人才,你是个默默无语,没有什么创见,没有什么创新,没有什么主见的中书令。连朋友都不理解他,其实出狱之后,司马迁在精神上是十分痛苦的,我们刚才讲到,经常是恍恍惚惚的,经常走着走着不知道走到这个地方来干什么。但是一提到《史记》,一写《史记》他清醒了,只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支持着他,那就是著书的事业,可以说司马迁为《史记》而活着,为《史记》而奋斗。
在汉武帝太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93年11月,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写了一封信,这就是著名的《报任安书》,在这封信里面他详细地申诉了自己对李陵事件的看法,以及接受宫刑前后的心态。他为什么接受这个刑罚,接受这个刑罚之后,他又是一种什么心态,也就是我刚才讲这些,也是这封信里面他跟他朋友诉说的。而且在这封信里面,最后他郑重的宣布《史记》一百三十篇完成了。
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史记》原来准备是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也就是司马迁原来写《史记》,并不是要公开,这个书准备藏之名山的,特别在他写书过程中遭受那么多经历,那么多挫折,那么多磨难,所以这部书他是准备藏之名山,这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面说的,那么司马迁《史记》写成之后,他传给谁了呢?在司马迁死后,他的家人把《史记》转移藏匿在他女儿家中,现在的人所看到的史料很少谈到司马迁的亲属,关于司马迁的材料很少,一个就是《报任安书》,再就是《史记》有个《太史公自序》,再就是后来《汉书》上有个《司马迁传》,《司马迁传》基本上是抄他的《太史公自序》,所以司马迁的直接史料是非常少的。但是司马迁有一个女儿,而且女儿所嫁的丈夫,叫杨敞,这是有史可据的,杨敞在汉昭帝时期,还曾经官至宰相。杨敞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给杨家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杨忠,小儿子名叫杨恽。杨恽呢,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把自己珍藏着的并且深爱着的这个《史记》,拿出来给他读。杨恽初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读完了。杨恽成年之后,还把它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那么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一部《史记》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坎坷,司马迁《史记》完成了,完成之后呢?历史上再也找不到司马迁的消息,司马迁是怎么死的呢?这就是我谈的第四个问题,神秘之死。自从司马迁写完《报任安书》之后,人们便再也不知道他的消息,历史的记载在这里留下了一页空白,后人只能从一些零星的,甚至互相有些矛盾的一些传说当中,一些不完全的资料当中,去揣测司马迁后来的结局。我搜集些资料,我认为司马迁后来结局有四种可能。第一、司马迁可能是自杀身亡。《史记》完稿之后,生命对于司马迁而言,已经无足轻重了,特别是受宫刑之后,人们对他所谓贪生怕死的误解该是洗刷时候了。我司马迁是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那么基于这些,他可能自杀,我是从《报任安书》分析出来的。也就是说,司马迁有自杀的这种意图,从《报任安书》里面已经可以透露出不少信息了,你们想一想,司马迁当时给任安写信的时候,当时任安在狱中,后来任安被处死了,司马迁给任安回信,任安写信给司马迁,是在下狱之前,他一直没有时间给他回信,后来任安在狱中,要把汉武帝杀了的时候,他匆忙写这封信给他,写那么长,为什么写这么长,任安因为受了一个案子的牵连,正在狱中羁押在牢中,而且随时可能行刑处斩,司马迁为什么要对一个快要死的人,写下如此长篇,而又悲愤激昂的书信呢?他又为什么要在信中反复诉说自己忍受不了腐刑之后的这种耻辱呢?他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时机和对象来宣告《史记》一百三十篇完成呢?他又为什么在信中大谈“人故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且在信里面说,“要死之日,然后是非乃定”。他说一个人生前你不要说我是和非,人生的是非留在身后,一个人等死后的若干年,人们才能给他论定是非,那就是说我司马迁究竟是个什么人,留待后人评价,现在你们怎么攻击我,怎么瞧不起我都可以,死后你们来看我是个什么人。我这个信把我的心情、我的想法、事实经过,我都讲清楚了,所以《报任安书》也许就是一封遗书。
第二种可能,司马迁受任安这个案子的牵连,被汉武帝下令腰斩于市。当时宫廷里面有一场斗争,那么任安牵涉进去了,而当司马迁辗转托人把他的《报任安书》送到狱中以后,任安已经被腰斩了。任安腰斩以后,狱吏在抄检狱室的时候发现了司马迁的信,于是便呈奏给汉武帝,信里面是非常愤慨地表达对汉武帝的不满,那么汉武帝读罢,看到信里面那么多怨愤之词,勃然大怒,再加上有人趁机诬告司马迁和任安是同党,他们俩是好朋友嘛,于是汉武帝便下令把司马迁打入天牢,随后腰斩于市。那么这样看来,似乎是《报任安书》惹的祸,其实司马迁何以不知道《报任安书》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司马迁并非不知道任安作为死囚犯,可能终生读不到这封信,司马迁也并非不知道这封信可能成为一封公开信,因为自己在信中所发泄的不满会招致灾祸,这点司马迁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不能不说,因为当他完成了《史记》的伟大的著述以后,灾祸对于他而言已经是无足轻重了,况且他选择这样一个与他患难与共的朋友写信的这种方式,选择给朋友写信,而且向世人公布《史记》的完成,这本身就是一种抗争,也是对朋友甚至对朋友死后的灵魂是一种极大的安慰。
第三种可能司马迁再次下狱之后,随同长安狱中的罪犯,无辜地被集体处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据《汉书•宣帝纪》记载,当《报任安书》被汉武帝知道之后,汉武帝看到信中有很多怨言,于是便下诏把司马迁逮捕了,并且叫御史台论罪,就是说并没有判死罪、论罪。就在论他的罪这个期间,不久汉武帝病重,那么有巫师就给他算风水,然后巫师告诉汉武帝,说长安监狱当中有天子气冲撞了圣上,究竟是谁呢?不知道,于是汉武帝下令把狱中所有的囚犯,无论轻重一律处死。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曾经一次把长安城的犯人全部杀了,所以司马迁就这样集体地无辜地被杀了,一代史家就这样死于非命,这是第三种可能。
第四种可能司马迁寿终正寝,其实关于司马迁是被杀,史料还不能够充分地予以证实,说司马迁是自杀,也不过是一种推测。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还只能够把他看成是正常病故,司马迁大概活了60岁,司马迁死了,在《史记》完成之后,他悄然无声地离开人世了,他以生命的终结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死留下一个历史之谜,他的著作却竖立起一块历史的丰碑。
【篇四】纪念屈原诗
缘艺斋——纪念屈原屈原唐诗50首
关于屈原唐诗50首
01江上吟
李白(唐)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02笑歌行
李白(唐)纪念屈原诗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03祠南夕望
杜甫(唐)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04端午
文秀(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05题屈原祠
(唐)洪州将军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柌堂小水滨。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06屈原庙
(唐)崔涂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葸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07春秋战国门.屈原
(唐)周昙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08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唐)李嘉祐
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
锵锵铜鼓芦叶深, 寂寂琼筵江水绿。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
月隐回塘犹自舞, 一门依倚神之祜。
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
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09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此公时贬舒州司马)
(唐)李嘉祐
自顾衰容累玉除,忽承优诏赴铜鱼。
江头鸟避青旄节,城里人迎露网车。
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
更枉新诗思何苦,离骚愁处亦无如。
10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1涉沅潇
(唐)李绅
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余霞杳千里。鸿叫离离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
水灵江暗扬波涛,鼋鼍动荡风骚骚。行人愁望待明月,星汉沉浮鬼长号。
屈原尔为怀王没,水府通天化灵物。何不驱雷击电除奸邪,可怜空作沈泉骨。 举杯沥酒招尔魂,月影滉漾开乾坤。波白水黑山隐见,汨罗之上遥昏昏。 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咚咚远山响。潮满江津猿鸟啼,荆夫楚语飞蛮桨。 潇湘岛浦无人居,风惊水暗惟鲛鱼。行来击棹独长叹,问尔精魄何所如。
12题武关
(唐)杜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13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唐)许浑
清湘吊屈原,垂泪撷蘋蘩。谤起乘轩鹤,机沉在槛猿。
乾坤三事贵,华夏一夫冤。宁有唐虞世,心知不为言。
14夜泊湘江
(唐)于武陵纪念屈原诗
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15归山作
(唐)护国
喧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古坛。何处论心怀,世上空漫漫。
16湘川怀古
(唐)清江
潇湘连汨罗,复对九嶷河。浪势屈原冢,竹声渔父歌。
地荒征骑少,天暖浴禽多。脉脉东流水,古今同奈何。
17赋
(唐)李峤
布义孙卿子,登高楚屈平。铜台初下笔,乐观正飞缨。
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
18听弹沈湘
(唐)雍裕之
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
秋风一奏沈湘曲,流水千年作恨声。
19芳草
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
20古意二首(拟陈拾遗)
(唐)孙郃
其一
屈子生楚国,七雄知其材。介洁世不容,迹合藏蒿莱。
道废固命也,瓢饮亦贤哉!何事葬江水,空使后人哀。
21续幽愤
(唐)曹邺
繁霜作阴起,朱火乘夕发。清昼冷无光,兰膏坐销歇。
惟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
匆匆鬼方路,不许辞双阙。过门似他乡,举趾如遗辙。
八月黄草生,洪涛入云热。危魂没太行,客吊空骨节。
千年瘴江水,恨声流不绝。
22三闾大夫
(唐)刘威
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青史已书殷鉴在,
词人劳咏楚江深。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
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
23招屈亭
(唐)汪遵
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
招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
24屈祠
(唐)汪遵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纪念屈原诗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25渔父
(唐)汪遵
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
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26三闾庙
(唐)汪遵
为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27过鄂州
柳拂兰桡花满枝,石城城下暮帆迟。折牌峰上三闾墓,远火山头五马旗。 白雪调高题旧寺,阳春歌在换新词。莫愁魂逐清江去,空使行人万首诗。
28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
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
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
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29湘弦怨
(唐)孟郊
昧者理芳草,蒿兰同一锄。狂飙怒秋林,曲直同一枯。
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诬。灵均入回流,靳尚为良谟。
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
此志谅难保,此情竟何如。湘弦少知音,孤响空踟蹰
30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
(唐)孟郊
握中有新声,楚竹人未闻。识音者谓谁,清夜吹赠君。
昔为潇湘引,曾动潇湘云。一叫凤改听,再惊鹤失群。
江花匪秋落,山日当昼曛。众浊响杂沓,孤清思氛氲。
欲知怨有形,愿向明月分。一掬灵均泪,千年湘水文。
31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唐)孟郊
分拙多感激,久游遵长途。经过湘水源,怀古方踟蹰。
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侧聆故老言,遂得旌贤愚。
名参君子场,行为小人儒。骚文衒贞亮,体物情崎岖。
三黜有愠色,即非贤哲模。五十爵高秩,谬膺从大夫。
胸襟积忧愁,容鬓复凋枯。死为不吊鬼,生作猜谤徒。
吟泽洁其身,忠节宁见输。怀沙灭其性,孝行焉能俱。
且闻善称君,一何善自殊。且闻过称己,一何过不渝。
悠哉风土人,角黍投川隅。相传历千祀,哀悼延八区。
如今圣明朝,养育无羁孤。君臣逸雍熙,德化盈纷敷。
巾车徇前侣,白日犹昆吾。寄君臣子心,戒此真良图。
32读史五首
(唐)白居易
其一
【篇五】纪念屈原诗
纪念屈原
今天是一个传统隆重的日子——端午节,是我们的法定节假日,
也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今天,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2000多年前的今天,屈原死了,不是因为生计,也不是因为生理,更不是为了刺激,在精神的追求完全破碎之后,他选择了死,他是自己死的,或者说是找死的。对于一个有追求的政治家和诗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理想的破灭更可悲!在屈原的理想被杀死之后,他毅然决然地杀死了自己的形体—-没有灵魂的躯体岂非行尸走肉!
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理想破灭后,他宁愿死;他绝不愿蝇营狗苟,绝不愿意委曲求全,这就是中国的“士”,一颗高傲的头颅,一种高傲的血统。
这也是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政治家追求政治理想,为了理想,宁愿舍生就死;政客追求政治目的,为了目的,往往可以不惜手段,其终极目的是“生”。两者格调不同,品味迥异,人品和道德的高下跃然而出。
现实世界中,政客太多,政治家太少,让人不寒而栗。
大哉,屈原!悲哉,屈原!
屈夫子,今天是你的祭日,也许在尘世的颂扬中,你已不需要我这一丝敬仰。可是芸芸众生,谁又能与夫子神游。世人多悲汝不幸,哀汝惨烈,可是继夫子之道有几人欤?这难道不是最悲哀的事情吗?
五月粽飘香,“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划船喜洋洋。”回味着清新质朴溢满乡土气息的节日歌谣,搅拌着厚重深沉勃发历史情怀的文化典籍,我那善于感古论今的思绪神经再一次被饱蘸民族情结的“端午”维度语境所拨动,飞越“逝者如斯”的时光隧道,停落驻留在二千多年前以雄浑大气、惊心动魄挥写泼墨的战国画卷里。
一位散发跣足、行吟泽畔的老人,正从博大凄楚的落日余晖处缓缓走来。他正是人民的诗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名人屈原。触摸解读屈原的力道,领略到的总是魂牵梦萦、隽永精深的故国原乡味道。蓦然回首,那久违亲切的力道正从端午遗梦和诗篇遗风中折射飘出,泽被潇湘荆楚。
太史公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正是有了那次令后来者嗟讶慨叹的流放,才有了迁客骚人杜鹃啼血、万古流芳的不朽文章。满眼河山、一腔热血,力透纸背在连绵悠长、恢弘磅礴的字里行间。诗人意有所郁结而不得其解,故“述往事,思来者”,却在不经意间锤炼成就了一段“无韵之离骚”的文学传奇,开启创造了一个诗经楚辞双峰并峙、璀璨夺目的神话年代。
李太白云: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诗人的笔下,氤氲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本精魂。心系黎民冷暖、牵记苍生疾苦的悲天悯人,诠释着“古之为政,爱民为大”的至言真谛;诗人的胸襟,盛满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刚健理念。自强不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迈芬芳中,阐述着天道酬勤、矢志不渝的求索精神;诗人的意境里,弥漫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文化底蕴。道法自然、民胞物与的无言大爱中,飞扬着学达性天、天人合一的人文风范。屈原的思想文化力道,泽被世间万物,普照芸芸苍生,成为这个文明国度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动力源泉。
《史记》传载:屈平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生活沉浮的年月,正是诸子百家纵横捭阖、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视野背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少年时代的屈原,便怀揣匡时济世、以天下为己任的宏愿抱负,抒发精忠报国、厚德载物的雄心志气;当上楚国三闾大夫的屈原,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远见卓识,亲民明德、废旧立新,谱写了一首内圣外王、指点江山的理政赞歌;屈大夫卓尔不群、洁身自好,在奢浊之风登峰造极的楚国官场上,演绎了一曲“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浩然正气;屈大夫安贫乐道、志趣高雅,于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东周列国时期,续写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本真家传。即使身遭排挤陷害,我们的屈大夫依旧置个人荣辱于身后,表现了高风亮节。刘禹锡有诗为证:“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屈原虽然魂归汨罗,但他的人格情操力道,启迪前朝,激励当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看,粽子和龙舟中,早已散发出不朽永恒的真理光芒。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天地之间,唯人为贵。生命是存在和思想的结合,力道则是思想文化和人格情操的统一。屈原的力道,被以节日、文字的载体形式传承,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常态生活中。让她在我们民族集体记忆中生根发芽茁壮长为心灵脊梁的参天大树,应该成为我们端午祭奠屈原的终极归宿。珍爱并弘仰屈原的力道吧,这是我们精神性格中的荣耀资源和魅力财富。(董永亮)
【篇六】纪念屈原诗
2013端午节忆屈原诗四首
2013端午节忆屈原诗四首: 1,、忆屈原——
粽香传久远,
华夏思屈原。
端午泪潸潸,
一水两重天。
2、颂屈原——纪念屈原诗
个人魅力冠古今, 爱国精神传后人。 端午因君成传统, 国共合作一家亲!
3、台湾大陆一家亲—— 米粽飘香越千年, 爱国情结忆屈原。 台陆共祖根相连, 一水岂能两重天?
4、告慰屈原—— 传统佳节端午到, 米粽飘香艾草绕。 屈原天堂应微笑, 吾辈神州正弄潮。
2013/6/14
【篇七】纪念屈原诗
纪念屈原
端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教授黄震云 我国的传统节日十分丰富,大多都与四时八节的时令转换、敬天怀人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节日如寒食(介推)、“尝麦”(关公)等重要节日逐渐被淡化,而端午则成为我国的法定假日,和流行韩国的端午祭都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赛龙舟及其相关风物人情行为更是超越了常规的时间限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或者体育运动形式。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而这一切都与屈原有关。端午和屈原究竟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联点在哪里,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一定要隆重纪念屈原?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很多。有些人在当世没有过高的地位,甚至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后世却格外显赫。目前我国主要有两位,一位是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号称百代帝王之师;另一位就是屈原。根据《旧唐书》哀帝本纪,天佑元年(904)九月,屈原被封为昭灵侯。这是屈原第一次被封侯。后晋天福二年(937),进封威灵公。北宋元丰三年(1086)宋神宗赵顼诏封屈原为清烈公、元丰六年封忠洁侯、政和元年后统一为清烈公、元延佑五年封忠节清烈公、明洪武二年封楚三间大夫屈平氏之神。传清代封屈原靖楚江王、忠烈王。昭灵、清烈、忠洁均曾用于各地屈原庙额,但清烈历史沿用时间最长。由上述我们看出,屈原是历代不同民族都高度推崇的伟人。孔子,每年我们都有国家祭祀,但是屈原没有。和孔子相比,我们纪念屈原不是做过了,而是远远不够。
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什么说远远不够?这是因为屈原的一生用丰富优美华丽的辞章和整个生命追求真理,实践伟大的爱国主义美政建设的理想,最后用生命画出一道永不磨灭的彩虹。2013年3月,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屈原文化的最根本的核心的文化价值。一个民族不能不爱自己,更不会忘记热爱祖国的人,更绝不能没有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永远的追求、理想,也是现实的一切的努力的价值体现。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在世界各地都对屈原以极高的评价,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屈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屈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所以近代以来,学术界一致认为,屈原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最大,无论是人格、人生和创造。
司马迁曾经思考过屈原的价值,指出推其志也,与日月争光可也,历来也都得到人们认可。可是屈原的志究竟指什么呢?我们认为,最根本的是屈原的美政理想。
屈原认为,治国理政首先是要对自己的位置权力有敬畏神圣的态度,也就是遵道祗敬、内心纯正,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淫游放肆。还专门写了一篇《天问》,与上天直接对话,提出要正确地把握天人关系。究竟什么是美政,如何实现?屈原认为,楚国要实现太平盛世那样的美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理解。
第一,以三皇五帝等先圣为榜样,主张“有德在位”,“以民为本” “均万民”的“德政”,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屈原实现美政的态度非常坚决:“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情愿脱下乌沙,绝尘而去。第二,寻找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既遵道而得路”,得路的前提是遵道,如何得道?首先是明道,其次是体道,最后行道。屈原认为找到路也不容易走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三,主张“举贤授能”。《离骚》说:“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他希望统治者应该任人唯德唯才,即德才兼备。第四,实行“法治”。屈原始终认为,生命有限,一切都要抓紧时间。临沉江前,他还写下《怀沙》告诉世人:“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法律昌明,是立法司
法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公平正义,国家才会富强。屈原主张的以民为本的公平正义就是他的理想的法治社会。也许今天我们有一定文化的学者也可以想象出类似的或更好的美政理想,但屈原在两千多年前努力奋斗的美政社会和设计的制度保障,无疑已经超越了时空。同时,是建立在痛苦的生命体验的历程中。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世幽昧以昡曜兮”(《离骚》)。屈原努力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有时还表现出狂狷的激烈心态:“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屈原坚定不移自己的信念:“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更不愿意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屈原用全部的生命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屈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九章·桔颂》);同时,也要防止屈原批判过的沉滓的泛起和再生,通过制度设计保障美政理想的实现。
汉代开始,在屈原故里建屈原庙,《隋书》第一次记载关于端午屈原投江的传说和赛龙舟的由来。原因主要有:一是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思贤追远,二是三代以来就有端午安慰被冤枉大臣的传统,三是端午是祛邪布新的时节,人们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屈原一生对真理和盛世的追求和不懈努力,以及创造出楚辞体这样新的诗,忧患悲歌。直面人生。对后代知识分子的心理、人格、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天我们重温屈原的伟大诗篇、敬仰其人格精神和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自然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屈原的对美好理想的设想和实践追求,对文化的创造性性的发展,成为我们民族的永恒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纪念。而在当前,则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离骚》(片段) 黄震云书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龙岗路观澳园6-2-202,邮编100192
电子邮件huang2821@163.com电话13366479893
【篇八】纪念屈原诗
端午怀古,纪念屈原
端午怀古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又逢端午,遥祭屈原。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惟此一人。端午节“出生”在中国,习俗由来与传说甚多。但千百年来,“屈原精神”作为一种爱国精神,已广泛深入人心。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历朝历代,无数的忠勇之士前仆后继,以民族振兴为己任,保卫祖国,临危不屈,关怀民生,在民族危难存活之际,英勇战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才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艾叶荷包 ……现代的屈原,被在代代相传的民众眼中甚至被神化了,人们感受着他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愤懑,人们体会着他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博爱,人们也敬佩着他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的豪迈。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爱国的精神不变,华夏
儿女与屈原心意相通,希望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这也许正是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心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的原因。
端午节,屈原,是代表着我们悠久历史的民族符号,无论外来民族运用如何手段,何种形式来模仿我们的习俗,但是只能剽窃表象,真正的民族大义,爱国精神,是永远藏留在我们中华儿女心中的。华夏儿女应该承担起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否则当惊呼我们的精神家园一片荒芜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每一个中华传统节日,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精华,传统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也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成为着滋养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自尊自信的不竭甘泉。
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给孩子们讲一讲端午故事。让孩子了解民族习俗的特色,传承屈原的爱国忠贞的气节和情操。用传统诗词文化打亮孩子生命底色,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文化气息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传统民族文化精神流传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篇九】纪念屈原诗
纪念屈原——端午节的传说
纪念屈原—端午节的传说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不屈服恶势力。当看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被昏庸的楚怀王所接受,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而强大的秦军又终于打败楚国时,他满怀悲愤地于汨罗江投河自尽,终年六十二岁。
江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纪念屈原诗 关于屈原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