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有关消防员的训练文章过程 赞美消防员的文章

节日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节日作文】

篇一:《浅谈消防官兵体能训练》

浅谈消防官兵体能训练

摘要:针对近两年部局岗位大练兵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和总队春运会即将开始,体能训练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部队全年训练工作和一年的成绩。因此,加强和完善消防员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让消防员不在训练中受伤和落下终身的毛病。科学的体能训练不仅能推进消防部队建设,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还能深化训练改革,适应日益繁重的灭火救援任务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消防官兵体能训练进行系统性研究,试图找出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当前的形势,提出体 能训练发展趋势和以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消防官兵;体能训练;方法

1 我国消防官兵传统体能训练的不足

21 世纪随着社会的飞快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前消防队员进行体能训练的方式与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消防队员所担负着的越来越重的执勤灭火,抢险救援任务。消防队员传统的体能训练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练员存在着对体能训练的解偏差,训练方法过于单调,训练强度

和运动量安排不合理,缺乏恢复手段等。因此,为了使消防队员体能能够满足日益繁重的执勤灭火,抢险救援任务,改进完善消防队员的体能训练迫在眉睫。 2 今后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

2.1 合理继承勇于创新

消防官兵进行体能训练不单单要继承传统的体能训练的经验,还要勇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训练方法的改善和创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于我们的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和经验,我们要有选择的进行继承和借鉴,不能一味的拿来就用,照搬无误,要剔除其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在继承传统方法经验的同时要结合人的生理学基础和消防实战经验,勇于创造新的训练方法。

2.2 区别对待与团体协作相协调

人与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老兵与新兵的训练基础也不同,训练环境和方法的不同,因此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要区别对待,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保证每个队员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执行灭火抢险救灾任务不是单个人

的事,靠的是团队的协作,才能把事故降到最低,才能更有效的完成任务。因此,消防队员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不仅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而且还要把团队协作融入到体能训练中,使消防队员不仅在体能上得到很好的锻炼,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3 弥补不足全面发展

根据消防队员进行身体机能测试结果和平时训练表现的状况,对每名队员体能的优势和不足作出详细的分析,在以后的训练中重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身体机能得到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强化与专业技能有关的体能。

3 消防官兵体能训练的科学方法

3.1 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

消防队员进行体能训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完善生理机能,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消防队员的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调节消防队员的情绪,磨练面对困难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增强面对危险和困难的耐受力,提高自信心,减少执行灭火抢险任务时的伤亡率,增加完成任务的效率。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互相促进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在消防部队中普及心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使队员对心理方面的知识有所涉猎,能够有利于体能与心理训练的相结合,促使训练成果的最大化。

3.2 体能训练与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结合

理论与实践是一对相互促进的因素,相应的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实践快速有效的进行,而大量的实践也可以促使理论思想的创新。消防队员进行体能训练时不能盲目的照搬前人经验,盲目的进行各方面的体能训练。一定要学习或了解有关体能训练有关的科学知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平时训练时才能发现自己哪方面不足,然后着重训练不足之处。

3.3 体能训练与体育竞赛或游戏相结合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是消防部队担负着繁重的灭火抢险战斗任务要时刻处于战备执勤状态,这就决定着消防部队的特点不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弓有松有驰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战力,同样消防部队也是同样的道理。消防部队时刻处于战备执勤状态,平时训练任务繁重使队员们的心理和生理的压力过大。因此,消防部队应多组织一些团体性的体育竞

赛,如篮球,足球,排球,接力跑等。这不仅可以缓解队员们的压力,愉悦身心,同时还可以不知不觉的进行一定量的体能训练和争强团队协作能力,何乐而不为之。

3.4 体能训练应与专业技战术相结合

体能训练中,体能和技术是一体的,密不可分的。技术就是要求肢体动作实现它的生物力学的合理性;体能要求运动生理学的合理性。在进行体能训练的同时要结合实战中的技术,使体能和技术的训练合二为一,在训练体能的时候要把实战技术融入其中,在训练实战技巧的时候也不能撇开体能训练。为了使消防队员在实际作战中能充分发挥平时训练所取得的效果,我认为,在体能与技术相结合训练时应按照“分训———合训———分训———合训”的训练方式。

3.5 注重训练后的恢复

消防队员体能训练是一项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求消防队员身体承受尽可能大的运动负荷,这会使消防员身体机能产生变化,出现疲劳状态,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必然会给消防队员带来生理疲劳,最终会导致训练的质量下降。身体只要运动就会产生疲劳,体能训练是由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组成,因此更会产生疲劳。因此,在消防队员进行高强度,大运动量的体能训练后,教练员要客观科学的判断消防队员的疲劳程度,并采取有效的恢复方法。 4 进行体能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4.1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增强防伤观念,并根据场地、器材及训练科目的具体内容,制定安全措施,确定专人负责安全保护。教练员在训练前要人真检查训练器材和场地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在训练中一定要加强保护和帮助,合理安排运动量,防止因组织不善发生训练事故。

4.2 合理安排、讲究实效

制定体能训练计划和进度时,要注意合理穿插搭配各类项目。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使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安排训练内容,一般来说应把发展速度和灵敏的内容放在前面,发展力量和耐力的内容放在后面。

4.3 严密组织、保证安全

体能训练组织不严密,容易出现训练事故,影响训练效果。因此,在组织体能训练时,要严格要求,加强作风纪律养成,保持正规的训练秩序。训练前要搞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冬季应增加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强度,使受训者的神经肌肉得到兴奋,全身肌肉、韧带和关节活动充分。训练过程中,要讲究方法,掌握好训练的节奏和速度,控制训练强度。训练后要做好整理活动。

4.4 遵循规律、科学施训

体能训练应根据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规律进行,遵循人体运动时的生理特点,运用好卫生知识指导体能训练,避免盲目蛮干的做法。组织训练应严格遵守训练规程,坚持落实训练程序,遵循体能训练的内在规律。要养成良好的体能训练卫生习惯,做到饭后半小时内不训练,训练后不立即吃饭,训练中和训练后不大量饮水等,加强体能训练的科学 性。

5 结束语

随着近几年来岗位大练兵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体能训练作为开展各项技能训练的基础性科目,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体能训练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部队全年训练工作能否正常开展。消防部队担负着灭火救援和处置各类突发事故的重任,作为一名消防战士,要完成战斗任务,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不行的。因此,体能训练是作为消防部队的共同训练内容和技能训练的首要基础性科目,充分的显示出来体能训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浅谈部队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结合[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 报,

篇二:《关于消防演练的文章》

**学校:吹响平安号 与安全同行

为最大限度的将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给我校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同时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在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时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学校于 ****年 *月 *日下午进行了“防震防火安全疏散演练” 。 本次演练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分“室内”和“室外” 两部分进行,“室内”演练主要围绕“地震来袭时的就地紧急避险”。 当第一遍警报声响起,师生现场情景模拟,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双手抱头,躲在课桌底下。当第二遍警报声响起,学生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指挥下,按照《**学校地震火灾应急预案》所规定的路线有序撤离到学校操场,学生“有序、快速、稳步”地撤离到操场,仅用 2分多钟,且无一例伤害事故。安全疏散演练结束后,政教主任***老师对本次演练进行了点评,他指出本次活动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按预案要求撤出,同时要求每位学生要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演练过程中不规范的逃生方法。最后**学校副校长***老师从预案、安排、思想、组织等方面指出本次活动存在的问题,为演练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这次演练,提高了我校广大师生在突发性火灾、地震事件发生时紧急避险和应急保护能力,正确掌握了防火、地震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进一步增强防火、防震减灾意识。

篇三:《初中级消防员考试试题》

初中级消防员理论考试单选题库

1、燃烧的类型归纳起来有( D )

A、有烟燃烧 B、无烟燃烧 C、熏烟燃烧 D、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2、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引起物质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B )

A、闪燃 B、燃点 C、沸点 D、自燃点

3、气态火焰的构造 ( A )

A、内焰、外焰 B、焰心、内焰 C、外焰、焰心 D、焰心、内焰、外焰

4、阴燃是( A )物质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金属

5、液体的燃烧方式是 ( B )

A、一闪即灭 B、蒸发燃烧 C、沸溢燃烧 D、分解燃烧

6、下列物质中( B )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A、H2O B、CO C、CO2 D、HCN

7、( A )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

A、镁粉 B、钾 C、动物油 D、过氧化钠

8、 ( C ) 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

A、氧气 B、松节油 C、蜡 D、漂白粉

9、乙类可燃液体的闪点( B )

A、<28° B、≥28°,<60°C、>28°<60° D、≥28°,≤60°

10、木材的燃烧属于(B)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11、 ( B ) 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交换

12、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 ( B ) 。{有关消防员的训练文章过程}.

A、1%—3% B、4%—16% C、18%—23% D、27%—36%

13、液化气钢瓶爆炸属于是 ( A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固体爆炸

14、粉尘爆炸属于 ( B )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固体爆炸

15、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 B )。

A、化合反应 B、化学反应 C、氧化反应 D、分解反应

16、 ( B ) 的闪点<28°。

A、木材 B、甲醇 C、煤油 D、柴油

17、 ( D ) 的闪点>60°。

A、汽油 B、乙醚 C、煤油 D、机油

18、 ( C ) 不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液体。

A、苯 B、丙酮 C、樟脑油 D、石脑油

19、一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气在氧浓度低于( A ) 时,不能维持燃烧。

A、10% B、15% C、18% D、20%

20、重大危险源的调查评估是( C )实现知己知彼的基础。

A、执勤备战 B、作战指挥 C、灭火作战 D、灾害处置

21、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是灭火救援( B )的依据。

A、执勤备战 B、作战指挥 C、基础工作 D、力量调集

22、( A )是指有可能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的火灾,爆炸、毒害等灾害事故的场所设施。

A、重大危险源 B、高层建筑 C、人员密集场所 D、化工企业

23、下列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调查内容的是( D )。

A、基本情况 B、周边环境 C、社会资料 D、消防水源

24、腐蚀品按其酸碱性大小可分为( C)类。

A、 一 B、

二 C、 三 D、四

25、救人第一、准确迅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消防部队灭火战斗行动中的( A )指导思想。

A、指导思想 B、战术原则 C、战术方法 D、行动原则

26、公安消防部队灭火作战行动中的原则( B ) 。

A、先救人、后灭火 B、先控制、后消灭

C、内攻为主,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 D、外攻为主,先灭火后救人

27、《执勤条令》是规范和指导消防部队执行灭火作战勤务的

( C ) 规范具有强制性。

A、法律性 B、条令性 C、法规性 D、强制性

28、公安消防部队到达灾害现场后( B )立即组织侦察小组进行灾情侦察。

A、必须 B、应当 C、视情况 D、一定

29、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一般安装在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上,主体部分露出地面并涂成红色,目标显著,使用方便,有一个直径为多少毫米和两个直径为多少毫米的栓口( B )。

A、80 、50 B、100、65 C、100、80 D、100、50

30、消防水池一般设置在室外,且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C ) 米。

A、5 B、10 C、

15 D、20

31、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应按(B)的程序进行。①科学计算,确定参战力量和装备;②确定范围,明确重点保卫对象;③确定作战术意图;④调查研究、收集资料;⑤严格审核,不断充实完整。

A、②→④→③→①→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⑤→①→③

32、《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号,由( B )人员负责出动。

A、接班 B、交班 C、全

体 D、接班或交班

33、《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灭火组织指挥的程序不包括( C )。

A、搜集掌握火场情况 B、确定灭火作战方案

C、征求专家意见 D、根据火情变化随机指挥

34、公安消防支(大、中)队接到本辖区以外的报警或者增援请求时,应当及时向

(B )报告,按照命令出动。情况紧急时,可以边出动边报告。

A、当地政府 B、上级 C、有关机

关 D、总队

35、重大危险源调查要根据(A)和灭火救援等基础资料,按类别进行普查。

A、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B、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情况

C、火灾隐患突出单位 D、大型企业

36、碱性腐蚀品按其性质分为(B)。

A、一 B、二 C、

三 D、四

37、应建立由( A )牵头,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具体开展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

A、政府 B、公安机关 C、消

防 D、单位

38、根据毒害的化学组成,毒害品还可分为( C )两大类。

A、易燃和不燃 B、液体和固体 C、无机和有机 D、低毒和高毒

39、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A)。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

应 D、分解反应

40、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B),有分解反应。

篇四:《消防员试题》

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单选题库

1、燃烧的类型归纳起来有( D )

A、有烟燃烧 B、无烟燃烧 C、熏烟燃烧 D、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2、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引起物质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B )

A、闪燃 B、燃点 C、沸点 D、自燃点

3、气态火焰的构造 ( A )

A、内焰、外焰 B、焰心、内焰 C、外焰、焰心 D、焰心、内焰、外焰

4、阴燃是( A )物质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金属

5、液体的燃烧方式是 ( B )

A、一闪即灭 B、蒸发燃烧 C、沸溢燃烧 D、分解燃烧

6、下列物质中( B )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A、H2O B、CO C、CO2 D、HCN

7、( A )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

A、镁粉 B、钾 C、动物油 D、过氧化钠

8、 ( C ) 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

A、氧气 B、松节油 C、蜡 D、漂白粉

9、乙类可燃液体的闪点( B )

A、<28° B、≥28°,<60°C、>28°<60° D、≥28°,≤60°

10、木材的燃烧属于(B)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11、 ( B ) 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交换

12、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 ( B ) 。{有关消防员的训练文章过程}.

A、1%—3% B、4%—16% C、18%—23% D、27%—36%

13、液化气钢瓶爆炸属于是 ( A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固体爆炸

14、粉尘爆炸属于 ( B )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固体爆炸

15、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 B )。

A、化合反应 B、化学反应 C、氧化反应 D、分解反应

16、 ( B ) 的闪点<28°。

A、木材 B、甲醇 C、煤油 D、柴油

17、 ( D ) 的闪点>60°。

A、汽油 B、乙醚 C、煤油 D、机油

18、 ( C ) 不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液体。

A、苯 B、丙酮 C、樟脑油 D、石脑油

19、一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气在氧浓度低于( A ) 时,不能维持燃烧。

A、10% B、15% C、18% D、20%

20、重大危险源的调查评估是( C )实现知己知彼的基础。

A、执勤备战 B、作战指挥 C、灭火作战 D、灾害处置

21、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是灭火救援( B )的依据。

A、执勤备战 B、作战指挥 C、基础工作 D、力量调集

22、( A )是指有可能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的火灾,爆炸、毒害等灾害事故的场所设施。

A、重大危险源 B、高层建筑 C、人员密集场所 D、化工企业

23、下列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调查内容的是( D )。

A、基本情况 B、周边环境 C、社会资料 D、消防水源

24、腐蚀品按其酸碱性大小可分为( C)类。

A、 一 B、二 C、 三 D、四

25、救人第一、准确迅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消防部队灭火战斗行动中的( A )指导思想。

A、指导思想 B、战术原则 C、战术方法 D、行动原则

26、公安消防部队灭火作战行动中的原则( B ) 。

A、先救人、后灭火 B、先控制、后消灭

C、内攻为主,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 D、外攻为主,先灭火后救人

27、《执勤条令》是规范和指导消防部队执行灭火作战勤务的( C ) 规范具有强制性。

A、法律性 B、条令性 C、法规性 D、强制性

28、公安消防部队到达灾害现场后( B )立即组织侦察小组进行灾情侦察。

A、必须 B、应当 C、视情况 D、一定

29、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一般安装在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上,主体部分露出地面并涂成红色,目标显著,使用方便,有一个直径为多少毫米和两个直径为多少毫米的栓口( B )。

A、80 、50 B、100、65 C、100、80 D、100、50

30、消防水池一般设置在室外,且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C ) 米。

A、5 B、10 C、15 D、20

31、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应按(B)的程序进行。①科学计算,确定参战力量和装备;②确定范围,明确重点保卫对象;③确定作战术意图;④调查研究、收集资料;⑤严格审核,不断充实完整。

A、②→④→③→①→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⑤→①→③

32、《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号,由( B )人员负责出动。

A、接班 B、交班 C、全体 D、接班或交班

33、《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灭火组织指挥的程序不包括( C )。

A、搜集掌握火场情况 B、确定灭火作战方案

C、征求专家意见 D、根据火情变化随机指挥

34、公安消防支(大、中)队接到本辖区以外的报警或者增援请求时,应当及时向

(B )报告,按照命令出动。情况紧急时,可以边出动边报告。

A、当地政府 B、上级 C、有关机关 D、总队

35、重大危险源调查要根据(A)和灭火救援等基础资料,按类别进行普查。

{有关消防员的训练文章过程}.

A、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B、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情况

C、火灾隐患突出单位 D、大型企业

36、碱性腐蚀品按其性质分为(B)。

A、一 B、二 C、三 D、四

37、应建立由( A )牵头,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具体开展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

A、政府 B、公安机关 C、消防 D、单位

38、根据毒害的化学组成,毒害品还可分为( C )两大类。

A、易燃和不燃 B、液体和固体 C、无机和有机 D、低毒和高毒

39、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A)。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 D、分解反应

40、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B),有分解反应。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聚合反应 D、分解反应

41、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

D)。

A、照射 B、加热 C、烘烤 D、辐射

42、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

A)。

A、对流 B、传导 C、辐射 D、照射

43、通风孔洞愈多,各个通风孔洞的面积愈大、愈高,则热对流的速度(A)。

{有关消防员的训练文章过程}.

A、愈快 B、愈慢 C、不变化 D、停止

44、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的扩散(A)决定的。

A、速度 B、密度 C、强度 D、浓度

45、危险品系指有爆炸、( B)、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A、易损 B、易燃 C、易分解 D、易反应

篇五:《关于公安消防部队训练改革的论文》

关于公安消防部队训练改革的论文

近年来,消防部队训练改革认真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去,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应看到,在训练改革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训练改革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有关消防员的训练文章过程 赞美消防员的文章